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
公共安全管理规范
公共安全管理规范公共安全是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它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公共环境的安全和良好秩序,制定和遵守一套公共安全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公共安全管理规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场所安全管理规范保障公共场所的安全是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
为了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采取以下管理措施至关重要:1.人员安全排查:在公共场所设置专门的安全巡查员,定期进行人员安全排查,防止携带危险物品或从事非法活动的人员进入场所。
2.安保设施完善:投入足够的安保资源,包括安全摄像头、报警系统、出入口管理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突发事件。
3.应急预案和演练:公共场所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提高员工和游客在危险情况下的应急能力。
4.合理的人员疏散通道:设置合适的人员疏散通道、指示标志和紧急出口,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安全有序地离开场所。
二、交通安全管理规范交通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范交通行为对于保障公共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交通安全管理规范的建议:1.规范驾驶行为: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鼓励遵守交通规则,杜绝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2.维护道路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道路设施,确保交通标志、交通灯、路面等设施的良好状态,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加强交通监管:增加交通执法力度,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4.便捷的交通信息公示系统:建立交通信息公示系统,及时发布交通状况、道路施工等信息,让驾驶员和行人在出行前能获取相关信息,减少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三、网络安全管理规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日益受到重视。
制定和遵守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和防范网络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网络安全管理规范的要点:1.个人信息保护: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定期更改密码,避免密码泄露。
2.防范网络攻击: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及时识别和阻止网络攻击。
维护安全与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维护安全与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稳定,保障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和应急反应的效率,订立本《维护安全与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1.企业应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包含火灾、事故、自然祸害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从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
3.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包含事件识别与报告流程、不安全源掌控措施、人员疏散计划、沟通与联络机制、应急资源调配等内容。
4.应急预案定期修订,确保其与企业实际情况保持全都,并依据实践经验进行合理完善。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订立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演练。
2.各部门应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并排出安全隐患。
3.企业员工应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4.各级管理人员应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落实。
四、安全生产掌控措施1.建立日常巡检制度,对紧要设备、场合等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除去安全隐患。
2.配备必需的安全设施,包含灭火器、防护工具、应急照明等,保障员工的安全生产环境。
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非授权人员进行不安全操作。
4.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及时修订完善。
五、事件报告与处理1.任何员工发现突发事件或安全事故,应立刻报告上级主管,并采取紧急措施掌控事态扩大。
2.上级主管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责任划分,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同时报告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
3.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整理相关数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参加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
六、应急物资与设备管理1.企业应建立应急物资与设备管理台账,明确物资名称、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应急物资应依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保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规程
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规程引言: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可能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理规程。
本文将介绍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的规范、规程和标准,旨在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指挥体系是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的基础,它包括预案编制、指挥体系建立与培训等多方面内容。
1. 预案编制预案编制是指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前根据不同类型事件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含事件的预警、预测、预测和预警的内容,以及事件应急处理的具体步骤和人员分工等。
各相关单位需要制定完整、可行的预案,并定期进行更新和演练。
2. 指挥体系建立与培训应急指挥体系的建立是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的关键。
各级政府应根据情况建立相应的指挥中心,明确指挥部门和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
同时,需要对指挥人员进行常态化培训,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和水平。
二、信息共享与联动在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信息共享与联动十分关键,它包括信息收集、分析与共享、联动机制的建立等内容。
1. 信息收集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机制,整合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及时掌握事件发生的各项情况。
同时,应加强对社会事件信息的监控与预测,提前准备应对措施。
2. 信息分析与共享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
同时,将分析结果及时共享给相关部门,实现各方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3. 联动机制的建立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动机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
