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宝山大桥主桥运营期健康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桥梁运营期监测方案

桥梁运营期监测方案

桥梁运营期监测方案一、桥梁运营期监测方案的背景与意义桥梁是连接交通干线的重要通道,在运营中受到车辆和自然力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疲劳开裂、变形等。

为了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营,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

桥梁运营期监测的主要目的是:(1)及时发现桥梁结构和设备的变形和损坏,保证桥梁的正常运营状态。

(2)及时发现桥梁的病害和疲劳裂缝等问题,采取维修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为桥梁的维护保养、改造升级提供数据支持,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4)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

二、桥梁运营期监测方案的内容和方法1. 桥梁结构监测桥梁结构监测是指对桥梁的结构形态、变形、病害和损伤状况进行监测。

主要内容包括桥梁的平面、立面、剖面形状、变位和变形等。

监测方法包括:(1)视觉检查:通过裸眼观测或使用望远镜等设备,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查,发现裂缝、变形等问题。

(2)结构变位监测:利用全站仪、GPS等设备对桥梁的位移进行监测,发现变位情况。

(3)非破坏检测:利用超声波、雷达等技术对桥梁的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进行检测,发现病害和损伤情况。

2. 桥梁设备监测桥梁设备监测是指对桥梁的吊杆、索具、承台、伸缩装置等设备进行监测,了解其工作状态和安全性。

监测方法包括:(1)巡视检查:定期对桥梁的设备进行巡视,检查设备的接头、连接件等情况,发现损坏和磨损。

(2)功率测量:通过对桥梁设备的功率进行监测,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效率。

(3)润滑情况监测:对桥梁设备的润滑情况进行监测,发现润滑不良和运转不畅的问题。

3. 桥梁环境监测桥梁环境监测是指对桥梁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进行监测,了解环境对桥梁的影响。

监测方法包括:(1)气象监测:设置气象站或使用气象探头等设备,对桥梁周围环境的气温、湿度、风速等参数进行监测。

(2)河道水位监测:通过设置水位计等设备,对桥梁的下游河道水位进行监测,了解洪水对桥梁的影响。

全站仪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招宝山大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全站仪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招宝山大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为 了 尽 量 减 小 对 社 会 交 通 的 影 响 . 桥 管 理 部 门 同 意 封 大 桥 时 间 为 3 n 0mi 。因 此 , 桥 主 梁 和 主 塔 上 3 大 2个 监 测 点 的 现 场 测 量 工 作 要 在 3 n 内 完 成 , 移 沉 降 监 测 精 度 要 求 为 0 mi 位
系统 的有效 监 测 结果 。 关 键 词 全 站 仪 :大 桥 ;变 形 监 测
宁 波 招 宝 山 大 桥 位 于 宁 波 市 甬 江 人 海 口 , 接 宁 波 镇 海 连
22 .
监 测 速 度 和 精 度
市 区 和 小 港 经 济 开 发 区 . 主 桥 为 独 塔 斜 拉 桥 与 连 续 梁 结 合 其
± 1 TII II 。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 .
监 测 方 案
人 员 加 固 修 复 。 已 建 成 通 车 。为 了 保 证 大 桥 的 安 全 运 营 , 现 受
大 桥 管 理 部 门 的 委 托 , 求 通 过 对 大 桥 关 键 部 位 的 空 间 位 置 要 及 其 变 化 作 长 时 间 定 期 监 测 , 析 长 期 积 累 的 数 据 , 确 定 分 以 现 有 结 构 的 承 载 能 力 , 用 耐 久 性 等 , 保 桥 跨 结 构 处 于 良 使 确 好 的 工 作 状 态 。 为 此 开 展 了 对 大 桥 位 移 、 降 等 内 容 的 变 形 沉
监测 。
采用常规水准测量等方案 . 能保证必要的监测精度. 虽
但 要 在 3 n内 完 成 大 桥 主 梁 和 桥 塔 上 3 0mi 2个 点 的 位 移 沉 降
监 测 困 难 较 大 。特 别 是 大 桥 主 塔 塔 顶 距 桥 面 高 约 1 0 I , 0 I 常 T

桥梁检测项目实施方案

桥梁检测项目实施方案

桥梁检测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建设的不断扩张,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桥梁长期受到自然环境和车辆荷载的影响,桥梁结构存在一定的老化和损坏现象,因此,对桥梁的定期检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的。

本项目旨在制定桥梁检测实施方案,通过科学、规范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全面了解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桥梁维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三、项目内容。

1. 检测范围,本项目将对城市内所有桥梁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桥梁主体结构、桥面铺装、桥墩桥台、伸缩缝等部位。

2. 检测方法,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声波检测技术、磁粉探伤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结合实地勘察和实验室分析,全面评估桥梁结构的安全状况。

3. 检测周期,桥梁检测将定期进行,其中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测和专项检测。

日常巡查由桥梁管理单位负责,定期检测和专项检测由专业检测机构负责,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可靠。

4. 检测报告,对于每次检测,将形成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桥梁结构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维护措施,为后续的维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制定检测计划,根据桥梁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制定检测计划,明确每座桥梁的检测时间和方法。

