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下科学《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教科版一下科学《观察一种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一下科学的一课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一种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动物的图片和观察记录表,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观察植物的内容,对观察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
但观察动物可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学生对本课内容感兴趣,但可能对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学会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动物的特征和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种动物的图片和观察记录表。
2.准备动物模型或实物,方便学生进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呈现多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
提供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记录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法和问题驱动法进行观察和思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和爱护环境。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保护动物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科学思维。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10《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在寻访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
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的程序,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
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
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
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的动物比较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
【学生分析】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
学生通过对蜗牛运动、反应、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学生:蜗牛(活体)、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观察一种动物》导学案
《观察一种动物》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对一种动物的观察方法和技巧;2. 提高学生对动物的观察能力和兴趣;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力。
二、导学内容:1. 观察一种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表现;2. 记录观察结果,分析和总结。
三、导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观察一种动物”。
让学生讨论一下,为什么要观察动物,观察动物可以让我们获得哪些知识和乐趣。
2. 观察准备(10分钟):a. 选择观察对象:老师提前准备好一只金鱼并放在鱼缸中。
b. 分组观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观察一个指定的时间段。
c. 观察工具:放大镜、记录表、相机等。
3. 观察动作(20分钟):a. 外貌特征观察:观察金鱼的身体颜色、眼睛、鳍等。
b. 生活习性观察:观察金鱼在水中的游动方式、进食习惯等。
c. 行为表现观察:观察金鱼的反应速度、对外界环境的反应等。
4. 记录观察(15分钟):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表上,包括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表现。
5. 分析总结(15分钟):a. 汇总观察结果:每组学生汇总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给全班。
b. 分析观察数据: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总结金鱼的特点和习性。
c. 思考问题: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金鱼的眼睛特别大,为什么金鱼在水中游动如此灵活等。
6. 总结反思(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今天的观察过程和结果,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四、课后作业:1. 撰写观察报告:根据今天的观察结果,撰写一份金鱼的观察报告。
2. 搜索资料: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饲养方法等相关知识。
3. 自主观察: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者户外自主观察其他动物,并做好记录。
五、师生互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2. 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讨论,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3.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激发学生对动物观察的兴趣和热情。
六、拓展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者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观察;2. 扩展观察范围,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并进行比较分析;3. 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动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探究。
《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观察一种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观察动物的重要性,并通过观察掌握动物的习性、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常识。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观察动物的目的和方法,掌握有效的观察技巧。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外貌、行为、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征,准确描述并总结归纳。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过程,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品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观察动物的相关资料、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学生观察时进行参考。
2、准备好观察记录表格,让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总结。
3、准备好有关动物的生态知识和习性,以便在课堂上做相关的讲解和引导。
4、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方便学生进行观察。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观察一种动物”的主题,解释观察动物的重要性和目的。
2、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观察过哪些动物,以及观察动物的感受和收获。
3、通过观察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观察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观察动物,从外貌、行为、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观察。
2、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3、引导学生学会用观察记录表格记录观察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三步:实地观察动物1、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动物园等地方实地观察动物,让他们亲眼看到动物的生活状态。
2、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观察任务,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动物并记录观察结果。
3、在观察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观察和总结。
第四步:总结归纳1、让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表格,总结分析所观察到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让学生交流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梳理归纳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动物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关爱动物。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0《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嘉兴市南湖区七星中心小学李张宇【教材简析】在寻访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
