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论文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语文这一综合性课程的多元性特征,使原本内涵丰富的课程缺少活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引导学生从审美视角关注文本,可以激发其赏析兴趣,培养其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陶冶其崇高优美的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情垛。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并以此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疑难,是一个不容再被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情操提高【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96-02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主要通过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训练和渗透相关的人文、审美、艺术、道德等多元内涵来实现对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语文教学逐渐形成这样一种传统,那就是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灌输与基本技能训练,忽视审美情趣的培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得语文教学沦为受“工具论”片面支配的简单操作程序,其严重后果是使语文这门原本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课程越来越显得枯燥乏味,缺少活力。
笔者认为,根据语文这一科目自身的特点与内容,实施多元化的教育目标,是解决这一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中,语文审美素质教育便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与探讨的问题。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开拓学生的视野,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而在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审美教育还是一个很少有人问津的“荒原”。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高度关注这一教学内涵,认识到语文审美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高中语文教育审美能力培养论文
论高中语文教育的审美能力培养摘要:新课标突显其人文性,倡导以生为本,还课堂于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拓展视野、促进思维、培养语感、提高素质。
本文拟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手段;创造情境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它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
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两点来实施审美教育。
一、高中语文教材本身是审美教育的富矿语文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
从文体的角度看,既有庄重严肃的议论文,也有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从语言的角度看,既有通俗易懂的民间言语,也有规范可学的政论性语言,还有优美抒情的诗一般的文学语言。
学生读后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引发审美想象力。
以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为例。
高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
其中有独立于橘子洲头的少年、依依不舍康桥的诗人、痴痴等待的女子;有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对祖国的深深爱恋、对爱人的坚贞不一。
如何将这些审美感受带进课堂,传达给学生呢?首先,应该特点突出朗读的地位。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感情丰富,读起来琅琅上口、读完后则回味无穷。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和朗读,让学生充分体味其中的韵律美。
其次,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它们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的秋天晚景的自然美。
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尽显了豪放派词人的浪漫主义雄壮美。
以上这些文学作品无不给人以美的熏陶,增添了无穷的审美乐趣。
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论文
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摘要:审美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课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中语文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84-03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审美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
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进行各种美的创造外,还要通过审美教育,实现自身的美化。
审美教育是以美和美的形态,主要是以美的知识和艺术使接受对象在情感上得以陶冶,在人格(人性)上得到完善的教育。
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美学理论和美的现象,实施审美教育,以陶冶学生的感情,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
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而且,纵观整个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其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
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审美教育的天地,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我们指明了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向。
那么,如何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探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探【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关于审美教育的问题,历史上许多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都作过可贵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美学原理、美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欣赏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学元素,从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努力寻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
