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生物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合集下载

生物学专业学科评估

生物学专业学科评估

生物学专业学科评估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学科,对于人类的健康、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对生物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发展方向进行评估,以下将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评价。

1. 教学内容生物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围绕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研究展开,涵盖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生物学基本概念、实验技巧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需求。

2. 课程设置生物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既要满足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必修课程可以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选修课程可以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学等,这些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深造能力,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师资队伍生物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应该包括具有高学术造诣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这些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他们应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学生分享。

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4. 实践教学生物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实验室课程和科研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应该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同时,学生还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和实习实践等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5. 教学评估为了确保生物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这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和同行评议等方式进行评估,学校可以通过学术成果、科研项目和社会影响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

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师范生教育实践评价体系构建

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师范生教育实践评价体系构建

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师范生教育实践评价体系构建作者:汤菊香代海芳张志勇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2020年第12期关键词:专业认证;教育实践;评价体系;专业特色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部于2017年10月26日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

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不仅重视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更需加强教育实践教学,减少师范毕业生的从业适应期。

生物科学专业的师范生还需要加强本专业的教育实践训练,因此,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其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

虽然大部分生物科学专业都开设了相应的教育实践课程,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教师基本功不扎实;指导教师人手不足;教育实践的标准不明确;考核走过场;不注重学科专业特点等。

一些师范院校老师指出这些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缺失。

关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评价标准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关注得并不多。

因此,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师范生教育实践评价标准的构建是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质量的关键。

一、现状分析在师范专业认证过程中,质量评价包括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课堂教学、实践实习教学);认知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如师德师风、教育情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师德养成与合作意识评价):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客观检测与学生自我评价)。

生物科学专业教育实践应根据专业认证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具有专业特点的实践评价标准,同时,由于生物科学的专业特点,实践标准应兼顾学术性与师范性。

但不难发现,目前,有生物科学专业的师范院校对学术性和师范性哪方面应更强一些还有争论,哪方面更强体现在教育实践标准上,就是时间和内容安排以及考核标准等。

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新体系的建构和实践——以邵阳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新体系的建构和实践——以邵阳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养 模式 ,此 外 ,这类 大学无论是办 学历史 、校 园文 化 、 学条 件 、 学 经费 、 源 质量 、 学层 次和 办 办 办 生 办
确定 以农产 品深加工 和精 加工 、植 物活性成分 提取 为教 学主线 ,在充分利用 本地 区 自然 资源上 寻找突
破 口, 结合生物工程 专业 的科学 内涵 , 发挥 我校生物 工程专业人 才和设备优 势 ,为地方 经济建设 培养懂
2 改革课程教学 内容 ,减少教 学 中陈 旧的 内容 . 及 实验教学 中的验 证性 内容 ,减少 课程之 间的重复
内容 。加强新教 材建设 ,选用 能反 映学科 发展动态
的最新获奖教 材 , 并根据实 际情况编写特 色教材 。
3 改革实践教 学 内容 ,构建相 对独立 的实践教 .
物工 程可分 为基 因工程 、 微生物工程 、 动植物细胞工
以邵 阳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赵 良忠 , 蒋盛岩 , 湘 , 夏 余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刘建 强 , 宝秀 谭
地方 性高等学校 肩负着 为地方经 济建设和社 会
发 展培养应 用型人 才的重任 ,是 国 内大学 的主要 群 物工程 、 品 、 食 医药工业 和农业 的发 展现 状和 趋势 ,
体 ,它们 明显 区别 于 国内重 点大学 的研究型人 才培
是知 识与技 术 密集型 学科 。必需 掌握 生 物体结构 、
功能 、 代谢活 动及其生长规 律等有关 知识 , 与细胞生 物学 、 子遗传 学 、 分 微生 物学 、 生理 学 、 物化学 、 生 与 物理 学 、 化学及 数学等 学科 均密切相关 ; 同时为 了实
现工 程化 , 必需 掌握生 物反应工程原 理 、 生物反应器 的构造 原理 、 物质传递规律 及 自动控制 原理 , 因此生

