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九年级物理:第13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_14章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无锡中考)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个现象说明( D)A.分子非常小B.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2.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亮改变手的内能的途径分别是( D)A.做功、做功 B.做功、热传递C.热传递、热传递 D.热传递、做功第2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所示的现象没有利用这一特点的是( B)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4.如图是内燃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B) A.烤火取暖 B.搓手取暖C.向手“呵气”取暖 D.用热水袋取暖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C.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D.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6.以下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B)A.0 ℃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7.(长沙中考)小天用电热水壶将 1 kg、20 ℃的水加热至70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水=4.2×103J/(kg·℃)]( A)1。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子很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B . 分子很小,可以用一般的显微镜看到C . 分子很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D . 分子很小,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2.如图所示,关于水和煤油内能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容器中水的内能等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B . (a)容器中水的内能大于(b)容器中水的内能C . (c)容器中煤油的内能大于(d)容器中煤油的内能D . (c )容器中煤油的内能等于(d )容器中煤油的内能 3.关于传导的方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量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B . 热量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C . 内能能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 . 内能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 .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 . 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 .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 . 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5.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把它和分子、夸克、原子等各种物质微粒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 . 分子、原子、夸克、α粒子 B . 分子、夸克、原子、α粒子C . α粒子、分子、原子、夸克D . 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6.对于热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少B.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多,温度低的物体含的热量少C.在热传递过程中,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D.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含的热量多7.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C.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D.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无关8.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9.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升高到6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c水=4.2×103J/(kg·℃)]()A. 4.2×104J B. 1.26×104J C. 8.4×104J D. 8.4×107J10.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11.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 ℃和20 ℃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 ℃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A. Δt甲<Δt乙B. Δt甲>Δt乙C. Δt甲=Δt乙D.无法判定12.液体和固体很难压缩,其原因是()A.压缩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分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D.分子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13.(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B.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C.有内能的物体必有机械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14.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划火柴点火C.烧水时水温升高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15.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则分子间距离最远的和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A.甲、乙B.乙、丙C.丙、甲D.甲、丙二、填空题(共3小题)16.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的光热转换效率为60%,该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 kg、温度为20 ℃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 ℃,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________ J的热量,热水器接收________ J太阳能.17.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手的内能,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选填“做功”、“热传递”)18.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J/(kg·℃),它表示________.一瓶酒精倒去,剩下的酒精的比热容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题(共3小题)19.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请解答下列问题:℃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__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步骤c 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________c乙.,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 .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 .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1)你猜想__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或“b”);(2)你猜想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如图是对A 、B 两种品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进行测试所获得的图象信息.利用该信息和你具有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从该实验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A .A 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 B .B 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C .A 和B 两种品牌的保温效果相同D .保温杯在水温较低时能自动加热(2)保温杯周围环境的气温是________ ℃(3)测试过程热水降温的快慢是不同的,热水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越大,降温越________.四、计算题(共3小题)2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质量为2 kg,温度为25 ℃的水吸收6.72×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为多少 ℃?若将该冷水与质量为1 kg,温度为70 ℃的热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混合后水的末温为多少 ℃?23.热水质量20 kg,温度80 ℃,与质量30 kg,温度30 ℃冷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求:混合后温度.24.质量为0.