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有了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
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的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1)形象性。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提出了多种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审美教育;价值引言高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被视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审美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现状和有效策略,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从而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学体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美丽意境,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他们学会欣赏作品中的语言之美、形象之美以及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1]。
另一方面,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等要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并掌握其中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方式。
这种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思考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此外,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促使学生发展终身的审美习惯。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并且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浅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与孤鹜 齐飞 ,秋 水共长 天一色 ”等脍炙 人 口的名 句 ,一 幅幅美 和神 往 。
丽的 自然 画卷 活脱 脱地展 现在读者 眼前 。当陶 渊明的 “ 荒宅 十
我 在 教王 昌龄 的 《 出赛 ( 时 明月 汉 时关 )》一诗 时 , 秦
余亩 ,草 屋八 九问。榆柳 荫后檐 ,桃李 罗堂前 ”一派桃 源景色 要 求 学生 在 诵读 的 基础 上 ,发 挥想 象 ,用 自己 的语 言 再现 画
一
不完全 的教育 ” ,审美教 育是语 文教学 的更 高境界 。高 中语 文 珠 落玉盘 ”如怨 、如慕 、如泣 、如诉 ;用极其 贴切 的文 字把琵
教材 中的诗词篇 目有很高 的审美价 值 。那 么 ,在诗 词教学 中 ,
教师应如何 充分挖 掘作 品的美育 因素 ,提 升学生 的审美意识 和 鉴赏品味呢?我认为 ,可以从 以下三方面人手 。
审美教 育的双重效果 。 [ 关键词]古诗词 审美 诵读 想象 内涵
中国是 一个诗 的国度 。中国古典诗词则 是我 国诗词 文化 中 景象 ,以表现孤 寂 、凄凉 、悲伤 、哀 愁 的心境 。叠词妙 出 、以
朵璀璨 的奇葩 。诗词 鉴赏不 但能提 高人 们 的文 学审美 情趣 , 声 摹情 、音韵和谐 ,展现乐 章之美 。 自居 易 《 琵琶行 》中更是 而且 能培养人们 的 良好 文化涵 养。可 以说 “ 没有美 育 的教 育是 以调动大量 视听语 言为能 事 。 “ ……嘈嘈切切 错杂 弹 ,大珠小
l
l
课 夕 阅 读 卜 语言文学探讨
浅谈高 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莫 兰 花
( 广西桂 林市资源县 资源 中学 ,广西 资源 5 10 ) 4 4 0
高中语文论文【6篇】
高中语文论文【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语文论文【6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审美教育作文模板高中生
审美教育作文模板高中生审美教育作文模板,高中生。
审美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良好的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审美教育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审美教育对于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审美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素养。
一个有良好审美能力的人,不仅能够欣赏到美的事物,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造美。
而高中生正处于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进行良好的审美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艺术、音乐、文学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艺术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等,让学生有机会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艺术家或专家来给学生讲解艺术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除了学校的教育外,家庭和社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艺术资源,如书籍、音乐、绘画工具等,让他们在家中也能够享受到艺术的乐趣。
社会可以通过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艺术,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最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审美情趣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高中生应该多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多多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此外,高中生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艺术知识,如音乐理论、绘画技巧等,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之,审美教育对于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加强对高中生的审美教育,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高中生自己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良好审美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高中语文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语文学科本身是一种文学艺术,艺术之美在于受众审美能力的提升。
