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网络传销的难点及对策初探
如何应对网络传销案件的预防与打击
如何应对网络传销案件的预防与打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传销案件也呈现出了日益增多的趋势。
网络传销以其隐蔽性和高效性,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打击网络传销案件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一些应对网络传销案件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预防是最好的治理。
在网络传销案件的预防方面,宣传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网络传销案件的宣传,向公众普及网络传销的危害和特征,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同时,还应加大对网络传销案件的曝光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网络传销的危害性,从而避免上当受骗。
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网络传销的打击力度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网络传销的打击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传销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传销行为进行明确的界定,并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网络传销组织的打击力度,打击网络传销的头目,削弱其传销组织的实力,从根本上遏制网络传销的蔓延。
三、加强跨部门合作,形成合力打击网络传销网络传销案件往往跨地域、跨部门,因此,需要加强跨部门合作,形成合力打击网络传销。
政府、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打击网络传销,形成合力。
例如,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追踪网络传销组织的线索,司法机关可以依法追究网络传销组织的刑事责任,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同打击网络传销行为。
四、加强对网络传销人员的教育和帮助在打击网络传销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网络传销人员的教育和帮助。
网络传销往往是因为一些人的贪婪和无知而导致的,因此,需要加强对网络传销人员的教育和帮助,帮助他们认识到网络传销的危害性,引导他们走出传销组织,重新融入社会。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或组织,为网络传销人员提供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等帮助,帮助他们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
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特征、打击的难点和对策
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特征、打击的难点和对策“传销”一词是从英文Multi Level Marketing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多层次相关联的经营方式。
从商品经营营销学划分,传销也是“直销”范畴,直销是Direct Sale中译,意为:无店铺销售,它分为单层次营销和多层次营销,国际上习惯将单层次营销称为“直销”,将多层次营销称为“传销”。
直销从19世纪中叶在美国出现,一百多年来这种商家和消费者双赢的经营模式,在全球发展迅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这种商业经营模式也进入我国,最早进入内地的一些知名国外企业如“安利”、“雅芳”等取得了很大成功,也带动了国内的这种经营模式的发展。
但“南橘北枳”,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备,管理手段相应落后,加之这些知名大企业在内地运用的是“店铺加直销员”的多层次营销,按当时的政策称为直销,造成了人们对传销、直销概念上的认识混乱,这种经营方式很快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他们利用传销大肆从事非法经营,集资诈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这种被国外称为“老鼠会”、“金字塔型销售”的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在全国风行,引起经济秩序混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国务院于1998年4月颁布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全面封杀了中国的直销经营。
但是传销活动沉寂了没多久,很快就改头换面死灰复燃并呈迅速滋生和蔓延之势,手段更加多样化,活动更加隐蔽,组织形式更加严密。
人数更加众多,危害更加严重,致使很多群众受骗上当,引发了到政府部门上访静坐,甚至围攻政府机关和封锁国道等事件,发生了被骗人员因生活无着,实施盗窃、抢劫等犯罪,有的自杀甚至杀死传销组织者的恶性案件,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和社会秩序。
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等领导都对打击传销活动作了重要批示。
由于法律法规滞后,政策界限不清晰,有关职能部门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治理不是很有效,在国务院颁布《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后,传销活动仍无收敛,还呈猖狂之势,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经济邪教”。
非法网络传销犯罪研究与对策
非法网络传销犯罪研究与对策网络传销犯罪是一种以虚假宣传和高额回报为诱饵,以建立金字塔式关系为特征的非法经济活动。
它依靠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手段快速发展、扩大规模,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心理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伤害。
