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技术
凹版印刷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凹版印刷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出现刮刀线或油墨线。
原因有:刮刀磨损或刮刀上粘有脏物;油墨中混入杂质;油墨细度不够;印刷版打磨不好,过于粗糙;油墨粘度太高。
处理办法:a)如果刮刀线是随着刮刀的左右摆动而有规律的左右移动,则可判定是刮墨刀磨损或刮墨刀上粘有脏物,可用竹签在起刀线的部位将脏物清除;如是刮刀磨损,则应立即打磨刮刀或更换新刮刀。
b)在印刷中所有油墨都须过滤。
尽量使用新墨。
c)油墨颗粒太粗、细度不够,易出现线条,用细度计检测油墨细度,如细度不够需要换油墨。
d)印刷版打磨不好或版面上有细小硬块,可先用细砂纸在印刷版面上来回打磨,如仍不能解决,需退铬重镀。
e)定时测量油墨粘度,保持油墨粘度的稳定,有条件的厂家可使用油墨自动粘度控制器。
2、印刷水纹。
出现水纹的原因主要有:油墨的粘度太低;印刷版雕刻太深;油墨的流动性不良。
处理方法:a)适当提高油墨粘度。
b)提高印刷速度。
c)调整刮刀角度成税角。
d)版雕刻太深无法调整的需要重新制版。
e)改良油墨的流动性。
3、油墨回粘。
出现印刷回粘的原因主要有:溶剂过慢干,油墨的干燥性不良;印刷过程中收卷压力太大,印刷后叠放压力过大(特别是高温天气);冷却水温度太高,起不到冷却效果;烘干箱的温度过高,风力过大使油墨出现假干现象;印刷膜的非印刷面表面张力大(或双面电晕的情况),使薄膜非印刷面上油墨的亲和力大,油墨发生转移。
处理办法:a)更换为快干熔剂,使油墨充分干燥。
b)调整收卷压力,尽量放小。
收卷的卷径不要太大,堆积重量要小。
c)检查印刷机的冷却水是否打开,水温是否符合要求。
d)调整烘箱温度及风力,一般在50~65℃为宜。
e)屯刷前检测薄膜的表面张力,印刷面的表面张力要大于非印刷面,双面电晕的薄膜最好不要使用。
4、印刷色差。
出现印刷色差的原因主要有:刮墨刀的位置、角度、压力发生变化引起印刷色差;油墨粘度变化引起印刷色差;油墨色浓度的变化引起印刷色差;印刷版印到一定量后已变浅;印刷版堵版引起印刷色差;多色混合配置专色时,如果混合油墨中个颜料的比重相关较大,在印刷过程中,如油墨循环不良易发生油墨沉淀从而引起印刷色差。
凹印图文不清晰的原因及解决
凹印图文不清晰的原因及解决图文不清晰是凹版印刷比较常见的司题之一,以下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展开讨论。
1.人为因素员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是造成很多重大质量事故的原因之一。
为了保证凹版印刷的质量,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岗位意识;要求员工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规程。
2.机器因素在凹版印刷中,造成图文不清晰的设备问题主要是某些相关装置没有配备齐全或即使配备,没有很好利用,这些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油墨循环装置。
许多企业的印刷设备均没有配备油墨循环装置,直接将油墨加入到墨盘中,这样,造成油墨的循环量不够,流动性欠佳,导致糊版、印刷图文不清晰。
油墨循环装置包括电机式油墨循环装置和气动泵式油墨循环装置两种。
电机式价格较低,但会因油墨中的异物堵住油墨出槽口的滤网而使油墨不上盘,造成脱墨现象。
其初次配墨量较多,容易造成油墨的浪费。
气动泵式的初次配墨量较少,能够减少油墨浪费,且很少发生油墨中的异物堵住滤网和因电机过热造成火灾的事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 油墨刮刀左右摆动装置。
有些企业为了延长刮刀的使用寿命,往往去掉刮刀的左右摆动装置。
这样不仅会造成图文不清晰等故障,还会缩短印版滚筒的使用寿命。
(3) 循环水冷却装置。
循环水冷却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使印刷品出烘箱后迅速冷却下来,不至产生反粘现象和收卷后印刷品正反面互粘现象。
因其成本较高,许多印刷企业在引进设备时往往没有配备,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有两点。
一是随着设备的长时间运转,致使印刷品出烘箱后经过的第一根导辊的温度很快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油墨中的树脂被烫化,产生反粘现象,印刷图文不清晰。
二是印刷品上的油墨或光油没有完全干透即进入收卷装置中,再展开时就会产生正反面互粘现象,同样造成印刷图文的不清晰。
为了减轻印刷图文不清晰,建议大家及时配备以上装置。
3.材料因素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材料有:承印材料、油墨、溶剂和胶辊。
(1) 承印材料。
