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群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 - qinzunw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精品]美国城市群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简介:秦尊文(1961—),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2008年上半年,应美国国务院邀请,笔者作为美国政府“International Visitor Leadership Program ”入选学者赴美进行了访问,期间重点考察了城市群及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状况。
我国所称的“城市群”在美国分为两个档次,一是Mega -lopolis ,这个词在我国被译为“大城市群”、“巨大都市带”等;二是Metropolitan Area (MA ),译为“大都市区”。
通过考察,感觉到美国的一些经验,对我国的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美国大城市群发展概况目前,美国有十个大城市群(其中少数跨越了国界),分别是:1.波士华(Bos-Wash )城市群。
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细致考察了美国东北海岸三个世纪以来的城市发展后,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论文《大城市群: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lopolis: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首次提出了“megalopolis ”这一崭新的城市群体空间概念。
他用这个词来描述美国大西洋沿岸北起波士顿、纽约,南到华盛顿,长达970公里,宽50公里~160公里的城市密集地带。
1976年,戈特曼将其列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首。
2007年,波士华城市群人口为5430万人,占全美的18%;经济总量22000亿美元,为英国或法国的1倍多,为加拿大或印度的2倍多。
其支柱产业为金融业、传媒业、生物科技产业。
2.芝匹兹(Chi-Pitts )城市群。
分布于美国五大湖沿岸地区,分布有匹兹堡、克利夫兰、托利多、底特律、芝加哥等大中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城市总数达35个之多。
2007年人口为4600万人,经济总量为16000亿美元。
论美国新城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题 ,许 多城 市开 始 在 周边建 设 新城 ,分 散 大城市 人 口。
2 年 上 海世 博 园 区 的总 规 划 师 、 同济 大 学 建筑 与 城 01 0 市 规划 学 院院长 吴 志 强教授 说 : “ 上海 世博 会 之后 ,东 北 、 长三 角 有8 城 市 ,将 采 用 世博 园区 的建 设理 念 建 座
又复 杂 的概念 ,有着 广 义与 狭义 之 分。从 广 义上 看 ,就
★ 基 金 项 目: 云 南 省 教 育 厅 科 学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美 国
作 者简 介 王 洋 ,云 南师 范大 学历 史与行政 学院讲 师 ,博 士 。
联 邦 政 府 新 城 援 助 项 目研 究— — 兼 与 我 国新 城 建 设 比较
e vr m e a o uf n,ec,W heei he u b n f ur c m e a n ion ntlp n i o t. r st r a ut e be o
1
“ 城 ” 的含 义 新
“ 新城 ” ( e T wn 如 果 从 字面 意 义 上简 单 N w o s)
.
理解 即为新 建 的城市 ,许 多学者 以 “ ‘ 新城 ’这 个词 并
Th Te c n f d rlgo en e nd pr ae ra sae d veo r e AllH a e ea v rm nta i t e ett e lpe v l la en]丘o t eEn lnda d d v lp N e To m h ga n e eo w wm i Am e c . tte n i r a bu h rslsaem ie .Th ou h t es d t o ot h ede eo eu t r xd r g h t y o prm et v lpm e f u nto h t eN e TO g Sn Chna w Vl i  ̄ i .
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纽约为核心城市,又称为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简称波士华(Boswah),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也是目前实力最强的城市群。
它北起缅因州,南至弗吉尼亚州,跨越10州,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5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这个城市群的层级结构以金字塔形存在。
该城市群几乎囊括美国东北部所有的大城市以及部分南部城市,绵延600多公里,总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00万,城市化水平达90%。
该区面积虽只占美国国土面积不到1.5%,但却集中了15%左右的美国人口,是美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其中仅纽约大都市区2001年总人口就达2087.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3%,城市群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30%以上,被视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
篇章1:城市群的起源城市群的发展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
18世纪后,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伦敦和英格兰中部地区形成以伦敦至利物浦为轴线的大片城市带或城市群。
到19世纪,欧洲大陆的兴起,使西欧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
在法国大巴黎地区、德国莱因-鲁尔地区、荷兰和比利时的中部地区,以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波恩等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并共同组成了“人字形”的发展轴。
进入20世纪后,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至北美。
在美国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形成了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以及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50年代后,美国的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从而推动了该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形成了旧金山-洛杉矶、达拉斯-休斯顿以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新兴城市群。
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在日本东部地区形成了以东京-大阪为轴线的庞大城市群。
1、形成与演化城市群发展经历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70年以前的各城市孤立分散阶段,这一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各城市均独立发展,城市之间联系相对薄弱,众多小城市呈松散分布状态,地域空间结构十分松散。
国外城市群地经验以及对中国地一些启示
国外城市群的经验以及对中国的一些启示高国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我从事的专业领域主要是围绕区域经济、城市经济、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一些理论、政策和方法。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国外城市群的经验以及对中国的一些启示。
