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术语解释
发动机常用术语
发动机常用术语1. 静止与动力状态发动机静止状态指的是发动机未启动时的状态,也就是发动机内部没有任何运动的状态。
动力状态指的是发动机启动后的状态,发动机内部会有运动和燃烧。
2. 缸数发动机的缸数指的是发动机内部的汽缸数量,通常以数字表示。
例如四缸发动机、六缸发动机等。
3. 汽缸径汽缸径是指发动机汽缸内径的尺寸,通常用毫米表示。
汽缸径越大,发动机的排量也就越大。
4. 行程5. 排量6. 压缩比压缩比指的是发动机内部的缸内最大压力和缸内最小压力之比。
通常用数字表示。
压缩比越高,发动机的功率也就越高。
7. 凸轮轴凸轮轴是发动机内的一个机械部件,它通过转动来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凸轮轴的设计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
8.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一种用于点燃燃油的电气系统。
它由点火线圈、点火塞和点火开关等部件组成。
9. 燃油系统10.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一种用于保持发动机稳定温度的系统。
它通过水泵,冷却液和散热器来实现。
排气系统是一种用于排出废气的系统,它由排气管、催化器和排气管消声器等部件组成。
12. 涡轮增压涡轮增压是一种利用高速气流来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技术,它通过增加进气压力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13. 变速器变速器是一种机械装置,它用于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并将其传递到车轮上。
14. 扭矩扭矩是发动机输出的力矩,通常用牛顿米表示。
扭矩越大,车辆加速和爬坡能力越强,牵引力也越大。
15. 马力马力是一个衡量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单位,通常用“匹”来表示。
一匹马力等于745.7瓦特。
发动机原理与基本术语
发动机原理与基本术语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动力设备。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工作方式和性能特点。
发动机基本原理:1.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是将燃料与氧气在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向活塞室增加压力,就能够产生做功的能力。
根据气缸的工作过程不同,内燃机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发动机。
2.压燃式发动机原理:压燃式发动机是在气缸内以相对低的温度压力条件下通过压燃燃料来实现燃烧。
常见的压燃式发动机有柴油机和压燃式汽油发动机。
发动机基本术语:1.排量:发动机每缸工作容积的总和,单位为立方厘米或升。
排量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有一定关系。
2.功率: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通常用单位为千瓦(kW)表示。
功率越大,表示发动机的动力越强。
3.扭矩:发动机输出的转矩,衡量发动机产生力矩的能力,通常用牛顿·米(N·m)表示。
扭矩大小决定了发动机的启动、加速和爬坡能力。
4.节气门:控制进气量的装置,位于进气管道中,通过改变气门的开启程度来调节燃料和空气的进入量。
5.点火系统:用于点燃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的装置,通常由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控制模块组成,通过产生高压电火花引燃混合物。
6.气缸:发动机内进行燃烧和工作的空间,气缸通常由气缸套、气门、活塞等零部件组成。
7.机油:用于润滑发动机内部摩擦部位的润滑油,常见的机油有矿物油、合成油等,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寿命和性能。
8.涡轮增压器:通过废气能量驱动,增加进气量和压力,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的装置。
9.进气歧管:将进气管道分配到各个气缸的装置,通过优化气流路径和长度,提高进气效率。
10.排气系统: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装置,包括排气管和催化转化器等部件。
综上所述,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术语对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非常重要。
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发动机,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发动机术语解释
发动机术语解释发动机术语解释如下:1. 排量(Displacement):指发动机活塞在一个往返运动过程中,气缸容纳混合气的总体积。
一般用单位为升(L)来表示。
2. 马力(Horsepower):是一种用于衡量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单位,表示发动机单位时间内所能发出的功率。
常用单位为马力(hp)。
3. 扭矩(Torque):表示发动机旋转力矩的物理量,是发动机输出力矩的强弱。
常用单位为牛·米(Nm)。
4. 缸径(Bore):指发动机活塞直径的大小。
一般以毫米(mm)或英寸(inch)为单位。
5. 行程(Stroke):指发动机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的距离。
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
6. 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指活塞在上止点与下止点之间的气缸容积比。
压缩比越高,燃烧效率和发动机功率通常会提高。
7. 点火提前角(Ignition Timing):指点火系统在活塞顶点附近开始点火的角度。
合理的点火提前角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
8. 进气量(Air Intake):指每个循环中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量。
进气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9. 燃烧室(Combustion Chamber):是发动机中燃烧混合气的空间。
燃烧室的形状和尺寸对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10. 涡轮增压器(Turbocharger):是一种通过压缩进气增加发动机进气量和提高燃烧效率的装置。
通常由废气驱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发动机术语解释,供参考。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还有其他专业术语和工作原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发动机名词解释
