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功率电子线路

合集下载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

+

+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
U >0
U<0
上页
下页
电压参考方向的两种表示方式
(1) 用正负极性表示
+
(2) 用双下标表示
U
A
UAB
B
UAB =UA- UB= -UBA
上页 下页
3. 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或支路的u,i 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关联 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 参考方向,即电流从电压的“+”极流入,从“-” 极流出该元件。反之,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极流出该元件
P6吸 = U 6 I 3 = (−3) × (−1) = 3W
上页 下页

对一完整的电路,发出的功率=吸收的功率
3. 电能(W ,w)
在电压、电流一致参考方向下,在t0到t的时间内 该部分电路吸收的能量为
w(t0 , t ) = ∫ p (τ ) dτ = ∫ u (τ )i (τ ) dτ
t0 t0
电源 Sourse
灯 Lamp
RS US 电路模型
R
Circuit Models 干电池 Battery
上 页 下 页
电路理论中研究的是 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实际电路及 其器件的基本物理规律,而且能够对 其进行数学描述。这就是电路理论把 电路模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的实质所 在。
干电池 Battery 电路理论中,“电路”与“网络”这两个术语可通用。“网络” 的含义较为广泛,可引申至非电情况。
例:手电筒电路
开关 灯泡
10BASE-T wall plate

通信电子线路复习纲要完整答案

通信电子线路复习纲要完整答案

PC = PD − PO
I C 0 、I C1 m 分别表示集电极电流 i C 脉冲波平均分量和基波分量振幅,
第三章 正弦波振荡器 1、 平衡条件、起振条件、稳定条件 P117~121 答: 平衡条件:
振幅:T (ωOSC ) = 1 相位:ϕ (ωOSC ) = 2nπ ( n = 0,1,2,.…) 振幅:V f > Vi 或T (ωOSC ) > 1 相位:ϕ (ωOSC ) = 2nπ ( n = 0,1,2,.…)
⎧ f − f L (当f C > f L 时) f I = fC + fL或 f I = ⎨ C ⎩ f L − f C (当f L > f C 时)
6、二极管双平衡稳定条件(了解)
通信 1002 班
-5-
dream-fly
7、混频增益、噪声系数的概念。 答: 混频增益: 混频器的输出中频信号电压 Vi(或功率 PI ) 对输入信号电压 VS (或功率 PS ) 的比值,用分贝数表示,即 AC = 20 lg
绪论 1、 无线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P1~2 答:组成: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传输媒质。 发射装置包括换能器、发射机和发射天线三部分。 作用:换能器:将被发送的信息变换为电信号。例如话筒将声音变为电信号。 发射机:将换能器输出的电信号变为强度足够的高频电振荡。 天线:将高频电振荡变成电磁波向传输媒质辐射。 传输媒质是自由空间。 接收装置由接收天线、接收机和换能器组成。要求:能从众多的电磁波中选出有用的微 弱信号。 作用:接收天线:将空间传播到其上的电磁波→高频电振荡。 接收机:高频电振荡还原成电信号。 换能器:将电信号还原成所传送信息 。 2、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有哪几种?P2~3 答:中长波: f ≤ 1500 KHz , λ > 200 m (沿地面传播) ; 短波: ; f : 1500KHz ~ 30MHz , λ : 10m ~ 200m (靠电离层反射传播)

电子线路第六版参考答案

电子线路第六版参考答案

电子线路第六版参考答案电子线路第六版参考答案电子线路是电子学的基础,掌握电子线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对于从事电子工程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而电子线路第六版是电子线路领域的经典教材,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中。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子线路第六版的参考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线路的知识。

第一章:基本概念1. 电子线路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物理结构,用于实现电子信号的处理和控制。

2. 电子元件包括有源元件(如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和无源元件(如电阻和电容)。

3. 电子线路的主要特性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和频率等。

第二章:基本电路1. 基本电路包括电源、负载和连接它们的导线。

2. 串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在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

