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有多少种类
榫卯结构的几种方式
榫卯结构的几种方式榫卯结构,又称榫头结构,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它以多个零件通过榫卯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不使用螺钉、不开孔打眼,不使用钉子等辅助连接工具,传统材料的资源性能充分利用等特点,是一种具有优越性的结构形式。
下面将介绍榫卯结构的几种方式。
1. 榫槽结构榫槽结构,以方榫、圆榫、斜面榫和重叠榫等不同形式的榫头咬合在榫槽里,将多个零件组合成一体,是最常见的一种榫卯结构。
榫槽结构适用于木构建筑中的主要承载结构,如栋梁结构。
常用于修建宫殿、寺庙、桥梁等建筑。
方通榫结构是将既有的长方形木料加工成具有榫头和榫槽的几何形体,使这些木料根据榫头和榫槽的配合来得到相应的组合。
整体效果包括牢固、稳定和美观。
方通榫结构适用于木构建筑中的一些次要承载部件和装饰部件,如横梁、栏杆和盖檐等。
矩形榫结构是将矩形木料通过加工成榫头和榫槽来完成固定的组合,对于较大尺寸的木料,可实现更牢固、更稳定的连接。
矩形榫结构适用于木构建筑中的主要承载部件,如立柱、梁柱接口等。
网格榫结构是将木料制成网格状,通过不同形式的榫头和榫槽相连接,形成框架状整体结构。
网格榫结构适用于形状较特殊的建筑,如圆形和多边形建筑。
总之,榫卯结构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使得它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现代建筑中也有所体现。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榫卯结构形式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榫头类型和连接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建筑需求。
通过精巧的加工技艺和严谨的施工技术,榫卯结构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榫卯结构种类
榫卯结构种类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且经典的木工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工艺品制作等领域。
榫头和卯眼的精密搭配,使得结构稳固牢固,承载能力强,同时也美观大方。
根据不同的形状和用途,榫卯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榫卯结构种类。
1.榫榻结构榫榻结构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榫卯连接方式,常用于家具制作中。
榫头和卯眼的形状通常为方形或圆形,榫头插入卯眼后通过木榫或木钉固定,使连接更加牢固。
这种结构简单易操作,适用于桌椅、床等家具的制作。
2.榫卯榫结构榫卯榫结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榫卯连接方式,通过榫头和卯眼的搭配,再加上另一对榫头和卯眼的连接,形成了更加稳固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梁柱连接或横梁与立柱连接,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卯榫结构卯榫结构是一种将卯头直接插入榫眼的连接方式,常用于门窗框架、围栏等结构的制作。
卯头通常为圆柱形,榫眼为圆形或方形,通过卯头的插入使得连接更为紧密,结构更加坚固。
4.榫榫卯结构榫榫卯结构是将两根木材榫头相互嵌合后,再通过卯头连接的方式,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梁柱连接或横梁与立柱连接,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牢固。
5.榫卯榫卯结构榫卯榫卯结构是一种将多个木材通过榫头和卯眼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结构。
这种连接方式常用于梁柱连接或横梁与立柱连接,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总的来说,榫卯结构种类繁多,每种连接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无论是简单的榫榻结构还是复杂的榫卯榫卯结构,都体现了木工匠人对于木材的理解和对于结构的把握。
通过精湛的木工技艺和精密的榫卯连接,木材得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创造出优美稳固的建筑和家具。
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榫卯结构的应用,传承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木工传统。
盘点中国传统木制家具的榫卯结构大全,鲁班智慧强大!好好收藏
盘点中国传统木制家具的榫卯结构大全,鲁班智慧强大!好好收藏以前的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用智慧和汗水打造出一件又一件流传至今的艺术佳品。
中国古典家具有着浓厚的中国古典风格,人们以自然中的树木为材,利用榫卯加固家具,但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却对此知之甚少。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学习部分榫卯的结构类型。