发动机名词解释
发动机是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机械设备中最常见的部件之一,它通过将燃料的燃烧转化为机械功来驱动其他部件运行。
以下是一些关于发动机的名词解释:
1. 内燃机:内燃机是一种通过燃烧燃料来产生动力的机器,通常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进气道、燃烧室、排气道和曲轴箱。
2.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内燃机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它的作用是在燃料进入燃烧室后,将燃料的燃烧推向高潮,使燃烧室内的气体爆炸,产生动力。
3. 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是一种通过吸入空气来增加内燃机输出动力的设备,它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和功率。
4.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为了帮助内燃机保持正常运行而设计的,它通过将热量带走,防止过热,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5.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是为了帮助内燃机与其他部件保持良好的润滑而设计的,它通过提供适当的油液来保护各个部件免受磨损。
6. 排放系统:排放系统是为了帮助将内燃机产生的污染物排出而设计的,它可以通过废气排放管、尾气净化系统等途径将污染物排出。
除了以上提到的名词,还有很多其他与发动机相关的术语和概念,如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优化技术、排放法规等。
了解这些术语和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内燃机。
发动机名词解释
发动机名词解释
发动机,又称引擎,是指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使机械装置运动的设备。
它通常通过可燃混合物的燃烧驱动内部部件,例如活塞,使得发动机正常工作。
例如,车辆的发动机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驱动车辆前进。
气缸,是发动机中的一个主要组件,通常是圆柱形的腔体。
在内燃机中,气缸是燃烧室,燃烧过程在其中进行。
通常,发动机会有多个气缸,每个气缸都有一个活塞与之相连接。
活塞是气缸内的一个可移动部件,通常是金属制成的圆柱体。
活塞由发动机的连杆与曲轴相连接,通过燃烧产生的气压力推动活塞运动。
活塞在发动机中起着压缩混合气体、排放废气等重要作用。
燃料喷射系统是现代发动机中的一个关键部件,用于将燃料喷射到燃烧室。
燃料喷射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控制燃料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
常见的燃料喷射系统有多点喷射系统和直喷系统。
发动机专业术语
自然吸气:我们一般常见的发动机多数为自然吸气式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利用汽缸内产生的负压力,将外部空气吸入,跟人类吸取空气一样,这种吸气方式的发动机称为自然吸气发动机。
自然吸气发动机特点是:动力输出非常平顺,不会因为转速的变化而出现骤然的猛加速,而且使用寿命更长,维修更为简便。
涡轮增压: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依靠涡轮增压器来加大发动机进气量的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Tubr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
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
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涡轮增压特点:一般增压后的发动机动力能比原发动机增加40%或更高;机械增压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皮带盘连接,利用发动机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以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引擎进气歧管内,以此达到增压并使发动机输出动力变高的目的。
机械增压特点:机械增压优点是“全时介入”,使其在低转速下便可获得增压,加速感受相当线性化没有增压迟滞感;缺点就是依靠发动机曲轴带动的机械增压器,将损耗一定量发动机的动力,高转速损耗明显,燃油经济性降低,这点就不如涡轮增压系统好了。
目前,普通轿车多采用单机械增压,而一些超跑为了获取更大动力,还搭载装配两台增压器的双增压发动机,这两个增压器各为一半汽缸服务。
单点电喷以喷油嘴取代了化油器,进气总管中的节流阀体内设置一只喷射器,对各缸实施集中喷射,汽油被喷入进气气流中,形成可燃混合气,由进气岐观分配到各个气缸内。
单点电喷实现了电子控制,供油量精确度有所提高。
但是,化油器和单点喷射存在一个共性的缺陷,燃油雾化与进气混合的位置处于进气管距离气缸的最远端,油气混合后,要分配给各个气缸,无法实现精确的按比例并且均匀的油气混合,所以油耗高且动力低。
发动机专业术语
奇瑞QQ 0.8
凯越 1.6
本田雅阁 2.4
奔驰 S350
法拉利 S350
汽缸容积 (cc):
812
3 38 70 9.5
1598
4 78 146 9.5
2354
4 132 225 10.5
3498
6 200 350 10.7
4308
8 375 470 11.9
汽缸数
功率(kW): 扭矩(N· m): 压缩比: 油耗(L):
有效转矩是发动机转轴上输出的转矩(促使物体旋转的力矩),发动机输出扭 矩大小随转速变化,在某一转速会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扭矩 发动机输出扭矩;用Te表示,单位N· m 有效功率为输出扭矩和输出轴角速度的乘积 用Pe 表示,单位:(kW) Pe = ωTe 按照我们寻常驾驶习惯,一般都会在3500转前换档,如果此时扭矩在最大扭矩 区域,我们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加速感觉。 因为我们开车转速一般在3500转以内,所以,发动机在3500转前扭矩对驾驶感 觉至关重要。相反,因为最大功率一般出现在6000转附近,我们很难用到,因 此,对于寻常驾驶,最大功率意义不大。
(9)工作循环 每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 排气过程,即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 个过程叫一个工作循环。
(10) 发动机排量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 发动机排量。一般用VL表示,单位是L(升) : VL= i Vh 式中: Vh ——气缸工作容积; i——气缸数目。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3.7
8
8.5
10
14.5
2,发动机新名字
1.涡轮增压
2.可变配气机构
VVT-i,VTEC,VVL,VVTL-i ,D-VVT
最全发动机技术名词解释
