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秦腔
秦腔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秦腔好词好句好段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e2bc82b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8.png)
秦腔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1. “那秦腔一吼,真真是震得人心里头颤悠悠的!”就像我考试得了第一名,妈妈在人前骄傲地夸赞我时,那声音也是这般响亮又让人激动呀!
2. “这秦腔听着,咋就这么带劲呢!”好比我吃了最爱的冰淇淋,那股满足感和带劲的感觉一模一样!
3. “哇,这秦腔的调调,可太有味道啦!”就好像我闻到了奶奶做的红烧肉的香味,那独特的味道让人着迷。
4. “嘿呀,秦腔这玩意儿,可真让人稀罕!”就跟我看到喜欢的玩具时,满心的稀罕劲儿一样。
5. “听这秦腔,真叫个过瘾呐!”仿佛我在操场上尽情奔跑玩耍,那叫一个过瘾痛快。
6. “哎呀,秦腔这声音,简直绝了!”就像我看到美丽的彩虹时,忍不住惊叹它简直绝了。
7. “这秦腔,真是让人爱得不行呀!”如同我对我养的小兔子,那真是爱得不行。
8. “哇塞,秦腔的表演,太精彩啦!”好比我看了一场超级精彩的魔术表演,兴奋地大喊哇塞。
9. “秦腔这魅力,可真是挡都挡不住!”就像我对好朋友的喜爱,那是挡都挡不住。
10. “哼,这秦腔,就是这么厉害!”就像我倔强地说我一定能做好某件事一样,充满了肯定。
我觉得秦腔真的是非常独特又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它那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让人听了就很难忘,应该好好传承和发扬下去呀!。
《第二单元选听秦腔牌子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选听秦腔牌子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1daaa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8.png)
《选听秦腔牌子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选听秦腔牌子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通过秦腔牌子曲的选听,让学生了解秦腔的基本特点及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和兴趣。
二、作业内容1. 聆听学习:学生需在家中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并选择一段秦腔牌子曲进行聆听学习。
要求学生对曲目的背景、唱腔、乐器等有基本的了解。
2. 笔记整理:学生在聆听过程中,需记录下对秦腔牌子曲的初步感受,包括旋律、节奏、唱词等方面的印象,并整理成笔记。
3. 知识探究:学生需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秦腔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形成一份简短的探究报告。
4.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或创作短文等方式,表达对秦腔牌子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1. 聆听要求:学生需确保聆听的是正宗的秦腔牌子曲,并认真做好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 笔记整理要求:笔记需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反映出学生对秦腔牌子曲的理解和感受。
3. 知识探究要求:探究报告需包含秦腔的基本知识,如历史、唱腔、表演形式等,并附上相关参考资料的出处。
4. 创意表达要求:创意表达需紧扣秦腔牌子曲的主题,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和创意。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聆听记录、笔记整理、知识探究报告及创意表达的质量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的准确性、条理的清晰性、表达的创意性等方面。
3.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将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