3. 并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同时连接在一起,电流在电路中有多条路径。

第三章:电路分析方法1.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包括节点电流定律和回路电压定律。

2. 罗尔定理是电路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简化复杂电路的计算过程。

3. 叠加定理可以将复杂电路分解为简单电路进行分析,然后再将结果叠加得到最终的解。

第四章:放大电路1. 放大电路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一定幅度的电子线路,常用于信号处理和放大器设计。

2. 放大电路的常用参数包括增益、带宽和失真等。

3. 放大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输入输出阻抗、负载和稳定性等因素。

第五章:振荡电路1. 振荡电路是产生稳定振荡信号的电子线路,常用于时钟和信号发生器等应用。

2. 振荡电路的常用结构包括反馈网络和振荡器。

3. 振荡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振荡频率、稳定性和输出波形等因素。

第六章:滤波电路1. 滤波电路是将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而阻断其他频率的信号的电子线路,常用于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等应用。

2. 滤波电路的常用类型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等。

3. 滤波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滤波特性、频率响应和阻带衰减等因素。

通过以上对电子线路第六版参考答案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电子线路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庞大和复杂的。

河北工业大学考研【考研大纲初试】高频电子线路

河北工业大学考研【考研大纲初试】高频电子线路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英文名称: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s circuit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72学时学分:4.5适用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等专业继电路理论、低频电子线路之后必修的主要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强的课程。

高频电子线路的最大特点就是高频和非线性,这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就是面向通信和电子系统,围绕高频和非线性两个方面展开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高频电子信息产生、发射、接收的原理与方法;分析高频电子器件和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组成和分析、计算方法;培养学生高频电子线路的识图、作图和简单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高频电子线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实践精神;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后续电子课程及电子专业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特点,高频电子信息产生、发射、接收的原理与方法;熟悉基本高频电子器件的功能特点和用途;掌握基本高频电子线路的电路结构、分析方法和基本设计方法;掌握基本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技能和安装调试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中应突出功能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分析方法,加强实践环节,达到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

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的同时,还要致力于洞悉各种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各种功能的基本原理以及由此导出的各种电路结构;要求具有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装配、调整和测试能力,熟悉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课程内容绪论(讲授2学时)1.非线性电子线路的作用;2.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及本课程的特点。

第一章功率电子线路(讲授 14学时)1.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3.传输线变压器工作原理和功率合成技术;4.整流与稳压原理、斩波器的概念。

电工技术(西电第二版)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工技术(西电第二版)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图1-8 电动势与电压的方向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2.5 电能和电功率
当正电荷从电源正极经过元件移动到负极时, 电场力 要对电荷做功, 这时元件吸收能量, 此元件可看作是负载, 如电阻等; 反之, 当正电荷从负极经过元件移动到正极时, 外力做功, 电场力做负功, 这时元件对外释放电能, 此元 件可看作电源, 如电池等。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在电源内部,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是正电荷所受外力的方 向, 因此从低电位(负极)指向高电位(正极)。 而电压的 实际方向是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所以是从高电位(正 极)指向低电位(负极), 即在电源内部, 电动势与电压方 向相反。 在电源内部, 电流从低电位流向高电位, 与电源 外部电流方向相反。 电动势的单位与电压相同, 也用伏特 (V)表示。 电源电动势与电压的方向如图1-8所示。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信号电路在电子技术、 电子计算机和非电量电测中广泛 应用, 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信号(例如语言、 音乐、 文字、 图像、 温度、 压力等)的传递、 存储和处理。 电视机就是通 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收电视信号, 然后进行转换处理并输 出图像和声音的。 在这类电路中,虽然也有能量的传输和转 换问题, 但最主要的是信号传递的质量, 一般要求传输的过 程中信号不能失真, 应尽可能准确、 快速。
(3) ① 如果已知A、 B两a)所示, 可证明如下
UAB=UAO+UOB=UAO-UBO=VA-VB 图1-6(a)中, 电压UAB=VA-VB=2-(-4)=6 V。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② 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随参考点(零电位点)选择的不 同而不同, 但两点间的电压(电位差)不变。