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计 划地 组织 学生 以获取感 性 知识 , 进行 基 本技 能 训
今天 , 由于 长期 重 理论 轻 实 践 的思 想 影 响 , 不少 地 方 院校 生物 实 践 教 学 在很 大 程 度 上 滞 后 于理 论 教 学 内容 的改革 J 。表 现在 对 生 物 教育 思 想缺 乏 系
统 的研究 和 足够 的重视 , 实践 教 学体 系缺 乏 整体 优
之后 的一个 新 的经 济增 长 点 。随 着 生 物 经济 的兴 起 , 地方 院 校 中增 设 生 物类 专 业 的 高校 比例 也 在 不 断上升 。生 物学是 一 门实践 性很 强 的学 科 , 实 其
人 才需 求 , 持 知 识 、 坚 能力 、 质协 调 发 展 为 原则 , 素 根据 人才 培养 方案 总体 设 计 , 以课 程 实 验为 基 础 , 以设 计 为 核心 , 以科 学 研究 和 教学 实 习 为依 托 , 以
练, 提高 实践 能力 , 培养创 新精 神 , 增强 独 立 工作 能
力 和科研 能力 为 目的 的各 种教 学 形式 的统 称 , 它是 人 才培 养 的重 要 环 节 。实 践 教学 在 整 个 教 学过 程
化 与应具 有 的独 立性 ; 实践 内容 陈 旧 , 乏 更新 , 缺 脱 离科 学 技术 的发 展和企 业对 价值 规 律 的实 践要求 ; 实 践 教学 总 学 时 数 少 , 练强 度 不 够 , 生产 严 重 训 与 脱 节 , 学 资源 缺 乏 应 有 的投 入 ; 数 教 师 中存在 教 少 对实 践教 学一 些 不正确 的认 识 , 实践 教学 只作 为理
进入 2 世 纪 以来 , 1 科学 技术 日新 月异 , 息技 信 术 方兴未艾 , 材料 、 能源 、 空航 天 技术 等 高新 新 新 航 技 术不 断 取得 重大 突 破 , 生命 科 学 、 物技 术 则 而 生

生物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生物工程综合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过实 践使 学生 学会 如何 将 自己所 学 的书本 知识 与
强的学科 , 其实验教学环节不 仅是培养学生综合
素质的重要方面 , 而且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
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践才是工程专业 的根本” 已成为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 的共识 , 加之我 国经 济建设的发展 , 需要 大量的创新型生物工程领域
为了更好 的培养新 型的生物工程人 才, 我们 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 改革, 构建 了一套具有生物
工程特色的综合实践教学创 新体系 , 在长期 的实
践教学 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够更快地融人这一行业 , 更好地适应 即将面临的
工 作环 境 。
收稿 日期 :00 3—1 2 1 —0 2
中图分类号 : 8 —4 Q1 文献标识码 : A
On t e Co s r ci n fI n v t e S se o oe h l g h n t u to o n o a i y tm f r Bi tc noo y v Co r he sv p rme t lTe c n mp e n i e Ex e i n a a hi g
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 , 因此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 转变观念 , 以培养具有强烈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 素质工程技术人员为己任 ,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 以 适应我国 2 世 纪生物工程发展 和高素质 创新人 1
才 的需 要 … 1。
生产实际相结合, 才能真正将 书本知识转化为 自 己的东西;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 、 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 更重要 的是可以通过扎实 的实践 能力 的培养, 使学生能
学 科性 的高科技 行业 。尤 其是 作 为 一 门实 践性 很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生物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构建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评价体系。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师应该清晰明确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课堂讨论、实验报告、作业评价等,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挑战,但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提升教学效果,评价学生成效和提高教学质量。

1.2 研究意义高中生物学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

构建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新课程要求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设定、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方式和工具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启示与建议。

2. 正文2.1 课程目标设定课程目标设定是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目标应该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柱 。农林科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要求更 加重视 实践教学 ,而实践教学 的诸 多环 节主要是在 站 ( 园)
完成 。以站 ( 园) 为基础 ,构 建植 物科 学与 环境 技 术平 台、动物科学 与工程技术平台 、林 业与园林环境 技术平 台等科技 创新平 台。通 过科技创 新平 台建设 , 实现学校科技优势互补 ,强强联合 ,优 化科 技创新体 系,从而实现持续科技创新 。科研 的引入 ,为学生参
级 生物科学专业 在 《 物 学》 和 《 植 动物 学》 的教学 实 习中仅仅到广州动物园和广州植 物园进 行认 知型实 习。这一实习模式内容单一 ,实习过 程简单 ,实习时 间较短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创新意识。 ( 三) 实践教 学条件普遍 薄弱 。多数新 建本科 院
校在建校初期 实践教 学的条件相对 比较薄 弱 ,例 如我 院生物科学专业 在升本 初期 的 2 0 年 实验室 面积 只 01
与科研活动提 供了机会 ,同时使 实践教学 内容 不断更 新 ,让 学生 真正 感受 到现 代 化农 业 的发展 水平 。因
收 稿 日期 :08—0 20 5—0 3
践 教学环 节 ,不仅可 以将社会责任心 、追求 科学的精 神以及严 谨的学术作风 内化在学生的素质 中,而且有 利于促进地方本科 院校生物类专业应用 型、复合型人 才培养 目标 的实现。首先 ,实践教学是生物类专业应 用 型 、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的重要环 节。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使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将课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4期 8
20 0 8年 8月
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 学版)
J OURN I HOU U VE rY AL OF HU Z NI RS I