3. 作业反馈将作为学生后续学习的参考,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秦腔牌子曲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作业的设计,期望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秦腔牌子曲的魅力,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不仅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一次听秦腔的感受小学生
![第一次听秦腔的感受小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f0982f7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1.png)
第一次听秦腔的感受小学生
现在的秦腔剧团发展的真好,音响设备都很现代,舞台现场还有提词屏幕,便于观众知道演唱内容。
连我这个不爱看秦腔的人都看的精精有味,我总觉得秦腔看起来拖沓冗长,一句话唱半天有时候还听不懂唱的什么。
现在反而能看进去了,现在看秦腔看的是一种情怀。
当看到如此有韵味的秦腔,就会慢慢喜欢上了它,当第一次听到秦腔的时候可能不理解,但是一定要细细地去品味,你会发现其中有着很强大的魅力。
《第二单元 选听 秦腔牌子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选听 秦腔牌子曲》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53dd4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d.png)
《选听秦腔牌子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音乐课程《选听秦腔牌子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选听秦腔牌子曲,让学生初步了解秦腔艺术的特点,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作业内容1. 听音辨曲:学生需在课前收集秦腔牌子曲的相关资料,包括曲调、唱词、表演形式等,并在课堂上通过播放不同段落的秦腔牌子曲,让学生听音辨曲,了解秦腔的音律特点。
2.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秦腔牌子曲的欣赏活动,让学生感受秦腔的韵味和情感表达,同时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秦腔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3. 基础知识学习:通过PPT、视频等形式,介绍秦腔的历史背景、表演形式、唱腔特点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秦腔有更全面的了解。
4. 动手实践:指导学生尝试用简单的打击乐器或身体动作模拟秦腔的表演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秦腔的魅力。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 在听音辨曲环节,学生需准确辨认出所听曲目的名称、唱词等内容,并能够简单描述曲调特点。
3. 在欣赏与讨论环节,学生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能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对秦腔艺术的看法。
4. 在基础知识学习环节,学生需认真听讲、观看视频等教学资源,掌握秦腔的基本知识。
5. 在动手实践环节,学生需积极参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模拟秦腔的表演形式,体验秦腔的韵味。
四、作业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参与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听音辨曲的准确性、欣赏与讨论的深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等。
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小组讨论的活跃度、合作精神、分享的深度等。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秦腔艺术的知识和技能。
关于秦腔的作文500字
![关于秦腔的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626fe5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e.png)
关于秦腔的作文500字
《我爱秦腔》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秦腔吗?这可是咱们陕西特别有名的一种戏曲哟!