2. 检测准备工作,确定检测人员和设备,对检测现场进行准备,包括交通管制、安全防护等。

3. 实施检测,按照计划,对桥梁进行检测,采集相关数据和样本。

4.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检测报告,明确桥梁的安全状况和维护建议。

5. 维护措施实施,根据检测报告的建议,对桥梁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五、项目保障措施。

1. 人员保障,确保检测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保障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设备保障,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工具,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安全保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检测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桥梁定期检查实施方案

桥梁定期检查实施方案

桥梁定期检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桥梁的定期检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制定桥梁定期检查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检查周期。

1. 桥梁的定期检查周期为每年一次,特大桥梁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至每两年一次。

2. 对于新建桥梁,首次检查应在竣工验收后的第一年进行。

三、检查内容。

1. 结构安全性检查,包括桥梁主体结构、桥面、桥墩、桥台等部位的安全性检查,主要针对裂缝、变形、锈蚀等情况进行检查。

2. 桥面铺装及排水系统检查,检查桥面铺装的平整度和损坏情况,以及桥梁排水系统的畅通情况。

3. 桥梁设备检查,对桥梁的照明设施、防撞设施、护栏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4. 环境检查,检查桥梁周边环境,包括河流水质、植被状况等,防止外部环境对桥梁的影响。

四、检查程序。

1. 检查前准备,确定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和检查范围,编制检查计划。

2. 实地检查,对桥梁进行实地检查,记录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3. 检查报告,根据实地检查情况编制检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4. 整改落实,对检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跟踪落实情况。

五、检查人员。

1.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结构工程师、道路工程师、水利工程师等。

2. 检查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桥梁检查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六、检查记录。

1. 对每次检查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范围、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

2. 检查记录应保存至少5年,以备日后查阅。

七、检查结果。

1. 根据检查结果,对桥梁的安全等级进行评定,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维修加固。

2. 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八、总结。

桥梁定期检查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定期检查工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本方案进行桥梁定期检查工作,共同维护桥梁的安全。

大跨径连续梁桥健康监测系统监测项目系统设置

大跨径连续梁桥健康监测系统监测项目系统设置
工程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路事 业在快速地发展,桥梁建设进入了崭新 的时期,同时也带动了桥梁健康监测的 发展。对运营桥梁的健康监测可以很好 的掌握桥梁的健康状况,及时消除桥梁 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此,该文以官厅湖 特大桥为例,介绍大跨径连续梁桥的健 康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该成果可以对 类似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提供参考。
官厅水库特大桥位于京张高速 公路中心桩号K85+194处。全桥共 32跨,官厅水库特大桥位于河北省 怀来县四营村与小古城村之间,横 跨官厅水库。官厅湖特大桥由主桥 和两岸引桥构成,全长1846m,正 桥长1230m,引桥长308.4m,桥宽 27.0m。主桥上部结构为一联12孔三向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型梁,跨度布置为 65m+10×110m+65m;横断面由两个 独立的单室箱梁构成,两梁之间中心
系统建设目标
通过对大跨径连续梁桥的研究、 试验,得出一套适用于大桥的结构健康 与安全评估系统,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 大跨径连续梁桥,为大桥的运营管理服 务,确保大桥安全运营;为使用阶段养 护管理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也为特大 跨径桥梁的研究与发展积累实际资料。 桥梁健康与安全监测应满足以下目的:
通过对使用中桥梁结构的运营状况 及其所处环境条件的监测,及时查明结构 现存缺陷与质量衰变,并评估分析其在所 处环境条件下的可能发展势态及其对结 构安全运营造成的可能潜在威胁,为养 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运用有限 的养护资金获得最佳养护效果,确保结 构安全运营的目的。也即设定结构的健 康预警线,当桥梁结构处于“亚健康” 状态时,及时提醒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检 查,并加强相应的养护维修。
距14m;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分离式承 台,圆端型实体墩身。
大桥建成后一直到08年8月京化高 速开通以前,一直是张家口以北和以西 地区车辆进入京津地区最快速的咽喉要 道,日平均交通量达2.7万之多,之中 70%左右时大型货柜车辆,超载现象很 严重,巨大的交通流量和超载车辆直接 加速了大桥的劣化和病害的出现。

桥梁健康监测方案

桥梁健康监测方案

桥梁监测方案1、监测内容(1) 几何线性监测和施工测量,包括:拱肋线形监测、主梁线形监测、主梁挠度监测、轴线偏移测量、拱座变位测量;(2) 拱肋应力应变监测;(3) 钢箱梁应力、应变观测;(4) 系杆锚固端应力集中位置应力应变监测;(5) 系杆索力监测;(6) 温度监测,包括控制截面温度值和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值;(7) 材料参数测试等;(8) 施工过程稳定性的监测。

