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文本解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鹅》《白鹅》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3课《白鹅》。
一、说教材分析《白鹅》,这是人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
这篇课文先总写白鹅的高傲,继而从叫声、步态和吃相3方面细致刻画了这一特点。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上幽默、诙谐,极富情趣,如,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怪人们供养不周等,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很适合进行情感朗读和语言的积累。
写作方法上,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
文中用鹅与狗的叫声对比,鹅与鸭的步调对比,及鹅与狗的吃相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作者还善于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来表达,像“我们的鹅老爷、架子十足”等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感受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识字和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本节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自悟、品读、体验等方式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2、理解作者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1、直观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体验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了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
2、情境教学法: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白鹅》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白鹅》说课稿《人教版四年级上《白鹅》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
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
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对生字词的书写及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熟读课文,在之前已经学过了“对比、拟人”的写作手法,更深的了解课文有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农村学生生活中对鹅的外表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本课有很大的帮助,再者,之前学过的“对比、拟人”的写作手法,对更深的了解课文也有更大的帮助。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作者运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学生会比较吃力。
4、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鹅”是学生身边的动物,对他们不了解的特点,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全班参与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分析1、认识8个生字,会写l2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傲”“局促不安”“侍候”“供养不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师生互动,了解白鹅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感悟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教学难点是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了解有关丰子恺及白鹅的资料。
四年级语文《白鹅》知识点大全
四年级语文《白鹅》知识点大全
《白鹅》是一篇关于白鹅的文学作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出一些知识点:
1. 作品背景:作品中描述了一个农村小男孩和一只受伤的白鹅的故事。
2. 文学体裁:《白鹅》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通过描述事件的发生和人物的行动来叙
述故事。
3. 作品主题:作品主题主要围绕着关爱和友谊展开,通过小男孩对白鹅的爱心和关怀,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
4. 描述技巧: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如描绘了白鹅受伤后的情况以及小男孩如何
照顾它。
同时,还融入了许多动词、形容词等生动的语言,以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
5. 人物形象:作品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小男孩,另一个是白鹅。
通过对这两个
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小男孩勇敢、乐于助人的一面,以及白鹅可爱、害羞的性格。
6. 作品结构:《白鹅》由引子、承接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引子中描述了小男孩见到
白鹅的情景,承接部分讲述了小男孩如何对白鹅进行治疗,结尾部分展现了小男孩和
白鹅友谊的成长。
以上是《白鹅》这篇作品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白鹅》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白鹅》课文原文及赏析
《白鹅》课文原文:
我家养了一只白鹅,它全身的羽毛洁白如雪,长长的脖子显得格外优雅。
它的嘴巴扁而宽,眼睛小而亮,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神气十足。
每天早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白鹅就会嘎嘎地叫起来,好像在告诉我们:“新的一天开始了!”它喜欢吃草和鱼,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先用嘴巴啄几下,然后再慢慢吞咽,显得十分斯文。
白鹅是个忠诚的守卫者,只要有陌生人靠近我家,它就会立刻发出警告的声音,保护我们的家园。
但是,对于家人,它却十分温顺,尤其是对我,每当我在院子里玩耍时,它总会默默地陪伴在我身边。
尽管白鹅有时会显得有些傲慢,但它的那份忠诚和勇敢,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它。
我想,这就是我家白鹅的魅力所在吧。
《白鹅》课文赏析:
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只白鹅的形象。
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白鹅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
首先,作者通过对白鹅外貌的描绘,让读者对白鹅有了直观的认识。
白色的羽毛、扁而宽的嘴巴、小而亮的眼睛以及昂首挺胸的走路姿态,都使得白鹅的形象栩栩如生。
其次,作者通过描述白鹅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性,展现了白鹅的性格特点。
白鹅早晨的叫声、吃饭的方式以及作为守卫者的角色,都体现了白鹅的聪明、警觉和忠诚。
最后,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和尊重,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虽然白鹅有时显得傲慢,但它的忠诚和勇敢却让人深感敬佩和喜爱。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以白鹅为载体,寓教于乐,既能让小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是一篇优秀的语文课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白公鹅》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白公鹅》课文原文及赏析《白公鹅》课文原文:我家养了一只白公鹅,它可神气了。
它的头上长着一簇雪白的羽毛,像戴了一顶白色的帽子。
脖子长长的,弯曲起来像一个问号。
它的身体肥大,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像一位绅士。
这只白公鹅的行为举止也很特别。
它每天都要去池塘里游泳,游得非常自在,仿佛那是它的王国。
它在水里扑腾,溅起一片片水花,然后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上。
每当有生人靠近池塘,它就会立刻警觉起来,昂首挺胸,摆出一副威武的样子。
白公鹅的吃饭更是有趣。
它喜欢吃鱼,每次我把鱼丢进它的食盆,它都会先用嘴巴啄一下,然后再慢慢享用。
吃的时候,它总是那么优雅,一点也不急躁。
这只白公鹅虽然有时候显得霸道,但是我们都非常喜欢它。
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白公鹅》课文赏析:这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只白公鹅的形象和行为习性。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富有想象力的描绘,让读者对白公鹅有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作者通过对白公鹅外貌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头上的白色羽毛、长长的脖子、肥大的身体以及慢吞吞的步伐,都让人感受到白公鹅的优雅和高贵。
其次,作者详细描绘了白公鹅在池塘中的活动和对待食物的态度,进一步展示了其个性特征。
白公鹅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泳,对陌生人的警觉,以及吃饭时的优雅态度,都体现了它独立、自信和高贵的品质。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尽管它有时显得霸道,但它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乐趣和生活的丰富色彩。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通过描绘白公鹅的形象和行为,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同时也教育他们尊重和爱护动物,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白公鹅》原文及教案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白公鹅》原文及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白公鹅》原文如果可以给禽鸟授军衔的话,那么,这只白鹅满可以当个海军上将。
瞧它那姿态,那步履,它同村里其它的鹅讲话时的那种语调——全是海军上将的风度。
它走起路来神气十足,一步一停。
每迈出一步之前,总是先把白色_下的鹅爪高高抬起,同时把那像折扇似的脚蹼一收,这样站一会儿,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把脚往泥泞里踩去。
它竟然能够用这种姿势走过最泥泞的道路而不弄脏一片羽毛。
这只鹅从来不跑,甚至放狗去赶它也不跑。
它总是高高地、一动不动地昂起长长的脖子,好像脑袋上顶着一杯水似的。
提起脑袋,说实在的,它好像并没有脑袋,而是从脖子上直接长出那橙_的、鼻梁上凸起一个大包的巨喙。
这包非常像是帽徽。
当这只鹅在浅滩上伸展开身子,扑打着那足有一米半长的翅膀时,水面便激起阵阵粼波,岸边的芦苇也沙沙作响。
如果这时它再叫两声,草场上挤奶员的奶桶也会被震得嗡嗡作响。
总而言之,这只白鹅是整个草场上最重要的人物。
由于自己这一地位,所以它生活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村里最漂亮的母鹅一只只都盯着它。
水草、浮萍、贝壳和蝌蚪最多的浅滩全都属于它。
最干净的、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沙底浴场——是它的;草场上最嫩的青草地——也是它的。
这些都不打紧,最要命的是我的钓x台所在地——浅滩之间的深水湾,白鹅也认为是属于它的。
为了这个水湾,我同它打了好久的官司。
它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一会儿把它的鹅舰队排成纵列径直朝我的钓x台开来,而且久久不去,绊住我的浮标就乱扯乱拽;一会儿又在正对岸集体洗澡。