各相关单位应建立起联系机制,明确责任人和联系方式,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三、灾害类型与处置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的方式和手段与不同类型的灾害有关,因此需要统一的分类和处置标准。
1. 灾害分类根据灾害的性质、范围和危害程度,将公共安全事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恐怖袭击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灾害,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2. 处置标准根据灾害的不同类型,确定相应的处置标准。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公共安全是一个社会的基础,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公共安全的有效管理,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公共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安全责任制度为了明确各种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需要制定安全责任制度。
该制度明确了各级机构和个人在公共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责任主体履行应尽职责。
二、安全监管制度安全监管制度是指对公共场所、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等方面的监管规定。
通过设立监管机构和明确相应监管规定,可以加强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共安全。
三、应急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行动指南。
它规定了各级机构在应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包括组织应急演练、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更新等内容,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反应和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四、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教育制度是为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而设立的。
通过制订安全教育计划、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能够向全社会传播安全知识,提高人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五、信息共享制度信息共享制度是指不同机构之间共享安全信息的渠道和机制。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互联网联网系统,各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地获取和分享安全信息,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和信息传递的效率,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有力有序。
六、违规处罚制度违规处罚制度是为了严肃公共秩序,防止违法行为而制定的。
在公共安全管理中,违规行为的处理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违规行为的查处机制和相应的处罚规定,能够对违反安全规定和法律的行为进行迅速、公正的处置,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七、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是对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
通过明确监督检查机构和职责,以及监督检查的内容和频次,可以加强对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相关制度的贯彻执行,推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通过建立公共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确保社会的安定有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1. 简介公共安全管理制度是针对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落实策略。
2. 重要性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2.1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控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和犯罪活动等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
2.2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公共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公共场所的秩序,防止紧急事件的发生和扩大,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执行机制,使行为者在遵守法律的同时也增强社会责任感。
2.3 促进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实施,使得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提升了社会的信心和稳定感,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3. 主要内容公共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的首要任务。
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共安全的管理要求和责任分工,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以及人民群众的权益保护措施。
3.2 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
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制定防范措施,并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3.3 安全技术标准制定并推广安全技术标准,根据不同领域的安全管理需求,建立行业规范,明确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技术标准。
鼓励研发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3.4 宣传教育加强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向社会传递公共安全知识,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应急处置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检查,确保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2.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
4. 科学决策,合理处置:依据应急预案,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决策,合理处置事故。
三、应急处置组织与职责1. 成立公司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各部门设立应急处置小组,负责本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修订和实施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3)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4)组织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5)协调各部门应急处置工作。
4. 各部门应急处置小组职责:(1)落实应急预案,确保本部门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2)组织本部门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3)及时报告事故或紧急情况,配合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开展工作;(4)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工作。
3. 救援过程中,各部门应按照预案要求,协同作战,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救援工作结束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五、应急培训和演练1. 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 各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本部门应急处置能力。
