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分布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
60 66.5ºN °
30 °
23.5ºN
0 0º °
30 23.5ºS °
60 °
冬至日-春分日
90 冬至日-春分日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
60 66.5ºN °
30 23.5ºN 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风带分布规律:
由高压带吹向低压带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气压带、风带与降水
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低气压控制的 地方降水多。
西风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多; 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处于信风的迎风坡); 大陆中部和西岸—降水少(处于信风的背风坡); 极地东风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少。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赤道
赤道地区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高纬环流和 极地东风带
极锋
中纬环流和 西风带
低纬环流和 信风带
极地9高0O气N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60ON 30ON 0O
北半球三圈环流 和风带示意图
60 °
夏至日-秋分日
夏极至日地-秋高9°分0日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
60 66.5ºN °
30 °
23.5ºN
0 0º °
30 23.5ºS °
60 °
秋分日-冬至日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指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球公转的影响,全球形成了有规律分布的大气环流,各纬度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环流形势,即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之下。
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⒈全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⒉移动晚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约1个月⒊年移动幅度约为10°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即地轴的倾角不变)详细介绍一月气压带风带移动图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
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
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
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
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
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
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南北纬30°为无风带。
压带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
赤道附近受太阳辐射热量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高中地理新教材
南移、1月
北移、7 月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B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①地球不自转 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②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单圈环流
①地球自转, 考虑地转偏向力 ②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2.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高 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3.大气环流形成原因
太阳辐 射的纬 度差异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高低纬度间的 热量差异
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 高低纬间的气压差
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假设一:
(二)单圈环流
方向
对风速、风向的 影响
理想
风向
高空
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 于等压线 高压 指向 低压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 垂直
既影响 风向 又影响 风速
只改变 风向 不影响 风速
垂直 受两力, 于等 风向与等 压线 压线
平行
受三 力,风 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摩擦力
与风向 相反
既降低 风速 又影响 风向
表示风的符号
5.图中L3所示纬线可能是(B)A.0° B.60° N C.60° S
D.30° N
A
6.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纬度低,接受太阳辐射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属于热力原因 B.乙地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属于热力原因C.丙地纬度低,接受太阳辐射 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属于热力原因D.丁地空气堆积下沉,属于动力原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 带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 气候
温带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分布 规律 南北纬 35° 至 55° 之间的大 陆东岸 南北纬 40° 至 60° 之间的大 陆内部 南北纬 40° 至 60° 之间的大 陆西岸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 特点
我国华北、东 冬季寒冷干 北、 日本北部和 海陆热力性 燥,夏季高 朝鲜半岛大部 质差异 温多雨 分 亚欧大陆和北 美大陆的内陆 地区 终年受大陆 冬寒夏热, 气团控制 干旱少雨
(1)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性质 气流 极地高压 南北纬 90° 热力 冷高压 下沉 带(2 个) 附近 原因 副极地低 南北纬 60° 动力 冷低压 上升 压带(2 个) 附近 原因 副热带高 南北纬 30° 动力 热高压 下沉 压带(2 个) 附近 原因 赤道低气 热力 0° 附近 热低压 上升 压带(1 个) 原因
最冷月气温在-15 温带气候 ℃~0 ℃之间 最热月气温<5 ℃ 寒带气候 年降水量 降水的季节 年雨型 >2 000 热带雨林气候 ③确定具体 mm 分配(降水类 (季节分 气候类型 温带海 型) 配均匀) 年降水量 >700 mm 洋性气候
年降水量 >1 500 热带季风气候 mm 年降水量 750 夏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的季节 ~1 000 ③确定具体 (夏季多 mm 分配(降水类 气候类型 雨, 冬季 年降水量 型) 亚热带 少雨) >1 000 季风气候 mm 年降水量 500~800 温带季风气候 mm
第二组: 气候类型 相似点 不同点: ①最冷月均 温不同; ②雨季长短 不同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相对冷干(雨热同期)
第三组: 气候类型 相似点 不同点: ①最冷月均温不 同; ②降水季节分配 不同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答案 A地 B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湿润
地处大陆西部,常年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 气候成因 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 带控制,冬季受西风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带影响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考点一
【图解考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影响
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 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 点应注意“三抓”: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 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4.(2010· 海南地理,1)2010年夏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 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 图,冰岛位于 ( )。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A.极地高压带 C.西风带 解析
B.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由图可读出冰岛位于60°N~66.5°N之间,该纬
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① B.② )。
(3)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 ,那么①②③ 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完整)教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板书标题: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1)、单圈环流(2)、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原因2、移动状况3、根据图中反应的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球表面的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其相应的节气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教学目标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二、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