最全发动机技术名词解释1.SOHC : (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Single Over Head Camshaft)根据凸轮轴位置数量划分的发动机类型,SOHC 表示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适用于 2 气门发动机。
2.DOHC : (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Double Over Head Camshaft)表示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适用于多气门发动机。
通常发动机每缸有2个气门,近几年来也不断出现了 4 气门、5气门发动机,这无疑为提高发动机高转速时的进气效率功率开辟了途径。
此类发动机适用于高速发动机,并可适当降低高转速时的燃油消耗。
3.Turbo : (涡轮增压)即涡轮增压,其简称为T,一般在车尾标有 1.8T、2.8T 等字样。
涡轮增压有单涡轮增压和双涡轮增压,我们通常指的涡轮增压是指废气涡轮增压,一般通过排放的废气驱动叶轮带动泵轮,将更多空气送入发动机,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同时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
4.VTEC :(可变气门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Lift Electric Control)由本田汽车开发的VTEC 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及升程两种不同情况的气门控制系统,现在已演变成i-VTEC 。
i-VTEC 发动机与普通发动机最大的不同是,中低速和高速会用两组不同的气门驱动凸轮,并可通过电子系统自动转换。
此外,发动机还可以根据行驶工况自动改变气门的开启时间和提升程度,即改变进气量和排气量,从而达到增大功率、降低油耗的目的。
5.i-VTEC : (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系统\intelligent-Variable Timing and Lift Electric Control)i-vtec. 系统是本田公司的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英文缩写,最新款的本田轿车的发动机已普遍安装了i-vtec 系统。
本田的i-vtec 系统可连续调节气门正时,且能调节气门升程。
发动机技术术语
发动机技术术语发动机技术术语:气缸、活塞、曲轴、气门、点火系统、燃油喷射系统、涡轮增压器、排气系统、冷却系统、机油系统、发动机控制单元、故障诊断系统、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可变气门升程和正时系统、缸内直喷、缸外直喷、双喷射系统、缸内直喷和缸外直喷系统、混合动力系统、电动机辅助增压系统、排气涡轮机、排气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发动机、双涡轮增压器、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启停系统、刹车能量回收系统。
气缸是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单位,用于容纳活塞运动和燃烧过程。
活塞是气缸内上下运动的零件,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部件,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输出功率。
气门是控制进气和排气的通道,通过开启和关闭来控制燃烧室内的气体流动。
点火系统用于在燃烧室内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体,推动活塞运动。
燃油喷射系统负责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内,提供燃料供应。
涡轮增压器通过废气能量驱动涡轮,带动压气机增压,提高进气密度,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排气系统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保持发动机的工作环境。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剂,将发动机的热量带走,保持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机油系统用于润滑发动机内部零件,减少摩擦和磨损。
发动机控制单元是发动机的大脑,根据传感器信号和预设的参数,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故障诊断系统用于检测发动机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故障代码和提示,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情况,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
可变气门升程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情况,调整气门的升程,提高发动机的进气效率。
可变气门升程和正时系统是将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和可变气门升程系统结合在一起的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进气效率。
缸内直喷是将燃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点火燃烧的技术,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和燃料利用率。
缸外直喷是将燃油喷射到气缸外的技术,通过喷雾和气缸内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室,能够实现更精确的燃油控制。
发动机术语
发动机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动机术语:
1. 底盘:发动机的主要结构,包括缸体和缸盖。
2. 活塞:发动机的内部部件,用于在汽缸内上下移动,将燃料混合物压缩和排放废气。
3. 气门:用于控制进气和排气的活动装置。
4. 曲轴:发动机中的主要旋转部件,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5. 凸轮轴:控制气门运动的轴,通常与曲轴相连。
6. 缸体:发动机的主要外壳部分,容纳活塞和气缸。
7. 缸内直喷:燃料喷射直接进入汽缸内,而不是进入气缸内的进气道。
8. 电喷系统:使用电子控制模块来精确控制燃料喷射量的系统。
9. 进气道:导入新鲜空气到发动机中的通道。
10. 排气道:导出废气的通道。
11. 燃烧室:气缸内的部分空间,其中燃料混合物被点燃。
12. 涡轮增压器:通过利用废气的能量,增加进气气流压力和密度的装置。
13. 双涡轮增压器:使用两个涡轮增压器的系统,以提高发动机性能。
14. 排气涡轮增压器:使用废气能量来驱动涡轮增压器。
15. 机械增压器:通过机械连接,直接增加进气气流压力和密度的装置。
16. 缸停:发动机关闭其中一个或多个气缸,以节省燃料和提高效率。
17. 双独立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以独立地控制进气和排气气门正时。
18. 混合动力:使用多种能源来驱动发动机,如内燃机和电动机的组合。