高中语文有着重要的审美教育优势,因此,必须要引导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同时去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这不仅是增强学生语文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关键,也是使学生进一步接近文学艺术的最佳渠道,更是对于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有力相应。
本文对于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对策进行粗略的论述,以期为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献计献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增强学生对于美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在高中阶段开展审美教育,语文学科有着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
在当前我国苏教版的全新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美育资源,这些美学因素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久而久之接受更好的审美熏陶。
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苏教版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提取教材中优秀的美育片段,赋予高中语文教学以全新的内涵,从而有效地在日常教学活动组织中,为学生奠定一定的审美基础,使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审美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所接触的环境感染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够得以被充分挖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加强对于美的感知与领悟,促使学生在反复阅读和品鉴文章的过程中,主动找寻美好的事物,感受文章中对于美的描述。
举例来说,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著名的抒情散文诗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主旨,用情感人,再引申到文章更高层次。
”[1]让学生能够通过倾听和朗读,去理解作者的情怀与写作的巧妙心思,产生娱目悦耳的美感。
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学生发现美、接受美、感悟美的过程。
学生要感悟的不仅仅是物体的形象美,更要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情感美,要能够在普普通通的文字中,找寻美的因素,从而为己所用,使学生能在阅读训练与写作中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美学因子,更好地去创造美和传播美。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5篇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5篇第一篇一、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指的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沉淀成果,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在我国正在蓬勃发展、阔步向前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描绘我国的大好河山或者是赞美我国壮丽山河的,亦或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可爱,进而萌发浓烈的爱国之情,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对一些文章作者的事迹介绍,揭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伟大人格,进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举个例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广泛吟诵,流传至今,充分表现出作者“忧天下,爱民众”的思想,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本段内容进行背诵,加深学生对作者中心思想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对范仲淹的生平进行简单的介绍,对其爱国行为进行简单评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作者的行为也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其爱国思想,比如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钱学森为了回国进行国防建设冲破重重阻碍、鲁迅意识到“医心比医病”更重要时就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这些事件都是很好的进行爱国教育的例子,通过对这些事例的讲述可以使学生树立爱国思想,激发爱国情况,增加民族自豪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推动作用。
二、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是人的高级需要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这种情况,新课程标准也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即通过对文学艺术的鉴赏或者是学生科学技术发明的过程中都要渗透审美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他们心有所感 , 为所动 , 而更加热爱美 , 情 从 向往美 , 追求美 。
二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审美观念 。努力培养学生理解 美, 赏美的能力 鉴 ・ 当代青年学生在 生活中自觉地进行对他人的评价和 自我
、
的 审 美情 趣
文学作 品的美 , 具有形象 的可感性 , 直接性 , 开了具体 离 的形象 , 美就不复存在 。语文教材 中的文学作品 , 大都是文质 兼美 , 情文并茂 的经典之作 , 作者 用优美 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 系列美 的形象和意境 。如 黄山的秀美 , 西湖 的浪漫 , 长江三 峡 的雄奇险峻 , 荷塘 月色 的恬静淡雅 , 处处显示出大 自然的迷 人景 色。此外 ,今 宵酒醒何处 , “ 杨柳岸 , 晓风残 月” 的婉约缠 绵 ,大江 东去 , “ 浪淘尽 千古风 流人物 ” 的豪迈奔放 , 无不充满 震慑人心的艺术魅 力。教学 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根 据美的特点 , 捕捉形象进行分析 . 运用生动优美的语 言向学生 展开作品描绘 的生动画面 , 帮助学生打 开心灵 的窗户 , 在作品 所描绘的形象与学 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 梁 , 使他们感知美 , 热爱美。例如 , 朱自清 的《 荷塘月色》 的教学 , 学生能够 自然地 毁掉了 自己的青春 , 因而她 的灵魂是丑 恶的。 得出优美的感受判断 , 而优美是作为审美范畴存在 , 那么我们 三、 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 以提高其审美能力 如果从这 一角度来 阅读理解文章 , 会有意想不到的更高收获 。 