洗就洗吧,可它们又叫唤,又扑打翅膀,追来追去地扎猛子,捉迷藏。
要不就同别的鹅群打架。
战斗结束之后满河飘着羽毛,那个喧嚣声,那个得意洋洋的叫喊声,弄得根本不可能有任何鱼来咬钩。
它多次吃掉我罐子里的蚯蚓,拖走我穿在绳子上的鱼。
它干这些并不是偷偷摸摸的,而是大大方方、从容不迫的,仿佛在显示它对这条河流的统治权。
显然,它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只为它而存在的,要是它知道连它自己也是属于一个村童斯焦普卡的,只要斯焦普卡愿意,完全可以把它宰了,让母亲拿去做鹅肉白菜汤——要是它知道的话,一定会感到惊奇。
四年级语文《白鹅》说课稿_1
四年级语文《白鹅》说课稿四年级语文《白鹅》说课稿1一、说教材《白鹅》是编排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__主要是向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的形象特点,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于白鹅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
共可以分为4个大段:第一段(1—2)主要描写了白鹅高傲的姿态;第二段(3)主要描写了白鹅的叫声;第三段(4)主要描写了白鹅的步态;第四段(5---7)主要描写了白鹅的吃饭。
全文结构非常清楚,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主要是围绕着“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来统领全文的。
全文就是细致刻画白鹅的三大方面重点来描写了它的性格特点,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这篇__的语言活泼、诙谐、准确运用了多种修辞表现手法,主要运用了对比,拟人,反语等。
而反语的应用,更显得这只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居,文中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面对这份文本,我估计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
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
作为教者的我们只有帮助学生建构这样的感性的语文世界,才能品味到语言的精妙之处。
因而,__最大的教学价值是训练学生去领会语言的独特与精妙之处,初步掌握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细致。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特点的分析、解读,基于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基于编者意图的领会,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认读8字,会正确书写12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厉声呵斥、厉声叫器,引吭大叫、局促不安、步调从容、大模大样、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倘若、从容不迫、窥伺、不胜其烦”等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等朗读课文;目标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了解白鹅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公鹅》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公鹅》课文原文及赏析《白公鹅》课文原文如果可以给禽鸟授军衔的话,那么,这只白鹅满可以当个海军上将。
瞧它那姿态,那步履,它同村里其它的鹅讲话时的那种语调——全是海军上将的风度。
它走起路来神气十足,一步一停。
每迈出一步之前,总是先把白色*下的鹅爪高高抬起,同时把那像折扇似的脚蹼一收,这样站一会儿,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把脚往泥泞里踩去。
它竟然能够用这种姿势走过最泥泞的道路而不弄脏一片羽毛。
这只鹅从来不跑,甚至放狗去赶它也不跑。
它总是高高地,一动不动地昂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似的。
它还会用一种不满的语气,粗声粗气地叫唤,非把人家吵醒不可。
有时,它还挺霸道呢!如果一群鹅在一起吃饭,它非但不让,还会伸过脖子来咬你一口。
它要是高兴了,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它会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呢!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每到傍晚,我们全村的少女都穿着各色的雨衣,到河边逮鸭子。
无论多么淘气的鸭子,只要被雨一淋,就成了落汤鸡了,所以都乖乖地钻到水里去了。
只有大白鹅还在岸上大摇大摆地踱着方步。
有好几次,它被赶进水里,可是它又从水里钻出来了。
它的身体是那么洁白,在明净的水里显得很显眼。
我们这些小鸭子便高兴地追赶它,抓它,可是怎么也抓不住它。
它总是东躲西藏,我们累得气喘吁吁的,最后只好放弃,说:“这鹅太狡猾了!”赏析这篇课文描绘了一只白公鹅的生动形象,通过对其神态、步态、叫声、习性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白公鹅的海军上将风度和霸道性格。
同时,文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在描写方面,作者采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白公鹅的形象跃然纸上。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鹅》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鹅》课文原文及赏析《白鹅》课文原文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赏析《白鹅》是著名漫画家和文学家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描绘鹅的生活习性的文章,文章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展现出了鹅的高傲和可爱。
在描绘鹅的叫声时,作者用“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形容,既突出了鹅的个性特点,也让人感受到了鹅的威严和力量。