这些术语涵盖了发动机的基本部件和相关系统,可以帮助理解和描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汽车发动机——名词解释
1空燃比实际吸入发动机的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值。
2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1kg燃料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3气门间隙发动机在冷态装配时,在气门杆尾端与气门驱动零件(摇臂、挺柱)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
4活塞行程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之间的距离。
5压缩比气缸的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6发动机排量气缸的工作容积与汽缸数的乘积。
7上止点活塞在气缸内部运动的上极限位置。
8.下止点活塞在气缸内部运动的下极限位置。
9.曲柄半径曲轴主轴颈的中心线到连杆轴颈中心线的距离。
10.气缸的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
11.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4个过程组成的循环称之为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12.全浮式活塞销活塞销既可以在销座内转动,又可以在连杆小头内转动。
13.半浮式活塞销活塞销只可以在销座内转动,不可以在连杆小头内转动。
14.曲拐对于全支撑曲轴来说,两个主轴颈、两个曲柄臂和一个曲柄销构成一个曲拐。
15.全支撑式曲轴在相邻的曲拐间都有主轴颈支撑的曲轴。
16充气效率(1)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
(2)或者进气过程中,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与理想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的比值17.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来表示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刻和持续开启的时间。
18气门重叠角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开启这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19进气提前角、进气迟闭角、排气提前角、排气迟闭角20.强制循环式水冷系以水泵对冷却液加压使其在水冷系中循环的冷却系。
21.压力润滑通过机油泵,使机油产生一定的压力来润滑零件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零件表面的润滑方式。
23.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喷油泵开始泵油到活塞运行到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24.柴油机的喷油提前角喷油器开始喷油到活塞运行到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发动机相关术语
发动机相关术语(1)上止点--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处,通常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处,通常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3)活塞行程--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
(4)冲程--活塞由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
(5)曲轴半径--曲轴与连杆大端连接的中心到曲轴旋转中心的距离。
(6)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的容积。
(7)发动机工作容积--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也称发动机的排量。
(8)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空间叫燃烧室,它的容积称燃烧室容积。
(9)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整个空间的容积,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10)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发动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是经过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来实现的,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过程就叫一个工作循环。
凡是曲轴旋转两圈,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曲轴旋转一圈,即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两冲程发动机。
1.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1) 进气行程。
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内容积逐渐增大,形成真空度,于是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门关闭时结束。
由于进气系统存在进气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约为0.075MPa~0.09MPa。
由于气缸壁、活塞等高温件及上一循环留下的高温残余废气的加热,气体温度升高到370K~440K。
(2) 压缩行程。
进气行程结束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内容积逐渐减小。
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可燃混合气被压缩,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结束。
压缩过程中,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并使混合气进一步均匀混合,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约为0.6MPa~1.2MPa,温度约为600K~800K。
汽车发动机的相关专业术语
汽车发动机的相关专业术语1. 汽缸:发动机中的一个独立工作单位,用来产生动力。
2. 缸体:安装汽缸的发动机部件,通常由铸造或锻造而成。
3. 活塞:在汽缸内上下运动的部件,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燃烧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4. 曲轴:将活塞的上下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轴。