22、桥梁施工监控桥梁施工监控::监测内容监测参数监测方式部位备注环境监测温度(环境温度、结构温度)温度传感器,或应变计等自带的温度传感器结构附近或结构内部风速风速仪结构空旷处主要用于大跨径桥梁变形监测沉降特殊的可采用GPS监测桥墩、桥塔等位置挠度上述设备或者压差式变形测量传感器等桥面倾斜固定测斜仪桥墩、桥塔等高耸结构应力/应变监测混凝土结构内部应变内埋式应变计梁身、桥塔、桥墩、桩基等以振弦式为主混凝土表面应变表面式应变计梁身、桥塔、桥墩等以振弦式为主钢筋受力钢筋计桩基、混凝土主要结构部位等受力监测拉索、吊杆预应力等索力锚索计、磁通量等锚固端3、桥梁运营期监测桥梁运营期监测((健康监测健康监测)):监测内容监测参数监测方式部位备注环境监测温度(环境温度、结构温度)温度传感器,或应变计等自带的温度传感器结构附近或结构内部风速风速仪结构空旷处主要用于大跨径桥梁湿度或者Cl-含量等湿度计,Cl-测试仪结构附近主要用于钢结构或者海边结构变形监测沉降特殊的可采用GPS监测桥墩、桥塔等位置挠度上述设备或者压差式变形测量传感器等桥面倾斜固定测斜仪桥墩、桥塔等高耸结构相对变形位移计或者裂缝计等桥台、伸缩缝等位置应力/应变监测混凝土表面应变表面式应变计梁身、桥塔、桥墩等以振弦式为主桥梁振动监测桥梁固有频率、振动大小等振动传感器、振动采集设备桥塔、桥墩、桥身等振动法受力监测拉索、吊杆预应力等索力振动法、磁通量等拉索暴露部分其它材料参数弹性模量等裂缝裂缝计裂缝发生部位4、现场施工图片现场施工图片55、项目监测达到效果(1)能够全景导航桥梁检测设备分布结构;(2)能够进行监控分析;能够对结构安全状况的预报警;(3)可根据系统自动或者人工分析的结果,自动生成各种类型报表,并且提供报表下载功能;(4)可进行设备的自诊断;可以对故障设备进行提示,为设备提供依据;。

大桥结构健康监测方案

大桥结构健康监测方案

大桥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中的关键部件,尤其是高速公路大桥,一旦出现结构安全问题,将会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对高速公路大桥进行结构健康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个大桥结构健康监测方案,供参考。

一、监测目标大桥结构自身的监测,包括大桥主体结构及其附属设施的监测,如桥墩、桥面、桥台、伸缩缝、桥梁等。

大桥环境监测,包括大气、水、土的监测,以及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等环境因素的监测。

二、监测方案动力监测:使用振动式应变仪、变形仪、加速度计等设备,对大桥进行动力监测,得到桥梁结构的振动情况、应变情况以及变形情况等。

静力监测:使用静力式应变仪、水准仪、倾斜仪等设备,对大桥进行静力监测,得到桥墩、桥台、桥墩基础以及其他结构的应变、位移、倾斜等监测数据。

显微摄影和数字摄影监测:通过拍摄桥梁各部位的照片或视频,对桥梁结构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监测,特别是对裂缝、变形、腐蚀等进行监测。

GPS监测:通过设置GPS监测点,对大桥短期和长期的位移进行实时监测。

三、监测时间施工前监测:进行桥梁结构的基础数据采集和分析,以便后续施工中对比监测数据并对施工安全进行评估。

施工中监测:对施工现场的各类问题及时进行监测,尤其是针对施工中产生的震动、振动以及变形等进行监测。

日常运营中监测:定期对大桥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桥梁结构的变化,以便对桥梁结构的维护和保养。

四、监测数据分析监测数据处理:监测数据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实时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并建立数据库储存,以便后续发现问题时进行比对分析。

数据分析:针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现有问题进行及时修复。

分析报告:将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并上报至相关部门、监理单位以及建设单位等相关单位,为后续维护使用提供依据。

以上是大桥结构健康监测方案的一些基本内容,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大桥所在环境、桥梁类型等因素,对监测方案进行详细制定。

大桥结构健康监测方案

大桥结构健康监测方案

大桥结构健康监测方案
大桥结构健康监测方案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定义监测目标和需求:确定监测的目的,例如检测桥梁的结构健康状态以及预测其寿命,或者监测桥梁在不同荷载下的响应等。

2. 监测参数选择:根据监测目标确定需要监测的参数,如桥梁振动、应变、位移等。

3. 传感器选择和布置:选择适合于监测参数的传感器,并合理布置于大桥的关键部位。

传感器可以是加速度计、应变计、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倾斜计等。

4. 数据采集和存储:设计和搭建数据采集系统,确保传感器的数据准确采集并存储。

可以使用数据采集器、数据记录仪或者远程监测系统等设备。

5.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
取有用的信息。

可以使用数据处理软件、机器学习等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

6. 状态评估和预测: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桥梁结构的
当前状态进行评估,并可通过模型和算法预测未来的结构
健康状况。

7. 报警和维护:根据预设的阈值和报警条件,及时发出警
报并采取维护措施,以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

