第1篇功率电子线路1

合集下载

电子线路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电子线路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电子线路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子线路第二版的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一、选择题1.能进行电流放大的电路是() A. 集电极接地放大电路 B. 基极接地放大电路 C. 发射极接地放大电路 D. 集电极与发射极都接地的电路答案:B2.某同步触发器两个触发器输入端Q和Q’之间如果连接()电路,则能实现T触发器功能。

A. 或B. 与C. 非D. 与或答案:C3.以下不属于单切开关功能的是() A. 加法器 B. 减法器 C. 翻转器 D. 反相器答案:A二、填空题1.鉴别类比信号中信息的主要手段是__________。

答案:频率分析2.FPGA的相对速度比ASIC慢,原因是FPGA的__________。

答案:资源共享3.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一般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截止频率,增益带宽积三、简答题1.请简述反相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答:反相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是输入电压为高电平时,输出电压为低电平;输入电压为低电平时,输出电压为高电平。

即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反,因此称为反相器。

2.请简述同步触发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答:同步触发器由两个锁存器和一组控制电路构成。

当控制电路电平为高电平时,第一个锁存器将数据输入进行锁存,第二个锁存器输出上一个周期的锁存数据。

当控制电路电平为低电平时,第二个锁存器将数据输入进行锁存,第一个锁存器输出上一个周期的锁存数据。

同步触发器主要应用于数字电路中零延迟的数据传输。

四、计算题1.已知一个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10kΩ,输出电阻为2kΩ,放大倍数为50。

求该电路的截止频率和增益带宽积。

答:根据公式截止频率fT=1/2πRC计算得到截止频率fT=7.96Hz;根据公式增益带宽积GBW=A*fT(A为放大倍数),可得增益带宽积GBW=397.93Hz。

电子线路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通过练习题目可以在考试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希望这篇文章的练习题目及答案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电子线路篇1: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际连接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1.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

3.熟悉控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及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电器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控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器元件的连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实习内容:1.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2.讲解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3.分发与清点工具;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讲解线路连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组装、连接、调试自动控制电路;试车、答辩及评分5.拆解自动控制电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扫卫生6.书写实习报告实习心得与体会:对交流接触器的认识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具有两对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它的动作动力来源于交流电磁铁,电磁铁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在上面套上线圈,工作电压有多种供选择。

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

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

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开断。

3.3v直流电源合路

3.3v直流电源合路

3.3v直流电源合路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3.3V直流电源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工作电压,用于供电各种电路和元件。

而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候需要将多个3.3V直流电源进行合路,以提高输出电流或承受更大的负载。

本文将详细介绍3.3V直流电源合路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一、3.3V直流电源合路的原理3.3V直流电源合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多个3.3V直流电源连接在一起,使它们的输出电压相同,但电流能够相加。

这样就可以实现输出电流的叠加,从而提高整体的输出能力和稳定性。

在3.3V直流电源合路中,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电源供电的负载应该相同,否则会导致输出电压不稳定或者电源短路。

还要注意连接导线的绝缘性能和电流承受能力,避免因为短路或过载而影响整个电源系统的正常工作。

1. 串联连接法:将多个3.3V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依次相连,形成一个串联电路。

输出电压等于各个电源电压的叠加,但输出电流只受最小电源的限制。

这种连接方法适用于要求输出电流较大或者需要更高输出电压的情况。

3. 混合连接法:同时采用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多个3.3V直流电源,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电路设计来确定连接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兼顾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要求,实现更灵活的电源供电。

1. 确保各个电源输出电压相同:在连接多个3.3V直流电源时,一定要确保它们的输出电压完全相同,否则会导致电流叠加不正常或者短路。

2. 负载均衡:连接多个3.3V直流电源时,负载的电阻或功率应该相同,避免因负载不均匀导致电源输出不稳定或过载。

3. 导线选择:连接多个3.3V直流电源时,选用符合要求的导线,要能够承受合路后的电流和温度,以确保电源系统的安全运行。

4. 过载保护:在连接多个3.3V直流电源时,建议增加过载保护电路,能够及时切断电源输出,避免对设备或负载造成损坏。

4. 接地保护:连接多个3.3V直流电源时,要确保各个电源的接地线连接良好,以确保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郑州大学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复习总结

郑州大学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复习总结

郑州大学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复习总结第一篇:郑州大学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复习总结第一章1.(变压器乙类推挽乙类互补推挽)2.乙类互补推挽放大电路工作原理【乙类工作时,为了在负载上合成完整的正弦波,必须采用两管轮流导通的推挽电路】3.实际电路问题(小题)(交越失真产生的原因及补救的措施)【由于导通电压的影响,造成传输电路传输特性的起始段弯曲,在正弦波的激励下,输出合成电压波形将在衔接处出现严重失真,这种失真称为交越失真】【在输入端为两管加合适的正偏电压,使它们工作在甲乙类状态】4.互补推挽电路提出的原因,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当乙类功率管工作时,只在半个周期导通为了在负载上合成完整的正弦波,必须采用两管轮流导通的推挽电路】5.单电源供电的互补推挽电路中,电容起到了什么作用,怎么等效成双电源供电【与双电源供电电路比较,仅在输出负载端串接一个大容量的隔直流电容Cl,VCC 与两管串接,若两管特性配对,则VO = VCC/2,CL 实际上等效为电压等于 VCC/2 的直流电源】6.传输线变压器传输信号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传输线变压器,低频依靠变压器磁耦合方式传输信号,高频依靠传输线电磁能交换方式传输信号,所以高频受限于传输线长度,低频受限于初级绕组电感量】 7.整流器的作用【整流器:电网提供的50Hz交流电—直流电。

