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人口迁移
1.2人口迁移说课稿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额册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同伴评价:组织同伴互评,让学生互相借鉴、学习,提高评价能力。
3.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有效的建议,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一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认知水平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引导和督促。
在地理学科方面,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对迁移的分类、影响因素等深入知识掌握不足。此外,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就学习兴趣而言,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较为关注,对人口迁移这一话题具有一定的兴趣。
-我国的人口迁移现状及政策。
2.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需要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
-我国人口迁移现状及政策,涉及政策理解、实地调查等多方面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二、学情分析导
1.2人口迁移说课稿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额册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1册,主要讲述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在我国的地理课程体系中,人口迁移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人口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本节课首先介绍了人口迁移的定义、分类及其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我国的人口迁移现状及政策。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人口机械增长(1)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2)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人口净迁移率>0,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当地迁入人口>迁出人口;人口净迁移率<0,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当地迁入人口<迁出人口。
3、人口迁移的影响从明清初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华北大批的迫于生计的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其中尤以山东人为多。
这股移民大潮,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
这两次人口迁移对东北地区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
思考: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闯关东”对东北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雁南飞”对东北地区有什么影响。
1、“闯关东”增加了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但由于人口大量迁入,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问题突出。
2、“雁南飞”使人口迁出,缓解了东北地区的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同时因劳动力减少,影响了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
人口迁移对区域其他方面的影响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们为什么要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呢?推拉理论解释了人口迁移的原因。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 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1、“推力”因素: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
2、“拉力”因素: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
3、迁移阻碍:距离远近、语言相同/不同、文化和民族宗教信仰差异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往往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①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基础因素。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掌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原因及特点。
2.学会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趋势,了解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分析人口迁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地理信息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2.培养实证意识:通过数据分析、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增强实证研究能力。
3.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教授学生运用图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口迁移问题,培养空间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4.注重价值观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口迁移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在高一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对人口分布、城市化等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然而,在人口迁移方面,学生的认识尚浅,对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影响等方面的理解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往往缺乏实证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因此,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迁移现象,提高学习积极性。
2.强调人口迁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人口迁移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迁移观念。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人口迁移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为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关于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原因、特点以及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趋势等知识点。
-人口迁移对家庭的影响有哪些?
-家庭成员对人口迁移的看法和态度是什么?
-家庭如何应对人口迁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视频观看:观看与人口迁移相关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例如《中国人口大迁移》、《城乡巨变:人口迁移的喜与忧》等,并撰写观后感。
1.2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
1.2人口迁移(备课版)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概念: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异同相同点:人口在空间上发生移动不同点:人口迁移是居住地发生永久或长期改变;人口流动是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又在短期内返回。
3.人口迁移属性①时间属性: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②空间属性: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
4.人口迁移条件①居住地变更②永久性或长期性(1年以上)③跨越一定的行政区界线(县级以上)5.人口迁移类型(1)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国际迁移: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②国内迁移: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2)根据迁移方向的不同可分为:①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也叫城市化②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现在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也叫逆城市化③农村向农村迁移④城市向城市迁移6.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①推力(或排斥力)因素:促使原居民离开的因素,如:自然环境恶劣、就业机会少、自然灾害风险大、收入低②拉力(或吸引力)因素: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如:气候适宜、就业机会多、收入高③阻碍因素: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困难,如:移民限制、迁移距离远、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传统文化观念、语言不通等④个人因素:如:迁移意愿、知识水平,对迁出地、迁入地的印象及评价等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①自然因素:气候、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②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大型工程建设③政治因素:政策、战争、社会变革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差异8.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入地利: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④提高城市化水平⑤促进资源开发弊:①加剧生态环境问题②增加就业压力③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社会问题增多(2)对迁出地利:①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②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③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弊:①造成劳动力缺失或人才外流②农村土地撂荒,留守儿童、留守家庭增多③老龄化加剧二、国际人口迁移1.二战前迁移方向: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新大陆(美洲、大洋洲)迁移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迁移原因:新大陆发现、新航线开辟、殖民主义扩张2. 二战后迁移方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西欧、北美、北非、西亚迁移特点:政治性迁移增加;流向发生大变化;美国迁入人口来源地发生变化迁移原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变革、战争;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三、国内人口迁移1.新中国成立前迁移方向:①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3.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探讨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6.观看与人口迁移相关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从不同角度了解人口迁移现象。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观后感,谈谈自己对人口迁移的认识和思考。