凹版印刷工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凹版印刷工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凹版印刷工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着油墨附着力差、套印误差、刀线问题、色差、堵板、静电故障和气泡等常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操作工艺、加强设备维护、控制工艺参数等措施可以将其加以有效解决,从而提高凹版印刷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凹版印刷工艺在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印刷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凹版印刷工艺;常见问题;解决措施引言凹版印刷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印刷工艺在包装、标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凹版印刷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油墨附着力差、套印误差、刀线问题、色差、堵板、静电故障和气泡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印刷效果,因此需要采取解决措施及时处理。
1凹版印刷工艺干版的影响因素刮墨刀压力和角度刮墨刀通过向印版施以适当的压力将印版非图文部分的油墨刮拭干净,留下图文部分网穴中的油墨,在适当的印刷压力作用下,网穴中的油墨转移到承印材料上,从而形成图案和文字。
刮墨刀的压力和角度对图文的表面效果影响显著。
刮墨刀的压力过大,会降低油墨的转移率,容易造成干版,同时磨损印版和刮墨刀,降低印版和刮墨刀的使用寿命;压力过小,则容易发生脏版或拉线,使非图文部分产生灰雾。
因此,在保证刮墨效果且不影响产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印刷压力应尽可能设置小一点。
刮墨刀角度越大,刮刀越直,刮墨越彻底,越容易出现干版,同时还会对刮墨刀和印版滚筒造成磨损。
刮墨刀角度较小,刮墨刀与印版滚筒的接触面较大,较不容易出现干版,但受油墨影响,当油墨黏度高或流平性不佳时,容易出现脏版并增加外来杂质,引起印刷故障。
因此,刮墨刀的角度一般设置在30°~70°之间,并根据实际印刷效果调整。
调整该系统的刮刀时,只能转动摇杆控制刀架沿45°角轨道前后移动,使用旋钮对刮刀角度进行微调,无法自由调整刮刀角度和刮刀压力,对干版现象的缓解作用比较小。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现象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和对策1、套印不良现象:多色印刷时,在先印好的油墨皮膜上再印刷油墨,产生排斥现象。
又,第二色把第一色粘下来,产生逆套印现象。
原因:前面的油墨干燥不充分,后面的油墨干燥太快,印刷时粘着性大而引起。
一般光泽油墨容易发生套印不良现象。
对策:1、印版1)、雕刻版较腐蚀版容易引起故障。
(雕刻版较浅)2)、增加后面颜色版深。
2、印刷阶段1)、使用快干稀释剂使前面油墨干燥加快。
2)、使用慢干稀释剂使后面油墨干燥变慢,同时在不出现水流纹的情况下,降低油墨的粘度。
3)、后面油墨的刮刀位置向压印方向靠近,减轻印压,提高印刷速度。
2、起泡现象:印刷时油墨槽中产生气泡,气泡溢出来,阻碍油墨的循环。
出现斑驳或抛光等现象,影响印刷物质量。
前面现象比较易消除,但是有气泡又大又多,泡量少但很难消除的情况。
原因:油墨的表面张力太大,油墨循环装置有缺陷。
对策:1、把油墨粘度调整在适当范围。
2、添加消泡剂。
但添加过量会损害附着力和复合适性,注意有时会出现反作用,反而更显著发泡。
3、防止循环装置中空气被冲进油墨。
4、消除循环装置中油墨的落差和油墨不流动的地方。
5、注:大气泡是粘度过高所造成,小气泡是低粘度造成的,且小气泡一般加入消泡剂可解决。
6、注:喷墨嘴的喷墨方式不好也会产生。
3、斑驳现象:印刷物的满版部分印刷不平滑,出现斑点状模样,降低印刷效果。
原因:1、印刷速度慢,干燥速度慢。
2、油墨太稀。
3、触变性大的油墨容易引起斑驳现象。
4、水性凹版油墨对版辊和纸张润湿性不好,容易出现斑驳现象。
5、静电影响。
对策:1、改良油墨的流动性。
2、使用快干溶剂。
3、在可能的限度内,提高印刷粘度。
4、选用吸墨量少的颜料。
5、减少静电引起的问题。
6、选择印版种类和网屏角度。
通常改善制版法腐蚀版雕刻版网屏角度45度15-30度版深> 32 μ28 μ压辊硬度70-8-度4、堵版现象:印刷时在印版网点中的油墨干燥,致使印刷物出现网点残缺的现象。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故障,影响印刷质量和工作效率。
下面是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胶辊过磨损胶辊过磨损会导致墨量不稳定,在印刷过程中出现墨色深浅不一的情况。
处理方法是更换新的胶辊,确保其表面光滑。
2.胶辊不均匀磨损胶辊不均匀磨损会导致墨量分布不均匀,造成印刷图案不够清晰。
处理方法是通过精确调整胶辊的位置和轴向,使其均匀磨损。
3.油墨不连续油墨不连续会导致印刷图案有色差或缺墨现象。
处理方法是检查墨盘的墨量,补充油墨或清洁墨盘,以保持墨量稳定。
4.墨色不准确墨色不准确会导致印刷品颜色偏差。
处理方法是调整墨辊和胶辊的间隙,以控制墨色的传递量。
5.凹版压力不均匀凹版压力不均匀会导致印刷图案不清晰或出现模糊现象。
处理方法是检查印刷机的平衡性,调整压力辊和背压辊,以确保凹版压力均匀。
6.凹版转速过快或过慢凹版转速过快或过慢会导致印刷图案模糊或出现缺失。
处理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印刷机的速度,使其与凹版的匹配度最佳。
7.凹版磨损凹版磨损会导致印刷品细节不清晰或产生噪点。
处理方法是定期更换凹版,并及时做好保养工作,延长凹版的使用寿命。
8.印刷雾化印刷雾化会导致文字或图案模糊不清。
处理方法是调整印刷机的湿度和温度,以控制墨水的流动性,减少雾化现象的发生。
9.纸张吸湿纸张吸湿会导致纸张变形,影响印刷质量和注册精度。
处理方法是调整印刷机的湿度和温度,选择合适的纸张,并进行事前处理,防止纸张吸湿。
10.印刷品色差印刷品色差会导致不同批次的印刷品颜色不一致。
处理方法是确保油墨的配比准确,并严格控制墨水的传递量和温度。
11.印刷精度不高印刷精度不高会导致图案偏移或错位。
