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拍摄、新闻拍摄技巧
会议照片拍摄技巧
![会议照片拍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26acfd09ec3d5bbfd0a7480.png)
1.一、拍全景。
会议新闻图片一定要拍全面,可以拍正面的远景,特别是会议的
主题,还有参加会议的重要领导一定要拍清楚,拍全,不要拍一半,要让人一看到照片就知道是开的什么会。
2.二、重点拍摄参加会议的重要领导。
一定要拍摄会议的重要领导,比如领导上
场,领导发言,领导发奖致辞什么的都可以。
一定要拍到领导的正面形象,尽量不要侧面更不能要背面的,拍照时要多拍几张,可以使用连拍,方便后期选择,不要选择闭眼睛的。
3.三、会议开始的镜头。
会议开始时主持人开场镜头,及参会人员鼓掌欢迎的镜
头,如有发言或者颁奖,发言人及颁奖都要拍摄,尽量离近了拍。
4.四、会议细节镜头。
重要镜头拍完了,还需要一些反应会议效果的镜头,比如
参会人员认真听会的镜头,或者仔细记笔记的镜头等等,可以拍特写或者近景。
5.五、多角度拍摄。
除了以上几点外,会场镜头还要多几个角度拍摄,不同的角
度拍出来的效果不一样,之后选择起来也会方便很多,不至于后悔拍的太少了。
6.六、照片的构图。
注意照片的构图要平衡,拍摄的主体不要偏左,也不要偏右,
偏上或者偏下,四周的留白要合适。
会场中的过道尽量不要拍进去,中间隔着过道会使照片显得松散。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3504d0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0.png)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1.充分的准备和安排很多重大的事件都不是突然发生,而是经过了周密的安排才开始的,而且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比如人大会议、奥林匹克运动会、英国王室婚礼等等,这些世界瞩目的事件吸引着全球公众的目光,也吸引着摄影师的镜头,很多新闻照片不仅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事件的发生,甚至改变了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由于摄影师在出发拍摄重大事件之前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挑选合适的器材、了解事件的背景,甚至可以熟悉整个事件预计的程序安排,这些都为摄影师提供很好的条件。
当摄影师明确了事件的发生地点之后,就应当在事件开始之前到现场进行勘查,挑选最有利的位置。
2.预测事件的发生仅仅等待好镜头的出现还远远不够,因为很多事件并不都像婚礼或是会议这样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面对战争、骚乱这样的事件,摄影师既身处其中,又要置身其外,没有人会告诉你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在这样冲突激化的地域和时间的区域里,任何突发的事件都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这就要求摄影师能够预测到事件的发展,“嗅”出新闻的线索。
3.保留最后一张胶片为了不错过有价值的镜头,有经验的摄影师总是让相机内保留着一张没有拍摄的胶片,也不会让数码相机的存储卡空间全部用完。
4.儿童的力量儿童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在各种灾难中成为最先受到伤害的群体。
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摄影师不仅仅要拍摄令人震惊的画面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更重要的是要用照片让人们了解事件的真相,并用自己的良知做出正确的判断。
5.独特的视角每一次重大的事件发生时,都会吸引数百名摄影师来到现场,要想让自己的照片在众多雷同的画面中脱颖而出,摄影师就需要在拍摄的视角上下点功夫。
1.让拍摄对象忘记照相机的存在拍摄时机是最重要的,即便是在拍摄事先经过预约的肖像时,摄影师也可以寻找真实的抓拍时机。
对于很多摄影师来说,摆布被拍摄对象并不比观察拍摄对象自身的姿态更容易,优秀的摄影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拍摄对象的真实一面,并通过适当的引导拍摄到满意的作品。
会议新闻电视拍摄技巧与方法
![会议新闻电视拍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15da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c.png)
会议新闻电视拍摄技巧与方法以下是 6 条关于会议新闻电视拍摄技巧与方法的内容:1. 哎呀呀,大家知道吗,拍摄会议新闻第一步就是要选好角度哇!就像你拍照要找个最美的角度一样。
比如,在领导发言时,你得找个能突出领导又能展现整个会场氛围的角度。
你想想,要是角度不对,那不就拍得乱七八糟啦?比如把旁边人的后脑勺拍得特清楚,那可不行哦!2. 还有哦,光线可太重要啦!光线不好,拍出来的画面那叫一个难看。
这就好比大白天你不开灯在家里找东西,能看清才怪呢!在会议现场,要注意利用自然光线或者灯光设备来让画面清晰明亮。
不然人家看了不舒服,这新闻效果不就大打折扣啦?3. 拍摄的稳定性也是关键呀!你总不能拍出来的画面晃来晃去像地震了似的吧。
这就跟坐过山车一样,你晃得太厉害谁受得了呀!所以一定要拿稳设备,或者用个稳定器啥的,这样才能拍出稳稳的高质量画面哟,大家说是不是?4. 别忘了抓重点呀!会议中总有重要的时刻和人物吧,那你就得像老鹰抓小鸡一样紧紧抓住这些精彩瞬间。
比如说嘉宾精彩的演讲,或者大家热烈讨论的场景。
要是错过了这些,那可就太可惜啦,这新闻不就没了灵魂嘛!5. 声音也是不能忽视的啊!就像你说话别人听不清一样难受。