一、传销犯罪的特点网络传销犯罪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具有传销活动本身的一般特征,如虚假宣传、控制多层次的人际关系、对下线进行压力销售等,还利用了网络的优势,例如消息传播快速、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等。
网络传销犯罪凭借虚拟世界的便利,一路高歌猛进,列入社会危机之列.网络传销犯罪为其参加者提供吸引人的诱饵:高额利润、几乎不用劳动,这些虚假承诺实际上是把人们骗入了传销的“陷阱”。
二、案例分析2018年1月,湖南省娄底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网络传销的案件。
该传销组织利用网络平台等方式,吸纳会员数千人,资金涉及上百万元,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此外,2019年5月,在河南省漯河市,警方破获了一个名为“大阿姨”的网络传销组织,受害人多达6000多人,涉及金额约1亿元人民币。
这些案例表明:网络传销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顽疾,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遏制此类犯罪的扩散。
三、加强监管网络传销犯罪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与传统的实体传销活动一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加强监管成为打击网络传销犯罪的关键。
政府应当加强对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的监管,设立专门的部门来打击此类犯罪活动。
同时,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应形成衔接协调、互相支持、共同打击的态势。
对于发现网络传销犯罪活动,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宣传教育“预防胜于治疗”,宣传教育也是打击网络传销犯罪的重要对策之一。
政府应当加强网络传销犯罪的宣传教育,及时向公众宣传这类犯罪的特点和危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
此外,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打击虚假宣传,早期发现和阻截网络传销犯罪活动。
网络传销犯罪活动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精神健康,如果不及时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它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破坏。
网络安全如何应对网络骗局传销
网络安全如何应对网络骗局传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网络骗局传销成为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骗局传销是指利用虚假信息进行欺骗,打着高额回报的旗号吸引人们参与传销活动,从而骗取他们的财产。
如何应对网络骗局传销,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安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辨别能力、重视个人隐私保护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加强安全意识网络骗局传销的基本特点是利用人们贪婪、侥幸心理,承诺高额回报吸引他们参与。
因此,加强安全意识是最基本的防范措施之一。
首先,要明确网络世界同样存在风险,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快速致富”信息,要理性对待。
其次,应该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约见和不明来历的收入机会。
同时,要提醒身边的亲友加强安全意识,共同筑起网络安全的防线。
二、提高辨别能力骗子们往往通过制造虚假的信息来诱骗人们。
因此,提高辨别能力是对抗网络骗局传销的重要手段。
对于收到的涉及投资、购物、赞助等信息,一定要保持审慎态度,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多方渠道进行核实,例如与官方平台联系确认,查询第三方评价等。
此外,多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违法行为的识别能力,及时向当地相关监管部门举报。
三、重视个人隐私保护网络骗局传销往往会获取个人隐私信息用以进一步实施欺诈,因此重视个人隐私保护是防范骗局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身份证明、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其次,要定期更改密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加强账号安全保护。
同时,要定期检查个人信息在公共平台上的展示程度,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泄露。
最后,要警惕社交平台上的陌生人,避免添加不明来意的陌生人,减少受骗风险。
四、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世界既有风险也有机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提升自身防范骗局的能力。
首先,要选择正规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易、投资等活动,注意选择具备合法资质和信誉良好的平台。
简析办理传销犯罪案件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简析办理传销犯罪案件的难点及对策探讨办理传销犯罪案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难点。
首先,传销犯罪案件往往存在隐蔽性和复杂性问题,需要通过调查取证等手段才能揭示真相。
其次,传销组织通常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和隐蔽性,涉及多个地区、多个层级的成员,追查和打击难度较大。
此外,被害人面临社会压力和心理困扰,有的甚至产生了依赖和认同,因此拆除传销组织的思维障碍也是一项重要的难点。
对策方面,一是加强预防和宣传教育。
通过广泛宣传禁止传销、宣传传销犯罪的危害和手段,提高公众的辨识能力和警惕,防止被害人沦为传销组织的一员。
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加大对传销组织打击力度,完善传销犯罪的量刑标准和法律责任,增加传销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对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和保护。
三是加强多部门协作和国际合作。