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研究

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研究
摘 要 : 物 科 学专 业是 应 用 性 很 强 的 专 业 , 变 实验 教 学 依 附于 理 论 教 学 的 人 才培 养 模 式 , 新 构 建 一 套 科 学 高 效 的 实 生 改 重
践 教 学体 系 , 利 于提 高人 才 培 养 质 量 。 章 分析 了生 物 科 学 专业 实践 教 学 的 现 状 , 出 了优 化 实践 教 学体 系的基 本 思路 和 具 有 文 提
需 要
段 , 验 课 程 与 理 论 课 程 对 应 性 相 对 较 强 , 专 业 阶 实 在 段 实 验 课 程 的 综 合 性 、 叉 性 加 强 , 成 了理 论 与 实 交 形 验教学 既相互 独立 又有 机结 合 、以能力培 养为主线 ,
生 物 科 学 专 业 是 应 用 性 很 强 的 专 业 , 革 过 去 重 改 理 论 传 授 、 实 践 教 学 的 培 养 模 式 , 新 构 建 一 套 科 轻 重
S n i g e d ct nR sace 三 峡 高教 研 究 axa Hih r u ai ee rh s E o
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研究
胡廷 章 黄 小云 肖国 生 杨俊 年 甘丽 萍 刘 仁 华
( 重庆三 峡 学 院生 物 系 重庆 万 州 4 4 0 ) 0 00
体的设置 办法。
关 键 词 : 物 科 学 专业 ; 生 实践 教 学 ; 才 培 养 人
实验 教学 与理 论教学 是 密切联 系的辩 证统 一体 , 同 时 又 是 两 个 相 对 独 立 的 教 学 环 节 。 培 养 实 践 能 力 在
学 高 效 的实 践 教 学 体 系 , 培 养 学 生 的 过 程 真 正 做 到 使 “ 论 联 系 实 际 ” 通 过 有 序 有 效 的 实 践 教 学 , 学 生 理 , 使 掌 握 过 硬 的专 业 技 能 , 而 更 好 的 服 务 社 会 是 各 高 校 从 追 求 的 目标 。 为 了 加 强 实 验 教 学 , 们 制 订 以 加 强 实 验 教 学 软 我 硬 件 条 件 建 设 、 立 科 学 的 实 验 教 学 新 体 系 、 新 实 建 更 验 教 学 内 容 、 进 实 验 教 学 方 法 为 重 点 , 培 养 具 有 改 以 创新 精 神 和实践 能 力强 的高质 量生 物 科学 人 才为 目

生物工程专业产学研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

生物工程专业产学研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

生物工程专业产学研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刘佩勇(),崔振波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沈阳,110069摘 要:东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平台。

该平台以“生物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主体,依托学院各个研究所的科研优势和师资力量,以“全程导师制”为主线,以“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学院绿谷基金资助的“苗圃计划”“育苗计划”“青林计划”系列创新实践项目为载体,同时兼顾专业培养计划中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工程设备实验、生产实习等实验及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具有东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特色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平台系统。

该平台的建设真正实现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三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在完成生物工程专业相关实验课程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也为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实践平台建设Construction on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Platform of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in BioengineeringLIU Pei -yong (),CUI Zhen -boCollege of Life and Health Science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0,China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20年10月,10(5):27-30ISSN 2095-1574 CN 11-9307/R DOI 10.3868/j.issn 2095-1574.2020.05.007教改纵横收稿日期:2020-05-02;修回日期:2020-08-17基金项目:东北大学2020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重点项目通讯作者:刘佩勇,E -mail:**************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产学研已经称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谭 之 磊 ,王颖 丽 ,贾 士 儒 ,乔 长 晟
( 1 ;2荣成 市职 业 中专 ,山 东 荣成 04 7 24 0 ) 6 3 0
摘 要 :为了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满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构建了课内
K e r s:b o n i e rn y wo d i e g n e i g;p a tc lt a h n y tm ;tan n o e r ci a e c i g s se riigm d