处理方法是检查印刷机的注册设备,调整凹版和印刷机的位置,确保印刷精度达到要求。
总的来说,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包括更换磨损部件,调整印刷机的湿度和温度,控制油墨的传递量和墨色,以及定期维护保养设备。
凹印12种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凹印12种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在凹版印刷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由机械、工艺原辅材料、工作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印刷故障,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
现将在从事凹印工作中积累的实用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
故障一规则性和无规则性线痕(刀线)1、规则性线痕原因:(1)油墨内混有残渣把刮墨刀划伤;(2)印版或能被硬物划伤;(3)印版滚筒磨损掉铬,铜层裸露。
解决方法:(1)用80目的铜网重新过滤油墨,并用600号水砂纸细磨刀刃或更换墨刀;(2)用800号水砂纸蘸溶剂细磨划伤处;(3)用溶剂洗净印版,用502胶水和铜粉填补划伤,并拿细砂纸轻轻打磨光滑(注:此方法适于短版产品)。
2、无规则性线痕原因:(1)刮墨刀刀锋利度不够;(2)刮墨的倾斜度不够,刮墨刀压力过小;(3)刮墨刀安装时平整度差;(4)油墨与溶剂的溶解性、流动性不好;(5)印版滚筒铬层表面处理不平滑,过于粗糙;(6)印刷滚筒印刷时周向跳动大;(7)油墨内有墨渣,粘在刀刃背后‘(8)墨管和位置不理想,油墨流入墨槽过急,造成油墨不匀。
解决方法:(1)用600号水砂纸打磨刀刃;(2)加大刮墨刀的压力,使其倾斜角度向下,并根据实际情况移动刀架,理想接触角度为50―70度;(3)上刀片时,尽量做到用碎布夹紧压条与刀片,使力向外侧拉,同时从中间旋紧螺丝,逐个向外,但紧螺丝不可一步到位,不需重复二三遍完成,使刀片受力均匀;(4)控制好油墨粘度(在不影响印刷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溶解性强,挥发快的深剂,如醋酸乙酯,乙醇,加入少量异丙醇,可增加光泽度;(5)用800号或600号水砂纸蘸溶剂来回打磨印版滚筒,注意磨至图文部分时用力不要过大,如不理想可与制版厂联系重制印版滚筒;(6)检查印版滚筒、滚筒轴、轴承及传动齿轮是否形变、磨损,还可能是由机座水平不正、不稳造成;(7)墨槽、墨箱洗净,油墨多层过滤;(8)移动墨管位置或合理改进墨槽结构。
故障二拖影原因:(1)油墨稀释过滤,粘度下降;(2)刮墨刀与印版接触角度不佳,过于上仰或顶刀力量过大造成刀刃翘曲;(3)调金油与金属粉调配比例不正确;(4)刮墨刀片过软,安装时压条与刀口的距离过大,刀片伸出过长;(5)压印滚筒压力过大,油墨挤出;解决方法:(1)增大油墨粘度,如情况无明显好转,可重新换墨;(2)将刮墨刀的接触角度调节下倾,顶刀力减小;(3)适度减小调金油的用量;(4)改用弹性高的硬刀片,最好用**产的,缩小刀片与压条的伸长距离;(5)减轻压印滚筒的压力;(6)如拖影现象不严重,可适当提高机速来消除。
凹印油墨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
凹版是指印刷(图文)部分凹入印版表面(非图文)部分的一种供印刷用的印版。
凹版一般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两大类。
本文所述的是与照相凹版相关的内容。
凹印油墨主要由成膜物质(树脂等)、着色剂(颜料或染料)、填充料、溶剂及助剂等组成。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凹印油墨大部分是溶剂型油墨。
凹版印刷的最大特点是印刷品的墨膜比较厚,所以印刷品容易发生粘脏等弊病,常见印刷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分析如下。
1.糊版(埋版、堵版)故障现象:印刷品图文或小凹印油墨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吴 敏字印不出来,严重时印刷品上有一层墨迹且图案模糊。
原因:①油墨干性好,油墨复溶性差,使油墨干结在网穴内。
②印刷机速度过慢。
③印版不好或网点不清晰。
解决办法:①在油墨中调入挥发较慢如沸点在120~150 ℃、蒸发潜热较大的溶剂,在稀释油墨时,适当增加溶剂用量,提高油墨的复溶性。
②当油墨干燥速度较快时,可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同时把油墨的上机黏度控制在16~20 s,温度控制在23℃以下。
③重新制版。
2.咬色故障现象:在套印中,后一色油墨将前一色油墨的图案粘拉掉。
原因:①前一色油墨彻干性太慢,或油墨中树脂量太少对承印基材附着牢度差,而后一色附着力太强、印刷压力太大,都会将前一色图案黏掉。
②印刷速度太快,前一色未干,经受不了后一色的黏力。
③印刷时吹风没有集中在图案上或风量过小。
④在前一色中慢干成分的溶剂太多,使前一色不能按要求黏附、干燥。
解决办法:①在前一色油墨中加入快干溶剂。
②减慢速度。
③增加树脂量,加入含树脂的调墨油。
④减小后一色的印刷压力。
⑤降低后一色油墨的黏度,同步减慢速度。
⑥若前一色对承PRINTING FIELD 2020.04印基材黏附不牢,则应检查薄膜的润湿张力是否达到要求,否则应重新处理。
3.粘连故障现象:卷筒纸(塑料或铝箔等)印刷品印后发黏并在收卷时粘连在纸张(塑料或铝箔等)背面,严重时会造成整卷材料完全粘在一起,无法复卷、裁切,造成产品报废。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精心整理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糊版、堵版:故障现象:印刷品图文或小字印不出来,甚至于印品上有一层黑迹,而图案模糊。