应该说这个题目目前中国国内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国家新型城镇化颁布以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得到快速的推进,而其中城市群已经被明确作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和形态。
所以说,全面的了解和对比世界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它们的城市群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特点、模式,从中得到对我们国家下一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启示和建议。
所以今天我就围绕这个题目,展开我的这个授课。
一、世界典型城市群的基本情况(一)北美洲的典型城市群首先我想讲的第一部分内容想介绍一下世界典型的城市群的一些基本情况。
从目前学界说得比较多的,有以下几个大的比较成熟的世界级的城市群,我依次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个就是北美洲的这个典型的城市群,这个通常指的是两个,第一个就是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群,主要是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平原地带,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地摩、华盛顿等一系列大城市为中心,同时其间也分布了若干的一些中小城市,整个这个城市群在长约965公里,宽100多公里的地带上形成由一个5个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应该说是世界级的城市群,整个面积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500万人,城市化水平90%以上。
所以说这个美国的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国土面积占整个全美1.5%,但是集中了美国总人口的20%左右,应该说是美国的经济的核心地带,它的制造业占了全美的30%,它的这个制造业能力、它的商贸的规模和它的金融服务业的规模和实力,都应该说在全世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非常大的影响。
美国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城市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在写这篇论文之前,我上网搜了很多关于美国城市的特征,虽然我不是亲美派,但是美国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美国也确实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他们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这也算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目的吧,希望从中得到启发。
美国城市的特点包括:城市小而多、城市聚集度高、城市独立性强、行政管理机构精简、交通十分发达。
其中后两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从2008年的大部制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精简行政管理机构的举措,但是多年来我们却是一直在重复着“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路子,从来没有彻底的解决过这个问题;而对于发达的交通的要求更是一个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从课堂上老师讲的烟台市南大街的变化就可以很深的感受到。
从美国城市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如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1)科学而稳定的城市规划。
美国非常重视市镇建设规划,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详细发展规划。
规划必须通过专家的论证和市民的审议,一经通过确定,规划就具有法律效力,十分稳定,不得随意更改,如要变动,必须经市民重新审议通过。
而我国城市的规划会经常出现失效的现象,这种“规划失效”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许多城市总体规划尚未到期,但城市建设规模已经完全突破原定的框框,许多城市为期10年的规划指标在5年内“完成”已成为“常识”;另一方面总体规划的事实进程滞后与规划的期限。
基础设施不能合理布局和相互衔接,反映在道路建设上就是修了挖,挖了又修。
另外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各类开发区、大学城、科技园、软件园、旅游度假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规划大都是独立进行的,肢解了城市的总体规划,给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2)民主而灵活的管理机制。
由于美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使得我们不可能去照抄照搬,但是我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民主而灵活的管理机制可以应用到一些小城镇的发展。
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而国家用于城市建设的经费必然会倾向那些大中城市,因此必然会忽略了小城镇的发展。
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第一篇: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纽约为核心城市,又称为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简称波士华(Boswah),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也是目前实力最强的城市群。
它北起缅因州,南至弗吉尼亚州,跨越10州,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5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这个城市群的层级结构以金字塔形存在。
该城市群几乎囊括美国东北部所有的大城市以及部分南部城市,绵延600多公里,总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00万,城市化水平达90%。
该区面积虽只占美国国土面积不到1.5%,但却集中了15%左右的美国人口,是美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其中仅纽约大都市区2001年总人口就达2087.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3%,城市群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30%以上,被视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
篇章1:城市群的起源城市群的发展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
18世纪后,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伦敦和英格兰中部地区形成以伦敦至利物浦为轴线的大片城市带或城市群。
到19世纪,欧洲大陆的兴起,使西欧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
在法国大巴黎地区、德国莱因-鲁尔地区、荷兰和比利时的中部地区,以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波恩等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并共同组成了“人字形”的发展轴。
进入20世纪后,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至北美。
在美国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形成了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以及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50年代后,美国的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从而推动了该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形成了旧金山-洛杉矶、达拉斯-休斯顿以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新兴城市群。
