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2017年考研初试真题
长安大学 材料学院材料科学基础 2017真题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代码:838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第 1 页共 2 页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晶界内吸附2.堆垛层错3.成分过冷4.交滑移5.配位数6.伪共晶组织二、单选(每小题3分,共30分)1、晶体相对滑移的方向A.垂直位错线B.位错线C.柏氏矢量2、{1 1 0}等价面个数A. 5B.6C.103、对于高分子材料,决定柔顺性的是A.主链条B.侧基C.侧基官能团4、γ-Fe属于A.体心立方结构B. 面心立方结构C.密排六方结构5、在过冷条件下,能够形成临界晶核半径晶胚的过冷度是A.临界过冷度B.动态过冷度C.过冷度6、柯肯达尔效应,A、B两组元界面向A方向移动,则A. A扩散速率大于BB. A扩散速率小于BC.扩散速率相同7、再结晶A.可在任意变形度下进行B. 晶粒大小主要取决于变形度C.室温下不能发生8、三元相图垂直截面图A.可分析相成分变化规律B. 可分析材料的平衡凝固过程C.可用杠杆定律计算各相的相对量9、固溶体A. 溶解度有限B.只能占据间隙位置C.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10、回复后空位浓度A. 显著降低B.升高C.先下降再升高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金属铸件能否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2、若将一块铁由室温20℃加热至850℃,然后非常快地冷却到20℃,请计算处理前后空位数变化(设铁中形成1mol空位所需的能量为104675 J,气体常数为8.314J/mol·K)?3、什么是单滑移、多滑移、交滑移,以及其滑移线的特征?4、晶面族{1 2 3}和晶向族<1 2 3>等价晶面和晶向的具体参数?5、写出菲克第二定律以及正态分布、误差分布的应用条件?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C相图,并用组织组成物填充。
分析0.4%C的凝固过程,计算室温下相组成物、1、画出Fe-Fe3组织组成物相对含量。
2、影响回复、再结晶的因素,并说明异同,解释原因。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胡赓祥版2021考研真题库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胡赓祥版2021考研真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调幅分解的正确表述是()。
[国防科技大学2016年研]A.调幅分解是个自发分解过程,不需要形核功B.调幅分解也是通过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过程完成的C.相图上成分位于固溶体分解线内的合金均可以产生调幅分解【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调幅分解属于连续的无核相变,其始于固溶体中的成分起伏,依靠上坡扩散时浓度差越来越大,最终使均匀固溶体变为不均匀固溶体,原固溶体以及新形成的两种固溶体的结构相同;而钢中的相变大多属于有核相变型,始于结构起伏,相界面在相转变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2高温下晶粒正常长大时,晶界迁移将受到第二相颗粒的阻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研]A.第二相含量越多,颗粒越粗大,阻力越大B.第二相含量越少,颗粒越粗大,阻力越大C.第二相含量越多,颗粒越细小,阻力越大【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通常,在第二相颗粒所占体积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颗粒越细,其数量越多,则晶界迁移所受到的阻力也越大,故晶粒长大速度随第二相颗粒的细化而减小。
3由两个不同成分的液相在恒温下转变为一定成分的固相的反应叫()。
[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研]A.包晶反应B.合晶反应C.偏晶反应【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常见的二元相图的反应式和图形特征,如下表所示:表14在不平衡结晶条件下,成分点在共晶附近的合金也可能全部转变成共晶合金,这种非共晶成分的共晶组织称为()。
[四川理工学院2019年研]A.不平衡共晶组织B.平衡共晶组织C.离异共晶组织D.伪共晶【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有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5一工件在900℃的条件下完成渗碳工艺所需的时间为2小时,若保持渗碳条件不变而使渗层深度提高一倍,则所需的渗碳时间为()。
[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研]A.2小时B.2.8小时C.4小时D.8小时【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当指定某质量ρ(x,t)为渗层深度x的对应值时,误差函数为定值,因此渗层深度x和扩散时间t有以下关系:或x2=BDt,式中A和B为常数。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题题库胡心平
一、〔此题总分值20分〕填空题〔每题2分〕1.元素周期表中副族各列名称别离是ⅠB 、 ⅡB 、 ⅢB 、 ⅣB 、 ⅤB 、 ⅥB 、 ⅦB 、ⅧB ,其中, 为过渡元素。
2.原子结合键有一次键和二次键。
其中,一次键结合力较 ,有 、共价键和 。
二次键结合力较弱,有范德瓦耳斯键和氢键。