我第一次听秦腔是在村里的庙会上。
那时候,戏台上的演员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化着浓浓的妆。
他们一开口,那声音又高又亮,就像打雷一样,一下子就把我震住了。
我看到一个叔叔,脸上画着大花脸,眼睛瞪得圆圆的,唱起来可带劲啦。
他的动作也特别夸张,一会儿甩袖子,一会儿踢腿,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还有一个阿姨,穿着漂亮的裙子,唱得特别好听,那声音就像小鸟在唱歌一样。
旁边的爷爷奶奶们听得可入迷了,他们一边听一边跟着哼。
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秦腔。
每次有秦腔表演,我都会跑去看。
秦腔真的太有意思啦,它是咱们的宝贝,我希望能一直听下去。
《秦腔真有趣》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秦腔。
秦腔可好玩啦!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妈妈去看戏。
台上的演员们有的拿着长枪,有的拿着大刀,打得可热闹了。
他们的衣服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我记得有个演员,他的胡子好长好长,一甩起来,像在跳舞。
他的声音又粗又响亮,好像能把天震破。
还有一个女演员,头上戴着好多漂亮的花,眼睛眨呀眨的,可迷人了。
她唱的歌我虽然听不懂,但是那声音真好听,像吃糖一样甜。
台下的观众们不停地鼓掌,大声叫好。
我也跟着鼓掌,手都拍红了。
秦腔就是这么有趣,它让大家都很开心。
小朋友们,你们也来听听秦腔吧!。
描述秦腔作文200字八年级
![描述秦腔作文200字八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c368ce5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e.png)
作文一<<秦腔——古老的艺术之声>>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有一种独特的声音,那就是秦腔。
秦腔的腔调高亢激昂,一开口仿佛能穿透云霄。
演员们在舞台上,身着华丽的戏服,脸上的妆容精致而生动。
他们的表演,或悲或喜,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饱含着深情。
秦腔的故事,有的讲述历史风云,有的诉说人间真情。
听着那一声声的唱词,仿佛能看到千百年前的岁月。
这就是秦腔,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我们心灵的寄托。
作文二<<我眼中的秦腔>>秦腔,是咱家乡独特的宝贝。
每次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我的心就跟着激动起来。
它的声音,就像黄河水一样奔腾汹涌。
舞台上的演员们,个个都是高手。
他们的嗓子一亮,就能把人带入到各种各样的故事里。
有时候是英雄的传奇,有时候是普通人的酸甜苦辣。
秦腔的乐器也很特别,锣鼓敲起来,二胡拉起来,那声音真是绝了。
它是咱老百姓自己的艺术,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感到亲切又温暖。
作文三<<秦腔,心灵的回响>>在我的家乡,秦腔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那激昂的腔调,仿佛能穿透岁月的沧桑。
舞台上,演员们粉墨登场,一招一式尽显功底。
他们的声音高亢嘹亮,如黄钟大吕,震人心魄。
秦腔的故事,有悲欢离合,有忠义孝道。
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人们的情感。
无论是田间劳作的农民,还是街头巷尾的老人,都能哼上几句。
秦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心灵深处的回响。
作文四<<我眼中的秦腔>>秦腔,那可是咱这儿的宝贝。
一开场,锣鼓家伙什儿就响起来,热闹非凡。
演员们的装扮华丽,脸上的妆容更是精致。
他们唱起来,那声音能传到十里八村。
秦腔的剧情,常常让人又哭又笑。
记得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看戏,虽然不太懂,但就觉得那场面特别吸引人。
如今长大了,才越发明白秦腔里蕴含的文化和情感。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传承,让我们永远记住家乡的根。
作文五<<秦腔之美>>在我们这儿,秦腔可是人人都爱的。
爷爷喜欢听秦腔作文
![爷爷喜欢听秦腔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17d91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9.png)
我的爷爷是个身材魁梧的老人,也是一个十足的戏迷。
每当老家那里搭戏台子唱戏时,爷爷都会不听我和爸爸的劝阻,自己坐两个小时的车回去听戏。