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在日本东部地区形成了以东京-大阪为轴线的庞大城市群。
1、形成与演化城市群发展经历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70年以前的各城市孤立分散阶段,这一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各城市均独立发展,城市之间联系相对薄弱,众多小城市呈松散分布状态,地域空间结构十分松散。
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启示
考察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制度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在美国的兴起作为一个崇尚个人自由与民主的国家,美国在政治和其它领域的公众参与活动由来已久,在城市规划领域也不例外。
早在1909年,费城就成立了住房协会,使市民可藉此参与住房规划。
但公众参与在美国的真正兴起,却是在60年代末期。
60年代之前,美国的规划师充当的角色是“长官意志”的代言人。
他们并不参与发展目标的确定,其任务只是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执行经决策者批准的方案,再经反馈改进方案,最终达到决策者提出的目标。
在城市规划理论方面,功能主义盛行。
很多规划师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甚至认为城市中各种不同的群体的价值观是相同,对建成环境的需求也是一致的,规划师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价值观来决定城市空间的布局。
然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60年代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动荡,城市建设的速度放缓,传统代议制的根基逐步动摇,公众要求参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呼声日益高涨。
规划师逐渐意识到把规划仅作为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工具,是不全面和不明智的。
另外,长期充当“长官意志”代言人的角色,使规划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十分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对自身使命的深刻反思,规划师重新确立了他们的服务对象,应是全体公众而非某些利益集团。
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才能实现城市规划对社会公正追求的最高理想,单凭规划师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美国规划界中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左翼规划师们,如Manuel Castells 、David Harvey和John Friedmann等,认为应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对城市管理权力的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启示The America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lanning and its Revelation to China文/图:田莉 TIAN LI(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监督来实现对公正的追求。
美国城市理性增加理念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发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点及启发摘要:美国的城市化始于1690年,随后经历了酝酿期、初步完成期、郊区化时期三个进展时期,每一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内生的自我进展性、跳越性、流动性;总结了美国城市化的一样规律及其对我国城市化的启发。
关键词:美国,城市化,历史进程,启发美国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它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
工业化的启动和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慢慢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显著转变,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多中心分散结构进展。
现在,美国的城市化又显现了一系列值得探讨的新趋势,其进展的一样规律和特点对我国的城市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化的历史并非等同于城市进展的历史。
城市显现于初期社会,是商品生产和互换的产物。
美国城市进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和自然优势,初期城市主若是口岸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
城市化那么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工作坊转变成工厂,城市由原先的商品集散地转变成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慢慢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农业人口,这是初步的城市化。
假设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看做城市化的开始,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看做初步城市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1.城市化酝酿时期(1690年—1830年)这一时期美国的城市数量、规模和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状况对后期的城市化进程有重要阻碍,其特点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数量少,城市人口增加不稳固。
1690年,人口超过2500人的城市只有4座,其中波士顿拥有人口7000人,是那时最大的城市。
在1690年至1820年这一百连年间里,城市数量从4座增加到61座,但城市人口的比例由1690年的8.3%降到5.1%,后又升至1820年的7.2%(见表1)。
美国硅谷城镇群的发展经验与挑战及对中国创新城市建设的启示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上海国土资源课题“全球标杆城市规划建设对标案例解析doi:10.3969/j.issn.2095-1329.2022.02.001美国硅谷城镇群的发展经验与挑战及对中国创新城市建设的启示石忆邵,毛昱昕,郑建文(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上海 200092)摘 要:美国硅谷城镇群既是一个极富创新性和竞争力的空间,又是一个颇具致富魅力和研究潜力的场域。
人们较多关注其创富过程、机理与模式,而功能定位、产城融合与区域一体化未受重视。
本文从主导产业演进、技术导向型城市崛起、用地规划和管控三个方面,总结了硅谷城镇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剖析了硅谷未来发展面临的诸如生活成本高启、交通拥堵加剧、区内收入差距扩大、产城发展不够融合等传统挑战,以及如新冠疫情导致的优质技术职位和就业多样化的双重减少等新挑战。
提出了对中国创新城市建设的若干启示:创新城市的发展目标及其功能定位不能过于片面化;着力促进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土地资本与社交资本在创新城市建设中的有机融合;注重推动创业平台、人才平台向区域创新系统平台转型。
关键词:硅谷城镇群;高质量就业;就业多样化;产城融合发展;传统挑战;新挑战;启示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22)02-0001-07硅谷位于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的中部、旧金山湾区的南部,其地理边界包括圣克拉拉县和圣马特奥县的全部,以及阿拉米达县的费利蒙市、纽瓦克市、联合市和圣塔克鲁兹县的斯科茨谷市(图1)。