三、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地理课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那么,(一)1、什么是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2、它的具体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画一幅图来展示一下:(手绘图)(画完了图和学生一起回顾)由于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这就使得A地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又从B、C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气流,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综上所述,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问)风是怎样形成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近地面和高空两处大气作水平运动,即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问)近地面的风和高空中的风分别受哪些力的影响?运动方向有什么特点?高空大气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大气的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而近地面的大气运动除了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外,还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影响.大气的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地球上的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最简单的热力环流,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
高中地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
(2)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分布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 性质有关,分析如下:
(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 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 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5)受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小,气压带、 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季节差异大。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 陆地 面积大且海陆相
间分布。 ①1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 M 是 亚洲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 地___低__气压带。 ②7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 N 是 亚洲 (印度)低压,其切断了 副热带高 气压带。 (2)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 海洋面积占绝 对___优__势_。
热带季风 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
气候
雨季(夏季)时受气压带、风带 可分为旱雨两季
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
[典题示例]
(2015·安徽高考·节选)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
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高 _地_低 _转__纬偏__受向__热力__不影均响⇨三圈环流bca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指太阳辐射的纬度不同和地球公转的影响,全世界形成了有规律散布的,各纬度地带散布着不同的形势,即在不同的和控制之下。
形成因素:散布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和的季节移动规律:⒈全年夏日北移,冬季南移⒉移动晚于移动约1个月⒊年移动幅度约为10°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的存在(即的倾角不变)详细介绍一月气压带风带移动图由于地球的,随季节的转变而在之间移动,同时引发和的季节移动。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位于赤道双侧南北纬5°之间。
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
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
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刻很短,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周围。
但这时南半球的能够一直吹到赤道,乃至有一部份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到冬至、又南移到。
这时地面上的和,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
例如,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份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转变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南北纬30°为。
压带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同意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
赤道周围受太阳辐射热量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同理可推知;地球有,和。
中文名气压带,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同意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
假设地球表面是光滑、均匀的,气压水平散布表现出纬向带状。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和大陆西岸气候形成
例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例2: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例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0 气 温 ℃ 15
60 气 温 ℃5 0
03 01
0降 水 5量 mm
0
4000
600 气
3降0
温水
5 0℃0 1量5
mm
400 0
6
0
0 气 温
降3 水
0
5 0 0℃ 量1 5
mm
400 0
6
00 气
3降0
温水
5 ℃0 0 1量5
mm
400 0
600 降 水
500 量 mm
400
-15
3 0-01 5
带热 带 雨 林
热 带 草原 气 候
分布:南北纬10°-20°之间 特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成因: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 气 候
分布:南北纬20°-30°之间的大陆 西岸 特征:全年高温少雨。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交替控制。
热带荒漠带
地中海气候
分布: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 西岸 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西风带控制。
1 0-04 5
100
-60
1
4
7
10
0 -60 月份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总结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秋分。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
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
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考点: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应用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提醒: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地区都会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现象。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在地球的大气系统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是气象学中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全球最主要的低压系统之一。
它通常向北半球和南半球移动,这是由于太阳辐射在一年中的变化所引起的。
在北半球夏季,赤道低压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赤道低压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极地高压带位于极地附近,是全球最主要的高压系统之一。
它通常随着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极地高压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极地高压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2.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副热带高压带位于副热带地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压系统。
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增强并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减弱并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副极地地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低压系统。
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副极地低压带减弱并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压带增强并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3.极地东风带和西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极地东风带位于极地附近,是由极地高压系统和副极地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它通常随着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极地东风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极地东风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西风带位于副热带地区,是由副热带高压系统和副极地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它通常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西风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西风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4.信风带和西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信风带是由副热带高压系统和赤道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成因