有的时候,爷爷甚至会把我也拉上,指着戏台上那些抖着袖子、咿咿呀呀叫的戏子,对我讲那些像戏曲的知识,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我也知道了什么黄梅戏、秦腔、越剧。
爷爷不但喜欢听戏,更喜欢唱戏。
爷爷有个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都会去街边的小广场上溜溜弯、消消食,每次也都会带我去,那天晚上,爷爷带我一起去散步,看到广场上有一堆老奶奶,在那里跳广场舞。
瞧她们,手里拿着折扇,穿着花裙子。
放着流行的歌曲爷爷瞧着瞧着,突然眼睛一亮,那闪闪发亮的黑眸,犹如暗夜里的明星,看到这样的爷爷,我暗道不妙:完了,爷爷不会又想出来什么鬼主意吧?上次就是这种眼神,害得我从秋千上摔了下来,果然
第二天一大早,爷爷就把我拖起来,拉到了居委会,找到了负责街道的主任。
爷爷先对街道负责人进行了一顿侃侃而谈:“戏曲是中国史上文化的宝藏,如果我们再不好好的传承它,很有可能就失传了,现在许多的年轻人都愿意听那些所谓的流行歌曲,已经快把中国历史上的歌剧遗忘了,现在在社区里创办一个戏曲社团,不但可以发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加生活趣味。
”眼看街道负责人要被说动了加了把劲:“所以,立戏班,是件很划算的事情。
”负责人听完,沉思片刻,便拍案叫好,随即同意了爷爷的说法。
回家的路上,爷爷可高兴了,一路上哼着小曲,看着爷爷,我也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建立戏班,是件很划算的事情。
”负责人听完,沉思片刻,便拍案好,随即同意了爷爷的说法。
回家的路上,爷爷可高兴了,一路上哼着小曲,看着爷爷,我也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听秦腔》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外阅读《听秦腔》](https://img.taocdn.com/s3/m/ed8eed1201f69e31433294e9.png)
一、课内阅读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fǔ)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chù)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miù)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①好.书画②今乃掉.尾而斗③处士笑而然之..④谬.矣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顶是( )。
(3分)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D.(杜处士)不可改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4.说说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3分)听秦腔音律是人类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
心中隐不去的音律中,有九华山寺院僧尼的琅琅(láng)(响亮的读书声)梵(fàn)(有关佛教的)歌,有苏州园林翠鸟的婉转啁啾(zhōu ji ū)(形容鸟叫声),有黄梅戏行云流水般的唱腔,有辉煌大厅里心旌(jīng)(泛指旗帜)摇动的交响乐曲。
但似乎总还有另一种声音粗犷豪迈,盘旋在高天流云之间,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它就是秦腔。
在城里的公园林下、出租车内,在乡下的田间地垄、牧羊坡上,人们都在哼着吼着秦腔,聆听那些气冲斗牛似懂非懂的唱词,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原生态歌调的浓郁氛围。
秦腔诞生在八百里秦川,那是沟壑纵横的山沟沟,那是十年九旱的贫瘠(jí)(土地不肥沃)地,秦腔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大苦中的大乐。
你看,骄阳似火,广袤(mà0)(南北的距离)的原野上,热风起处,大地上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堤岸到处奔流;也比喻坏现象四处流行)着一种浓郁的麦香。
农人们挥镰收割,汗如雨下,在巨大的空间背景下显得渺小和无助,当累得筋疲力尽时,人直起腰仰头大吼一段秦腔,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下子随着腔调走远了。
雷达《听秦腔》阅读训练及答案
![雷达《听秦腔》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d234b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6.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听秦腔雷达我的一大爱好是听秦腔,爱到了入魔的程度。