整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电力网提供的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8.计算:利用传输线变压器,端电压相等,两端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样的准则计算传输线变压构成的阻抗变换器的阻抗比第二章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1.电路结构【ZL ——外接负载,呈阻抗性,用 CL 与 RL 串联等效电路表示Lr 和 Cr ——匹配网络,与 ZL 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调节 Cr 使回路谐振在输入信号频率VBB——基极偏置电压,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以实现丙类工作】2.偏置条件【基极偏置电压,是静态工作点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以实现丙类(导通小于半个周期)工作】 3.工作原理【输入完整正余弦波形,ib和ic为脉冲波形,要求输出为同频率正余弦电压,所以在输入、输出端要有谐振回路,使ib和ic电流变为基波电压,实现无失真输出】 4.谐振回路的作用【选频: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将失真的集电极电流脉冲变换为不失真的输出余弦电压阻抗匹配:调节 Lr 和 Cr , 谐振回路将含有电抗分量的外接负载变换为谐振电阻Re,实现阻抗匹配】5.直流供电【因为丙类功率谐振放大器是放大高频信号,对于高频信号的直流供电来说,应该引入高频扼流圈和滤波电容,进行高低频信号隔离,提高稳定性】 6.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波形形貌)】7.谐振功率放大器外部特性【负载特性放大特性(可以构成线性放大器,作为线性功放和振幅限幅器)调制特性(运用到基极、集电极调制电路,实现调幅作用)】第三章1.正弦波振荡器【反馈振荡器、负阻振荡器】 2.反馈振荡器结构组成【由主网络和反馈网络构成的闭合环路】3.闭合环路成为反馈振荡器的三个条件【(1)起振条件——保证接通电源后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振荡(2)平衡条件——保证进入平衡状态后能输出等幅持续振荡(3)稳定条件——保证平衡状态不因外界不稳定因素影响而受到破坏】 4.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组成法则【交流通路中三极管的三个电极与谐振回路的三个引出端点相连接,其中,与发射极相接的为两个同性质电抗,而另一个(接在集电极与基极间)为异质电抗】 5.判断能否产生正弦振荡的方法【(1)是否可能振荡——首先看电路供电是否正确;二是看是否满足相位平衡条件(2)是否起振——看是否满足振幅起振条件(3)是否产生正弦波——看是否有正弦选频网络】6.3.2.3例题(不看例2)7.对于各个类型的振荡电路的优势【晶体振荡器优势:将石英谐振器作为振荡器谐振回路,就会有很高的回路标准性,因此有很高的频率稳定度】8.实现负阻振荡器利用的是什么【平均负增量电导】9.平均负增量电导在正弦波振荡器当中实现的作用【当正弦电压振幅增加时,相应的负阻器件向外电路提供的基波功率增长趋缓。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基本技能训练与单元电路设计》内容简介本书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之一——《基本技能训练与单元电路设计》分册。

全书共7章,主要介绍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基本情况、设计竞赛命题原则及要求、历届考题的类型、考题所涉及的知识面和知识点、竞赛培训流程,以及赛前、竞赛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并较详细地讲解了电子竞赛制作的基础训练、单片机最小系统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系统设计制作;最后介绍了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与制作。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叙述简洁清晰,工程性强,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控制类专业的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竞赛”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电子制作、详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参考书,以及电子工程技术工程师的参考书。

前言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的面向大学生、大专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普通高等学校的信息电子类学科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活动,把主要精力吸引到学习和能力培养上来,促进高等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也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自199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

深受全国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参赛学校、队和学生逐年递增。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为了组织好这项竞赛事,编写了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深受参赛队员的喜爱。

有许多参赛队员和辅导教师反映,若能编写一部从基本技能训练、单元电路设计直至综合设计系列教程,那将是锦上添花。

2006年北京理工大学罗伟雄教授在湖南指导工作时也曾提出这个设想。

当时就得到了国防科技大学的领导和教员响应。

立即组建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系列教程编写委员会”。

电子线路cad实训总结(8篇)

电子线路cad实训总结(8篇)

电子线路cad实训总结(8篇)电子线路cad实训总结篇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路设计中的很多工作都可以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这就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手工劳动,并且保证了设计的规范性。

因此,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而这一潮流来自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died Design,CAD)。

(1)电子线路CAD是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电子线路的设计过程,包括电路原理的编辑、电路功能仿真、工作环境模拟、印制板设计(包括自动布局、自动布线)与检测(包括布线、布局规则的检测和信号完整性分析)等。

Protel 99SE中共有十个小项目。

完成Protel 99SE安装,了解了系统的基本功能后,用户可以对Protel 99SE的系统环境进行设置,以适应自己的操作习惯。

在计算机上,利用电子线路Protel 99SE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过程大致如下:(2)电子线路原理图的设计。

原理图编辑是电路CAD设计的前提,因此原理图编辑(Schematic Edit)是电路CAD软件必备的功能。

(3)原理图元件库文件的设计。

它包括创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和创建复合元件库。

(4)电子线路PCB电路板的设计。

PCB(Printed Circle Board ,印制电路板)设计是电子产品由原理设计转换为产品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实现电路原理图所描述的电路,设计者需要设计满足原理图要求的PCB。

