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讲稿)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学案--路云芝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引言分析1.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即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同时产生了洋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等新的经济成分。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挤压的夹缝中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曲折发展(较快发展、日益萎缩、陷入绝境)的曲折发展历程。
从而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制作人:路云芝【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
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
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
(2)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采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
(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开展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2021/9/10
专题整合
核心考点
考向聚焦
11
限时规范训练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
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
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
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
核心考点
考向聚焦
15
限时规范训练
考查角度:从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化进程中地位的角度思考问题
【示范4】
材料
▲
(2010·浙江文综,38)(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请回答: 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2021/9/10
专题整合
核心考点
考向聚焦
14
限时规范训练
考查角度:从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化进程中作用的角度思考问题
▲
【示范3】 (2011·山东文综,11)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
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
行业
机器 矿冶业
业
A.2 数量(家B.) 31 72 C.373
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
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2021/9/10
专题整合
(民国二12
限时规范训练
请回答: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应明确观点是什么,然后进行合理论证。 答案 略。 提示:要从自然经济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和 工业文明的传播论证。注意题目的要求。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说课稿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一、课标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历史经济卷采用专题式编写,包括中国的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本单元展示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本单元第一课,对于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领域的巨变有重要作用。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板块: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具体的讲述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来展示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本课涉及内容繁多,理论知识比较深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达到课标要求有一定难度。
因此我们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然经济的含义、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概况简述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过程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影响分析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与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辩证的评价洋务运动●过程与方法利用图文表格资料,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直观归纳能力通过探究讨论,多角度、多方面的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的评价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双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灾难,一方面又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六、教法学法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借用材料进行启发式教学学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七、新课讲解本课主要围绕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设计了导入新课、讲述新课、小结升华三个环节,起到引发学生兴趣,了解主要内容,归纳升华本课的作用。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以轻工业为主以重工业为辅,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3、在夹缝中步履维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
百计阻挠,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 、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 者。
材料二: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 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税率高达40%到 50%。当时统兵人员未经政府部门批准设厘卡抽 课的现象也非常多。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出现 (1)出现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2)出现原因:
①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②外资企业的刺激 ③洋务企业的影响 (3)代表企业:
民族工业 出现
简中 要国 分近 析代 其工 原业 因有 。什
么 地 域 特 点 ?
天津贻来牟 机 器磨坊
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 继昌隆缫丝厂
近代的含义: 经济——工业化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采用大机器生产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创建,是中国第一家官办的
军用企业。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 的蒸汽机在此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1865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 江南制造总局——当时国内规 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知识回顾
1.中国传统经济的主要形态及特点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鸦片战争后,被迫打开国门开放 通商口岸,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必修二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标解读】1、课标阐述: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课标领会:1、要求学生掌握的主干知识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初步发展的原因等。
2、对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要求学生要会概述,科学归纳后,学生识记。
3、洋务运动、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发展历程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命题的重点,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高度重视本节课的内容。
【本课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资本和广阔的市场,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和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地大物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目标,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地位。
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的基础知识洋务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及兴办的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民族工业出现和初步发展的概况;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
2、理解与运用①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洋务企业的影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的原因。
③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专制势力的关系及形成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理解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及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原因。
以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分析史料过程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掌握历史基本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②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深刻体会一些洋务派代表人物和中国实业家的爱国思想和探索精神。
③通过近代工业的起步和早期发展的艰难历程,在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重点:洋务运动的特点及评价。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详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详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表现。
(2)识记洋务派代表;洋务运动的内容;理解洋务企业的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和影响。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4)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文资料,设置问题,创设情境.(2)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短剧,从表演中得到启示进行问题探讨.(3)通过辩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入侵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另一方面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历史短剧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讨论法、活动探究、讲练结合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新课设计:(一)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牛郎织女图》,提问“牛郎织女”实际上反映了何种经济形式?学生回答:自然经济老师问:“请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什么是自然经济?”学生答:“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老师:“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板书: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二)新授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板书)师:自然经济在我国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那是什么促使其逐渐解体的呢?其解体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现象 洋布大量进口, 传统纺织业破产
耕织分离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洋货大量涌入,物 美价廉,国货滞销
商品 市场
廉价原料 大量出口
原料 产地
逐渐依附 世界资本 主义体系
棚户区难民
破产农民流入城市 繁忙的上海码头
解读图片信息,分析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1)给农民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
2024/10/16
11
1.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洋匠进 行敲诈勒索,谋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2. 顽固派的百般阻挠和破坏。
3. 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地 方上的力量分散,又有限,难成大业。 4. 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 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结合情境再现和教材知识分析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社会经济经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不同的 经济成分、不同的产业部门及社会再生产 各方面在组成国民经济整体时相互的适应 性、量的比例以及排列关联的状况。社会 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产业 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和 技术结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思考:这两幅图的关系是什么?
