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有几棵树教案
有几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基本结构。
2.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的影响。
3.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爱护自然。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主要以讲解有几棵树为主要内容,涉及到的教学知识点如下:1.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花和果实。
2.园林中常见的树种:如杨树、槐树、梧桐树等。
3.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开始,到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
4.生长环境的影响:阳光、水分、土壤、温度、气候等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2.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的理解。
3.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和记录采集的植物样本。
四、教学准备1.讲台、黑板和笔等基础设备。
2.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样本,如树叶、花朵等。
3.一些常见的园林树种图片资料。
4.有关植物的基础知识和生态环保知识的教学资料。
五、教学步骤1.自我介绍。
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出主题。
通过给学生展示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园林树种的图片等,引出“有几棵树”这个话题,并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环境影响。
3.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首先介绍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基本结构,带领学生了解每个部位的功能和特点。
4.介绍园林树种。
让学生了解园林常见的树种和它们特点,并了解每种树木的生长环境和适应条件。
同时介绍植物分类和树木的分类。
5.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介绍植物从种子开始,到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完整过程。
带领学生理解植物各发育阶段的特点和变化过程。
6.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观察和记录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变化和相应的环境因素。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调研和记录,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7.学生分享。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调研和记录结果,带领学生理解并总结影响植物生长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和规律。
8.总结和评估。
《有几棵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有几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够正确地数出树的数量,并能够用数字表示出来。
2. 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字1-10的意义,能够正确地数数。
2. 数的表示:让学生学会用数字表示树的数量。
3. 数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地数数,用数字表示树的数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图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树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树的数量。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字1-10的意义,并学会正确地数数。
3.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用数字表示树的数量,并讲解数的表示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教学重点与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数的概念、表示和运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有几棵树》2. 主要内容:数的概念、数的表示、数的运用3.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地数数、用数字表示树的数量、观察力、思维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用数字表示出来。
2. 提高题: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数字表示出来,并说明是如何数出来的。
3. 拓展题:让学生调查一下自己所在社区有多少棵树,用数字表示出来,并分析数据。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有几颗树》教学设计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感知算法多样性。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教学难点: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用准备好的口算卡片,进行10加几和9加几的口算练习。
二、课前引入
凑十儿歌引入新课
三、新授
(一)情境导入
左边有8棵树,右边有6棵树,求一共有几棵树?
(二)讲解过程
1.理解题意。
求一共有几棵树,就是把左边和右边的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8+6=
2.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点数法
方法二:接数法
方法三:凑十法
凑大数:6分成2和4,8和2凑成10再加4得14
凑小数:8分成4和4,6和4凑成10再加4得14
3.拓展探究
(三)归纳总结
计算8加几可以有三种算法。
一般采取凑十法,可以“拆小数凑大数”也可以“拆大数,凑小数”。
我们提倡前一种。
三、夯实基础
四、课后作业
敦煌市板桥小学
教学设计
(2018 ——2019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第七单元加与减(二)有几棵树授课年级:一年级
教师:王荣。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目标:、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小棒。
教学过程:前活动:放音乐《小小智慧树》。
师:同学们今天上的精神状态都很好,真棒!老师看谁今天的表现是最棒的,能坚持到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找信息。
师:刘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小小智慧树,今天也请来了一些智慧树,树上还结了很多的智慧星,我要把它奖励给爱动脑筋、积极发言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智慧星?现在就用我们的智慧来找到智慧树吧。
师:(拿下一道口算题)看来我们要做对这些口算,智慧树才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师:(做10加几的口算)。
做对一道口算题,刘老师就奖励你一颗智慧星。
师:刚才我们做的都是10加几的口算,10加几就是?生:十几。
师:左边藏了几棵智慧树?生:8棵。
(板书:8)。
师:我们再来看看右边藏了几棵智慧树。
(做9加几的口算)。
师:刚才我们做的都是9加几的口算。
看到9(,想到1),9和1(凑成十),这样计算起来很快。
右边藏了几棵智慧树?生:6棵。
(板书:6)。
2、提问题。
师:智慧树中藏着什么数学问题?谁能说两句话,提一个数学问题?左边有……,右边有……。
生:左边有8棵树,右边有6棵树,一共有多少棵树?师:(你说的非常完整)集体说一遍。
师小结: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有几棵树。
)二、探索新知。