特征
全年温和湿润
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苔原带、冰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洋性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温度带 +植被类型+带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海 洋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掌握全球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以及特征:
90° 70° 全年少雨,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全年降水冬季温暖, 4.温带海洋 夏季高温多雨, 夏季凉爽 性气候 全年少雨, 2.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 40° 冬季寒冷干燥 气温较差大 性气候 夏季高温干燥, 3.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1. 亚热带季风气 30° 冬季温暖干燥 候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 20° 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为雨季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热带草原气候 10°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0° 90° 70°
大陆西岸:
10-20°大陆西岸----热带草原气候 20-30°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 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 40-60°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东岸:
10-20°大陆东岸----热带季风气候 20-35°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亚季湿气候) 35-50°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50-70°N----亚寒带针叶林带气候 10°S—10°N----热带雨林气候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和东亚、南亚季风的形成
60º 30º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0º
30º 60º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7月份
60º 30º
西南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低气压
高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0º 30º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º
7月份
西南风
1月份
东北风
亚洲东部季风 (东亚)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东南 西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时间 是……………………………( ) A.11~12月 B.3~4月 C.5~6月 D.7~8月 2.真腊地区的气候属 于………………………………(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 答案:1.A
2.B
2、南亚季风
(3)该区主要农作物 小麦、棉花或玉米 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 种)
• 《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自温州开 船,西南行,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 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 可半月到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 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③信教 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其下系黄布裙、 跣足。据此并结合图1,回答。
0º
赤道低气压带
项目
7月 1月 (夏季代表) (冬季代表) 高(升温快)低(降温快) 低 高
气温 陆地 (热容量小) 气压 海洋 (热容量大) 气压 气温
低(升温慢)高(降温慢)
高
低
7月份
60º
低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30º
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气压
赤道低气压带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
授课:陆中举 5课时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
北半球的夏季(7月)向北移,北半球的冬季(1月)向南移。
二、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和气旋、反气旋系统。
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是晴朗的,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
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
锋面存在于低压槽内,主要是因为低压槽附近有冷暖气流交汇,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在中高纬度地区的近地面,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锋面气旋。
锋面一般沿槽线向两侧延伸,一侧为冷锋,另一侧为暖锋。
不管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西侧都是冷锋、东侧都是暖锋。
四、气候(气温、降水、气压、风)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带。
在调节全球热量、水汽的的不平衡时又使气候复杂化。
下垫面①.海陆差异的影响: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温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b.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年内分配不均;海洋性气候降水多且年内分配均匀。
c.洋流的影响②.地形的影响海拔高度的影响阴阳坡的影响:阴坡蒸发少,湿润;阳坡蒸发多,干旱。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人类活动: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
另外: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2.世界气候的分布几点说明:①.上表中的P表示年年降水量,T表示年均温。
②.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沿海、美国佛罗里达半岛、澳大利亚东南部等地区。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课件
气压带风带带来的风力对农业也有一定影响。强风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对作物生长不利,而适度的风力有助于增 加土壤通气性和促进作物生长。
利用气压带风带预测气候变化
气候预测的重要性
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对于预测气候变化至关重要。通过对气压带风带的观测和研究,科 学家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候趋势,为农业、渔业、能源等各行业提供参考。
全球气分布和 季移
• 全球气压带风带概述 •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 季节移动规律 • 气压带风带与地理现象 • 案例分析和应用
气压带与风带的定义
气压带
由于地球表面纬度、海陆分布和 地形等因素导致的气压水平分布 带状区域。
风带
由于地球自转、气压差和科氏力 共同作用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大 规模风系统。
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01 02
雨季和旱季的交替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导致一些地区雨季和旱季的交替。例如,南 亚地区的季风气候,夏季气压带北移,南风带来丰沛降水,形成雨季; 冬季气压带南移,北风带来干旱气候,形成旱季。
热带气旋的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也影响热带气旋(如台风、飓风)的生成和活 动路径。例如,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季节与季风槽的季节性北移有关。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会导致洋流方向的改变,如季风影响下的洋 流季节性反转。
影响洋流性 质
气压带风带的不同会导致洋流性质的不同,例如赤道低压带影响下的 洋流通常是暖流,而极地高压带影响下的洋流通常是寒流。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决定作用
热带雨林气候
01
赤道低压带常年存在,导致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其特征是全
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密切相关。低 纬度地区的信风带和高纬度地区的极地东风带在季节变化中 影响着亚洲的季风风向。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课案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 课案
石家庄二中南校区 宋洪强
【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二】
通过观察投影动画,阅读课本P50-P51相关知识:
【学生作品展示】后
【回答学案问题】
【学生描述】中高纬环流圈:(黑板板书)——立体的三圈环流了解后,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状况——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半球气压带风带,
【自主探究三】
完成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
命名规律:
分布规律:
风向规律:
侧视图:如何得到?