英国工业革命
洋货大量涌入中国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列强的炮舰冲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洋货大量涌入,
冲击着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
材料一 松太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当 梭布三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 太布市,消减大半。
产地和商品市场。
(2)破产农民进入城市为城市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参赛说课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同仁: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教材分析1、地位: 本节教材地位举足轻重。
它上承《工业革命》,下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并与必修1的《鸦片战争》相连,主要分析的是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近代的经济现象,体验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从而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2、作用: 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经济现象,体验中国近代化,加深对实现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针对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对经济史的陌生,尤其对本课自然经济和近代化等概念的陌生,老师如何联系现实深入浅出讲清概念。
高中历史以专题史形式出现,时空跨度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缺乏,如何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和抽象思维能力以逐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情景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地去为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五、教学方法教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学法:运用阅读、观察、辩论、讨论、联想、倾听等多种方法参与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学习,主动探知。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到维护本阶级利益是地主阶级的基本准则;但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通过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认识到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知识梳理】◎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人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
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历史纵横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
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过渡:列强侵略是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自此,出现很多与“洋”有关的生活用品和政治事件:洋布、洋油、洋盒火、洋务、洋务运动等等。
◎洋务运动1、目的和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我所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和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解说这节课的情况。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所在单元是必修二经济文明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既是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又是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发展而来的,提醒学生要注意历史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本节课涉及到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经济、近代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诸多经济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地位,对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变化,这是教学中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表现;洋务运动目的、内容、失败原因及评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条件及特点。
(2)能力培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探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经济的出现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地位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2)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析、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客观上也促使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主义既有依赖,又深受其压迫,在夹缝中成长。
我国要真正实现近代化必先获得民族独立。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2、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二、说学情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第二学期的学生,同第一学期相比,此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
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
2.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指导思想、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3.知道洋务运动兴办的主要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名称;
3. 了解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生默写基础知识填空
教师讲解答案和易错易混的概念。
师生合作,掌握基础知识并准确理解历史概念。
基础知识运用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课堂配套练习
教学模式(“三知”教学模式)及教学过程
教学模式
目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
问题导入
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可是,结果为何却一胜一败?
教师讲解。
知识网络构建
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自我理解历史知识之间关系。
学生利用PPT所给内容,进行知识建构。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锻炼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之间关系,建立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空间性。
板书:
1.学生板演历史训练题答案。
2.学生自我建构的知识思维导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
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指导思想、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知道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名称;
理解洋务运动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默写填空、课堂讲授法、典型练习训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了解,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当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同时,认识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学会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4. 电子白板:方便教师标注、讲解重点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位于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其影响。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背景、特点、主要表现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的过程而获得的。这些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 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历史图片、图表等,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强化记忆,同时作为教学内容的视觉辅助,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抽象的历史概念。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在课前精心准备,提炼关键信息,避免冗余,同时在课堂上适时书写,保持与教学进度的同步。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 学生对经济结构变动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 课堂互动可能不够充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学生在史料分析和评价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是什么?”“洋务企业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何曲折?”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2.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小组竞赛:组织小组竞赛,如历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洋务企业的兴起:介绍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如清政府的内忧外患、洋务派的形成等,以及洋务企业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阐述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中的角色,以及其产生、发展和曲折的历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就特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如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企业的兴起等。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经济形态的特点,认识各种经济形态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素养。
3.案例解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进程。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研讨课教学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案【学法指导】1、对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可以从原因、表现与后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要着重从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入侵来进行分析。
2、洋务运动可以从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与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自主探究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对文中图文史料进行分析,提高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考点突破一:经济结构的变动读图思考:1.四种经济成分的相互影响2.种经济成分在近代历史的发展状况及最终归宿深化探究:传统经济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思考:材料肯定了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的何种影响?运用了怎样的史学评价方法和史观?考点突破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材料一随便走进哪一户农家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女人已经不再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因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
有些女孩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
材料二(2013浙江文综)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所带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西欧)正通商……农人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思考:1.材料反映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找出相关的材料原文并加以概括。
2.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冲击?深化探究:按照“把侵略与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分析自然经济解体的双重影响考点突破三:洋务运动材料“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动说课稿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三单元第9课的内容,要想完整勾勒中国近代急剧变动的全貌,是离不开社会生活方面内容的。