生物工程专业 是我国重点发 展的高新 技术专业 之一 。作为 个 极 具 发 展 潜 力 的 工科 专 业 ,我 国 高 校 中几 乎 没 有 不 设 置 生
t e d ma so c n mi a d s ca e eo me t e p a t a e c ig mo e s c n tuce h e nd fe o o c n o il d v l p n ,n w r c i lta hn d l wa o sr td,i c u i g ta n n n c n l d n r i i g i c a s a d atrca s e c i g e p rme t n i e rn r i i g a d i n v t er s a c i g l s n fe l s ,ta h n x e i n ,e gn e gtan n n n o ai e e r h n .Pr cie t a h n af r wa i v a tc e c i gpltom s c nsr ce y sr n t e c n e m ,c u s e c i g,ta h n t ra ,i n v t e a d p a tc ltan n a e,e u p o tu t d b te gh ta hig ta o r e ta h n e c i g mae l n o a i n r ci a r i i g b s i v q i— me t nd r n s se c n tu to . n s a y t m o sr ci n u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 口
理 论 前 沿
Chl n a E du ca t 1 OI 1 l nr l o vs t J on H er a l d
生物 工程专 业综合实践教学体 系的改革 与探索
罗璇 张轩 陈海燕 ( 华 中农 业大 学楚天 学 院食 品与 生物科技 学院 湖 北武 汉 4 3 0 2 0 5 )
生 物 工 程 是 生 物 高 新 技 术 成 果 产 业 化 的基 础 , 是 实 验 室 研 究 转 向 大 规 模 工 业 生 产的纽 带 , 是2 1 世 纪 最 具 影 响 力和 竞 争 力 的专业 。 该 专 业 的 主 要 目标 是 培 养 生 物 工 程领域 的高级 工程技术 人才 , 由此 决 定 了 生物 工程专业 本科教学过 程中 , 实 践 环 节 占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地 位 。 实 践 教 学 效 果 的 好 坏, 将 会 直 接 影 响 生 物 工 程 专 业 本 科 教 学 的总体质量 , 生 物 专 业 毕 业 生 的就 业 情 况 。 华 中农 业 大 学 楚 天 学 院 生 物 工 程 专 业 依 托 华 中农 业 大 学 国家 微 生 物 重 点 实 验 室 优 势 平台, 以 酿 造 产 业 作 为 生 物 工 程 专 业 特 点 培养本科人才 , 重 视 基 本 实验 操 作 规 范 , 加 大实践教学比例 , 优 化 实 践 教学 内容 , 形成 了独 具 特 色 的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

艺 学 和 生 物 工 程 设 备 的实 验 教 学 部 分 融 合 成 生物 工程 综 合 实 验 一 , 生物反应工程、 生 物分离 工程、 酶 工 程 的 实 验 教 学 部 分 融 合 成生物工 程综合实验 二。 实 习课 程 分 为 校 内 实 习和 校 外 实 习 。 校 内 实 习主 要 是 酿 造 类产品 的单元操作 , 每 个 产 品 分 别计 划 在 两 周 左 右 完成 从 原料 到产 品 的 主 要 发 酵 生 产。 生 物 工 艺 综 合 实 习针对 产 品 质量 检测 , 仪 器 设 备 操 作 的 薄 弱特 点 以 几 种 发 酵 产 品 的 生 产 和 检 测 为 目的 展 开 为 期 四 周 的 实 习。 毕 业 前 再 开 展 为 期 四 周 的 生 物 工 厂 实