硅谷地区的陆地面积为1854平方英里(约合4801.84平方千米),占加州陆地面积的1.19%;2020年总人口约为310万人,占加州总人口的7.8%;拥有就业岗位约155.17万个,占加州总就业岗位的9.8%[1]。
硅谷地区风和日丽,阳光充沛,气候怡人,环境宜居,大小城市众多且连成一片,实际上是一个由众多中小城镇构成的城镇群区域。
美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一、城市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城市的基础,只有产业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才会吸引人口在城市的集聚,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特别重视产业的升级换代与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其第三产业就业从工业化较早阶段开始就呈现出与第二产业同步增长或比第二产业就业优先增长的趋势,农业劳动力一开始就较多地流入了第三产业。
中国必须在符合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尽早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服务型经济与服务型城市。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尽快转型,加快服务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主导制造业,一个地区有多高的服务业水平,就能够形成多高的制造业水平。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上海制造业水平较高,即缘于较高水平的教育、科技、信息、金融、商贸、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
拥有了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就有可能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产品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换代,并有可能进行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生产出新的产品,催生出新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服务型经济、服务型社会与服务型城市。
二、城市土地利用美国国土辽阔,人均土地面积是中国的4倍多,人均耕地比中国更是高很多,所以美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非常充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多采取低密度空间蔓延的方式,城市居民的房子都是低密度分开的单体住房(detachedsingle?鄄house),占地很多,城市建筑物都不高,体量也不大。
因为美国城市建设密度低,所以尽管城市人口不多,但是城市面积很大。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基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必须植根于中国的资源与环境基础,走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的经济、社会现实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少,人均耕地更少。
国外城市群演进对我国的启示
市场论坛
2 0 1 5 年2
徐 璐
( 南开 大学滨海学院金 融学 系,天津
3 0 0 2 7 0 )
摘 要 : 国外五 大城 市群历经数十年 ,甚至上百年 的发展 ,城 市间相互磨合 ,现今 已经十分成熟 ,其发展 过程 中 表 现 出共 同规律 和诸 多经验 ,对 于我 国的城 市群 建设 完善 ,实现 区域协 同发展具有重要 的借 鉴意义 。因此 , 旨 在总 结国外城 市群的演进 规律,为我国的城市群发展提 出 有益建议。 关键词 : 成热城 市群 ; 产 业协 同演进 ; 规律 中图分 类号 : F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6 1 6( 2 0 1 5 )0 2 . 0 2 6 7 . 0 2
城 市群 的协 同发展成为新 世纪 区域经 济发展 的重要模式 。 第三,相互之间基础设施网络化 。城市群最初一般沿着 区 我国 “ 十二 五”规划在城 市化 构建 战略中指出要 “ 按照统筹规 域 内的交通走廊发展,后期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范 围不 划 、合理布局 、完善 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 市发展客 断扩 大。城市群 内的基础设施主要 由高速公路 、铁路或航道等
展 ,谋求生存 空间。这对 于降低城 市间的竞 争,转向合作协同 中心的五大湖 城市群, 以纽约和华盛顿为 中心 的东北部大西洋 发展是一个重要 的战略举措 。本文将对 国外成 熟的城 市群 的演 城 市群,位于欧洲 以伦 敦为 中心的英格兰城市群和 以大 巴黎为 进机制进行总结分析 ,提 出对我 国构建合理 的城 市群 的几点有 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 市群, 以及 位于 日本 以东京为 中心的东海 益启示 。
凭借 其多所著名高等学府的聚集成为城市群里智力 、技术与政 治思想的中心,高科 技产业 和教育是最具优势的产业 。费城地 理位置优越 ,港 口是美 国最繁忙 的港 口之一,其发展带动 了整 城市群 的形成过程往往表现为 : 基于不 同优 势率 先发展成 个 交通运 输业 的扩展,使之成为城市群的交通枢纽 。华盛顿作 熟 的中心城市是 区域 的中心,集 中了大量 的产业和人 口。随着 为美 国的政治中心和首都,在国际经济中有着重要影响 ,许 多 规模的扩大 ,核心城 市对周边 的中小城市产生 了辐射 带动 ,形 全球性金 融机 构,诸如世界银行、国际货 币银行和美洲发展银 成 了一个个具有特色 的都市 圈。随后 , 伴随城市间交通的改善 , 行 的总部均位 于华 盛顿。可见,该区域各主要城市都有各 自的
美国大都市区区域规划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范 围的经 济体 系, 港口 城 市 和铁 路枢 纽城 市逐渐成 为 经济 高
速发展的中心。 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 也带来了创新的交通方
国会通过对住房立法做出回应 , 相关法案主要支持持续
式, 这些新兴 的交通方式促进了道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 将 性的郊 区化发展。 在1 9 5 4 年的法案中, 第一次授权联邦给政
果。 即高速 公路 带 来了私 家车 的大 幅增长 , 忽略 了 公共交 通 的
发展, 对环境、 空气、 城市发展造成了恶劣的不可逆的影响。
1 9 6 2 年的( ( 高速 公路 法案 在 对应快 速 郊 区化 问题 上 迈
出了历史性 的 一步。 法案 规 定 人 口超 过5 万 的地 区 , 在州 和 当
一
权建设了数亿美元、 4 万多英里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 此外还
对原始 的二级 和低 级 道 路进 行资金援 助 , 高 速公路 部 门的地
离拥挤的内城区, 定居郊区, 乘坐有轨电车和通勤列车到内 位 大大 提 升。 然 而 当时 很 多合 作计 划 依 然强调 技 术性 问题 , 大规模地 发展高速公路系统 , 却没有清晰认识到潜在的后
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和 借鉴意史 。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区 域规划 M P O “ 3 C ” 原则 中图分类号: F 2 0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6 — 0 2 9 8 ( 2 0 1 5 ) 0 5 ( b ) 一 1 1 4 — 0 3
1 9 世纪, 美国的土地建设 围绕主要城市成环状向四周不 保进行有效的区域规划, 那就是创建与地域范围相对应的政 断扩张, 所形成的经济区超越了当地政府的行政边界, 有时 府, 使其具有超越市镇 当局的权力, 并可以为区域的基础设
美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历程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卫 生 状 况 恶 化 、死 亡 率 上 升 、贫 富 差 距 扩 大
时期
市政策
城 市 美 化 、市 政 工 程
1903 年 ,霍 华 德 的 田 园 城市
1946 年 至 今 后 工 业 革 命 综 合 性 城 市 规 划 政 城 市 人 口 郊 区 化 、中 心 城 区 衰 落 、就 业 不 足 、 改 善 穷 人 居 住 环 境 、种 族 和 阶 级 1961 年 ,雅 各 布 的 美 国