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以其语 文能力为基础 ,耍提高学生的 讲《 中登泰 山》教 师要通过讲 述 , 导学生追 蹑作 者的踪 审美能力 , 雨 , 引 还须帮助他们学 习文化 , 增长知识 , 开发智力。 学生 迹, 神游“ 五岳独尊” 的泰 山胜景 . 领略那 “ 中的山岚 烟云” 的语文能力提高了 ,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审美能力的提 雨 , “ 水墨山水画似 的层峦叠嶂 ”让学生从中获得 美的感受 , , 产生 高 , 又能促进智力 的发展 。要让学生领会 、 欣赏作品再现 的生 审美 的情趣。 从别理科夫的喜剧 ( 此处 的喜剧是作为审美范畴 活美, 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美, 需要依靠对字, 句, 词, 篇和语 法, 修辞 , 逻辑等 知识的运用和分析 。 以及 有关知识 的传授来 存在 ) 形象来解读 小说《 装在套子里的人》 等等。 要激发审美情趣 , 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外露 的 , 显而 易 实现 。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 , 启发 下, 反复 、 深入地体味 、 玩赏课 见的美还不够 , 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 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 , 文 , 不断地加深认 识 , 并对课文的真 、 美及 其达 到的程度进 善、 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 如讲授《 中登泰山》在 行评判 。也就是说 , 雨 , 教师在课堂 上不仅仅是把语文基础知识 、 引导学生神游泰 山获得美感后 ,应带领学生更进 一步寻幽探 自己的欣 赏成果和体会传授给学生 ; 更重要的是 , 自己的 依据 胜, 通过“ 悬崖棱蹭 ” “ ,后人见 前人 履底 , 前人见后人顶 , 如画 欣 赏过程和体会 , 引导 、 启发学生去感 知课 文 , 过想象和联 通 重累人矣” “ , 目视 而脚 不随” 等词句 的分析 , 再现作 者不畏艰 想 , 在头脑中再现课 文中创作 的艺术形象和创造新的形象 , 使 险 , 于攀登 的勇气和毅力 , 敢 从而揭示 出要 领略无限风光 , 必 学生在预 习课文 的基础上 ,进一步获得对形 象的具体感受和 须努力攀登的哲理 。 这样 由感知形象外在的美 , 到感知形象蕴 体 验 , 引起学生思想感情上更强 烈的反应 , 一步得到审美 的 进 涵的美 , 步步深入 , 导学生把身心沉侵于 美的意境之 中 , 诱 使 享受 , 使学生欣 赏课 文达 到高潮 , 使学生领会和把握课 文所包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语文教学论文,是以语文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论文。
就语体学的分类而言,语文教学论文属于科学研究论文的范畴。
接下来店铺为你推荐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一起看看吧!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一: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美学论文摘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美学密切相关。
教师与学生除传授与被传授关系外,还有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即既有认识关系,还有审美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种以美导真的过程。
从静态的教学内容看,不仅都是合乎科学的真知,而且也存在着许多美的要素: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动态的教学活动看,以美去感染学生,按照美的法则去实施教学,从而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培养智能,并且受到美感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美学近年来,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积极投身语文课堂美学教学实践,锐意改革,作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
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求知欲强。
因此,用美的形象去感染,用美的情感去熏陶,用美的信息去激发,用美的方式去引导,就可以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中,滋润青少年的心灵,净化青少年的情思,陶冶青少年的性情,从而促进智力因素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
在课堂的美学表现方面,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就以现行教材来说,文学作品占百分之八十,可以说古今中外名作荟萃。
从内容看,题材丰富,情感真切,形象生动,好像生活的百科全书。
从形式看,新颖活泼,小巧玲珑,应有尽有,真是一幅:“语言的图画”(高尔基语)。
从风格看,质朴美、华丽美、直露美、含蓄美、形象美、哲理美、空灵美,丰富多彩,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个美的世界。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用美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美的宫殿,让他们观察美、感受美、鉴赏美、热爱美、创造美。
逐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实在是评议教师的天职。
一旦认识并履行这种职责,语文教学就有可能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扣人心弦,于是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就有了保证。
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余满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
”可见新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以情感人,理寓情中情感是审美的主要标志,离开了情感,审美就不可能实现。
语文教材里的文学作品是依据美的规则再现生活的,是用一个个美的形象打动人的情感,使之渐渐地忘记自身所在,完全沉浸到所创造得艺术世界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获得审美愉悦的满足。
再通过欣赏自己的思考,由情感上升到理智,从而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逐步掌握辨别是非,判断美丑的道德标准。
所以说,情感是美育的核心,有人把审美教育称为情感教育,不是没有道理的。
语文教师要使学生与作品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就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感优势,拨动学生的情弦,去启迪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用了四个直觉形象(“飞鸟绝”、“人踪灭”、“孤舟”、“独钓”)创造出一幅静态美的图画,通过画面能直觉地感知的内心世界:孤独寂寞。
再联系他的经历,则能进一步理解其实是把政治上的失落感,借助于画面而和盘托出,在讲读这首诗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就能使他们受到心灵的熏陶。
二、通过作品赏析,把握美的本质在当今经济社会大潮中,由于受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往往以丑为美,追求虚荣,自私自利,讲究吃喝玩乐。
论高中语文诗歌诵读教学的审美内涵