由于传销犯罪案件的复杂性和跨地区性,需要警方、检察机关、法院和有关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打击传销犯罪,形成合力。
同时,需要增强国际合作,加强对跨国传销组织的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传销犯罪。
四是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对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传销犯罪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取证能力,提高侦查和审判水平。
同时,加强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确保执法公正、廉洁,有效遏制传销犯罪的滋生。
五是加强社会支持和帮助。
加强对被害人的心理援助和辅导,帮助他们认清传销的真相,重建家庭和社会关系,避免再次沦为传销组织的一员。
同时,加强对被害人的物质帮助,提供就业、教育等资源,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
总之,办理传销犯罪案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加强预防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协作合作、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以及提供社会支持帮助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传销犯罪案件的挑战,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被害人权益的同时,打击传销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关于打击传销的几点思考
关于打击传销的几点思考一、打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个别地方政府对打传不够重视。
尽管各地都建立了打传组织,也明确了打传工作格局,但个别地区打传工作联席会议召开较少,打传成员单位配合不够密切,各成员单位没有真正形成打传整体合力,地方政府对此项工作没有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2.传销组织活动方式变得更加隐秘。
一是执法人员从传销公司的网页上很难再直接找到传销制度。
从我们查处的ASG传销案件中发现,传销组织要求加入者晚上10点登陆呱呱论坛的指定房间,通过视频讲授具体的传销制度;二是传销组织授课时不允许参加者记录和录音,只是反复地讲授制度,使执法人员端掉传销窝点时很难拿到直接证据;三是传销人员通过QQ相互联系和发展新人,传销组织者则在家中或其他场所通过笔记本电脑进行报单,不将报单电脑带人传销现场,以致查处传销窝点时无法取得传销组织者发展人员的直接证据;四是传销组织者通过网络服务公司等渠道租用服务器,利用国外的IP或多IP等方式从事传销活动,使执法人员很难准确锁定服务器地址,从近年来查处网络传销的实践中发现,该种现象已屡见不鲜,并正呈上升趋势;五是传销组织打着医促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公益机构名义,表面为老年人服务,实则在老年人中从事传销活动。
今年我们查处了一起打着医促会名义从事传销的案件,该传销组织的人员自称是医促会工作人员,他们将印有医促会会标的宣传册发给老人,并主动出示“工作证”,以取得老人的信任。
在宣传册中除印有医促会推荐的保健产品外,还有传销组织的传销制度,让老人觉得既吃到了保健产品,又能通过推荐其他老人购买产品合法赚钱,致使很多老人掉人了传销陷阱。
3.传销组织有意规避执法机关打击。
一是有雄厚资金的大公司生产传销产品,找传销人员在工商机关注册一个只有几万到几十万的有限责任公司,操纵小公司从事传销活动。
为此,必须摸清公司的资金流向和大、小公司的真正关系,这需要多地、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二是设置传销制度时,表面上有意将传销的层级设为两层,且只设直推奖,当人数满一定数量(少于30人)就要求出局,有意规避传销的构成要件。
工商部门查办涉网案件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工商部门查办涉网案件的难点及对策建议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犯罪日益增多,工商部门不仅要面对传统的市场秩序问题,也要处理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案件。
网络犯罪的特殊性和隐蔽性,使得工商部门查办涉网案件面临重重难点,本文将分析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难点一:证据收集问题网络犯罪往往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发生和展开,难以掌握在现实世界中的犯罪证据,给工商部门的取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犯罪分子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升级,更加擅长删除痕迹、遮掩行踪,让工商部门难以找到有效证据。
对策建议:工商部门需要采用科技手段,辅以现场检查、讯问等传统手段,对涉案网站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
在收集证据时,要及时制止被盗、敲诈的行为,提高公众对案件的关注度,形成抵制、举报的群体力量。
难点二:跨地区、跨国家取证困难网络犯罪常常犯案地点和犯罪分子所在地不同,跨地域、跨境取证难度大,涉及到不同法域的法律问题。
对策建议:应当通过加强司法协作、深化国际执法合作等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
建立各国之间的执法合作机制,促进国际法律规范、国际协定、法律政策的统一,对国际网络犯罪制定更加具体和明确的国际执法合作标准和规则。
难点三:技术案件难办由于网络犯罪涉及技术性较强的问题,缺乏相应技术支持的工商部门会在证据取证、分析等环节上受到很大制约,导致案件难以顺利查办。
对策建议:工商部门需要建立专业团队、组建技术分析中心,配备积极参与拆除恶势力等不正常活动的突击小组,提高整个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执法的科技化程度。
难点四: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网络犯罪是一种迅速更新,法律法规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目前国内网络犯罪领域的法律适用仍存在差异,难以保证执法公正和权益保护。
对策建议:加强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和完善,完善追责机制,健全监管体系,提高执法可操作性。