原因:1、油墨干燥速度太快,使油墨干结在网纹网穴内。
或者图案网穴早被干结块堵住,新墨上去不能完全复溶,成大面积堆在印品上,涂花图案文字。
2、印刷机速度太慢,刮刀除去非图纹部分油墨后,在到达压印点前,墨己成干固态不转移。
凹印3堵版。
45612目的钢345剂,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6、出现油墨性能缺陷导致的堵版时,应及时更换油墨,尽量避免比重有明显差异的油墨相互组合使用。
墨槽中的油墨要经常搅拌,使各个部位的油墨均处于流动状态。
还应及时添加新油墨或更换新油墨,以避免油墨产生皮膜。
7、当出现由印版网穴内壁质量问题引起的堵版时,应重新镀版或重新制版。
开机前或刚开机时,应先用溶剂擦拭印版滚筒。
印刷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中途停车,长时间停车一定要先把印版清洗干净,或者把印版滚筒侵入墨槽中连续空转。
8、总之,在生产过程中,应适当调整温湿度、印刷速度、溶剂干燥速度、刮刀与压辊之间的距离、降低油墨粘度、减少停机等。
二、咬色、过版:故障现象:在印刷过程中,第二色油墨将前一色印刷的墨迹粘拉掉了,前一版印刷的油墨又到了下一版的版面上。
原因:1、由于前一色的油墨干燥速度慢,或对被印材料粘附性不强,而后一色附着性太强,印刷压力太大或油墨中树脂量太少,都可将前一色咬掉。
2、印刷速度太快,前一色未干,经受不了第二色的分裂力。
在第一色中,慢干溶剂太多,使前一色不能按要求粘附、干燥而受第二色的粘拉破坏。
312345使原因:1、23染。
45上气温高,就很容易引起聚酰胺分子量降解从而使吸湿性增大,造成与印材的粘接力下降。
6、油墨干燥过慢、收卷张力大、印刷后的收卷温度过高,部分油墨软化、膜卷含水量过大、收卷太紧、印刷油墨与接触面的亲和力过强、静电过大等都会造成粘脏。
处理方法:1、提高油墨的初干性和彻干性,加强吹风和热量,使油墨干燥彻底,在收卷都分增加冷却装置,收卷时张力不要过大。
凹版印刷中最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网眼状印刷缺陷
原因
1、油墨粘度过高
2、油墨干燥太快
3、刮刀角度太尖锐
解决方法
1、降低油墨粘度
2、改用干燥速度更慢的油墨,但应注意防止网眼遮蔽
3、把刮刀角度作平
脱落(高光部分)
在网点中有未印刷部分
原因
1、印刷基底材料表面太粗糙
2、印刷压力过低
6、使用静电除去装置,对卷纸加以水分
印迹重叠
有此现象,印刷质量就降低。
原因
1、第一色的油墨没有充分干燥
解决方法
1、检查干燥装置,使用速干性油墨。减慢印刷速度
2、不使用第二色的印刷机,面利用其干燥器来干燥第一色的油墨层
3、改用粘着力更强的油墨
喷火口
刀线
在未印刷部分产生线状印疵
原因
1、凹版滚筒上有划伤
2、刮刀上有划伤
3、乔刀上有微小尘埃附着
4、在印版滚筒或镀铬面有突出部分产生
解决方法
1、重新研磨或重新制作印版滚筒
2、把刮刀换新
3、过滤油墨,加大擦墨压力
4、从凹版滚筒面除出这些部分,或重新研磨印版滚筒
3、使用张力调整滚筒
4、调整卷纸绕卷角度
5、减低轨点压力
6、使用高硬 度橡胶滚筒
7、研究滚筒装配位置
文章来源:全球印包网 /info/4133.html
7、增加卷纸张力
飞白: 印刷缺陷
原因
1、刮刀不良
2、油墨粘度过大
3、油墨干燥过快
4、油墨中颜料含量过多
解决方法
1、检查刮也装配状态
2、降低油墨粘度
3、使用慢干性溶剂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但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凹版印刷故障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1.没有印刷图案或图案不完整:这可能是由于油墨不均匀或油墨粘度过高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增加油墨的稀释剂,调整油墨的粘度或更换更适合的油墨。
2.字体或细节不清晰:这可能是由于版面或版材不平整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和调整版面的平整度,或更换更适合的版材。
3.颜色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稀释不均匀或油墨色彩偏离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的稀释剂,确保油墨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墨迹模糊或起皱:这可能是由于印刷机各部件的摩擦产生静电或温度过高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清洁和调整印刷机的各个部件,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5.爆点现象:这是指印刷过程中出现的小白点或孔洞。
这可能是由于版面或版材的不完整性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和修复版面或版材的问题,确保其完整性。
6.印刷图案偏移:这可能是由于印刷机的调整不准确或印刷速度过快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仔细检查和调整印刷机的各个参数,确保其准确性和适当的速度。
7.墨迹晕开: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干燥速度不均匀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的干燥速度或使用更合适的干燥设备。