以下图片非原创,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编辑删除。
1.直榫直榫是榫卯最基本的结构之一,榫头、榫眼皆为方形,彼此对应,可以根据场景的不同变换使用。
2.现代榫(U榫)U榫从直榫变形而来,相较于直榫,U榫结合处面积大大增加。
3.现代榫(十字榫)十字榫头断面为十字形,接触的面积更大更牢固,多用于两材直接连接。
4.燕尾榫两块平板直角相接,为防止受拉力时脱开,榫头做成梯台形,故名“燕尾榫”。
5.揣揣榫报条角接合所用,两条各出一榫互相嵌纳。
此款榫卯为正背两面格肩,两个榫头均不外露;也有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的,常见于明式家具。
6.方材丁字形接合一般用于交圈的格肩榫,有大、小格肩,实肩、虚肩之分。
7.裹腿枨表面高出腿足,内藏格角相抵,两枨转角处相交将腿足缠裹,多用于圆腿家具。
8.十字枨两直材相交,上下各切去一半,合起来成为一根的厚度就是十字枨,常见于凳腿之间。
9.圆材角接合两材接合处,外表为斜切45度相交,内藏榫卯,一端出单银锭榫,一端出双银锭榫,常用于椅子的扶手和前后腿接合。
10.攒边装板每段一端开口一端出榫,逐一衔夹形成圆框,常见于圆凳、香几面。
11.插肩榫多用于条案画桌,腿足开口嵌夹牙条,牙条又剔槽嵌夹腿足,扣合严密,结构稳固。
12.夹头榫发展于北宋,从木木梁架启发而来,与插肩榫同为案形结构的主要造法,明及前清家具的常见形式。
好啦,小编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有更多的榫卯结构知识,欢迎多多补充说明哦~。
榫卯结构种类
榫卯结构种类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结构连接方式,它利用榫头与卯口的配合来实现木材的连接。
在中国,榫卯结构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建筑、家具、船舶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榫卯结构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榫卯结构。
1. 榫头榫头是指凸出部分,通常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
它可以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卯口相匹配,从而实现木材之间的连接。
根据榫头形状和大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箭头形榫头:箭头形榫头通常用于连接较小的木材或细节部分。
它们通常是三角形或菱形,并且比较短小。
(2) 圆柱形榫头:圆柱形榫头通常用于连接中等大小的木材。
它们比较长且直径较大。
(3) 长方体/正方体形榫头:长方体/正方体形榫头通常用于连接大型木材。
它们通常比较长、宽和厚,并且可以承受更大的重量。
2. 卯口卯口是指凹陷部分,通常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
它可以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榫头相匹配,从而实现木材之间的连接。
根据卯口形状和大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直角卯口:直角卯口通常用于连接较小的木材或细节部分。
它们通常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并且比较浅。
(2) 圆形卯口:圆形卯口通常用于连接中等大小的木材。
它们比较深且直径较大。
(3) 长方体/正方体形卯口:长方体/正方体形卯口通常用于连接大型木材。
它们通常比较深、宽和长,并且可以承受更大的重量。
3. 榫卯结构类型根据榫头和卯口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将榫卯结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榫头插入式结构:这种结构是最基本的榫卯结构,也是最简单的一种。
在这种结构中,榫头被插入到卯口中,然后通过粘合、钉子或螺丝固定。
(2) 榫头榫口结构:这种结构是将两个木材的榫头和卯口相互匹配,然后通过粘合、钉子或螺丝固定。
这种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重量,并且非常稳定。
(3) 榫头榫眼结构:这种结构是将一个木材的榫头插入到另一个木材的榫眼中,然后通过粘合、钉子或螺丝固定。
中国古代木建筑常见的33种榫卯结构
中国古代木建筑
常见的33种榫卯结构
楔钉榫
挖烟袋锅榫
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扇形插肩榫
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
传统粽角榫
双笋粽角榫
带板粽角榫
高束腰抱肩榫
挂肩四面平榫
圆柱丁字结合榫
圆方结合裹腿
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
圆香几攒边打槽
攒边打槽装板
一腿三牙方桌结构
抄手榫
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
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面结合
插肩榫变形
平板明榫角结合