美国的城市化 与 工 业 化 是 紧 密 结 合 的,在 城 市 化鼎盛时期,以大机 器 工 业 为 基 础 的 近 代 工 业 城 市 渐居主导地位。1900 年,美 国 15 个 大 型 城 市 中,除 新奥尔良外其他均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美国 独 立 后 ,联 邦 政 府 一 直 奉 行 自 由 放 任 政 策 ,对 城 市 管 理上坚持不干预地 方 城 市 事 务,没 有 制 定 过 全 国 统 一的政策和原则,这 一 权 限 下 放 到 各 州。 而 随 着 城 市的迅速发展,产 生 了 交 通、住 房、卫 生 等 一 系 列 亟 待解决的问题,亟需 建 立 和 健 全 相 应 的 市 政 机 构 和 管 理 体 制 ,并 提 供 必 须 的 城 市 公 共 服 务 ,这 个 问 题 在 19 世纪末变得非常突出。
划形成的,而是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展 自 发 形 成 的。 城 市 相同。但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城市生存环
规划的目 标 是 解 决 当 时 城 市 出 现 的 突 出 问 题 和 矛 境,解决城市的各 种 矛 盾 和 问 题。 美 国 城 市 规 划 从
盾,所以美国城市规 划 的 目 标 是 治 理 城 市 而 不 是 创 关注建筑、街道设计 为 核 心 的 偏 物 质 性 规 划 向 关 注
美国城市化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发展思考
美国城市化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发展思考韩效;邱建【摘要】在中国城镇化进程高速推进的同时,城市无序蔓延带来的诸多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而其他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为矛盾化解提供独特的视角,如中关两国在城市发展背景、区域协调发展、城市交通的作用、城市用地格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且美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为解决土地利用单一模式、“汽车文化”导致城市蔓延、过度“郊区化”带来的旧城衰退等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也值得我们参考.我们应在汲取国外城市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化解城市建设快速扩张可能面临的问题,如建设“紧凑城市”、加强空间疏导、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多中心城市格局等.【期刊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16)002【总页数】6页(P118-123)【关键词】城(镇)市化;城市空间;多中心城市格局;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城市病”【作者】韩效;邱建【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2城市空间扩展及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迅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的必然结果。
2013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了53.7%,《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预测,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75%〔1〕,西方国家用近两百年完成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只用了30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城市的空间形态、人口规模、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无序蔓延、形态趋同、特色丧失、产业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
如何解决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高能耗问题如何解决?发展是否必须以牺牲后代利益为前提?人们不得不直视这些现实问题。
没有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未来的发展将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赴美国学习考察城市化进程的心得与启示
赴美国学习考察城市化进程的心得与启示赴美国学习考察城市化进程的心得与启示去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专题研修班”在美国为期二个月的考察,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有了粗略的了解。
美国150多年来城市化发展的历程,有着许多有资借鉴的经验,也不乏令人反思的教训。
本文试就这次学习考察中感悟到的美国城市建设理念,结合三明城市化发展的实际,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工业强市,促进城市化发展。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非常明显地说明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可以说,没有工业化的发展,也就没有今日美国城市的辉煌。
美国东部城市芝加哥、西部著名的“硅谷”城市——圣何塞,它们的建城和发展,就是分别依靠近代工业产业和新兴电子产业的兴起,迅速形成产业集群规模,集聚了大量的就业人员,随之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才有了它今日的风彩。
三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充分说明了工业化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量的工业企业的引入,使三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发展成为福建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人口也从原先的3万多人发展到今天的28万人,成为福建中部的一座重要城市。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明城市区位和体制上的弊端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据统计,2017年三明全市生产总值为392.08亿元,城镇化水平为42.1%,比全省平均水平47.3%低了5.2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我市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够强。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未来三明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围绕永安—三明—沙县城市主轴线,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建设成为我省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胜地,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地、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
”因此,三明市要加快城市化发展,必须强调做强做大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城市集聚资源和辐射带动功能。
国外城市群地经验以及对中国地一些启示
国外城市群的经验以及对中国的一些启示高国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我从事的专业领域主要是围绕区域经济、城市经济、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一些理论、政策和方法。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国外城市群的经验以及对中国的一些启示。
应该说这个题目目前中国国内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国家新型城镇化颁布以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得到快速的推进,而其中城市群已经被明确作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和形态。