8.印刷品纸张变形或收缩:这可能是由于纸张质量不好或湿度不适宜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使用质量好的纸张,控制好印刷环境的湿度。
9.印刷品色彩偏移:这可能是由于色彩管理不当或印刷机参数调整不准确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使用合适的色彩管理工具和设备,并仔细调整印刷机的参数。
10.印刷机故障:这可能是由于印刷机自身问题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和修复印刷机的故障,确保其正常工作。
总之,凹版印刷故障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印刷机和油墨的参数,检查和修复版面或版材的问题,以及控制好印刷环境的湿度和温度。
同时,定期维护和保养印刷机也是避免故障的关键。
凹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凹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凹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常用于包装、商标、票据等印刷品上。
然而,在凹印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影响生产效率。
以下是凹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1.凹版划痕凹版划痕会导致印刷品上出现明显的痕迹,影响印刷品的外观。
凹版划痕的原因可能是凹版硬度不够,或者在调机和清洁凹版时使用了不合适的工具。
解决方法可以是更换更高硬度的凹版,或者使用正确的工具进行调机和清洗。
2.凹版颗粒凹版颗粒会导致印刷品上出现小颗粒,影响印刷品的光滑度。
凹版颗粒的原因可能是在凹版制作过程中没有彻底清除废渣,或者凹版材料本身带有颗粒。
解决方法可以是加强凹版的清洁工作,或者更换凹版材料。
3.凹版质量不均匀凹版质量不均匀会导致印刷品上出现色差,影响印刷品的整体效果。
凹版质量不均匀的原因可能是凹版厚度不均匀,或者在制版过程中温度、湿度不稳定导致凹版干燥不均匀。
解决方法可以是使用精确的凹版制作工艺,确保凹版厚度均匀;同时,控制制版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凹版干燥均匀。
4.印刷品色差印刷品色差会导致不同批次印刷的产品之间颜色不一致。
印刷品色差的原因可能是油墨配方不准确,或者油墨工艺参数调整不当。
解决方法可以是精确控制油墨的配方,确保每次印刷使用的油墨相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油墨的工艺参数,确保印刷品的颜色一致。
5.凹版印刷品不牢固凹版印刷品不牢固会导致印刷品上的图案容易磨损,影响印刷品的耐久性。
凹版印刷品不牢固的原因可能是凹版压力不够,或者使用的油墨粘度不合适。
解决方法可以是调整凹版的压力,确保凹版与印刷品之间有足够的接触;同时,使用合适粘度的油墨,确保油墨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印刷品上。
凹印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凹版划痕、凹版颗粒、凹版质量不均匀、印刷品色差和凹版印刷品不牢固。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凹版制作工艺、印刷工艺和质控方面进行改进和调整,以确保凹印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这样,才能提高印刷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凹版印刷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技术
凹版印刷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技术凹版印刷质量技术凹版印刷实施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稍微不注意,就会影响到印刷质量。
这里罗列出一些凹版印刷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套印不准在多色套印过程中,每一色不能完全重叠,有一定的偏差。
1、原因分析①设备的套印系统数值设定不准确。
②印刷基材存在暴筋或荷叶边现象。
③印刷周长加工不精确,马克线设计得不规范。
2、解决方法①设备重新设定准确的参数,将光电眼对准马克线。
②更换使用合格无缺陷的印刷基材。
③印版周长的径差应由第一色至最后一色逐渐增大,因为基材在加工过程中受料卷、牵引张力以及烘干温度的影响会出现细微的拉伸现象,因此印版径差必须在制版时考虑在内,另外用于套印的马克线必须非常标准、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套印。
刀线现象刀线现象是指版面上没有图文的部分油墨未被刮干净,转移到承印物上,在不予许有油墨的地方出现线条状脏污。
1、原因分析①刮墨刀片上有缺口。
②油墨中有杂质、运转过程被带到刮墨刀片上形成刀线。
③印版的表面处理不好。
2、解决方法①重新用500目水磨砂纸研磨刀片,直到缺口完全消除,或者更换新刀片。
②杂质的存在有两方面原因。
a.油墨本身含有未溶解的固体物质而形成杂质。
b.在对印版进行抛光处理时,使用800目水磨砂纸,砂纸上的砂粒落到油墨中形成杂质,因此,建议对印刷抛光处理时先不要往墨槽中倒油墨,待抛光结束后再倒,油墨在上机前用120目尼龙网进行过滤,滤除杂质,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刀线的产生。