【头脑风暴】
1.气流垂直方向的运动与近地面高低气压带的形成关系密切,那它对降水有影响吗?上升的气流容易形成降水?还是下沉的气流?
2.撒哈拉的一粒沙是靠什么完成了到达亚马孙地区的长途跋涉?(它还想周游世界呢?)
【探究活动四】
观察投影的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图,回答问题。
1.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2.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冬季;
就南半球来说:夏季,冬季。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幅度 ____ 直射点的移动幅度。
(大于/小于)。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
• (4)北纬60°附近高空形成高气压,气流向南北 两方分流,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低压
三圈环流立体图
高压 低压
高空西风带
高压 90 °
极地东风 60 °N 中纬西风
北纬10 °~20 °之间大陆西部,夏季受赤道 低压带的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东北信风的影 响,炎热干燥。
北纬30 °~40 °之间大陆西部,夏季受副热 带高压带的影响,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的影 响,温和多雨。
南北纬10 °~20 °之间:
(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2.关于气压带的正确叙述是( ) A.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 C.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 D.由极地高气压吹出来的风都是偏北风
下图为“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甲、乙、丙、丁四图所反映的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中,
南北纬30 °~40 °之间: (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 候
总结:大气环流的形成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三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空气堆积下沉 C.空气受热上升 D.空气受冷下沉
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0° 30°S
60°S
赤道低压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气 大气活 影压 动中心 响带 、 风 带 对 气 候 季风 环流
北半球夏季7月,副热带高气压被大陆的热 低压(印度低压)切断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亚地区:冬季——西北季风 成因1 夏季——东南季风 成因1 南亚地区:冬季——东北季风 成因1 夏季——西南季风 成因2
知识铺垫1
世界海陆分布图
北半球 南半球
知识铺垫2
项目
7月 (夏季代表)
1月 (冬季代表) 低(降温快) 高 高(降温慢) 低
陆地 (热容量小)
气温
气压 气温
高(升温快) 低 低(升温慢) 高
海洋 (热容量大)
气压
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60° 30° 0°
30°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利亚高压的偏北 风,低温干燥, 风力强劲。
东亚季风环流(7月)
夏季风
低气压 高气压
亚洲季风(夏季)
夏季风的形成
夏季,东亚盛行 来自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西北部的 偏南风,高温、 湿润和多雨。 注意:南亚的西南风 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 移动形成
2、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东亚冬季:西北风
南亚冬季: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亚速尔高压
夏威夷高压
冬季
冰岛 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
•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基本上呈块状。
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 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2、季风环流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3、全球哪些地方的季风环流最典型?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东亚季风环流(1月)
高气压
冬季风
低气压
亚洲季风(冬季)
冬季风的形成
冬季,东亚盛行 来自蒙古—西伯
北半球气压带特征
亚欧大陆 一 月 七 月 太平洋
块状分布
北美大陆 大西洋 高压 低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 压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亚洲高压(又称蒙 阿留申 古西伯利亚高压) 低压 亚洲低压(又称印 夏威夷 度低压) 高压
南半球气压带特征 带状分布 原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二)季风环流
1、什么是季风?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牛刀小试
2、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图 2 7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 19),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低
印度
1).此图为 西南 月,判断依据是
南半球
A为 压,中心在 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成 半岛一带。 2). B为 季风,成因 东南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C为 季风。成因:
小结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半球冬季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的 冷高压(亚洲高压)切断
成因:
类型
东亚夏季:东南风
南亚夏季:西南风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对比:
东亚季风 风向 冬季 性质 成因 风向 夏季 性质 成因 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南季风 温暖湿润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南亚季风 东北季风 温暖干燥
主要分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