同时,加强对涉网人员的教育和宣传,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反诈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反诈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诈骗案件也变得越来越多。
钓鱼网站、虚假借贷平台和电话诈骗等各种形式的欺诈手段层出不穷,对社会安全和个人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和执法机构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目前反诈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一)技术手段滞后网络诈骗主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而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许多反诈软件或者系统无法有效检测到最新的欺诈方式,导致犯罪分子始终能够找到漏洞钻空子。
(二)打击力度不足虽然针对网络诈骗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由于此类犯罪在地域范围广泛且案件数量巨大,传统警力根本不能满足需求。
此外,现行法律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处罚力度也有待加强。
犯罪分子常常因刑法不完全覆盖而逍遥法外,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三)缺乏群众教育绝大多数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这些人由于对互联网和科技了解不深,并且常常被冒充公检法等权威部门的短信或电话害怕误入圈套。
然而,目前社会上没有足够的群众教育宣传,老年人容易成为欺诈分子的攻击目标。
(四)信息共享不畅由于涉及到隐私和数据保护等问题,导致相关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存在障碍。
这就使得各级警察机关无法有效地追踪犯罪分子的行踪及实施合作打击。
三、建议解决方案(一)加强科技创新与应用应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投入更多资源开发先进的反欺诈软件和系统。
同时,在审核软件时要更加注重与专家学者进行沟通,建立延时更新库,并且对外透明公布软件的检测结果和效果,以增加用户的信任。
(二)加大打击力度一方面,应加大警察力量投入,提供更多专门从事网络犯罪侦查的人员。
另一方面,针对网络诈骗案件的处罚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增加。
修改相关法律,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犯罪方式,并且对常见手段给予重点打击。
(三)加强群众教育宣传应搭建一个全国组织机构来负责网络欺诈案例记录与发放使用授权解决方案,并将素质教育延伸至老年人群体。
反诈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建议
反诈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建议在当前社会中,各种诈骗案件不断增加,对人们的财产、人身安全和公共秩序带来了很大威胁,为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反诈骗工作迫在眉睫。
然而,反诈骗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问题与困难1. 传统反诈骗手段存在失效和难题传统的反诈骗方式主要是通过教育宣传、加强合作、开展专项行动和制定法规等手段来防止和打击诈骗。
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失效和难题,如教育宣传的效果有限,很多人会忽略周围的信息;合作难度大,不少诈骗分子往往伙同他人进行作案,背后有组织有计划,而公安机关则需要协调众多部门才能达成一致;开展专项行动又有着短期性、瞬时性、局部性等弱点,无法对长期稳定存在的网络间谍、黑产团伙进行有效的惩处措施。
2. 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诈骗分子开始使用各种新型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诈骗手法,例如,利用小程序制作仿冒网站和APP,以伪造链接和谎称奖励等诈骗方式误导受害人。
反之,实际上的受害人在自己的电脑上或手机上,他们在输入自己的密码等信息时,诈骗分子通过软件遥控的方式为所欲为,导致受害人信息泄露、财产受损的情况层出不穷,令反诈骗工作愈发艰难。
3. 受害人缺乏安全意识虽然反诈骗手段不断更新,但很多诈骗分子的语言技巧仍然停留在一个可控范围内。
很多受害人因为防范意识不足,缺乏警惕性,常常被骗取财物。
有些消费者甚至将自己的信息、密码和投资资金直接交给不明身份的人员,这无疑是对自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极大潜在威胁。
二、解决建议1. 打破传统模式,探索新技术为了提升反诈骗的效率,需要打破传统模式,利用科技手段拓展新的反诈骗手段。
如,美团、银行等企业通过构建风险控制平台,实现对用户数据的快速分析与反诈诈骗预防功能,并通过静态和动态加密手段防范信息泄漏等攻击手段。
另外,应加强反网络诈骗技术的开发,依托高科技手段,精准监控可疑网站及其流量,及时发现和锁定涉案IP地址,有效打击电信诈骗团伙。
工作心得:三方面破解非法传销犯罪惩治难点
工作心得:三方面破解非法传销犯罪惩治难点当前,随着我国对非法传销活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非法传销得到一定遏制,但其不断转变方式,名目更加繁多,渠道更加隐蔽,组织更加严密,手段更加恶劣,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为有效打击传销犯罪,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中更是进一步明确规定: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但在司法实务中,查办非法传销案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是难以查清全案事实,影响深挖共同犯罪。
传销组织严密,一个级别的组织领导者只知道自己级别的事。
下一级别人员对上一级别人员的情况知之甚少,所以难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致使全案犯罪事实难以查清,影响深挖共同犯罪。
二是追诉标准不尽合理,实际操作难度大。
当前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案标准要求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要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
