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饲养管理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鸭饲养管理要点

肉鸭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易饲养、疾病少等优点。根据目前发展趋势看,饲养肉鸭将成为我省农民致富奔小康、持续增加收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肉鸭养殖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饲养

1.1育雏

(1)育雏方式:目前最常用的育雏方式为地面垫料育雏,此法简单易行,饲养成本低。垫料育雏时应选择好垫料,较好的垫料有刨花、稻壳等,养殖户可就地取材,用铡短至5-10厘米的麦穰和稻草作垫料。

(2)育雏温度:育雏头1-3日龄温度可稍高,随日龄的增加,羽毛的丰满和皮下脂肪的沉积,温度可逐渐降低,每天可下降1℃,一直降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然后脱温。育雏温度如下:1-3日龄30℃,4-6日龄24-26℃,7-10日龄20-23℃。然后保持20℃左右恒定。肉鸭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所以,秋冬及初春饲养肉鸭生长快,效益好。温度适宜时,雏鸭在舍内分布均匀,活动自如,躺卧姿势舒展,无叫声。

(3)育雏湿度:雏鸭1-7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70%;8-14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5%;15-28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

(4)雏鸭饮水、开食和饲养管理: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饮用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消毒水,进行清肠。然后开始训练采食。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以免发生脱水。雏鸭在一周之内应饮给冷开水,水温要求20℃左右,头3天的饮水中可添加0.02%的水溶性多维,5%的葡萄糖,1kg水再添加10-100mg恩诺沙星或2万单位庆大霉素。雏鸭初次饮水可分批地把雏鸭放入水深1cm的浅水盘里待几分钟,让其湿脚和饮水,通常叫“点水”,“点水”有利于雏鸭排除胎粪和提高食欲,还能刺激尾脂腺的分泌,对不会饮水的可经过多次“点水”即可学会。雏鸭饮水2小时后可开食,开食后第一周可采取“少喂多餐”制,每天喂7-8次,晚上喂2次,每次喂料应少,但是须让鸭吃饱。一周以后,饲喂次数可减少,可每3小时喂一次,饲喂时如看到鸭边吃边咽,说明食欲旺盛而喜食,应继续添料,让鸭吃饱。随着日龄的增长,鸭的采食量和饮水量也不断增加,嬉水习性也更加突出,应更换大料盆和大水盆,并增加数量,料盆和水盆的高度应与鸭背等高,水深为鼻孔至喙端的距离,水盆上应罩以塑料网,防止鸭进入水中,料盆和水盆应有1m的距离,以免雏鸭在采食时,嘴里衔着饲料又到近处水盆饮水,即浪费了饲料,又污染了饮水。

(5)通风:鸭舍应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鸭舍通风和保温是一对矛盾,饲养雏鸭往往只重视保温而忽视通风,结果鸭舍空气污浊潮湿,各种有害气体积聚,致使雏鸭生长缓慢,感染疫病,饲料报酬降低。正确的作法是:雏鸭1-2周龄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3周龄开始增加通风量,4周龄后以通风为主,特别在高温季节,更应该加大通风量,降低鸭舍温度,提高鸭的采食量,促进生长。通风时不能使舍内温度有明显的变化,更不能让贼风直接吹到鸭身上。密度:雏鸭群以1000-2000只为宜,平养时,第一周20-30只/m2,第二周15只/m2,第三周应少于10只,网上饲养密度可比平养多三分之一。饲养雏鸭应适时进行强弱分群,弱雏鸭应单养,并精心护理,以减少残次鸭的数量。湿度:第一周因舍温高,水分蒸发快,雏鸭饮水少,相对湿度要求60-70%,高湿有利雏鸭的健康和生长,如湿度低,可采取喷水等加湿措施;第二周相对湿度要求50-55%;三周以后应降低湿度。为防止湿度过高,应常换湿垫料,饮水区排水应良好,并要求水盆远离垫料。

(6)光照:头3天应采取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3瓦m2,长光和强光有利于雏鸭熟悉环境和采食,4-7日龄,采用23小时光照,8日龄后,光照时间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时

间减少至与自然光照相等时,则利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降至1.5-2瓦/m2,为减少应激,晚上应通宵弱光照明,并在弱光下喂料。

(7)垫料:垫料应铺5-10cm厚,应铺的均匀平整,垫料应清洁干燥,不霉变,垫料一般要求每天添加至出栏,然后一次清除,但饮水器周围的垫料常常潮湿和发霉,应经常清除和更换。刨花、稻壳等属于软性垫料,软性垫料易潮湿和霉变,常使肉鸭发病,现在通过生产实践,使用硬性垫料好于软性垫料,一是便于管理,二是地面卫生和富有弹性,肉鸭发病率低,成活率高。硬性垫料由5%的生石灰和95%的细沙组成,可铺10cm厚。

1.2育肥

育肥期的饲养管理:育肥期肉鸭生长发育迅速,绒羽逐渐换为正羽,采食量增大,适应能力增强,管理比雏鸭更易,可迁入育肥舍育肥,育肥舍温度如能达到20 ℃左右,可不再加温。饲养密度为5-6只/m2,饲料可换为蛋白质水平稍低的育肥料,每只应有10cm和1.5cm 的采食和饮水位臵。为促进鸭的生长,可采取自然光照、自由采食和自由饮水制度,料盆和水盆应分布均匀,其高度应与鸭背等高,水深为鼻孔至喙端的距离,水盆上应加罩。为避免浪费饲料和防止饮水的污染,水盆和料盆之间应有5-10m2,的距离。为了提高饲料的消化和利用率,应喂沙砾,可按0.5-1%添加于饲料。育肥鸭肌肉迅速生长,皮下脂肪日益积累,羽毛也增厚,所以它的散热能力变差,而抗寒能力增强,此时应加强鸭舍通风,调整好鸭舍温度。另外还应防止鸭啄羽,鸭是不断喙的,如密度大,垫料潮湿,通风不良,舍温高或缺乏营养,特别是含硫氨基酸缺乏时,都会引发啄羽,应注意防止。

2鸭病的预防和控制

2.1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1)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防疫意识。

(2)阻断疾病通过人传播的渠道,严格控制鸭场外的人员入场,尤其养鸭户之间应严禁互串鸭舍。

(3)实行专一生产,保证全进全出制。

(4)重视并搞好带鸭消毒工作,带鸭消毒不仅能直接杀灭隐藏鸭舍内及家禽体表和呼吸道中的病原微生物,而且有利于沉降粉尘、净化空气,一般每周2-3次,必要时每天l -2次,带鸭消毒药一般用1+l消毒剂、消毒王、百利等。

(5)搞好免疫接种。目前,危害养鸭最严重有三大疾病小鸭病毒性肝炎、鸭瘟、浆膜炎。前两种为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无药可治,必须通过预防接种来控制。

2.2肉鸭易发4类传染病:

(1)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春季发病较多。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防疫消毒制度,使鸭群处在一个舍饲卫生的环境中,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春冬季节较多发。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养管理不良,都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舍内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3)鸭霍乱

鸭霍乱是由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排绿稀粪。浆膜和粘膜上有小出血点,肝脏上布满灰黄色点状的坏死灶。本病以春季多发。

防治:平时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饲料内增加磺胺类药物有良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