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 ℃,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2.【答案】C【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有关.℃(a)和(b)中都是水并且水的质量都是相等的,所以内能的大小就取决于水的温度,由于(b)中的温度高于(a)中的,所以(b)中的内能大.℃(c)和(d)中都是煤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的大小取决于质量,质量大得内能大,所以(c)中的内能大.3.【答案】B【解析】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的过程.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4.【答案】B【解析】物质的比热容不能直接测量,探究过程中是通过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升高温度的多少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跟物体的质量和种类有关,还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为防止热量散失的影响要用相同的容器,为了保证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还应使用相同的加热方式.A项,为保证水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A正确.B项,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内的酒精相同,故B错误.C项,为了便于比较水与液体升高的温度差,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故C正确.D项,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液体的容器相同,故D正确.5.【答案】D【解析】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构成,因此从大到小的顺序应为: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6.【答案】C【解析】热量是过程量,即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多少,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谈到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的热量,故B、D说法错误;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温度的变化量有关,与温度高低无关,同一物体温度改变越大,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故A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7.【答案】B【解析】A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即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项,原子的直径为d=10-10m=10-10×109nm=0.1 nm,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以纳米为单位的,就是研究的原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物质的不同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的,与分子力有关,故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8.【答案】A【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会减少.9.【答案】C【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变化,利用吸热公式Q吸=cmΔt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0.5 kg×(60 ℃-20 ℃)=8.4×104J.10.【答案】D【解析】A项,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皆有内能,温度为0 ℃的物体有内能,故C错误;D项,内能的多少取决于物体的状态、质量和温度,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11.【答案】B【解析】将温度为20 ℃的铁球放入温度为60 ℃的甲杯水中时,铁球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Q吸1=Q放1,即c铁m铁(t-t0铁)=c水m水(t0水-t);再将铁球放入20 ℃质量相同的乙杯水中时,铁球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Q吸2=Q放2,即c水m水(t′-t0水′)=c铁m铁(t-t′);因为甲杯中的水温和铁球的温差大于乙杯中水的温度和铁球的温差,即t-t0铁>t-t′,所以t0水-t >t′-t0水′,即Δt甲>Δt乙.12.【答案】A【解析】正常情况下,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小,分子之间的斥力变大,所以很难被压缩.13.【答案】AD【解析】(1)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是不一定有机械能,故选项A说法正确,选项B、C都是错误的;(2)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情况有,内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故选项D的说法也是正确的.14.【答案】C【解析】A项,锯木头锯条发热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项,划火柴点火,属于擦燃,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C项,烧水时水温升高,是水从火吸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项,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15.【答案】C【解析】利用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物质的状态,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只能在某一位置附近运动,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分子可以任意运动,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液体分子间距离介于固体和气体之间,分子间有较大的作用力,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因此,正确答案是C.16.【答案】2.52×107 4.2×107【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100 kg×(80 ℃-20 ℃)=2.52×107J;(2)由η=得热水器接收的太阳能:E===4.2×107J;17.【答案】做功热传递【解析】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可以转化为手的内能,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改变了手的内能,使手变凉.18.【答案】1 kg酒精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4×103J不变【解析】(1)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知道,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的物理意义是:1 kg酒精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4×103J;(2)将一瓶酒精倒去,酒精的质量减少,比热容与物体质量无关,比热容不变.19.【答案】(1)a(2)吸收的热量相同(3)<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升高温度大,它的比热容就小.【解析】(1)依题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Δt可知,实验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甲乙的质量,故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是不合理的,应当装入等质量的甲乙液体,所以步骤a错误;(2)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出来,相同的热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应当控制加热时间,所以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两种液体吸收相等的热量.(3)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观察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温度变化较大;因使用的是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c=可知,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当升高温度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小.所以c甲<c乙.20.【答案】a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是压缩空气做功如摩擦生热则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解析】(1)猜想:a是主要原因;(2)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热传给筒壁,使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21.【答案】(1)A(2)20(3)快【解析】(1)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品牌A作保温材料时,水降温慢,因此A材料保温效果好;(2)由图象可知,当温度降到20 ℃时,温度不在变化,所以室温为20 ℃;(3)热水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越大,降温越快;22.【答案】解:由题意可知:冷水吸收热量Q吸=6.72×105J,冷水的质量m冷=2 kg,冷水的初温t0=25 ℃,由Q吸=cm(t-t0)得,吸热后水的终温:t末=+t0=+25 ℃=80 ℃+25 ℃=105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则水升高后的温度为100 ℃;(2)热水质量m热=1 kg,热水的初温t0′=70 ℃,若不计热损失时,Q吸=Q放且Q=cmΔt,得cm冷(t-t0)=cm热(t0′-t),混合后水的终温:t===40 ℃.