3. 应急培训和演练内容应包括:(1)应急预案知识;(2)应急处置技能;(3)应急物资使用;(4)应急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
六、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1. 公司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充足、适用。
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
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是保障社会安全、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紧要工具。
为确保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份不少于1500字的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供参考。
第一章维护目标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旨在保障系统牢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信息完整性,提高应急响应本领,确保系统在突发事件中正确、快速地发挥作用,实现对祸害事故的精准、适时、科学处置,保障广阔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维护范围和内容2.1 维护范围(1)硬件设备维护(2)软件系统维护(3)数据存储和备份维护(4)安全策略、规定和流程维护2.2 维护内容(1)日常巡检(2)应急演练与测试(3)紧急故障处理(4)软硬件升级与扩展(5)人员培训与交流第三章维护管理3.1 维护责任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由系统管理人员及维护人员共同负责,订立完善的维护计划和维护规范,实行工作量和工作效果考核制度,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3.2 维护计划和维护记录组织编制系统维护计划和维护记录,确保定期跟踪维护工作进度和效果,维护记录要详实精准,包括系统巡检记录、备份记录、升级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
3.3 维护工作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维护工作流程,严格依照流程要求执行维护工作,做到资源精细管理、任务分工协同,确保维护质量高效安全。
3.4 维护合同管理加强与硬件设备和软件供应商、维护服务商之间的合同管理,明确服务内容和质量,确保维护合同符合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
第四章维护标准4.1 硬件设备维护标准(1)设备的安装与维护要遵从厂商的指引(2)定期进行系统巡检,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运行环境等(3)加强设备的保养,落实设备的维护计划(4)定期设备备份及数据存储,保证数据在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损失时,能够适时恢复数据。
4.2 软件系统维护标准(1)加强软件系统的监控,发觉异常情况适时排查(2)定期进行软件的升级、安全补丁打补充等工作(3)推广应用软件自动化运维与管理工具,降低运维成本和提高效率。
(全面版)公共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维护规章
(全面版)公共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维护规章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共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章。
二、管理责任1.公共场所设备和设施的所有者/经营者负有安全管理责任,应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状况。
2.设备和设施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定期保养、维修设备和设施。
3.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设备和设施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安全维护措施1.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的电气接地情况,确保设备接地良好。
2.经常检查设备和设施的机械连接是否松动,如有问题应及时紧固。
3.每年对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安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4.加强设备和设施周围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
5.设备和设施维修时应戴好相关防护用品,确保维修人员安全操作。
四、应急处置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程序。
2.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保障应急处置的有效性。
3.员工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熟悉应急处置流程。
五、监督检查1.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及时整改。
2.针对设备和设施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并跟踪整改情况。
3.对安全隐患严重或多次违规的场所,要及时停止使用,直至整改合格。
以上为本规章的详细内容,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认真遵守执行,确保公共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维护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特殊场合一: 医疗机构新增条款1.按照医疗设施管理的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应配备相应的紧急应急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车等。
2.对于涉及生命安全的设备和设施,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手术设备、高压氧舱等。
3.要求医疗机构配备专业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定期维护、保养医疗设施和设备。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1.医疗设备和设施使用频繁,容易产生磨损、脏污等问题,需要加强日常维护和清洁。
2.医疗机构的设备和设施较为复杂,对维修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
3.针对医疗机构应急处置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电力故障、火灾等,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公共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共安全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的原则,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第四条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坚守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执法司法、网络安全、人员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的法制观念,全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事故防控、应急救援等工作。
第二章公共安全管理责任第五条政府是公共安全管理的主体,应当加强协调,明确职责,切实履行公共安全管理职责。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境安全、网络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
第七条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应当积极参与公共安全管理,提供相关信息,配合安全检查,宣传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意识培养。
第八条公众应当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注意安全防范,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积极参与安全演练,不传谣、不信谣、不隐瞒、不混淆。