一定要保证录制到清晰的声音,不光是讲话声,现场的其他声音也得适当收录进去,这样才更有现场感呢。
要是声音一塌糊涂,那还不如看哑剧呢,对吧?6. 拍摄的时机也很重要哇!不能人家还没开始你就瞎拍,那不就浪费资源啦?要把握好会议的节奏,在合适的时候按下快门。
这就像跑步比赛,枪没响你就跑出去,那可不行哟!关键时候要果断出手,才能拍出好的会议新闻呢!我的观点结论:总之,会议新闻电视拍摄要综合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选好角度、把握光线、保证稳定、抓住重点、注意声音和时机,这样才能拍出精彩又吸引人的会议新闻哟!。
会议做好拍照记录报道宣传
![会议做好拍照记录报道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27425d2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2.png)
会议做好拍照记录报道宣传为了充分展示和宣传会议的内容和氛围,做好拍照记录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列出了一些步骤,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会议的拍照记录报道宣传。
第一步:理清拍照宣传目的拍照记录是为了宣传,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会议的内容和宣传主题,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等等。
在拍照之前一定要明确拍照的目的,同时要充分了解会议的主题和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宣传。
第二步:充分准备拍摄设备在进行宣传拍照之前,一定要准备好专业的拍摄设备。
一般来说,如果有专业的摄影师更好。
如果没有专业的摄影师,那么一定要充分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和拍摄技巧,这样照片才会更加清晰、美观,能够更好地传递会议的信息并吸引更多的关注。
第三步:确定拍照的时间和地点为了达到最优的拍照效果,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可以选择在重要的议程或活动开始前、中、后,或者是在嘉宾、演讲人到场的时候等等。
地点要选择能够展示会议特色和独特性的地方,有利于图片的宣传效果。
第四步:采取合适的拍摄角度在进行宣传拍照之前,一定要确定好拍摄角度,尽量选择不同的角度来展示不同的画面,更能突出会议的特点。
同时,既要注重拍摄主要演讲内容的照片,也要抓拍各项活动的细节,包括会场布局、会议氛围等等。
第五步:精心选取优质照片在拍摄完毕之后,一定要仔细地挑选好照片。
需要保证照片的质量,确保图片的清晰、明亮、色彩鲜艳等等,同时要多取几张照片以备使用。
还要合理选择不同形式的图片来宣传,比如适当调整色彩后使用在印刷品上。
第六步:发挥宣传效果准备好的照片可以用于各种宣传方式上,比如发到微博、微信、脸书等社交平台,放在公司网站或新闻、杂志上。
在使用照片的过程中,要注意照片宣传的标题、说明等,便于更好地展示图片并吸引目标读者前来了解会议内容。
总之,会议拍照记录公关宣传是时刻不能忽视的一环,能够提高会议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深对外界的入口优势。
因此,在进行宣传拍照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宣传的目的、准备好拍摄设备、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采取合适的拍摄角度、精心选取优质照片和发挥宣传效果。
摄影中会议照片拍摄技巧 ppt课件
![摄影中会议照片拍摄技巧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e853b20975f46527d3e1d9.png)
一、掌握会议程序
要拍好会议照片,首先得全面了解会议情况。 重大会议的拍摄,采访前要有拍摄策划,应充分 掌握会议资料,包括会议的议程、目的、重要内 容、参加会议人员及会议所涉及的人和事、主要 发言人的特点等,以摄取最佳瞬间和优美表情或 姿势(包括手势),拍摄出生动活泼的照片。同 时会场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会议开始前几个小时, 会场的气氛和人员的情绪最好,与会的人会聚精 会神,认真地工作记录。这时可从不同角度抓形 象突出的人拍特写镜头,主席台的拍摄要注意, 领导要拍全,不能漏一个人;拍摄角度要视会场 而定,地方大,可从正面拍,地方小,可从侧面 拍。
会议照片拍摄技巧
主讲 :徐志然而新闻记者最挠头的就是拍会议照 片。因现在大多数的会议照片都太公式化,千篇 一律,不是“会标加人头”,就是“发言加讨 论”,所以记者不愿拍,读者也不喜欢看。
怎样才能打破常规,将会议照片拍出新意来? 笔者将自己这些年会议照片的拍摄总结了一些经 验,供大家参考。
弱而定,使用短焦距镜头,放大光圈,速度最好 控制在8/1秒15/1秒,有时速度可以放得更慢。 为了防止相机颤动,除练好基本功外,可用三角 架稳定相机,或者将相机放在桌凳上拍摄,现在 很多单位都配备了数码相机,数码相机拍大会场, 可将感光度(ISO)调高到400°或500°同样 达到了提高曝光量,可以不用闪光灯,拍出的照 片照样曝光准确,有数码相机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四、会场拍摄的技术问题
拍摄技术对于拍好会议大场面至关重要。会 议前设备的检查准备必不可少的,有条件的要配 备大功率的闪光灯和大口径的广角镜头。会场较 大,闪光灯照射距离有限,闪光灯能做辅助光, 要很好的利用现场光。在使用闪光灯时,最好使 用反射光,胶卷最好使用200°以上胶卷。
照相机最好用手动光圈、速度视会场光线强
会议照片
浅谈如何拍摄好电视时政新闻
![浅谈如何拍摄好电视时政新闻](https://img.taocdn.com/s3/m/b8fd2b9bbceb19e8b8f6ba4d.png)