论高中语文诗歌诵读教学的审美内涵作者:梁建洲来源:《语文天地》2022年第07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所产生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令人叹为观止。
下面从《春江花月夜》的诵读审美分析、诵读方法探寻两方面来探讨张若虚的这首经典诗歌在诵读教学中的审美内涵。
一、《春江花月夜》的诵读审美分析1.培养审美感知力文学作品都是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的。
诗歌是高度凝练概括化的语言,是情感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
《春江花月夜》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也是因着其独特的语言美和韵律美才在唐代诗史上被人们广为传颂。
感知语言美的能力。
诗歌的语言具有艺术性,是所有语言文字中最优美的,它凝练、含蓄、新颖、形象,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概括力。
这首《春江花月夜》诗人一开篇就紧扣题目,从题目出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广阔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重点突出江潮的宏伟气势。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强大的生命力。
月光洋洋洒洒地照耀到千里万里,试问哪一处春江没有月光呢?月光如水般倾泻在芳林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月光把五光十色的世间万物稀释,将世界蒙上一层梦幻的银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诗人用如此细腻温婉的笔触,构造出一个宁静美妙的境界,使得春江花月夜显示出格外温柔恬静的迷人色彩。
这八句,按照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以“月”为纽带,描绘出一幅绝美的自然之景。
整首诗歌的语言含蓄精练,生动优美,围绕一个“月”字徐徐展开,无论是开篇的景物描写、中间的哲理思考还是最后的思妇游子盼归之情的表达,在语言上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
2.体会音韵美的能力诗歌是最适于诵读的文学样式,它不仅拥有优美的语言,而且富有音韵美。
《春江花月夜》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个章节,可分为九章。
每章节换韵,共换韵九次。
而且平仄交错换韵,形成了音韵上的抑扬顿挫,婉转动听的效果。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古代诗歌丰富而精深的艺术内涵,天然具有市美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创造性的发展阶段,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进行市美教育,从而使学生得到陶冶,受到教育,形成学生优美、高尚、丰富的感情和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古代诗歌一、当前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诗歌在教材中的选择有局限性首先,教材要加强其文学性和人文性。
其次不同地区可以实行教材与区域的优势突出和互补(自然景观与社会生活,平原与大海,城市与乡村等),特别要强调充分利用学生可以感受到的诗歌内容,体味诗歌情感表达,因为读诗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恰恰是教材与教师之不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要从教材与教师身上来。
(二)追求创新而流于形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不少大胆的革新,课堂模式多样化,有诵读比赛、编写课本剧,表演、重画诗中景等,一改传统教学“灌书”的单调,激活了课堂气氛,深受师生们的欢迎。
但实施一段时间后,不少同行得出这样的反思结论:学生头脑里没装下多少古典味道的东西,甚至连有价值的东西也没剩多少。
教学陷进误区,随之而来的不良后果是不容忽视的。
不但使学生厌学诗歌,还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灵如未开垦的肥沃土壤,播种什么就长什么。
在这个时候,他们有时会感到困惑,出现迷茫,甚至手足无措,如果此时我们不利用诗歌或其他中介,给学生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而是教给应考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那么将会使他们进一步模糊了美丑界限,偏离了健康的审美观念。
(三)坚守应考阵地有不少教师将教学与应考完全等同起来,考什么教什么。
他们的一般做法是先疏通文意,讲明主题,品读千古名句即算完成。
后来为了适应近年考试对古诗考查范围扩大而做了改动,将教学割裂成内容、主题和写作特点三大块,庄重知识点的落实,而不引导学生体验诗中之情,诗中之美及诗外之意。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0篇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通过精心筛选的,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和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每一篇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课文,挖掘文章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内涵,如爱国主义精神、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等,通过向学生讲解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重视课堂氛围的活跃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十分重要。在教学创新发展的今天,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改变师生零互动的教学现状,在教学活动中多与学生交流,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来,推动语文教学的进步。比如在讲解《鸿门宴》时,教师可以就“鸿门宴”这个话题与学生聊一聊。教师要先与学生分享生活经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些学生说他们不想学画画,妈妈为了说服他们拜师学画,答应带他们去迪斯尼乐园,这对他们来说就像一场“鸿门宴”。学生参与进来,课堂氛围逐渐活跃起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分享的事件去判断其对于“鸿门宴”的理解。
1.有利于我国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全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文化也呈现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文化的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西方文化观念的渗透和入侵,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比如,一些学生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但却对清明节、重阳节了解甚少。一大部分学生从小就习得一口流利的外语,但是却不能准确的利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交流。这些现象令我们堪忧,如果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不到继承和发展,那么它们就将在全球化趋势下慢慢消亡,这个民族也将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生是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主体,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中寓言故事、古诗词、民间故事、对联的学习,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应对全球文化的冲击。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分析论文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分析【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并且够,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审美教育,它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审美品味,是十分必要的。