生物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建设

生物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建设
Ke r : e c e d ain; o m a t e ; ac iet a h g t a h gs ls ywo ds ta h re uc to n r lsud ntpr tc e c i ; e c i k l n n i
2 0 年5 0 7 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 直属师范大学 实行师范生公费教育 ,同年9 月北京师范大学等全 国6 所部属高等师范大学 ,招 收了首批公费教育师范生 。 结合学校2 0 年启动的教学计划修订工作,我 院 09 在师范生 的本科教学计划 中设置 了生物学教育综合 实
按照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学校的发展
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改革与发展为主题 ,
2 建设生 物学教 育综合 实验课 程 的教 学体 系 ,培养师范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与课程设计 能力及创新意识
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 教育家 ,在动物学、
植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理论课及相关实验课程的基础 上,整合 生物化学、发育生物 学及现代生物技术等实 验技术 ,开设一 门基础性兼综合 与设计性实验课程,
立足学院百年教育积淀 ,从创新型人才培养 的 目标 出
收稿 日期:2 1-22 0 11.6 作者 简介 :通讯 作者 : 彭安 ,本科 ,高级 实验 师 。陈金
即生物学教育综合实验 。 生物学教育综合实验课程 的教学内容 为:碱性磷 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纯化参数测定;碱性磷酸酶的小 鼠腹水抗体的制备及E IA L S 检测 ;植物基 因转化及转
技能和专业实践技能 、课程设计能力与创新意识 ,进 一步 完善 实践教学条件 与环 境,建设有特 色的生物学教育专业实验课
程 ,打造 生物 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保 障师 范生 能顺利适应教师教育的工作 岗位 。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中教学体系的构建、改革与实践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中教学体系的构建、改革与实践
刘志强 , 张大为 , 李会 东, 向育君 , 周建红
( 湖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 湖南 湘潭 4 10) 121

要: 为培养适应产 业化 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 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 主要表现为 : 课程体 系的综合 化
与综合课程的设置探 索, 依据教学新体系组建和培养理工结合 的师资队伍 ,实验教 学体 系建设 、 深化教 学 内容和教 学方法 的改革、 加强实习及毕业环节教 学体 系的建设等。这 些理论探 索和实践的有关成果 , 同类专 业的建设 与发展 具有一定的 对
第 2卷 第 5期 21 00年 1 O月
当 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h o a d P a t eo ne orr u a in e  ̄ n r ci fCo t mp ay Ed c t c o
Vo .2 No 5 1 . Oc .2 1 t 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物 工 程专 业建设 中教 学体 系的 构 建 、 革 与 实 践 改
( ) 设选 修 课 , 宽 专 业 口径 。 应 市 场需 求 二 增 拓 适

着 力构 建理 工 结合 、 色 突 出、 特 三个 面 向
根据生物工程毕 业生去 向和 我校 的学 分管 理制 度 的
的课程体 系
以邓小平“ 教育要 面向 现代 化 、 向世 界 、 向未来 ” 面 面
改革 , 在构建 生物工 程专业 课程体 系 中, 专业课 和专业 基 础课大量增设选修课 , 主要 涉及药理学 、 细胞生 物学 、 天然
技术领域 已取得了一系列瞩 目的成 绩 , 但与 国际先进水平 相 比, 差距还很大 , 直接 与生物技 术 产业化 相关 的生 物工 程下游技术 则相差 更大 。这 一方面 和我 国的许 多生 命科 学家缺乏 工程 意识 , 走不 出实验室 ” “ 有很 大关系 , 另一方 面国内培养生 物高科 技人才 的高等 院校 的教学 和科研条 件 良莠不齐 , 教学 方法和手段 、 教学 理念还 比较落后 , 培养 出来的大 学生普遍缺乏创新 素质 , 使得 我国从事生物 高科 技领域人才严重 不足 。这些都 严重 制约 了我 国在 这 一高

新课程下生物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新课程下生物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新课程下生物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一、概括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师范生的教育及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学专业师范生的实验教学作为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下生物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与建议。

在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基础上,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是提高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前提。

教育者需充分挖掘实验教学在生物科学领域的独特价值,调整实验课程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也亟待探索,以促进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生物学原理,为将来从教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实验教师的师资水平是关键。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其教育水平和实验技能,有助于为实验教学提供更为专业的支持。

教育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为实验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使他们能够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也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传统“教授演示学生实验”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有必要引入更多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现代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以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利用虚拟实验室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实验教学和在线辅导,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扩大教学受益范围。

