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含答案)教学提纲
中考语文复习:《诗文默写》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复习专题十一:诗文默写(一)【解题指津】考查内容:要能背诵新课标及中考语文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
考试题型:1.直接型默写题: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句子,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
2.理解型默写题:根据有关情境或提示默写相应内容(中考语文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必背古诗词和必背文言文中的句子)。
3.运用型默写题:多设置具体的语境,需要考生借助联想,在积累的仓库中搜索出恰如其分的语句填入其中。
命题导向:(1)多以机械性默写为主,但有3个小题是理解运用性默写,最后一个一般是归纳性默写。
(2)这几年在命题时,一般会回避几年重复考某一首诗或某一篇文。
题量及评分要求:题量为8个小题;评分要求:每小题的每个空,错、漏、多l字均扣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考查水平: 识记【备考精炼】1.(2014·山东滨州)默写。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2)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5)曾子曰:“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场面,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7)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内心苦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山东德州)默写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题附答案古诗词的默写一般都是考验我们在中考前的有没有用心的去学习,在复习的时候认真的默写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题附答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复习题附答案一、记忆性默写,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1.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
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3. 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 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5. 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感》)7. 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8.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9. 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10. 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
(同上)11. 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上)13. 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
(同上)15.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6. 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古诗文默写(附答案)
中考古诗⽂默写(附答案)第五章古诗⽂默写【复习要领】背诵是积累语⾔材料,提⾼⽂学修养的途径,重视对诗⽂背诵默写,尤其是对古诗⽂背诵默写的考查,已成为中考语⽂试卷上必不可少的传统考点。
本考点常见题型有:1、直接默写。
即给出上句或下句,要求默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上句或下句。
2、理解性默写。
即给出要求背诵的语句的⽂章或其在⽂章中所起的作⽤,让考⽣据此默写出原句来。
3、迁移性默写。
①给出⼀种可以引⽤学过的诗⽂来说明的情况,要求写出这句诗⽂。
这种考验检测学⽣运⽤名⾔名句的能⼒,难度较⼤。
②即写出⼀个限定的表意范围,要求从学过的古诗中列举⼏个同类诗句。
③给出⼀个限定的表意范围要求写出与之有联系的课外诗句。
本考点复习要做到:1、背会、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有关篇⽬可参考《语⽂课程标准》中“优秀诗⽂背诵推荐篇⽬”,其中七⾄九年级有50篇)的内容。
注意理解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2、注意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典型例题】例1:写出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江流天地外,。
②,⼤庇天下寒⼠俱欢颜。
③但愿⼈长久,。
④所谓伊⼈,。
(四川省2003年中考题)答案:①⼭⾊有⽆中②安得⼴厦千万间③千⾥共婵娟④在⽔⼀⽅。
分析:这是⼀道直接默写题。
此类题往往规定“有错字、添字、漏字”的现象都不给分,因⽽更注意记忆的准确性。
例2:陆游的《游⼭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们⼴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重庆市2003年中考题)答案:⼭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
分析:此属理解型默写题。
这种题型在当前的中考中甚为流⾏,它不仅要求学⽣能熟练背诵,⽽且要求学⽣通晓诗⽂意义。
否则难以正确默写。
例3:⼈⽣常常⾯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义和⽣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所说的那样“”。
(江西省2003年中考题)答案:舍⽣⽽取义者也。
分析:这是⼀道迁移性默写题。
训练学⽣记忆理解并运⽤诗⽂的能⼒。
例4: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名句,请举两例:①②(陕西省2003年中考题)答案:①⽼骥伏枥,志在千⾥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1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中考古诗文默写题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2、掌握几种强化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3、加强对书写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规范书写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1、拓宽思路,掌握方法。
2、巩固基础,提升成绩。
第一课时满分攻略教学过程:一、备考“三知”1、熟知考试内容考纲要求:准确默写新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
总体默写内容:六、七、八、九年级课本中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注意:2019年中考新加内容——红色文化诗歌:《黄河颂》《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雪》2、熟知考试题型中考常见题型:(1)直接默写型:第一种:上下句对接式默写,这类默写一般考古诗词和文言文中的经典名句。
第二种:默写两个空,这类默写主要考查《弟子规》《朱子家训》。
(2)理解运用默写型:试题为考生提供一种交际性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情境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文句。
回答这种试题,关键性的要领在于对情境的把握,切忌所答非所问。
△真题再现:2018/2017/2016年的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题。
3、熟知古诗文默写题分值分配及评分细则①补写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有10题,1-7题选做5题,8-10题选做1题,共计6分。