到北京二十五年了,这癖好居然有日甚一日之势。
妻子是北京土著,小儿女都在北京长大,我每放播秦腔,便遭到他们的顽强抵抗,小女捂着耳朵跺脚尖叫,小儿涨红了脸摔门而去-—破坏了他们要听流行歌曲的兴头,那一刻他们甚至是仇视我的。
然而,①我的秦腔癖有如钢筋般坚固,最终还是我征服了他们。
于今,妻子和女儿不但默认了秦腔的合法,有时还跟着节拍轻轻附和,只有儿子冥顽不灵,始终对秦腔不屑一顾,或暗暗冷笑。
我积有三十多盘秦腔磁带,北京固然大,无奇不有,但我深信在拥有秦腔上,我必在“首富”之列。
这些磁带来之不易,每到西安、兰州,我便广为搜求,有时索性到朋友家里巧取豪夺。
在西安,王愚、张素文夫妇是我的兄长辈,为我翻录、选录秦腔废寝忘食。
李星和我年纪仿佛,又同好秦腔,对他我就不客气了,进剧场、跑商店、选磁带,每回必得陪同到底。
在兰州,我和作家王家达一见面,话题马上就转入秦腔。
等到我要检阅一下他装磁带的柜子时,融融乐乐的气氛就突变了。
他局促不安,支吾其词。
毕竟是远道客来了,最后他还是慷慨解囊,送我一两盘市面已脱销的磁带。
有时候,连我自己也觉得奇怪,都八十年代了,我对秦腔的爱好何以始终不渝?而整个西北高原,虽已是影视业发达、迪斯科风靡、西部摇滚盛行,可“古调”秦腔居然还能“独弹”,还能存活,真是一大奇观。
它的生命力何以如此顽健?贾平凹写过名篇《秦腔》,说是秦川的地理结构与秦腔的旋律非常相像,秦腔又与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共为秦川人五大生命要素,故而秦腔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
他的说法不无道理,却杂有浓厚的“陕西沙文主义”倾向,视野未免狭窄了。
其实,陕西而外,青宁甘新,哪里没有高亢激越的秦腔回旋?哪里不是大大小小的“秦剧团”星罗棋布,何独入百里秦川然?要揭开秦腔的生存之谜,必须站在整个西部的高度,不能光在西安老城墙周围打转。
依我之愚见,地理结构重要,历史结构更重要,浑茫的历史感才是秦腔魂魄。
秦腔怎一个“吼”字了得
![秦腔怎一个“吼”字了得](https://img.taocdn.com/s3/m/306f75205727a5e9856a6147.png)
秦腔,怎一个“吼”字了得秦腔,怎一个“吼”字了得王根相2016-05-25 00:04秦腔,怎一个“吼”字了得……秦腔,是我生命里一个精彩的元素,生活中一个出彩的亮点。
听秦腔、看秦腔、谈秦腔、学秦腔、唱秦腔。
浸淫秦腔既久,爱从心田萌生,随着时间的积淀,爱得形影不离,爱得昼思夜想,爱得心摹手追……爱得至深,追求完美之情随之引起,就算是唱腔中的一个字会琢磨一阵子,哪怕是别人对秦腔的一个形容词也要计较半天。
我与秦腔,最纠结的莫过于一个“吼”字。
我既反对用“吼”字形容唱秦腔,又觉得“吼”也能反应秦腔的表象;我不赞成唱秦腔时一味地高“吼”,但偶尔的“吼”一下亦能体现秦腔高亢的特色……《说文解字》中,没有对“吼”字的诠释。
《辞海》里,“吼”的第一个意思是猛兽大声叫;第二个意思是发怒或情绪激动时大声叫喊;第三个意思是风、汽笛、大炮等发出的很大响声。
由此看来,“吼”字没有褒贬之分,是个中性词。
不偏不倚谓之“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用“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的中庸“三原则”看待问题,便能心平气和、兼顾各方、客观公正地抒写“吼”字与秦腔的渊源。
演绎慷慨激昂,“吼”声荡气回肠秦腔,是秦地、秦人、秦文有机融合的结晶。
秦的发祥地在陕甘交界处。
远古时代,这里荒凉贫瘠,战乱纷盛,灾害频发。
运运而生的秦腔记录和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演绎着秦人的悲欢离合,体现着地域的粗矿豪爽。
秦腔作为民间艺术,演员和观众都是劳苦大众。
在古代,农民与自然为伍,和贫瘠为友,跟辛劳为伴,他们命运多舛,发生的故事多以悲苦为主。
唱秦腔吐字重、声音大、拖腔长,表达直白干脆,情真意切,豪迈壮烈,直截了当,给人的感觉是“吼”,仿佛只有“吼”,才能把思绪的郁闷、感情的压抑、心中的苦衷,酣畅淋漓、原汁原味地迸发出来。
听者、观众在“吼”的氛围中容易产生共鸣,身处其中,如醉如痴,秦腔要得就是这个痛快劲!秦腔在演绎“苦戏”、“哭戏”过程中,“吼”似乎能把情节很快推向高潮。
【吼秦腔阅读答案】听秦腔六年级阅读答案
![【吼秦腔阅读答案】听秦腔六年级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ef1e6383d049649a6658e0.png)
【吼秦腔阅读答案】听秦腔六年级阅读答案吼秦腔阅读答案吼秦腔阅读答案秦腔的唱腔定型发展在唐朝,随着社会的安定和富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就越来越丰富下面小编为你们准备的关于秦腔的文章《吼秦腔》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吼秦腔》徐海滨原文阅读说来也怪,赤条条从黄土高原出生来的我,最厌秦腔。