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和提升实验教师师资水平、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课程下生物学专业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生物教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 研究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生物学专业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中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行演示 , 上 述 困难 就 能 迎 刃而 解 。 如, 分 子 公 布 教 师 的研 究 课题 的方 式 让 学 生 了解 老 生物学 实验 中的琼脂糖凝 胶电泳技术 , 在 师 的研 究 方 向 , 根 据 自己 的 兴 趣 报 名 参 加 原理部 分 , 教 师 虽 然 讲 到 通 过 溶 解 琼 脂 糖 教 师 的 研 究 课 题 , 教 师再 通 过 对 学 生 的 考 再降温 使得琼 脂糖凝 固 , 就 能 形 成 具 有 一 察 和 了 解 进 行 双 向选 择 , 从 而 进 一 步 扩 大 定 网 孔 的凝 胶 , 不 同分 子 量 的DNA通 过 凝 了学 生 参 与 科 学 研 究的 范 围 , 使 得 他 们 的 胶后就 可以按 照分子量的不 同而分离 。 但 创 新 能 力 得 到 进 一 步 提 升 。 学 生 参 与 科 学 是学生 在理解 的时候还是有 一定的困难 , 研究的 另一途径是毕业 实习 。 毕 业 实 习 是
科 教 创 新
O h l n a E d u o a t l O n I — n n o v a t i o — n H e r a l d
生 物技 术 专 业 创 新 型 实践 教 学 体 系 的构 建
赵俊 杰 贺杰 周岩 付远志 ( 河南 科技 学院 生命科 技学 院 河南新 乡 4 5 3 0 0 3 ) 摘 要 : 蛄合 生物技 术人 才的社会 需求和教 学实 际, 确定 实践教 学的培养 目标, 进 而通过 对 实践教 学 内容 , 教 学手段 , 实 习实践基地 、 学 生参 与科 研等 多方 面进行改 革和探 索 , 构建 生物技术 专 业创新 型实 践教 学体 系。 关键 词 : 生物技术 实践教学 创新 能力 中图分类 号 : G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1 0 ( a ) 一o 0 I 5 - o I 的学 习兴趣 , 更 为 牢 固地 掌 握 相 关 实 验 技 实 践 教 学 目标 在 一 定程 度 上 决 定 着 教 能 , 提 高 其 动 手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 学 内容 体 系 的 构 建 , 只 有 具 有 明 确 的 教 学 目标 , 才 能 更 准 确 的 确 定 实 践 教 学 的 内容 3 改革 实践 教学手段 和方式。 根 据 学 生 培 养 目标 , 即 学 生 不但 掌 传 统 教 学 所 采 用 的 教 学 方 法 通 常 是 教 握 生 物 技 术 专 业 相 关 课 程 的 基 本 实 验 技 能, 具 有要 有较 强 的 实践 能 力 , 还 要 注 意 学 生综合 素质的培 养 , 提 高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和就业竞争力。 根据 这一 总 的培 养 目标 , 实

生物科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生物科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技术、 生物信 息技 术 、 物芯 片 技术 、 生 干细 胞 组织 工 程技
术、 资源与环 境保 护技 术 , 在 深刻 地改 变 人类 农 业 、 正 人 口、 食品 、 医疗卫生 、 能源和环境等状 况。生命科学 的迅速
发展使 2 世纪成为生命 科学的世纪 ,日本政府强 调把“ 1 科
论 联 系 实 际 能 力 、 业 能 力 、 合 素 质 、 新 能 力 、 现 问 职 综 创 发
支撑
让知识外化为能力 , 内化为素质 , 均必 须通过实践 ¨ 。 J
题和解决问题 能力为 目标 “ , J 是贯穿在高等 教育整个教 学 计划实施过程 中的一个系统工程 , 及到实验 、 涉 实习 、 程 课
已提 出: 要推动高等学校加 强学生 实践能力 和创 新能力 的 培养 , 加快实 验教学 改革 和实 验室建 设 , 促进优 质资 源整 合和共享 , 升办学 水平 和教育 质量 , 且希望 通过 评 审 提 并 建立一批国家级实 验教学 示范 中心 , 达到 “ 树立 以学生为 本, 知识 传授 、 能力培养 、 素质提高协调 发展 的教育理念 和
论 文 ( 计 ) 毕业 论 文 ( 计 ) 公 益 劳 动 、 会 实 践 和课 外 设 、 设 、 社 活动等内容 , 论在促 进学 生将所 学知识 融会 贯通 方面 , 无 还 是 在 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 和 提 高 实 践 技 能 方 面 都 起 着
近年来 , 我国高等教 育从 精英 教育 向大众 化教 育转化 , 规
第 3卷 第 1 期 21 0 1年 1 月
当代教 育理 论与实践
Th o n r cie o ne o ay E u a i e r a d P a t fCo tmp r r d c t y c 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具有生物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生物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能够直接影响生物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35-02
生物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要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生物专
业方向人才,而能否建立一个生物学科适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则是决定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多年来,我校在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社会实践教学改革中,本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评估为纽带,认真探索,不断总结,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并构建了生物技术学科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物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是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进行的一种联系检测方法,它是在不同的形式、要素、范围、层面上的综合检测系统[1]。