②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二、备考“三会”1、默写失分的因素:①考试内容不会背或背得不太熟,无法作答。
②丢字、添字、改字、写错别字。
③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④没有审清题目要求,错答。
2、针对失分做到“三会”①会熟练快速地背诵。
②会审清题目要求,正确无误地默写。
③会工整清楚地书写。
三、熟背技巧:1、打擂背诵法:这也是高效率的记忆法之一,完成相同的背诵任务,用时短者胜出。
2、接龙背诵法:①以个人、小组、大组为单位都可以,接龙人数不限;②内容可以是一首诗、词、文言文的句与句的背诵接龙,也可以是一首诗词与一首诗词的背诵接龙。
3、熟记标题、作者及首句。
熟记标题、作者是为了避免发生错写,熟记首句是为了避免临场紧张造成暂时性遗忘。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
2024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练习带答案)一、篇目一览课文:《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唐诗三首石壕吏/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卖炭翁/ 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诗经·邶风》子衿/《诗经·郑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送友人/ 李白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卜算子·咏梅/ 陆游二、理解性默写考点解析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角度:比兴手法、声音描写、地点描写、起兴理解:以雎鸠鸟的鸣叫声起兴,点明地点,引出下文对“窈窕淑女”的描写,营造了清幽宁静的氛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角度:比兴手法、人物描写、爱情主题理解:以“窈窕淑女”引出君子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流”这一动作,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对“窈窕淑女”日夜思念、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求而不得的苦闷。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角度:爱情主题、心理描写理解:描写了男子因相思而产生的焦躁不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采”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琴瑟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角度:比兴手法、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理解:用“参差荇菜”起兴,并以“芼”这一动作,进一步写出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寻,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角度:人物描写、爱情主题、乐器、心理描写理解:写出男子想象用钟鼓来取悦心爱的女子,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教学提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含参考答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1•《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行路难》(其一)表现诗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行路难》中写出作者内心愁苦的语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4.《行路难》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至修翻似烂柯人。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2•《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寄语远方弟弟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5•《月夜忆舍弟》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中考专题4诗文默写(考点清单)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专题04 诗文默写一、课标要求1.诵读古代诗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二、考试内容名句名篇默写是必考题型。
考查范围为九上第一单元、第三单元和第三、第六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九下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六单元和第三、第六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
考查内容上诗、文、词、曲并重,名句与非名句并重。
三、考试题型默写题型有三大类:直接型默写、理解型默写和迁移运用默写。
1.直接型默写:是重点考查的形式,这类题分为“给上句,写下句”和“给下句,写上句”两种情况。
2.理解型默写:这类题往往从内容、情感或写法的角度给出要求,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选定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有时,题干给出的标点符号和横线数量,对准确筛选句子也能起到提示作用。
3.迁移运用默写:这类题通常给出现实情境,解答这类题时,可先透过现实情境,挖掘其深层内涵,再与所学的文言诗文相联系,确定语句(往往是名句)作答。
四、方法技巧做好记忆型默写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2.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诗文,要厘清文章层次,把握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注意抓关键词语。
3.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三清三不”——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卷面整洁,不写连笔字、不写繁体字、不添减笔画。
五、应考对策1.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尤其对诗文中的名句要熟练背诵,反复书写。
比如写景句、主旨句、议论句等。
2.分类整理。
例如:分类整理写春、夏、秋、冬的名句,写风、花、雪、月的名句,写惜时、爱国、友谊的名句等。
六、知识清单九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一、现代诗歌理解默写《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二、文言文理解默写《岳阳楼记》3.《岳阳楼记》(范仲淹)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情操高尚、思想境界、心态)《醉翁亭记》3.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中心《湖心亭看雪》三、古诗词理解默写《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词人以理遣情,希望重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月夜忆舍弟》3.诗中写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长沙过贾谊宅》1.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3.《长沙过贾谊宅》诗人用曲折的笔触暗讽当今皇上唐代宗昏聩无能的诗句是:4.描绘出一幅荒村日暮图,象征了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表现诗人对不合理现实《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2.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又与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3.