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的程序,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
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
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
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的动物比较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
【学生分析】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
学生通过对蜗牛运动、反应、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学生:蜗牛(活体)、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蝴蝶等小动物特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小动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观察一种动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观察小动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通过实践活动,他们不仅掌握了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还能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分析蝴蝶的特征,说明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3.环境观念:通过观察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4.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展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5.团队合作:在小组合作观察活动中,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观察小动物的基本方法,如使用放大镜、观察盒等工具进行观察;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在使用放大镜、观察盒等工具时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提前做好工具使用的培训,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观察。
针对以上反思,我认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观察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在观察前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技巧;
2.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设置有趣的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观察一种动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小动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动物的奥秘。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观察一种动物》教科版
3.观察一种动物【教材简析】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一些小动物进行细致地观察。
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
教材中没有明确规定小动物的名称,不过从一般情况来看,选取常见的蜗牛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合适。
本课的聚焦板块从选择以蜗牛作为观察对象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
探索板块主要分为蜗牛的身体特点、应激反应和运动三大方面。
通过利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蜗牛身体上的口、触角、眼、腹足等结构;利用棉签触碰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让蜗牛在不同的物体上爬行,观察蜗牛的运动。
最后通过研讨板块,使学生认识蜗牛身上的结构都有一定的用处,爬行本领这么大,主要与腹足有关。
拓展板块通过与蜗牛相似的动物进行比较,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
【学情分析】学生面对动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保障。
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校园里的小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于蜗牛这一类的动物并没有详细的了解。
此外,学生使用放大镜并不是非常熟练,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蜗牛进行仔细观察。
虽然已经经历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一年级学生的文字能力还是非常有限,教师依旧需要重点指导学生利用画图记录观察所得。
在科学情感上,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动物观察的浓厚兴趣,学会细致观察、交流倾听,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能认识蜗牛身体上的壳、口、触角、眼、腹足等结构,知道这些结构能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2.学生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学生知道蜗牛能用腹足在不同物体表面爬行,爬行时腹足会细波浪状运动并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经历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蜗牛的探究过程,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地观察,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认识蜗牛身体上的结构。
2.学生通过棉签触碰蜗牛,发现蜗牛的应激反应。
小学科学23《观察一种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23《观察一种动物》(教案)观察一种动物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学习中,观察动物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动物的外形、行为和生活习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本课以观察一种动物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并描述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一、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和准确地观察动物的外表特征。
2. 学生能够描述动物的行为和习性。
3.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推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展示板或幻灯片,呈现不同种类的动物。
b. 图片或实物,展示所要观察的动物的外表特征。
2. 学生准备:a. 笔记本和笔。
b. 观察动物的工具,如放大镜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分钟)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动物的感受和想法,激发学生对观察动物的兴趣。
步骤二:呈现观察对象(10分钟)教师根据教学计划选出一种适合观察的动物,并在展示板或幻灯片上展示该动物的图片。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该动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引发学生对该动物的好奇心。
步骤三:观察动物的外表特征(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该动物的实物或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帮助学生更加仔细地观察。
步骤四:描述动物的外表特征(20分钟)教师让学生根据观察所得,用笔记本写下动物的外表特征描述。
同时,教师可以分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并补充彼此的观察结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步骤五:观察动物的行为和习性(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和习性,例如: 动物的食物来源、活动方式、休息和睡觉的方式、繁殖方式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动作、音频和视频资料,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情况。
步骤六:描述动物的行为和习性(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观察所得,用笔记本写下动物的行为和习性的描述。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在之前的课上,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里面的植物,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同时经过本节课的的学习,便于本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爱心,但是部分同学依旧对蜗牛有抵触情绪。
学生在之前的一册科学书里面的教学已经掌握观察物体,但是对于特定动物的观察,还需要进行训练。
学生对于蜗牛的还不能准确的观察,对于蜗牛触角的大小长短不能观察的仔细。
部分学生还对于其他生命没有太大的概念,对于小动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可爱、有趣毛茸茸的感官上,还不能尊重生命。
学生还不能分清楚写实科画和带有人物表情的漫画有什么区别。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蜗牛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器官。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蜗牛身上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蜗牛的身体构造。