一听人唱,耳内便如凶汉捉了木筷乱捅,喉头也紧出丝丝苦味。
读到大学,厌中又添了几许鄙意,视板胡边鼓如笑料。
脑海里萦绕的是卡鲁索、帕瓦罗蒂、邓丽君、山口百惠的歌声。
待毕业去了江南,五官七窍被温柔柔娇滴滴的越剧浸的半酥,更恶秦腔的硬亢。
再后来飞去美利坚,每日苦读打工之余,哼几句祖国歌曲,心暖如春,倒也快意。
唱来唱去有了点小名气。
忽一日,乔治相求于我,为他危在旦夕的祖父一唱。
乔治乃中美混血儿,素喜嘲讽大陆留学生,自视甚高。
因我阮囊羞涩,常被他取笑。
此时他神色凄然惨然,苦态可掬。
我心肠一热,便斗胆跟了去他家。
便见那老者,双眸暴出,皱纹如铁针铸成,又似西北边塞深沟大川,须发如雪,透出人生终点的悲哀。
族人子弟蜡像般伫立在病榻旁。
乔治父亲福眉福眼,对我连道“感激、抱歉”之类的话。
我点点头,张口便唱,将记忆中的中国民歌一曲曲吊出来。
全部抖尽,老者纹丝不动,似喘非喘,一脚阴间,一脚阳间。
我见此当下心中惶惶,硬着头皮又甩出催眠曲、语录歌、知青歌……。
唱得满屋眉毛皱起,乔治喉结直跳,恨不得生吞了我。
乔治父亲突问:“会唱秦腔吗” 秦腔心中一急,瞬间膝软。
乔治道,家父是关中人,四九年去台湾,后来到美国,苦了几十年。
儿时最喜秦腔,前几天我寄信到陕西买录音带,只怕来不及了……四下目光视我。
牙一咬,豁出去了,嘴唇颤几颤,将那年月不想听不爱听又不得不听硬着头皮听的秦腔移植“样板戏”从肚底翻将出来:“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字字血,声声泪,激起我仇恨满腔。
普天下……”一曲吼尽,喉已半哑,却见老者眼珠一动,一亮,笑纹骤骤,齿间依稀有声。
乔治父亲急忙将耳贴在老人嘴旁,频频颔首,潸然泪下。
陕西秦腔的作文
![陕西秦腔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506a0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c.png)
陕西秦腔的作文
在咱陕西这地界儿,要是没听过秦腔,那就像吃面没就蒜,总觉得缺了点儿啥。
秦腔啊,那可是咱老陕的魂儿。
秦腔的声音一出来,就像黄河水在嗓子眼儿那儿奔腾呢。
那高音,好家伙,能直接冲破云霄,让天上的神仙都得停下来听一耳朵。
我第一次听秦腔的时候,还真被吓了一跳。
那唱戏的人,站在台上,眼睛一瞪,嘴巴一张,“嗷”的一嗓子,就跟打雷似的。
我当时就想,这哪是唱戏啊,这是在跟老天爷对话呢。
在咱陕西的农村,逢年过节或者有啥大喜事,那是必须得唱秦腔的。
大戏台子一搭,周围的乡亲们就都搬着小板凳围过来了。
小孩子们在人群里跑来跑去,大人们则全神贯注地看戏。
那场面,热闹得很。
而且啊,那些个唱秦腔的角儿,在村里就跟明星似的,人人都尊敬他们。
不过秦腔这东西,年轻人听的可能没有老一辈多。
现在流行音乐满大街都是,好多年轻人觉得秦腔太古老、太土气。
这可不对喽。
秦腔里的那种豪迈、那种深情,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
就像咱老陕的性格,直爽、憨厚,都在这秦腔里呢。
我有时候就想,秦腔就像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咱可不能让它在咱们这一代给丢了。
得让更多的人知道秦腔的好,让这来自黄土地的声音一直响下去,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咱陕西秦腔的魅力。
这秦腔啊,就是咱陕西人的骄傲,是咱这片土地上永远盛开的艺术之花。
关于秦腔作文的论据800
![关于秦腔作文的论据800](https://img.taocdn.com/s3/m/a52ebc8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0.png)
关于秦腔作文的论据800秦腔,黄土上的歌与魂。
听!那高亢激昂的嗓音,不就是咱秦腔吗?在黄土高原上,一嗓子吼出去,整个世界都好像被震撼了。
这秦腔,就是咱这儿的魂儿,也是咱这儿的命根子。
说到秦腔的起源,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听说它最初可是给皇宫里的老爷太太们听的,那时候叫“秦声”。
不过后来,这秦声就传到了咱老百姓这儿,成了咱的精神食粮。
这转变,就像咱秦人那不服输的劲儿,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越来越有生命力。
秦腔的表演啊,那可真叫一个带劲儿!演员们一个个嗓音洪亮,动作夸张,好像全身的劲儿都使出来了。
看他们的表演,就像是在看咱秦人的生活,那种豪爽、直率的性格全都体现在里面了。
咱秦人啊,就喜欢这种直接的、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
秦腔的唱词里头,藏着咱秦人的心声。
有时候是欢快的劳动歌,有时候是悲伤的爱情曲。
但不管咋样,都能让人心里头涌起一股暖流。
这暖流啊,就是咱秦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
这秦腔,就像是咱秦人的心灵鸡汤,让人听了心里舒坦。
现在啊,这秦腔面临着不少挑战。
新玩意儿层出不穷,老玩意儿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但即便如此,这秦腔还是在咱黄土高原上顽强地生存着。