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咸阳城东楼》《无题》1.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对此无可奈何,渲染离情,极写伤别沉痛心情和2.运用双关谐音、比喻的修辞写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常3.运用想象,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感叹时光易逝,相会无期的《行香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写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又无忧无虑(也有时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2.下阕与少年时无忧无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3.用吞咽式的表情,表示有许多忧愁不能明说,只能通过对天气的感知,来表达九年级下册理解性默写一、文言文理解默写《鱼我所欲也》1.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兼得时,总会以《鱼我所欲也》中的“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诗文内容梳理复习教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诗文内容梳理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教案主要针对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诗文内容进行梳理复习。
教材涵盖了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古诗文的篇目、作者、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古诗文默写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对于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古诗文的默写能力较弱,对于一些生僻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古诗文默写的准确性和速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和默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如篇目、作者、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
2.教学难点:生僻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古诗文,分析其意境、修辞手法等。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4.实践法:学生进行古诗文默写练习,提高默写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
2.古诗文材料:准备一些适合学生默写的古诗文材料,包括文本和译文。
3.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讨论和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如篇目、作者、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古诗文阅读和分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2023中考复习古诗文默写(含知识点+习题+答案)
识积累及运用专题十二古诗文默写一.【考点概述】中考试题对名句积累的考查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依据课文内容填写上句或下句。
2.给出具体语境,按要求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填写原句。
3.联系社会时事写出诗词名句。
4.辨析默写出的内容与原诗句是否一致。
5.默写全诗或一小段文言文。
6.根据要求写出描写同一类事物的一组句子。
二.【备考方略】1.名句积累的方法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常见的积累方法有:(1)理解积累 1.就是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达到一种见“字”知“名”、见“义”知“句”的效果。
要将“眼看一一口读一一耳听一思考”这一过程同时进行,并贯穿始终(2)归类积累就是将相关的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找出其“异”诵读,进而把握其特征,理解其意义,熟读成诵。
(3)联想积累就是借助类比联想的方法积累名句。
或由某一诗句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句子,或由某个作家作品名联想到某一名句。
(4)回环积累就是利用艾宾豪森的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
意思是说第一次感知的内容记得较快,忘记得也快些,若反复诵读,记得就牢靠一点,忘记的速度就慢些,如此反复就能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永远不会忘记。
(5)抄读积累就是将一些重点诗文名句抄写、读背,既加深印象,又提高积累效率。
2.默写的总体要求:(1)书写准确阅卷时对这类题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句中错、漏、添字,该句就不给分。
因此,同学们必须正确理解诗文中每一个字词的意思,平时加强练习,规范书写,落实到笔头。
复习时可以把平时练习中常错的字用笔圈起来以引起注意,或者准备一个“纠错本”,勤于积累,纠正错误。
(2)理解到位理解型默写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正确地理解题干,不能从课文中筛选出准确的答案。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以教材为基础,多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句子,把握某些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把握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3)灵活运用同学们要把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烂熟于胸,尤其是每一篇诗文中的名句更应该作为识记的重点。
中考语文复习—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默写(含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默写(含解析)重点内容:《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一、直接性默写1.2.3.4.5.6.7.8.9.10.11.【答案】1.馨香盈怀袖2.绿叶发华滋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4.瑟瑟谷中风5.岂不罹凝寒6.妻子象禽兽7.去年天气旧亭台8.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9.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10.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1.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12.常记溪亭日暮【解析】注意错别字二、理解性默写1.诗歌《龟虽寿》中强调人的主观作用,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诗句3.《龟虽寿》中千古传诵表现人虽然老了但是仍然有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的句子6.《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8.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9.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给人以凉爽幽静,清香扑鼻的感受,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答案】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5.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6.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9.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10.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解析】注意错别字。