答:混合后水的末温为40 ℃.【解析】(1)根据热量公式Q吸=cmΔt可计算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然后根据水的沸点判断水的末温;(2)冷水吸热的热量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列出等式后可计算混合后终温.23.【答案】解:设冷水温度从t01升高到t,吸收的热量为Q1;热水温度从t02降低到t,放出的热量为Q2;由于不计热损失,则Q吸=Q放,即:cm1(t-t01)=cm2(t02-t)即:4.2×103J/(kg·℃)×30 kg×(t-20 ℃)=4.2×103J/(kg·℃)×20 kg×(80 ℃-t)解得:t=50 ℃.答:水混合后的温度为50 ℃.【解析】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最后温度相同.知道热水的质量和初温、冷水的质量和初温,又知道水的比热容,利用热平衡方程Q吸=Q放求水混合后的温度.24.【答案】Q吸=c水mΔt=4.2×1O3J/(kg·℃)×0.2 kg×50 ℃=4.2×1O4J;答: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4.2×104J.【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升高值,利用热量公式Q吸=cmΔt即可求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B.开水倒入杯中逐渐冷却C.水壶中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D.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2、“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
小宁走在江滨道上,远远就闻到桂花香味,这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云中的冰粒在下落中变成了雨滴C.炙手可热D.发射火箭经过大气摩擦外壳变热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内能不相等的两物体间一定会发生热传递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发生热传递时,内能有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转移5、关于内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D.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6、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这主要是因为()A.c 海水>c 砂石B.Q 海水吸<Q 砂石吸C.m 海水>m 砂石D.ρ海水<ρ砂石7、依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为1kg的干泥土,具有的内能约为0.84×103JB.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为1℃时,具有的热量为4.2×103JC.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D.质量相等的水和干泥土,吸收相等热量,水温升高得较多8、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502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9、关于做功、热传递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不等效的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D.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10、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大于斥力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热熔胶是一种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带答案,详细解释
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 班级: ______ 考号: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54分)1、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
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C.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0~t1 时间内该物质一定是固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 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 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3、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 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A. 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 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 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4、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B.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 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强的爸爸已经发誓戒烟很久了,小强的妈妈出差回家闻了闻被子,小强爸不得不承认吸过几口,这是分子热运动保留了证据B.打气筒的活塞处于中部位置时,封住出气口,发现压缩气体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气体体积增大也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D.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6、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 .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7、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8、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密闭的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当铁锅突然打开时,随着“砰”的一声,玉米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9、山东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我省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下表列出的是2013 年4月23 日内陆城市济南和沿海城市青岛两地的气温情况。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张华同学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冬天,人们说话时呼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B.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原理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扩散现象D.在结冰的路面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温度2.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说明固体分子间距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B.不能用冷水泡茶,说明低温下分子会停止运动C.热茶放一会儿就变凉了,说明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D.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小的物体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B.1kg的0℃的冰与1kg的0℃的水,内能相同C.若某物体内能增加,该物体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4.下列现象主要由分子运动造成的是( )A.公园里槐花飘香B.天空中沙尘飞扬C.下雨时河水变浑D.烧烤时烟雾弥漫5.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风吹树叶摇动B.河水向低处流C.扫地时尘土飞扬D.玫瑰花芳香四溢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D.一杯水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7.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C.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9.下列关于冰熔化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前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B.冰熔化前温度升高,但其内能会保持不变C.冰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D.要使冰的内能增加,唯一方式是吸收热量10.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热容变得比沙子的比热容小,下列不会发生的是()A.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温差大B.夏天洗海澡的时候踩在沙子上温度比海水里低C.汽车中加入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将会更好D.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将会变大11.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大的含的热量多12.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某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某个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含有的热量增加D.