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附答案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及答案(1)
一、选择题1.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双刃剑”现象,即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下列表述中,能正确体现这一现象的是①货币的供应量过多易引起通货膨胀,货币的供应量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②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扩大出口,但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旅游③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减少,也会带来市场供应量的增加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3.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4.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5.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是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本币贬值→商品出口量增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增长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据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发现,今年1﹣8月,市区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较去年同期上涨8.77%,今年供应苏州市场的主要蔬菜产地汛期水灾严重,导致当期的蔬菜较去年同期减产90%左右。
材料表明导致苏州市区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A.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必然结果B.纸币的发行量,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C.供求影响价格,蔬菜产地的自然灾害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D.价格决定价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消费品成本提高2.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C.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D.制造假币犯法,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3.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钱不值钱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4.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 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出现了较明显的________经济现象。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C.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5.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6.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7.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就会()①引起物价上涨②直接阻碍商品流通③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④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3.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继续保持在“1时代”,这预示着下半年通货紧缩压力加剧。
持续的通货紧缩,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①居民消费意愿降低,储蓄意愿提高②企业营利水平下降,投资欲望减弱③就业水平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④社会的总供需平衡,物价持续下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17年,我国将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着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为5000亿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这时的1元钱在实际购买中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
A.8000、0.5、纸币贬值B.4000、0.25、纸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C.2000、3、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D.16000、2、通货膨胀2.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3.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通货膨胀率有良性与恶性之分。
当社会总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并对经济增长有较为积极的刺激作用时,就可以视为良性通货膨胀。
下列图示(P为物价总水平,Q为社会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s为社会总供给曲线,s'为变化后的供给曲线,d为社会总需求曲线,d'为变化后的需求曲线)能够正确表示良性通货膨胀的是A.B.C.D.4.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
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
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1.通货紧缩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A.物价持续下降,纸币贬值B.物价持续下降,纸币升值C.物价持续上涨,纸币贬值D.物价持续上涨,纸币升值2.纸币是价值符号,其发行量应依据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否则()A.物价会上涨B.会引发通货膨胀C.社会需求会更旺D.纸币不能很好地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职能3.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通货膨胀率有良性与恶性之分。
当社会总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并对经济增长有较为积极的刺激作用时,就可以视为良性通货膨胀。
下列图示(P为物价总水平,Q为社会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s为社会总供给曲线,s'为变化后的供给曲线,d为社会总需求曲线,d'为变化后的需求曲线)能够正确表示良性通货膨胀的是A.B.C.D.4.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
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
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6.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据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发现,今年1﹣8月,市区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较去年同期上涨8.77%,今年供应苏州市场的主要蔬菜产地汛期水灾严重,导致当期的蔬菜较去年同期减产90%左右。
材料表明导致苏州市区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A.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必然结果B.纸币的发行量,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C.供求影响价格,蔬菜产地的自然灾害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D.价格决定价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消费品成本提高2.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4.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通货膨胀率有良性与恶性之分。
当社会总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并对经济增长有较为积极的刺激作用时,就可以视为良性通货膨胀。
下列图示(P为物价总水平,Q为社会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s为社会总供给曲线,s'为变化后的供给曲线,d为社会总需求曲线,d'为变化后的需求曲线)能够正确表示良性通货膨胀的是A.B.C.D.5.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①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②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③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吸引外资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00亿元,货币平均流通5次;假如该国政府当年实际货币供应量为360亿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③货币升值④货币贬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 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出现了较明显的________经济现象。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C.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3.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4.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5.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①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②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③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吸引外资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继续保持在“1时代”,这预示着下半年通货紧缩压力加剧。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单元汇编
一、选择题1.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双刃剑”现象,即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下列表述中,能正确体现这一现象的是①货币的供应量过多易引起通货膨胀,货币的供应量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②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扩大出口,但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旅游③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减少,也会带来市场供应量的增加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3.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4.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5.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这样做是基于①假币泛滥容易引发通货紧缩的问题②人民币是我国现行的法定货币③公民要珍惜爱护人民币④制售假币破坏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③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7.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含解析
一、选择题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性是A.表现为消费需求膨胀 B.表现为物价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C.表现为居民购买力下降 D.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2.专家认为:“当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就要加息;当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就要降息。
” 这是因为①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②加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③降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④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是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本币贬值→商品出口量增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增长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都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形成买方市场 B.都形成卖方市场C.解决的问题都是扩大内需 D.都会影响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5.2017年10月,美联储正式开启“缩表”进程。
“缩表”是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会直接推高长期利率,推升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令美国的金融环境收紧。
不考虑其他因素,美联储这一措施①可能加速国际资本流向美国②有利于遏制美国经济的通货紧缩趋势③可能会加大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④不利于我国向美国出口商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该政策是政府()①运用财政政策的表现②运用货币政策的表现③运用经济手段的表现④实施经济战略的表现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负债跟劳动报酬的比值,可以衡量一个家庭的负债程度和负债风险。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及解析
一、选择题1.假如在2017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的发行量应该为(),如果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会引起()。
A.8000 0.5 通货膨胀B.4000 0.2 购买力下降C.1600 0.2 纸币升值D.200 0.3 购买力提高2.纸币是价值符号,其发行量应依据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否则()A.物价会上涨B.会引发通货膨胀C.社会需求会更旺D.纸币不能很好地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职能3.专家认为:“当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就要加息;当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就要降息。