初三语文古诗文默写复习
古诗文默写复习教学设计1、本课堂设计专门就中考试题中古诗文默写板块进行复习,收集了各种题型进行训练,对中考板块复习有比较好的指导作用。
2、有在针对性地搜集各地中考古诗文默写试题,并在课堂中演示,试图达到熟悉中考题型的目的。
3、以活动的形式组织课堂,激发学生复习兴趣。
并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4、提倡快乐教学的复习方式。
教学目标1、认识中考:熟悉古诗文默写中考题型。
2、认识问题:让学生发现在古诗文默写中存在的问题。
3、促进复习:激励学生在课下有计划有技巧地展开自我复习。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组织画配古诗文活动,激发兴趣。
2、指出古诗文默写是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导入复习。
二、点击中考1、出示苏州和深圳两地中考古诗文默写题目,要求学生从中发现考题规律和特点。
尤其注意我省考题特点。
2、小结(1)近年来古诗文默写考查不断加强!(2)古诗文默写主要从三方面考查:识记性再现——填充诗文中某些诗句、文句。
理解性再现——理解的基础上填充相关的句子。
运用性再现——在现实情境下选择恰当的句子作答。
(3)广东省中考题特点1.诗、词(曲)、文均考到,以诗为主。
2.连续几年均出现默写整首或半首诗。
三、复习指导1、复习范围古诗文默写主要是名句、名段、名篇,复习范围是新课标附录中的优秀诗文推荐篇目50篇,其中文言文16篇,古诗22首、词12首。
这50篇诗文大都是经典名篇,必须一丝不苟地记诵。
2、复习措施1.诵读与理解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以段落或意义段为单位,化解难点,逐段落实。
3.突出重点,以名篇名段为主,篇幅较长者,要善于抓名段。
4.善于提炼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以关键词句的识记带动全篇识记。
四、练一练――抢答1、列举对接型、理解型、运用型、开放型、探源型以及根据题中给出的有关名句,写出与之意境相似或相反的古诗文句子等题型,并进行相应的练习,拓宽题型认识。
五、比一比――对抗以男女为单位分别快速完成一组必答题和抽签完成一组选答题,在活动中得到乐趣和复习。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教学内容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案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2、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3、陶冶情操,提高语言修养,中考里能获得理想的分数。
重点、难点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朗诵、解析,学会欣赏诗词的内容、特色,识记名句,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意图既是复习课,首先要强调知识性,它要囊括初中1-6册课本中所学的古诗文,要让学生认识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
其次要讲究趣味性,旨在提高学生背名句的兴趣以及运用名句的能力。
所以,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是本堂课设计的特点,整个这堂课的结构就分为三大块:认识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和趣味练习。
教学用具黑板、白板课时设计一课时。
时间颇紧。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古代诗坛,群星灿烂,创作出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古代诗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文学史上一朵美丽炫目的奇葩。
古诗词之美,美在绘画、在意境、在语言、在韵律。
它就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除人间最美好的生活;像秋月,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
下面,我们以一个小活动来感受一下:回忆回忆,所学过的古诗词。
二、课前小测验:听写8句古诗。
小组互相评改,找出丢分的原因,作出归纳。
三、中考考点展现:(考什么);课标规定必背7至9年级课内古诗词(6分)和文言文(2分)段落1、名句2、主旨句3、优美句注意三个意识:1、名言佳句意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摘录,并作些旁批,以加深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特别是名句,要重点理解背诵。
2、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意识中考名句积累的考查题,虽然只要求默写古诗文中的一句或几句,但真正要记得准,记得牢,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效果最佳。
只有注意整体感受整篇或整段的意境意蕴,名句才可能记得牢。
这样,在默写时才有可能避免本对“名句”十分熟悉却不能写出的现象。
3、规范的默写意识名言佳句填写在中考题中,要求不能写错别字,有的同学可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动起笔来,却字迹不清,甚至写错别字,这样就等于还是不会填写。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句,提高古诗文默写能力。
2.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中考古诗文名句进行复习。
2. 分析古诗文名句的意义、用法和背景。
3. 进行默写练习,巩固记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考古诗文名句的识记与默写。
2. 难点: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古诗文名句的意义、用法和背景。
2. 采用练习法,进行默写练习,巩固记忆。
3. 采用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本节课要复习的古诗文名句,分析其意义、用法和背景。
3. 默写练习:学生进行默写练习,教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句子。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文名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古诗文名句,提高运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和记忆。
2. 默写测试:定期进行默写测试,评估学生的默写能力。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八、教学资源:1. 古诗文名句集锦:整理中考古诗文名句,供学生复习使用。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古诗文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文。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复习第一单元古诗文名句。
2. 第二周:复习第二单元古诗文名句。
3. 第三周:复习第三单元古诗文名句。
4. 第四周:复习第四单元古诗文名句。
5. 第五周:综合复习,进行默写测试。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教学内容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案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2、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3、陶冶情操,提高语言修养,中考里能获得理想的分数。
重点、难点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朗诵、解析,学会欣赏诗词的内容、特色,识记名句,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意图既是复习课,首先要强调知识性,它要囊括初中1-6册课本中所学的古诗文,要让学生认识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
其次要讲究趣味性,旨在提高学生背名句的兴趣以及运用名句的能力。