7.参与家庭、学校或社区的人口迁移话题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重查阅资料、实地观察和深入思考,力求做到知行合一。
3.制作一份关于人口迁移的手抄报,内容包括:定义、类型、原因、我国人口迁移现状和特点、影响等。要求设计美观、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4.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人口迁移的案例分析,分析其背后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分享和交流。
5.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1.2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类型和原因。学生能够掌握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区分不同类型的人口迁移,并分析导致人口迁移的各种原因。
2.掌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特点。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规模和特点,并能够运用数据进行描述。
3.学会分析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学生能够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以及人口迁移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2人口迁移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影响
举例
经济因素
经济
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乡村人口进城
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孔雀东南飞”体现了人口向东南沿海的集中迁移
交通
和通信
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迁移困难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口迁移高潮
社会因素
文化
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
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9世纪以前
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欧洲→美洲、大洋洲(欧洲殖民主义扩张)非洲→美洲(黑奴贸易)
方向:旧大陆→新大陆
二、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一)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
原因:经济快速发展
方向:欧洲→美洲、大洋洲
然而,就在美国日益收紧签证移民政策之时,作为美国的好邻居加拿大对待移民的限制依然宽松。制定了这样的移民目标:加拿大将在2020年-2022年依次接收34.1万、35.1万、36.1万移民,并且欢迎科技型人才的加入。
2021年3月1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乡村振兴稳步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是近年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初步形成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四支创业队伍”。
【来源:周口市发改委】
2020年4月8日,南京人才落户最新政策出台。根据“南京发布”,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人员(含留学回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下同),凭学历证书即可在南京落户。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即可落户。符合申领条件的博士、硕士、学士按每人每月2000元、800元、600元享受最长36个月的住房租赁补贴。加快人才公寓建设与供给,年内建成7000套约5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扩大人才购房服务面,将《2020年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办法(试行)》中相关企业“取得硕士学位人才”申购政策延伸至该类别的本科毕业生同等享受。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PPT课件
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
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
迁出地 会经济的发展 ②人口迁出可缓解 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
当地人地矛盾 ③可以更好地开发 一步发展
利用土地资源
人口迁移评价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分析: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4)具体分析角度: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交通、 社会治安、城市化的影响。
1.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回答问题。
(1)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 人口迁入数量比较 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_上__海___ 、 _广__东___ 、 __北__京__ 。 这 三 个 地 区吸引人口迁入的 主要原因是 __经__济__发__展__水__平__高__,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
答案 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国际难表现为__流__动__人__口__的大量增 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务__工__和___经__商__。
(2)人口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 ①按照迁移空间范围来分:国际迁移(永久性移民、 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和国内迁移(省际迁移、县 际迁移等); ②按照迁移方向来分: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 村、城市到城市等。 (3)现代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哪些新形式?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2 《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所谓影响,一般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具体内容见下表。
1.2人口迁移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类型及特点,能够运用相关概念分析实际案例。
2.掌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政策、社会等因素,并能够分析这些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认识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资源环境等方面。
4.能够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的研究,学生能够更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人口迁移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同时,设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人口迁移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人口迁移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只有精心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参与,充分运用教学策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的有序进行,我期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通过分析国内外人口迁移案例,培养学生对国家政策和全球合作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上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同时,我也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一个积极、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1.2 人口迁移 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关键能力一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典例1] 读下表,回答(1)~(2)题。 2000年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
广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北京 福建 天津 山东 新疆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云南
2000年 1 505 369 313 254 246 215
73 103 141 104 55 93 116
二、国际人口迁移 1.20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 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2.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较少 的地区