本课以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向中国社会发散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为教材内容的基本线索。
全课分为三目:“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本课的内容标准是: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通过本课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能进一步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就其感兴趣的社会生活现象开展历史研究,要使学生认识以下几点:1、通过学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它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到维护本阶级利益是地主阶级的基本准则;但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实践的开端。
3、通过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认识到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经济结构的变化②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的兴起。
2、教学难点:①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评价;②民族工业的特点;③对中国近代化的理解。
三、教法分析:1、教学指导思想:教育的“角色互动和定位”原理。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许多教育家把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社会来进行研究,运用教育学理论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说课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优选教育资料《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1.教材分析2.分析学情3.说教法、学法4.说教学程序5.板书设计6.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材地位作用)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在结构上,它上承《工业革命》,下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并与必修1的《鸦片战争》相连。
在内容上,主要分析的是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近代的经济现象,体验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从而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教学目标)根据课标以及本课特点,我对本课教学目标做了设定。
1、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我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以图文资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析。
之后设置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让学生辩证的看待和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小组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达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以及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的目的。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教学,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艰难,让学生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其中在知识与能力上的目标为基本达到,逐步深化过程与方法,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情感上,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地去为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重难点)为了达到预定目标,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而难点呢,是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学会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和评价洋务运动。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
松动篇
材料一:苏杭地区纺织工厂共有织机千张以上,最大的机户拥有五六百张;广东 佛山的纺织手工作坊已有2500家,已经发展成初具规模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 质的手工工场。全国各地雇佣工人的数量大量增加。当时景德镇的工匠多达10万 人,从荆州到重庆之间纤夫也有十多万人,广州的织工达三四万人。这些劳动者 很大程度上相当于雇佣劳动力。 材料二:嘉道时期,很多省份中经济作物的种植已成为农民的主业。福建全省几 乎所有的农田都种上了茶、麻、蓝靛、甘蔗或烟草;汉中的肥田沃土种满了旱烟。 即便在粮食生产区,其粮食的商品化程度也大为提高。
材料三:从关税收入来说,嘉庆六年(1801)到道光十八年(1838),唯一的对 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到道光九年 (1829),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 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 以上材料来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私人)
民族工业(广义)
学法指导3:准确把握历史概念
民族工业:狭义上只指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变动篇3:
材料一: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 答案: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 ‚那时,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 达到维护清政府统治的目的。但它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 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用:第一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 甲午战争后,‚中体西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 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 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 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 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 材料二:洋务运动顺应世界潮流,为缩小中外差距做了最彻底的努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力,实现了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缓慢地朝资本主义 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方向挪动,客观上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向近代化 迈出了第一步。 ——李时岳
历史必修第9课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历史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榕江县民族中学历史教师:江涛大家下午好,我所说课的内容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我将会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和说反思等五个方面来解说我这一节课的情况。
一、说教材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第一课内容,他主要包括“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三个子目的内容。
这一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开篇章,标志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开始。
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学好本课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后面要学习的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知识。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清楚自然经济的概念,弄清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分析洋务运动的内容,如何从两方面评价洋务运动。
(3)、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通过观察地图,明白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分析、讨论、看图、问题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同时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2)、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3、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的: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说学情由于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而必修二是高一第二学期的内容。
所以同第一学期相比,此阶段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努力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对学习历史的态度和兴趣也有所改变,历史储备知识也有所增多。
但还是不能高估他们的理解努力,同时可能对学习历史的方法还未完全掌握。
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说课人:朱文辉单位:南阳市二十九中二零一二年六月说教材:本节课所涉及的背景知识较多,如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工业革命等,体现出了中外历史知识的“交点”;涉及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经济、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等诸多的经济概念,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近代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2、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表现;洋务运动背景、目的、代表、内容及影响;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时间、分布及影响;2、能力培养:通过学案预习及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列强入侵客观上促使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②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学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方法:学案预习、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讲授导入新课:画面一:当江南水乡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蒸汽锅炉已经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画面二: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车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新时代! 画面三: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课件]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5、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近代一批优秀的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包括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 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A. ①②③ C. ②③④ 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④江南制造总局 B. ①②④ D. ①③④
6、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C.主要分布在上海及周围地区 D.主要分布在上海及周围地区兴办军事工业内容
兴办民用工业 筹划建设海防 创办新式学堂 选派留学生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没能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评价
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对外国的经济侵略…… , 对本国封建经济 ……
军事工业
“自强”
1867年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赴美留学的幼童
1862年,为培养翻译及外交人 才,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返回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提供一些条件 原因 外商企业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贻来牟机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 隆缫丝厂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 “解体”的含义是 D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王朝内部少数有识之士进行反 思,人们提出新对策,开始兴办洋务。下列能反映洋务运动前十 年内容的图片是 B
洋务运动?