(5)PCB元件封装库设计。

为了方便用户处理设计中的PCB元件封装,Protel 99SE提供了PCB元件封装编辑器,用户可以在该编辑器中对PCB元件封装库进行编辑操作,包括复制PCB元件封装,删除PCB元件封装、新建自定义的PCB元件封装以及修改PCB元件封装等。

Protel 99SE是ProklTechnology公司开发的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电路板设计软件。

该软件功能强大,人机界面友好,易学易用,仍然是大中专院校电学专业必学课程,同时也是业界人士首选的电路板设计工具。

电工技术课后答案3篇

电工技术课后答案3篇

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第一篇:电工基础1.简述电能和电功的概念。

电能是指电荷在电场中积累的能量,它是电场对电荷所作的功。

电功是指电场对电荷所做的功,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什么是欧姆定律?列出公式。

欧姆定律是指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一根物体的电阻大小与它所带电流大小成正比,与它的电压成反比。

公式为R=V/I,其中R为电阻,V为电压,I为电流。

3.简述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指多个电器或电子元件排列在同一电路中,其电流在各个元件间依次流过,并且其电压在各个元件间分担。

并联电路指多个电器或电子元件分别被连接到电源上,其电流在各个电子元件中平行流过,而电压在各元件间相同。

串联电路具有稳定性和线性,而并联电路具有高效率和灵活性。

4.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是如何选择的?电流表应在所测电流的2-3倍范围内选择量程。

如果量程选择太小,就会超出量程,使电流表损坏。

电压表应在所测电压的2-3倍范围内选择量程。

量程过小会导致精度不够高,而量程过大则会降低测量灵敏度。

5.常用电线的颜色表示什么意义?蓝色电线通常代表零线,用于连接电器回路的中性元件;棕色电线通常表示相线,表示连接电器正极;黄绿色电线表示地线,连接电器的外壳,以保证人体安全。

第二篇:电机基础1.什么是电机?电机是指以电能为能源、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实现能量、力矩和运动控制的机械设备。

2.简述电机单相电路原理。

电机单相电路是指只有一个相线、一个零线和一个地线组成的电路。

当电路的交流电压与单相电机的电源线相接触时,电机的线圈上的电流开始流动,产生旋转磁场,使电机旋转。

同时,单相电机线圈内的电流形成一个磁场,与外界磁场作用,消耗电能并提供输出功率。

3.什么是三相电机?三相电机是指通过交流电源和三个相位线路来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机。

4.电机启动时所需要的能量最大,这是否正确?为什么?正确。

电机启动时需要克服惯性阻力,摩擦阻力和风阻阻力等因素,耗能最多,所需能量也最大。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教学大纲(师范)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教学大纲修订单位:物理与电子工程系电子技术教研室执笔人:郑耀添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2.课程英文名称:Nonlinear Electronic Circuits3.课程类别:必修4.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5.总学分:3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本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继电路理论、电子线路(线性部分)之后必修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与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功放、振荡、频率变换等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章绪论(2学时)0-1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作用0-2 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0-3 本课程的特点本章要求:了解非线性电子线路的作用、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及本课程的特点第一章功率电子线路(10学时)1-1 功率电子线路概述(2学时)功率放大器,电源变换电路,功率器件1-2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特性(2学时)共发射极功率放大器,甲类、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及其功率特性1-3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2学时)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集成功率放大器1-4 功率合成技术(2学时)功率合成电路的作用,传输线变压器,用传输线变压器构成的魔T混合网络1-5 整流和稳压电路(2学时)整流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开关型稳压电路本章要求:掌握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掌握功率合成的原理,掌握整流与稳压原理。

了解斩波器的概念。

第二章谐振功率放大器(10学时)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学时)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丁类和戊类功率放大器,倍频器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特点(3学时)近似分析方法,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四个电压量对性能影响的定性讨论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3学时)直流馈电电路,滤波匹配网络,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2-4 高频功率放大器(2学时)高频功率管及其信号输入和输出阻抗,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举例本章要求:掌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了解基本匹配网络的工程计算方法,、了解倍频的概念、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及其特性

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及其特性

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及其特性任何电子线路都是内电子元器件组成,所以电子元器件是组成电子线路的最小的独立个体。

正确识别电子元器件及掌握好电子元器件的测量,对于电子线路图的正确识谈是不可缺少的。

本章主要讲述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舶皿测量。

第一节电阻器和电位器在电子线路中,电阻器是构成电子线路的基本元件,它主要作为负载、分流、降压、限流、分压、取样等之用。

电阻器又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

固定电阻器常简称为电阻,其阻值是固定不变的;可变电阻器又称为电位器,其阻值可以通过调节电位器上的旋钮而改变。

电阻和电位器统称为电阻器。

1.电阻器的符号及单位电阻器在电子线路中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表示法,如图1所示。

2.电阻器的分类电阻器主要有两种分类法用途来分。

电阻器按其制造材料可分为:碳膜电阻器、企届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股电阻器、线绕电阻器;按其用途来分可分为:光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热敏电阻器等。

(1)碳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表而一般涂有绿色的保护漆,其咀值范围宽,有良好的阻值稳定性,受电压和频率的影响小,脉冲负载稳定,电阻器温度系数不大B—为负值。

但其特件比企届腆电阻器差,故在军用员中很少采用,而在民用品中出于价格较便仓,所以大旦采用。

(2)金属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表而一舶涂有红色或棕红色的保护漆。

金属膜电阻器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宽、耐热性好、体积小、温度系数和噪声比较小、精密度高,适应于要求较高的电子电路小。