8. 定期校准和验证:对传感器和监测系统进行定期校准和
验证,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大桥结构健康监测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监测目标、传感器选择和布置、数据采集与处理、状态评估与预测、
报警与维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智慧桥梁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桥梁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信息发布
通过网站、APP等渠道,向公众发布大桥的 健康状况、交通状况等信息,提高信息透明
度。
04
系统实施与部署
系统规划与设计
需求分析
明确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 数据采集、处理、存储、预警和 可视化等方面。
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的整体 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结构、网 络拓扑等。
数据模型设计
科学决策依据
健康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为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 维护和改造方案提供依据,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能。
降低维护成本
精准维护
01
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桥梁的潜
在问题,避免小问题积累成大故障,降低维护成本。
优化资源分配
02
基于健康监测数据的分析,管理部门可以更合理地分配维护资
源和人力,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成本。
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03
通过预防性维护和科学决策,健康监测系统有助于延长桥梁的
使用寿命,从而降低长期维护成本。
提高交通效率
减少交通拥堵
通过实时监测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管理部门可以提前采取措施 ,避免因桥梁故障导致的交通拥堵。
优化交通流
基于健康监测数据的分析,管理部门可以优化交通流,提高道路 和桥梁的通行效率。
预警与预测系统
预警阈值设定
根据桥梁的安全状况和监测数据,合理设定预警阈值,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 预警信息。
预测模型建立
建立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模型,对桥梁的未来健康状况进行预测,为桥梁的维护 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云计算平台搭建
搭建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实现数据存 储、处理和分析的高效运行。

特大桥监测方案

特大桥监测方案

特大桥监测方案1. 概述特大桥作为城市交通和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其安全运营和延长使用寿命,监测特大桥的结构和运行状态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特大桥监测方案,通过使用合适的传感器和监测系统,实现对特大桥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特大桥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监测目标和指标特大桥的监测目标包括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温度变化、振动以及沉降等。

以下是常见的特大桥监测指标:2.1 结构安全性•桥梁应力/应变•桥墩和桥台倾斜度•桥面是否存在裂缝2.2 温度变化•桥面温度监测•桥墩温度监测2.3 振动•风荷载引起的桥梁振动•行车荷载引起的桥梁振动2.4 沉降•桥梁沉降监测3. 监测方案为了实现对特大桥的全面监测,我们建议采用以下监测方案:3.1 结构安全性监测•桥梁应力/应变监测:安装应力/应变传感器在桥梁主要支撑结构上。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应力和应变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结构问题。

•倾斜度监测:利用倾斜度传感器监测桥墩和桥台的倾斜度。

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桥梁的变形情况,从而提早发现可能的结构问题。

•裂缝监测:使用光纤传感器或影像监测系统来监测桥面是否存在裂缝。

这些系统可以实时捕捉裂缝的变化情况,并提供预警信号。

3.2 温度变化监测•桥面温度监测:采用温度传感器在桥面不同位置进行安装,监测桥面温度的变化情况。

这可以帮助识别温度梯度,预测桥梁的膨胀和收缩情况。

•桥墩温度监测:通过在桥墩表面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桥墩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

这可以帮助发现桥墩温度异常,预警可能存在的问题。

3.3 振动监测•风荷载引起的桥梁振动监测: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在桥面和桥梁结构上,监测风荷载引起的振动情况。

通过分析振动数据,可以评估桥梁的结构健康程度。

•行车荷载引起的桥梁振动监测:安装压力传感器或光纤传感器在桥面进行布置,监测行车荷载引起的振动情况。

这有助于评估桥梁在运行时所承受的荷载情况。

3.4 沉降监测•桥梁沉降监测:使用沉降仪来监测特大桥的沉降情况。

桥梁监控监测方案

桥梁监控监测方案

桥梁监控监测方案目录1. 内容概览 (3)1.1 项目背景 (4)1.2 目的与意义 (4)1.3 文档组织 (5)2. 桥梁监控监测概述 (6)2.1 桥梁监控监测的定义 (6)2.2 桥梁监控监测的目的 (7)2.3 桥梁监控监测的流程 (9)3. 桥梁监控监测系统要求 (9)3.1 系统组成 (10)3.2 硬件要求 (11)3.3 软件要求 (13)3.4 通讯要求 (15)3.5 安全要求 (15)4. 监测设施与技术 (16)4.1 监测设施 (18)4.1.1 位移传感器 (19)4.1.2 应力传感器 (21)4.1.3 应变传感器 (22)4.1.4 裂缝计数器 (23)4.1.5 环境监测设备 (24)4.2 监测技术 (26)5. 桥梁监测监控数据收集与处理 (27)5.1 数据采集技术 (28)5.2 数据处理方法 (29)5.3 数据存储与安全 (30)6. 信息与通信技术 (32)6.1 网络架构 (33)6.2 数据传输协议 (34)6.3 数据访问控制 (36)6.4 系统整合与互操作性 (37)7. 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 (38)7.1 数据分析流程 (40)7.2 数据评估方法 (40)7.3 异常识别与警报机制 (42)8. 维护与管理 (44)8.1 维护策略 (45)8.2 管理流程 (46)8.3 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 (48)9. 桥梁监控监测方案实施 (49)9.1 实施方案规划 (51)9.2 施工准备 (52)9.3 现场安装 (53)9.4 系统调试 (54)9.5 系统试运行 (56)10. 监测监控方案的优化与扩展 (58)10.1 优化思路 (59)10.2 扩展应用 (61)10.3 当前问题与挑战 (62)11. 结论与建议 (63)11.1 方案总结 (64)11.2 未来展望 (66)11.3 创新点与潜力 (67)1. 内容概览本文件介绍了桥梁监控监测方案的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及具体实施计划。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解决方案上海华测自主研发了一整套以HCMonitor为核心的变形监测系统,曾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先后成功应用于润扬大桥、东海大桥、阳逻江大桥、上海长江大桥、闵浦大桥等国家重点项目,实践证明,以HCMonitor为核心的实时形变监测系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桥梁监测技术,GNSS能够与其它传感器完美结合用于桥梁健康监测。