而在描述鹅的步态时,作者用“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鹅的傲慢和自信,让人忍俊不禁。
最有趣的是描述鹅的吃饭过程,作者详细描绘了鹅吃饭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了鹅的可爱和憨态可掬。
同时,这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对动物的热爱。
总的来说,《白鹅》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童趣的文章,通过作者的描绘,我们不仅能了解到鹅的生活习性,还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白鹅》教材解读
一“听”三“看”,“傲”“趣”横生品赏人教版四上《白鹅》一、知背景,走近丰子恺。
1.写作背景:《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
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
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
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2.走近丰子恺: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景仰的漫画家、散文家。
丰子恺曾经这样评价自己:一方面是一个“虚伪的、冷酷的、尖利的老人”,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
这两重人格常常在他心中交战。
他的文章正是这“二重人格的苦闷象征。
”著名学者王西彦也指出其具有“两重性格——一个是出世的、超脱物外的、对人间持静观态度的;另一个是人世的、积极的、有强烈爱憎感情的。
但总体说来,丰子恺出世的、超然物外的性格则略占上风,礼赞儿童的创作占主导。
丰子恺笔下的白鹅也非常有个性。
二、品高傲,走进“鹅老爷”。
1.首先,让我们去看看白鹅的姿态,你瞧,它“正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一个“左顾右盼”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骄傲得意的白鹅在向其他动物炫耀,它那长长地头颈,好像在说:“同类们,这就是我高超性格的象征。
”(凡动物,头是最主要部分。
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
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
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
狼、狐、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
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
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
)2.接着,让我们去听听鹅的叫声,一个厉声呵斥,一个厉声叫嚣,一个引吭大叫,是如此的严肃郑重,不亚于狗的狂吠,但更能听出了鹅叫声的“大”和“严厉”的特点。
而且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坏人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无论对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连要吃饭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3.再让我们去看看鹅的步态,你看,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白鹅》课文解读
《白鹅》课文解读
教学这篇课文,在落实人文性要求时必须强调体认事物背后的情感元素,具体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丰子恺的一些漫画进行讲解。
从工具性层面着眼,《白鹅》这篇文章层次鲜明,写法简洁易懂,很好地体现了状物文章的典范价值。
文章先简单交待白鹅的来历,再用“左顾右盼”一词点明白鹅高傲的特点。
接着,作者用一个过渡段总起,然后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层面分别刻画白鹅高傲的特点。
在每一个具体层面,作者又以不同的角度展开。
叫声与步态主要运用比较手法,前者主通过与狗的比较突出鹅叫声的严肃郑重,后者则通过与鸭、净角的比较突出鹅步态的傲慢。
在吃相这个层面,丰子恺又从食物、吃法、鹅狗大战三个视角进行描画。
《白鹅》主要内容及其赏析
《白鹅》主要内容及其赏析
《白鹅》是丰子恺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白鹅的叫声、
步态和吃相,展现了白鹅的高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文章开篇先点明了白鹅的来历,然后用“左顾右盼”“傲慢”等词语,
从姿态和叫声两方面突出白鹅的高傲。
接下来,文章详细描写了白鹅
的步态,通过与鸭的对比,表现出白鹅的从容不迫。
在吃相的描写中,作者用“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等词语,表现出白鹅的架子十足。
最后,
作者用“高傲”一词总结了白鹅的特点,并通过写白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
这篇散文的语言幽默风趣,运用了大量的反语,如“我们的鹅老
爷”“架子十足”等,表现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
比的手法,将白鹅与其他动物进行对比,突出了白鹅的特点。
《白鹅》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它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吸引了无数读者。
2020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白鹅》的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白鹅》的知识点总结一、词语解释1、左顾右盼:“顾”和“盼”都是看的意思。
课文里指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东看看,西看看,一点儿也不拘谨。
2、引吭大叫:“吭”是喉咙的意思。
这个词是说鹅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叫。
3、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本文指鸭子的步态急速,很不自然。