柜子底枨
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
厚板闷榫角结合
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
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
直材交叉结合
弧形直材十字交叉
弧形面直材角结合
走马销
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
榫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
榫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
榫卯结构在中国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红木家具的一大特色。
许多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距今已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略显陈旧,但家具整体的结构仍然完好如初,其中,榫卯结构可是功不可没的。
传统红木家具各连接部位,一律以榫卯相接,不仅严谨、牢固,还有装饰作用。
榫卯结构的种类很多,就其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态而言,大体可分为明榫、暗榫、套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钩挂榫、燕尾榫、楔钉榫及走马销等。
燕尾榫结构图。
榫卯结构的几种方式
榫卯结构的几种方式
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的木构建筑技术,它通过榫和卯的相互套合来固定木材,使建筑更加牢固耐用。
榫卯结构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以下是其中几种:
1. 贯穿式榫卯结构:这种结构方式采用长钉或螺栓将榫和卯穿透整个木材,从而固定木材。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大型木构建筑,如古代城门等。
2. 卯头榫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是通过将卯头和榫头套在一起来固定木材。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家具、门窗等小型木制品。
3. 隐形榫卯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是将榫和卯藏在木材内部,使它们不可见。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一些需要美观的木制品,如家具、雕刻等。
4. 翼榫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是通过将榫头加上翼,通过与另一块木材的卯的搭配来固定木材。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需要承受横向力的木构建筑,如古代桥梁。
总之,榫卯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木构建筑技术,不同的结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建筑和木制品,使它们更加牢固、美观和实用。
- 1 -。
榫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
榫卯结构在中国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红木家具的一大特色。
许多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距今已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略显陈旧,但家具整体的结构仍然完好如初,其中,榫卯结构可是功不可没的。
传统红木家具各连接部位,一律以榫卯相接,不仅严谨、牢固,还有装饰作用。
榫卯结构的种类很多,就其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态而言,大体可分为明榫、暗榫、套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钩挂榫、燕尾榫、楔钉榫及走马销等。
燕尾榫结构图燕尾榫:相传为鲁班发明,被后世尊称为“万榫之母”,是明清家具中不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
燕尾榫是指两块平板直角相接时,为了防止受拉力时脱开,将榫头做成梯台形,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榫”。
明榫结构图明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明榫。
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
暗榫结构图暗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不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暗榫,也称“闷榫”。
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就直材角结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之分。