(1)国际人口的 政治性 迁移急剧增加。 (2)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 人口 迁入地 。 (3) 美国 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 大变化。随着欧洲移民逐渐减少, 拉丁美洲 取代欧洲成为美国迁入人 口的主要来源地。 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 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 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据此完成1~2题。
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C )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 C.环境承载力 D.移民意愿
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D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 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 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直辖市是( D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1) (2)
少 增加
迁出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并从人口迁移的
综合思维 类型和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要素的比较中判断人口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第1课时)课件
因素
原因
典例
经济 被更多的就业机会、较 高的收入吸引
案例5:美国吸引墨西哥人口迁入;我国 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打工
社会 政治 战争破坏了宁静的生活环 经济 因素 境,使人口外迁 因素 (战争)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请思考:以下案例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
原因
典例
自
气候
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气候等 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案例1:美国老人退休后向南部和 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然
因 素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水 案例2: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
资源短缺,威胁人们的生存 的大干旱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人口数量变化 迁出、死亡
区域人口数量变化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变 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 同决定的,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 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 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 为人口净迁出区。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3 人口迁移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
观察并思考: 1.目前我国人口迁移方向有
推力
①环境污染 ②经济发展慢,就业机会少 ③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 ④自然灾害 ⑤生活条件差 ⑥战争 ……
中间阻力 ﹏﹏﹏﹏
距离远近 交通便利程度 语言相通/不通 文化和宗教信仰差异 国家政策
拉力
①就业机会多 ②收入水平高 ③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④文化、教育、住房、医疗 条件好 ⑤社会稳定(和平) ……
④加强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 社会经济的发展;
就业、住房、交通、卫生和教育、 城市环境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 ①人口的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 ②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一步发展
1.2人口迁移-教案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第1、2课时【教材分析】《人口迁移》是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二节的内容。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引起人口空间分布差异,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引起人口空间流动。
人口的空间流动对自然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 结合案例,探究中国和世界人口迁移方向。
2.综合思维:能够用各种事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地理实践力: 利用图表和实地调查,培养学生读图和调查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掌握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
4.人地协调观:掌握世界人口迁移方向及影响因素,深刻理解人口迁移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结合案例能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学会分析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难点】1.以城乡为例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教学方法及准备】学生通过结合学案自主预习,教学教案,PPT课件【教学过程】【预习清单】1.(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居住地的改变应为永久或长期的;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分类:①国际迁移②国内迁移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经济水平,交通;(3)社会因素: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4)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战争、政治变化。
【新课导入】激趣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小马老师家的迁移故事》,通过一则人口迁移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人口迁移相关知识的兴趣。
【新知学习与探究】前面我们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一般规律,以及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2024-2025年地理XJ版必修第二册1.2第二节 人口迁移(带答案)
第二节人口迁移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4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②③B.②④C.③④D.④⑤2.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的有()A.①②B.③⑤C.②④D.②⑤3.一列从苏州开往武汉的火车上,四位旅客进行的如下谈话,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甲说:“我此次是去武汉出差。
”B.乙说:“我被武汉大学录取,正要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武汉是去探亲访友。
”D.丁说:“我去武汉是去旅游的。
”4.我国“五一”黄金周,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5~6题。
5.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C.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D.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6.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C.增加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影响人口重心是人口分布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其演变反映了区域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过程。
下图示意南非1996~2011年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
据此完成7~8题。
7.1996~2011年,南非人口重心()A.始终与几何中心一致B.总体向西北方向移动C.移动速度逐渐减慢D.移动的空间距离很大8.南非人口重心的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加重南部沿海城市的人口压力B.加快东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C.缓解西北部地区土地资源紧张D.促进西北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安徽和湖南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出大省(以外出务工为主),但人口外出去向省份有所差异,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9~10题。
9.导致安徽与湖南人口外出去向省份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经济水平B.文化差异C.空间距离D.交通发展10.安徽人口外出对本省的影响是()A.城镇化率提高B.不利于农业规模化发展C.科技水平提高D.不利于工业机械化发展A.从北美迁入拉丁美洲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下图反映了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迁往美国,②美国人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
1-2-2人口的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和影响因素)
国家为开发内地边疆 e. ? 组织移民到东北、 组织移民到东北、内 新疆、青海、 蒙、新疆、青海、西 藏等地支援工农建设
政策因素
经济因素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们为什么要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对更好生活的向往 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 驱动力。
——布洛赫《希望原理》
案例研究1 德国移民
分析德国移民的构成、分布、影响,可以得出 分析德国移民的构成、分布、影响, 以下结论: 以下结论: 1. 数量大,来源广; 2. 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西部、南部四州; 3. 平均年龄低,缓解本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4.