③制版厂在对印刷进行镀铬抛光处理时,表面的光洁度未达到要求,会在印刷过程中对刮墨过程形成阻力,从而产生刀线、浮脏现象。
因此,印刷出厂前必须认真抛光,使光洁度达到满足客户的生产目的。
浮脏现象在承印物的整个非图文部分均匀印上暗淡的颜色称为浮脏。
1、原因分析①油墨的印刷适应性差。
②刮墨刀的压力过小。
③印版的表面处理达不到要求。
2、解决方法①选用优质的油墨,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印刷适应性高,会有效降低废品率。
凹版油墨常见印刷问题
凹版油墨是比较稀薄的,在贮存中,其中的固体料因重力关系,总是要发生下沉现象.所以,使用前不应忽略对包装中墨的搅拌。
从未经搅拌的油墨上层倒出的墨.粘度可能低,颜色浓度和遮盖力可能差一些,从未经搅拌的下层取出的墨粘度会大一些,颜料对成膜物的比例也会高一些,结果附着力将会差,所以在使用前,用清洁的木棒或金属棒将其搅扑均匀,一般至少需把墨搅拌3~5分钟。
如果油墨储藏时间较长,则需要更多的搅动。
其次,油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墨桶的密封和防止杂物混入。
由于这些油墨属挥发性的,要涉及到刮刀和网点问题,因此要防止干结块状物,也要防止贮存中的挥发。
发生上述问题应彻底除去干结的油墨颗粒及杂物,以保持墨的原来状态。
总的来讲,印刷问题不外乎三种原因:第一是油墨问题;第二是印刷机及印刷对象状况;第三是操作者的技能问题。
这三种原因都可能成为印刷作业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当问题发生时,必须对这三者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弄清发生故障的原因,采取对策。
下面列举常见故障及其对策。
1.糊版现象:小字或图案印不出来,严重时可看见一层墨迹。
原因:油墨干性过快,使墨干结在凹穴内;机速慢了,印版不好。
处理方法:墨中可调入120~150℃沸点的适当溶剂减缓干性;适当提高机速;重新制版。
2.咬色现象:在套印中,第二色油墨粘拉掉第一色图案油墨。
原因:油墨彻干性不好(慢了);第二色机器压力太大;机速快了;对稀料不适;给冷热风不良;附着力不好。
处理方法:对第一色,加入快干溶剂;加大热风量;对第二色减少压力或调得比第一色粘性小;减速。
3.粘脏现象:印品互相粘在一起,印迹沾背。
原因:墨干性慢;机速过快;通风不好。
处理方法:加入快干性溶剂;减速;加大吹风。
4.粘附性差现象:印品揉搓即掉色(印塑料、铝泊时)。
原因:油墨不对,墨中树脂量太少;塑料处理不好;皮膜脆硬。
处理方法:换印薄膜的油墨,调墨时用树脂稀释剂;重新处理塑料表面。
关于附着力这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大体与油墨对薄膜的适应性有关,即油墨所用树脂、溶剂、颜料体系应对薄膜表面有较大的柔和性,也与薄膜对油墨的适应性有关,即与薄膜表面对油墨有较大的吸附性有关,就油墨而言,聚酰胺树脂及另外一些树脂对薄膜有较好的亲和性,但因颜料性质各异,对此作用减弱程度不一。
凹版印刷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技巧
凹版印刷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技巧凹版印刷机是一种常见的印刷设备,广泛应用于包装、标签、贴纸等行业。
然而,由于设备运行时间长、环境因素及操作不当等原因,故障是难免的。
本文将介绍凹版印刷机常见的故障及其诊断与维修保养技巧,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首先,我们来了解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凹版印刷机通过凹版的凹槽将油墨传输到印刷品上。
常见的故障包括凹版不固定、凹版刮擦、油墨片断、印刷品质量不良等。
一、凹版不固定凹版不固定导致油墨无法正常传输,印刷效果受到影响。
可能的原因有:凹版固定螺丝松动、凹版固定架损坏、凹版基材老化等。
诊断与维修:首先检查凹版固定螺丝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及时拧紧。
若无松动,检查凹版固定架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则更换新的固定架。
如果凹版基材老化,应及时更换新的凹版。
二、凹版刮擦凹版刮擦导致印刷品上出现刮痕,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常见原因有:凹版表面磨损、刮刀刮力不均匀、刮刀固定松动等。
诊断与维修:检查凹版表面是否有严重磨损,如果有,应更换新的凹版。
检查刮刀刀片是否松动或损坏,如有松动或损坏,及时更换刀片。
同时,检查刮刀固定螺丝是否松动,如有松动,拧紧螺丝以确保刮力均匀。
三、油墨片断油墨片断会导致凹版印刷机运行不顺畅,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常见原因有:油墨粘度过高、油墨溢出、油墨循环系统不畅通等。
诊断与维修:检查油墨粘度是否过高,如果过高,可以添加特殊的稀释剂进行调整。
检查油墨盒是否出现溢出情况,如有溢出,及时清除残留的油墨,并确保油墨盒封闭良好。
同时,检查油墨循环系统是否畅通,如果不畅通,及时清洗和维修系统。
四、印刷品质量不良印刷品质量不良表现为颜色不准确、图像模糊等问题。
常见原因有:凹版墨层不均匀、油墨过量或不足等。
诊断与维修:检查凹版墨层是否均匀,如果不均匀,可以通过调整印版螺丝和墨层均匀器来解决。
检查油墨量是否过多或过少,根据情况减少或增加油墨供应。
除了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也是保持凹版印刷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凹版印刷中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序号