5. 燃烧室:汽缸中用于燃烧混合气和燃油的区域。
6. 压缩比:压缩室内混合气与燃油的最高压力与最低压力的比值。
7. 进气门:控制空气和燃油进入燃烧室的阀门。
8. 排气门:排出燃烧产物和废气的阀门。
9. 点火系统:用于产生火花并点燃燃料混合物的系统,通常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器。
10. 进气歧管:将空气和燃料混合物引入汽缸的管道。
11. 燃油喷射系统:控制燃油的喷射和混合气的供应,通常包括燃油泵、喷油嘴和电子控制单元。
12.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降低发动机温度的系统,通常包括水泵、散热器和冷却液。
13. 润滑系统:给发动机各部件提供润滑油,减少磨损和摩擦的系统,通常包括油泵、滤清器和油道。
14. 气门间隙:排气活塞在上止点时,进气和排气气门之间的最小距离。
15. 怠速:发动机在不加速的情况下的运行状态。
16. 爆震:燃烧混合气和燃料过快引燃的现象,造成发动机震动和噪音,可能引起损坏。
17. 缸压损失:由于气缸密封不完全或活塞环磨损等原因,造成气缸内气压损失的现象。
18. 牵引力: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用于推动汽车前进的力量。
19. 斯特罗克循环: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阶段。
20. 排量:发动机内所有活塞总体水平移动的总体积,通常以升或立方英寸为单位表示。
汽车发动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发动机部分:1,上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中心线最远时的止点。
2,下止点:活塞顶面离曲轴中心线最近时的止点。
3,排量:一台发动机全部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的排量。
4,燃烧室:由活塞顶部及缸盖上相应的凹部空间组成。
5,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
6,爆燃:爆燃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火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
7,表面点火:表面点火是由于燃烧室内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产生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
8,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称为燃油消耗率。
9,配气定时:配气定时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上,下止点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
10,发动机负荷:是指发动机驱动从动机械所耗费的功率或有效转矩的大小。
11,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达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底盘部分:1,全轮驱动:通常发动机前置,通过变速器之后的分动器将动力分别输送给全部驱动轮。
2,轮边减速器:将双级主减速器中的第二级减速齿轮机构制成同样的两套,分别安装在两侧驱动轮的近旁。
3,簧载质量:由悬架刚度和弹簧支承的质量称为簧载质量。
4,转向桥:利用车桥中的转向节使车轮可以偏转一定的角度,以实现汽车的转向。
(承担转向任务的车桥)5,全浮式半轴支承:半轴只承受转矩,而两端均不承受任何反力和弯矩。
6,半浮式半轴支承:只能使半轴内端免受弯矩,而外端却承受全部弯矩。
7,非断开式驱动桥:整个驱动桥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连接,由于半轴套管与主减速器壳是刚性地连成一体的,因而两侧的半轴和驱动桥不可能在横向平面内作相对运动,故称这种驱动桥为非断开式驱动桥。
8,行车制动系统: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一套专门装置,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处于关闭状态,冷却液流向散热器的通道,冷却液经旁通孔、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之后,节温器打开,这是冷却液经节温阀进入散热器,并由散热器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
发动机术语解释
推入,从而使挺柱内部与套筒分离,此
时外部的套筒随着凸轮轴运转,而内部
的推杆已经失去了作用。最终的结果就
是顶杆失去了推动力,从而气门的弹簧
机构就可以保证气门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气门关闭后,汽缸内部的火花塞放电
以及燃料注入的工作也将停止,发动机
最终处于4缸工作状态。
该技术并未发展成熟属于在研阶段的新
技术。图为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左为
13
可变压 缩比发 动机
14:1压缩比工作状态,右为8:1压缩比 E:\资料\ 工作状态。据说此款发动机的排量仅为 发动机术语解释\可1.变5压L,缩但比是.g其if最大功率为220HP,最大扭
矩为420Nm,最大功率输出相当于标致
3.0升V6发动机所提供的动力,而其扭矩
则达到了一些V8发动机的扭矩输出。
柴汽混燃系统是将均匀的混合过程与无 火花自燃二者合一,它的原理是:在活 塞向死点运动的过程中,柴油机采用的 共轨喷射技术能够精确地喷射燃料入 舱,这样可燃物质就能在燃烧室内停留 更长时间,并“参与”空气压缩。混合 均匀的燃烧气体由此产生,它在活塞运 动开始后短时间内就可达到燃烧需要的 压力与温度,最终实现自燃。之后的独 立燃烧过程比目前的TDI涡轮增压直喷式 发动机减少10%的放射物质和损耗。
StratifiedCharged Gasoline Injection
这款发动机与TSI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不同点有二:一是奔驰现有的CGI发动机 上都没有采用增压技术;二是奔驰不再 利用进气流作为混合气分层填充的动 力,而是通过喷嘴来实现这一效果。
汽油机可控自燃(CAI)是一种独特的燃 烧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在燃烧室内引起 新鲜混合气的多点自燃。这种方式燃烧 汽油机 Computer 相对迅速,更接近理想的燃烧过程。CAI 7 CAI 可控自 Assited 使发动机运行在低负荷时,节气门可以 燃 Instruction 全开或接近全开,明显改善燃油消耗。 这种燃烧方式中高达45%的燃油能量可以 转化为有用功,而普通的火花点火式汽 油机只有25%。
发动机常用名词解释
DOHC: 双顶置凸轮轴(double overhead cam)发动机两个凸轮轴在汽缸体上,第一个带动进气门,第二个带动排气门。
MT/AT: 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和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EGR: 排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ycling)将发动机的部分废弃重新导入燃烧室,降低进气含氧量,从而降低燃烧温度,改善燃烧质量,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只在中等工况进行。