其主要缺点是脉冲负能力差,所以在脉冲状态下〕:作的电阻器,不:定选用金属膜电阻器。

(3)金届氧化膜电阻器金届氧化膜电阻器除了具有金属膜电阻器的优点外,还具有耐尚温,低阻值(100 o)时性能好及成本低等优点。

但金属氧化膜电阻器在直流负载下缄化膜容易发生电解使氧化物还原,性能不太稳定。

(4)线绕电阻器线绕电阻器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有较低的温度系数,稳定性能好.精度高,抗氧化,耐热性好等,它在电子线路巾主要作为高稍密利大功率的电阻器使用。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实用10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实用10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第1篇电子工艺实训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也是我们理工科进行工程训练,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

从第2周到第5周每周周二下午四个小时来进行这次实训。

实训任务是制作一台万用表,刚开始时我并不清楚电子工艺实训到底要做些什么,以为像以前的金工实训那样这做做那做做。

后来得知是自己做一个万用表,而且做好的作品可以带回去。

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做起来应该也挺好玩的吧!就这样,我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玩的心态开始这次的实训旅途。

实训第一天也就是第二周,通过看录像中电子工艺实训的范围与技术,还有录像中老师高潮的技艺让我艳羡不已,这个下午,我对电子工艺实训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电路板,电路元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我接下类的三周的实际操作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第3周也并不是学制作,而是做一些基本工的练习,练习如何用电烙铁去焊接电阻,导线。

电烙铁对我来说很陌生,所以我很认真地对待这练习的机会。

我再说说焊接的过程。

先将准备好的元件插入印刷电路板规定好的位置上,待电烙铁加热后用烙铁头的刃口上些适量的焊锡,上的焊锡多少要根据焊点的大小来决定。

焊接时,要将烙铁头的刃口接触焊点与元件引线,根据焊点的形状作一定的移动,使流动的焊锡布满焊点并渗入被焊物的缝隙,接触时间大约在3-5秒左右,然后拿开电烙铁。

拿开电烙铁的时间,方向和速度,决定了焊接的质量与外观的正确的方法是,在将要离开焊点时,快速的将电烙铁往回带一下,后迅速离开焊点,这样焊出的焊点既光亮,圆滑,又不出毛刺。

在焊接时,焊接时间不要太长,免得把元件烫坏,但亦不要太短,造成假焊或虚焊。

焊接结束后,用镊子夹住被焊元件适当用力拔一下,检查元件是否被焊牢。

如果发现有松动现象,就要重新进行焊接。

焊接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有很多技巧要讲究的,比如说用偏口钳掐导线的力度、焊锡丝的量和在焊的过程中时间都要把握准才行,多了少了都不行!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托焊了,总是把握不好焊锡丝的量和电烙铁托的时间。

电路分析基础课件(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课件(第1章)

§1-1 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 (c)分布参数元件与集总参数元件 集总参数元件:理想电阻、理想电感、理想电 容、理想电源等。 集总参数电路:由集总参数元件构成的电路, 简称集总电路。
21
§1-1 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
一个电路应该作为集总参数电路,还是作为分 布参数电路,或者说,要不要考虑参数的分布 性,取决于其本身的线性尺寸与表征其内部电 磁过程的电压、电流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一个实际电路器件,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 同的电路模型。
a b
+
+
元件
41
u 2V
§1-2 电路变量 电流、电压及功率 参考极性不一定就是电压的真实极性。 当电压为正值时,该电压的真实极性与参考 极性相同。 当电压为负值时,该电压的真实极性与参考 极性相反。
a b
元件
a
b
元件
+
-
-
+
42
u 2V
u= - 2V
§1-2 电路变量 电流、电压及功率
19
§1-1 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 (b)分布概念 参数的分布性指,当实际电路的尺寸可以与电 路工作时电磁波的波长相比拟(即高频)时, 电路中同一瞬间相邻两点的电位和电流都不相 同。这样的元件称为分布元件,而这样的电路 参数叫做分布参数。
这说明分布参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除了是时 20 间的函数外,还是空间坐标的函数。
9
§1-1 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
例如
理想化
理想电阻元件 (模型)
理想化、抽象化即模型化的过程。
电阻器包含有电阻、电感、电容性质,但 电感、电容很小,可忽略不计,可用一个 电阻元件作为它的模型。
同样,请例举3个以上其他,模型的例子....

经典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入门篇)

经典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入门篇)

经典电子元器件基础+高级知识介绍第一节电阻器:电阻,英文名resistance,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

欧姆定律说,I=U/R,那么R=U/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有这样的定义:导体上加上一伏特电压时,产生一安培电流所对应的阻值。

电阻的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

事实上,“电阻”说的是一种性质,而通常在电子产品中所指的电阻,是指电阻器这样一种元件。

师傅对徒弟说:“找一个100欧的电阻来!”,指的就是一个“电阻值”为100欧姆的电阻器,欧姆常简称为欧。

表示电阻阻值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

一、电阻器的种类:电阻器的种类有很多,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特种电阻。

在电子产品中,以固定电阻应用最多。

而固定电阻以其制造材料又可分为好多类,但常用、常见的有RT型碳膜电阻、RJ型金属膜电阻、RX型线绕电阻,还有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的片状电阻。

型号命名很有规律,R代表电阻,T-碳膜,J-金属,X-线绕,是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在国产老式的电子产品中,常可以看到外表涂覆绿漆的电阻,那就是RT型的。