4、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
这里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5、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在课文里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个样,一点儿也不马虎。
6、不胜其烦: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7、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了。
8、扬长而去:指狗偷食完鹅的食物后大模大样地离开,与偷食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9、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文中说鹅并不奢侈,是指鹅虽然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但这三样东西都是平常的东西,不需要什么花费。
二、句子理解1、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高傲”是指极其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鹅高傲的具体表现。
同时,它也是过渡句。
2、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从容”(中的“从”读cóng,不读cōng),“从容”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的意思;“大模大样”(中的“模”读mú),“大模大样”用来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颇像”就是很像;“净角”中的“角”读jué,是角色的意思,作者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譬如”是比如的意思;“倘若”是假如的意思;“从容不迫”是指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突出鹅吃相的可笑,可笑在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可笑在一丝不苟的吃法,可笑在循规蹈矩、不会变通的做法。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文本解读
《白鹅》教材解读和分析夏娟本组教材选了四篇课文,主题是“作者笔下的动物”,这几篇课文同样写动物,但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因此,运用的表达方法也有所不同,语言也各具特色。
《白鹅》这篇课文,是丰子恺老先生的一篇儿童散文。
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特点──高傲。
从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细致刻画了白鹅的特点,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如何上好这样一篇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的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引领学生“感受、理解”事物的特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要进行文本细读。
通过对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特别是儿童散文《作父亲》、《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儿女》、《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等作品的仔细阅读,认真研读了他的图文散文《白象》 (配了两幅漫画《白象及其五子》和《白象的遗孤》)、《贪污的猫》、《阿咪》。
以及欣赏了丰子恺的大量漫画作品,同时又把一本名为《丰子恺——位有菩萨心肠的现实主义者》的小书读完。
最后再对教材文本进行了细致地语义分析,通过自己的“读”,对丰先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对丰先生的语言特色也有所感受,从而实现了对文本意义的粗概解读。
一、丰子恺散文解读集萃1.作者丰子恺简介丰子恺( 1898-1975)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
1921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
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
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
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和钱锺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以及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同被司马长风列为中国20世纪30 年代“铮铮有声”的散文名著,在我看来,如果用相声大师作比的话,我觉得钱锺书像侯宝林,作品文雅华丽,擅长文人学者式的挥洒;而丰子恺像马三立,作品则通俗质朴,注重平民心态和生活风情的刻画。
四年级上册语文《白鹅》的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白鹅》的知识点总结四年级上册语文《白鹅》的知识点总结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白鹅》的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上册语文《白鹅》的知识点总结篇1一、词语解释1、左顾右盼:“顾”和“盼”都是看的意思。
课文里指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东看看,西看看,一点儿也不拘谨。
2、引吭大叫:“吭”是喉咙的意思。
这个词是说鹅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叫。
3、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本文指鸭子的步态急速,很不自然。
4、三眼一板: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
这里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5、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在课文里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个样,一点儿也不马虎。