所以说,全面的了解和对比世界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它们的城市群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特点、模式,从中得到对我们国家下一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启示和建议。
所以今天我就围绕这个题目,展开我的这个授课。
一、世界典型城市群的基本情况(一)北美洲的典型城市群首先我想讲的第一部分内容想介绍一下世界典型的城市群的一些基本情况。
从目前学界说得比较多的,有以下几个大的比较成熟的世界级的城市群,我依次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个就是北美洲的这个典型的城市群,这个通常指的是两个,第一个就是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群,主要是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平原地带,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地摩、华盛顿等一系列大城市为中心,同时其间也分布了若干的一些中小城市,整个这个城市群在长约965公里,宽100多公里的地带上形成由一个5个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应该说是世界级的城市群,整个面积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500万人,城市化水平90%以上。
所以说这个美国的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国土面积占整个全美1.5%,但是集中了美国总人口的20%左右,应该说是美国的经济的核心地带,它的制造业占了全美的30%,它的这个制造业能力、它的商贸的规模和它的金融服务业的规模和实力,都应该说在全世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非常大的影响。
美国城市理性增长理念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
美国城市理性增长理念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摘要:论文首先介绍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形式——蔓延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因和后果,然后论述美国针对城市蔓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城市理性增长。
最后根据市场机制主导下的理性城市空间,结合中国过去二十几年快速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探讨美国城市理性增长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蔓延,城市理性增长,“理性”空间形态,市场机制1、美国城市蔓延及其空间表现美国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是指在服务和城市就业核心区以外的一种低密度、青蛙跳跃式的空间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将居住与就业、购物、娱乐、教育等分离,因而要求通过小汽车实现空间移动。
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城市蔓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城市发展模式,因为它会带走内城社区的税基、破坏农地和空地,增加城市成本( 交通和环境),在美国又促使社会收入阶层加剧和种族的隔离。
张明,丁成日,Robert Cervero(2005)是这样描述城市蔓延的:“蔓延可以说它是美国地方政府土地使用与管理实践的直接产物。
蔓延式土地使用形态的典型特征就是低密度,不同土地使用功能相隔离,和以尽端路为基本要素的机动车尺度空间组织结构。
其结果是空间缺少场所感、社区感、过度地依赖小汽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拥堵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公共交通在低密度的社区运行效率低下,由于缺少足够的乘客使得公交难以得到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更大的支持,致使公交服务质量进一步下降,使得更多的人转向私人交通,由此走向另一种恶性循环。
”一个普遍的认识是,蔓延就是低密度或跳越式(空间不连续)发展的代言词。
这是相当不全面的。
不错,低密度和跳越式发展是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但是,美国城市蔓延包含的内容更广,它还涉及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失误或不当而带来的相当显著的负面效应和城市成本(如不必要的交通需求及其成本和增加了对小汽车的依赖等)。
图1很好地说明了城市规划不科学带来的显著负面效应。
美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历程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键 词 】城 市 发展 史 ; 市 问题 ; 市 化 ; 划 体 系 ; 划理 念 关 城 城 规 规
【 中图分类号 】T 94 3 . U 8 . /7
【 文献标识码 】 A
1 美 国城 市 发 展 与 城 市 规 划 历 程
1 1 美 国城 市 发 展 历 程 和 城 市 规 划 的起 源 .
的政 策和原 则 , 一 权 限下 放 到各 州 。而 随着 城 这
市 的迅 速发展 , 生 了交 通 、 房 、 生 等 一 系列 亟 产 住 卫 待解 决 的问题 , 需 建立 和健 全 相 应 的 市政 机 构 和 亟
管 理 体 制 , 提 供 必 须 的 城 市 公 共 服 务 , 个 问题 在 并 这 1 9世 纪 末 变 得 非 常 突 出 。
【 要】 摘
简要 分 析 了 美 国城 市发 展 历 程 与 规 划 历程 , 出 美 国 不 同 阶 段 城 市 规 划 关 注 的 城 市 重 点 , 市 规 划 目标 与 理 念 对 我 国 城 指 城 市规 划 都 有 很 好 的 借 鉴 意 义 。通 过 分 析 美 国 小城 镇 总 体 规 划 的 编 制 程 序 , 入 公 众 参 与 机 制 的 形 式及 其 对 规 划 目标 的 影 响 . 引 结 合 规 划 过 程 中对 经 济 发 展 的分 析 的理 念 与 方 法 , 解 经 济 学 和 人 口学 在 城 市规 划 中的 应 用 , 思我 国 小城 镇 总 体 规 划 编 制 理 反 的 不 足 , 出我 国 小城 镇 规 划 需要 改 进 的 几 个 方 向 。 提
美 国的城市 化 与 工业 化是 紧 密 结 合 的 , 在城 市
化 鼎 盛 时 期 , 大 机 器 工 业 为 基 础 的 近 代 工 业 城 市 以
美国城市理性增长理念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
美国城市理性增长理念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论文报告题目:1. 城市化趋势:中国与美国的不同经验2. 城市理性增长理念与可持续城市化的重要性3.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合理化4. 城市发展与社区参与的平衡5. 城市经济与环保的协调发展综合各方面的观察和经验,美国城市理性增长理念为中国快速城市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美国的城市化历程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与中国存在着不同的模式和经验。
但是,可以从美国的城市化历程中找到一些普遍的经验和规律,以及对于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城市化趋势:中国与美国的不同经验中国的城市化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开始了,但城市人口增长率一直较低。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在近年来加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9.6%。
美国的城市化历史相对较长,从19世纪末开始,人口迁移进城市,以纽约为代表的大城市开始出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不断加速,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然后逐渐趋于稳定,并开始反向迁移回乡村。
目前美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0%。