模拟电路讲义PPT课件

模拟电路讲义PPT课件

1.1.1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一.分类
(a)甲类放大电路 1.直接藕荷功率放大电路 (b)乙类互补对称功率 电放 路大
(c)甲、乙类互补对称 放功 大率 电路
2.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电路
OT电 L 路 (单电源加)电藕合 3.其他类型的功率放大电路 BT电 L 路 ,由两个差动 OC 输 电 L出 路的 组成
ICEO0 ,
V C V E C 2 , Q I C C 0 , V Q C V E C 2 , Q I C C V C Q R E L V C Q 2 R L C
. 图1-2-1 图解分析
二.输出集电极电流和电压
ic IC Q iC IC Q Icm co ts
二.功率放大器的性能要求
1.最主要的要求是:安全、高效率和不失真(失真可在允许 的范围内)地输出信号功率。 2.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集成电极效率 c
c
PO PD
PO
PO PC
(1-1-1)
式中:PD直流电 ,PO 源 输功 出率 信 ,PC 号 功功 率率 管的 . 耗
3.功率放大器的本质是:在输入信号作用下,将直流电源的 直流功率转换为输出信号功率,所以用 c 来评价这种转换能 力。
2.功率合成技术
首先介绍输入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功能,
然后重点讨论用传输线变压器构成的魔T混合网
络实现功率合成及功率分配的原理。
3础上,简单介绍半联型、开关型稳压 器的工作原理及稳压性能。
4.为了开设实验内容,首先进行相关实验仪器、仪表 的介绍,并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及进行简单操作, 然后安排2学时的实验课。
Vce ,ic 管子未发烫就已损坏,是 不可逆的。
12.产生二次击穿的原因及过程 ①原因:管内结面不均匀,晶格缺陷等。 ②过程:结面某些薄弱点电流密度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课件

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课件

魔T网络构成的功率 合成电路
Ra
Po1 A
+
vS1
-
C
D
Rc
Rd
Rb
+
vS2
-
B
Po2
同相合 成端
反相合 成端
vS1= vS2 时,合成功率从C端输出 vS1=- vS2 时,合成功率从D端输出
魔T网络构成的功率 分配电路
将魔T网络功率合成器中的输入与输出端
交换,即可构成功率分配器
若信号从C端输入,A、B 端可获得相位相同的信号
2i
Rs

+v

-
i


v R L 2v
- -
i
ZC v/i
RL

2v i

2ZC
v1 1 Ri 2i2ZC4RL 1:4阻抗变换器
三、用传输线变压器构成的魔T混合网络
ia
+A
va

+v - i

i
vb ic Rc

+v -
C
B
ib
D'
+ id vd

id
D'
+D
vd Rd

ia
+A
va
I2

Rs


VS -
V1 C

C
C
C
C

V 2 RL


I1 L
L
L

L I2
传输线特性阻抗
ZC
L C
传输线特性阻抗
ZC
L C
一般情况下,传输线上各点的电流、电压不相等

《高频电子线路》第1讲(第1章)

《高频电子线路》第1讲(第1章)