” 这是因为①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②加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③降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④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5.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①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②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③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吸引外资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6.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7.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继续保持在“1时代”,这预示着下半年通货紧缩压力加剧。
(专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双刃剑”现象,即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下列表述中,能正确体现这一现象的是①货币的供应量过多易引起通货膨胀,货币的供应量不足会导致通货紧缩②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企业扩大出口,但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旅游③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减少,也会带来市场供应量的增加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C.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D.制造假币犯法,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3.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 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出现了较明显的________经济现象。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C.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4.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6.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1.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下图为我国金融机构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图。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从M1到M2,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②从M1到M2,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③从M3到M4,有助于缓解融资难的问题④从M3到M4,可能是应对经济下行风险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3.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是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本币贬值→商品出口量增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增长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这样做是基于①假币泛滥容易引发通货紧缩的问题②人民币是我国现行的法定货币③公民要珍惜爱护人民币④制售假币破坏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17年,我国将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着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A.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B.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C.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利润D.有利于增加储户的收益6.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新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性是A.表现为消费需求膨胀 B.表现为物价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C.表现为居民购买力下降 D.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2.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3.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4.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是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本币贬值→商品出口量增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增长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6.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00亿元,货币平均流通5次;假如该国政府当年实际货币供应量为360亿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③货币升值④货币贬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钱不值钱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3.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4.纸币是价值符号,其发行量应依据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否则()A.物价会上涨B.会引发通货膨胀C.社会需求会更旺D.纸币不能很好地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职能5.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6.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
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
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8.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难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1.2015年全年,我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低迷,同比上涨1.4%,创6年新低,存在通货紧缩风险。
对通货紧缩可能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总需求提高,经济过热B.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C.企业产品积压,利润下降D.投资收益提升,投资热情提高2.下列对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A.纸币在流通中替代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B.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随意决定发行数量C.纸币发行量过少会引起物价上涨D.制造假币犯法,使用假币不受法律制裁3.专家认为:“当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就要加息;当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就要降息。
” 这是因为①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②加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③降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④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5.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通货膨胀率有良性与恶性之分。
当社会总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并对经济增长有较为积极的刺激作用时,就可以视为良性通货膨胀。
下列图示(P为物价总水平,Q为社会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s为社会总供给曲线,s'为变化后的供给曲线,d为社会总需求曲线,d'为变化后的需求曲线)能够正确表示良性通货膨胀的是A.B.C.D.6.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分类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1.据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发现,今年1﹣8月,市区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较去年同期上涨8.77%,今年供应苏州市场的主要蔬菜产地汛期水灾严重,导致当期的蔬菜较去年同期减产90%左右。
材料表明导致苏州市区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A.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必然结果B.纸币的发行量,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C.供求影响价格,蔬菜产地的自然灾害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D.价格决定价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消费品成本提高2.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 40元B.贬值20%上涨25% 75元C.升值80%上涨25% 75元D.贬值25%上涨20% 72元3.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通货膨胀率有良性与恶性之分。
当社会总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并对经济增长有较为积极的刺激作用时,就可以视为良性通货膨胀。
下列图示(P为物价总水平,Q为社会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s为社会总供给曲线,s'为变化后的供给曲线,d为社会总需求曲线,d'为变化后的需求曲线)能够正确表示良性通货膨胀的是A.B.C.D.4.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5.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全集汇编附解析
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的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跌幅情况,对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注:按国际惯例,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l)增幅连续超过3%时,有通货膨胀的风险;CPI 增幅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A.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预期加大B.物价持续下跌,经济衰退风险加大C.经济总体平稳,物价水平处于合理区间D.产能过剩严重,供大于求趋势加剧2.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C.钱不值钱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3.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 )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5.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 000亿件,每件价格为1元,若发行纸币12 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出现了较明显的________经济现象。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B.0.5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C.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D.1元货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6.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下跌的经济现象。
防止通货紧缩是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地反映了通货紧缩所产生的连锁反应顺序的是()①社会投资减少②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③社会失业率上升④经济衰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7.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①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②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③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吸引外资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称。
“我国居民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升级的大势没有改变。
9月核心CPI降至近两年低点经济运行无通胀风险。
下列关于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C.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引导物价上涨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2.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居民购买力下降→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社会投资减少→社会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4.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继续保持在“1时代”,这预示着下半年通货紧缩压力加剧。
持续的通货紧缩,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①居民消费意愿降低,储蓄意愿提高②企业营利水平下降,投资欲望减弱③就业水平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提高④社会的总供需平衡,物价持续下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二者都会( )A.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 B.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C.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D.造成货币不断升值6.对于消费者而言物价下跌意味着用同样多的货币能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A.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B.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C.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D.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7.2018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相同之处A.都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所引起的 B.都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C.都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D.都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引起2.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3.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一般来说,下列形势下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下列有关通货膨胀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不利,通货紧缩有利B.通货膨胀时,物价必上涨C.通货膨胀时,经济发展减缓D.物价上涨时,必是通货膨胀5.一般说来,在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其央行往往采取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方法。