而红颜色的电阻,是RJ型的。

一般老式电子产品中,以绿色的电阻居多。

为什么呢?这涉及到产品成本的问题,因为金属膜电阻虽然精度高、温度特性好,但制造成本也高,而碳膜电阻特别价廉,而且能满足民用产品要求。

电阻器当然也有功率之分。

常见的是1/8瓦的“色环碳膜电阻”,它是电子产品和电子制作中用的最多的。

当然在一些微型产品中,会用到1/16瓦的电阻,它的个头小多了。

再者就是微型片状电阻,它是贴片元件家族的一员,以前多见于进口微型产品中,现在电子爱好者也可以买到了(做无线窃听器?)二、电阻器的标识这些直接标注的电阻,在新买来的时候,很容易识别规格。

可是在装配电子产品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为以后检修的方便,把标注面朝向易于看到的地方。

所以在弯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电力系统分析朱一纶课后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朱一纶课后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朱一纶课后答案【篇一:高等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课后习题第一部分:电力网络方程? 对于一个简单的电力网络,计算机实现节点导纳矩阵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方法。

? 编制ldu分解以及因子表求解线性方程组消元,回代。

? 试对网络进行等值计算。

多级电网参数的标么值归算,主要元件的等值电路。

第二部分:潮流计算简单闭式网络潮流的手算方法步骤第三部分:短路计算对称分量法简单不对称故障边界条件计算,复合序网的形成。

第四部分:同步机方程派克变换同步电机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分析第五部分:电力系统稳定概述?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什么是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广义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实际上指的就是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如果系统能够满足对负荷的不间断的、高质量的供电要求,系统就是稳定的,否则系统就是不稳定的。

通常所说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实际上专指系统的功角稳定。

电力系统的功角稳定指的是系统中各发电机之间的相对功角失去稳定性的现象。

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是电力系统维持负荷电压于某一规定的运行极限(如不低于额定电压的70%)之内的能力,它与系统的电源配置,网络结构,运行方式及负荷特性等因素有关,带自动负荷调节分接头的变压器也对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 电力系统送端和受端稳定的特点是什么?送端指电源,其稳定性主要是系统的各台发电机维持同步运行的能力,即功角稳定。

受端稳定一般指负荷节点的电压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

电动机负荷则是一个以微分方程描述的动态元件,其无功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电压下降时,其吸收的无功功率会显著下降。

当电压低于系统的临界电压时可能出现电压崩溃。

? 常用的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程序都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常用仿真程序:1. psasp中国电科院(pscad属于系统级仿真软件)2. bpa美国3. powerworld simulator美国4. urostag法国和比利时5. netomac德国西门子公司6. pscad/emtdc (pscad属于装置级仿真软件)7. pss/e美国8. matlab9. rtds实时仿真器? 大停电的影响是什么?? 什么是电力系统的三道防线?1. 第一道防线:继电保护速断2. 第二道防线:切机、快关、电气制动、快速励磁调节等3. 第三道防线:低频减载甩负荷、解列? 简述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静态稳定:1. 采用自动励磁调节装置;2. 采用分裂导线;3. 提高线路的额定电压等级;4. 改善系统结构、减小电气距离;5. 采用串联补偿设备;6. 采用并联补偿设备。

电子电工技能训练

电子电工技能训练
静电感应雷 : 电磁感应雷 : 感应雷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其值可达数十万伏。
防雷
(3)球形雷 雷击时形成的一种发红光或白光的火球。
(4)雷电侵入波 雷击时在电力线路或金属管道上产生的高压冲击波。 雷击的破坏和危害,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电磁性质的破坏;
二是机械性质的破坏;三是热性质的破坏;四是跨步电压破坏。 3.常用防雷装置
1.3.2 触电的预防
1.直接触电的预防 (1)绝缘措施
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例如:新装或大修后的低压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 0.5MΩ;高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每伏1000MΩ。 (2) 屏护措施 凡是金属材料制作的屏护装置,应妥善接地或接零。 (3)间距措施 在带电体与地面间、带电体与其它设备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 间距。间距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等因素。 2.间接触电的预防 (1)加强绝缘 对电气设备或线路采取双重绝缘、使设备或线路绝缘牢固。 (2)电气隔离 采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同等隔离作用的发电机。
“1211”灭火器
不导电。可扑救电气、 不导电。可扑救电气、 不导电。可扑救电气、
精密仪器、油类、酸 石油(产品)、油漆、 油类、化工化纤原料 类火灾。不能用于钾、 有机溶剂、天然气等 等初起火灾。 钠、镁、铝等物质火 火灾。 灾。
接近着火地点,保护 3m距离。
8kg喷射时间14∽18s, 喷射时间6∽8s,射程 射程4.5m;50kg喷 2∽3m。 射时间14∽18s,射 程6∽8m。
触电急救
2.对不同情况的救治 (1)触电者神智尚清醒,但感觉头晕、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 等,应让其静卧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2)触电者神智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应静卧休息,并请医生救治。 (3)触电者无知觉,有呼吸、心跳。在请医生的同时,应施行人工 呼吸。 (4)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应施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 呼吸尚存,应采取胸外心脏挤压法;如呼吸、心跳均停止,则须同 时采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高频电子线路学习计划

高频电子线路学习计划

高频电子线路学习计划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频电子线路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习高频电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份高频电子线路学习计划,帮助你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在学习高频电子线路之前,需要先打好数学、物理和电子电路的基础。