在综合把握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于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分析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新课程的落实工作也在进一步的推进和完善,新时期新的教育背景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语言的分析、理解和表达技巧,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准,达到陶冶情操、找到学习中的乐趣的目的。
同时,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的气质和品味能够得到提升,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因而,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这一渠道,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对于学生的语文审美教育,进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形式美、文化美、情感美、文学美。
总之,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对于美的学习、认知和感受,它能够让学生从其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继而达到从有限的语文教材中获得更多的美的元素的目的。
一、放飞思想,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感悟语文学习中的情感美。
要想创造美,就必须摒弃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题海战术,真正的从语文自身出发,打开想象,放飞思维,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
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就必须抛弃以往的“标准”的羁绊和束缚,解放学生的天性,挖掘学生的潜能,用思辨的眼光去发现、去感知语文的美,用愉快的情感去创造美。
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调动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过,在艺术作品中,发现是美的东西,通常不是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发现的。
因而,想象力是创造美的基本前提条件。
《再别康桥》中,我们读到“金柳”、“青荇”、“星辉”时,可以想见到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恋恋不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以想见到苏轼面对美景时的超脱情怀。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育。
一、引导学生感受美丽。
教材文本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对文本的理解。
一方面,教师激发学生对文本外在美和内涵美的感知,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材的自主学习,在心理上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审美对象中体现出的音语言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等审美体验。
1.感受语言美。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通过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获得美的享受。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要求读出课文的韵味和情调。
文中大多运用比喻、通感,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荷塘月色的美景,大量叠词的使用,使得文章音韵和谐。
细细品味这精美的诗一般的语言,会使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语言的中介使读者能从中感觉出景物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从中获得美的熏陶。
2.感受情感美。
一篇好的文章,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无处不闪烁着作者情感的火花。
在整个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抒情散文的创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深入体会作者美的情感,引导学生与古人进行灵魂交流,充分挖掘诗文中美的情感因素,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比如李密为了报答祖母刘的扶养之恩,冒着被杀的危险,多次拒绝晋武帝的任命,迟迟不去上任,写下《陈情表》这篇奏章,正因为文中流露出强烈的天伦之情,把晋武帝也深深感动了,终于可以让祖母得以颐养天年。
在教学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时,我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探讨内容来体味情感等方式进行教学,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们都深入感受到了李密的孝道,受到了一场深刻的情感审美教育,增强了孝情,懂得了感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摘要:审美对每一个人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审美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灵魂可以得到有效的净化。
语文课不仅要关注教学程序的流畅,学生语文知识的扩展,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情操的陶冶。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热爱美、追求美,成为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社会新人。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其工具性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为目的,其人文性则以陶冶学生的情感生命为指归。