1.1.2无线电发送与接收设备
3、调制、解调基本概念
➢ 解决问题的方法——调制 1) 什么是调制?
把待传送(基带)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的过程。 2) 三种信号
调制(基带)信号、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
3) 三种方式 u U m sin 2ft
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1.1.2无线电发送与接收设备
基带信号
已调 信号
已调 信号
基带信号
1.1.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 各部分作用 1. 信息源:提供需要传送的信息。例如声音、图像、数据… 2. 变换器:待传送的信息与电信号之间的互相转换。 3. 发送设备:把基带电信号转换成高频振荡电信号并以足够
的功率送入信道。 4. 信道:信号的传输送通道(有线、无线)。 5. 接收设备:把高频振荡电信号转换成原始(基带)电信号。 6. 接收者:信息的最终接受者。
本课程的内容及特点
1、大部分电路属于非线性电路。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的 频率不一致,能够产生新的频率,即有频率变换作用。如振 荡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混频电路、振幅调制与检波电 路、调频与鉴频电路等。
2、各单元之间有关联性。比如,本机振荡电路与混频 电路,调制与解调电路,高频振荡与调制电路。注意信号的 传输方向。
3、分析方法多样,也较为复杂。既有时域分析又有频 域分析。可采用图解法和解析法来进行分析,但在实际电路 中,常采用工程近似解析法。
本课程的内容及特点:
4、由于电路工作频率较高,元器件及电路的分 布参数对电路的干扰较严重,因而电路的制作与调 试较为困难。
5、本课程与无线电技术、无线电通信联系非常 紧密。
1.1.3无线电波段的划分和无线电波的传播
2.无线电波的传播

东南大学信息学院模电答案第一章功率放大器

东南大学信息学院模电答案第一章功率放大器
水平线段。
iL A Icm
O
T1
Q
2Vcc
Vcc
D
vCE1
20
输入为正弦波信号的推挽式乙类功放,在最大不失 真条件下的两管集电压电流为:
ic1=Icmsinωt 0≤ ωt ≤π
=0
π ≤ ωt ≤2 π
ic2=0
0≤ ωt ≤π
= -Icmsinωt π ≤ ωt ≤2 π
vCE1= VCC-Vcmsinωt
23
1.2.3 乙类互补推挽放大器实际电路
一、交叉失真和偏置电路 1.交叉失真
当输入信号很小,没有达到管子导通电压VBE(on)时,管子没 有导通,正负周期交替过零时不能衔接,会有非线性失真, 这就是交叉失真或者交越失真。如果输入信号电压振幅越小, 交越失真就越严重。为了消除交越失真,必须在管子B-E间 加合适的正向偏置电压,其值应该稍大于两管导通电压之和。
PC = PC1+PC2 = (4ξ/π- )P2Lmax 当ξ=2/π≈0.636时,PC 最大PCmax= 4PLmax/π2≈0.4PLmax 22
• 可见,在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中,Pc的最大值既不 出现在ξ=0即静止状态,也不出现在ξ=1即最大输出 状态。因为ξ小时,虽然Po小,但PD也小,结果Pc小;反之,
24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 的,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 同时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 现如下: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R vCE-VCEQ=
-( iC-ICQ)

电子线路 线性部分 (第四版)第一章 习题解答

电子线路 线性部分 (第四版)第一章 习题解答

1-2 一功率管,它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否仅受其极限参数限制?为什么?解:否。

还受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影响,在极限参数中,P CM 还受功率管所处环境温度、散热条件等影响。

1-3 一功率放大器要求输出功率P 。

= 1000 W ,当集电极效率C 由40%提高到70‰时,试问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P D 和功率管耗散功率P C 各减小多少?解:当C1 = 40 时,P D1 = P o / C = 2500 W ,P C1 = P D1 - P o =1500 W当C2 = 70 时,P D2 = P o / C =1428.57 W ,P C2 = P D2 - P o = 428.57 W 可见,随着效率升高,P D 下降,(P D1 - P D2) = 1071.43 WP C 下降,(P C1 - P C2) = 1071.43 W1- 如图所示为低频功率晶体管3DD325的输出特性曲线,由它接成的放大器如图1-2-1(a )所示,已知V CC = 5 V ,试求下列条件下的P L 、P D 、C (运用图解法):(1)R L = 10,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2)R L = 5 ,I BQ 同(1)值,I cm = I CQ ;(3)R L = 5,Q 点在负载线中点,激励同(1)值;(4)R L = 5 ,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