第三章公共安全管理措施第九条政府应当加强公共安全监管,做好安全监测、预警预报、安全评估等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设立安全责任人,建立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第十一条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应当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四章公共安全信息管理第十二条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发布相关安全信息,提供安全预警服务,倡导安全信息共享。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安全信息,配合做好信息的核实和处理工作。
第十四条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应当积极提供和反馈相关安全信息,协助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安全状况的监测和分析。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
公共安全管理制度公共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共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公共安全管理职责,规范安全管理流程,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二、公共安全管理流程1.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包括设施设备、消防安全、人员管理等方面。
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评估,并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风险评估对公共场所、设施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源。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3.应急处置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置。
三、公共安全防范措施4.安全监控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安排专人负责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消防设施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无损,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查和维护。
在明显位置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识,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指引公众安全疏散。
6.应急通道确保应急通道畅通无阻,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占用、堵塞应急通道。
在紧急情况下,应急通道是撤离人员、救援物资的重要通道。
四、公共安全教育宣传7.加强公共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针对不同群体,如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
9.利用媒体、宣传栏等多种渠道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10.定期组织安全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增强公众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11.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
1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培训机制,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13.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
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公共安全是社会的基础,而应急处置系统则是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日常维护中,应急处置系统的维护需要一定的规范。
为此,本文提出了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
一、概述为了确保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能够稳定有效地运行,需要进行规范的维护工作。
本文针对该系统的维护工作,提出以下维护规范:二、维护制度1.维护保障:系统维护需有人员负责,必须在机房内设置专门的维护工作台及工作场地。
维护岗位应设置程度不低于中级的技术人员,保证系统日常的正常运转。
2.维护时段: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采用非业务高峰期进行维护。
对于不可避免的业务高峰期维护,需提前征询负责人同意并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
3.维护记录:维护人员应建立维护记录,并留存备份。
记录包括维护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维护人员姓名、维护时段的业务情况、维护内容及处理结果。
三、预防措施1.安全备份: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不受损失为目的进行备份。
定期备份系统重要数据,并将备份数据储存在离线设备上,以便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恢复。
2.预防措施:通过人工巡视和自动监控等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意识到系统的异常,防止异常情况发展成系统故障。
3.维护保养:定期进行硬件设备及设施维护,做到预防维护,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并针对系统出现故障,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尽快解决问题。
四、应急响应措施1.远程监控:设置远程监控系统,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预警,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2.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的应急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表演训练,以确保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排除隐患。
3.基础环境:对系统所处的环境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基础环境符合要求,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
五、总结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为保障公共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规范的维护工作能够确保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精准度。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范公共安全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而应急管理则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类风险的增加,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多个领域。
这些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突然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可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中,预防是首要任务。
这需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机制。
通过对各类潜在风险的全面分析和评估,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例如,对于自然灾害,加强气象、地质等监测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群众做好防范准备;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建立疾病监测网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应急预案的制定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
应急预案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明确应急处置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流程、资源调配等内容。