升功率:升功率(KW/L)表示了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率,升功率越大表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功率越大。
MIVEC: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笔式点火线圈:火花塞与点火线圈合二为一。
发动机名词解释
气缸体1. 上止点:活塞在气缸内部运动的上极限位置。
2. 下止点:活塞在气缸内部运动的下极限位置。
3. 活塞行程:活塞从下止点到上止点之间的距离。
4. 曲柄半径:指曲轴主轴颈中心线到连杆轴颈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5. 气缸的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
6. 发动机排量:气缸的工作容积与气缸数的乘积。
7. 燃烧室容积: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是可燃混合气着火的空间。
8. 气缸的总容积:当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
9. 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10.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4个过程组成的循环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配气系统11. 配气相位: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用相对于上、下止点的曲轴转角来表示。
12. 气门重叠:在一段时间内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13. 气门重叠角:进排气门同时开启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叠开角。
14. 充气系数:充气系数指在进气行程中,实际进入气缸内的新鲜气体质量与在标准大气压状态下充满气缸的新鲜气体质量之比。
15. 气门间隙:气门杆尾端与摇臂(或挺杆)端之间的间隙。
16. 多点喷射:每一个进气歧管都安装一个喷油器的喷射系统称为多点喷射。
17. 可燃混合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
18. 空燃比: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料的质量之比称为空燃比。
冷却系统19. 干式气缸套:外表面不直接与冷却水接触的缸套。
20. 湿式气缸套:外表面直接与冷却水接触的缸套。
21. 冷却水小循环:冷却水温度较低时(低于76℃),节温器的主阀门关闭、旁通阀门开启,冷却水不流经散热器而流经节温器旁通阀后直接流回水泵进水口,被水泵重新压入水套。
此时,冷却水在冷却系内的循环称为冷却水小循环。
22. 冷却水:冷却水温度升高时(超过86℃),节温器的主阀门开启,侧阀门关闭旁通孔,冷却水全部经主阀门流入散热器散热后,流至水泵进水口,被水泵压入水套,此时冷却水在冷却系中的循环称作大循环其它23. 发动机怠速:发动机不向外输出动力以最底的转速运转。
发动机术语及其定义
发动机术语及其定义1压缩比压缩比是发动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压缩比表示了气体的压缩程度,它是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值,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一般用ε表示。
式中:V a-气缸总容积;V h-气缸工作容积;V c-燃烧室容积;通常汽油机的压缩比为6~10,柴油机的压缩比较高,一般为16~22。
2内燃机内燃机是把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然后又把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并且这种能量转换过程是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的。
汽车上使用的内燃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3有效转矩发动机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记作Te,单位为N·m。
有效转矩与曲轴角位移的乘积即为发动机对外输出的有效功。
4有效功率动机在单位时间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记作Pe,单位为KW。
它等于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
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可以用台架试验方法测定,也可用测功器测定有效转矩和曲轴角速度,然后用公式计算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Pe:式中:Te -有效扭矩,单位为N·m;n -曲轴转速,单位为r/min。
5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称为平均有效压力,记作pme,单位为MPa。
显然,平均有效压力越大,发动机的作功能力越强。
6有效热效率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称为有效热效率,记作ηe。
显然,为获得一定数量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越少,有效热效率越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越好。
7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输出1kW·h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记作be,单位为g/(kW·h)。
显然,有效燃油消耗率越低,经济性越好。
式中: B -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kg/h Pe -有效功率,kW。
;8升功率发动机在标定工况下,单位发动机排量输出的有效功率称为升功率。
升功率大,表明每升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率大,发动机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都高9强化系数平均有效压力与活塞平均速度的乘积称为强化系数。
说明发动机各常用术语的含义
发动机各常用术语的含义1. 发动机类型发动机类型主要分为内燃机、外燃机和电动机。
内燃机是最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其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通过曲轴转化为旋转运动。
外燃机则将燃料在外部燃烧室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活塞运动转化为机械能。