五、教学准备每两名学生一只观察的蜗牛,放大镜。
六、教学过程(略)教学反思《观察一种动物》属于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课。
在本节课授课之前,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物。
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方便激发学生对于动物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观察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蜗牛有壳、腹足、触角、口等器官。
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部特征,了解到蜗牛的应急反应和运动方式。
我一开始进行备课的时候,准备采取故事绘本的形式进行授课,用一个故事将整节课串联起来。
让学生通过找朋友,认识新朋友,这样的学习方式认识蜗牛。
同时,因为交朋友让学生了解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需要尊重朋友,和朋友友好相处的科学态度渗入到课程当中。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观察一种动物》 教科版
教学设计表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在教学环节中融合文学、艺术、技术等多学科内容,实现了学科融合,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自主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情景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及参与度,有效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了解。
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游戏互动、小组合作交流、让孩子在课堂上玩得认真、学得高兴,在玩中掌握了科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小组合作分享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观察一种动物》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观察一种动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在生物教学中,观察动物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一种动物,学生可以了解动物的特征、习性和生态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因此,设计一份“观察一种动物”作业,将有助于学生对动物世界进行深入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一种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掌握观察动物的方法和技巧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与保护意识-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教学内容1. 选择一种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如花猫、小狗、仓鼠等。
2. 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身形大小、毛色、头部、眼睛、耳朵、四肢等。
3. 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睡眠时间、食物偏好、活动方式、行为习惯等。
4. 编写观察报告:包括观察对象、观察地点、观察时间、外部特征描述、生活习性描述等。
四、教学方法1. 实地观察法:学生将动物带到学校,进行实地观察。
2. 图片观察法: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观察一个动物,交流观察结果并撰写观察报告。
五、教学过程1. 选择动物:老师和学生共同选择一种动物作为观察对象。
2. 观察动物: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或图片观察,记录观察过程。
3. 撰写报告: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编写一份观察报告。
4. 展示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报告,并进行交流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报告成果:评价学生的观察报告内容是否全面、准确。
2. 观察方法:评价学生的观察方法是否科学、合理。
3. 团队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4. 创新能力:评价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七、教学资源1. 动物图片或视频素材2. 观察工具:放大镜、相机、笔记本等3. 观察报告模板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到动物园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2. 鼓励学生关注动物保护事业,参与志愿活动3. 开展动物科普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在观察一种动物的过程中,不仅增加知识积累,提高科学素养,还能培养其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2.介绍自己了解的蜗牛特性以及在哪里能找到它?我知道蜗牛有,,,爬行比较,喜欢吃,在的地方容易找到它。
选择一种来仔细观察,出示蜗牛图片,问:这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性呢?(预设:有壳,爬行慢,喜欢潮湿环境.....)2.今天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观察蜗牛,喜欢吗?(板书课题)。
追问:你知道蜗牛生活在哪里吗?在什么天气容易找到它呢?(根据学生回答及时补充:阴凉处、雨过天晴时更好找到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蜗牛吧。
活动意图说明:挖掘学生对动物的科学概念前认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征。
环节二:观察蜗牛的外形结构、应激反应和运动,并将蜗牛画下来(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1.每组小组长领取蜗牛(可以利用实验室培养皿放置蜗牛)。
2.小组成员先用肉眼观察蜗牛,再用放大镜观察,比一比谁发现的特点最多,并将蜗牛画下来。
3.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
4.领取菜叶、玻璃片、细线、树枝,让蜗牛在不同的物体上爬行,观察蜗牛的运动。
5.汇报交流。
教师活动21.布置观察任务:(1)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先观察整体,再仔细观察蜗牛的各部分(用放大镜),边观察遍画蜗牛身体结构(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实事求是画结构,不同于美术画图)(2)观察蜗牛被棉签轻轻触碰后的反应;(3)观察蜗牛在菜叶、玻璃片、细线、树枝爬行情况。
2.给每个小组分发蜗牛;3.在观察活动中,根据小组观察情况,分发放大镜(每人1个),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实事求是画图。
4.分发棉签,要求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
5.分发菜叶、玻璃片、细线、树枝,让蜗牛在不同的物体上爬行,要求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发现蜗牛身体上的口、触角、眼、腹足等结构;利用棉签触碰蜗牛,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让蜗牛在不同的物体上爬行,让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知道蜗牛能用腹足在不同物体表面爬行,爬行时腹足会细波浪状运动并留下黏液痕迹。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案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一些身边常见的,比较熟悉的小动物进行细致地观察。
进行这些观察活动时,一方面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归纳,发现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动物是一种生命体的概念。
因为蜗牛在本地区比较常见,而且体型比较大,比较容易观察到细节,特别是下雨之后,在很多蜗牛爬出来,观察材料容易获得,故选取蜗牛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合适。
【学情分析】学生对动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观察过蜗牛,甚至有些孩子触摸过蜗牛,用小树枝等材料做过简单的实验,这将为他们的观察活动提供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学生此次观察,在教师的指导下会有更多发现。
虽然学生做过一些小实验,进行过一些观察活动,但缺乏系统的、有目的的观察,观察的方法指导也不够,因此对于蜗牛这一类的动物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使用一些观察工具,比如:放大镜、小棉签、菜叶、面包屑等如何使用效果更好还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记录,学生才能对观察活动有更深入的分析。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能认识蜗牛身体上的壳、口、触角、眼、腹足等结构,知道这些结构能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2.学生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学生知道蜗牛能用腹足在不同物体表面爬行,爬行时腹足会细波浪状运动并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经历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蜗牛的探究过程,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地观察,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认识蜗牛身体上的结构。
2.学生通过棉签触碰蜗牛,发现蜗牛的应激反应。