某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大1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B.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试卷第2页,共4页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14.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C.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D.雾中之山何嶫崨,天风浩荡吹尘劫二、填空题(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1)实验前,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实验中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可通过(填“液体升高的温度较;(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较高;四、计算题22.某学校锅炉房用天然气热水器将1000kg水从2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烧开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23.质量为500克的某种液体,温度从80℃降低到20℃时,放出了7.2×103焦的热量,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大?试卷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1.D2.A3.A4.A5.D6.C7.C8.D9.C10.C11.A12.D13.B14.C15.内 做功 不变16.无规则运动 声波 音调17.1kg 的煤油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C 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为2.1×103J 不变减小 不变18.6∶519.扩散 分子之间有间隙20.秒表 使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比较加热时间 A 2∶121. 自下而上 加热时间 A B A 22.3.36×108J23.30.2410J /kg ⨯⋅(℃)答案第2页,共2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十四章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十四章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填空:人们在欣赏娇艳的杜鹃花时,同时也在呼吸着杜鹃花释放出的氧气,这是一种_____的现象。
答案:生态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来降温,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这是水的_____所导致的。
答案:比热容11.在热力学中,热量的单位是_____,符号为Q。
答案:XXX12.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中,能量守恒的表述是: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即能量不能_____或消失。
答案:创造13.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这是因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这符合_____定律。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14.简述内能的概念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答案:内能是物体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能量。
内能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也越大;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内能也越小。
但是,内能的大小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形态、组成等因素有关。
15.简述热机效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热机效率是指热机输出的功与热机输入的热之比,即η=W/Q1.热机效率受到热机工作物质的性质、热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热机工作物质的性质是影响热机效率的最重要因素,热机效率与燃料的热值、热机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
此外,热机的结构和工作条件也会对热机效率产生影响,例如热机的冷却方式、进出口温度差等因素都会影响热机的效率。
1.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断扩散。
当我们闻到花香时,实际上是因为花香分子在空气中不断扩散,进入我们的鼻子,刺激我们的嗅觉神经,让我们感受到花香的存在。
2.当铁丝反复弯折时,会发生局部加热。
这是因为铁丝内部的能量被转化为热能,使得铁丝的温度升高。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内能来产生热能。
初三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三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A. 分子间有空隙B. 分子很小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可分【答案】C【解析】酒精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能使人闻到酒精特殊的香味,这与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有直接关系,而与其它分子的特性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 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答案】C【解析】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为答案。
3.美丽的荷城贵港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风光胜地。
下列四季美景的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A. 春天,鲤鱼江畔柳枝摇曳B. 夏天,东湖公园荷花飘香C. 秋天,南山公园落叶纷飞D. 冬天,平天山上云雾缭绕【答案】B【解析】A. 春天,鲤鱼江畔柳枝摇曳,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A错误;B. 夏天,东湖公园荷花飘香是花的香味分子的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正确;C. 秋天,南山公园落叶纷飞,树叶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C错误;D. 冬天,平天山上云雾缭绕,云的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分子运动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应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及分子动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要注意区分分子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的区别。
4.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只要不变,内能就一定不会变B. 同一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大C. 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内能可能会不同D. 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答案】C【解析】A.物体的温度只要不变,内能就一定不会变,错误,晶体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内能增加;不符合题意; B.同一物体的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故B不符合题意;C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部所有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越大,内能越大,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端午节期间,小明在家里煮粽子,粽香四溢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2.质量相同的两球,已知甲球的比热容是乙球比热容的2倍,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吸收热量的2倍,那么甲球升高的温度与乙球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1:2B.1:1C.2:1D.1:43.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下压活塞,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缓缓下压活塞,看到干棉花点燃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减小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D.下压过程中直接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干棉花的内能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沸腾的水温度一定是100℃B.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减少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沙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温度6.一小盆温度是20℃的水放在室温是20℃的通风良好的大房间内,在水不断蒸发的过程中()A.水温保持不变,水也不从空气里吸收热量B.水温和室温越来越低,但水跟空气之间不发生热传递C.水温不断降低,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D.水温保持不变,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低于标准大气压B.实验中烧杯上的盖子留个小孔是为了使杯内外气压平衡C.由乙图可知,烧杯中的水在沸腾前后温度保持不变D.加热6min时,第一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第二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8.一杯开水晾至室温,大约放出的热量是()A.2×107焦B.2×105焦C.2×103焦D.2×102焦9.用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瓶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气体扩散越快C.温度低于0C 时,因分子停止运动,不会发生扩散现象D.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10.将一铜块分成相等的两块,取走一块后,剩下一块的()A.密度和比热都不变B.密度和比热都减半C.密度减半,比热不变D.比热减半,密度不变二、填空题1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nm,相当于个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和热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第十三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A.0℃的水内能为零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30℃的水比20℃的水的内能多2.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