解:(1) R L = 10 时,作负载线(由V CE = V CC - I C R L ),取Q 在放大区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由图得V CEQ1 = 2.6V ,I CQ1 = 220mA ,I BQ1 = I bm = 2.4mA因为V cm = V CEQ1-V CE(sat) = (2.6 - 0.2) V = 2.4 V ,I cm = I CQ1 = 220 mA所以mW 264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1 =1.1 W , C = P L / P D = 24(2) 当 R L = 5 时,由V CE = V CC - I C R L作负载线,I BQ 同(1)值,即I BQ2 = 2.4mA ,得Q 2点,V CEQ2 = 3.8V ,I CQ2 = 260mA这时,V cm = V CC -V CEQ2 = 1.2 V ,I cm = I CQ2 = 260 mA所以 mW 156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2 = 1.3 W , C = P L / P D = 12(3) 当 R L = 5 ,Q 在放大区内的中点,激励同(1),由图Q 3点,V CEQ3 = 2.75V ,I CQ3= 460mA ,I BQ3 = 4.6mA , I bm = 2.4mA 相应的v CEmin = 1.55V ,i Cmax = 700mA 。

1.2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特性

1.2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特性

图 1–1–5
乙类工作时,为在负载上合成完整的正弦波,必须采用
两管轮流导通的推挽(Push-Pull)电路。
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实现方案(fāng àn): ① 变压器耦合推挽功放;
② 乙类互补推挽功放。
1.变压器耦合功放 (1) 电路(diànlù)结 构 Tr1:输入变压器,利用二次绕组的中心抽头(chōu 将 tóu) vi (t) 分成两个幅值相等,极性相反的激励电压 vi1 = - vi2 ,分别加在 两管的基 - 射极之间,实现两管轮流导通。
(2)工作原理 vi(t) > 0 时,T1 管(NPN 型) 导 通(忽略射结压降),T2 管 (PNP型) 截止,iC1( iE1)为正弦波的正半周;
vi(t) < 0 时,T2 管导通,T1 管截 止,iC2( iE2)为处于正弦波的负半周。
图 1–2–5(b) 互补推挽
通过 RL 的电流 iL = iE1 – iE2 ,合成完整的正弦波。
相应(xiāngyīng) Po 和 PD 达到最大,即
乙类功放的最大集电极效率(xiào lǜ)
③ 若激励不足
比甲类功放高
Vcm 减小,引入电源电压利用系数 表示 Vcm的减小程度。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定义(dìngyì)
= Vcm/VCC
集电极管耗:
分析:当输入激励由大减小,即 减小时,Po、PD、 C 均单调减小,而 PC1 和 PC2 的变化非单调,
Tr2:输出变压器,隔断 iC1 和 iC2 到负载的平均分量,并利用 一次绕组的中心抽头将 iC1 和 iC2 中的基波分量在 RL 中叠加,输
出正弦波。
T1 和 T2:特性配对、相同导电类型的 NPN 功率管。

电子线路-梁明理第五版全答案

电子线路-梁明理第五版全答案

第1章 半导体器件的特性1.1知识点归纳1.杂质半导体与PN 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不同杂质就形成N 型和P 型半导体。

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载流子因浓度而产生的运动成为扩散运动,因电位差而产生的运动成为漂移运动。

在同一种本征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种杂质半导体,在它们的交界面上,上述两种运动达到动态平衡,就形成了PN 结。

其基本特性是单向导电性。

2.半导体二极管一个PN 结引出电极后就构成了二极管,加上正向偏压时形成扩散电流,电流与电压呈指数关系,加反向电压时,产生漂移电流,其数值很小。

体现出单向导电性。

3晶体管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对发射极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时,从射区流到基区的非平衡少子中仅有很少部分与基区的多子复合,形成基极电流B I ,而大部分在集电结外电场作用下形成漂移电流C I ,体现出B I 对C I 的控制,可将C I 视为B I 控制的电流源。