6、不胜其烦: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7、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了。
8、扬长而去:指狗偷食完鹅的食物后大模大样地离开,与偷食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9、奢侈: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文中说鹅并不奢侈,是指鹅虽然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但这三样东西都是平常的东西,不需要什么花费。
二、句子理解1、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高傲”是指极其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鹅高傲的具体表现。
同时,它也是过渡句。
2、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从容”(中的“从”读cóng,不读cōng),“从容”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的意思;“大模大样”(中的“模”读mú),“大模大样”用来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颇像”就是很像;“净角”中的“角”读jué,是角色的意思,作者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小学语文白鹅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单元分析
《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所以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白鹅》一文,重点刻画白鹅的性格高傲,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顾右盼,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从容不迫”的吃相具体细致刻画了鹅的高傲。
二、文本细读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
品读着丰子恺先生的文字,一股股乡村风情扑面而来,一丝丝幽默风趣跃然纸上,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跳跃。
一只白鹅,一篇小文;一个小动物,一片真情流露。
如何引领学生品味其中韵味,自然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1、“余音绕梁”读叫声
在动物界中,鹅的叫声并无什么奇特之处,既没有黄莺般的清脆,又没有画眉般的悦耳,可在作者的心中,却是那样亲切,那样美好。
2、“大模大样”学步态
鹅的步态这一部分内容是发掘白鹅“有趣、可爱”的一个点,“大模大样”这个词非抓不可,也正是这大模大样的走路,才把白鹅的高傲和傲慢体现得淋漓尽致。
3、“一丝不苟”话吃相
丰子恺先生花了较多的笔墨来描写白鹅的吃相,这也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
课文先写鹅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进而举例说,“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就这部分教学而言,可着眼于“一丝不苟”一词,引出“鹅老爷的脾气”,辐射全文,找出课文中具体内容,梳理、品读、感悟,以达到情趣盎然,妙趣横生之功效,那白鹅有趣可爱的形象也就浑然天成。
白鹅教材解读
白鹅教材解读解读白鹅教材一、教材解读1文字简说。
说到鹅,任何人都可以背诵鹅,鹅,鹅,向天歌。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绿水中;脚底泛红,拨动清水。
《咏鹅》这首诗聚焦的是鹅的形象——色彩之美,姿态之优雅。
《白鹅》中,作者xx展现了白鹅的特点——傲慢。
第一次带鹅回家,从伸长头颈环顾四周的姿势,给人留下了X开头骄傲的印象。
然后,更表现在叫声、步态和吃相上的鹅的傲气占据了全文,描绘了鹅庄重的语气、宏大的步态和细致的吃相。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鹅的特点。
例如,与狗的叫声相比,鹅的叫声响亮而刺耳。
随着鸭子的快速步伐,有一阶段的尴尬,显示出鹅的从容和优雅的风度;通过狗躲在树篱里,看着跑着,试图吃它的食物,然后立即逃到树篱里,蹲着等着的琐碎描述,展示了鹅的主人风格。
这一系列的对比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它的声音和形状。
除此之外,作者还善于用反讽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用一些贬义的词语来表达鹅的个性,比如我们鹅师傅的倦意和傲慢,就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
编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验动物的乐趣和可爱,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二是在阅读中,通过把握作者的特点,感受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体会写作的方法。
本课Xx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描述白鹅傲慢的特征的。
教学的难点在于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理解作者对鹅的喜爱。
2词分析。
(1)句子的理解。
(1)鹅的骄傲更多地表现在叫声、步态和进食上。
傲慢是指极度骄傲,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
这句话是文章的xx句,在全文中起着主导作用,概括了鹅骄傲的具体表达。
同时也是一个过渡句,既继承了上面一个高傲的动物,又引起下面一只鹅的叫声,使文章自然清晰。
(2)鹅的步伐从容而宏大,颇似京剧中净角的样子。
在平静中,读cng而不是cng,平静意味着不慌不忙、从容淡定;大格式的模式读m用来形容傲慢和冷漠;喜欢就是喜欢;网角中的角度发音为ju,意思是角色。
网角是戏曲角色的一种,俗称“花脸”,扮演一个性格刚强或粗犷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鹅》教材解读和分析夏娟本组教材选了四篇课文,主题是“作者笔下的动物”,这几篇课文同样写动物,但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因此,运用的表达方法也有所不同,语言也各具特色。