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如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丁丁:呵呵,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B.豆豆: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丁丁:如果太阳出来,冰山吸热,内能一定增加D.豆豆:冰山的内能可能比100℃的沸水的内能大3.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锤子敲打铁板,锤子和铁板都变热B.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C.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D.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4.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忽略热量的散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刚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5.四种车辆中适合使用汽油机做动力的是( )6.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7.如图所示,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个属于做功冲程( )8.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水 4.2×103干泥土0.84×103酒精 2.4×103铜0.39×103冰 2.1×103铝0.88×103煤油 2.1×103铅0.13×103水银0.14×103砂石0.92×103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9.下列对热学知识进行的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 )10.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4分)11.如图所示,灭火器放在烈日下温度会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通过________的途径使其内能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安全,灭火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1分)1.(本题3分)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本题3分)一轮“超级月亮”伴随着滚滚雾霾在首都冉冉升起,“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关于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A.“明月松间照”,皎洁的月亮照耀松林,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光源B.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是因为光不能沿直线传播C.“举头望明月,低头做试卷”,我们所看到的月亮其实是虚像D.滚滚雾霾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的热运动3.(本题3分)由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4.(本题3分)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5.(本题3分)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6.(本题3分)在“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分别使5g的酒精和5g的碎纸片充分燃烧后,被它们加热的各100g、25℃的水的温度分别上升到80℃和45℃,这说明A.燃烧酒精总比燃烧碎纸片放出的热量多B.酒精含有的热量比碎纸片大得多C.酒精的内能比碎纸片内能大得多D.酒精的热值比碎纸片的热值大7.(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二、填空题(共19分)8.(本题4分)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现代社会提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以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太阳能由于清洁环保得以大力开发,小明家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 ℃的水50 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65 ℃,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 J.[c水=4.2×103J/(kg·℃)].9.(本题3分)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 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 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______ 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检测卷-附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中,“扑鼻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是很小的D.分子间存在间隙2.如图所列举的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C.反复弯折铁丝大拇指发烫D.迅速压下活塞,棉花温度升高3.下列与分子有关的生活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扩散现象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4.王老师在两片塑料板表面分别挤上水,随着两板逐渐靠近,两板上的水球合为一体,连成了一座“液桥”,这个实验现象说明()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5.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6.在气体扩散现象的演示实验中,一瓶装有空气,另一瓶装有密度大于空气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按正确的方式放置(如图所示),抽出玻璃板并合上两瓶,过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会混合在一起,且颜色都变得同样均匀,关于本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B.颜色均匀后,上方瓶内气体密度变小C.颜色都变得同样均匀后,分子不再运动D.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7.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J'kg¹·℃-¹) 4.2x103 2.1X103 2.1x1030.88x1030.39x103 A.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8.材料物理学领域研制出新材料时,往往需要研究材料的热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中重约为1N 的是( )A .一枚壹圆硬币 B. 两只鸡蛋 C .三枚回形针 D. 四张实验桌2.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 如下表。
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A .4.5NB .1.5NC .3ND .2.1N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大于零刻度线的 位置,如果不调零直接用来测量力,测出的结果将( )A .偏大B .偏小C .是正确的数值D .无法判断4.如图2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涮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 拉力。