而电动机则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 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指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长时间输出的最大功率。
通常以千瓦(kW)或马力(hp)为单位表示。
额定功率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发动机能够提供的动力大小。
3. 最大扭矩最大扭矩是指发动机在规定的转速范围内能够产生的最大扭矩。
扭矩是衡量发动机做功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与发动机的负载和转速有关。
最大扭矩是评估发动机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的重要依据。
4. 燃油经济性燃油经济性是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油量。
通常以升/百公里(L/100km)或升/小时(L/h)为单位表示。
燃油经济性是评估发动机效率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油耗和运行成本。
5. 排放性能排放性能是指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常见的排放物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颗粒物(PM)等。
排放性能是评估发动机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空气质量和环境健康。
6. 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指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输出的动力大小。
通常以千瓦(kW)或马力(hp)为单位表示。
动力性能是评估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加速、爬坡和行驶能力。
7.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的能力。
可靠性包括发动机的耐久性、稳定性和维护性等方面。
可靠性是评估发动机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和使用成本。
8. 耐久性耐久性是指发动机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能和结构完整性的能力。
耐久性是评估发动机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时间和使用成本。
发动机工况名词解释
发动机工况名词解释1. 转速 (RPM) - 发动机每分钟的旋转次数。
高转速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但也可能影响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寿命。
2. 扭矩 (Torque) - 发动机产生的旋转力矩,以提供动力。
较高的扭矩意味着发动机可以更轻松地推动车辆,并提供更好的加速性能。
3. 节气门开度 (Throttle opening) - 发动机进气门的开度,控制进气量。
较小的节气门开度会降低燃料消耗,但也会影响动力输出。
4. 进气压力 (Intake pressure) - 进气道中的空气压力,影响燃烧过程和发动机性能。
5. 进气温度(Intake temperature) - 发动机进气道中的空气温度,影响燃烧过程和发动机性能。
6. 混合气 (Air-fuel mixture) - 空气和燃料的比例,用于燃烧过程。
正确的混合气比例可以提供最佳性能和燃料经济性。
7. 点火顺序 (Ignition timing) - 点火系统触发火花塞点火的时间点,调整点火顺序可以影响燃烧效率和发动机性能。
8. 压缩比 (Compression ratio) - 压缩点火发动机中活塞在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的体积比。
较高的压缩比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输出,但也可能增加爆震的风险。
9. 排气阻力 (Exhaust back pressure) - 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流体阻力,影响废气排放和发动机性能。
10. 负荷 (Load) - 发动机所承受的工作负荷,通常以输出功率的百分比表示。
较高的负荷意味着发动机需要提供更多的动力。
11. 怠速 (Idle) - 发动机在不需要额外动力的情况下运行的速度。
发动机在怠速时通常以较低的转速运行以节省燃料消耗。
12. 高速工况 (Highway driving) - 发动机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的工况。
高速工况通常对发动机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较高的转速和动力输出。
13. 低速工况(City driving) - 发动机在城市道路上运行的工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别 序号 缩略词 汉语 英文全称
基本原理
该技术利用一个高压泵,使汽油通过一
个分流轨道(共轨)到达电磁控制的高压
燃油分
Fuel
喷射气门。它的特点是在进气道中已经
1 FSI 层直喷 Stratified 产生可变涡流,使进气流形成最佳的涡
技术 Injection 流形态进入燃烧室内,以分层填充的方
低转速时的“涡轮迟滞”现象,提升了
行驶的顺畅性
通过对执行器的控制来改变涡轮流通截
面积大小,从而实现增压器与发动机良
好匹配的目的。发动机怠速和低速端,
18
VNT
可变喷 嘴涡轮 增压器
Variable Nozzle Turbocharger
喷嘴叶片关闭或开度很小,使增压压力 增高,从而提高发动机的低速扭矩,改 善其响应性。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喷嘴 叶片全开或开度很大,涡轮流通截面积
喷
中供油。而喷油器的开启和关闭,则是
靠电脑来控制的。
3
GDI
缸内直 喷技术
Gasoline DirectInjection
它将喷油嘴安装在燃烧室内,将汽油直 接喷注在气缸燃烧室内,空气则通过进 气门进入燃烧室与汽油混合成混合气被 点燃作功。
4
发 动 机 燃 烧 技
5
术
CCS
柴汽混 燃系统
SIDI
双模缸 内直喷
10
VDE
可变汽 缸技术
Variable Displacement
Engine
在不需要大功率的输出时,可以控制关 闭一半气缸,以减少燃油的消耗。
当引擎负荷较小时,DOD会发出指令关闭
11
DOD
可变排 量控制 技术
Displacement on Demand
其中的3个气缸,以达到省油的目的。君 越的DOD技术不仅可以节省最高达8%的油 耗,而且气缸切换时非常平顺,完全没
零 部 件 技 26 术
i-DSI
智能化 双火花 塞顺序 点火系
统
ECU根据发动机转速及进气歧管压力来控 制进排气侧火花塞的点火相位。怠速 时:两点同时点火,通过加快燃烧速度 降低油耗低速、低负荷:燃烧室内温度 较低的进气侧先点火,以促进燃烧,降 低油耗低速、大负荷:进气侧为点火提 前角、排气侧为点火延迟角,增大扭 力,防止爆燃高速时:两点同时点火, 通过加快燃烧速度提高功率。
术
气门重叠角的大小,从而改变气缸进气 量。当发动机低速小负荷运转时,如怠 速状态,这时应延迟进气门打开时间, Continue 减小气门重叠角,以稳定燃烧状态。当 Variable Valve 发动机低速大负荷运转时,如起步、加 Timing 速、爬坡时,应使进气门打开时间提 前,增大气门重叠角,以获得更大的扭 矩。当发动机高速大负荷运转时,如高 速行驶时,也应延迟进气门打开时间,