因此,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数学基础:包括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工具的学习,以便于后续的高频电子线路分析和设计。

2. 物理基础:主要包括电磁学、波动光学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对于高频电子线路的理解和分析至关重要。

3. 电子电路基础:需要学习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参数和特性,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巧。

第二阶段: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在掌握了上述基础知识之后,接下来可以开始学习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高频电子线路的特点: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相比低频电子线路的特殊性,例如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元件的特性等。

2. 高频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学习高频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包括S参数分析、功率传输分析、噪声分析等。

3. 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原则:学习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匹配网络设计、滤波器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等。

第三阶段:高频电子线路的应用在掌握了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之后,可以进一步学习高频电子线路在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无线通信系统的高频电子线路:包括射频前端系统的设计、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射频滤波器的设计等。

2. 雷达系统的高频电子线路:包括雷达接收机的设计、雷达发射机的设计、雷达天线的设计等。

3. 卫星通信系统的高频电子线路:包括卫星载荷系统的设计、卫星地面站系统的设计、卫星通信链路的设计等。

第四阶段:实践与项目在学习了高频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之后,可以通过实践和项目来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线路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和设计方法。

本篇报告将对我所进行的电子线路实验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和测试不同类型的电子线路,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电路元件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1. 电源:用于提供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源。

2.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流过的元件。

3. 电容:用于储存电荷并释放电能的元件。

4. 电感:用于储存磁能并释放电能的元件。

5. 晶体管:用于放大和开关电流的元件。

6. 二极管:用于整流和保护电路的元件。

7. 示波器:用于显示电压和电流波形的仪器。

实验过程:1. 实验一:搭建简单的电路首先,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我们观察到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并测量了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常数。

接下来,我们将电容器替换为电感器,观察到了电感器的磁场储能和释放的现象。

2. 实验二: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晶体管来设计和测试放大电路。

首先,我们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搭建了一个共射极放大电路,并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和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到了输出信号的放大效果。

接着,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进行了比较,包括共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 实验三:整流电路的设计与测试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二极管来设计和测试整流电路。

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半波整流电路,并观察到了输入交流信号被转换为输出直流信号的过程。

接着,我们又搭建了一个全波整流电路,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整流电路的输出效果,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一系列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我们发现,在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充电时间常数与电容器的电容量成正比,而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在放大电路中,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具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自命题复试大纲-模拟电子线路一(加试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自命题复试大纲-模拟电子线路一(加试1)

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阶段:复试科目满分值:100考试科目:模拟电子线路一科目代码: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长:180分钟一、科目的总体要求考生应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分立器件与集成运放的特性、应用和计算方法,具有分析基本电子线路和由集成运放构成的应用电路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1、半导体器件(5%-15%)(1)理解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理解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的意义。

(3)掌握含有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

2、基本放大电路(25%-35%)(1)理解共发射极、分压偏置式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电路组成以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共发射极、分压偏置式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利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计算相关动态指标。

(3)理解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概念。

3、集成运算放大器(35%-45%)(1)了解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及主要参数。

(2)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以及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

(3)掌握反馈放大电路极性及组态的判断方法以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4)掌握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微分和积分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

(5)掌握电压比较器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和应用。

4、直流稳压电源(10%-20%)(1)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和电容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2)理解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的原理。

(3)掌握W78XX和W79XX系列集成稳压电源的应用。

三、题型结构考试包含多种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分析计算题、工程应用题等。

四、参考书目《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下篇)秦曾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3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杨明欣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

五、其它说明1、具体考试时间以学院复试安排为准。

第一章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史

第一章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史
图1-8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
行,而它们只能提供短暂的 电流。
精品课件
1.1.1 电的发现
富兰克林风筝实验 ●1746年,英国伦敦一名叫柯林森的物理学 家,通过邮寄向美国费城的本杰明.富兰克 林赠送了一只莱顿瓶,并在信中向他介绍了 使用方法,这直接导致了1752年富兰克林著 名的费城实验。
精品课件
1.1.1 电的发现
精品课件
1.2.4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示例见图1-36。
(a)第一块集成电路
(b)集成电路芯片显微照片
图 1-36 集成电路示例
精品课件
(c)各种封装好的集成电路
1.2.4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并不是一个一个的电路元器件连接成 的电路,而是把具有某种功能的电路“埋”在半 导体晶体管里的一种器件。它易于小型化和减少 引线端,所以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集成电路的发明,是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的一次 革命,进一步减小了电子设备的体积,由此,它 们变得更轻、更小。
● 他做了一个把风筝放到雷雨云 里去的实验。他用金属丝把一个很 大的风筝放到云层里去,金属丝的 下端接了一段绳子,另外金属丝上 还挂了一串钥匙。当时富兰克林一 手拉住绳子,用另一手轻轻触及钥 匙。于是他立即感到一阵猛烈的冲 击(电击),同时还看到手指和钥 匙之间产生了小火花(图1-10)。
图1-10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
精品课件
1.2.2 电子管
●1904年,英国工程师弗莱明(图 1-30) 发明了人类第一只电子管, 电子管的诞生, 是人类电子文明的起点。 弗莱明真空二极管的发明得益于爱迪生发 现的“爱迪生效应”。
精品课件
弗莱明采用在真空中利用电流加热灯丝的方 法,轻而易举地获得逸出物体的自由电子, 并用它做成了一种效率很高的无线电信号检 测器------真空二极管(如图1-31)。真空 二极管可使频率很高的无线电信号被整流检 波成为人们需要的信息。