同时,应急预案要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以确保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应急响应是应急管理的核心环节。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预案的要求,组织协调各方力量,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这包括迅速组织救援力量,抢救受伤人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等。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至关重要。
要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确保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之间能够快速、有效地沟通协调。
资源保障是应急管理的重要支撑。
充足的物资、装备、人员和资金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
要建立应急资源储备体系,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和使用。
同时,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
社会参与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重要力量。
政府应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涉及公共安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居民。
第三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四)科学决策,依法处置。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公共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地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第五条公共安全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公共安全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一)公安机关:负责治安、交通、消防等公共安全领域的应急处置;(二)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三)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协调、指导、监督其他成员单位开展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四)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相关领域的应急处置。
第三章应急准备第七条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
第八条开展公共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九条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置需要。
第十条加强公共安全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素质。
第四章应急响应第十一条发生突发事件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启动应急响应。
第十二条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应急响应级别,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第十三条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
第十四条做好应急处置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发布工作。
第十五条加强应急处置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第五章应急恢复与重建第十六条应急处置结束后,组织开展应急处置效果评估。
第十七条根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加强应急处置现场的环境保护和卫生清理工作。
第十九条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救助工作。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二十条公共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是保障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装备,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安全操作规程环境要求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等条件均符合规范。
检查室内设备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在避免触碰设备时,将门锁好,防止外界干扰和意外发生。
软件安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软件安全是系统运行的首要保障。
操作时,必须使用具备管理员权限的账号,并注意在操作前备份数据、服务状态等,以免因不当操作导致数据丢失或服务中断。
注意定期审计系统的安全漏洞以及及时进行漏洞修复,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硬件安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硬件安全也是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
首先,对设备进行安装时,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操作,确保设备稳固以及有足够的插座资源。
在使用期间,员工需具备较好的设备安全常识,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遗失。
在关闭设备时,应当先关闭相应服务,并按照规定进行关机操作。
维护保养在正常运行期间,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及保养,以确保设备运行顺畅。
检查内容包括软件及硬件的基本信息、运行质量、存储空间、呈现效果等。
如发现检查项不符合相关规定,则需要及时进行修复。
管理员规范操作流程系统管理员是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重要使用者,其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直接决定着系统的服务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制定出一份符合规范的操作流程。
登录系统进入系统后,要根据个人权限进行相应的操作,详细操作如下:1.打开计算机,启动系统并进入登陆界面;2.输入对应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确定”;3.等待系统正常运行后,点击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桌面图标。
执行服务系统管理员登录后,需要根据系统的使用方需求,执行相应的服务。
执行服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服务名称和服务目标必须与管理方需求一致;2.确认环境条件是否符合系统可行性;3.执行服务,确认服务结果,保存数据。
维护公共安全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了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国家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3. 《地方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四、事件分类1. 自然灾害:洪涝、旱灾、地震、台风、滑坡、泥石流等。
2. 事故灾难:火灾、爆炸、泄漏、坍塌、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
3.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等。
4. 社会安全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绑架、劫持人质等。
五、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安全事件的应对工作,下设办公室、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2.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 基层应急组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初步处置和上报。
六、预防与应急准备1. 预防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
2. 应急准备:制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监测与预警1. 监测:建立公共安全监测网络,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实时监测。
2. 预警: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八、应急处置1. 初步处置:基层应急组织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处置。
