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894---1895年) 1、背景: (1)世界形势:自 由资本主义向垄断 资本主义过渡。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 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 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 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 共一万七千多吨。然而,1894 年,日本悍然发动对大清帝国 的战争。
它怎敢打 “师傅”?
一、甲、背景:
(1)世界形势:自 由资本主义向垄断 资本主义过渡。 (2)日本:出台 “大陆政策”,侵 华野心蓄谋已久。
“日本乃万国之 本”,“开拓万 里之波涛” , “布国威于四 方”。 —明治天皇 《御笔信》
满蒙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的大陆政策
台南 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 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 余人,击毙北白川宫能久亲 王山根信成少将。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3.结果:清朝战 败,被迫签订《马 关条约》。
内因: 1.统治腐朽,制度落后 (根本原因) 2.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 3.未能充分动员民众
慈禧:哪管 国家兴亡 , 生日非过不 可。“万寿 外因:1.日本蓄谋已久, 无疆,普天 且制度先进; 同庆;三军败 2.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 绩 割地求 持。 和。”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原因):
(1)世界形势:自 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 本主义过渡。 (2)日本:出台“大 陆政策”,侵华野心 蓄谋已久。 根本原因
(3)欧美列强:默许 或支持日本侵略。
材料1:19世纪末,对于日 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 各打着自己的算盘:
高中历史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中历史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背景1、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军事实力+军国主义传统(武士道精神)明治维新前,日本与中国一样是列强侵略的对象,而为什么到1894年日本却可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经济上:1868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大增。
但由于日本国内面积小市场狭小且资源溃乏,这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对外扩张成为资本义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军事:对外侵略扩张必须以武力为依托。
经过几十年的扩军备战,日本军事实力大增。
2、中国:清政府腐朽落后,避战求和。
同样面对面列强入侵,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仍维持其腐朽的封建统治。
面对日本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图,清政府不但没有认真备战,反而将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调和。
正逢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不愿因战争而败兴;而李鸿章也想避战保船(自己苦心经营近二十年的北洋舰队)。
总之,中国方面是消极应战。
这种态度危害极大,因为这样会导致清政府不会积极备战。
3、西方: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西方列强为什么会持纵容态度?这是因为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列强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特权,即清政府给予其他国家的特权,第三国也可享受。
4、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机会。
在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宗主国——中国,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而日本也借机向朝鲜增兵,并蓄意挑起战端。
在这种情况下,于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二)经过日本政府时间战役清军战争结果正式宣战1894年7月丰岛海战8月迎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第一阶段1894.9平壤战役失利,弃城逃走,退回国内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1894.9黄海大战保船避战,退守威海卫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第二阶段1894.9辽东战役献船逃敌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1895.2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威海卫被攻陷。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地 半 封 建 化 程 度
大 大 允许日本在通商 其他 便利列强资本输出;严重 口岸设工厂,产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加 特权 品免收内地税 深
开 增开重庆、沙市、 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 苏州、杭州为通 中国内地 口 商口岸
满蒙 中国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2、甲午战争的经过
①丰岛海战 ②平壤战役 ③黄海海战 ④辽东战役 ⑤威海战役
战争爆发的标志 此后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邓世昌等牺牲。 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马关条约》
列岛给日本
危害及影响
割 割辽东半岛(后赎 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 半 殖 地 回)、台湾和澎湖 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 民 强掀起了瓜分狂潮 赔 二亿两白银 款 三千万两赎辽费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图片资料
人物资料
李鸿章
伊藤博文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 强瓜分中国一览表
租借地 德国 法国 俄国 日本 胶州湾 广州湾 势力范围 山东 两广、云南
旅顺、大连 长城以北 割台湾、澎 福建 湖列岛 新界、威海 长江流域 卫 门户开放政 策
英国
美国
畅 想 天 地
两亿三千万两 中国三年的 国库收入 中国被迫向列强 大举借债,经济 倍受摧残 日本四年的 财政预算 日本用于发展 军事和教育
营口 天津 烟台
深入内地
重庆
南京 镇江 苏州 上海 汉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杭州 宁波 沙市 九江 福州 淡水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笔记)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一)、原因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对外扩张。
2、导火线: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二)、经过(1894.7~1895.4)①丰岛海战②平壤战役③黄海海战④辽东战役⑤威海卫战役(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1、内容:割:辽澎台及附属岛屿;赔:二亿两白银;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设:开设工厂2、危害: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一)原因1、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二)、经过(1900-1901)(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1、内容:①赔:4.5亿②划:使馆界③拆:炮驻兵④禁:反帝⑤设:外务部2、影响: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列强控制京津地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义和团运动(1898――1901年)(一)兴起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尖锐。
(二)口号“扶清灭洋”评价: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三)性质:一场自发性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四)意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程目标】列举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知识纲要】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日本推行扩张政策、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结果。