二、城市理性增长理念与可持续城市化的重要性美国城市理性增长是指一种对城市发展进行长期考虑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通过规划、投资、管理等手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是将城市规划和影响评估,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结合起来,寻求对各种利益进行平衡,并将短期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进行合理的权衡。
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曾经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保治理存在难题等。
如果不能及时规划和建设发展需要的建设设施和服务设施,城市的发展将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和难题。
美国的城市理性增长理念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即要通过多方面的规划和管理措施,将城市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进行合理的权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美国城市发展
美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摘要: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革,城市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现代城市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经济活动全球化、城市问题相似化和城市进步发展竞争性的影响下,了解和研究国外城市规划的发展状况,借鉴经验,取长补短,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城市成长阶段从哥仑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美国现代城市规划专业的形成,其间经过了400多年的发展历程。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清晰看到美国城市成长的三个阶段。
1.在独立前约300年的殖民地时期内,美国的城镇从无到有,属于前城市化时代。
2.从朗方规划美国新首都华盛顿哥仑比亚特区,到19世纪末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是美国城市化急剧发展的时期。
3.从20世纪初开始,在强大的美国城市经济的支持下,城市美化运动与城市土地区划,分别从城市景观环境和城市房地产开发两个方面,奠定了美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
二、美国城市规划的行政管理按美国宪法规定,在联邦、州、市三级政府中,市政府拥有对用地管理直接控制权,因而拥有强有力的规划管理机构。
美国城市管理机构有多种组织形式,如议会-市长制、委员会制和议会-行政长官制等。
美国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中心工作有三项:一是编制综合规划并依法编制区划法规和土地细分管理条款;二是管理城市用地使用的日常事务,审核建设项目,颁发用地许可证;三是利用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提供的社区发展基金,从事社区建设、工业发展、职业培训等各种项目。
由于美国大多数城市已经进入成年期,新开发区很少,因此,现在美国的城市用地规划多属修订规划,它们或是地区性的(如某市南部地区再发展规划),或是局部性的(如市区衰退地段整治规划),或是专题性的(如公交系统发展规划)。
芝加哥是美国城市中最早编制总体规划的城市,因而芝加哥市的城市规划机构也比较齐全,在美国城市中比较具有代表性。
历来芝加哥的规划机构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经济发展规划局,主要职能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促进国际贸易机会,制订城市经济发展政策;二是城市建设规划局,主管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制订执行规划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gram”入选学者赴美进行了访问,期间考察重点考察了城市群及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状况。我国所称的“城市群”在美国分为两个档次,一是Megalopolis,这个词在我国被译为“大城市群”、“巨大都市带”等;二是Metropolitan Area(MA),译为“大都市区”。通过考察,感觉到美国的一些经验,对我国的城市群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博客话题
博客热点
博客圈子
找朋友 发现小组风格 群博客召集令创建博客 登录 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秦尊文的博客 导航
首页 日志 相册 音乐 收藏 博友 关于我 日志 秦尊文参加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美国赛马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城市群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默认分类 2008-12-31 18:36:43 阅读11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美国城市群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
4.南加州(SoCal)城市群。地处美国西南沿海,起于洛杉矶,通过圣迭戈,直到墨西哥的蒂华纳。2007年人口2140万,经济总量7110亿美元。支柱产业:娱乐,金融,生物技术,数字技术。洛杉矶拥有杰出的电影,娱乐和流行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和金融中心;圣地亚哥拥有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蒂华纳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电子和高科技新产品制造中心。该地区是结合尖端的创造力和创新的能力,生产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
Statistical Area,简称为MSA),其具体标准没有变化。1990年美国又将“大都市统计区”更名为“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简称MA),其统计范围略有调整,规定每个大都市区应有一个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核心城市化地区,围绕这一核心的都市区地域为中心县和外围县。现在的“大都市区”(MA)与近100年前的“大都市区”(MD)相比,中心城市的规模门槛降低了,由原来的10万人降为5万人,而外围地区由原来的10英里范围内扩大为整个中心县和外围县。现在的美国,传统的“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和定义失去意义,代之为“大都市区”和“非大都市区”,这种划分更符合客观实际。1990年,美国统计的大都市区为268个,拥有1.98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9.5%。其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2007年美国的大都市区达到331个,人口2.2亿,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53个,使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国家。