最佳的角度拍摄。参加会议人员通常都 不会有独立的镜头,如果存在着较为认 真的,那么需要以特写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拍摄领导时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注 意,如领导发言时,拍摄画面不能使话 筒挡住半边脸,桌子的水平线要与领导 的脖子等高,特别要注意画面中不要出 现杂乱的动作。 3 视察调研拍摄要求 近年来,伴随着领导干部从政理念 的改变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再 次深入人心,领导干部经常走进人民群 众中间,帮助百姓解决问题。关于领导 干部下基层相关活动的报道,也成为时 政新闻的一个亮点。 领导到各市县调研视察时,领导的 镜头在数量与质量上一定要保证,在取 景的时候,要注重领导认真工作、与百 姓交谈,走村入户,走向田间地头的这 些可以体现领导贴近百姓生活的镜头。 这些镜头通过极强的画面感所带来的视 觉感受,可以给群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拍摄领导参加的活动,镜头应重点 放在领导身上,相关陪同人员镜头可以 有,但不宜过多,仍然要以领导为主。 空镜头和反打镜头的拍摄:这方面 的拍摄要与领导调研的主题密切相关, 这部分镜头的拍摄主要是起到衬托作用。 4 注意问题 第一,时政记者一定要有时间观念, 在规定的时间要准时到达现场,最好是 提前到达,一旦错过就无法挽救。因此, 时政记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保 证时间,宁早不晚。
1 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 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采 访前的准备是每次采访必不可少的一个 步骤。当接到采访任务时,要先清楚活 动的时间、地点以及有哪些领导参加。 明确以上内容后,就要领取和检查摄像 机、三脚架、新闻灯等器材,必要时要 拿广角镜头,电池、磁带也要准备充分。 到达会场后,记者先把摄像机调整好, 三脚架支好,灯光调好,并调好白平衡, 选好拍摄角度,随时准备拍摄。在进行 采访时,前期的准备做得好,记者在采 访时才可以得心应手,避免紧张。因此, 不管什么样的采访都要把准备工作做好, 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采访顺利进行。 2 会见和会议新闻拍摄 时政新闻中大部分是会见和会议新 闻,但会见与会议的程序并不都一样, 场景与人物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调 整。会见与会议新闻想要拍出想要的效 果并不容易,因为要求记者将“死”的 画面通过拍摄展现出一个活的场景,最 为重要的就是需要记者捕捉到现场最具 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在会议室拍摄时,其构成部分是固 定的,需要拍摄到的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席台正面的全部画面、关键人物主席 台上的其他领导;会议的名称正面、全 部画面,左右两边的全部画面与中景; 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员。镜头是从主席台 转到参加会议人员。 拍摄人物时对景别的要求:主要领 导人要有正面、左右侧面、讲话和不讲 话的近景。在拍摄主要领导时,应选择
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画面拍摄规范
![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画面拍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f3ce8eff8c75fbfc77db227.png)
A、领导人近景或特写:画面中尽量排除并排坐的其他人,画面要饱满,主体突出,主要领导人要求有正面、左右侧面的特写。在拍摄主要领导时,应避免在有损领导形象的角度上拍摄(背景上的树枝、窗格,前景桌面上的话筒、茶杯、花束、领导面部缺憾,如发现他或她头发乱、坐姿欠佳等无法达到最好上镜状态时,应及时通过领导同志的秘书提醒)。不需要出单独镜头的领导,可以两个或三个等人分切和摇。若领导职务有较大差别的,可以从职务高的特写拉到两人或三人落幅;所有领导画面的拍摄角度均以平视角为准,不准使用俯视和仰视角度。
1、摄像记者在拍摄会议时要求有以下镜头: A、主席台全景、中景、左右45度侧景(即小全、侧小全),领导人特写(单、双等分切镜头),特别注意要抓到主要领导发言时,表情和手势等气氛的镜头(正、侧面多角度)。小全景画面拍摄,要分主要领导讲话和不讲话两组镜头。每个有效画面不少于8秒钟。
B、会场(带会议横幅的)全景,左右侧全景和中景。听众分切镜头、由主席台摇到听众席的镜头、听众席全景(站在主席台上或其他合适的位置拍摄固定、摇等画面)。若会议内容较长,应增加听众画面的拍摄(多角度、多手法如推拉摇移等)。
6、会议新闻中要注意领导讲话材料中讲话精彩内容部分,提前准备摄录同期声,没有讲话材料的要随时注意主要领导的讲话内容,抓录讲话同期声;领导视察、考察、慰问采访中,随机话筒保持开启状态,随时抓取领导讲话或领导与群众交流的同期声。
7、领导考察视察活动的拍摄:
A、画面出像规格参照会议新闻中的有关规定;
3、对会议画面元素的要求:
A、主席台和整个Biblioteka 场的画面一定要饱满,尽量避免会场的照明顶柱廊柱等杂乱物进入画面。
B、每个画面的色温要统一(主席台和听众席照明条件不同应分别调白平衡)。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98283d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e.png)
新闻摄影基本技巧在新闻采访和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要熟悉各种题材的常规表现方法,充分了解各类活动的议程,观察现场的地形,以便选取最佳的拍摄角度。