②导火线:朝鲜问题(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中日共同出兵,日本借机挑起战争)。
2.经过: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运兵船,不宣而战→平壤陆战失利→黄海海战两败俱伤(邓世昌和致远舰),李鸿章保船避战,日本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大连、旅顺失守(旅顺大屠杀)→1895年山东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3.结果:1895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一厂: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二亿:赔款二亿两白银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割地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列强争相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结果。
②导火线: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发动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旗号,到1900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国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阻击退回天津→7月,八国联军增派兵力占领天津、北京,德国人瓦德西将联军司令部设到紫禁称内,慈禧太后和光绪西逃。
3.结果:1901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盐税抵押;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禁止华人居住; 拆北京—大沽炮台;准许驻兵北京—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4.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
二
三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经过 (1)第一阶段——境外之战: ①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战争爆 发。 ②清军在平壤陆战中失利,退回国内。 ③在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后李鸿章 不许北洋舰队出海迎敌,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2)第二阶段——境内之战: ①日军进攻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 ②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战争结束。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1)相同点: ①从性质上看,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②从内容上看,都有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 ③从危害上看,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 利了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3.西方侵略者曾绘制了一幅漫画《慈禧太后跑路》(下图),以讽刺 慈禧太后仓皇逃出北京城的窘相。慈禧太后当时出逃是由于( ) A.义和团进入北京 B.八国联军逼近北京 C.光绪帝发动政变夺权 D.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解析: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北京陷落前,慈禧太后仓皇出 逃。 答案:B
提示:义和团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外国侵略势力,反抗封建统治这 个旧式的农民起义的主题,在运动中没有得到凸显。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
二
三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清政府赔偿白银共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 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 地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 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 反帝性质的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 上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归纳】中国是怎么样一步步的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中国社会半殖民 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①抢占土地 《时局图》 在华投资设厂 政治贷款 争夺中国铁路投资权 投资中国矿山
②资本输出
俄:东北、辽东半岛 日:胶州湾、福建 英:两广、长江流域、 香港、威海卫 美:提出“门户开放”
法:云南、两广、四川
2、( 反帝爱国 )的义和团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爱国性、落后性
3、八国联军侵华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 团运动
①八国联军进犯天津、北京
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义和团
外国列强
清政府
反对、敌视
招抚、支持、利用
严厉 镇压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
“中国此次 所受毁损及抢 劫之损失,其祥 数将永远不能 查出。” ----瓦德西
2、根本原因: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导火索(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3、民族英雄:邓世昌、刘永福、姜绍祖、徐骧 4、重要事件: 黄海大战 旅顺大屠杀 5、结果: 清军惨败,清政 府被迫与日本签 订《马关条约》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 片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特点: 由沿海到内陆 由南方到北方
6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资料
重难点一 史料
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
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商口岸以
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
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 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 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 ——新华网:某学者的评论
开埠通商类
攫取特权类
2.读表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及影响
时 期
侵华特征
以武力为手段, 以商品输出为主 19世纪 要侵略方式;英 40~60 法为首,其次俄 年代 美;侵略势力局 限于东南沿海及 长江中下游地区
影 响 ①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 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③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 学习的新思潮。 ④外交上,清王朝被迫打 开国门
第六讲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 (1)背景 ②清政府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 ③ 西方列强默许纵容 ④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①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 击清军,挑起战端。 ②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 (2)过程 ③黄海大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④日军进攻辽东、山东半岛,攻占大连、 旅顺、威海卫等地。
思考:面对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 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回应呢
1、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激进派
2、地主阶级光绪皇帝
3、农民阶级
4、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口号,发动的反帝爱 国运动日益高涨。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刘永福
合作探究
日本倾尽国力打赢了这场战争。这场战 争对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各是什么?