问 题 点
原 因
解 决 办 法
1
反粘:
干燥太慢,使导辊污染,粘着,收卷后油墨粘在非印刷面,
1.溶剂干燥太慢;
2.版辊网纹过深;
3.烘干能力不足;
4.机速太快。
1.采用快干溶剂;
2.如果网纹太深,采用快干溶剂,并放慢印刷速度。
3.烘干原则:主要靠风量(或风速),而温度在其次。
油墨变质。
21
橘皮现象发生在叠印部分
叠印时第主层油墨被第二层油墨溶解,在干燥前对流形成的独特现象。
1.以快干溶剂以较高粘度印刷。
2.提高印刷速度;
3.油墨性能不良,油墨厂解决。
22
白化:印刷面好像撒了面粉一样,并产生粘着不良、划痕等
1.溶剂配方失衡。造成树脂不溶、析出、白浊和局部胶凝化。
2.油墨地薄膜表面干燥时,由于温度下降混入水分造成树脂不溶、析出、白浊和局部胶凝化。
2.提高印刷速度。
6
薄膜的电晕不好或吸湿过度;
3.薄膜中添加剂析出。
4.油墨的白化及变质;
5.干燥不足。
1.防止油墨的混用误用;
2.薄膜做张力试验;
3.薄膜中的增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影响:采用预加热是有效的。
4.参照(娈质)(白化)项
5.降速、加大风量、提高温度。
3.降低油墨粘度;在油墨循环系统中加入120目滤网。
19
叠印不良:指在网线现象中,发生在油墨之间叠印部分的现象:从中间调至光亮部分色调,存在斑点。
降低印刷压力、橡胶辊的硬度越软越有利。
参见“网线”项解决方法。
20
挤出:油墨舌状溢出转移到薄膜上。
油墨被印到未刻的部位。
凹印印刷常规问题处理方法
二、如何改善印刷品质,特别是同批次生产中对色差的控制? 1、 首检方面
品质的提升与素质有关。 缺少饱和度、 色差、 刀丝、 拉墨等应及时发现解决, 责任心不强就易造成品质异常。 机长严格首检,当班主管参与,作业员配合 2、 加入新墨的方法
①调色人员在刮色时,充分考虑新墨与旧墨明度、色相的区别; ②调配的新墨应比机台使用油墨高至 2~3 秒,方便调整使用; ③一半一半的添加新墨以避免颜色变化明显。 3、粘度控制 第一、粘度控制的意义: a.满足印刷的持续适应性; b.限定溶剂的加入量和加入时间。 第二、具体步骤: ① 机长参考规格表和版面图案要求给出油墨粘度范围,比较印刷实际效
糙、渐变过渡不均匀,网深不适合等,需用 800 目砂纸在机器 10M/MIN 的速度下 横向研磨。 ④ 降低油墨粘度,如果粘度太高,版面油墨干燥过快,相对增大版
辊与刮刀之间磨擦力,使刮刀难以刮下版面油墨形成刀丝。 ⑤ 如果刀丝是油墨引起的: 停机过滤油墨或生产过程用袜子过滤; a、
b、重新选择溶解力强的溶剂; c、换墨及更换干净的墨盘。
3、脱墨(块状或线状较大脱墨)
原因: ⑴压辊凹陷,压辊上有异物或中途有蚊虫进入; ⑵版辊试雕块离图案太近压辊易积墨;积墨块掉入压辊与薄膜之间。 ⑶传墨辊缺陷; ⑷导辊带脏; ⑸烘箱内有异物; ⑹加热不够或未加热; ⑺冷却辊
⑻无墨; ⑼挡刀纸擦版造成。 解决办法: (1)应于生产前执行规定要求,对以上各项进行预防点检,避 免不良发生。 (2)开机后须及时取 2-3 米印样检查,确认无脱墨异常。如需检品要及时 送检品再次首检。 (3)开机后用专用频闪灯检查印品图案是否有脱墨。
凹印印刷常规问题处理方法 凹印印刷常规问题处理方法 印刷常规
一、 1、
凹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凹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第⼆节凹印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凹印问题的成因⼆、凹印常见问题(⼀)、堵版在凹版印刷中,油墨从印版滚筒⽹⽳中的转移率通常在50%-70%,⼤约还有1/2-1/3左右的油墨总是残留在印版滚筒⽹⽳中。
该残留率如果保持⼀定尚可,但在印刷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中的油墨残留率逐步提⾼,油墨的转移率也就随之下降,造成堵版故障。
发⽣堵版以后,会引起印刷图案和⽂字的模糊不清、印刷颜⾊的变化,严重时基⾄⽆法继续进⾏印刷。
特别是浅⽹层次部位容易发⽣堵版。
1、赌版产⽣原因:(1)、油墨⼲固于版⾯印版滚筒⽹⽳中油墨的转移率通常是由油墨的类型、粘度、印刷速度等因素决定的,总有1/2-1/3的油墨残留在⽹⽳中。
当这些残余油墨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发⽣⼲固(粘度增⾼)后,印版滚筒再次进⼊油墨槽时其也难以完全溶解,油墨转移率随之降低。
久⽽久之,⽹⽳越来越浅,转移率越来越低,最后形成堵版。
此类堵版故障当然与油墨类型、溶剂配⽐、⼲燥速度等因素有关,⽽且印刷机的构造也有很⼤影响。
(2)、油墨中混⼊杂质在印刷时,印刷薄膜由于⾼速运⾏往往会产⽣静电,吸附周围的尘埃及基材碎屑等杂质并带⼈油墨中。
(3)、制版质量低下在腐蚀或雕刻过程中⽹⽳内壁⽣成⼩⽑刺,镀铬后表⾯不平滑; 研磨时产⽣的⽑刺以及Ω型⽹⽳等,对油墨的转移率也有⼀定的影响,情况严重时也往往造成转移率低下⽽成为堵版的原因。
(4)、油墨溶解不良(劣化)油墨变质或溶剂平衡发⽣变化时引起溶解⼒下降,或者混⼊不同类型的油墨、误⽤溶剂等导致油墨溶解劣化,造成转移率低下,同时也会直接造成堵版。
(5)、化学变化两液型油墨或反应型油墨随着印刷的进⾏会逐步发⽣交联等化学反应,流动性变差,粘度增⾼,转移率随之降低,也可能成为堵版的原因之⼀。
2、解决⽅法:(1)、塑料凹印⽣产过程中发⽣堵版故障时,应使⽤溶剂或专⽤的清洗剂进⾏清洗,并针对发⽣堵版的原因加以解决。
(2)、调整适当的环境温湿度、选择与印刷速度、印刷环境相适应的溶剂配⽐。