、解决问题:一共有几棵树?师:我们要求一共有多少棵树,谁会列式?生:8+6=14或6+8=14。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生:求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师:那么8+6=14对吗?我们可以请出我们的学习小帮手小棒来摆一摆。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教学重点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步骤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1.出示图片:主题图2.教师谈话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大哥哥、大姐姐们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工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一)教学“8+?”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2.小组交流.3.全班讨论.(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二)比较1.计算对比9 + 6 = 158 + 6 = 14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2.口算9+9 = 9+8 = 9+7 = 9+6 =9+5 = 9+4 = 9+3 = 9+2 =8+9 = 8+8 = 8+7 = 8+6 =8+5 = 8+4 = 8+3 =3.小组交流心得.4.全班交流小结.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8+8 7+8 8+45+8 8+6 8+38+5 2+8 4+88+7 9+8 8+93+8 6+8 8+2三、课外研究.7+() 6+()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有几棵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有几棵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有几棵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认识数字3》,其中第5节《有几棵树》。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并数出树的数量,从而加深对数字3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数出树的数量,理解数字3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数出树的数量,理解数字3的含义。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细节,准确数数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树图片,数字卡片。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幅有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请大家数一数,这幅图片上有几棵树?”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数量的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出树的数量,同时解释数字3的含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合作(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幅树图片,要求学生合作数出树的数量,并解释数字3的含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树图片数字3数量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在家门口数一数,家门口有几棵树?并画下来。
答案:家门口有几棵树,画在作业本上。
2. 请学生观察教室,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棵树?并画下来。
答案:教室里有几棵树,画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树图片,让学生认识并数出树的数量,理解数字3的含义。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准确数出树的数量。
但在数数时,有些学生对细节观察不够,会出现数错的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数一数生活中其他事物的数量,如:车辆、书本、椅子等,并尝试用数字3进行表达。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实录、课件及反思(精选3篇)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实录、课件及反思(精选3篇)《有几棵树》、实录、及反思篇1一、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1.导入语(课前观察,小组比赛,给第2、3小组纪律好画上智慧果。
)师:今天智慧爷爷想带小朋友们乘坐时光飞船去感受一年四个季节,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生:想!师:你们知道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个季节么?生:春、夏、秋、冬。
2.春天播种希望。
(1)师: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春天。
(课件展示春天的景色)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环境。
现在陈老师就带我们一(2)班的小朋友去植树,好吗?生:好!(教师掀开黑板上的纸张,分别有两排树)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一排我们要种几棵树?生:8棵。
师:第二排呢?生:6棵。
(2)师: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请快速转动小脑筋,举手回答陈老师的问题。
生:上面有几棵树?下面有几棵树?一共有几棵树?师:你真厉害!还有什么问题?生:第一棵树的右面有几棵树?师:你真棒!不过你的第一棵树是第一排还是第二排呢?(师指着树问)生:第一排的。
(师奖励生1和生2小红花)师:哦,第一排的第一棵树的右面有几棵树呢?生(全体):7棵。
师:还有问题么?生:上面多几棵?下面少几棵?师:你回答得很好,不过不完整,谁能来帮帮他?生:上面比下面多几棵?下面比上面少几棵?师:你们都好棒,提出很多问题。
那一共有几棵树?谁来列个算式呢?生(全体):8+6=14。
(师板书8+6)师:哦,你们都知道他的得数了,可是陈老师却不懂怎么计算这个得数,我想要你们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好吗?(3)师:恩,那现在请小朋友拿出小棒摆一摆,8+6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当音乐声响起的时候,你就要停下来,坐端正。
预备,开始!(教师指导部分学生摆小棒)(4)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音乐声响起,示意学生坐端正)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生:8+6=14,数一数这边有8棵,那边有6棵。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7.4有几棵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借助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是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
学生在学习9加几的计算方法时,已经具备了一些探索经验。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中,显得比较开放,不再出现一一点数的方法,在思维方法上又提高了一步。
教科书首先呈现了两片树林的情境图,其中左边有8棵树,右边6棵树,并由此引出“一共有几棵树”的问题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运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填一填。
(2)放鞭炮2.导入新课师:猜猜今天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与谁有关?课件出示:像伞不是伞,整天土里站,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
(打一植物)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通过交流谈话,引入课题,不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学生独自猜一猜:是树。
师: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所以我国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你瞧,淘气和笑笑的班级在植树节这天种下很多的小树苗!探究新知任务一:用小棒算一算8加几课件出示:师:数一数,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独自数一数,然后自由说说:左边有8棵树,右边有6棵树。
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一共有几棵树?师:要求一共有几棵树,应该怎么列式?学生:8+6。
《有几棵树》数学教案设计
《有几棵树》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有几棵树》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计数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主题:《有几棵树》重点:理解计数的概念,并学会正确计数。
难点:准确地识别和计数物体的数量。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先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说出图片中有多少棵树。
然后引出今天的主题——《有几棵树》。
2. 新课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一棵树”、“两棵树”等数量的概念。
(2)教师演示如何计数,强调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重复计数或遗漏计数。
(3)让学生自己动手计数,教师在一旁指导,纠正错误。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含有树木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计数练习。
(2)小组活动:每组分发一些画有树木的卡片,让他们合作完成计数任务,然后汇报结果。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计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实践。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计数过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计数方法。
2. 检查学生的计数结果,看他们是否能准确无误地计数。