2. 上报:基层应急组织将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应急指挥部。
3. 统一指挥: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统一指挥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处置。
4. 救援:开展医疗救护、物资保障、心理疏导等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定范本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定范本【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事故,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机关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是指公共安全部门或单位,通过规划、组织、指挥、调度等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减少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秩序。
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管理体制第三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党政统一指挥,军地协同作战,群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制分为中央、省、市、县(区)四级,具体职责如下:1.中央: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调度。
2.省级:负责本省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问题。
3.市级:负责所辖市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本级别以下问题。
4.县(区)级:负责所辖县(区)范围内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本级别以下问题。
第三章应急预案第五条各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在制定和审定应急预案时,应遵循科学、合理、实用、可操作的原则,确保应急能力和水平能够适应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
第六条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应急预案的名称和文号。
2.突发事件的等级和应对原则。
3.应急组织的设置、任务和职责。
4.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和运行程序。
5.应急资源的调配和保障措施。
6.应急救援和处置措施。
7.信息发布和社会协调机制。
8.应急演练和评估要求。
9.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程序。
第四章应急准备第七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应急准备工作,加强应急设施、装备、人员等资源的建设和培训。
第八条各级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部门应确保应急设施的完备和正常运行,包括但不限于通信设备、救援装备、防护器材等。
第九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和反应速度,加强部门间的合作配合,确保应急准备工作的有效实施。
指挥大厅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指挥大厅的安全管理,保障指挥大厅的正常运行,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指挥大厅安全。
2. 依法管理,责任到人。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三、安全管理制度1. 指挥大厅安全责任制度(1)指挥大厅主管负责全面负责指挥大厅的安全管理工作。
(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确保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3)工作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岗位安全。
2. 安全检查制度(1)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重要节假日、重要活动期间,增加安全检查次数,确保指挥大厅安全。
3.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 应急预案制度(1)制定指挥大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程序、措施和责任人。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1)定期检查、维护指挥大厅的安全设施,确保设施完好、有效。
(2)对损坏、失效的安全设施及时更换、维修。
6. 用电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遵守用电安全操作规程,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2)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确保用电安全。
四、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由指挥大厅主管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定范本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公共安全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石,为了有效维护公共安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二、应急管理机构1. 应急管理委员会是本地区或机构的最高应急管理机构。
由政府或机构负责人担任主任,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应急响应专家。
2. 应急管理办公室是应急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协调组织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三、应急预案1. 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公共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应急预案的优先级和重点。
2. 应急预案编制:根据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编制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3. 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演练结果应及时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四、信息监测与预警1. 建立信息监测体系:各相关部门应建立信息收集、传递和分析的体系,及时掌握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信息。
2. 预警发布与传达:根据信息监测结果,及时发布公共安全预警,并确保预警信息的及时传达到各相关部门和公众。
3. 紧急通讯网络建设:建立紧急通讯网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沟通。
五、应急资源保障1. 储备物资与装备:各相关部门应根据需求制定储备物资和装备清单,定期检查和更新,并确保储备物资的质量和数量。
2. 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应急队伍,提供紧急救援和灾害处置等专业服务。
3. 多元化应急资源: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参与,广泛建立和发展应急资源,并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多元化的应急资源。
六、应急救援与处置1. 事故应急救援:发生突发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救援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灾害应急处置:对自然灾害等灾害事件,及时组织调度救援力量,进行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3. 社会心理援助:加强公众心理疏导和心理援助,提供相关帮助和咨询服务,减轻应急事件对公众心理健康的影响。
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规范
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规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运行中,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关乎着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公共安全管理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其目标是预防和减少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在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和影响。