①宣告洋务运动彻底失 败;②中国损失惨重, 掠夺不堪负担,更难发 展;③引起列强瓜分中 国的狂潮;④中国国际 地位急剧下降;⑤大大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程度。
①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 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 义倾向;④使日本国际 地位迅速上升。
进日
政
3黄海海战
邓世昌等牺牲, 双方损失相当。
府 第二阶段
4辽东战役
旅顺、大连失陷, 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攻
本
5威海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1894.9.17 平壤 1894.9.15
1895.2.2
威海卫
威海卫战役,提督丁汝昌自 杀殉国。清政府新建立的近 代化北18洋94海.7.军25全丰军岛 覆没,清 军败局已定.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4.5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 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 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战舰65艘,海军实 力全世界排名第八,日本战舰32艘,全世界排名第十一, 可以说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胜日本,而且在战争中,爱国 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 可是最终清政府却一败涂地,被迫签订城下之约—— 《马关条约》。至此,中日两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 变化。
慈禧忙于自己的六十
万 寿
大寿庆典,没有备战,
无 疆
希望对日“和平了事”。
普 天
李鸿章深知中国海军
同 庆
的实力和弱点,幻想通 过“以夷制夷”的外交
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
材料一: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 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 园。与此同时,慈禧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 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 建设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基础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对中国侵略蓄谋已久。
(2)朝鲜:1894年,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
(3)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2.概况:(1)开始的标志:1894年7月丰岛海战(2)过程1894年9月平壤战役(回族左宝贵)黄海海战(“致远号”邓世昌)——北洋海军主力尚存,日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1895年1月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3)清政府态度:避战求和3.结果:清军惨败,签订《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内容:记忆方法一二三四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3)影响:①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②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根本目的:列强瓜分中国。
直接目的: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
2.、概况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略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北京保卫战;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劫,罪行累累。
3、结果:1.时间:1901年1月签订了《辛丑条约》2.内容:“外商带钱进宾(兵)馆”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做抵押;②在北京东郊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④惩办义和团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人教版必修一)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势强盛,对外侵略扩张野心膨胀,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导火线:朝鲜农民起义。
3、经过:丰岛战役(战争开始);平壤战役(弃城逃走);黄海战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日控制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4、结果:清军惨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5、《马关条约》:6、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客观上刺激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1、原因━━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1)原因: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
(3)性质:反帝爱国运动(4)作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2、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
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
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3、内容及危害:①赔偿白银4.5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控制税收。
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列强策划侵华的大本营.③拆毁北京至大沽口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列强控制京津地区.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便于列强加强对清政府控制.⑥《辛丑条约》和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台中
台南
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 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 余人,击毙北白川宫能久亲 王山根信成少将
满蒙 中国
台湾 朝鲜 Leabharlann 本亚洲乃至全世界大陆政策
中偶清 国一政 的样府 工,就 具逐像 步列 成强 为手 侵中 略的 者扯 统线 治木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二、义和团运动
1、原因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过程 1898年—1900年,山东 京津 3、口号:“扶清灭洋” 进步:反帝爱国 局限:①盲目排外②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三、八国联军侵华 1、时间: 1900年
2、原因: 1)维护在华利益(根本) 2)借口镇压义和团 3、过程 1)1900年6月,八国联合发动战争 2)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阻击 3)19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天津 4)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出逃,并部 署镇压义和团,与联军议和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原因 根本原因: 日本为摆脱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对华侵略蓄谋已久 契 机: 朝鲜东学党起义
<二>过程 1894年7月,丰岛海战;平壤陆战;黄海海战(英雄, 邓世昌;结果,日本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辽东 战役(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1895年初, 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三>结果——《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沦为 甲午战争,中国失 “东亚病夫”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2、经过:
甲午风云
李默然 甲午风云
3、结果: 4、影响: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
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
(2)《马关条约》
1895年中日谈判
《马关条约》的签订
进一步破坏领土完整、刺激 瓜分狂潮到来