图为东海大桥(2006年开始运行华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背景GNSS自八十年代中期投入民用后,已广泛地在导航、定位等各领域应用,尤其在测量界的控制测量中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正因为是它在静态相对定位中的高精度、高效益、全天候、不需通视等优点,使人们普遍采用其来代替(逐渐地)常规的三角、三边、边角等方法,并在理论、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精密工程形变监测中也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造桥技术不断进步,桥梁结构逐步向轻巧、纤细方面发展。

与此同时桥梁的载重、跨径和桥面宽度不断增长,结构型式不断变化。

传统的形变监测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形变监测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性能更可靠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目前,随着GNSS技术的不断成熟,GNSS 自动化监测系统已经在桥梁、建筑、地震、大坝等行业中应用并取得很好的效益。

GNSS自动化监测系统仪器以其卓越的性能受到专家的好评。

目前,采用GNSS技术用于桥梁等工程形变监测的手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世界各地。

例如:英国Humber桥的GNSS监测系统、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的GNSS监测系统、虎门大桥GNSS监测系统、青马大桥、汲水门大桥和汀九大桥的GNSS监测系统。

HCMonitor的系统结构软件结构HCMonitor软件通过网络或串口(RS232,或者CAN总线)获得GNSS的原始数据(载波相位和伪距),对其进行差分处理和滤波,并根据系统设置,实现图形显示、记录、报警、输出、分析。

输出的各监测点三维坐标的格式我们会依据客户的要求做相应修改,保证客户端软件正常读取数据。

桥梁安全检测技术方案

桥梁安全检测技术方案

桥梁安全检测技术方案目录1. 工程概况 (2)1.1.桥梁概况 (2)1.2.检测目的 (2)1.3.主要依据 (2)1.4.主要设备 (3)2. 构件编号说明 (4)2.1.构件的命名编号总规则 (4)2.2.构件的详细命名编号规则 (4)3. 检测内容及方法 (5)3.1.桥面系及附属设施 (5)3.2.上部结构 (7)3.3.下部结构 (8)3.4.技术状况评定 (9)4. 外观检查结果 (15)4.1.桥面系检查结果 (15)4.2.上部结构检查结果 (16)4.3.下部结构检测结果 (17)5. 技术状况评估 (19)5.1.桥面系技术状况等级评定 (19)5.2.上部结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 (22)5.3.下部结构技术状况等级评定 (24)5.4.桥梁整体技术状况等级评定 (27)6. 检测结论及建议 (28)6.1.检测结论 (28)6.2.建议 (29)1.工程概况1.1.桥梁概况桥功能类型为城市主干路桥,建成于2005年6月。

跨径布置为13×10m,跨径总长130.0m。

现场实测桥面横向布置为15m=0.5m(防撞墙)+14.0m(行车道)+0.5m(防撞墙),斜桥正做,斜交角度17°,桥梁上下部结构未分左右幅。

本桥上部结构采用10m跨径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单孔横向布置12片,全桥共计156片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框架柱式墩,混凝土轻型桥台;本桥未设置锥坡、翼墙及调治构造物;全桥支座类型均为板式橡胶支座。

桥面系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通过排水孔结合纵横坡方式进行排水;车行道护栏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撞墙,护栏总长约为2×130=260m;全桥共设置4道型钢伸缩缝;本桥未设置限载、限速牌。

受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桥进行定期检测。

1.2.检测目的1)通过对桥梁的缺陷和损伤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查明缺陷和损伤的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实地判断缺损原因,确定维修范围及方式。

桥梁定期检查实施方案

桥梁定期检查实施方案

桥梁定期检查实施方案一、前言。

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桥梁的定期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旨在制定桥梁定期检查实施方案,以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二、检查内容。

1. 结构检查,对桥梁的主体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桥墩、桥面、桥梁支座等部分,确保其结构完好。

2. 材料检查,对桥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包括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3. 设备检查,对桥梁上的设备进行检查,包括桥梁防护栏、照明设施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环境检查,对桥梁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包括水文情况、地质情况等,确保环境对桥梁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5. 安全检查,对桥梁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包括警示标志、紧急救援设施等,确保安全设施的完好。

三、检查频率。

1. 桥梁的日常检查,由桥梁管理单位进行日常巡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 桥梁的定期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桥梁进行彻底的检查和评估。

3. 特殊情况下的检查,在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特殊情况下,需要对桥梁进行紧急检查。

四、检查人员。

1. 日常检查,由桥梁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和检查。

2. 定期检查,由专业的桥梁检测单位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紧急检查,在特殊情况下,由紧急救援人员和专业的桥梁检测单位进行紧急检查。