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NB .3NC .6ND .12N5. 如图3所示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机械,按图中所示的情景使用过程中没有省力的是( )图16.如图4所示的各滑轮组中,物体重力都是G ,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 最小的是图( )7.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 ,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 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A .500 NB .1 000 NC .1 500N D .250 N8.如图5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B .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C .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D .他们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且均是指向地心9. 下列现象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B .旅行箱的下面安装小轮子C .钢笔拧得太紧不易打开,往往在手与钢笔之间垫一块毛巾D .为了把桌面上的污渍擦干净,常常用大一点的力压抹布10.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 为支点的杠杆,如图6所示。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A解析:AA.物体的温度升高可以是外界对其做功,比如压缩气体,故A选项错误,A选项符合题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是正确的,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正确的,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是正确的,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A解析:AA.内能和热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能是一个状态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符合题意;B.做功与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晶体的凝固过程中,虽然放热,内能减小,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特别注意: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3.有两种物体,体积之比是2∶1,密度之比是3∶2,放出热量之比是2∶1,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是()A.3∶2,1∶10B.2∶5,5∶3C.2∶3,10∶1D.3∶5,5∶2B解析:B由题知,两物体的体积之比12:2:1V V =密度之比12:3:2ρρ=由mVρ=可得质量之比 11122232:3:121V m m V ρρ⨯===⨯ 由题知,它们放出热量之比为12:2:1Q Q =放放A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3:2t t ∆∆=∶ 12:1:10c c =则111122221339101220Q c m t Q c m t ∆∆⨯⨯===⨯⨯放放故A 错误;B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25t t ∆∆=∶∶ 12:5:3c c =则1111222253223151Q c m t Q c m t ⨯⨯==⨯∆⨯∆=放放故B 正确;C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23t t ∆∆=∶∶ 12:10:1c c =则111122221032201131Q c m t Q c m t ∆∆⨯⨯===⨯⨯放放故C 错误;D .两物体降低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为123:5t t ∆∆=∶ 12:5:2c c =则1111222253392152Q c m t Q c m t ⨯⨯==⨯∆⨯∆=放放故D 错误。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检测卷-带答案■l 思维导图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厂内容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意义:表示物体吸热的本领七单位:J/(kg ・T )特点:同种物质在同种状态下,比热\容相同,与其质量、温度无关热量计算:Q=cmAt 吸热时:At=t-io 放热时:Ax=t (y-t-----I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为理论I —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I 扩散一I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定义-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 能与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I 两种方式是等效的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改变方式-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能体现分子热运动的是()A.骏马奔驰B.尘土飞扬C.花香满园D.水滴石穿2. 羊肉泡馍是陕西一道地方传统的有名小吃,它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营养丰富,食后回味无穷。
刚出锅的羊肉泡馍香气四溢,这是因为( )国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如图所示,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摩擦产生高温形成火球进入黑障区,下列改变内能的方式,与“火球”的形成不同的是)A.钻木取火B.敷冰降温C.搓手取暖D.擦燃火柴4.N95型口罩(如图所示)对直径为0.075um土0.020u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C.中间过滤层能够过滤掉非油性颗粒,是因为颗粒分子间存在斥力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如图,将一碗开水放在一盆冷水中冷却。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 吸尘器B. 船闸C. 温度计D. 订书机答案:A。
解析:吸尘器工作时,通过内部电机转动使内部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灰尘等压入吸尘器内,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订书机是利用杠杆等机械原理工作的。
2. 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B.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C. 越往山顶大气压强越大D.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会变大答案:A。
解析: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气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A正确;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错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越往山顶大气压强越小,C错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因为大气压不变,D错误。
3.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 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C. 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 玻璃管粗细不均匀答案:B。
解析:玻璃管放得不竖直、玻璃管粗细不均匀都不影响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也就是不影响测量的大气压数值,A、D错误;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时,会使玻璃管内上方空气产生一定的压强,这个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测得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小,B正确;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C错误。
4. 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A. 从小孔喷出B. 要下降,直到与槽内水面相平为止C. 不喷出也不下降D. 无法判定答案:B。
解析:当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时,瓶内水面上方受到大气压强,瓶外水槽水面也受到大气压强,并且瓶内水面还受到水自身的重力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2、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
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
这是因为()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 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C.二氧化氮分子很小 D.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固体、液体、气体 B.气体、液体、固体C.固体、气体、液体 D.液体、固体、气体4、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A 蒸发现象B 扩散现象C 升华现象D 凝固现象5、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将脚泡一泡才人睡。
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变化情况是()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6、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炒菜时,满屋飘香C.扫地时灰尘四起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7、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8、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A.分子太多 B.分子间没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9、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10、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11、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玻璃板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B. 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C. 水扩散到了玻璃中D.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吸引力12、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13、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14、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井底匀速拉向井面,如图12所示,动滑轮重20N,不计其他摩擦。如果两个工人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拉矿石,则两个工人用的拉力F=__________N;当矿石拉出井面时,则其中一个工人将绳子移动了________ m。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9. 如图13所示,在图中画出F1、F2的力臂。