移民浪潮渐趋缓和,既有移民德国,又有德 国移民。
案例研究2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b ?
战争
民 族 歧 视
c ?
家 庭 婚 姻
d ?
性 别
e ?
年龄
政治迫害
宗教迫害
投亲靠友
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 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 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 区域差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区域差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黄河流域向 “闯关东” 闯关东”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珠 由山东、河 由山东、 b. ? a. ? 江流域迁移 南迁往东北 “走西口”由河南、 走西口”由河南、 山西、 山西、陕西迁往内 c. ? 新疆、 蒙、新疆、甘肃等 地 1950- 1980年代
战争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
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 以来 从落后地 f. ? 区向发达 地区自由 迁移 目前 乡村人口 g. ? 向城市迁 移为目前 普遍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
(4)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务工、。经商
3.判断下列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并进行连线:
①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②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
自然因素
“走西口”“下江南”
③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海外
经济因素
④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⑤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
政治因素
居民沦为环境难民
⑥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
社会文化因素
4、1979年深圳人口约2万,到1999年深圳常 住人口达到167万,深圳能够吸引全国各地大 量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设立经济特区,经济迅速发展
A
B.矿产资源的开发,工矿业迅速发展
(2)给城市造成巨大压 力,带来就业困难、交 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 题
练习
1.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 B
A.自然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C.矿产资源开发不会引起相应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D.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 的影响
③其他分类方法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 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 移的主要类型!
现在发达国家的人口迁 移是哪一种形式?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材料1:2008年春节热播的
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宏观展 现山东人闯关东历史的民族史 诗。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 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 收 方入向材超出料过现姓求以的2黑反历生山一:龙转尽存东次改江,艰 。 人 移革, 从辛 在 最 民开由 而, 这 多 浪放此 出闯 股 , 潮以导 现荡 移 是 ,来致 了到 民 我 被,了 “东 大 国 称山两 雁北 潮 近 为东地 南代大 中 “省人飞最地,闯农口”大谋尤关民迁现人移象均的。纯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1-2 人口迁移 教学课件
• 然而,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往往考虑 不同的因素
第十八页,共四十五页。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
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 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
运动。
人口 迁移
迁入地
人口
流动
定居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
(时间>1年)★改变人口迁移条件是: 人口移动的 ①空间位移:跨越两行种政基区本域形(式县级)
临时或短期(时②间居<1年住)地离变开更:居住地发生改变 定居地,不变更③定时居间地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一般在
1年以上)
迁出地
第六页,共四十五页。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有利) ①解决了劳动力不足;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④加速城市化进程;
(不利) ⑤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⑥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
从2013年开始,东北地区常住人口持续7年净流出,人口净流出规模从2013年的0.79万扩大到 2019年的33.17万。观看视频,思考东三省人口每年流出远超流入,会产生哪些影响?
拉 力 因 素 迫使人们迁出
人口迁移的原因—促— 使人“们推迁拉入理论”
一种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
一种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
从本图中 找出哪些因素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哪些因素属于影响人口迁
移的“拉力”?哪些因素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阻碍力”?