五、检查记录。

1. 检查人员应当对每次检查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

2. 检查记录应当及时上报桥梁管理单位,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检查记录应当保存至少五年,以备日后查阅和分析。

六、检查结果处理。

1.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

2. 对于严重的安全隐患,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紧急修复。

3. 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应当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维护和修复。

七、结束语。

桥梁的定期检查是确保桥梁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查和维护,才能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道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方案一、概述道路桥梁是连接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

因此,对于桥梁的施工质量和技术安全要求非常高,必须进行试验检测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方案旨在介绍对道路桥梁工程进行试验检测的具体方案安排。

二、检测目的1. 确保桥梁的安全性:检测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确保其安全使用;2. 保证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流程,发现并排除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3. 规范施工规范:制定和完善桥梁施工的标准和规范,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三、检测范围1. 桥梁结构检测:对桥梁的墩台、梁体、桥面板等结构部位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质量检测;2. 砼工程质量检测:对桥梁的砼浇筑质量进行抽检和力学性能测试;3. 施工工艺检测:对桥梁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检测,包括拱桥、梁板、预应力等工艺的施工质量检测。

四、检测方法1. 对桥梁结构的检测方法:采用静载试验、动力响应试验、拉压试验等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对桥梁的结构受力和承载能力进行测试;2. 对砼的质量检测方法:采用抽检、超声波检测、透射检测等方法,对桥梁砼质量进行测试和评价;3. 对施工工艺的检测方法:采用视觉检测、钢筋探伤、预应力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桥梁施工工艺质量进行检测。

五、检测步骤1. 确定检测方案:根据桥梁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检测的具体范围和方法;2. 检测前准备:组织相关人员和设备,做好检测仪器的校准和标定;3. 施工现场检测:在桥梁施工现场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质量抽检以及施工工艺检测;4.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制作检测报告,提出整改意见;5. 问题整改: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确保桥梁的安全和质量;6. 确认验收:在整改后对桥梁的相关部位进行再次检测,确认桥梁的安全性和质量。

六、检测人员和设备1. 检测人员:需要具备相关工程技术背景和检测经验的专业人员,包括结构工程师、砼工程师、试验工程师等;2. 检测设备:需要配备相关的力学性能测试仪器、金相显微镜、声波探伤仪等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方案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方案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方案2010年9月北京凯源泰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Beijing Countertide Technology&Development Co., Ltd.目录一、北京凯源泰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介 (3)二、桥梁健康状态实时监测的意义和必要性 (4)三、传统桥梁检测方法 (6)四、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桥梁监测系统 (7)五、桥梁监测内容及系统构成 (9)5.1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价系统构成 (9)5.2 桥梁光纤监测设备应用一览表 (10)六、桥梁监测相关产品 (11)6.1 桥梁结构应力(应变)监测 (11)6.1.1 CTTD-S100自温补表面光纤光栅应变计 (11)6.1.2 CTTD-S200高分辨率表面安装式光纤光栅应变计 (11)6.1.3 CTTD-S400埋入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12)6.2 温度分布监测 (12)6.2.1 CTTD-T400表面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12)6.2.2 CTTD-T100埋入式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12)6.3 索力监测 (13)6.4 位移监测 (14)6.5 地下水位监测 (14)6.6 振动监测 (14)6.7 光纤传感数据采集设备 (15)6.7.1 CTTD-A01-16光纤传感分析仪 (15)6.7.2 CTTD-A02光纤传感分析仪 (17)一、北京凯源泰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介北京凯源泰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技术依托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主要从事自主科技的光电器件、光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光纤光栅传感和光纤DTS分布式传感和光纤MEMS传感三大类别的全系列产品线和核心技术,并围绕公司核心产品,为客户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

光纤光栅传感产品线主要包括CTTD-A01大容量光纤传感分析仪、CTTD-A02系列高速光纤传感分析仪、CTTD-T系列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CTTD-S系列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CTTD-P系列水位/压力传感器、CTTD-D系列位移传感器。

桥梁监测方案

桥梁监测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桥梁监测方案目录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结构设计及施工工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监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第三方监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监测布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监测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监测布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现场监测频率、周期及控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现场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监测点埋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宁波招宝山大桥重建工程的温度监测和施工应力监测

宁波招宝山大桥重建工程的温度监测和施工应力监测

宁波招宝山大桥重建工程的温度监测和施工应力监测
江涌;李兴华;秦顺全
【期刊名称】《桥梁建设》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介绍了宁波招宝山大桥重建工程中施工控制的温度监测和施工应力监测,对施工过程中不均匀温度场形成的温度应力及混凝土的徐变应变作了较详细的分析.【总页数】4页(P57-60)
【作者】江涌;李兴华;秦顺全
【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局桥科院,;中铁大桥局桥科院,;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1+.5;U446.2
【相关文献】
1.宁波招宝山大桥主桥主梁重建加固施工 [J], 张立超;牛传铜;卢士鹏
2.宁波招宝山大桥加固重建工程加载测试 [J], 胡汉舟;刘孝军;吕忠达
3.宁波招宝山大桥加固重建工程设计 [J], 林国雄;秦顺全;朱华民;孟庆标
4.宁波招宝山大桥重建工程索力测试 [J], 吴海涛;郭良友
5.宁波招宝山大桥加固重建工程新旧混凝土共同受力模型试验研究 [J], 周凌远;强士中;张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3-4722(2002)05-0075-04招宝山大桥主桥运营期健康监测方案徐爱敏1,张立超3,叶昌勇2,应凌云3(1.宁波兴业大桥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200;2.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湖北武汉430050;3.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浙江宁波315010)摘 要:招宝山大桥为主跨258m 的PC 斜拉桥,2001年建成通车。