3.学生通过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发现蜗牛身上各结构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对观察研究小动物表现出积极的探究兴趣。
2.学生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蜗牛的形态结构,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学生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观察一种动物导学案》
《观察一种动物》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一种动物的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性;2. 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3. 培养动物珍爱认识。
导学内容:本次导学将盘绕观察一种动物展开,学生们将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进行观察,并记录下动物的生态习性、生活习性等相关信息。
导学步骤:一、选择观察动物1. 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可以是家养宠物,也可以是野生动物;2. 确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尽量选择能够观察到动物生活状态的时段。
二、观察动物的外貌特征1. 记录动物的体型大小、颜色、毛发或羽毛的特征;2. 观察动物的眼睛、耳朵、鼻子等部位的形态;3. 注意观察动物的动作和姿势。
三、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1. 观察动物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2. 记录动物的食性和取食方式;3. 观察动物的休息和睡眠习性;4. 注意观察动物与其他动物的互动行为。
四、观察动物的生态习性1. 观察动物的栖息地和巢穴;2. 记录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繁殖季节;3. 注意观察动物与环境的互动干系。
五、总结观察结果1. 将观察到的动物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习性进行整理和总结;2. 分享观察结果,与同砚们交流并比较不同动物的特点。
六、动物珍爱认识1. 强调动物的重要性和珍爱的必要性;2. 提醒学生们不要捕捉、伤害动物,珍爱环境,共同呵护动物的故里。
导学延伸:1. 可以邀请动物专家或珍爱组织的人员到校进行讲解,增加学生们对动物珍爱的认识;2. 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野外考察,观察更多不同种类的动物。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一种动物的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性,培养动物珍爱认识,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观察动物的过程中,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奇异的地方。
《观察一种动物》作业设计方案
《观察一种动物》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和行为特征;2. 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2. 动物的生态环境和习性;3. 动物的行为表现和生存策略。
三、教学过程:1. 观察环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并前往相应的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或野外进行实地观察。
观察时需要注意动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习性、生存环境等方面,并记录下来。
2. 研究分析环节:学生在观察完毕后,回到教室进行动物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可以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观察到的动物进行分类和特征描述,分析动物的生态环境和习性,并总结动物的行为表现和生存策略。
3. 表达交流环节:学生可以选择适合的方式,如书面报告、图片展示、口头表达等,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四、评价方式:1. 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 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3. 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作业要求:1.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观察和分析任务;2.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察地点和动物对象;3. 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形式和方式展示他们的成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观察动物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观察中成长,更好地探索、了解和维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目标】1、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结构。
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教学重点】能在教师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学难点】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认识这位动物朋友吗?“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你曾经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位朋友?二、新知11、播放蜗牛图片,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
(阴暗潮湿的环境。
)2、观察蜗牛的身体。
(口、眼、触角、腹足、壳、尾。
)3、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
蜗牛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4、观察蜗牛的运动,蜗牛是怎样爬行的。
(蜗牛爬行时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且能固定在竖立的玻璃和树枝上,爬行中会分泌黏液。
)三、新知21、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2、观察到蜗牛的哪些行为特点?(触角伸缩、头缩进壳里;爬行时腹足做波浪运动并会留下黏液。
)3、我们身边还有和蜗牛相似的其他动物朋友:蛞蝓、蛤、螺。
你能用这节课的方法观察它们吗?四、总结1、蜗牛的身体有眼睛、触角、口、腹足、壳。
2、蜗牛利用腹足在各种物体上运动,腹足做波浪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
3、蜗牛能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将头缩进壳里来躲避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
嘉兴市南湖区七星中心小学李张宇
【教材简析】
在寻访校园里动物得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得观察。
在对个体动物得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得生命特征,指向单元得核心概念。
对蜗牛得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得程序,这就是学习观察方法与培养良好观察习惯得契机。
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得特征。
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得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得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得学习。
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得动物比较得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得认知。
【学生分析】
学生对动物有天然得好奇心,这将为她们得主动学习提供重要得心理基础。
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得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得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
一年级学生得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得带领下开展。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得形态与反应,再观察蜗牛得运动。
学生通过对蜗牛运动、反应、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与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得认识,这也就是本单元得核心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2.蜗牛能对外界得刺激产生相应得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得指导下,对蜗牛得外部特征、应激反应与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与记录。
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与图示描述观察到得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研究小动物得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就是得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准备】
学生:蜗牛(活体)、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教师:课件、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在家长得协助下寻访蜗牛并带回家开始尝试饲养。
2.布置过程。
(1)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您见过吗?它生活在哪里?