明式太师椅和靠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
楔钉榫结构图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常用榫卯结构,它把弧形材截割成上下两片,将这两片的榫头交搭,同时让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然后在搭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不能左右移动。
圈椅、皇宫椅的扶手一般都是使用楔钉榫。
套榫结构图套榫:明清家具椅子搭脑与腿料连接时不用夹头榫,而是将腿料做成方形出榫,搭脑也相应的挖成方形榫眼,然后将二者套接,这类榫卯结构称为“套榫”。
抱肩榫结构图抱肩榫:这种榫卯结构常用在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处。
抱肩榫常采用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嵌入的牙条与腿足构成同一层面。
从外形看,此榫的断面是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从而使束腰及牙条结实稳定。
钩挂榫结构图勾挂榫:通常用在霸王枨与腿的结合部位。
霸王枨的一端托着桌面的穿带,用木销钉固定,下端交带在腿足中部靠上的位置,榫子下的榫头向上勾,腿足上的枨眼下大上小,且向下扣,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向上一推便勾住了下面的空隙,产生倒勾作用,然后用楔形料填入榫眼的空隙处。
榫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
榫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榫卯结构在中国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许多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距今已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略显陈旧,但家具整体的结构仍然完好如初,其中,榫卯结构可是功不可没的。
传统红木家具各连接部位,一律以榫卯相接,不仅严谨、牢固,还有装饰作用。
榫卯结构的种类很多,就其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态而言,大体可分为明榫、暗榫、套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钩挂榫、燕尾榫、楔钉榫及走马销等。
燕尾榫结构图燕尾榫:相传为鲁班发明,被后世尊称为“万榫之母”,是明清家具中不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
燕尾榫是指两块平板直角相接时,为了防止受拉力时脱开,将榫头做成梯台形,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榫”。
明榫结构图明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明榫。
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
暗榫结构图暗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不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暗榫,也称“闷榫”。
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就直材角结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之分。
明式和靠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
楔钉榫结构图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常用榫卯结构,它把弧形材截割成上下两片,将这两片的榫头交搭,同时让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然后在搭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不能左右移动。
圈椅、的扶手一般都是使用楔钉榫。
套榫结构图套榫:椅子搭脑与腿料连接时不用夹头榫,而是将腿料做成方形出榫,搭脑也相应的挖成方形榫眼,然后将二者套接,这类榫卯结构称为“套榫”。
抱肩榫结构图抱肩榫:这种榫卯结构常用在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处。
抱肩榫常采用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嵌入的牙条与腿足构成同一层面。
从外形看,此榫的断面是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从而使束腰及牙条结实稳定。
常见的10种榫卯结构
常见的十种榫卯结构包括:
1. 槽口榫:一种作为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的榫卯结构。
2. 企口榫: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的榫卯结构。