为了让您对于新闻摄影教程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山草香给大家分享了3篇新闻摄影基本技巧,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一、会前的准备首先需与客户沟通了解清楚会议拍摄的目的、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议新闻拍摄,既要考虑到会场等大场景的拍摄,又要考虑到领导讲话等特写画面的拍摄,特别是重要的会议,拍摄者不可能靠领导太近,所以镜头的准备,必须考虑到广角端足够的广,远摄端能满足特写拍摄的要求。
在会议开始之前首先向会务组索要一分会议议程表,最好能提前一天到达拍摄现场,实地考察会场的大小、灯光情况、主宾位置、自己的机位等。
服装也要准备,国际会议务必穿西服系领带,国内大中型会议基本上也应如此。
应向主办单位领取一份胸卡,出入方便。
二、会前拍摄一般的会议半天就结束了,比较简单。
一些大型的会议可能分主会场、分会场,时间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议程多,会议当中,开幕式、闭幕式,以及一些有主要领导和重要人物参加的会议活动肯定是拍摄的重点。
拍摄者事先应该对这些情况了然于胸,明确拍摄要求和重点。
会议当天应当提前到场,把各种器材布置妥当。
开会前可以拍摄一些会议背景材料,例如所拍摄的会场外面的布置、拍摄横幅等宣传标语,这样可以让观众一下子就知道会议的主要内容。
正式拍摄从签到处开始,重要来宾签到的镜头应该拍摄下来。
重要来宾签到时,工作人员会给他们佩戴胸花,因此很容易识别谁是贵宾。
主要来宾在会议开始前先要在贵宾室休息,要拍下主宾之间握手、交谈的镜头;三、会议拍摄在拍摄会场的时候,时机最好是在会议进行一会儿以后再拍摄,或者在领导讲话一会儿以后进行拍摄。
这样可以避免主席台前有许多拍摄者的身影,影响画面的整洁和美观。
还有就是尽量能找一个高点拍摄,这样拍出的照片场面大,层次和透视感好些。
大会正式开始,要拍下主持入主持大会的镜头,全体代鼓掌的镜头,主席台全景,会场全景。
新闻视频拍摄技巧
![新闻视频拍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57e3967bd64783e08122b2f.png)
新闻视频拍摄技巧一、熟悉设备。
生活中总是时不时的出现意外,那么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准确快速的对临场状况作出最及时的反应和调整,就看平时自己对设备的了解程度如何。
遇事平静自信才可化险为夷。
二、平行。
如果没有特殊的艺术方面的要求的话,拍摄时需要尽量将画面中的某些几何边缘与镜头框平行,亦即“横平竖直”。
这样的几何边缘有时是地面,有时是桌面,有时也可能是屋顶边缘。
三、握屏要稳。
平呼吸,如果拍摄的过程中,手的晃动程度严重影响视频的视觉效果,那么就算拍摄选取的内容再精彩,也总会让人觉得它并不完美。
四、找角度。
构图不同的物品处于不同的状况,有着不同的合适的拍摄角度,这样的对应方式一般都是有规律的,比如:拍食物时推荐选择俯拍与近景拍摄;拍落花则更适合仰视拍摄。
所以平时应该多拍不同种类的事物,积累拍摄角度的经验。
5、空镜头不要完全拍人物主体七、构建故事。
尝试拍摄几个不同的画面,并展开联想,将它们联系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这样更有利于拍摄者思维的开拓,甚至强化视频的内涵。
技巧一、镜头要稳,少用推拉摇移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
原因是:1、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2、为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3、使新闻节奏明快。
少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二、镜头要有连贯性,关键环节都要有电视镜头是电视新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构成一条完整新闻的“零部件”,必须在前期采访拍摄中拍全拍好。
a、镜头内涵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
b、镜头景别要成龙配套。
c、镜头拍摄角度要成龙配套。
三、拍摄镜头要突出特征,角度常新角度,是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夹角。
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
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能表达不同的情绪及人、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
角度具有鲜明的个性,它能够强调、突出、夸张某个事物的表现,也能减弱某个事物的表现。
中国会议中给领导拍照的技巧
![中国会议中给领导拍照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18b42513c1ec5da50e2708d.png)
如何给领导和嘉宾拍照片1、最好不用闪光灯,如果一定要用,请记得带套,别误会,遮光套,这样,光线就不会直接打在领导的眼睛上。
2、注意会议背景板、演讲嘉宾的一致性,不然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太少,别人不知道是哪里照的。
3、大型会场,一定要用中长焦镜头,我一般是用55~250mm佳能单反镜头,一般400人会场,完全可以。
否则,每次领导讲话,你都要跑到最前面,恨不得趴到他脸上去照相,这是最愚蠢的,一是自己累,二是影响别人听讲。
4、拍照时,不要穿鲜艳的衣服,你不是会议的主角,你只是来拍照的。
5、给领导拍特写时,往往会议标题不能全部囊括进去,没有办法,特写的主角是领导,只要被背景拍进局部就可以了。