减小气门重叠角,从而提高发动机工作
效率。当发动机处于中等工况时,如中
速匀速行驶时,CVVT也会相对延迟进气
门打开时间,减小气门重叠角,此时的
目的是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污染排放。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 缩机,
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衝力来推动涡轮
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
惯性增 压器
Inertia Supercharger
惯性增压器是利用空气在进气歧管中的 惯性效应、脉冲波动效应及其综合效应 来提高发动机汽缸充气效率的方法。惯 性增压器通过特殊几何形状的凸轮轴控 制气门的开启角度及时间:汽缸在前半 个进气行程中,进气门只开启很小的通 过截面,使汽缸中形成一定的负压,当 活塞走过半个进气行程后,进气门迅速 开启,很快达到最大通过截面,此时空 气以很高的速度冲入汽缸。
主要设计原理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改变
可
凸轮轴打开进气门的时间早晚,从而控
变
制所需的气门重叠角。这项技术着重于 第一个字母C(Continue连续),强调根据
正 时 技 术
发动机的工作状况连续变化,时时控制
15
CVVT (Vanos 、VVTI 、VTEC 、MIVEC 、CVTC
、SVT)
连续可 变气门 正时技
有震动。
变 缸 技 术
变 缸 技 术
12
பைடு நூலகம்
它作为奔驰特有的发动机技术,MDS系统
的灵魂在于奔驰掌握了如何提高电控装
置反应速度以及用于控制系统的更加成
熟的算法等先进技术,但气门挺柱却是
实现汽缸禁用最重要的机械设备。这种
特殊的两件式滚轮挺柱的内部机构和外
部套筒并非硬性连接,当发动机处于8缸
工作状态的时候,它的内外两部分被两
其主要设计思想是发动机气门升程和配
气相位定时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作实时
14
VVT
可变气 门正时 技术
Variable Valve Timing
的调节,在发动机高速运转的时候,需 要较大的气门叠开角来达到充气充分的 目的。而在发动机怠速的时候,气门叠
开角应该相应变小,达到降低排放的目
的。
可 变 正 时 技 术
Turbo- 其实这种技术主要是弥补涡轮增压器的
8
TSI
涡轮机械增 压发动
机
charging(涡轮 不足之处,因为安装有涡轮增压器的发 增压)、Super- 动机由于废气涡轮的惯性,会有发动机 charging(机械 响应的迟滞现象。而机械增压器则是由
增压)和 发动机转轴直接带动,能够随着发动机 Injection(燃油 转速变化而线性地改变自己的转速。因
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导向叶片的角度,在
17
VGT
可变截 面涡轮 增压系
统
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
高速时让导向叶片张开,加大与空气的 接触面,减缓涡轮转速。低速时则缩小 导向叶片角度,提高涡轮转速。如此一 来,可让发动机在任何的转速下,维持 稳定的增压值,消除了传统涡轮增压器
废气涡
叶轮就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
16 T 轮增压 Turbo charger 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
器
增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
增快,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
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
多的 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就可以增加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增加了涡轮导向叶片的调整机构,通过
复合式 增压器
Compositer Supercharger
复合式增压器也就是把机械增压器与废 气涡轮增压器联合起来工作的增压装罩, 主要用于某些二冲程发动机上,借以保 证发动机起动和低速负荷时有必要的扫 气压办力。复合式增压器还适合于排气 背压较高的场合(如水下),但它的结构 过于复杂,体积较大,多用于固定式机 器,目前只有大众的1.4升增压发动机采 用了类似结构
另外,空气压力波对进、排气阻力过于
敏感,要求进气滤清器及悱气消声器和
管道尽可能的加大尺寸并减小阻力。由
于存在许多问题,气波式增压器目前仍
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冲压式增压器利用储气筒内的高压诱导
空气,通过喷管将周围的空气引射入喷
射器中,并在喷射器内混合,然后通过
23
冲压式 增压器
Ramjet
Charger
扩压管,把空气压缩到所需的压力进入 汽缸。虽然冲压式增压器结构简单,工
柴汽混燃系统是将均匀的混合过程与无 火花自燃二者合一,它的原理是:在活 塞向死点运动的过程中,柴油机采用的 共轨喷射技术能够精确地喷射燃料入 舱,这样可燃物质就能在燃烧室内停留 更长时间,并“参与”空气压缩。混合 均匀的燃烧气体由此产生,它在活塞运 动开始后短时间内就可达到燃烧需要的 压力与温度,最终实现自燃。之后的独 立燃烧过程比目前的TDI涡轮增压直喷式 发动机减少10%的放射物质和损耗。
个受到弹簧作用力的链接销锁死,这时
挺柱的内外部分都随凸轮轴转动从而可
MDS
多段式 排气量 调节系
统
Multi Displacement
System
以推动顶杆正常的控制气门开合。然 而,当机油温度传感器感知发动机处于 轻负荷的情况时,管理电脑会接通电磁 阀电源,电磁阀通电后把更高的机油压
力传递到与其相对应的挺柱并将链接销
所谓双质量飞轮,就是将原来的一个飞 轮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保留在原来发 动机一侧的位置上,起到原来飞轮的作 用,用于起动和传递发动机的转动扭 矩,这一部分称为初级质量。另一部分 则放置在传动系变速器一侧,用于提高 变速器的转动惯量,这一部分称为次级 质量。两部分飞轮之间有一个环型的油 腔,在腔内装有弹簧减振器,由弹簧减 振器将两部分飞轮连接为一个整体。由 于次级质量能在不增加飞轮的惯性矩的 前提下提高传动系的惯性矩,令共振转 速下降到怠速转速以下。
直喷)
此两种方式结合可以互为弥补
本田公司研发的一种可变汽缸管理技 可变汽 Variable 术,可通过关闭个别气缸的方法,使到 9 VCM 缸管理 Cylinder 3.5L V6引擎可在3、4、6缸之间变化, 技术 Management 使得引擎排量也能在1.75-3.5L之间变
化,从而大大节省燃油。
13
可变压 缩比发 动机
14:1压缩比工作状态,右为8:1压缩比 E:\资料\ 工作状态。据说此款发动机的排量仅为 发动机术语解释\可1.变5压L,缩但比是.g其if最大功率为220HP,最大扭
矩为420Nm,最大功率输出相当于标致
3.0升V6发动机所提供的动力,而其扭矩
则达到了一些V8发动机的扭矩输出。
它拥有分层燃烧和均质燃烧两种稀薄燃 烧模式。当发动机处于低转速状态时, 电脑会控制喷油嘴将燃油分层压入汽缸 内,形成像烟圈一样燃油层,这样更有 助于燃油能与空气的充分混合,分层燃 烧能够在车辆起步和在城市中走走停停 的过程中为全新CTS降低油耗3%的油耗并 减少25%的CO2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