为啥呢?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寄托。
它承载着咱秦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是咱这片土地上人们心灵的归宿。
咱秦腔啊,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生活的写照。
听秦腔就像是听咱秦人的生活故事,那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全都包含在里面了。
所以啊,每次听秦腔都觉得像是在跟自己的心灵对话,那种亲切感、归属感是别的艺术形式都给不了的。
这就是咱秦腔的魅力所在!。
秦腔阅读理解
![秦腔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9a52bd7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0.png)
秦腔阅读理解秦腔,那是从黄土地里吼出来的灵魂之歌。
你要是没听过秦腔,就像没吃过油泼面一样,缺了那么一股子地道的西北味儿。
秦腔这东西啊,可不像那些软绵绵的小曲儿。
它一嗓子出来,就像一阵狂风卷过黄土高坡,带起漫天的沙尘,那气势,能把你的魂儿都给震一震。
听秦腔的时候,你得把自己当成是站在那广袤的西北大地上的一个庄稼汉。
台上的角儿们啊,那扮相就像是从老祖宗的故事里走出来的一样。
那脸谱,花花绿绿的,就好比是这片土地上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被画在了脸上。
生旦净末丑,每个角色都像是生活中的一种人。
你看那小生,就像是年轻时候怀揣着梦想的后生,走路带风,唱腔里都透着一股子冲劲儿;那旦角呢,扭扭捏捏,唱起来婉转悠扬,像极了在黄河边儿洗衣服的小媳妇,有那么一种羞涩又迷人的劲儿。
秦腔的唱腔可真是一绝。
那高音啊,就像苍鹰在天空中盘旋时的嘶鸣,直直地冲向云霄,让你感觉灵魂都要跟着飞出去了。
低音呢,又像是老黄牛在地里耕地时发出的闷哼,沉沉地砸在地上,感觉整个大地都跟着颤悠。
而且这唱腔里的韵味啊,就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你要是光听个表面,就像喝白开水一样没劲儿,只有静下心来,慢慢咂摸,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再说秦腔的故事,那可都是满满的人间百态。
什么《铡美案》啊,就像现在的法治故事一样,告诉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包公那大花脸一亮相,就知道正义要来临了。
他那唱腔,就像是敲响的正义之钟,每一个字都重重地落在人们的心坎上。
还有《王宝钏》,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这故事就像那长在黄土高坡上的酸枣树,看着不起眼儿,可那坚韧劲儿啊,让人不得不佩服。
这秦腔里的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让听的人也跟着或喜或悲。
秦腔的表演也特别有看头。
那些动作啊,一招一式都像是从古老的岁月里传承下来的宝贝。
你看那武将挥舞大刀的时候,虎虎生风,就像真的在战场上杀敌一样。
那手势,那眼神,都充满了力量。
再看那些跑龙套的,虽然没有几句台词,可他们的走位、表情,就像是一幅流动的画卷里的点缀,缺了他们就少了那种完整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不经意之间,我的心中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燃起一阵自豪感,不为别的,只为自己是一个来自黄土地的农家子弟。
大都市的人们也许会对西北不屑一顾,奇怪这漫天黄砂的高原有什么好?但我却总时常会被故乡这一方水土养育的人,创造的物深深地感动着,其中之一便是秦腔。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延续数千年的秦声秦韵,早已浸入每一个秦人的血液与骨髓之中,早已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自己离开秦岭脚下渭水河边的家乡,远赴关外来到黑土地上的一个小城,开始工作之后,那慷慨激昂的秦声便再也无法听到了!心里有一种空洞洞的失落感,好象生命中失去了某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总在寻找却无从寻觅。
及至那年春节回老家,在北京西站,一踏上返回西安的火车,耳边响起虽然纷乱却亲切的家乡话,感觉实在是“撩咂咧”!到西安下了火车,走出火车站,忽然听到一曲慷慨激昂的秦腔从街道边上一家商店的音箱里传出来“王朝马汉喊一声,听相爷把话说分明…”,心灵猛的一颤:这不正是自己所寻觅与渴望的声音吗?那勾起我无尽乡愁的秦声秦韵,那与生命同在的大秦之腔。
没有近乡情怯的感觉,却有迷途终返的欣慰与高兴。
兴冲冲去吃一碗羊肉泡馍,顿时浑身舒泰酣畅淋漓,吼一声秦腔我出门来,哪管他人怎么看!