但在司法实践中,很难认定行为人在传销活动中所处的层级,一般仅能以非法拘禁等犯罪行为对行为人具体实施的行为定罪处罚,而对非法传销行为本身却无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是对“情节严重”情形没有明确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在量刑上分为两档:第一档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第二档是对于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由于目前法律只对传销犯罪的立案标准有明确规定,对量刑情节中的“情节严重”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刑法及司法解释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操作性不强,影响了打击传销活动的力度。
四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罪数形态尚未明确。
传销活动具有多重社会危害性的特点,一些组织、领导传销者往往会对被骗来参加传销活动的人实施非法拘禁、非法搜查等犯罪行为。
那么,对于上述犯罪行为是只能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定罪处罚,还是应当对其进行数罪并罚?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规定。
办理传销犯罪案件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办理传销犯罪案件的难点及对策探讨[摘要]传销犯罪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广大群众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为了更有效打击传销犯罪,《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但在司法实务中,侦办传销犯罪案件仍面临着不少困境,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经侦部门在办理传销犯罪案件时面临的难题,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关键词]传销犯罪;侦查;难点;对策传销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具有较强的经济破坏性和思想毒害性,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秩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随着我国打击传销犯罪力度的不断加大,传销犯罪活动已由公开转入地下,不断变化犯罪形式,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大大增加了打击传销犯罪的难度。
一、办理传销犯罪案件难点分析传销犯罪属于典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经侦部门在侦办传销犯罪案件中主要遇到“五大难题”,即立案难、抓捕难、取证难、追缴难和处理难。
(一)立案难首先,对传销的主观认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传销犯罪立案工作的进行:有的地方认为传销牵涉人员众多,查处不利于当地的稳定;有的地方分不清非法传销与合法直销的区别,认为是合法的市场经济活动;有的地方甚至认为传销活动对当地的经济有促进作用,进行地方保护等。
其次,传销的犯罪手段多样,多以代理商、加盟店等形式出现,迷惑性强,而前期获取的证据又非常有限,使得经侦部门对某些行为难以定性并及时立案,容易错失最佳打击时机。
再次,传销的窝点所在地、网络服务器所在地、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等通常不一致,并且为了逃避打击,频繁迁移犯罪窝点,主要犯罪地难以确定,常引发管辖争议。
此外,虽然我国已明确规定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的立案标准——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但实际操作中,这两个条件很难界定。
(二)抓捕难由于传销组织的头目行踪诡秘,多异地、幕后、单线遥控指挥,且经常更换联系方式、居住地和“卡账”账号,反侦查意识强,极易“人间蒸发”。
网络传销犯罪侦查的难题及对策【论文】
网络传销犯罪侦查的难题及对策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与便捷性。
然后,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技术与法律监管层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滋生了一系列网络犯罪案件,典型的有金融犯罪、电信诈骗犯罪,网络传销犯罪等。
对于网络传销犯罪,该种犯罪和以前的传销模式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犯罪特征,无论是在迷惑性、隐蔽性、以及受害群体方面都远远超过传统的传销模式,对于国家的繁荣稳定,社会的治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公安机关当前的侦查方式面对这种新兴犯罪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其展开研究,找出网络传销犯罪侦查的难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性解决办法,以期对网络传销犯罪得到更为高效、精准的侦查与打击。
关键词:互联网犯罪;犯罪侦查;传销;应对策略一、网络传销犯罪的成因及典型特征从根本上来看,网络传销犯罪是传统传销犯罪的一种延续,就是通过有意向者进行一定量的消费或者直接缴纳一定的费用,并且直接或间接地要求此类发展对象进行类似模式的发展,来发展更多自己的下线,同时,发展的下线越多或者自身销售业绩提高都能获得更多的报酬。
网络传销和以前的传统传销不相同,网络能够快速并且隐蔽的传播信息,所以网络传销组织者利用这一点进行组织扩散和产品的销售。
在公安机关等网络监管部门的管理和把控的同时,将朋友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犯罪分子充分地利用网络上的各个功能掌握个用户的详细信息,根据不同用户的特征和需求,进行分组,有目标有方向的对其进行模糊并且具有诱惑的洗脑。
从安全方面来看,网络软件自身的 SA 密钥和 AES 随机密钥加密算法,以及 Protocol Buffer,这些在现有的通信软件中,在密级中都处于高级的地位,并且很难去破译。
但是网络自身的一些功能,导致出现了一些不能够被法律掌控的地方,并且被不法分子充分的应用进行犯罪:首先,在注册网络时个人信息没有实名制,不具有真实性,导致了许多“僵尸”账号的产生,所以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对此类账号进行监管。
当前新型传销的表现形式、监管难点及对策