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继续、补充、扩展和深化,是使学生验
证和深入领会学过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岗位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2]。

我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结合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包括“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在内的多个管理文件,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做到有章可循。

在制定监控办法的同时,明确实践教学评价标准[3]。

建设适合生物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有利于对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有利于及时获得必要的信息,有利于试验场地检测和合理安排教师仪器设备使用、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衔接,能够有效的促进生物技术实践教学水平的总体提高。

二、生物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生物专业和学生程度的特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适应生物实践教学特点的要求,对生物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评价,既生物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关联程度,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实践教学内容与高职教育层次的适应程度,实践教学安排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吻合程度,实践教学过程组织的质量水平,学生学习的质量水平和对学习质量的评价水平等[4]。

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级评估,二是各系评估,进行评估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的期末进行[5]。

以学校为单位的评估,每学期应评估1次,以各系为评估单位的,每学期应评估2
次。

学校最终的评估结果作为老师在实践课表现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各系教师评优的重要依据。

而各系的评估作为学院领导了解老师和学生实践效果的重要依据。

学校的评估,由学校聘请企业的专家或一线技术人员进行,各系的评估由各系的领导聘请学科带头人进行。

学校评估和系里评估的结果最终汇总到教务处统一处理。

这样生物技术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的自身特点来制定评估项目,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质量监控[6]。

三、生物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实验教学内容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验兴趣,如果实验过程简单,实验内容单调,实验过程繁琐,都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实验教学必须要精选内容、提炼过程、明确意义,在保证学生完成实验的前提下,使学生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注重实验项目和国家立项相结合,将验证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相集合,多开发学生自身对实验的设计、分析和创新性,力求使学生能够学有多用[7]。

学生在进行科研实验时,可以大大减少学生验证性实验,这些验证性实验通常是一些没有实际学术价值,实验投入量大,反复性强,没有实际意义[8]。

如果将实验与科研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能节省大量物力,又能节省大量人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科研能力。

如何将实验教学与科研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授课教
师要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充分利用实验室已有仪器设备完成实验。

以生物技术与应用实验为例,在课前,学生需及时复习实验课内容,
查找相关实验方法,自己总结归纳并创新。

通过这种方法,在上实验课时,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实验内容,积极和老师配合,调整实验方法,做出实验结果。

这样会大大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助学习性,从而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减少生物学科实验课程的枯燥性。

四、生物专业实践教学团队的完善
近年来,高校教师有年轻化的趋势,这部分教师活动力强,精力充沛,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但是,他们大部分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工作现场不够了解,很难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工作。

因此,高校应该更加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挂职锻炼,增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并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陪同青年教师一起进行指导实习,同时,聘请企业现场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工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实习及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做到学校与企业联合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缓解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矛盾。

以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每届毕业的学生有五十余人,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主动实践型和被动实践型两类。

被动实践型主要是由老师安排学生到自己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内容。

而主动实践性主要是将学生派遣到和学校联合的企业中去,让学生充分发挥所学技能,在企业的技术员工指导下完成工作内容,并撰写论文。

这种校内外的联合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

只有在高校广泛推广主动实践型,才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对青年教师建立长远规划和培训计划,
并有计划的对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并建立良好的鼓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卢俊莉,刘玉振.专业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86-88.
[2]叶志明,宋少沪,周锋,刘山莉.探究教学质量因子构建质量评估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8,(5):66-68.
[3]何晓青,谢响明,李志茹,赵国柱,彭霞薇.理科(生物学)基地微生物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4):123-125.
[4]王干,柳珑,张东裔.生物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78-80.
[5]陈金波,彭安,向本琼.生物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5):70-74.
[6]庄丽,刘鸯,王斐,肖守德,程模香.生物专业实践教学的多维度拓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17-18.
[7]林丽飞,杨建,谢昆,郭亚力,高波,罗冰.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
[8]蔺万煌,欧阳中万,王征,王惠群,刘清波,黄红梅.注重实践教学培养生物技术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82-8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项目(hgjxhb2111127)
作者简介:黄微薇(1983-),黑龙江鸡西人,汉族,博士,讲师。

主要从事食品科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