6、记得开会前进入会场,拿起相机调试一下,光线、角度、焦距,找到你拍照的最合适的位置,用闪光和现场光分别拍几张,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不用闪光效果依然很好,那就不用。
7、如果是正式场合,如大领导来单位视察,本单位领导去下级单位视察,平级单位之间的交流,不要用你的手机和数码卡片机跑到领导面前拍,一定要单反,相机尽量大,镜头尽量粗尽量长。
8、有的领导很喜欢上去低头念稿子,中间不抬头,这种情况最让人懊恼,所以,不是每个领导你都熟悉,所以,遇见陌生的领导上台演讲,一定要在其走向讲台的时候提高意识,在其做准备还没有开始低头念稿子的时候抓拍几张,否则,你一点机会都没有。
9、现在用得都是数码相机,所以闲暇时一定要检查一下相机里有没有失败的照片,有的话,及时删除,否会耽误后期的图片处理效率,关键是这种照片万一流传出去,领导会恨死你的。
10、如果领导肥胖,满月脸,那就侧面45度拍摄,面部的赘肉就不会那么多。
11、如果领导瘦,刀削脸,那就正面拍摄,如果还是侧面拍摄,那就显得下巴更尖了。
12、如果领导个子矮,甚至站在台上演讲你在下面只能看到演讲台上一堆鲜花,连他头顶都看不到,这种时候,甚至可以牺牲背景板、牺牲其他现场元素,跑到舞台侧面,一定要蹲下来,镜头水平高度一定要低于领导的眼神水平高度,这样拍出的效果才显得其高大威猛。
新闻摄像的规范
![新闻摄像的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910bf56be23482fb4da4cd1.png)
一、前期采访要求
2、双人镜头 站立采访-- 两人(采与被采)充满画面45 度角 由双人推到采访者,画面要干净,不能 带记者任何部分。 在抓拍时尽可能由双人 镜头推到单人镜头。 过肩镜头——带着采访或被采访者的半个 后脑,两人充满画面,出台标。
一、前期采访要求
3、三个备用镜头 双人镜头,过肩镜头,记者反打镜头。 4 、不再以台标做为剪辑点的镜头,所有剪 辑点的镜头以三个备用镜头为主。
一、前期采访要求
7 对于《情景再现》的拍摄手法,严禁再 用全虚的镜头来表现,手法可以多元化。 8 摄像拍的每一个镜头都要求工整和规 范。 9、摄像在采访时要注意对声音进行监听, 以保证声音的质量。 10、所有镜头必须有同期声。
二、确保画面的视觉效果
1. 会议室、会场和室内的拍摄。尽量使用 新闻灯照明(使用交流电、3200K的新闻 灯),一般较小的室内拍摄、人物的近景, 可使用电瓶灯照明保证画面的质量清晰, 同时要防止画面曝光过度(限幅),拍摄 时避免硬光(直射光,逆光、轮廓光等),尽 量使用软光(散射光)。
6、无线话筒的使用方便了主持人以及采访活动, 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和没有办法安排采访环境的 情况下。主持人和被采访人的自由度加大了。手 持无线话筒可以用于主持人录音,还可用于采访 录音(主持录音是指单个人录音,采访是指两人 或多人录音);领夹式无线话筒外形较小,灵敏 度较低,适合于嘈杂环境中的主持人录音。领夹 式无线话筒“解放”了主持人的双手,特别适合 于现场商品、事物的介绍和动作丰富的主持人。
二、确保画面的视觉效果
5、长短焦问题 短焦(广角):视角大,主体物距近,景深大, 形变较大,透视明显(近大远小)。较平淡,适合 新闻、体育等动态的、或大场面等的拍摄,也可 用于主体近拍、跟拍等场合。 长焦(望远):视角小,物距远,景深小,透视弱, 背景向主体靠拢。画面比较生动,适合特写等镜 头(最好使用三脚架,以防止抖动)。
会议新闻拍摄技巧
![会议新闻拍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2e50e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b.png)
会议新闻拍摄技巧
拍摄会议新闻可以提供重要信息和场景给观众。
以下是一些会议新闻拍摄的技巧:
1. 预先了解会议议程和重要演讲者:在拍摄之前,仔细研究会议的议程和重要的演讲者,以确定要专注的重点和主题。
2. 找到合适的位置:选取一个对拍摄来说合适的位置,并确保可以全面地捕捉到发生在会议上的重要活动。
这可能需要提前到场并找到最佳的摄影点。
3. 使用稳定器或三脚架:稳定器或三脚架可以帮助拍摄更稳定、平滑的镜头,避免抖动和模糊。
4. 关注演讲者:对于重要的演讲者,要全程关注他们,拍摄他们的面部表情和手势,以捕捉到他们的演讲内容和重要信息的传达。
5. 捕捉重要时刻:会议上可能发生一些重要的时刻,例如签署协议、合影或重要演讲的瞬间。
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能够捕捉到这些关键时刻。
6. 多角度拍摄: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拍摄,以提供更多的视角和细节。
这样可以让观众获得更全面的了解和体验。
7. 快速编辑和发布:会议新闻必须在短时间内发布,因此需要尽快编辑和处理拍摄的素材。
使用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确保
内容质量和时效性。
8. 添加解说和背景音乐:为了增加拍摄的吸引力和信息传达的效果,可以添加解说和背景音乐。
这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会议的内容。
希望这些技巧能对您拍摄会议新闻时有所帮助!。
新闻稿图片的要求及拍摄技巧
![新闻稿图片的要求及拍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a8cc57483d049649a66588b.png)
新闻稿图片的要求及拍摄技巧1、图片要求①求真,新闻中图片必须是这一事件中真实的照片,不可以将其他图片用于这个新闻上,除非特别需要!②求新,图片包含的景象必须新鲜,色彩鲜明,清晰!③求活,图片可以将新闻事件的现场气氛表现出活力,富有感染力!④求情,能够抓住图片主体的表情特征,借以抒发主体的心理感情!⑤求意,根据整体新闻的要求,新闻图片必须对新闻内容的侧重点有所表现.⑥文字说明要规范,描述画面的事实,包括日期、人物、事件等要素必须精确严谨,然后说明新闻事件的背景,最大限度地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图片的拍摄技巧新闻摄影是新闻媒体日常工作中的必备环节。