当前新型传销的表现形式、监管难点及对策公平交易处王剑在目前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政府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新一轮投资创业热潮正在兴起,虽然大规模和公开的传销活动在我市已经绝迹,但是各种改头换面的新型传销代之而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急于投资赚钱的心理,布下一个个更加隐蔽、更具诱惑、更强欺骗的传销陷阱,令人防不胜防,一些不明就里的群众已经上当受骗,全市打传形势十分严峻,打击传销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打传也要适应新常态,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传销的表现形式、监管难点,对如何完善监管、整治对策进行探讨研究,希望能为我市因应新态势的打传工作有所推助。
一、传销的概念、类型和危害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予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传销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打着“资本运作”、“人际网络”、“连锁销售”、“特许经营”、“加盟连锁”的幌子,谎称“国家搞试点”、“国家扶持投资项目”、“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博览会和泛北部湾建设”、“振兴东北”等,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从甲地到乙地)非法聚集参与传销活动的“拉人头”式传销(异地邀约,俗称“老鼠会”)。
第二种是打着“股权投资”、“消费返利”、“电子商务”、“网络直销”、“加盟店铺”、“网络电话”、“网赚”、“基金”、“网络教育”等旗号发展会员敛财的“骗取入门费”式传销。
第三种是假借“直销”名义,以合法的直销公司为掩护,以销售商品为幌子,以高额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发展加盟商、业务员、优惠顾客等形式发展下线,以参加者发展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提奖金的“团队计酬”式传销。
传销具有巨大危害。
首先是给参与者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
学校打击传销工作总结 (2)
学校打击传销工作总结学校打击传销工作总结一、工作目标和任务近年来,传销在我国成为一种特别危险的非法活动,侵害着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极大地危害了社会稳定。
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安全,我校制订了“不让传销混入校园”的方针,开展了一系列打击传销的工作。
具体任务包括: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师生抵制传销的意识;建立健全系统的打击传销机制,清理校园内的传销窝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预防学生参与传销。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针对传销的特点,我校从学期开始,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讲座、宣传展板等系列活动,加强师生的宣传教育力度。
同时,组建“不让传销混入校园”专项工作组,建立了健全的举报机制,旨在及时清理校园内的传销窝点,以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截至目前,我校已经清理了专业人员从事传销的窝点5处,有效扼制了传销在我校的蔓延。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面对打击传销的工作,我校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传销组织不断变化手法,以不易被察觉的名义进行活动,更有甚者以“皮包公司”之类的形式混迹在校园中,难以清理。
另一方面,学生的抵制能力仍然较弱,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认识到传销的危害性,在一时心动下轻信了传销组织,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在打击传销的工作中,我校始终坚持科学、严谨、有效的原则,取得一定的工作质量。
同时,工作的压力也较大,在推进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我校依然回避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始终保持底线思维,加强力度,逐步深化打击传销的工作。
五、工作经验和教训从工作中得到的启示是,打击传销机制必须建立,而且要坚决执行。
另外,对于学生参与传销,我们必须加强技能培训,改变他们的参与动机。
我们认为,工作的关键在于加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并通过学生反传销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抵制传销的能力。
六、工作规划和展望下一步,我校将深化这项工作,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并加强与各个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对校园内传销的查处和清理,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
反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和问题
反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和问题一、概述在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诈骗事件屡见不鲜,已成为我们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现象,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反诈工作,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技术手段的无法覆盖全方位、犯罪手法多样化、受害者教育不到位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反诈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技术手段无法覆盖全方位当前应对网络诈骗的反制手段多以技术手段为主,譬如黑名单过滤、信号检测等。
然而由于网络诈骗手法日新月异,技术手段往往无法及时跟进和防范新型违法犯罪行为。