这一方法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是①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本币贬值→商品出口量增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增长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二者都会( )A.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 B.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C.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D.造成货币不断升值7.负债跟劳动报酬的比值,可以衡量一个家庭的负债程度和负债风险。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居民部门负债和劳动报酬之比是90%,而2008年不到50%。
下列对此变化的可能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居民总体收入预期稳定、消费观念转变,使用信用卡贷款消费増加②国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了家庭资产流动性减弱③房产持续升值,刺激了居民信贷投资的欲望④中国经济转入了中高速増长阶段,居民收入开始不断萎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A.纸币购买力提高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C.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D.出现通货紧缩现象9.通货紧缩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A.物价持续下降,纸币贬值B.物价持续下降,纸币升值C.物价持续上涨,纸币贬值D.物价持续上涨,纸币升值10.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双刃剑”现象,即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为5000亿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这时的1元钱在实际购买中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
A.8000、0.5、纸币贬值B.4000、0.25、纸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C.2000、3、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D.16000、2、通货膨胀2.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3.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D.都是由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严重不相符所引起5.2017年,我国将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着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A.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B.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C.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利润D.有利于增加储户的收益6.2016年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通货紧缩压力仍然较大。
下列政策或行为可以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有①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③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社会总需求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二者都会( )A.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 B.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C.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D.造成货币不断升值8.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该政策是政府()①运用财政政策的表现②运用货币政策的表现③运用经济手段的表现④实施经济战略的表现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9.对于消费者而言物价下跌意味着用同样多的货币能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A.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B.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C.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D.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10.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
依据材料推断合理的是(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
PMI高于50%,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总体收缩。
①生产性需求扩张,供给需求更趋于活跃②实体经济提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③春节后企业集中开工,生产经营活动加快④宏观调控显效,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2018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这一政策的实施①有利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减少工商企业贷款需求②意味着国家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稳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③意味着货币市场需求减少,金融企业利润下降④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实际做出的,能保障市场流动性的基本稳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13.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1月公开宣布尽快推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
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都应当遵循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一体化的思路,实施同样原则的管理。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①能够提高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②与传统货币相比在本质上发生了根本变化③可以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④流通后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经济波动的发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0年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 3%。
由此可以推断出()A.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B.人民币会贬值,不利于我国企业对外还债C.人民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不断增强D.必然导致国内物价下跌,我国陷入通货紧缩的境地15.据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发现,今年1﹣8月,市区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较去年同期上涨8.77%,今年供应苏州市场的主要蔬菜产地汛期水灾严重,导致当期的蔬菜较去年同期减产90%左右。
材料表明导致苏州市区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A.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必然结果B.纸币的发行量,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C.供求影响价格,蔬菜产地的自然灾害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D.价格决定价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消费品成本提高16.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下图为我国金融机构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图。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从M1到M2,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②从M1到M2,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③从M3到M4,有助于缓解融资难的问题④从M3到M4,可能是应对经济下行风险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7.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是一种疾病,一种危险的有时甚至会致命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制止会摧毁整个社会。
这是因为通货膨胀()①会引起物价上涨②会引起物价下跌③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④会使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这是因为A.纸币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B.纸币过多会引起纸币升值,物价下跌C.纸币是货币符号,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D.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19.假设某国2019年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20万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4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2019年该国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30万亿元② 2019年该国货币实际发行量必须是30万亿元③如果实际发行量多于30万亿元,货币实际购买力提高④如果实际发行量多于30万亿元,物价总水平会上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2019年3月27日,央行公布2019年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商名单。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行为。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①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紧缩②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紧缩③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减少货币供给量→抑制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④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下列关于国家发行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可以多发行纸币,以便人们消费B.为了让纸币的购买力增大,提高人们的购买力水平,国家可以少发行纸币C.为了政府需要,国家可以随意发行纸币D.国家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来发行纸币22.据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15日讯,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预防通货膨胀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下列措施有助于预防通货膨胀的是()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②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③增加商品的有效供应④增加货币的供应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
一般认为,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支出。
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剩余的是:①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施最低保护价政策②国家继续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③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④通货紧缩导致价格普遍下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4.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指出,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
数字货币是国家法定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
其结算、存储等环节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所有路径信息。
数字货币的推出()①在信息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金融数字化,有利于提升交易活动的便捷性②伴随着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变革,优化支付体系,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③丰富和完善货币的职能,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④有利于降低货币供给、流通的成本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5.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二者都会A.导致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B.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C.造成失业增加、收入下降D.使生产投资减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详解】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个商品价值量*数量)/货币流通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