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题的情感浓缩于画面中,“一图胜千言",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
新闻摄影要求在图片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要运用艺术的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图片“说话”,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会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因此,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切实把握好新闻图片的拍摄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新闻的抓拍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件中适合用摄影表现的手法记录和传播的可视形象,它不同于照相馆里的人像摄影,“以静对静",“一切听从指挥”,而是“以动对动”,顺其自然,把握瞬间是照片成败的关键要想获得一幅好的新闻照片,就必须要特别注意:a。
抓动作。
没有动作的题材照出来经常是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拍摄对象动得越厉害,照片就越生动、越真实。
b.抓神态。
有的拍摄对象没有动作,那么可以关注他的神态和表情。
神态往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有些神态往往无法用语言表达。
c。
抓细节.为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就必须得抓细节,细节可以增加照片的可感性和趣味性,没有细节往往导致照片平淡乏味。
d.抓特写。
一个人物、一个地点,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抓特写能使照片的表现力增强.由于繁杂而又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很难停下脚步仔细观察一件事物。
会议摄影跟拍技巧
![会议摄影跟拍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496d0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d.png)
会议摄影跟拍技巧会议摄影跟拍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的摄影工作。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帮助你更好地进行会议摄影跟拍:1. 设备准备:确保相机电池充足,储存卡足够,镜头适合会议拍摄,闪光灯和备用电池也要准备好。
2. 了解会议流程:在会议开始前,了解会议的流程和议程,以便你知道何时需要拍摄哪些内容。
3. 空镜拍摄:在会议开始前,拍摄会场、签到处、会场布置等空镜头。
这些镜头可以用于后期编辑中插入其他内容。
4. 拍摄主要人物:会议的主要人物包括主持人、演讲者、嘉宾等。
确保拍摄他们的正面照片,并使用特写镜头捕捉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5. 抓拍精彩瞬间:在会议过程中,注意抓拍一些精彩的瞬间,如观众互动、演讲者的精彩发言等。
这些瞬间可以增加照片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6. 调整光线:根据会议现场的光线情况,调整相机的曝光和白平衡,确保照片清晰明亮。
如果光线不足,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7. 构图技巧:在拍摄时注意构图,使用三分法、黄金分割等构图技巧,使照片更加美观。
8. 后期处理:在拍摄完成后,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如裁剪、调整色彩、增加滤镜等,使照片更加符合会议氛围和主题。
9. 保持耐心和专注:会议摄影跟拍需要耐心和专注,不要急于求成,要保持冷静和专注,捕捉到最好的画面。
10. 提前沟通:在会议开始前,与会议组织者或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会议的重点和目标,从而更好地进行拍摄。
11. 观察和预判:在会议过程中,观察并预判重要人物的动向和动作。
这可以帮助你提前调整位置和角度,确保拍摄到最佳的画面。
12. 保持灵活:在拍摄过程中,保持灵活和敏锐的观察力。
如果发现有新的重要人物或事件出现,不要犹豫,立即调整拍摄计划,捕捉到这些精彩的瞬间。
13. 注意细节:在拍摄时,注意细节和背景。
这些细节和背景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和故事,使照片更加丰富和有趣。
14. 保持专业:在拍摄过程中,保持专业和礼貌。
电视台时政新闻拍摄和画面编辑要点
![电视台时政新闻拍摄和画面编辑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5bfd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6.png)
电视台时政新闻拍摄和画面编辑要点作者:潘亚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0年第09期摘要:时政评论新闻传播是现如今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新闻传播形式。