晶体管有放大、饱和、截止三个工作区域。

4.场效应管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它通过栅-源电压的电场效应去控制漏极电流,因输入回路的PN 结处于反向偏置或输入端处于绝缘状态因此输入电阻远大于晶体管。

场效应管局又夹断区(即截止区)、横流区(即线性区)和可比阿安电阻区三个工作区域。

学完本章后应掌握:1.熟悉下列定义、概念和原理:自由电子与空穴,扩散与漂移,复合,空间电荷区,PN 结,耗尽层,导电沟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放大作用及三个工作区域。

2.掌握二极管、稳压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外特性,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

1.2习题与思考题详解1-1试简述PN 结的形成过程。

空间电荷压,阻挡层,耗尽层和势垒压等名称是根据什么特性提出来的。

答:PN 结的形成过程:当两块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P 区的空穴浓度高于N 区,于是空穴将越过交界面由P 区向N 区扩散;同理,N 区的电子浓度高于P 区,电子越过交界面由N 区向P 区扩散。

多子由一区扩散到另一区时,形成另一区的少子并与该区的多子复合,因此,在交界面的一侧留下带负电荷的受主离子,另一侧留下带正电荷的施主离子。

学习_课件新高频谢嘉奎0绪论第1章1115功率电子线路整流与稳压电路

学习_课件新高频谢嘉奎0绪论第1章1115功率电子线路整流与稳压电路
电子线路 (非线性部份)
主讲:
0 绪论
0.1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作用 0.2 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 0.3 本课程的特点
0.1 非线性电子线路的作用
一、线性电路与非线性电路的区分 器件严格上均为非线性,故所构成的电路均为 非线性电子线路。但依据器件的使用条件不同,所 表现的非线性程度不同。
线性电路:处理信号时,使用器件特性的线 性部分。电路基本线性,但存在失真。
SSW,短 SW,长
传播距离:电离层 > 地面 > 直线。
(3) 接收装置 接收是发射的逆过程。
① 接收天线:将空间传播到其上的电磁波 →高频电振荡信号。
② 接收机:高频电振荡还原电信号。 ③ 换能器:将电信号还原所传送信息。
3. 无线通信存在的问题。
① 接收到的信号微弱:
电磁波长距离很小能量,接收天线。
信号。例如:话筒将
声音变为电信号。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方框
② 发射机:将换能器输图出的电信号变为强度
足够的高频电振荡信号。
③ 天线: 将高频电振荡信号变成电磁波,向传输媒质辐
(2) 传输媒质=自由空间。
按波长不同,电磁波传输方式可分:
波段 波长 频率 特点
说明
中、 长波


200m 1.5MHz
地表面是导体,一部分电 沿地表 磁波会被吸收损耗掉,频
(3) 平均参数:适用于功放、振荡电路的分析。
例,以非线性电阻,说明三种参数的意义。
以下三种电导(跨导)各有不同应用。
① 直流电导:
go
Q

IQ VQ
(0-2-1)
,适用于直流分析。
表明直流电流与直流电压
间的依存关系。

电子线路_精品文档

电子线路_精品文档

电子线路第一章晶体二极管和二极管整流电路一、填空1、晶体二极管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止)这一导电特性称为二极管的(单相导电)特性。

2、不加杂质的纯净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3、P型半导体它又称为(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空穴)数量多于(自由电子)数量。

4、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间的关系称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5、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过程称为整流。

6。

直流电的电路称为二极管单相整流电路,常用的有(单相半波整流)、(单相桥式整流)和(倍压整流)电路。

7。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通常在它的发射结加(正向)电压,集电结加(反向)电压。

8。

三极管在电路中的三种基本连接方式是(共发射极接法)、(共基极接法)、(共集电极接法)。

9。

晶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IFm)、(最高反向工作电压VRm)、(反向漏电流IR)。

10。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物体称为半导体。

11、在半导体内部,只有(空穴)和(自由电子)两种载流子。

12、一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应(大于)锗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