审美素质是构成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与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素养体系。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这是语文教学的固有要求,并不是外加的任务,而是要以此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素质发展的潜能,从而实现语文素质教育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整体目标。
一、从汉字的审美教学入手,培养品文审美情趣
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具有它独特的魅力。
一个个汉字就是一幅幅画面,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到美之所在。
汉字结构具有和谐的对称美,如“从”,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随,谓之“从”,这种独特的对称形式,给人产生审美的愉悦感。
同时,汉字是一种以线条为基本组成部分的文字,线条组合具有丰富性和
稳定性,这也决定了汉字造型的灵活和稳定。
有的灵活之中显得稳重,有的对称之中表现和谐。
汉字还具有形象意境之美,如大家熟悉的“龙”字,中国很注重崇拜龙图腾,在草书中的龙,就是一条张牙舞爪飞腾的巨龙的形象,意境深远,学生可以透过这个飞腾的龙字,看到古代的先民们的精神崇拜和中国古老且意蕴深邃的文化。
正由于汉字的独特性,才产生了众多书法家,从而也使汉字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从汉字的审美教育入手,要求学生写字时写好笔画,搭好字架,这样学生写出来的字就端正、美观了。
二、从文学的角度提升感性审美
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人就是在充分地参与审美活动。
语文教学恰好能够充分地提供这种机会。
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是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因此在课堂上除了例行的讲解知识点以外,千万不能让这么难得的审美训练机会溜走。
文学课文在教学中一定采取细读法,从文本的阅读中去增强感性的审美意识。
体验优美诗歌、散文营造的意境,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美感,例如纤弱柔美的林黛玉,阳刚霸气的项羽等等。
在细读文章的过程中,注意重点的提示和参考资料、课外补充材料的结合,使学生的感性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除了文字的阅读之外,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也是提升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着重学生自己的内心感受的体验。
阅读后的读后感写作也是提升学生审美的重要方法,
从中不仅加深了学生的体会,还能看出学生的体悟的结果,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这种反复练习,最终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创设审美氛围,激发审美欲望
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审美情境,使教学内容情境化,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
如朗读《再别康桥》时,可播放蓝天白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潺潺小溪等图片,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曲子。
其次,教师形象和人格完美结合的魅力,也会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漂亮的板书,标准的普通话,温文尔雅的教态,幽默机智的语言,本身就蕴涵着的美,对学生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四、创造促进思想的升华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既离不开作品本身,又和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密切的关系。
要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就要以自己的思想见解、学识才智、趣味情感来充实审美客体,使审美主体的认识升华,创造出新的意境。
在审美教育中,对学生作一些适当补充介绍,有助于帮助学生启迪智慧、开拓视野、触类旁通和提高审美能力。
如讲《荷花淀》时,可以比较详细地介绍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放弃冀中平原,仓皇南逃,农民面对强敌压境,自己的生命、家园和妻子儿女都没有保障,他们要求武装抗日、保家卫国。
水生和水生嫂就是这一时期白洋淀地区的普通农民,他们在战争中学会战
斗,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创造出辉煌业绩。
从水生、水生嫂的质朴高尚而联想到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优秀儿女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这就是审美教育中的创造。
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思想认识升华了。
对此,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
五、培养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用心灵去创造美
理解是审美的因素,它是一种理性的直觉,具有规范和导向的功能。
要指导学生通过渗透在美感直觉中的“理解”即“领悟”去获取作品中蕴涵的意蕴、理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李白的《将进酒》,我们除了要理解它隐含的豁达之美和豪放之美外,也要明了它另外一些含义。
诗的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的“高堂明镜悲白发”,一“悲”一“愁”遥为呼应,余韵甚远,强化了整首诗悲愁愤激的氛围。
李白本欲借酒浇愁,但“斗酒难消心中愁”,正像他自己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无奈之下只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综观全诗,围绕一“酒”字,借题发挥,感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悲观—乐观—狂放—愤激—更狂放—惆怅。
如此,我们才能强烈地感受到那潜藏在酒话底下的不平之气,如黄河之水,奔流翻腾,不可阻遏。
实践证明,语文审美教育是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现行语文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审美意识淡薄的现象。
当务之急必须
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增强他们的审美教育意识,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语文审美教育的功能,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育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锋.宗白华美学与生命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2]李昌煜.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吉林教
育,2009(05).
[3]李天程.美在生命——论沈从文的美学思想[j].东岳论
丛,2002(01).
[4]薛富兴.生命美学的意义[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5]贾敏.谈语文教学的美感魅力[j].继续教育研究,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