3. 燕尾榫:用于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的榫卯结构。
4. 穿带榫:一种用于面与面的接合的榫卯结构。
5. 扎榫:一种作为面与面的接合的榫卯结构。
6. 格肩榫:一种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7. 双榫:一种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8. 双夹榫:一种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9. 勾挂榫:一种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10. 托角榫:一种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
以上就是常见的十种榫卯结构,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榫卯结构的主要类型
榫卯结构的主要类型
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和家具中的一种连接方式,是指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榫卯结构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具有结构稳定、易于拆卸和维修等优点。
以下是榫卯结构的主要类型:
1. 燕尾榫:燕尾榫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榫卯结构,其特点是在两个构件相交处,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榫头,另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榫眼,榫头插入榫眼,从而实现两个构件的连接。
燕尾榫可以有效地防止构件的移动和变形,是古代建筑和家具中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
2. 格角榫:格角榫是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榫卯结构,其特点是在两个构件相交处,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直角,另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斜角,直角插入斜角,从而实现两个构件的连接。
格角榫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是古代建筑和家具中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
3. 穿带榫:穿带榫是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榫卯结构,其特点是在两个构件相交处,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榫头,另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榫眼,榫头插入榫眼,同时在榫眼的两侧设置穿带,穿带穿过榫头,从而实现两个构件的连接。
穿带榫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可以防止木材的变形和开裂,是古代建筑和家具中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
4. 粽角榫:粽角榫是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榫卯结构,其特点是在两个构件相交处,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直角,另一个构件的端部做成斜角,直角插入斜角,同时在直角的两侧设置粽角,粽角插入另一个构件的内部,从而实现两个构件的连接。
粽角榫可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可以增加结构的美观性,是古代建筑。
老木匠说事:中国传统木工24种榫卯结构,全会做的绝对是大师
老木匠说事:中国传统木工24种榫卯结构,全会做的绝对是大师老木匠说事:中国传统木工24种榫卯结构,全会做的绝对是大师中国传统的木工手艺复杂程度让老外看了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鲁班锁的结构。
中国传统的木工榫卯结构通常讲究“二十四”性,今天就听下老木匠给大家分解一下这二十四种榫卯结构!壹· 直榫材与卯材呈“丁”字形,即垂直关系。
直榫平肩或齐肩,榫头或出或闷,是所有木材构架的最基本榫卯连接方式。
贰· 斜榫材与卯材(指木纹)是斜角关系,或锐角或钝角,卯眼与榫肩均非90°连接;另有榫材与卯材虽垂直,但卯材扯转斜肩的榫卯连接。
叁· 槽两材同向或垂角,卯材凹槽与榫材凸边(舌簧)的相接,板与板或板与框杆的凹凸拼合。
肆· 插燕尾凹槽类的有向插入连接,即投装时必须先对准就位后再往一边插紧,除固定位置外还具有拉力。
伍· 穿甲材穿过乙材而与第三材相连接,而乙材基本是限位不动。
若甲材在穿入乙材区间内需要稳定,则另加楔钉,但其主体榫卯的结构性质仍是“穿”。
陆· 夹两材呈丁字形连接,甲材榫头呈鸭嘴状,一主一辅、一内一外,主榫入眼辅“榫”在乙材眼的外侧相夹,外面的辅榫仅有主榫一半左右。
柒· 栽两材杆都要凿眼对合的平行拼接,中间另设小榫顺纹栽入连接,一般情况下,小栽榫头一深一浅。
捌· 闷两材格角或孤接,两材都要凿眼“凹槽”,另作一键式小木块横(纹)向闷入。