3.晶体缺点是指实际晶体中与理想的点阵构造发生误差的区域。
它能够是点缺点、线缺点和面缺点。
其中,点缺点是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 ,亦称零维缺点,如 , 和 。
4.在晶体学中,依照晶胞棱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和晶轴夹角情形分成 个晶系。
1848年,布拉菲用数学分析法证明晶体中的空间点阵只有 种。
5.如右以下图示,当三个晶粒相遇于一点时,其界面能与界面夹角间应存在下述平稳关系: 。
6.相是合金中具有同一 、同一 并以 彼此隔开的均匀组成局部。
依照相的构造特点,能够分为两大类:固溶体与中间相。
7.多数金属其晶体生长特性均属于 界面 生长。
在液固界面为 的温度梯度下,晶体生长按持续生长机制,呈平面式向液相中推动。
8.铸锭与铸件的正常一般凝固组织,通常分为 区、 区和 区三个局部。
9.K 0<1时,胞状偏析是指在小的成份过冷区条件下晶体以 状生长时胞壁富含了较 溶质而造成的成份不均匀现象。
它能够通过 来排除。
10.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按必然方式堆积起来而形成的。
其要紧特点硬度 、强度 、熔点和沸点较 、热膨胀系数小但脆性大;绝缘性好;无色透明。
二、〔此题总分值10分〕做图题〔每题5分,画在答题纸上〕 1.如以下图所示,确信为刃型位错时,位错线扫过晶体致使的外表圆形标记的转变情形。
得分 阅卷人得分 阅卷人2.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以下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
(132)与[123]三、〔此题总分值8分〕判定以下位错反应可否进展,并说明理由。
四、〔此题总分值8分〕常温下,铁素体铁的点阵常数为,别离求出〔100〕、〔111〕、〔123〕的晶面间距,并指出它们中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国防科技大学2019年研究生考试大纲877材料科学基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77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一.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对晶体学和晶体缺陷理论、相平衡及相图理论、固体的结晶与扩散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对金属材料形变与回复再结晶机制、固体的凝固与固态相变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材料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晶体学和晶体缺陷理论晶体的空间点阵与晶胞类型,晶面指数与晶向指数,晶带轴定律,常见金属晶体及离子晶体的结构及其几何特征,合金相结构的分类及Hume-Rothery规则,点缺陷类型及其平衡浓度,位错及其柏氏矢量,位错的运动、位错间的相互作用及位错所受的作用力,位错反应及面心立方晶体中全位错分解,位错及其运动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晶界及界面的结构与界面能,晶界偏聚,界面迁移。
2.材料的变形与回复再结晶机制晶体的滑移系统及Schmid定律,滑移过程中晶体的转动规律,多晶体变形的特点及Hall-Petch 公式,形变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机制及动力学分析,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及长大规律。
3.固体中的扩散菲克第一和第二定律的推导,一维稳态扩散及非稳态扩散问题的求解,柯肯达尔效应与达肯方程,扩散热力学与扩散的微观机制,影响扩散的因素,反应扩散的特点。
4.相图理论相平衡与相图热力学基础,相律和杠杆定律的应用,单元和二元相图的图形、平衡及非平衡状态分析,Fe-C合金相图分析与应用,三元匀晶和三元共晶相图及三元四相平衡反应类型的分析。
5.凝固与结晶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纯金属凝固的特点与热过冷,合金凝固的特点与成分过冷,单相固溶体的正常凝固方程及应用,金属及合金铸锭组织的形成与控制。
6.固态相变理论固态相变的一般特点与分类,Al-Cu合金时效硬化现象及特点,脱溶的形核与长大过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调幅分解的热力学条件及组织特征,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与连续转变的组织变化规律,共析转变与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马氏体回火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
考研试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考研试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参考数据:电子的电荷为:e =1.60219×10-19C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 ·s ;光速:c =3.0×108m/s ;斯蒂芬-玻尔兹曼常量为12245.6710(W cm K )σ---=。