为了实现有效的公共安全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指导,使得各项工作能够依法进行。
例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相关法律规定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明确了救灾物资的调配和使用规则,保障了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次,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也是关键所在。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这就像是为我们提前拉响了警报,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
比如,气象部门通过卫星云图和气象模型,能够提前预测暴雨、台风等灾害天气,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以便人们采取防范措施,如提前转移、储备物资等。
再者,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和培训也不容忽视。
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演练、发放宣传资料等,让公众了解常见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当每个人都具备了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就能更加从容和有效地应对。
应急响应规范则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指导我们迅速、有序、高效地采取行动的准则。
在应急响应中,快速的信息传递至关重要。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相关信息必须迅速、准确地传递到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
这就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报告和传递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无阻。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等,实现信息的快速整合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明确的职责分工也是应急响应规范的重要内容。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不同部门和单位需要承担各自的职责,协同作战。
(安全管理)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
(安全管理)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永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初审稿)第一章总则第 1 条永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是公安机关和政府领导在发生治安案件、灾难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提供全市警力统一指挥和协调各种应急资源的信息平台。
该系统集公安机关的“110、119、122”为一体,以 110 为龙头,整合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电视监控技术(CCTV)、GPS 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实现监控、预警、报警、紧急救助、处警、事态控制等指挥调度。
第 2 条永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系统主要由六大子系统组成:1.“三台合一”智能接处警和指挥调度子系统通过“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将市民拨打的 110、119、122 报警电话统一汇接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根据固定、移动电话的定位信息自动或人工将报警电话分配给所属县(区)公安局或辖区派出所受理,并通过系统中的自动录音、多方通话、信息查询、视频联动、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全市范围内接处警工作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
2.城市报警与监控子系统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对案件多发区域、重点部位、首脑机关、人员密集场所、出入城区路口等公共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其中冷水滩区安装 300 个监控点,零陵区安装 200 个监控点。
3.城区电子警察子系统主要功能是自动抓拍闯红灯、违章停车、违章调头等交通违法行为,形成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交通管理模式,提升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规范交通秩序、预防、减少交通事故。
其中冷水滩开通14 个电子警察路口、4 个电子卡口,零陵开通 4 个电子警察路口、4 个电子卡口。
4.GPS 卫星定位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时掌握车辆、警力等移动目标的分布情况,科学调度、实时定位,提高发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中心城区计划在巡特警、交警、派出所共安装 150 台定位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制度}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永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规范(初审稿)第一章总则第1条永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是公安机关和政府领导在发生治安案件、灾难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提供全市警力统一指挥和协调各种应急资源的信息平台。
该系统集公安机关的“110、119、122”为一体,以110为龙头,整合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图形图像技术、电视监控技术(CCTV)、GPS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实现监控、预警、报警、紧急救助、处警、事态控制等指挥调度。
第2条永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系统主要由六大子系统组成:1.“三台合一”智能接处警和指挥调度子系统通过“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将市民拨打的110、119、122报警电话统一汇接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根据固定、移动电话的定位信息自动或人工将报警电话分配给所属县(区)公安局或辖区派出所受理,并通过系统中的自动录音、多方通话、信息查询、视频联动、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全市范围内接处警工作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
2.城市报警与监控子系统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对案件多发区域、重点部位、首脑机关、人员密集场所、出入城区路口等公共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其中冷水滩区安装300个监控点,零陵区安装200个监控点。
3.城区电子警察子系统主要功能是自动抓拍闯红灯、违章停车、违章调头等交通违法行为,形成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交通管理模式,提升交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规范交通秩序、预防、减少交通事故。
其中冷水滩开通14个电子警察路口、4个电子卡口,零陵开通4个电子警察路口、4个电子卡口。
4.GPS卫星定位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时掌握车辆、警力等移动目标的分布情况,科学调度、实时定位,提高发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中心城区计划在巡特警、交警、派出所共安装150台定位装置。
5.GIS警用地理信息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全市警用电子地图,并与其它各系统联动,方便实战指挥、调度。
6.网络传输子系统包括中心城区(冷水滩、零陵)500个前端监控点的EPON接入及两区公安专网粗波分骨干环的建设,另有公安三、四级网络扩容提速改造项目。
第3条根据永州电信与永州市公安局签订的《永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工程合同》,永州电信在系统终验合格后提供三年质保服务(其后为有偿维护服务,界时双方根据《永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工程合同》相关要求,另行签订系统维护协议)。