人们通过观看这些时政热点新闻,不仅可以深刻了解一个国家近期发生的大事,还可以密切关注一个国家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时政广播新闻节目作为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内容的一部分,它的制作要求也很严格,比如新闻拍摄过程要求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拍摄制作手法一定要多种多样,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考虑采取视频录制现场新闻声音或特写镜头的方式来丰富新闻画面。
画面内容要求长度适中,但还要强调突出主要党员领导,主次分明。
本文就电视台新闻时政频道图像拍摄和电视画面图像编辑两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理论阐述。
关键词:时政新闻;拍摄;画面剪辑时政热点新闻报道是通过各种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等传播媒体报道的重要消息,是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环节的一部分,所以电视台一定要对有关时政热点新闻的媒体报道,以及其工作流程和拍摄电视画面等环节予以高度重视。
对于新闻的整体拍摄而言,除了我们要注意确保新闻拍摄前的工作流程能够完全具备严谨性之外,还要注意确保新闻拍摄工作手法多种多样,要通过全景特写镜头拍摄来有效增强时政新闻的整体画面感。
对于一条时政新闻的主要画面内容编辑而言,要根据新闻的主题对新闻的画面素材和声音素材进行相关的匹配,还要注意确保一篇时政新闻稿的画面编辑长度适中,确保其内容具备一个主次分明的内容特征。
一、时政新闻拍摄要点(一)会议类时政新闻拍摄要点大型会议全景拍摄时,对画面的要求有很多。
全景画面可以分为大景、小全景和近景中全景三类,每类的拍摄角度的要求更多,所有要达到的视觉手法也可以更多,才能充分突出这次会议全景画面的视觉层次感。
在拍摄的整个过程中还要重点拍摄坐在会议室和主席台上的各位领导,在其他领导宣布大会开幕和做工作报告的时候还要分别进行会议全景的拍摄,以此方式来更好地突出本次大会的热烈欢乐氛围,突出大会主题。
拍好新闻照片的技巧指导
![拍好新闻照片的技巧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63ca10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f.png)
拍好新闻照片的技巧指导拍好新闻照片的技巧指导能让一张照片登上报纸或杂志的秘密是什么?能够让一张照片富有冲击力的秘诀又是什么?下面店铺为您收集整理了拍好新闻照片的技巧指导,希望对您有帮助!技巧一、搞好新闻摄影策划是出好作品的前提首先,你要熟悉拍摄场所,假如你是第一次在那个场地拍摄,最好是先到现场去看看,站在什么位置拍最好,还要考虑到现场的光线条件等等,这些在拍摄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对拍摄的活动或会议的内容事先有所了解,这样就能确定拍摄重点。
如果是会议,有哪些领导参加,有些什么议程,主要内容什么,事先最好搞清楚,结合自己的新闻宣传需要,事先想好有哪些镜头需要拍特写,哪些需要拍大场景。
最后,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事先做好预案。
有时,你对一个重要会议的拍摄事先进行了详细的策划,想到了怎样构图,想到了拍摄重点,也选好了拍摄角度,但有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打乱你的计划,那就要求你的策划做得细致一点,以免到时搞得措手不及。
技巧二、高水平的相机是出好作品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肯定要好些,校园新闻摄影对相机有什么要求呢?笔者认为,高校专门用于新闻摄影的`数码相机分辨率应在500万像素以上,而且最好是单反型相机。
因为这种相机有三大特点:一是有各种不同焦距范围的镜头可供更换;二是具有齐全的拍摄功能和高分辨率的传感器及优异的成像质量;三是可使用外置闪光灯、滤光镜等一系列摄影附件。
除了标准镜头外,要是还能配备长焦和广角镜头就更好了。
技巧三、娴熟的摄影技术是出好作品的关键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应该是主题突出、构图巧妙、曝光准确、主体清晰。
要拍出好照片,除了有好的机器、好的创意外,娴熟的摄影技术是拍出好图片的关键。
对每个摄影工作者(摄影爱好者)来说,熟悉自己相机的设置,熟练使用相机是基本的要求,也是拍摄的基础。
下载全文。
时政新闻拍摄注意事项
![时政新闻拍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a9a894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3.png)
时政新闻拍摄注意事项
以下是 8 条时政新闻拍摄注意事项:
1. 一定要保证画面清晰稳定呀!你想想,要是拍出来模模糊糊晃晃悠悠的,谁能看清内容呀!就像你拍照时手不能抖一样,拍时政新闻更得拿稳设备。
比如上次我拍一个会议,就因为手有点抖,那画面简直没法看。
2. 角度得选好哇!不能随随便便就开拍,要找到最能展现核心内容的角度。
这就好比你找最佳观景位置,得用心挑呀!像那次拍领导讲话,我找的角度就特别好,把重要场景都完美呈现了。
3. 注意光线啊!别拍出来黑黢黢或者白花花一片,那可不行!光线就像给画面化妆,要恰到好处。
上次拍一个室外活动,幸好我注意到光线问题及时调整了,不然就糟糕了。
4. 声音收集也很重要呢!别光有画面没声音呀,那不成默片啦?就像一部好电影,声音得跟上啊!我有次拍个发布会,差点忘了开麦克风,多险呀。
5. 千万别乱拍无关的东西呀!得抓住重点,别啥都拍。
这就像射箭要瞄准靶心,不能乱射一气。
上次旁边有人一直在拍无关的路人,这不是瞎耽误工夫嘛。
6. 对拍摄对象要有尊重哦!不能随便干扰人家。
这可是很基本的礼貌呀!比如人家在严肃讲话,你可别突然弄出很大动静。
7. 拍摄内容要真实客观呀,可别瞎编乱造!这就像做人得诚实一样。
要是拍出来的东西不真实,那还有啥意义?