一、选择(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计0分!)1. 波长为0.78μm 的光子能量为()A 3.2eVB 1.59eVC 1.24eVD 2. 4eV2. 下列表述中哪一个基本单位是辐射度量的单位()A 教室照度75 lxB 红外辐射功率12mWC 投影仪输出光通量3000 lmD 大气外层太阳亮度1.9×109cd/m 23. 下列哪一种应用系统为典型的相干探测应用实例()A 照相机自动曝光B 飞行目标红外辐射探测C 激光陀螺测量转动角速度D 子弹射击钢板闪光测量4. 对于P 型半导体来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空穴为多子,电子为少子B 能带图中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C 光照时内部不可能产生本征吸收D 弱光照时载流子寿命与热平衡时空穴浓度成反比5. 给光电探测器加合适的偏置电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可以扩大探测器光谱响应范围B 可以提高探测器灵敏度C 可以降低探测器噪声D 可以提高探测器响应速度6.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学时域反射定位技术测量距离B 前向散射光的光通量确定散射点温度C 光学时域反射定位技术测量温度D 后向散射光的光通量确定散射点位置7. 锁定放大器是基于()A 自相关检测理论B 互相关检测理论C 直接探测量子限理论D 相干探测量子限理论8. 设热电堆由n 个性能一致的热电偶串联构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热电堆的内阻是所有串联热电偶的内阻之和B 与单个热电偶相比,热电堆的光电灵敏度提高了n 倍C 与单个热电偶相比,热电堆的测量准确度要高n 1/2倍D 相同的温差时,热电堆的开路输出电压是所有串联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之和9. 为了探测宽度为20ns 、重复频率为20kHz 的激光脉冲信号,要保证信号不失真,下列光电探测器选择哪个最为合适()A Si-PDB 3DU 型光电三极管C PIN-PD D 2CR11硅光电池10. 在飞轮转速和方向的光电测量系统中,若光源采用激光二极管,激光波长632nm ,输出光调制频率为1kHz ,探测器为CdSe 光敏电阻,后接的检测电路为带通滤波放大器,其中心频率为1kHz ,带宽为100Hz 。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附答案)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59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时限:3小时 总分:150分一、名词解释 (10×3=30分)加工硬化 沉淀强化 交滑移 上坡扩散 调幅分解 金属化合物 临界分切应力 珠光体 Orowan 机制 等强温度二、解答题(6×10=60分)1、判断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1)]110[2]101[2]100[a a a +→;(2)]111[2]111[6]112[3a a a →+ 2、请指明下列五种结构分别属于什么布拉菲点阵。
注:a=b=c,α=β=γ=90°。
图省3、冷变形金属在回复和再结晶过程中,组织和性能分别有什么变化?4、试分别给出FCC,BCC 及HOP 的主要滑移系。
5、试分析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形成中心等轴晶区的条件是什么?6、为什么空位是热力学稳定缺陷,而位错是非热力学稳定缺陷。
三、问答题(3×20=60分)1、绘出Fe-Fe 3C 相图,标出其中的关键成分和关键温度,并且回答:(1)分析碳含量对Fe-C 合金室温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分析45钢的拉伸变形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及其相应的特征和机理。
2、试解释为什么材料的理论强度远高于其实际强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材料的强韧化越来越重要,试举例说明材料强化或韧化的4种方法,并阐述相应的强化和韧化原理。
3、试分析下列材料科学过程是否与原子扩散有关,为什么?A 热弹性马氏体箱变B 脱溶分解C 成分均匀化D 高温蠕变E G.P 形成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59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时限:3小时 总分:150分一、名词解释(30分)加工硬化:随着冷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强度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
沉淀强化:过饱和固溶体随温度下降或长时间保温过程中(时效)发生脱溶分解,细小的沉淀物分散于基体之中,阻碍位错运动而产生强化的现象。
材料科学基础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真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818满分:150 分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晶体结构分析计算。
(总共30分)(1)纯铁在912℃由bcc 结构转变为fcc 结构,体积减小1.06%,根据fcc结构的原子半径计算bcc 结构的原子半径,它们的相对变化是多少?(10分)(2)测得Au的摩尔分数为40%的Cu-Au固溶体点阵常数为,密度为,计算说明它是什么类型的固溶体。
已知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A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9.97,阿伏加得罗常数为。
(10分)(3)已知K离子半径为,Cl离子半径为,试确定KCl晶体的结构并画图示意。
(10分)二、计算分析纯铜的结晶。
(总共15分)(1)计算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和晶核原子数。
已知纯铜的熔点为,熔化潜热,液固界面能,过冷度,晶格常数。
(10分)(2)欲提高凝固后组织的晶粒度级别,可采取那些工艺措施?(5分)三、相图计算分析题。
(总共30分)(1)根据Fe-C相图计算以及的铁碳合金在室温时平衡状态下相的相对量,计算共析体(珠光体)的相对量。