秦腔不象京剧,挂着国粹的响亮名头,背负着民族文化的重任向前;秦腔也不象越剧,形单意飘,音淡妆雅,仿佛天外来音;它属于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生命。
在京剧眼中,秦腔显土显穷;在越剧看来,秦腔过俗过闹;但千万的秦人以及西北人却实实在地用心爱着秦腔。
小小的戏园子,小小的戏台,小小的老百姓却偏爱这大杯的酒,大块的肉,大嗓门的秦腔。
台上一声闷吼一声凄诉,台下多少声喊多少回叹。
这一位听到好处一扬手,堂倌会意,一条红得扎眼的被面送上台去,台上那位将被面直向身上一披,正所谓披红,唱腔更显亮豁。
更多时候,秦腔无台无妆,只在村口的大树下,地头的荫凉里一声吼起。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识字也好,不认也罢,只需起个腔,那一句句戏文便如黄河水一般滚滚而来;似乎这秦腔是秦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多教,只随着生命的前行,越来越自如,亲近。
记得小时候,自己并不太喜欢秦腔,和其他小孩一样也喜欢看武侠电视剧。
只是到春节自己村子或附近的村子里,请秦腔剧团演大戏时,那着父母和亲友发的压岁钱,去看热闹,不过更贪恋的是可以在旁边买碗豆腐脑加上一根麻花,美美地吃一顿。
及至上学后,由于少年人的好胜心,虽然没有父母的督促,自己也努力学习,很少去看电视。
但是,父亲很喜欢看秦腔,——而身为清贫的农家子弟,不可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安静的学习空间,所以我也能经常被动的听到秦腔。
开始时只是听热闹,伴随着成长的脚步以及学识阅历的增加,慢慢地对于秦腔自己竟也可以学会去品出味儿-——天下还有这么令人回味的嘶喊,这么平易俗实的艺术。
天长日久,在流传数千年的秦腔里,演绎着多少忠臣良将的忠义故事,诉说了多少悲欢离合的人间亲情、感叹了多少忠贞不逾的千古爱情。
想到李白的一首词《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那连绵不绝的千年古调一直在历史的风沙中传响着,从而融入一代代秦人的血脉中,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遥想此时此刻八百里秦川中,厚重的黄土高坡上,不知又有多少爷爷孙子壮汉婆姨在做完了地里的活计之后,面对夕阳,聚在一起吼起了秦腔。
不知又有多少卖水后花园,有多少栓马寒窑前;有多少宗保被绑辕门外,有多少桂英祭桩大路边;有多少雄信骂唐帐外,有多少周仁哭妻坟前;有多少父女三击掌,有多少母子三滴血……人人都象名角一般端起架
势,扯开嗓子,声声真切,句句入心,唱给自己,唱给身边最知心的人,唱给脚下最亲切的黄土地;一片高原仿佛成了一个大戏台,直唱到月上东山,大戏散去,融进了一台台小戏中,那小戏正是在一代代秦人心中传唱不息的啊。
而今的自己在异乡的土地上,成家立业。
平日里或忙于“授业解惑”或忙于些小琐事,在回到家打开电脑,听一曲秦腔时,方能放松自己的心灵,获得片刻难得的休憩,慰藉我思乡的愁绪。
每当听到秦声一起,心中总有一种想要哭的冲动;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那一刻身心都舒畅了,万般情感都随着阵阵秦腔飘向天外,留下的却是一个更有真情实感的我。
听得多了,久了,自己竟也能听一句戏文便知是何戏,这是令我最感自豪的几件事之一;而且,象大多秦腔迷一样,我不爱听新戏,偏爱一遍遍听那些老经典,“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也使我渐渐地形成了对生活的态度:平时要向前看,听秦腔时却要回头想。
听秦腔听懂了生命,听秦腔听懂了人。
戏台小世界,人生大剧场。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大俗大雅的秦腔描画着秦人大喜大悲的人生,仿佛黄土高原上万千大众的生活,只在那百个人物故事,千段唱腔词句中,岂不知那里面正浓聚着西北人最真的喜怒哀乐。
对秦腔,我想我会一直好下去,因为他使我的生命更真挚。
听一曲秦腔,我的人生路走得更踏实了。
听着电脑里正在播放的《三滴血》,猛然想到李白的那首《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
长相思,摧心肝……
关中,我的家乡,我的爹娘,我的过往。
听一曲秦腔,禁不住想喊一声,爹娘!
只是“未开言来珠泪落”,忽然又想起“男儿有泪不轻弹”,罢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