玖· 扣两材(托泥)格角连接时,在预留的上小下大头的孔内扣住垂直的第三材(腿足),先将腿足下的小方锥榫头定位,然后再将两材格角榫卯结合并扣住腿足。
拾· 卡边抹两材水平格角时,在预留的孔洞内,穿入并卡住第三材竖腿,使其上下左右不可转动或移动拾壹· 契两材均出榫、榫头与榫头相互契吻、各部位分别交于第三材同一卯眼内的拼合连接,两榫头有明榫和暗榫之分。
拾贰· 互两材榫头与榫头,相互咬吻并加锲钉。
榫卯结构类型介绍
榫卯结构类型介绍
榫卯结构,是一种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技术,常用于搭建古建筑、寺庙、宫殿等建筑物。
它采用卯榫和榫卯相嵌的方法,将木材连接在一起,形成牢固的结构。
根据结构的不同形式和用途,榫卯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有斗拱式、单榫卯式、对称式、不对称式、山形式等。
斗拱式榫卯结构是一种采用斗拱作为支撑结构的建筑形式,具有较高的空间性能和承重能力。
单榫卯式榫卯结构则是一种采用单一的榫卯连接方式的建筑形式,适用于小型建筑、桥梁等。
对称式榫卯结构是指左右对称的建筑结构,适用于门楼、神殿等建筑物的搭建。
不对称式榫卯结构则是指左右不对称的建筑结构,适用于斜坡、天花板等建筑部位的连接。
山形式榫卯结构则是一种采用山形结构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
筑形式,适用于楼房、桥梁等建筑物的搭建。
总之,榫卯结构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样的类型和形式,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技术。
- 1 -。
33种榫卯结构动态图一眼就看懂
33种榫卯结构动态图⼀眼就看懂
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榫⼀卯之间,⼀转⼀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千年传统家具⽂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的复合传承。
下⾯的33种榫卯结构动态图,涵盖了古代榫卯结构当中最主要、实⽤、经典的款式结构:
⼀:楔钉榫
⼆:挖烟袋锅榫
三:夹头榫(腿⾜上端嵌夹⽛条与⽛头)
四:云型插肩榫(⽛条、⽛头分造)
五:扇形插肩榫
六:传统粽⾓榫
七:双榫粽⾓榫
⼋:带板粽⾓榫
九:⾼束腰抱肩榫
⼗:挂肩四⾯平榫
⼗⼀:圆柱丁字结合榫
⼗⼆:圆⽅结合裹腿
⼗三:圆柱⼆维直⾓交叉榫
⼗四:圆⾹⼏攒边打槽
⼗五:攒边打槽装板
⼗六:⼀腿三⽛⽅桌结构
⼗七:抄⼿榫
⼗⼋:⽅材⾓结合床围⼦攒接万字
⼗九:⽅形家具腿⾜与⽅托泥的结合
⼆⼗:三根直材交叉
⼆⼗⼀:加云⼦⽆束腰裹腿杌凳腿⾜与凳⾯结合
⼆⼗⼆:插肩榫变形
⼆⼗三:平板明榫⾓结合
⼆⼗四:柜⼦底枨
⼆⼗五:⽅材丁字结合(榫卯⼤进⼩出)⼆⼗六:厚板闷榫⾓结合
⼆⼗七:厚板出透榫及榫⾆拍抹头
⼆⼗⼋:椅盘边抹与椅⼦腿⾜的结构
⼆⼗九:直材交叉结合
三⼗:弧形直材⼗字交叉
三⼗⼀:弧形⾯直材⾓结合
三⼗⼆:⾛马销
三⼗三:⽅材丁字形结合榫卯⽤⼤格肩。
榫卯结构种类
榫卯结构种类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且经典的建筑连接方式,通过凸榫榫头和凹榫榫座的配合,实现了建筑构件之间的稳固连接。
根据不同的形状和用途,榫卯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榫卯结构种类进行介绍。
一、榫槽结构榫槽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榫卯连接方式,其中榫头通过榫槽的方式与榫座连接。
榫槽结构在木结构建筑中应用广泛,能够有效地增加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稳固性。
这种结构简单实用,易于加工和安装,是木质家具和建筑中常见的连接方式之一。
二、榫头结构榫头结构是一种将榫头直接插入榫座中的连接方式,常见于木质门窗等构件中。
榫头结构简洁明了,结构紧凑,能够有效地承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力,提高了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榫头结构在传统建筑和家具制作中被广泛采用,展现了古老智慧和工艺技术的结合。
三、榫卯结构榫卯结构是一种将榫头插入榫座并旋转90度锁紧的连接方式,常用于木质框架结构的搭建。
榫卯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力量,增加了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而且能够减少连接部位的材料消耗,是一种节约资源的环保连接方式。
四、榫卯榫结构榫卯榫结构是一种将榫头和榫座均采用榫卯连接的方式,常见于木质框架结构的组装。
榫卯榫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加连接的稳固性,保证构件之间的紧密配合。
这种结构不仅能够减少外部金属连接件的使用,还能够提高整体的装配效率,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连接方式。
总的来说,榫卯结构种类繁多,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无论是榫槽结构、榫头结构、榫卯结构还是榫卯榫结构,都体现了古人智慧和工匠精神的结合,展现了木结构建筑的美学价值和实用性。