所以,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是本堂课设计的特点,整个这堂课的结构就分为三大块:认识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和趣味练习。
教学用具黑板、白板课时设计一课时。
时间颇紧。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古代诗坛,群星灿烂,创作出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古代诗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文学史上一朵美丽炫目的奇葩。
古诗词之美,美在绘画、在意境、在语言、在韵律。
它就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除人间最美好的生活;像秋月,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
下面,我们以一个小活动来感受一下:回忆回忆,所学过的古诗词。
二、课前小测验:听写8句古诗。
小组互相评改,找出丢分的原因,作出归纳。
三、中考考点展现:(考什么);课标规定必背7至9年级课内古诗词(6分)和文言文(2分)段落1、名句2、主旨句3、优美句注意三个意识:1、名言佳句意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摘录,并作些旁批,以加深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特别是名句,要重点理解背诵。
2、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意识中考名句积累的考查题,虽然只要求默写古诗文中的一句或几句,但真正要记得准,记得牢,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效果最佳。
只有注意整体感受整篇或整段的意境意蕴,名句才可能记得牢。
这样,在默写时才有可能避免本对“名句”十分熟悉却不能写出的现象。
3、规范的默写意识名言佳句填写在中考题中,要求不能写错别字,有的同学可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动起笔来,却字迹不清,甚至写错别字,这样就等于还是不会填写。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句,提高古诗文默写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古诗文名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中学生应掌握的古诗文名句进行复习。
2. 分析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3. 进行古诗文默写训练,纠正学生常见的错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巩固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记忆。
2. 难点:理解古诗文名句的含义及背景,提高默写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2. 练习法:进行古诗文默写训练,及时纠正错误。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内容:讲解古诗文名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
3. 默写训练:让学生进行古诗文默写,及时纠正错误。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5.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古诗文名句,提高默写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默写作品,对学生的默写准确性进行评价。
2. 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程度和背景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
2. 相关的古诗文资料,如古诗文的译文、作者的介绍等。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和讲解古诗文名句。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名句。
2. 第二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名句。
3. 第三课时:讲解和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名句。
4. 第四课时:讲解和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名句。
5. 第五课时:综合复习所有古诗文名句,进行默写训练和评价。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文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练习1.《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3.《别云间》表达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4.《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5.贪污受贿者常常这样为自己的罪恶行为辩护:“常站河边难免跌于水中。
”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6.《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
8.《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9..夏天,满湖的荷花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令人心生敬重之感。
请你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句子形容一下:。
10.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院中月光月影的语句11.《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
12.《观沧海》一诗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13.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来形容。
(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14.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
(《爱莲说》)15.《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16.《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
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在《桃花源记》中,与以上两句诗意境相似的成语是17.《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
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诗句是:。
19.《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 。
2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写与人交往的语句是:;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22.《爱莲说》中,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表明作用独爱莲的句子是:;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23.《观书有感》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24..《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25.《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26.《醉翁亭记》中的主旨是与民同乐;山间朝暮之景是:;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是:。
27.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2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29.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顾炎武的“”,陈胜的“”,陆游的“”;范仲淹的“”。