3.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计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五、作业布置:回家后,让家长配合,在家中找一些物品,让孩子进行计数练习。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数的基本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数量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计数的概念。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案-有几棵树
数学教案-有几棵树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几个几”的含义。
2.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简单的乘法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几个几”的含义,运用乘法口诀计算。
2.教学难点: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学具:小棒、纸牌等3.教学场地:教室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一片树林,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这片树林里有几棵树?”2.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怎么数的?”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过程。
(二)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定数量的小棒或纸牌,要求学生用这些材料摆出“几个几”的形状。
2.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几个几”的含义。
3.学生完成后,邀请几组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三)讲解1.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乘法口诀,引导学生理解口诀的含义。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乘法口诀计算“几个几”的问题。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
(四)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几个几”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挑选几名学生回答,并给予评价。
3.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应用。
(五)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的家里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上有4个种子,请问小明家里有几个苹果种子?”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3.各组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给予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乘法口诀的计算方法。
2.布置一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树林,发现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探究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刻理解了“几个几”的含义,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有几棵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有几棵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有几棵树》教学内容:1. 学习通过数数来确定物体的数量;2. 学习用数字和数量标志来表示物体的数量;3. 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数数来准确地确定物体的数量;2. 学生能够使用数字和数量标志来正确地表示物体的数量;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数数,如何让学生理解数字和数量标志之间的关系;2. 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苹果树模型;2.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拿出苹果树模型,让学生数一数苹果树上有几棵树。
2. 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数一数,并说出答案。
二、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例题:有一排苹果树,每棵树上都有5个苹果,问一共有几棵树?2. 讲解解题思路:先数一数每棵树上的苹果数量,再数一数一排里有几个这样的树。
3.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说出答案。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有一排苹果树,每棵树上都有8个苹果,问一共有几棵树?2. 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讲解(10分钟)1. 讲解如何正确地进行数数,如何理解数字和数量标志之间的关系;2. 讲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
五、作业设计(5分钟)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数一数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并用数字和数量标志表示出来。
2.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答案会有所不同,例如:我有2个兄弟姐妹。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板书题目:有几棵树?2. 板书解题过程:数一数每棵树上的苹果数量,再数一数一排里有几个这样的树。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数量的基本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在进行数数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练习;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数一数身边的物体数量,例如:数一数家里的家具数量,数一数学校的教室数量等。
有几棵树教案
有几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树种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2.学习树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明确植树造林的意义和作用。
4.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树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不同树种的特征和生长环境。
三、教学难点1.掌握各种树木的特征及其适宜的生长环境。
2.理解植树造林对环境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播放树木的图片或者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有几棵树?」以及「为什么要有树?」等问题。
2. 学习树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模型现场演示树木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等,并让学生观察不同树种的结构和形态特征。
引导学生探究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功能,例如:吸纳营养物质、呼吸、提供氧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等。
3. 探究不同树种的特征和生长环境在此环节,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树种的外观、叶片、树皮、花果等特征,让学生了解不同树种的生活环境和适宜条件,例如喜阳植物、喜荫植物、喜温植物、喜湿植物等。
4. 植树造林的意义和作用通过讲解植树造林的种种意义和作用,例如可以减少氧气和碳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种群和保持水土等,引导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小做起。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释一些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情况的反应、参与度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2.收集学生的绘画、图表、解释、问题回答等评价材料。
六、教学资料1.树本植物的图片或模型。
2.关于不同树种的书籍或资料。
3.图表、解释、问题回答等评价模板。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留意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情况,注意把握教学过程的思路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热情和责任感。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教学设计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4.教学评价:
-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合作、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给予学生及时、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1.完成课本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包括数一数、填一填、比一比等题目,旨在让学生通过书面练习,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及数量比较的理解。
2.观察家里的植物或周围的树木,记录下它们的名字和数量,并与家人分享你的观察成果。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设计一道与“有几棵树”相关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小明有5棵苹果树,小华有3棵梨树,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棵果树?”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内分享一下,你是如何快速记住数的顺序的?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1.数一数,填一填:给出几组不同数量的树木,让学生填写对应的数字。
2.比一比,说一说:展示几组树木,让学生比较数量,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3.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 10以内数的认识,特别是数的顺序和数量比较。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概念,将具体物体与抽象数字相结合。
-独立进行数量比较,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
《有几棵树》数学教案设计
《有几棵树》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有几棵树》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数数,准确判断出一定数量的树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地数数。
2. 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计数。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树的数量。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去数一数周围的树,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与数树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树的故事或者展示一些有关树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新课讲授:(1)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树,然后让他们数一数,看看有多少棵树。
(2) 在学生数完之后,教师可以问他们是如何数的,有没有什么技巧。
(3) 教师再解释正确的数数方法,并让学生再次数一数。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与数树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做一做,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数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数一数家附近有多少棵树,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数数过程进行观察,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数数方法。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看他们是否能正确数出树的数量。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那些数数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犯错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掌握数数的方法。
《有几棵树》教案
《有几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 8 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 8 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 8 加几的算理,能在多种算法中择优选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小树都发芽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几棵树。
(出示主题图)(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 1:左边有 8 棵树,右边有 6 棵树,一共有多少棵树?2、解决问题(1)小组合作,摆一摆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小树,摆一摆,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棵树。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摆的,怎么算的?小组 1:我们先摆 8 根小棒,再摆 6 根小棒,然后把 2 根小棒移到8 根这边,凑成 10 根,10 根加 4 根就是 14 根。
师:为什么要把 2 根移到 8 根这边呢?生:因为 8 和 2 可以凑成 10,凑成 10 好算。
小组 2:我们是从 6 根里面拿出 2 根给 8 根,凑成 10 根,10 根加 4 根也是 14 根。
小组 3: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8、9、10、11、12、13、14,一共14 棵树。
小组 4:我们是接着 8 往后数 6 个数,9、10、11、12、13、14,也是 14 棵树。
(3)优化算法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生:用凑十法比较简便。
(4)师小结:在计算 8 加几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凑十法,把 8 凑成 10 或者把另一个加数分成 2 和几,先算 8 加 2 等于 10,再算 10 加几。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棵树》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棵树》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得出计算8加几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理解和掌握8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8加几。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略的数学问习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习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剖析〗本教学内容是进位加法的第二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以及简略的10加几的运算,并且有刚学习的9加几做基础。
教材首先利用“有几棵树”引导学生思考学习8加几的多种计算方法,然后安排了“试一试”与“练一练”,内容是关于 8加几的用方块摆摆算算与看蝴蝶蜻蜓图列式、帮小蚂蚁找家的连线习题,目标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实验中学习知识,开展思维。
〖学校及学生状况剖析〗我们学校是驻城实验中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已经实现了教育联网,老师配备了计算机,学生有专门的微机教室。
全班学生40人,经过近两个月的常规培养,大局部学生已经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合作学习的意识。
近阶段主要培养:积极动脑,大胆发言。
课前我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只知道8加几的答案,但基本上说不出怎样算出来的。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教学时各有偏重。
由于学生思维活泼、聪慧、积极,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之处,所以对课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从本身的认识基础出发,主动学习。
〖教学教案〗(一)创设情境,提出问习题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星期天,调皮小朋友也快乐地到公园玩了,在游玩时,他学到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想和大家分享,下面我们就随他一起去看看吧。
(情境一:调皮在公园的主路上先后看到工人师傅在为8棵、6棵树涂防护漆的情境。
)师:根据小调皮在路上数大树棵数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习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习题,选择对本节学习有关系的出示。
《有几棵树》(教案)
《有几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有几棵树”这个问题;2.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或场景,确定树木的数量;3. 能够运用加法、减法和乘法等基本运算,解决有关树的数量问题;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2. 教学难点:在实际操作中如何通过观察图片或场景,准确地判断出树木的数量。