在现代建筑和家具制作中,榫卯结构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构件的连接提供了可靠而稳固的方式,传承了古老的木工传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发扬。
榫卯结构有多少种类
榫卯结构有多少种类榫卯结构有多少种类?就榫卯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态而言,大体上有明榫、暗榫、闷榫、套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勾挂榫、格角榫、粽角榫、燕尾榫、楔钉榫以及走马销等。
第一类,明榫、暗榫、闷榫。
明榫是指制作好家具之后在表面能看到的榫头,而暗榫是在家具表面上看不出来的。
因为两部件结合后不露榫头,所以也叫“闷榫”。
明榫与暗榫所用的部位不同,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
明式靠椅和扶手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
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黾就直材角结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
第二类,套榫。
明清家具椅子搭脑不出挑,与腿交接时不用夹头榫,常采用腿料作方形出榫,搭脑相应的挖方形榫眼套接,故名。
第三类,夹头榫。
是案形家具中最常见的榫卯结构,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结构稳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又可将桌面的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第四类,插肩榫。
除夹头榫之外,插肩榫也是案形家具的一种榫卯结构。
其结构和夹头榫的结构相似,也是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不同的是在插肩榫中,腿足的上端外侧被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
当腿足与牙条相结合时,槽口便与斜肩正好契合。
当腿足承受桌案压力的同时,牙条便和斜肩咬合得更紧。
这样,桌案的结构便会非常牢固。
第五类,抱肩榫。
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
具体做法是: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出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度斜肩及三角形的榫舌拍合。
斜肩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挂套。
第六类,勾挂榫。
霸王枨与腿的结合部位通常使用勾挂榫,霸王枨的一端托着桌面的穿带,用木销钉固定。
下端交带在腿足中部靠上的位置,榫子下的榫头向上勾,腿足上的枨眼下大上小,且向下扣,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向上一推便勾挂住了下面的空隙,产生倒勾作用。
20种常用榫卯结构图纸[一点资讯]
20种常用榫卯结构图纸[一点资讯]1.粽角榫--俗称三碰肩说明:1、常用于柜、桌等无缩腰结构的家具,是面板与腿连接的常用榫;2、要注意留'抬肩'。
2.半榫人字肩单面留夹皮注:外面人字肩,夹皮;里面直肩。
说明:1、由于半榫强度不如透榫,留夹皮可以不损失榫卯深度,增大胶粘面积;2、使榫孔料少受损伤,最大限度增加外皮强度;3、常用于腿枨连接,有透榫、半榫之分。
3.半榫人字肩单面留卯舌注:外面人字肩,里面直肩。
说明:1、常用于腿枨连接;2、榫孔外皮剔除人字肩时,里面要留有'舌头',以增加腿外皮的强度。
完全剔除易使腿部强度受损;3、刹肩时不能再尖角外留有锯痕(俗称耗子尾巴)。
4.大割肩榫说明:1、此榫常用于面板攒边结构;2、常为透榫,如在表面雕花,则使用半榫,但半榫要尽量深些,且采用双榫或抄手榫以增加结构强度;3、面边超宽的大画案类家具,榫根处留减榫,以防止面边卷翘,加强榫的牢固程度;4、透榫宽度不宜过大,应比面边宽度尺寸1/2少2-5mm。
5.夹头榫说明:1、此结构常用于案形结构牙板与腿的连接,牙板与牙头攒成一体,里面开有凹槽,装配时牙板沿腿子中间凹槽自上而下推入;2、用于圆腿桌案时,牙板中心线与腿子中心线重叠。
6.挂钩楔钉榫注:底面被楔向上挤。
说明:1、此榫常用于霸王枨与桌腿连接,以增强桌腿稳定性及牢固程度;2、霸王枨与桌腿形成45°角,一端有挂钩榫,插入榫孔后向上推,用下面的楔钉将榫推向上部,形成挂钩;另一端则与面带底面用销钉连接。
除销钉外,常刻口顶住穿带,以使霸王枨定位。
7.单插皮透榫减榫说明:1、此结构常用于门边与抹头连接;2、减榫时注意留出堵槽部分。
8.楔钉双头扣手榫说明:1、此结构常用于弯料相接,如圈椅椅圈等;2、双头扣手榫俗称'巴掌榫',《明式家具研究》里称之为楔钉榫,即将榫舌插入对方槽内,最后加入楔钉。
楔钉一般角度为18-20°;3、接圈时从上面看顺序为:上脑压中节,中节压扶手,依此类推;4、楔钉分大小头,应为大头在外(凸),小头向内(凹)。
榫卯结构类型介绍
榫卯结构类型介绍
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而且经典的建筑结构。
它是通过将木料的榫
头和卯口相互咬合,来固定木料连接的结构。
榫头是木料的凸出部分,而卯口是木料的凹槽部分。
榫头和卯口之间的咬合关系可以使木料基
本保持不动,并且不需要使用螺钉、螺栓等连接件来固定,具有很好
的承重性和稳定性。