介绍了大桥在运营期间的健康监测系统,即自动极坐标实时差分测量法(A TR 自动监测系统)。

关键词:斜拉桥;桥梁观测;A TR 自动监测系统中图分类号:U446.2文献标识码:AThe H ealth Monitoring Plan of ZhaobaoshanB ridge during the OperationsXU Ai 2min 1,ZHAN G L i 2chao 3,YE Chang 2yong 2,YIN G L ing 2yun 3(1.Ningbo Xingye Major Bridge Co.,Ltd.,Ningbo 315200,China ;2.China Zhongtie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Ltd.,Wuhan 430050,China ;3.The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of Hangzhou Bay Bridge ,Ningbo 315010,China )Abstract :Zhaobaoshan Bridge is a cable 2stayed bridge with a 258m main span ,it is accomplished and run in 2001.Th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during the operations is introduced ,which is also called as automatic radial coordinate real 2time difference measurement.K ey w ords :cable 2stayed bridge ;bridge observation ;A TR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收稿日期:2002-04-24作者简介:徐爱敏(1968-),男,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工民建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铁道科学研究院桥梁与隧道专业,获硕士学位。

1 工程概况招宝山大桥位于宁波市甬江入海口,横跨镇海区的招宝山和北仑区的金鸡山。

其主桥为带协作体系的独塔双索面不对称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跨258m ,跨径布置自招宝山到金鸡山为(74.5+258+102+83+49.5)m 。

主塔高148.4m ,上下游侧各设斜拉索25对,主塔中心处设置垂直索1对,桥面宽29.5m ,主梁高2.5m ,其箱梁标准截面为双箱单室开口箱形截面。

该桥在施工过程中曾发生主梁压溃破坏的严重质量事故,事故后对破坏主梁进行了局部拆除重建,并对保留主梁进行了全面加固处理。

大桥于2001年6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

考虑到大桥在运营阶段,由于受气候、氧化、腐蚀和老化等因素影响,在长期静载和活载的作用下遭受损坏,其强度和刚度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这不仅会影响安全行车,更会使桥梁的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有必要针对本桥特点,建立和发展一个健康监测系统,利用现代化的诊断量测手段,通过对大桥关键部位的空间位置、力学性能及其变化的长期和定期监测、分析,长期积累数据,用来监测和评估大桥在运营期间其结构的承载能力、运营状态和耐久能力。

2 监测范围考虑到本桥建设过程中的特殊背景并结合大桥近期实际运营状况,本桥健康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主要包括两部分。

(1)桥梁工作环境的监测:主要包括桥址处风速和风向,环境温度和桥梁结构温度分布状况,交通流量等。

(2)桥梁整体性能的监测:主要包括主梁的各控制部位位移变形状态监测和主梁的各控制部位应力、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斜拉索索力监测。

3 监测方案3.1 桥梁工作环境监测3.1.1 桥址处风速和风向监测主要由安装在桥身和桥塔顶上的风速仪完成,测量平均风速和风向,编绘桥址的风玫瑰图,确定平均风速、风向和重现频率,以作为大桥的结构抗风验算复核和在大风期间大桥交通管制措施的参考;测量风的结构;测量特定风速的持续周期,检测桥梁或拉索的涡激共振的平均持续周期。

3.1.2 桥址处环境温度和桥梁结构温度分布状况监测由安装在梁、塔及特制测温索内的温度仪完成。

主要测量以下内容:桥址环境温度;混凝土箱梁内外表面和塔身内外截面温度分布状况;斜拉索截面内温度分布状况。

3.1.3 交通流量统计日交通流量的统计由设在收费车道的传感器、摄像机及其电脑系统自动进行。

内容包括:测量各类型车辆的流量及通过时间,记录和观察大桥上交通挤塞情况,车辆分布模式,以推算适时的大桥交通荷载。

3.2 桥梁整体性能的监测3.2.1 桥梁位移变形监测桥梁位移变形监测是利用测量手段,对桥梁各控制断面的位移变形进行监测,并绘编相应的位移变形影响线和影响面以检测各控制部位位移变形状态,从而为总体评估大桥的承载能力、营运状态和耐久能力提供依据。

常用的位移变形监测方法有导线测量(观测水平位移)加几何水准法(观测竖向位移)、GPS测定三维位移量法和自动极坐标实时差分测量法(A TR自动监测系统)。

导线测量加几何水准法:观测精度较低,观测方法与计算比较复杂,作业时间长,受气候条件影响大,而且由于受垂直折光的影响,在观测时间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GPS测定三维位移量法:该法可以全天候观测,能够实现自动观测。