第十六页,共四十五页。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2《人口迁移》优秀教学案例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口迁移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人口迁移现象,认识到人口迁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案例背景中,我选择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现象作为主要教学素材。通过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推动作用。此外,我还挑选了一些关于人口பைடு நூலகம்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如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关于人口迁移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地理素养。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共同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地域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人口迁移的定义、原因、类型及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2《人口迁移》精编版(共49张PPT)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西北
东北
河 北 山东
重庆湖北 湖南
广东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 请填写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移民支边、战争、 大批 自然灾害
A .九江人用一天时间去广州购物
B .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 .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 .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 8-9 题。 8.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 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9、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 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第二节 人口迁移
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 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 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 现在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 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 82.1%
请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 之快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要点: 1、人口迁移概念; 2、人口迁移的分类、特点; 3、人口迁移的因素; 4、人口迁移的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
①欧洲人到 旧大陆 新大陆 集团性、
美洲、大洋 (欧洲、 (美洲、 大批的移
洲
非洲、亚 大洋洲) 民为主
②非洲黑人 洲)
被贩卖到美
洲
殖民主义 开发了新 扩张;新 大陆;传 大陆的开 播了工业 发 ;非 文明;改 洲黑人被 变了人种 贩卖 空间分布
1.2.2 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大庆、攀枝花成为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
阳光充足
环境污染不严重 生活费用不高
战争使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
2、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
原定居地的不良环 境如气候恶劣、人 口过多、食品供应 短缺、居住条件差、 就业困难、宗教迫 害等 迁出地的 推力因素 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 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 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 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 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 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 会环境等 迁入地的 拉力因素
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2)对迁入地而言
有利: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
廉价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 培训费。 不利: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的 治安,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 生深刻的影响
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 的国家,明显地改变了世界人口 的分布。 近几百年新兴起的移民国家----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 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12-13页的活动
1.山东人 “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农业欠收,饥荒. 经济:人口增长,人地矛盾加剧. 政策:东北皇家禁地,迫于人口压力, 光绪年间开禁.
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会“雁南飞”?
经济:农业大幅增长,收入增加 社会文化:有遣返故地的潜在意识, 亲情、乡情吸引.
1.2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与流动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人口迁移 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环 境和社会的影响
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为什么会迁移呢?
人口移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它是人类 适应环境的表现,一般具有个人的 主观决策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汛中学“三维五环”课时导学案课题:1.2.2 人口迁移
教学过程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如中华饮食文化走向世界;国际人
口迁移促进了人种基因的交流,如被誉为“人种大熔炉”。
【思考】
2.李明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现全家在美国定居。
类似于李明的人口
迁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合作交流帮助成功;激情展示引领成功】
探究点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远古,人类“逐水草而居”,自然环境影响人口迁移。
①20世纪60~
70年代,美国退休老人从东北部“冷冻地带”迁往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
②
我国历史上古楼兰城市的消失,主要是淡水减少导致人口迁出。
③在非洲撒哈拉
沙漠南缘地区,近年来由于土地沙化,人口大量外迁。
④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
地,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城市。
⑤在古代中国黄
河泛滥区,大量农民举家外迁。
【材料二1978年前,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吸引了千百
万山东人“闯关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经济大幅
增长,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
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材料三不同时期户籍迁移漫画。
(1)材料一中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请对应说明。
(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的地
域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总结要
求:
学生总结
自己的收
获
教
学过程(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因素有哪些?属于中间阻力的因素有哪些?(填字母)
(2)从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看,人口迁出对当地有什么意义?
(3)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会对城市产生怎样的影响?
(4)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发达国家,这种迁移给迁出国和迁入国带来哪些影响?
【拓展训练自主成功】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
读图,回答1~3题。
1.图甲是“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
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
2.图乙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阶段②最有可能是( )
A.原始社会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后工业阶段
3.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
下图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归纳提炼激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