《白鹅》这篇课文,是丰子恺老先生的一篇儿童散文。
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特点──高傲。
从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细致刻画了白鹅的特点,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如何上好这样一篇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的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引领学生“感受、理解”事物的特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要进行文本细读。
通过对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特别是儿童散文《作父亲》、《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儿女》、《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等作品的仔细阅读,认真研读了他的图文散文《白象》(配了两幅漫画《白象及其五子》和《白象的遗孤》)、《贪污的猫》、《阿咪》。
以及欣赏了丰子恺的大量漫画作品,同时又把一本名为《丰子恺——位有菩萨心肠的现实主义者》的小书读完。
最后再对教材文本进行了细致地语义分析,通过自己的“读”,对丰先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对丰先生的语言特色也有所感受,从而实现了对文本意义的粗概解读。
一、丰子恺散文解读集萃1.作者丰子恺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
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
1921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
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
1924年开始发表漫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漫画有《子恺画全集》。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
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和钱锺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以及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同被司马长风列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铮铮有声”的散文名著,在我看来,如果用相声大师作比的话,我觉得钱锺书像侯宝林,作品文雅华丽,擅长文人学者式的挥洒;而丰子恺像马三立,作品则通俗质朴,注重平民心态和生活风情的刻画。
丰子恺曾经这样评价自己:一方面是一个“虚伪的、冷酷的、尖利的老人”,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
这两重人格常常在他心中交战。
他的文章正是这“二重人格的苦闷象征。
”著名学者王西彦也指出其具有“两重性格——一个是出世的、超脱物外的、对人间持静观态度的;另一个是人世的、积极的、有强烈爱憎感情的。
但总体说来,丰子恺出世的、超然物外的性格则略占上风,礼赞儿童的创作占主导。
俞平伯曾评价丰子恺:“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2.丰子恺散文风韵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称赞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将他比作是日本著名作家内田百间和我国古代的陶渊明和王维。
他的这种独特文风并不是一时的兴致所至,也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和作家童年体验分不开的。
当然。
我们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创作还与佛教思想的影响有关。
丰子恺相信宗教中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人类之爱,有一种宗教的皈依体验,这使得丰子恺能够超越世俗利益,心灵升华到异于常人的境界,对世事能更看到不同一般的深层意义。
所以,他的散文能“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起到睹微知著,小中窥大的的最佳效果。
的确,丰子恺所作的散文,洋溢着艺术家的真率和真情,富于情趣。
虽然所取的题材,并没有什么深奥的东西,但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旦到了他的笔端,就有一种独特的风韵和情趣。
(1)童趣。
丰子恺家中“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常常让他深受“启示”,他常常换位成孩子的视角来对这个世界进行“审美观照”。
作家的这个比喻真是再传神无比:孩子们围绕在自己的膝下,唧唧喳喳,活泼可爱。
同时这个比喻又饱含着喜爱与幸福之情。
作家将这种感情倾注于笔端,使我们有幸得以分享。
分享之余,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丰子恺对孩子及其世界的独特态度与看法。
他毫无顾忌地礼赞童心,视童心为理想追求的寄托,并自称是儿童的崇拜者,客观上对现代儿童观、儿童文化和儿童文学创作作出了艺术的丰富和独特的贡献。
我们阅读丰子恺那些描写童真的散文,常常感到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冲突,一个是真率的、有情的世界,一个是虚伪的、势利的世界。
在丰子恺眼里,孩子就是这样最坦诚最完善的人,大人们相对却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所以丰子恺对孩子的爱是平等甚至是谦卑的,他对于孩子的言语与行动从来都是认真对待。
在他的散文中,我们看不出他如何威严、摆父亲的架子,也看不出他对孩子怎样宠爱,更不会有对孩子的所谓期待或教诲;有的只是他对于孩子世界的肯定、赞美与憧憬。
而当他虔诚地守着这个信念的时候,他自己不也就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好奇的、不通世故的孩子”了吗!(2)画趣。
丰子恺既是名画家又是散文高手,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经常自觉地为散文配画漫画,图文并茂,妙趣横生。