计算的铁碳合金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相的相对量,计算刚凝固完毕时初生相(奥氏体)和共晶体的相对量。
(20分)(2)图1给出V-Cr-C三元系的液相面投影图,列出所有的四相反应的反应式。
图中各相线上的箭头是指示降温方向。
(10分)图1 V-Cr-C三元系的液相面投影图四、计算简答题(共15分)(1) 扩散第一定律是否适用于置换固溶体扩散问题?为什么?(4分)(2) Fe-N相图如图2所示,如果一块纯铁试样在650℃下进行表面渗N,并测定渗N后表层N含量为20at%(原子百分比),问会得到什么样的表层组织?画出试样表面至心部的组织示意图和浓度分布曲线。
全国名校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1.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2009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8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7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清华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一、(5分)证明:对于立方晶系,有二、(10分)画出下述物质的一个晶胞:金刚石 NaCl 闪锌矿纤锌矿石墨三、(10分)请导出摩尔分数为x A、x B的二元系中的综合扩散系数D与分扩散系数D A、D B之间的关系。
四、(10分)根据图1-1所示的铁碳平衡相图,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在1495℃、1154℃、1148℃、738℃和727℃发生的三相平衡反应的反应式。
2.画出含碳量的过共析钢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并计算其中二次渗碳体的百分数。
3.含碳量的亚共晶白口铸铁在从液相平衡冷却到室温时会发生什么三相平衡反应和两相平衡反应(可用热分析曲线表示)?室温下该成分的铸铁中有没有二次渗碳体?如有的话,计算其百分数。
五、(10分)1.解释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回复、再结晶的过程及特点。
2.已知Cu-30%Zn合金的再结晶激活能为250kJ/mol,此合金在400℃的恒温下完成再结晶需要1h,试求此合金在390℃的恒温下完成再结晶需要多少小时。
六、(15分)沿铝(A1)单晶的方向拉伸,使其发生塑性变形,请确定:1.画出立方晶系的标准投影,并由此确定初始滑移系统。
2.转动规律和转轴。
图1-1 第四题图3.双滑移系统。
4.双滑移开始时晶体的取向和切变量。
5.双滑移过程中晶体的转动规律和转轴。
6.晶体的最终取向。
七、(15分)有一面心立方单晶体,在(111)面滑移的柏氏矢量为的右螺型位错,与在面上滑移的柏氏矢量为的另一右螺型位错相遇于此两滑移面交线,并形成一个新的全位错。
中国科技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题名称: 物理化学选择题部分(共五题,每题2分)(1)1mol 理想气体在100℃作如下等温膨胀变化:初态体积25dm 3,终态体积100dm 3。
先在外压恒定为体积等于50 dm 3时的压力下膨胀到50 dm 3,再在外压恒定为终态压力下膨胀到100 dm 3。
整个变化所做膨胀功为:( )(A )3101J (B )5724J (C )2573J (D )4208J(2)373.15K 和p 下,水的蒸发潜热为40.7kJ ⋅mol -1,1mol 水的体积为18.8 cm 3⋅1mol -1,水蒸汽的体积为30200 cm 3⋅mol -1,在该条件下1mol 水蒸发为水蒸汽的U ∆为:( )(A )45.2kJ (B)40.7kJ (C)37.6kJ (D)52.5kJ(3)373.15K 和p 下,1mol 水向真空汽化膨胀为373.15K 和p 的水蒸汽,则该变化的G ∆为:( )(A )40.7kJ (B)52.5kJ (C)37.6kJ (D)0(4)用界面移动法测定H +离子的迁移率(淌度),在历时750秒后,界面移动了4.0cm ,迁移管两极之间的距离为9.6cm ,电位差为16.0V ,设电场是均匀的,H +离子的迁移率为:( )(A )3.2×10-7m 2·V -1·s -1, (B )5.8×10-7m 2·V -1·s -1, (C )8.5×10-4m 2·V -1·s -1, (A )3.2×10-5m 2·V -1·s -1,(5)在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H 2S 制备硫化砷(As 2S 3)溶胶,该溶胶稳定剂是H 2S ,则其胶团结构式是:( )(A )+--23[(As S )H ,()HS ]HS x m n n x x +⋅-⋅ (B )-+-+23m [(As S )HS ,(-)H ]H x n n x x ⋅⋅ (C )+--23[(As S )H ,()HS ]HS x m n n x x -⋅-⋅ (D )-++23m [(As S )HS ,(-)H ]H x n n x x +⋅⋅计算题部分1.(9分)温度与压力分别为298.15K ,p 时,已知下列反应的热效应:(1)3222CH COOH(l)+2O (g)2CO (g)+2H O(l)→ -1,1870.3kJ mol r m H ∆=-⋅(2)22C(O (g)CO (g)→石墨)+ -1,2393.5kJ mol r m H ∆=-⋅ (3)222H (g)+12O (g)H O(l)→ -1,3285.8kJ mol r m H ∆=-⋅ 求反应2232C()+2H (g)+O (g)CH COOH(l)→石墨 的摩尔焓变r m H ∆=?2.(10) 试应用麦克斯韦关系式证明理想气体的内能与体积无关,而仅是温度的函数0T U V ⎡⎤∂⎛⎫ ⎪⎢⎥∂⎝⎭⎣⎦即=;而范德华气体的内能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加0T U V ⎡⎤∂⎛⎫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