榫卯结构主要有单榫、双榫、暗榫、明榫等类型。
单榫是指将一
根木料的榫头插入另一根木料的卯口中,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应用较
广泛。
双榫则是两根木料相互咬合,可以增强连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暗榫则是将榫头和卯口安装在木料的内部,外表不可见,更美观。
明榫是将榫头和卯口露在外面的榫卯结构,常常用于建筑的梁柱连接处。
总之,榫卯结构是建筑史上经典的建筑结构之一,具有较强的承
重能力和稳定性,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类,套榫。明清家具椅子搭脑不出挑,与腿交接时不用夹头榫,常采用腿料作方形出榫,搭脑相应的挖方形榫眼套接,故名。
第七类,格角榫,也分明榫与暗榫。明榫多用在桌案板 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桌案的边框一般分长边和短边,长边称为“边挺”,短边叫做“抹头”。在边挺和抹头的两端分别作出45度斜边,边挺处再作榫头,抹头处则作榫眼,这样就把明榫处理在两侧,木材的横断面没有纹理,正好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色泽优美的花纹。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仅就直材角接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单闷榫是在横竖材的两头一个作榫头,一个作榫眼,双闷榫是在两个拼头处都作榫头,紧靠榫头处又凿出榫眼,使两个榫头可以互相插入对方的榫眼。由于榫头形成橫竖交叉的形式,加强了榫头的预应能力,使整件器物更加牢固。
第九类,燕尾榫。两块 平板直角相接,为防止受拉 力时脱开,榫头做成梯台形, 故名。第十类,楔钉榫。用来连接弧形弯材,例如:圈椅的扶手。基本做法是:将两片榫头交搭,同时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卜下移动。然后在搭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不能左右移动即可。
第五类,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具体做法是: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出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度斜肩及三角形的榫舌拍合。斜肩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挂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六类,勾挂榫。霸王枨与腿的结合部位通常使用勾挂榫,霸王枨的一端托着桌面的穿带,用木销钉固定。下端交带在腿足中部靠上的位置,榫子下的榫头向上勾,腿足上的枨眼下大上小,且向下扣,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向上一推便勾挂住了下面的空隙,产生倒勾作用。然后用楔形料填入榫眼的空隙处,再也不易脱出,故名。
格角榫常用在明式家具几、案、桌、椅等的面板框架部分。
第八类,粽角榫。因其外形像粽子角而得名。在江南民间木工中也称作“三角齐尖”,多用于四面平家具中。它的特点是每个角都以三根方材格角结合在一起,使每个转角结合都形成六个45度格角斜线。粽角榫在制作时三根料的榫卯比较集中,为了牢固,一方面开长短榫头,采用避榫制作,另一方面应考虑用料适当粗硕些,以免影响结构的强度。粽角榫结构家具外观上严谨、简 洁,气质古朴典雅。
第十一类,走马销。罗汉床围子与围子之间或围子与床身之间常用到走马销。是“栽销”的一种,指用一块独立的木块做成榫头栽到构件上去,来代替构件本身做成的榫头。一般安在可装卸的两个构件之间。独立的木块做成的榫头形状是下大上小,榫眼的开口是半边大、半边小。榫头由大的一端插入,推向小的一边,就可扣紧。
第三类,夹头榫。是案形家具中最常见的榫卯结构,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 眼结合,结构稳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又可将桌面的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第四类,插肩榫。除夹头榫之外,插肩榫也是案形家具的一种榫卯结构。其结构和夹头榫的结构相似,也是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不同的是在插肩榫中,腿足的上端外侧被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当腿足与牙条相结合时,槽口便与斜肩正好契合。当腿足承受桌案压力的同时,牙条便和斜肩咬合得更紧。这样,桌案的结构便会非常牢固。
榫卯结构有多少种类?就榫卯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态而言,大体上有明榫、暗榫、闷榫、套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勾挂榫、格角榫、粽角榫、燕尾榫、楔钉榫以及走马销等。
第一类,明榫、暗榫、闷榫。明榫是指制作好家具之后在表面能看到的榫头,而暗榫是在家具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因为两部件结合后不露榫头,所以也叫“闷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