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 “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 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 自救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说课稿
殷美玲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
1.教材分析
2.说学情
3.说教学方法
4.说教学过程
5.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在结构上,它上承《工业革命》,下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并与必修1的《鸦片战争》相连。
在内容上,主要分析的是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感受近代的经济现象,体验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从而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根据课标以及本课特点,我对本课教学目标做了设定。
1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我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以图文资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析。
之后设置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让学生辩证的看待和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小组讨论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现了以学生为本教育的理念。
达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以及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的目的。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教学,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艰难,让学生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以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其中在知识与能力上的目标为基本达到,逐步深化过程与方法,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情感上,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地去为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为了达到预定目标,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而难点呢,是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学会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和评价洋务运动。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现在来说说学情。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
且高中历史以专题史形式出现,时空跨度大,学生对经济史比较陌生。
因此,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以及学科特点,老师应力求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本课中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法。
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和抽象思维能力以逐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在教法上,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和高中学生学习能力、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认知特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片、音像于一体,采用谈话法、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在学法上: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生、师生交流互动,达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的目的。
第四个部分是我的教学设计。
在本课导入部分,设定3分钟。
”
播放《黄梅戏》“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夫妻双双把家还,”导入新课。
这里以民俗歌曲导入,引起学生听觉上的共鸣,构建对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认识,引发思考。
新课的教授时间为35分钟。
1、运用男耕女织图片、文字材料等多媒体形式,总结自然经济的特点。
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教材阅读,、史实材料等,在这里老师设问:“鸦片战争后,这种虽美好但却脆弱的经济结构逐步解体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以及有什么样的表现?”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吸引同学兴趣,让学生由浅入深思考,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积极投入课堂,采用问题中心教学法与“谈话法”相结合,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并结合表现逐点引申出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帮助学生对此有更深的理解,提升学生感悟历史、融会贯通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经济的第二个变动——洋务运动的兴起时。
首先,利用通过影像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背景、代表人物、主张和目的,增强直观性,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在实践活动部分,要求学生识记活动内容,为此我设计表格填空,让学生动手,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洋务企业性质,培养质疑的能力。
再次,播放影音资料《洋务运动》,让学生找出其失败的标志和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肯定与培养学生发散性
思维方法。
最后,评价洋务运动,采取现场小组辩论的方式——老师抛出辩题(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成功的,又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对此,你怎么看?)引导学生辩论,再得出结论: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这里运用辩论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写作、辩论等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屏幕显示张謇的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张謇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
办实业,说明了什么?从而借此引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这里选
择张謇,是因为学生对状元实业家有兴趣,温固而知新,容易引发学生
的思考。
利用多媒体展示民族工业出现,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总结出产生
的时间、人物、分布、代表企业。
以及企业分布地域的共同点,这样有
利于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
分析原因时,同时与前面所
学部分相联系,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建构生成新的认识,培养学
生的迁移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探讨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有哪些?),然后让学生代表点评,师生共同总结。
小
组合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在小组汇报
中,需要各个同学互相合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各种不同的思想碰撞,有利于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符
合新课改的要求。
、
最后做课堂小结,布置练习,巩固知识。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说明了这节课“教什么”、“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
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