这是目前反诈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这个困难,我们需要加强与技术领域的合作交流,在捕捉到新兴犯罪模式后能够及时更新技术手段;同时也需要建立起与执法部门的沟通机制,将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共同攻克网络诈骗这一难题。
三、犯罪手法多样化网络诈骗的手法多样化是另一个困扰反诈工作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网络诈骗分子不断改进手法,不断推陈出新。
从传统的假冒公检法、伪装成亲属求助,再到如今的虚拟币投资诈骗等,网络诈骗已经形成了完整而复杂的产业链。
为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持续加强对新型诈骗犯罪模式的研究和监测。
在同时还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于网络诈骗风险和防范意识,并引导大家养成正确使用互联网的习惯。
四、受害者教育不到位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缺乏对网络风险和识别能力的教育而成为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下手的目标。
许多受害者在遭受损失后才意识到风险并开始重视防范,但为时已晚。
这说明受害者的教育工作存在很大不足。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在教育系统中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并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在线培训等途径,普及防范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需加大对于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以警示公众并减少潜在的受害者。
五、完善法律法规和执法力度当前我国网络诈骗相关法律法规尚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应优化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防范网络诈骗的法规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执法机关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更好地应对各类网络诈骗手段。
加强对网络传销的打击与整治
加强对网络传销的打击与整治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传销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网络传销的打击与整治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对网络传销的打击与整治。
一、加强立法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推动立法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加强对网络传销打击与整治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加大对传销行为的界定力度,明确网络传销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确保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能够覆盖各种网络传销手法。
其次,要加强对网络传销组织的打击力度,规范打击措施的程序和力度,形成对网络传销的强力震慑。
同时,要完善法律责任的追究机制,加大对网络传销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二、加强执法力度和协作机制建设加强执法力度是打击网络传销的关键。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加大对网络传销活动的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打击网络传销犯罪行为。
在执法行动中,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打击网络传销的合力。
同时,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强对网络传销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是有效遏制网络传销蔓延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网络传销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防骗意识和辨识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传销案件的舆论监督和曝光,引导公众对网络传销持零容忍的态度,形成全社会抵制网络传销的强大合力。
四、加强跨区域和国际合作网络传销具有跨区域和国际化的特点,要加强跨区域和国际合作,提高对网络传销的打击效果。
在国内方面,要加强各地公安机关之间的协作机制建设,共同打击网络传销活动。
在国际方面,要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建立联合打击网络传销犯罪的机制,形成对网络传销的全球联动打击。
综上所述,加强对网络传销的打击与整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人民群众权益的迫切需要。
我们要通过加强立法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执法力度和协作机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强跨区域和国际合作等措施,全面铲除网络传销的滋生土壤,使网络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无处藏身。
【精品推荐】打击传销活动的难点有哪些
打击传销活动的难点有哪些
小编希望打击传销活动的难点有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当前,传销模式在不断升级,打击传销变的复杂起来,那么,打击传销活动的难点有哪些呢?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近年来,全国各地工商部门针对各自辖区传销活动的特点及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打击力度,打击传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打击传销的过程中,基层工商部门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那么,打击传销活动的难点有哪些呢?