8. 拍完自己得检查检查呀!别着急忙慌就交差了。
好比你做完作业不检查,能放心吗?有回我就发现拍的时候有一小段有点问题,幸好及时检查出来重新拍了。
总之,时政新闻拍摄可不是随便拍拍就行的,得用心、细心、有耐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拍摄、新闻拍摄技巧
企事业单位常举办各种会议,遇到重要的会议,除了文字稿,免不了需要拍摄会议新闻图片和会议视频记录,这需要专业会议摄影和会议摄像。
一年四季不知要参加采访多少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会议。
怎样拍摄会议新闻图片,减少会议拍摄失误,交出满意的答卷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长期的实践,归纳出以下几点体会,可以为新入门的朋友的小小指南吧。
一、会前的准备
首先需与客户沟通了解清楚会议拍摄的目的、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议新闻拍摄,既要考虑到会场等大场景的拍摄,又要考虑到领导讲话等特写画面的拍摄,特别是重要的会议,拍摄者不可能靠领导太近,所以镜头的准备,必须考虑到广角端足够的广,远摄端能满足特写拍摄的要求。
在会议开始之前首先向会务组索要一分会议议程表,最好能提前一天到达拍摄现场,实地考察会场的大小、灯光情况、主宾位置、自己的机位等。
服装也要准备,国际会议务必穿西服系领带,国内大中型会议基本上也应如此。
应向主办单位领取一份胸卡,出入方便。
二、会前拍摄
一般的会议半天就结束了,比较简单。
一些大型的会议可能分主会场、分会场,时间短则几小时,长则几天,议程多,会议当中,开幕式、闭幕式,以及一些有主要领导和重要人物参加的会议活动肯定是拍摄的重点。
拍摄者事先应该对这些情况了然于胸,明确拍摄要求和重点。
会议当天应当提前到场,把各种器材布置妥当。
开会前可以拍摄一些会议背景材料,例如所拍摄的会场外面的布置、拍摄横幅等宣传标语,这样可以让观众一下子就知道会议的主要内容。
正式拍摄从签到处开始,重要来宾签到的镜头应该拍摄下来。
重要来宾签到时,工作人员会给他们佩戴胸花,因此很容易识别谁是贵宾。
主要来宾在会议开始前先要在贵宾室休息,要拍下主宾之间握手、交谈的镜头;
三、会议拍摄
在拍摄会场的时候,时机最好是在会议进行一会儿以后再拍摄,或者在领导讲话一会儿以后进行拍摄。
这样可以避免主席台前有许多拍摄者的身影,影响画面的整洁和美观。
还有就是尽量能找一个高点拍摄,这样拍出的照片场面大,层次和透视感好些。
大会正式开始,要拍下主持入主持大会的镜头,全体代表鼓掌的镜头,主席台全景,会场全景。
然后是大会发言,每个发言人都要拍。
我们在拍摄照片的时候,要熟悉和善于运用自己手中的镜头,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尽量包含更多的有用的信息,让照片说话。
拍摄会议新闻,拍好会场照片、领导照片当然是必须的,但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
我们在拍摄会议新闻时,除了要拍摄好必须的会议议程,还要“一心二用”,注意发现和拍摄一些会议议程以外的东西。
或者说在拍摄好规定动作的
同时,还要有意拍摄一些规定动作之外的有趣的瞬间,好比文字记者采写的“花絮”。
这些“花絮”照片是会议主体新闻照片的有益补充,容易被报纸采用。
特别是报纸对主体新闻进行报道以后,如果要出图片专版进行进一步的报道,就需要大量这类的照片。
会议、新闻拍摄过程中寻找会议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