电子电工教材系列

电子电工教材系列

电子电工教材系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编著者:华中理工大学编,康华光主编估定价:模拟分册 35.60元,数字分册 35.00元专业:本科电气信息类专业本书前版曾获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适应电子信息时代的新形势和培养跨世纪电子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在前版基础上,经过教学改革与实践,精选了常规内容,增加电子系统与信号的基本知识及新器件、新技术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应用PSPICE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分析与设计。

改编了例题、复习思考题和习题,以便于教学。

模拟分册包括:绪论(电子系统与信号),双极型、场效应器件及放大电路,各种(功率、集成运算、反馈等)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电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

数字分册包括:数字逻辑基础,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的产生与整形,模数与数模转换器,数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与模拟分册配套的《教师手册》包括教材特点、各章重难点及深度要求、学时安排建议、习题解答、PSPICE程序使用说明。

本书适用专业为高校电气信息类(包括原电气、自控及电子等类),也供相应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脉冲与数字电路(第三版)编著者:王毓银估定价:31.90元专业:本科电气信息类本书是《脉冲与数字电路》的第三版。

第二版曾获第三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三届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本书适应本学科迅猛发展的形势,正确处理教材更新切入点,大量精简与压缩传统的分立元件、小规模集成电路、脉冲技术内容,适时适量地增加反映当代本学科理论与技术发展前沿水平的新内容(PLD及可测试性等),既符合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也符合当前我国工科本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际。