13、当晶体二极管的PN结导通后,则参加导电的是(既有少数载流子,又有多数载流子)。

14、用万用表测晶体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插在万用表标有+号插孔中的测试表笔(通常是红色表笔)所连接的二极管的管脚是二极管的(负)极,另一电极是(正)极。

15、面接触性晶体二极管比较适用(大功率整流)16。

晶体二极管的阳极电位是-10V,阴极电位是-5V,则晶体二极管处于(反偏)17。

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小功率晶体二极管性能好坏时,应把欧姆档拨到(R1K档)18。

当硅晶体二极管加上0。

3V正向电压时,该晶体管相当于(阻值很大的电阻)19。

晶体二极管加(反向)电压过大而(击穿),并且出现(烧毁)的现象称为热击穿20。

晶体二极管在反向电压小于反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流(极小);当反向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后,反向电流会急速(增大)21、二极管的正极又称(阳)极,负极又称(阴)极。

华南理工大学高频电子线路 第1章

华南理工大学高频电子线路 第1章

减越来越大
范围内传播,通过卫星直
播可大大提高传播距离
传播距离远,但由于 电离层变化引起 “衰落”现象,穿透 电离层
适用
长波和中波的广播和通 电视信号 信
END
短波广播和通信
低频放大 器
本地振荡 器
包络形状不变,载波频率为中频
核心部分是混频器. 将收到的不同载波频率转变为固定的中频--外差作用. 提高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邻道选择性.
第1章 绪论
1.3 无线电波的传播
按信照号从媒发质送的到不接同受分中类间:要经无过线电传波输传播媒质,根据媒质的不同分为: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双线对电缆 同轴电缆
载频
音频
第1章 绪论
1.2 无线电接收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无线电信调号谐的回接路收从过天程线正所好感和应发的送信过号程中相选反出所: 需有用信号,
接受通天过线解将调收器到将的高电频磁已波调转波变包为含已的调音波频电信流号,(然信后息从)这检已取调出波来,
电流中送检至出负原载始.信号即解调或叫做检波,最后再用听筒或者扬声器
第1章 绪论
工作原理:先将高频振荡信号进行调制,使高频信号的幅度(或角 度)按照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然后通过天线将信号发射 出去.
(1)音频 :作为有用的信号 (信息) 20Hz~20KHz;
(2)载频 :作为运载工具,它载着信号(信息)向空间
辐射出去.
如图所示:
包络(音频)
高频振荡器
调制器
光纤
地波
天波
频率较低,易辐射 频率较高 高频,衰耗小,带宽大
地面波
空间波
名称 地面波
空间波
第1章 绪论 天波
传播 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
•工作信号 •管子工作范围 •研究问题 •分析方法
电压放大器 小
线性区 不失真放大 微变等效电路
功率放大器 大
安全区,极限,非线性区 高效率
图解法,近似分析同实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功率放大器是能量转换器:
直流功率PD:直流电源提供的 一部分被转换为输出信号功率P0 其余部分消耗在功率管中 成为功率管得耗散功率,简称管耗Pc 放大器的集电极效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1.3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效率是功率放大器的重要性能指标 非线性失真是功率放大器的另一个重要指 标 它与输出功率和效率是相互矛盾的 要减小非线性失真,就必须减小输出功率 因此就造成效率降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1.1.1 功率放大器
工作原理: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将直流电 源的直流功率转换为输出信号功率 大信号工作 直流电源功率转换为信号的功率。 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于大信号的非线性状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一、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特点(任务):
•安全工作区内,稳定地,低失真地(在允许范围内) •高效率地提供尽可能大的信号输出功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三、功率管的安全工作条件
PCmax 管耗最大值
PCM最大集电极功耗
VCEmax 最大集电极电压
V(BR)CEO共射级组态下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
iCmax 最大集电极电流
ICM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Pcmax < PCM
防止烧坏
VCEmax < V(BR)CEO 防止击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1.2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特性
1.2.1 从一个例子讲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结论: 1、功率浪费:集电极效率仅为25% a: 耗散在管子中(选择运用状态) b: 作为直流功率消耗在负载上 (力求避免管外电路消耗直流功率) 2、充分激励和匹配负载 如图1-2-1所示电路 要增大输出电流,提高输出信号的功率 就必须减小负载RL 如下图