20. 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14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四、实验与探究题(21题4分,22题4分,23题8分,24题8分,共24分)
21.如图15甲所示是人们锻炼常用的握
力计,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图乙是它的表盘的示数,则图中指示的握力是N。
和F2=800 N,F1的力臂l1=2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有l2= = =1m
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1m的另一侧。
(2)设:小兰和爸爸匀速行走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行走时间为t,要保证杠杆水平平衡,
A.500 N B.1 000 N C.1 500 N D.250 N
8.如图5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
阿根廷人和企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
B.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
C.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
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________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
23.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
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图17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新教材适用·人教版物理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体中重约为1N的是( )
A.一枚壹圆硬币 B. 两只鸡蛋 C.三枚回形针 D. 四张实验桌
2.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
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
A.4.5N B.1.5N C.3N D.2.1N
24.如图18所示是我们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实验结
束后,通过分析数据,有的同学指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可以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平时许多同学也经常用这种观点分析杠杆问题.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并不总是力臂.请你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器材,通过实验证明杠杆平衡条件在普遍情况下应该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l)你补充的器材有:、。
(2)写出操作步骤:
五、综合应用题(6分)
25.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
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19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
(1)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
支点2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
A.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B.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2分,共34分)
11.图7所示,升国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滑轮(甲图)是为了,而塔吊
中使用滑轮组(乙图)主要是为了。
12.如图8所示,在生活、生产中我们常遇到下面事例:打夯时夯锤被高高抛
22.F= 并不省力
23. ①甲丙 ②答案略 ③f与N成正比 ④匀速直线
24.(1)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2)去掉一侧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使其保持水平平衡,读出测力计示数,并用刻度尺测出力臂。改变测力计斜拉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五、综合应用题
25.(1)小兰和爸爸对杠杆施加的力分别为F1=400N
(2)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
小兰的速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 3.A 4.C 5. A 6.B 7.C 8.D 9.B 10.C(桥在水平位置时,L小于吊桥长度,阻力臂L2等于O到桥重心的距离;当绳与桥垂直时,L等于桥长,然后随着桥的上升L变小;整个上升过程中桥重G不变,阻力臂L2变小,而FL始终等于GL2,而GL2随桥上升减小,故FL始终在减小)
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大于零刻度线的
位置,如果不调零直接用来测量力,测出的结果将()
A.偏大 B.偏小
C.是正确的数值 D.无法判断
4.如图2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涮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
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B.3NC.6ND.12N
二、填空题
11.改变力的方向省力
12.30 不变
13.滑动 滚动
14.30 20
15.上 向上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大于向下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
16.斜面 省力
17.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105 110
18.210 40
三、作图题
19.
20.
四、实验与探究题
21.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28
22.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
力情况”,使用了如图16所示的实验装。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
5. 如图3所示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机械,按图中所示的情景使用过程中没有省力的是( )
6.如图4所示的各滑轮组中,物体重力
都是G,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最小的是图( )
7.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
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
D.他们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且均是指向地心
9. 下列现象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
A.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
B.旅行箱的下面安装小轮子
C.钢笔拧得太紧不易打开,往往在手与钢笔之间垫一块毛巾
D.为了把桌面上的污渍擦干净,常常用大一点的力压抹布
10.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如图6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6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推入汽车车厢;修盘山公路使汽车驶上高耸的山峰等。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理模型属于同一种简单机械,即,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
17.为抗风,搭帐篷时要用“地钉”(类似于长铁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
人们发现地面越松软,地钉插入越容易,固定效果越差,原因主要是。一人用100N的压力将重5N的地钉竖直缓缓地插入地面,则地钉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为N;若要将地钉拔出,则至少需N的拉力。
起又下落,砸在工作面上……若夯锤的落到地面上时的重力为300N,那么它的质量为______kg(g取10N/kg),不考虑高度对g的影响,它抛起和落下时的重力相比是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13.你玩过滚铁环吗?如图9所示,玩滚铁环游戏时,铁钩与铁环间的摩擦是
摩擦,铁环与路面间的摩擦是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
14.如图10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
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N。
15.如图11所示,用撬棒撬起大石头,向上、向下用力都可
以,向更省力,原因是。
16.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用木板搭斜坡将货
①小辉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_______两图进行。
②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N之间的关系图象。
③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与N的关系是_______。
④小华和小辉同学在实验中都应使小车做___________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