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包括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半导体存储器、PLD及其应用、可测试性设计、脉冲单元电路等内容,覆盖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概念清楚、定位准确、取材恰当,有良好的可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散热片
各种功率晶体管
二、二次击穿
除 PCM、ICM 和V(BR)CEO 满足安全工作条件外,要保证 功率管安全工作,还要求不发生二次击穿。
二次击穿(Secondary Breakdown): 当集 - 射反向电压超过 V(BR)CEO 时,会引起击穿,但 只要外电路限制击穿后的电流,管子就不会损坏,待集电
热崩(Thermal Runaway): 集电结结温(Tj) iC PC Tj 如此反复,直 至 Tj TjM(集电结最高允许温度)而导致管子被烧坏的一种 恶性循环现象。
提高 PCM 的办法:
① 管子集电极直接固定在金属底座上。 ② 金属底座与管壳相连。 ③ 金属底座还加装金属散热器。
C ——集电极效率(Collector Efficiency)
ηC
Po PD
Po Po PC
Po —— 输出信号功率 ;PD —— 电源提供的功率;
PC —— 管耗 (Power Dissipation)/集电极耗散功率;
Po 一定,C 越高,PD 越小 PC 小, 既可选 PCM
小的管子,以降低费用,也节省能源。
半饱和半截止。
饱和时,vCE VCE (sat) 很小 PC 很小; 截止时,iC 很小,iC vCE 也很小 PC 很小。
总之:为提高 C,管应用状态可取乙类、丙类或丁类。
但集电极电流波形失真严重,电路需采取特定措施(见 1.2
节)。
1.1.2 电源变换电路
按变换方式不同: (1)整流器(Rectifier):交流电-直流电。 应用:电子设备供电。 (2)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 Converter):直流电-直 流电。 应用:开关电源。
功率参数计算: ① PD VCCICQ ② PL Po Vcm Icm/2 VCEQICQ/2 PD/2 ③ PC PD PL VCCICQ Vcm Icm/2 PD/2 ④ ηcmax Po/PD 50%
采用变压器耦合,Cmax 将由 0.25 增大到 0.5,即
PD 的一半转换为 Po。
Vcc/RL
VCE(SAT)
图 1–2–1 图解分析
VCEQ
VCC VCE(SAT) 2
VCC 2
I CQ
VCC VCEQ RL
VCC / 2 RL
VCC 2RL
VCE(sat) 0
2.集电极输出电压和电流(假设 VCE(sat) 和 ICEO 为 0)
iC ICQ ic ICQ Icmsint vCE VCEQ vce VCEQ Vcmsint
PD 中,输出的信号功率 Po 仅占 1/4,PD/2 消耗在 RL 上。
提高 Cmax 的办法:
① 降低 Q —— 合理选择管子的运用状态(乙类或甲 乙类)减小管子的静态损耗。
② 消除 RL 上的直流功率——改进管外电路,使之 不消耗直流功率。
(2) 工作特性上
VCC 一定且 Q 在负载线中点时,最大输出信号的 电压和电流的振幅受到了限制。
极电压如小果于发生V(上BR)述CE击O 后穿,,管电子流可不恢加复限正制常,工就作会。出现集电极
电压迅速减小,集电极电流迅速增大的现象,即为二次击
穿。
后果:过热点的晶体熔化,集 - 射间形成低阻通道,
引起 vCE下降,iC 剧增,损坏功率管,且不可逆。 发生条件:它在高压低电流时发生,相应的功率称为
③ 失真小。
尽管功率增益也是重要的性能指标,但安全、高效和 小失真更重要,前者可以通过增加前置级祢补。
二、功率管的运用特点
1.功率管的运用状态 根据功率管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导通时间的不同,功率管 运用状态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丙类等多种。
① 甲类:功率管在一个周期内导通 ,c = 。 ② 乙类:功率管仅在半个周期内导通,c = /2。
图 1–2–4 甲类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的图解分析
(2)动态分析
① 画交流通路 ② 画交流负载线 交流负载线方程:
vce ic RL
RL n2 RL,
n W1 W2
过 Q 点作交流负
载线 MN,斜率 1
RL
③ 求动态范围
甲类变压器耦合功放图解分析
(3)功率性能 当输入充分激励,Q 处在负载线中点时,忽略非
作用:高效地实现能量变换和控制。
种类:
(1)功率放大电路 特点:放大 用途:通信、音像等电子设备。 (2)电源变换电路 特点:能量变换 用途:电源设备、电子系统、工业控制等。
1.1.1 功率放大器
特点:工作在大信号状态。
一、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要求
① 安全。输出功率大,管子在极限条件下运用。
② 高效率。
ηC
Po
Po PC
减小 PC 可提高 C。
假设集电极瞬时电流和电压分别为 iC 和 vCE,则 PC 为
PC
1 2
2
0 iCvCEdt
讨论:若减少 PC,则要减少 iC vCE 方法 1:由甲类 甲乙类 乙类 丙类,即减小管子
在信号周期内的导通(增大 iC = 0)的时间。
方法 2:管子运用于开关状态(又称丁类),即一周期内
弦波。
图 1–2–5(a) 变压器耦合
二次击穿耐量 PSB。
图 1–1–5 图计及二次击穿时功率管的安全工作区
功率管的安全工作区
第 1 章 功率电子线路
1.2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和工作特性
1.2.1 从一个例子讲起
1.2.2 甲类、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及其功率性能
1.2.1 从一个例子讲起
图 1-2-1 示为放大器的基本电路,现将其作为功 率放大器来分析它的功率性能。由此揭示功率放大电 路组成及其工作性能上的特点。
当 Po = 0 时,PD 全部消耗在管子中,因而消耗在 集电极上的最大功率 PCmax = PD 。
安全工作条件:
VCEmax 2VCC V(BR)CEO 即 VCC V(BR)CEO / 2 iCmax 2ICQ ICM 即 ICQ ICM / 2 PCmax PD PCM
图 1–2–4 图解分析
线性失真,且设 VCE(sat) = 0,ICEO = 0,则相应的集电极 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iC ICQ Icmsint,
其中:
vCE VCEQ Vcmsint Vcm = VCEQ = VCC
比较:
Icm ICQ Vcm / RL VCC / RL
基本放大器电路, Vcm = VCC/2; 变压器耦合电路, Vcm = VCC,若呈现在集电极上 的负载相等,则输出信号功率增大 4 倍。
③ 甲乙类:管子在大于半个周期小于一个周期内导通,
/2 c 。 ④ 丙类:功率管在小于半个周期内导通,c /2。
功率管运用状态通常靠选择静态工作点来实现。
功率管的运用状态
根据下列曲线说出功率管的应用状态:
图 1–1–1 各种运用状态下的输出电流波形
2.不同运用状态下的 C
管子的运用状态不同,相应的 Cmax 也不同。
其中,
Vcm
VCEQ
VCC 2
,
I cm
Vcm RL
V CEQ RL
ICQ
图 1–2–1 图解分析(b)
3.PD (直流功率)、PL (负载功率) 、 PC (管耗)
PD
1 2
2
0 VCCiCdt VCC ICQ
PL
1 2
2 0
iC2 RLdt
VCEQ ICQ
1 2
Vcm
I
cm
PC
耗直流功率的结构。 (2)在工作特性上,
输出负载、输入激励和静
态工作点相互牵制,要高
效率输出所需信号功率, 三者必须有一个最佳配置。 图 1–2–2 RL 变化对功率性能的影响
1.2.2 甲类、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及其功率性能
一、甲类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
1.电路
(1)输入端
RB —— 偏置电阻; CB —— 旁路电容; Tr1 —— 耦合变压器。
此外,还需检查动态点
是否落在二次击穿限定的安 全区内。
二、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图 1–1–5
乙类工作时,为在负载上合成完整的正弦波,必
须采用两管轮流导通的推挽(Push-Pull)电路。
实现方案:
① 变压器耦合推挽功放;
②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1.变压器耦合功放 (1) 电路结构 Tr1:输入变压器,利用二次绕组的中心抽头将 vi (t) 分成两个幅值相等,极性相反的激励电压 vi1 = vi2 , 分别加在两管的基 - 射极之间,实现两管轮流导通。 Tr2:输出变压器,隔断 iC1 和 iC2 到负载的平均分 量,并利用一次绕组的中心抽头将 iC1 和 iC2 中的基波 分量在 RL 中叠加,输出正弦波。 T1 和 T2:特性配对、相同导电类型的 NPN 功率管。
若 Q 处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且充分激励的条
件下,增大 VCC,或减R小L
受安全工作条件的限制。
,Po 均将增大,但最后
(4)管安全 如图 1-2-4 所示,加在集电极上的最大电压 vCEmax = VCC + vcm 2VCC,通过集电极的最大电流 iCmax = ICQ + Icm 2ICQ 。
(2) 工作原理 vi1(t) > 0 时, T1 导通(忽略射结压降); vi2(t) < 0, T2 截止,iC1 处于正半周的半个正弦波。
vi2(t) > 0 时, T2 导通; vi1(t) < 0, T1 截止,iC2 处于的 正弦波的负半周。
iC1 和 iC2 中的 基波分量在 RL 中 叠加,输出完整正
第 1 章 功率电子线路
1.1 功率电子线路概述 1.2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特性 1.3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1.4 功率合成技术 1.5 整流与稳压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