第4条为规范质保期内永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的维护管理支撑,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5条永州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维护工作的基本原则1.集中管理,分责维护;2.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支撑服务;3.实施精确化管理,加强对维护支撑工作的管理与考核;第6条系统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维护主要内容第7条系统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1.强化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做好系统的实时监控,减少故障发生次数和修复历时,提高维护效率;2.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做好客户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3.定期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优化性能,保障系统和设备运行正常、完好;4.加强资源管理,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精确管理维护成本,提升维护支撑能力和工作效率;5.解决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积累经验为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8条本规范仅适用于质保期,其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中国电信永州分公司。
第二章维护组织第一节维护组织机构及职责第1条系统维护组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永州市电信分公司:永州电信网络保障部,永州电信政企客户服务支撑中心,永州市长途线路局,各县(区)分公司;2.永州市公安局:永州市公安局应急处置指挥中心;3.系统分包单位:湖南新空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广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永泰软件有限公司;4.供电单位:电力部门以及为前端监控点提供市电接入的单位;第2条永州电信分公司维护范围1.故障设备的修理;2.备品备件的供应以及故障件紧急替换服务;3.重大故障或对于市公安局无法解决的障碍的紧急远程或现场抢修;4.巡检维护,向市公安局提供巡检工作计划(包括巡检项目、范围、工作标准、周期)、巡检方法、实施巡检工作、以及巡检结果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
5.技术服务,如软件版本升级、技术培训、维护经验交流等;6.向市公安局提供各种专题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7.定期提供维护季报;8.利旧设备维护为有偿服务,报价清单详见附件。
第3条永州市公安局职责1.负责对系统设备和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2.负责系统业务数据的日常维护,包括数据的更新、修改和添加;3.负责机房接入电源的维护。
第4条分包单位职责1.湖南新空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所有其采购或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维护(维护清单见附件);2.广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其所有采购或自主研发的软、硬件维护(维护清单见附件);3.永泰软件有限公司负责其所有采购或自主研发的软件维护(维护清单见附件);3.服从永州电信或永州市公安局工作调遣,配合、协调处理系统障碍。
第5条供电单位职责1.负责提供的市电安全、可靠、稳定;2.负责市电接入点外侧部分的维护。
第三节维护界面划分第1条永州电信与电力部门或提供市电接入的单位或个人的维护界面划分如图1所示,对室外前端设备,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和电子警察子系统的前端设备,以前端取电点为界。
外侧由电力部门或提供市电接入的单位或个人维护,内侧由永州电信或相关子系统的分包单位维护。
机房电源维护同样以取电点为界,外侧由公安部门维护,内侧由永州电信或相关子系统分包单位维护。
第2条永州电信与长沙广远的维护界面划分如图2所示,所有其采购或自主研发的软、硬件都由该公司维护。
第3条永州电信与湖南新空间的维护界面划分如图3所示,所有其采购或自主研发的软、硬件都由该公司维护。
第4条永州电信与公安部门利旧地线的维护界面如图4所示,两方以机房地排为界,外侧利旧地线由公安部门维护,内侧由永州电信维护。
第5条永州电信与公安部门的维护界限划分如图1所示,永州电信负责重大障碍的抢修,永州公安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
第6条永州电信政企客户服务中心与永州市长途线路局的维护界面划分如图1所示,双方以DDF架为界,设备侧由政企客户服务支撑中心负责,线路侧由长途线路局负责。
第三章维护工作基本制度第一节永州电信各级岗位职责第1条永州电信系统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岗位:前端设备维护岗、传输数据维护岗、机房设备维护岗和系统软件维护岗。
第2条前端设备维护岗的主要职责为:1.负责视频监控子系统前端包括摄像机、视频编码器、ONU、三合一防雷器、视频监控杆等设备的日常巡检和障碍抢修;2.负责前端EPON传输电路故障的初步判断处理,承担简单故障的处理职责;3.负责监控点的新建或搬迁施工。
第3条传输数据维护岗的主要职责为:1.负责波分骨干环及EPON电路的维护;2、负责数据交换机的维护。
第4条机房设备维护岗的主要职责为:1.机房设备的维护,包括服务器、防火墙、存储设备、视频解码器、电视墙、UPS电源等;2.机房设备的巡检。
第5条系统软件维护岗的主要职责为:1.在分包单位的支撑下,初步判断系统软件故障,承担简单软件故障的处理能力;2、软件版本的升级。
第二节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第1条值班制度1.系统监控值班由市公安局负责;2.值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市公安局实行全天24小时连续值班责任制;3.值班人员在值班时间内必须坚守岗位,集中精力,随时留意设备有无异常告警,若发现异常情况,应马上处理,如确认无法排除故障时,及时通知永州电信政企客户服务中心;4.不得随意关闭设备告警,不得人为切断和私人占用业务电话,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第2条交接班制度1.交接班必须准时、认真,接班人未到岗,交接人不得离岗;2.交接班内容:系统运行状况、障碍情况、文件资料、相关业务通知,上级批示以及需要接班人继续处理的问题;3.交接方法:交接班人员应将交接内容逐项检查核实并确认无误,在值班交接班日志上签字后,交班人方可离开;4.交接班过程中发生障碍或事故,应暂停交接,以交班人员为主、接班人协助共同处理,直到障碍或事故消除,或处理告一段落后再继续交接;5.因漏交或错交产生的问题,由交班人员承担责任;因漏接或错接而产生的问题,由接班人承担责任;交接双方均未发现的问题,由双方承担责任。
第三节版本及变更管理第1条版本管理1.永州市电信分公司、永州市公安局共同负责系统版本的统一归口管理;2.主要版本信息包括软硬件版本现状、现版本认证测试情况、现版本运行情况、历史版本情况、版本管理过程涉及的各种程序文件和结果文件、其它相关资料等。
第2条版本入网原则:进入系统的软件版本(含补丁)必须是厂商正式发布的版本;原则上,所有软件版本必须经过入网认证测试。
在解决紧急故障情况下可以先申请版本入网,但必须提供厂商的书面承诺保证入网的软件版本不会对现有业务的运营产生可预见的影响,提供厂商内部对该版本的测试报告,并提供相应的软件版本在入网后进行补测。
第3条版本一致性原则:在版本适应业务需求的前提下,为保障系统运行稳定和维护管理方便,同一应用的相同厂商同一系列的设备/系统应尽量使用一致的软件版本。
但对某些特殊功能角色的设备/系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最适合其角色的版本,同时保持本类型设备/系统软件版本的一致性。
第4条变更管理1.变更包括业务系统平台和承载网络的软硬件设备关于配置数据、系统结构、部署的改变;2.变更包括紧急变更和普通变更,紧急变更指由于业务开放或故障处理等迫切需求而引起的,目的是保持或者恢复业务又无法书面申请、审批过程的变更,普通变更指非紧急变更;3.对于普通变更需求,由相关部门书面提出变更申请,对于变更的依据、实施方案、风险控制、测试方案以及退回方案进行详细列述,经批准后组织实施;4.对于紧急变更需求,允许口头申请、审批后组织具体实施,事后,对变更的安全性及功能性进行测试验证,将测试验证结果以及紧急变更事由、具体实施方案、实施过程等以书面形式报市公安局书面确认,并完成相关文档资料的更新工作。
第5条变更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1.必须严格按流程操作;2.变更方案获得审批后,变更实施单位必须提前通知市公安局,由市公安局做好通知和协调工作;3.必须严格按照变更方案执行:(1)维护单位需提前负责做好原有系统数据和用户信息的备份工作,并确保数据备份的可用性;(1)确保安全措施根据顺序实施到位;(1)必须根据变更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操作;(1)必须根据变更方案进行变更前后的测试验证工作;4.变更操作必须实行双人操作。
5.变更完成后,需及时做好用户和业务资料的更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