其一、按照有关规定,工商部门在打击传销时对传销人员只有询问、调查的权力,没有强制手段和措施,因此经常会出现传销人员拒不配合甚至暴力抗法的情形。
其二、传销组织者经常通过其个人账户流转资金,而工商部门对个人账户无权查询,这样就很难掌握传销组织的资金流向与违法所得。
其三、在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的案件中,由于缺乏专业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知识,办案人员无法破译密码进入传销组织的营销网站,调查取证存在困难。
其四、传销参与者执迷不悟。
传销组织为了进行精神控制,通常会对传销人员进行“洗脑”,编造暴富神话,使许多人沉溺于发财梦中执迷不悟。
由于传销参与者不配合,没有了证人证言的重要支撑,办案人员的调查取证步履维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击网络传销的难点及对策初探
2013-10-21 09:35
一、网络传销的特征
网络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以网络为载体, 以暴利为诱饵, 由上线发展下线并以下线交纳费用或发展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 实现非法牟利, 扰乱经济秩序, 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
网络传销结合了传统传销与网络技术的双重特性,近些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已成为当前危害性很大的一种传销形式。
网络传销具有传播速度快、欺骗性强、涉及面广、违法经营规模较大等特点。
二、打击网络传销的难点
1.管辖权难以确定
这主要是由互联网跨区域性的特点决定的。
网络传销的对象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
网络传销组织往往采取租用第三方服务器的方式进行运作,而这些服务器往往又设在国外,难以确定违法行为管辖权。
2.隐蔽性极强
在网络传销组织中,传销成员只通过互联网联系,相互之间不知晓对方的真实信息,也互不见面,上下线之间也是单线联系,一个会员甚至不知道有其他会员的存在。
这种点对点的联系方式大大增加了网络传销的隐蔽性,使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很难弄清楚传销组织的具体架构。
3.技术要求高
网络传销往往采取注册会员制,借助于复杂而又防御性极强的软件作为技术支持。
工商部门缺乏专门的技术手段针对网络传销进行全程监控,同时也缺乏一支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专业化监管执法队伍,使得依法打击传销工作难度较大。
三、打击网络传销的关键
1.加强重要节点监管
加强重要节点监管具体包括,与网络经营服务提供商加强合作,严格网络经营准入审查;加大对重要门户网站的行政指导力度,严格对网络链接广告审查,及时发现网络传销线索;对BBS等容易涉及网络传销广告内容的开放式网络平台等予以特别关注。
2.围绕关键词加强排查
对借助高科技手段实施的网络传销犯罪活动,应加强信息研判,认真分析网络传销犯罪分子在联络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关键词,逐步建立网络传销关键词库,对网络上涉及这些关键词的相关经营主体予以重点排查。
3.重视投诉举报
投诉举报是工商机关获取网络传销案件线索的重要渠道。
对于通过投诉举报获得的案件线索,一定要予以足够重视,增强敏锐性,严防大案化小、小案化无。
要主动跨前一步,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加强与群众沟通,建立并完善网络公众服务平台,畅通网络传销投诉举报网络渠道,加强与民间反传销论坛的合作。
4.加大宣传力度
要加大力度宣传网络传销的危害性及其惯用手段,增强广大群众自觉抵制传销的意识。
5.建立专业队伍
打击网络传销工作的技术要求较高,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执法队伍是提高执法效能的重要手段。
要以专业的网络监管队伍为基础,配置先进设备,利用高科技手段监管涉及网络传销的网络经营主体,查处其违法行为,做到“以网管网”。
6.加强部门合作
网络传销涉及面广,查处难度大,工商部门的执法手段及技术能力有限,因此加强部门合作是有效打击网络传销的必由之路。
要建立和完善部门合作机制,形成合力,更有效地打击网络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