(2)想知道老师怎么喂养蜗牛吗?先回去寻找并观察蜗牛,找到蜗牛得同学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一张蜗牛得饲养秘籍。
(3)让学生用一周时间观察并饲养蜗牛。
二、引入
1.谜语导入。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您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瞧到过蜗牛?
2.画一只瞧到过得蜗牛。
从寻访蜗牛到上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得同学已经开始喂养蜗牛,关于蜗牛您有哪些发现?请您说一说。
画一画瞧到过得蜗牛,并展示作品。
三、仔细观察蜗牛
教师强调观察要求。
每一个小组把蜗牛“请”出来,大家静静地仔细观察,可以轻声地交流。
教师提供一些工具,学生在观察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用。
把观察到得蜗牛得样子仔细地画在活动手册得方框中。
四、观察蜗牛得应激反应
(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教师重在巡视指导)
1.教师帮助没有准备蜗牛得小组。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蜗牛各个部分,给各小组发棉签,并指导棉签得使用方法。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蜗牛得应激反应。
4.在不打扰蜗牛得情况下,还观察到蜗牛得哪些行为或特点?
五、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记录班级记录单。
(以画图得形式记录:壳、触角、眼睛、口等)
六、观察蜗牛得运动
1.情境创设:同学们真就是太厉害了,发现了这么多特点。
今天我们观察得蜗牛,它也与同学们一样厉害!接下来我们请蜗牛为我们表演表演,但我们可要做文明观众,观察时要保持安静。
2.讲解要求:老师这里有四种材料,分别就是菜叶、玻璃片、线、树枝。
我们要请小蜗牛在这四种材料上爬一爬,您仔细瞧瞧它就是怎样爬行得。
3.每个小组先发菜叶进行爬行观察。
教师根据各小组观察进程不定时下发其余材料。
4.观察结束,学生研讨汇报(可以鼓励学生用肢体模仿蜗牛得爬行动作),教师记录班级记录单。
(记录腹足、黏液等信息)
七、课外延伸
1.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在我们身边有没有与蜗牛相似得小动物呢?
2.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上得小动物:蛞蝓、蛤蜊、螺……如果遇到这些小动物,能用今天得方法观察吗?
【板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班级记录单)
【活动手册使用】
本课得课堂活动记录
就是用简图记录蜗牛得
身体外形。
经过一年级上
册《植物》单元与本册《动
物》单元前两课得学习。
学生对于简图记录方式
得掌握已经有一定得基
础。
要求学生把自己观察
到得蜗牛真实、完整地用
简图画下来。
在交流汇报
阶段也可以把老师提供
得科学词汇标注上去:
口、触角、眼、壳、腹足
等。
拓展活动中,“把蜗牛
放在玻璃片上,翻过来,
瞧它爬行,您发现了什
么?”也可以在分小组观察活动过程中开展,这时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指导,提出观察得建议。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腹足得运动情况,也可以让学生为蜗牛能倒挂在玻璃上运动而感到惊奇。
第二个问题“蜗牛能听到声音吗?”作为课后得拓展更合适,因为这个问题
对学生有一定得吸引力,而且操作起来不难,可以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