加重负担 侵略深入内地,扩大商品输出 拓展资本输出,阻碍民族资本 深入内地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大大加深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2、经过: 3、结果: 4、影响:
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沦为 “东亚病夫”
海
东
苏
二、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年)
1、背景:
2、目的: 3、经过:
八国联军 司令西摩尔
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八国联军统帅 瓦德西率军进 入紫禁城
慈禧太后携光 绪仓皇出逃
国 难 当 头, 统 治 者 居 然 选 择 逃 难
慈 禧
光 绪
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北京城在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 腹地置于列强控制下便于镇压反帝运 朝廷”,中国完全沦 动;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会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二、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年)
列强以华治华,扶植傀儡 政权共同主宰中国
1、背景:
嘿嘿,你们 的地盘,我 2、目的: 做主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根本原因)(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4)清政府:腐败懦弱(5)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内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未能充分动员民众;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3、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分析《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有何不同?⑴危害: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⑵不同: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②政治:直接割地---瓜分中国4、影响:对中国:①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③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⑤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日本: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对远东:列强在远东矛盾加剧,争夺为主。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根因—列强要瓜分灭亡中国直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义和团运动原因:根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激化。
直因:中国人民与外国教会势力矛盾激化。
口号:扶清灭洋评价:①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②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清政府的态度:镇压——招抚——铲除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3、特点:以直接消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为主要目标。
4、影响:对中国:完全沦为;两大矛盾合流;对帝侵华的影响:侵华方式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制华”政策。
三、辛亥革命1、背景(1)、必要性:⑴《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⑵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新政和预备立宪无力挽救危机(2)、可能性: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2、讨论袁世凯为什么能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⑴主观原因:袁世凯的自身条件:(政治手腕、军权)⑵客观原因:①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②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对革命党人的进攻③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根本)3、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革命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上: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二、八国联军侵华
1、战争起因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即镇压义和 团运动。 2、战争经过 3、《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标志中国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条约内容 危害 项 目 加重了中国的负担。
经济 外交
项目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 西率军进入紫泰所作, 图中“不言而喻, 一目了然”的对联, 生动形象地揭露了 清政府的腐败和帝 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沈沈(沉沉)酣 睡我中华,哪知爱 国即爱家。国人知 醒宜今醒,莫待土 分裂似瓜”。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 以关税和盐税做抵押。 控制中国税收。 便于列强策划侵华。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界内 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派兵保护。 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中国社会便于武装监视清政 主要矛盾合二为一,表现为中国人民府。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 军事与反动政府之间的矛盾。 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 从内政外交上控制 线的战略要地。 清政府,使政府成 政治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 为列强统治中国的 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反 工具。 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 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方式有何变化? 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思考:
1、19世纪末列强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 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2、这两次反侵略战争最后都以中国战败而告 终。 中国战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清政府腐败落后;资本主义列强实力强大; 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 资本主义。 3、从这两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你能从中 得到哪些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会亡国
清政府就 像列强手 中的扯线 木偶一样, 逐步成为 侵略者统 治中国的 工具
嘿嘿,你们 的地盘,我 做主
小结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
阶段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程度
开始沦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变法;义和团运动)
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 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 义倾向。
◆义和团的主要活动是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1900年八国联军司令瓦得西(德国)在给德国
皇帝威廉二世的信中说:“中国群众……尚 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 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想一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 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①直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②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 清王朝的灭亡。