30.文天祥被俘后以“”直抒胸臆,表达其崇高的生死观;苏轼身处逆境,也以“”来表达他积极豁达的人生观。
31.《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莺歌燕舞的景象的诗句是,表现西湖之春到处充满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32.《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拟人手法,将“山”“水”写成了富有情味的亲切形象的诗句是。
33.《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34.《泊秦淮》中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35.《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中表现作者对朋友的关心与同情的诗句是36.《登飞来峰》中写景的诗句是。
揭示了只有登高才能远望的道理的诗句是37.《秋词》中表现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不屈的奋斗精神的诗句38、《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
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
39.《核舟记》中所写的雕刻品的主题是,说明核舟上所刻文字的特点的句子是,对核舟给予高度评价的句子是40.《马说》中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写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句子是,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表现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41.《别云间》中表达坚强不屈,宁死不改抗清志的诗句是。
4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表达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43.《醉花阴·薄雾浓云》中的千古名句是。
4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45.《雁门太守行》中的千古名句是。
46.《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7.《岳阳楼记》中写作者阐述“古仁人之心”内涵的句子是。
全文抒发了作者的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4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夜雨屋漏情景的诗句是。
写诗人穷困体验之深的句子是。
诗人身处漏雨茅屋,还忧国忧民,发出了的呼喊,诗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
49.《南园》中抒发诗人志向的句子,抒发诗人不能以文才入仕的激愤之情的句子是。
5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现诗人至老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
诗中将现实和梦境巧妙地联系起来,抒发强烈的爱国之情的诗句是。
51.龚自珍在《已亥杂诗》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句子是。
5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咏洞庭湖的千古名句是。
表达作者人生渴望的句子有。
53.《行路难》(其一)中用行为细节描写揭示内心悲愤的诗句是。
妙用典故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自强不息的信心和志向的句子是。
54.《观刈麦》中揭示农家生活贫困原因的句子是,田间劳动辛苦的句子是。
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诗句是。
55.《渔家傲》中表现将军决心守边御敌的一句是,词中描绘塞外景致的名句是。
56.《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曹刿认为可以取信于民的措施是。
5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孙子权狩猎的典故,表明自己的英武的词句是。
抒发词人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的词句是。
58.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词中的点睛之句是。
59.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
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60.“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再写出两句含“雨”字的诗句①。
②。
61.古诗词中描写秋季景色的名句有很多,请写出两句:①②③。
62.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63.剪不断,理还乱,。
(李煜《相见欢》)6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65.《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一句是。
6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句子是。
6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被誉为千古名联。
68.李商隐《无题》中的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
69.《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倔强而又自信,坚信自己定能到达理想彼岸的诗句是。
70.《过故人庄》中的描写了优美的田园风光。
71.“”出自《孙权劝学》,讲的是吕蒙和鲁肃的故事。
72.《春望》中作者睹物思人、见花鸟而伤心欲绝的诗句是。
73.《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的句子是74.苏轼的《浣溪沙》中表达对日月变迁、叹息人生亦老,却又充满积极向上思想情怀的诗句是。
7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甘愿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惜牺牲、甘愿献身的诗句是。
76.我国古代名著《水浒传》刻画了多位个性鲜明的好汉,尤其是他们风趣幽默的绰号,如等。
77.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醉打蒋门神”的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是。
78.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都是小说《西游记》中的情节,其主人公是(孙悟空),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79.《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80.《归园田居》(其三)中描写自己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8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82.《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幕荣利的人格的两句赞语是: .。
1.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木兰诗》:★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比喻。
其原话是:“”2.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3.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 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台湾回归大陆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5.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6.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7. 杜甫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