三、教学步骤1. 热身铺垫(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加强“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发现周围校园里有几棵大树?如果在花坛里种一排小树,树的数量是多少棵?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表示树木的数量(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际地物,让学生了解表示树木数量的方式,如用数字、图片等。
老师通过投影图片,要求学生观察,数出图片中树木的数量,以及组合树的数量,如两个老师带了9名学生,在公园里看到了16棵树,请问公园里有多少棵树?3. 运用基本运算(20分钟)在前一个部分的基础上,老师要求学生运用基本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来解决有关数量的问题。
先给学生列举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一个公园里有4排小树,每排有5棵树,公园里总共有多少棵树?然后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提出更有挑战的问题,如我们班级有35个学生,老师带着我们去公园,公园里有15排小树,每排有11棵树,请问公园里总共有多少棵树?这些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4. 综合运用(15分钟)在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组和合作进行讨论和解决。
例如,一个学校要在校园周围种树,要求每20米种一棵树,如果校园周围的一条边长180米,请问需要多少颗树?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思路和结果,进行验算和纠正。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在教学的最后阶段,老师要求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和技能,检查学生对树木数量表示和基本运算的掌握程度,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有几棵树》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等奖
《有几棵树》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等奖《《有几棵树》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有几棵树》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3、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4、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情境图及一些实际数学问题的用品。
教学步骤: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图和环保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生活经验与情境相映合,并从中产生数学问题。
(积木型板图)1、树林中有20棵小树,分两排种植,可是过不了多久一些小树死了,第一排死了2棵,第二排死了4棵,你说怎么办?(一些为几棵树发问,一些为小树的死着急)。
2、给小树浇了水,施了肥,还给小树带来了一个朋友,小草、小树快乐地生长,又活了两棵,长哪儿好呢?3、小朋友去树林玩,去跳皮筋, P树,摇树,还把小草带回家给自己的小兔朋友吃,小树又生病了,有3棵小树生病了,怎么办呢?在众多连续情境的'呈现下,学生情感与小树产生关系,达到环保教育这一目的,又引导学生去研究所产生问题。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8+6 8+8 5+8 ……这些在情况设计下,产生了这些算式,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1、8+6=14怎么来?(1)8+6=14 (2)8+6=14(3)9+6=15 (4)8+6=148+6=14 看见8就减2(5)8+6=142、自己研究其余算式。
3、比一比,谁算得快。
(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8+8 7+8 8+4 5+8 8+68+3 4+8 8+7 8+5 2+89+8 8+9 3+8 6+8 8+2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P103独立完成思考,解决问题。
题2 组织学生交流图意和算法。
题3先说一说计算方法,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再说一说方法。
数学教学设计-有几棵树
数学教学设计-有几棵树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有几棵树”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关于“有几棵树”的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树木;
2. 讨论和比较不同类型的树木(如梧桐树、松树、枫树等);
3.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回答“有几棵树”的问题;
4. 学生学会使用数学方法解决涉及“有几棵树”的问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木,讨论树木的特点和分类;
2. 活动一:将学生分组,并在教室外的区域进行观察活动。
每个小组观察并记录不同类型的树木,并讨论每种树木有几棵;
3. 活动二:学生通过回答一些问题来巩固对于“有几棵树”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在教室外有多少颗云杉树,如何数准确;
4. 整理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树木种类和数量;
5. 引入数学方法: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通过数学方法确定其中的树木数量;
6. 拓展应用: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
例如,学校校园有多少棵大树,如果每个班级要照顾一棵树,需要安排多少个班级来照顾这些树;
7. 小结与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并给学生提供反馈。
教学资源:
1. 实物树木或树木图片;
2. 学生纸和笔;
3. 教室外的观察区域。
评估方法:
1.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2.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评估其对于“有几棵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7.4《有几棵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7.4《有几棵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因此,我将以严谨的态度,详细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4节《有几棵树》。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加法和减法,学会数数和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计数器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小棒、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提问:“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2. 知识讲解:讲解加减法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练习,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加减法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示例。
七、作业设计(1)3 + 2 = ?(2)5 2 = ?(3)小华有4个篮球,他借给了小明2个篮球,小华现在还有几个篮球?2. 答案:(1)3 + 2 = 5(2)5 2 = 3(3)小华现在还有2个篮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几棵树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
出示图片:主题图
2。
教师谈话
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大哥哥、大姐姐们要为小树浇水,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中了6棵树,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供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
1。
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
小组交流。
3。
全班讨论。
(出示图片:说一说1和说一说2)
(二)比较
1。
计算对比
9 +6 =15
8 +6 =14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
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
口算
9+9 =9+8 =9+7 =9+6 =
9+5 =9+4 =9+3 =9+2 =
8+9 =8+8 =8+7 =8+6 =
8+5 =8+4 =8+3 =
3。
小组交流心得。
4。
全班交流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
反馈练习。
比一比,谁算得快。
(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 7+8 8+4
5+8 8+6 8+3
8+5 2+8 4+8
8+7 9+8 8+9
3+8 6+8 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蜻蜓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课外研究。
7+()6+()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