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本:明治维新后,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 中的矛盾,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根 本原因、必然性)。 (2)清政府:政治腐败,不做战事准备,奉行妥 协投降政策。(可乘之机) (3)朝 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 供了有利时机。(直接原因、偶然性) (4)世 界: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 国主义过渡,列强默许、纵容日本的态度。 (有利条件、催化剂)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A、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
B、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以“朝鲜改革案”纠缠
2、过程:丰岛海战—黄海决战 1894年
3、结果:《马关条约》 1895
4、影响:
A、《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列强势力深入内地;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被迫大举外债。
B、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C、极大刺激西方列强。
“三国干涉还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军事改革。
E、中国各界救亡图存。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过程: A、1900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B、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
3、结果: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4、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 寿 无 疆 , 普 天 同 庆
这副对联是慈禧过60大寿时,有人对 当时时局出于气愤而书写的,以此声讨慈 禧、李鸿章等人。上联说的是慈禧做寿, 下联的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指的是什么?与 慈禧做寿又有什么关系?要明了这些问题, 就要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是继鸦片战争 后,又一段丧权辱国的历史。
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项目 割地
内容
影响和危害
辽东半岛、台湾、澎 湖列岛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 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 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 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 命脉 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 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下列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 A ) 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2.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 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C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赔款
军费2亿两
开放口岸
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 厂,产品运销内地免 收内地税
其他权益
4、中国战败的原因 外因:日本精心策划,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内因:清朝统治腐败——(根本原因) 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清军防务松弛;官兵临阵脱逃;武器装 备落后等。
知酣 有 国生 图 《 醒睡 人 主动 中 时 宜我 为 形 “ 局 今中 此 义象 不 图 醒华 画 列地 言 》 ,, 题 揭 而 是 莫哪 诗 强露 喻 近 待知 曰 对了 , 代 土爱 : 中清 一 爱 分国 “ 政 目 国 裂即 沈 国府 了 者 似爱 沈 的的 然 谢 瓜家 ( 侵腐 ” 缵 ”。 沉 败 的 泰 。国 沉 略和 对 所 人 ) 。帝 联 作 ,,
阅读材料
(1)19世纪70年代,日本国内开始改革,被称 为“明治维新”。日本由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但是面临国土狭小的制约。
(2)日本推行制定“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分五步:第一步征服台湾;第 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满蒙;第四步征服全 中国;第五步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
(3)1890年,日本国内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它加 快了战争的步伐。 (4)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 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也乘机派兵进入朝鲜。
2、经过(1894~1895)
丰岛海战 平壤海战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895年4月 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 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辛丑条约》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沦为 “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清政府要惩办参加过反帝斗争的官吏,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 织。
清政府就像 列强手中的扯线 木偶一样,逐步 成为侵略者统治 中国的工具。
1901年9月奕劻与李鸿章同十一国代表签订 《辛丑条约 》。
从甲午中日战争起,列强开始瓜分中国, 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 国的梦想被中国人民粉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 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但它们却驯 服了清政府,使之成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这样 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中华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也促进了中国的志士仁人 进一步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3.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 会成功,可是距今一百年前(1901年) 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 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C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辛丑条约》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义和团运动——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为维护在华利益而发动的对中 国的侵略战争——根本原因
2、经过: 3、影响:
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Nhomakorabea义和团团民
义和团团旗
慈禧太后
光绪帝
《辛丑条约》
内容 半 殖 ①赔款4.5亿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民 地 ②划使馆界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半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 封 ③拆炮驻兵 装控制之下便于镇压反帝; 建 社 ④严禁反帝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会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⑤设外务部 完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 全 形 交政策。(完全半殖民地化) 成 影响
课堂设问: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有哪 些?(从日本、中国、朝鲜三方面思考)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1)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在 扩张中寻求出路(根本原因) (2)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积极备战(可乘 之机) (3)欧美:不干涉日本侵略(有利的国际环境) (4)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