凹版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凹版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法,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凹版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1.印刷品颜色不均匀: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浓度不均匀或机器调试不当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供给系统,确保油墨的浓度均匀,同时适当调整机器的参数,如压力、速度等,以获得更均匀的印刷效果。
2.高光部分无法还原:这可能是由于版面细节不清晰或油墨不均匀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凹版的制作质量,确保版面清晰、细节丰富;同时调整油墨供给系统,使油墨均匀涂布在版面上,提高高光部分的还原度。
3.色彩不准确:这可能是由于颜料选择错误、混合不当或油墨供给系统故障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选择合适的颜料,并按照正确的比例混合,以确保色彩准确;同时检查油墨供给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油墨供给充足。
4.印刷品出现模糊或晕染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粘度不适合、机器调试不当或版面纹理不清晰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选择适合的油墨粘度,确保油墨能够顺利地涂布在版面上;同时调整机器的参数,以获得清晰的印刷效果;如果版面纹理不清晰,可以考虑重新制作凹版。
5.油墨干燥速度慢:这可能是由于油墨成分不当、温度湿度不适宜或干燥系统故障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选择适合的油墨成分,确保油墨能够快速干燥;同时调整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加快油墨干燥的速度;如果干燥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6.凹版印刷效果不清晰:这可能是由于凹版的制作精度不高、印刷压力不足或油墨质量不好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提高凹版的制作精度,确保版面的清晰度;同时调整印刷机器的压力,以获得更清晰的印刷效果;如果油墨质量不好,可以考虑更换油墨品牌或调整油墨配方。
总之,凹版印刷故障的解决方法涉及到对凹版制作、油墨供给、机器调试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细致的调整和有效的管理,可以解决常见的凹版印刷故障,提高印刷品质量。
同时,定期进行机器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印刷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凹版印刷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技术
凹版印刷实施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稍微不注意,就会影响到
印刷质量。这里罗列出一些凹版印刷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
备不时之需。
套印不准
在多色套印过程中,每一色不能完全重叠,有一定的偏差。
1、原因分析
①设备的套印系统数值设定不准确。
待抛光结束后再倒,油墨在上机前用120目尼龙网进行过滤,滤除杂质,
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刀线的产生。
③制版厂在对印刷进行镀铬抛光处理时,表面的光洁度未达到要求,
会在印刷过程中对刮墨过程形成阻力,从而产生刀线、浮脏现象。因此,
印刷出厂前必须认真抛光,使光洁度达到满足客户的生产目的。
浮脏现象
在承印物的整个非图文部分均匀印上暗淡的颜色称为浮脏。
此印版径差必须在制版时考虑在内,另外用于套印的马克线必须非常标准、
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套印。
刀线现象
刀线现象是指版面上没有图文的部分油墨未被刮干净,转移到承印物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在不予许有油墨的地方出现线条状脏污。
1、原因分析
①刮墨刀片上有缺口。
②油墨中有杂质、运转过程被带到刮墨刀片上形成刀线。
②印刷基材存在暴筋或荷叶边现象。
③印刷周长加工不精确,马克线设计得不规范。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解决方法
①设备重新设定准确的参数,将光电眼对准马克线。
②更换使用合格无缺陷的印刷基材。
③印版周长的径差应由第一色至最后一色逐渐增大,因为基材在加工
过程中受料卷、牵引张力以及烘干温度的影响会出现细微的拉伸现象,因
③印版的表面处理不好。
2、解决方法
①重新用500目水磨砂纸Βιβλιοθήκη 磨刀片,直到缺口完全消除,或者更换新
刀片。
②杂质的存在有两方面原因。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油墨本身含有未溶解的固体物质而形成杂质。
b.在对印版进行抛光处理时,使用800目水磨砂纸,砂纸上的砂粒落
到油墨中形成杂质,因此,建议对印刷抛光处理时先不要往墨槽中倒油墨,
1、原因分析
①油墨的印刷适应性差。
②刮墨刀的压力过小。
③印版的表面处理达不到要求。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