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获得快速的发展,并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大都市区,随着相邻大都市区核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其辐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大都市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最后逐渐形成一体化趋势,就可以认为形成了一个大城市群。因此,美国十大城市群中包含了不少大都市区,如世界第一大城市群——波士华城市群中就包含了纽约大都市区等等个大都市区。纽约大都市区是全美最大的大都市区,包括31个县,面积达33670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达到了2190万。同时,在内陆一些地区,一些大都市区并没有形成连绵发展的情形,而是独立的。这就形成了大都市区的两种存在形式:一部分存在于大城市群之中,一部分存在于大城市群之外。比如内布拉斯加州的林肯大都市区,总共只有25万人,其中州府林肯市21万人,大都市区包括一个中心县——林肯市所在地Lancaster县,2003年又增加了一个外围县——Jeward。林肯大都市区地处人烟较少的地区,没有条件与其他大都市区一起形成一个大城市群,因此单独存在。可以看到,林肯大都市与纽约大都市区体量悬殊,前者人口只有后者的1.14%。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简称PMSA),而任何包含 PMSA的大都市复合体都可称为联合大都市统计区Consolidate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简称为CMSA),这两个标准,能有区别地反映规模较大的大都市区的发展情况。1983年,“标准大都市统计区”改名为“大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6.北加州(NorCal)城市群。地处美国西部沿海,它围绕着旧金山海湾地区,从南部的硅谷到北部的纳帕谷。2007年人口1300万,经济总量4770亿美元。支柱产业:生物技术,软件,数字内容,计算机和电信的设计,制造业。这里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聚集地,是风险投资家、酿酒师、软件工程师和网页设计师的乐园,是美国最具活力的地区。
9.休奥尔良(Hou-Orleans)城市群。地处美国南部墨西哥湾中部,这里就是从休斯顿到新奥尔良的“阳光地带”。2007年人口1000万,经济总量3320亿美元。支柱产业:能源,沿海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航天,其他制造业。石油工程师、地质科学家、土木工程师,在这里是创造性的关键工作岗位。在休斯顿,提供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石油工业工作岗位。新奥尔良也是重要的石油工业城市,也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的居民大多说法语,吃法国菜,保留着法国和西班牙的风俗和习惯。所以有人称此处为“美国的巴黎”。
2.芝匹兹(Chi-Pitts)城市群。分布于美国中部五大湖沿岸地区,分布有匹兹堡、克利夫兰、托利多、底特律、芝加哥等大中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城市总数达35个之多。2007年人口为4600万人,经济总量为16000亿美元。支柱产业为制造,运输,商业房地产,零售。其核心是美国的第二大城市——芝加哥,其经济总量大于瑞典。这个城市群如果把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算进来,则被称为“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7.南佛罗里达(SoFlo)城市群。地处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半岛上,其地域占南部佛罗里达州的一半,其中包括迈阿密,奥兰多和坦帕。2007年人口1500万,经济总量4280亿美元。支柱产业:旅游,保健,贸易,房地产开发。这里是护士、药剂师、房地产开发商能够开展创造性一流工作的地方。迈阿密是其重要城市,它是拉丁美洲的银行和投资进入美国的门户;奥兰多是娱乐和设计,具有相当能力的艺术和娱乐技术。当然,也是迪斯尼世界的故乡;西棕榈滩则是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基地,也是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
8.达奥斯汀(Dal-Austin)城市群。地处美国南部墨西哥湾西部,由达拉斯、圣安东尼奥和奥斯汀市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三角。2007年人口1000万,经济总量3700亿美元。支柱产业:计算机和芯片制造,银行,房地产开发。随着8亿美元新的丰田汽车厂在圣安东尼奥建成,这一城市群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汽车制造中心。奥斯汀市所在的德州已超过加州风能产业,成为全国最大后石油绿色技术基地,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戴尔公司所在地。同时,创意产业发达,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市的4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倍多。
一、美国大城市群发展概况
目前,美国有十个大城市群(其中少数跨越了国界),分别是:
1.波士华(Bos-Wash)城市群。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细致考察了美国东北海岸三个世纪以来的城市发展后,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论文《大城市群: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二、大城市群与大都市区
虽然我们经常提到的是“波士华”等大城市群,但在实际运作中却是以“大都市区”为单位进行的。了解“大都市区”的概念,对于理解大城市群的形成机制至关重要。
1910年,美国首次提出“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简称MD)概念,其标准为:人口在10万及10万以上的城市及其周围10英里范围内的郊区人口,或与中心城连绵不断、人口密度达150人/平方英里的地区,均可合计为大都市人口。这一概念是适应美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进入20世纪后,美国城市化出现了新的现象。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超越原有的地域界线,向周边扩展,将周围地区纳入城市化轨道,并与中心城市紧密相连,融为一体。所以引入大都市区概念把这一地区列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十分必要,借此可以更科学地和客观地衡量城市化的水平,为拟定城市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后,为了准确反映大都市区的发展状况并保持概念的连续性,美国联邦预算局先后对大都市区的定义进行了多次修改。到1950年,这种统计区被正式定名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tandard
3.夏兰大(Char-lanta)城市群。地处美国东南沿海,起于罗利-达勒姆,经夏洛特,直到亚特兰大。2007年人口2200万,经济总量7300亿美元。支柱产业:金融,生物技术,电信制造。夏兰大城市群形成一个巨型三脚架:区域总部中心和人才磁力中心亚特兰大,区域金融中心夏洛特,区域技术中心则在北卡罗莱纳。
美国城市群考察及对中国的启示 - qinzunw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网易 新闻
微博
邮箱
相册
有道
摄影
闪电邮
手机邮
印像派
梦幻人生
更多 博客 手机博客
博客搬家
LiveWriter写博
Word写博
邮件写博
短信写博
群博客
博客油菜地
秦尊文(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7)
[摘要]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所称的“城市群”在美国分为两个档次:大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大城市群的功能是带动全国经济发展,大都市区的功能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中国中西部地区除了培植少数大城市群外,更迫切的是扶持大都市区的发展。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简称SMSA)。它包括一个拥有5万或5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及拥有75%以上非农业劳动力的郊县。在这个新定义中,中心城市的标准由原来的10万人口降为5万,而且其郊县以整个县为单位。后来对大都市区定义的修订都在此基础上进行,或者对大都市区概念的进一步细分,或者对大都市区界定标准的适当调整,既基本上保持了概念的连续性,又较好地反映出大都市区发展的客观状况。1980年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若该区域总人口达到或超过10万,并且有5万人口以上居住在人口统计署划定的城市化区域中,即使没有中心城市,也可划为大都市区。”1980年的定义还规定,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内,其单独的组成部分若达到一定的标准,则可划分为主要大都市统计区(Pri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