丰子恺的散文大都有高潮或“文眼”,即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而他的漫画往往画下最精彩的部分。
看过散文,再欣赏漫画,更能体会其中的情趣。
丰子恺散文的画趣不仅表现在散文中有漫画,图文并茂,而且还表现在漫画式的“印象的描写”。
丰子恺自己在《绘画与文学·文学的写生》中指出文学者描写自然的时候,因为没有线条和色彩而只有一双锐敏的眼和一只利巧的嘴,故惯于提取自然的特点而扩张之,而描写其大体的印象。
这种“印象的描写”,正是漫画式的描写方法。
丰子恺在《陋巷》中为马一浮画了一幅特点鲜明的肖象,寥寥数笔,马一浮先生的“奇相”就突显出来了。
丰子恺用“印象的描写”来写人物动作,同样十分传神。
《吃瓜子》中就把女人们、小姐们咬瓜子的姿态描写得十分细致美妙,把她们吃瓜子时的窈窕姿势、妩媚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3)谐趣。
丰子恺是“幽默大师”。
幽默的核心是“乖讹”,孩子天真幼稚,其言行和想法常常显得“乖讹”,如实描述这种“乖讹”就会产生幽默的效果。
他随笔中的幽默大都是和颜悦色,心宽气朗的。
不过凡幽默总含有程度不同的嘲讽意味的,其中有很大的“乖讹”,具有嘲讽带来的幽默。
丰子恺散文的第二种幽默是语言的幽默,主要体现在巧妙设喻和适当夸张。
幽默中透出强烈的反讽意味。
总之,他的漫画和散文洋溢着丰子恺特有的“有情滑稽”,常会令读者产生会心的微笑,丰子恺的幽默总在平和中透出一种淡淡的诗意。
(4)禅悟。
日本现代作家谷崎润一郎所言:“他所取的题材,原并不是什么有实用或深奥的东西,任何琐屑轻微的事物,一到他的笔端,就有一种风韵,殊不可思议。
”这种看似浅显却韵味深厚的风韵究竟来自何处,谷崎润一郎并没有明确指出来,其实这正是由于丰子恺散文中流露的浓厚的悲天悯人的宗教意识所致。
朱光潜在《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中说:“当时一般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即在20年代有着传奇色彩的李叔同。
丰子恺早年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在李叔同出家后不久,三十岁生日那天,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成为一名在家居士。
因此在他的文中,多从佛理的角度来阐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以宗教式的思维方式来观照人生。
因此他在文中除了表现小儿女天真无邪的生活情趣之外,更多的也表现出佛教中悲智双运、利他无我的大乘菩萨行精神。
记得有人说“文如其人”,我想这里的文便应该指的是散文,巴金曾形容他是个“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有着一颗纯洁无污垢的孩子的心”。
而丰子恺的文则充分证明了这句话。
和他同时期的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丰子恺先生是一个非常诚实直率的人,襟怀坦荡,浑然本色。
从他的文章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胸无宿物,不设城府的丰先生,不仅他的言谈举止,学识修养,情趣爱好历历在目,就连他的灵魂和思想都清清楚楚,毫不掩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同时,丰子恺的童年经历也为他后来的创作做了心理准备,主导着他的创作,使他总是用心去表现作为一个孩子本质的童稚与纯真,致力于“为儿童另行创造一个世界”,这种“向童年的归依体验”,是作者批判现实丑恶,向往美好人性,寻找精神家园的诗意之梦。
二、《白鹅》的文本细读。
1.本文写于1946年夏天。
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
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
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
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2.《白鹅》全文共7个自然段,729个字,八个一类生字,十二个二类生字,是一篇精读课文。
3.本文选自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作者善用语言文字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
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探究人生、自然的佛理真谛,神游于儿童纯真的情趣之中,于日常生活中吟味世态人情,描写细腻。
语言风趣幽默,使人如临其境,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4.本文的生花妙笔主要表现在:(1)词语通俗、准确:“左顾右盼”、“厉声呵斥”、“三眼一板”、“从容不迫”...... (2)句子生动有趣:“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3)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进行了细致刻画。
(4)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印证鹅的高傲:叫声高傲、步态高傲和吃相高傲。
表达了自己的对鹅的喜爱之情。
5.本文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
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示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这一系列对比,白鹅幽默风趣的形象通过文字展现在眼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6.本文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更显得这只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居。
白鹅在丰先生的笔下已然不是动物,而是一位率真、不通世故的儿童,文中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7.本文一大特性是:教材除了文字文本呈现外,还呈现了丰子恺的关于鹅的两幅漫画,图文并茂,妙趣横生。
形神兼备的漫画从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形象地诠释。
丰子恺这种随笔配漫画的形式,正可让随笔和漫画相互取长补短,以增加表达效果。
8.《白鹅》原文中写道:“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
可见,丰子恺以慈悲为怀,利乐有情的精神不仅表现在日常待人处世上,还推己及物,对植物动物也都抱着平等、悲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