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的变迁

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多为院落布局,而四合院正是中国人最理想的住宅形式。四合院按中轴线东西两侧的住房对称,正房朝南,东西两侧是厢房,另有耳房和小院。院中铺地砖,两旁可种树木花草,形成一个舒适宁静的居住环境。北京的四合院是这类住宅的典型。

四合院

1900年后,英、法、美、俄、日等国家先后在北京修建使馆区,在天津租界内修建住宅,建筑风格多为欧式、日式。为便于外国人居住,北京建造了六国饭店,高7层,红色墙面,以壁柱分隔,上有欧洲古典装饰。这是当时中国最高的住宅建筑。

美国使馆

六国饭店

当时居民住宅形式最有地方特色的是长江、珠江两个三角洲。江南水乡的民居多为庭院式。小桥、流水、住宅、码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独特的南国水乡风景画。

江南水乡

自外国人进入长江流域后,上海人口激增,地皮价格高涨,从19世纪50年代起,便仿照欧洲联排式住宅的形式,建造了一批成本很低的木板房屋,形成最初的里弄式住房。70年代改用砖木结构,设计了上海独有的石库门里弄民居,这是一种群体集居的居住方式,是上海住房的主要形式。石库门大多成排建筑在井然有序的里弄,为砖木结构的毗连式房屋,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弄门纵向深入,过道两旁即为相互毗连的石库门民居。20世纪初,

这里里弄式的群体集居的民宅形式也出现在江南的许多城市中,于是中国传统的独门独院居住形式开始被打破了。

石库门里弄民居

珠江三角洲,含福建一部分地区,20世纪初,由于发了财的或有积蓄的华侨开始投资家乡,当地的民宅许多是西式的或中西结构式的,其中的碉楼很有特色。如广东开平市,现存有2600多座形态各异的碉楼,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初建造的,风格有罗马式、土耳其式、法兰西式、英格兰式、意大利式、德国碉堡式以及中西结合式,雄伟壮观,绚丽多姿,尽现欧陆风情,使旅游者很难相信这是中国的乡间。华侨的家属之所以要将自己的住宅仿照欧洲古代建筑建成碉楼,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当地比较富有,害怕土匪的抢劫,因此碉楼一般都有5~6层高,还设有望台,加强了安全感。

碉楼

西式建筑露峥嵘

到了民国时期,城市中普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最典型的是被西方人称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1911年以前,上海的最高建筑是6层。1928年修建的沙逊大厦(今南京路外滩和平饭店北楼)是一幢10层的钢架结构大楼,整座楼用花岗石砌筑,外形简洁明朗。此楼的建造明显受到19世纪末出现在美国芝加哥高楼建筑风格的影响,外部不重雕琢,内部却装饰得豪华无比。沙逊大厦是上海第一座10层以上的大楼,随后短短几年间,上海又奇迹般地涌现了28座这样的建筑。高层建筑是当时西方的时尚,影响了中国各大都市的建筑风格。1937年落成的广州爱群大厦是华侨投资,由中国工程师设计建造的,共15层。立面糅合了美国摩天大楼的垂直线风格的岭南骑楼底座,内部采用钢架结构,在建材和施工方面都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是华南第一高楼。随之,市民的居住情况也有了新的变化。从20年代起,上海、天津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的民宅,开始从平房向空中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式里弄住宅,一般是两三层。与过去上海的里弄住房相比,新式里弄住宅对房屋的使用功能作了明确的划分,有起居室、卧室、浴室、厕所、厨房,有些还有煤气灶,宅前留有绿化园地,里弄的宽度可容车辆进出。较富裕的人家住花园式里弄住宅,它是从新式里弄住宅演变而来的。住宅前面的庭院、绿地面积超过住宅面积,有的达三倍以上,环境幽静。居室内有壁橱、铺硬木地板,钢架大玻璃窗,外观多为西班牙式和近代立体式。

爱群大厦

沙逊大厦

新式里弄住宅

花园式里弄住宅

当时,中国一些最富有的人已经仿效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修建了花园别墅,抢占大城市的黄金地段,修建独院式高级住宅。房屋不高,大多是平房或两层的小楼,房屋通常有壁炉、卫生设备、大小卧室、健身房、汽车间,周围环境特别讲究庭院绿化,有草坪、甚至有大理石的喷水池,被称为花园别墅。然而城市下层人民的居住状况却苦不堪言,不少人住在竹架支起的草棚里,门檐低矮,只能钻进钻出。在上海,人称这种住房为“滚地龙”,将这种成片的住宅区称为棚户区。

棚户区

新村成为风景线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率先改造了臭水横溢的龙须沟和破烂不堪的和平里,建了新住宅区,在东郊和西郊,也建设了配套住宅。一般是独门独户,每户建筑面积50平方米。50年代初,设立了建筑工程部,第一任部长陈正人。在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一举建成住宅9454万平方米,缓解了饱受战乱之苦的平民百姓的居住条件。“二五”期间再接再厉,又建成了1.1亿平方米。这时期的新建民居,除平房外,大多数是4层左右的小楼,屋顶较高,达3米左右,有的高达3.5米,窗户却很小,不够畅朗,居室通常是大间套小间,没有厅,只有一个狭窄的过道,是借鉴了前苏联住宅模式。

新建的住宅小区通常称为新村。住户是普通职工。当时,工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工人住房困难受到特别的关注。1952年,上海为执行毛泽东主席数年内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的指示,专门成立了工人住宅修建委员会。当年,第一批住宅21002户完工,以当时的家庭成员平均每户5人计算,可解决10万人的居住问题。修建于上海西郊的曹杨路一带,取名“曹杨新村”,占地200亩,建有合作社、医疗站、公共浴室等设施,风景优美,处处花草林木,小桥、流水、人家、浑然一体。一时间,“曹杨新村”在上海成为令人羡慕的新式住宅的代表,是无房户梦想中的天堂。

曹杨新村

神州处处大杂院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大批建筑设计材料被当作“封、资、修”的东西销毁;宝贵的建筑材料,包括高质量的钢筋水泥、大理石,被用来建造领袖像、“忠字碑”、“万岁馆”,无法顾及民宅建设。加之50~60年代有一段时间对民宅建设不重视,延续到70年代末。建国已经30年,全国3400个城镇新建住宅的建筑面积仅4.93亿平方米,城市人均住宅面积仅3.6平方米。大多数家庭,父母与子女住在一间屋子里,三代人、四代人同居一室也很平常。在当时真可谓是找房子比找对象还难。

到70年代末,全国城镇住宅面积约40亿平方米,其中解放后新建的仅占百分之十几,就是说,当时全国城市绝大部分人住的是解放前的房子,陈旧不堪,杂乱无章。再加上50年代盲目生育,70年代进入生育高峰,子女多了住不下,院子里搭出个坯间,或者盖间小厨房,腾出来的厨房住人,能想的法子都想到了。于是,迫于人口与住房的矛盾,大杂院出现了。大杂院里通常住着10多户甚至更多的人家,共用一个厕所,有些还是不分男女的,很不方便。华北的四合院、江南水乡的秀丽庭院,能保持原貌的不多了,大部分成了大杂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