分析步骤:图解法 条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已知 ①作直流负载线,确定静态工作点Q
交流分析:做交流负载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2、性能分析:以上分析表明: (1)PD仅与Q点有关,与Po无关 即无激励信号时,PD全部消耗在管子上发热 (2)P0与Q点有关,与激励信号大小有关
Po与电阻(匹配负载)有关 (3)最佳负载和匹配负载,得到最高效率 (4)RL`为匹配负载条件下,Po上升 (5)安全工作条件
iCmax ≤ICM
防止失真过大
还需注意二次击穿的问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四、功率放大器能量关系
电源供给功率 集电极输出功率 集电极平均管耗 集电极效率 变压器传输效率 放大器效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1.1.2电源变换电路
1、整流器(Rectifier): 将50Hz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源 2、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 Converter): 将一种电压数值的直流电能变换成另一种电压数值或 极性的直流电能。又称斩波器。 3、逆变器(Inverter): 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不同幅值和频率的交流电能。 4、交流—交流变换器(AC—AC Converter): 将50Hz交流电能变换成不同幅值和频率的交流电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为什么选用上述电路:原因如下
① RC小,则ICQ×RC小, 管外电路耗散功率小
②将不匹配负载变匹配,从而提高效率 变压器即为匹配网络(阻抗变换)
分析电路的性能: 分别进行直流(静态)分析和交流(动态) 分析 如图1-2-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P0 P0
PD P0 PC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分类
非谐振功率放大器:电阻性负载(变压器) 低频段
谐振功率放大器:阻抗性负载(谐振系统) 高频段
•匹配网络:变换负载为匹配负载
二、放大器工作状态
甲类(A):一个周期
乙类(B):半个周期 丙类(C):小于半个周期 丁类:开关状态
集电极电流波形严重 失真,采取特定措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3、甲类存在的问题 有信号时,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不到一半 输出给负载 没有信号时,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全部消 耗在管子上 原因:静态工作点较高;
静态功耗大; 效率和晶体管的利用率都很低。 所以只适用于小功率放大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二、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采用两个特性相同的功率管接成推挽电路 一个在正半周导通,一个在负半周导通 负载上合成电流,从而获得完整的波形 注意:乙类必须有“两管交替工作”,“输 出波形合成”两个功能 即:乙类推挽电路的特点:两管交替工作
第一章 功率电子线路
本章主要内容
1-1 功率电子线路概述 1-2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特性 1-3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1-4 功率合成技术 1-5 整流与稳压电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1-1 功率电子线路概述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 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输出 分为窄带和宽带 窄带高频功率放大(调谐功率放大器) 通常以选频电路作为输出回路,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非调谐功率放大器 ) 输出电路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他宽带匹配电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综上所述:
功率放大器: 电路组成: 采用避免管外电路无谓消耗直流功率的电 路结构 工作特性: 输出负载、输入激励和静态工作点是相互 牵制的,要高效率输出所需信号功率,必 须最佳配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1.2.2 甲类、乙类功率放大器(非谐振功放) 一、变压器耦合的单管甲类功率放大器 1.原理电路:
输出波形在负载上合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1、电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2、性能分析
3、性能计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安全防范系
4、结论
乙类工作时,Pc的最大值不在静态状态, 也不在最大输出功率状态 原因: ξ很小时, PO和PD都很小, Pc小 ξ很大时, PD最大,但η最大, Pc小 互补电路比变压器耦合电路简单,易于集成 电路中两管组成射随器,负反馈,有效改善 非线性失真,应用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