但每个观测点上必须安置1台GPS接收机,成本高且GPS观测精度与观测时间成正比,如观测1~2h,其水平精度优于1mm,垂直精度优于1.5mm,观测6h,其水平精度优于0.5mm,垂直精度优于1mm。

因此,为取得较高的观测精度,需延长观测时间。

自动极坐标实时差分测量法:该法采用A TR 自动化监测仪器与Windows界面下的自动极坐标系统软件,应用差分式测量的原理,依靠软件的定时功能,设定观测时间间隔,通过自动化的高精度互转信息,实现A TR自动目标识别模式进行的自动测量数据与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信息互通。

该系统能够同时全方位地观测主梁的挠度变化、横向扭转、纵向伸缩及主塔的沉降、位移、倾斜量等,克服了以往平面位移监测和垂直位移监测分别进行的缺陷。

该法可以全天候进行,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做到无人值守完成24h实时监测;观测时间短,完成1个周期多个方向的测量仅需15min;同时折光、气候、环境对其的影响可以通过实时差分测量予以基本消除,测量精度较高。

通过对上述3种测量方案的比选,在确保观测精度的基础上,同时为尽量缩短封桥时间,本桥桥梁变形监测方案采用了自动极坐标实时差分测量法。

根据大桥的受力控制断面,主梁的变形测量主要选择了以下几个项目。

(1)主梁竖向挠度变形观测:测试断面为主桥20~25号墩顶、各跨跨中及主跨其它关键部位,共15个测试断面,计30个测点。

(2)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桥轴线偏位观测):测定主梁轴线横向偏位值。

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同主梁竖向挠度变形监测(仅布置一侧)。

(3)主梁纵向位移观测:通过测量主桥主梁梁端与相邻引桥梁端上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测定主梁纵向位移变化规律,梁端上下游侧各设1个测点,共计4个测点。

主梁测点布置见图1。

主塔沉降及变位观测主要包括两部分。

(1)主桥(塔)墩沉降观测:测定主桥22号主塔及20、21、24、25号墩每墩柱的沉降值。

其中,主塔设4个观测点,其余墩每墩柱各设1个测点,共计12个沉降观测点。

(2)主塔塔顶变位观测:主塔塔顶变位观测包括顺桥向和横桥向2个方向变位值的测量,测定塔柱的变位幅度大小和变位规律。

各塔顶各设1个测点,共计2个测点。

主塔测点布置见图2。

3.2.2 主梁应力测量运营状态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应力、应变的变化是由于箱梁结构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状态变化图1 主梁变形及应力测点布置图2 主塔变位及沉降测点引起的,外部条件主要有斜拉索索力、支座的变化及车辆荷载的作用等,而内部状态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温度变化及预应力损失等。

通过应力监测可以反映箱梁的受力条件变化和结构内部预应力混凝土的性能。

由于整个监测过程较长,受测试元件性能的限制,为了确保能得到真实的应力变化,在每个应力测点都安装了2套应变传感器。

第1套是振弦式混凝土表面应变计,其工作原理与埋入式振弦应变计相同;第2套是浙江大学开发研制的千分表应变计,该应变计的加长杆由常用的金属材料替换为极低温度系数的陶瓷材料,基本上避免了温度变化对测量带来的影响。

由于采用2套传感器同时进行测量,可进行相互校核,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应力分析采用浙江大学开发的USAP 软件,该软件能对大跨度桥梁进行仿真三维分析,其中徐变模型采用虚拟层板壳单元和广义三维实体等参元的粘弹性模型,使得用离散的有限元描述复杂结构更为简洁,已成功应用于多座大跨度桥梁的结构分析。

本桥共布置了A 、B 、C 、D 、E 、F 6个测试截面86个测点,其典型截面测点布置见图3。

图3 主梁典型截面应力测点布置3.2.3 大桥结构动力特性监测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与桥梁结构的刚度、质量、阻尼值及其分布有关,对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监测主要在桥面无任何交通荷载以及桥址附近无规则振源的情况下,测定桥跨结构由于桥址处风荷载、水流等随机荷载激振而引起的结构微小振动响应。

主要来测定主梁的固有振动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

主梁的测量断面选择在各跨的跨中和四等分点上。

3.2.4 斜拉索索力的监测索力状态是衡量大桥是否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索力的监测主要是用环境随机振动方法测量索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由此推算出索的拉力。

为了精确测试索力,需在拉索减振器安装前后各测一遍拉索的频率,根据2个频率值得到减振器安装前后的拉索换算索长。

3.3 观测周期及频率为了真实反映大桥在不同时期受车流量、温度及其他环境因素作用的变化情况,位移变形监测共分4个周期。

(1)第1周期:全天24h观测,每6h观测1次,连续观测30h。

获取变形观测的起始数据及其受日照、气温影响的变形规律;(2)第2周期:每月观测1次,连续观测1年;(3)第3周期:每2个月观测1次,连续观测1年;(4)第4周期:每季度观测1次,连续观测1年。

而应力、索力及大桥动力特性的监测则每半年进行1次,同时为便于测试数据的分析,要求测试时间与相应的变形监测同时进行。

4 大桥结构评估工作由于本桥测试项目较多,每阶段测试都形成大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及时评估大桥的承载能力、营运状态和耐久能力将成为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