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多个伤残等级残疾赔偿金如何计算
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标准2023
![一到十级伤残赔偿标准2023](https://img.taocdn.com/s3/m/06c6e3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0.png)
1-10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由本人工资乘以对应的伤残补偿月份。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最高不超过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最低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1、一级伤残:本人工资*27个月2、二级伤残:本人工资*25个月3、三级伤残:本人工资*23个月4、四级伤残:本人工资*21个月5、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8个月6、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个月7、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8、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9、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10、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1-6级伤残津贴,每月发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第36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如下:1、一级伤残:本人工资*90%2、二级伤残:本人工资*85%3、三级伤残:本人工资*80%4、四级伤残:本人工资*75%5、五级伤残:本人工资*70%6、六级伤残:本人工资*60%5-10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这两项没有固定的标准,具体由当地情况做决定,一般按照本人工资*一定倍数。
给大家举例一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伤残:本人工资*22个月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8个月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0个月九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十级伤残:本人工资*4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伤残:本人工资*36个月六级伤残:本人工资*30个月七级伤残:本人工资*20个月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个月九级伤残:本人工资*12个月十级伤残:本人工资*8个月除了上述内容,还有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评残后的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医疗费、工伤康复费、辅助器具费、工伤复发待遇、因工死亡待遇标准等补偿。
保险公司残疾赔偿金赔付标准
![保险公司残疾赔偿金赔付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14fa2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1.png)
保险公司残疾赔偿金赔付标准残疾赔偿金是指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依据被保险人的伤残程度和赔偿标准,向其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赔偿款项。
残疾赔偿金的赔付标准受到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保险合同的约定。
下面是常见的保险公司残疾赔偿金赔付标准。
一、残疾赔付等级根据被保险人的伤残程度,保险公司将残疾人分为七个等级,分别为1-7级。
其中,1级为轻度伤残,7级为特重度伤残。
不同等级的伤残等级,其保险公司的赔偿标准也不同。
二、赔偿标准1、轻度伤残被保险人为1级轻度伤残时,保险公司需要赔偿15%的残疾赔偿金。
具体计算公式为:保险金额×15%。
需要注意的是,赔偿标准的计算是基于保险金额的。
例如,一份10万元的残疾保险,若被保险人伤残为2级中度伤残,则保险公司需要赔偿3万元的赔偿金。
三、赔付方式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残疾赔偿金可以分期赔付或一次性赔付。
分期赔付方式一般为每年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金,直至赔偿完毕或达到合同约定的期限。
一次性赔付方式即在一次性支付全部赔偿金后,赔偿责任终止。
四、受理赔案件所需资料1、保险合同2、医院出具的伤残证明3、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身份证明文件4、银行卡号5、其他证明文件,如意外事故报案号、法院文书等。
保险公司在受理残疾赔付申请时,需要被保险人提供完整的资料和证明文件,以便进行赔偿核实。
如果被保险人提供的资料不全或问题较多,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补充材料或进一步调查核实。
如果被保险人无法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保险公司将无法受理赔付申请。
总之,保险公司残疾赔偿金的赔付标准取决于被保险人的伤残程度和保险合同的约定。
请被保险人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认真阅读保险合同的条款和要求,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在发生意外事故导致残疾时,立即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文件,以便保险公司及时处理赔付申请。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392da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1.png)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伤残等级是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的评定等级。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我国对于不同伤残等级的工伤职工有相应的赔偿标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伤残等级1-10的赔偿标准。
首先,伤残等级1-3级的赔偿标准。
对于伤残等级1-3级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伤残津贴的3倍。
伤残津贴是按月发放的,发放期限为伤残等级确定之日起至法定退休年龄止。
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月工资的30%,二级伤残为月工资的25%,三级伤残为月工资的20%。
其次,伤残等级4-6级的赔偿标准。
对于伤残等级4-6级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伤残津贴的6倍。
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为,四级伤残为月工资的15%,五级伤残为月工资的10%,六级伤残为月工资的5%。
接下来,伤残等级7-10级的赔偿标准。
对于伤残等级7-10级的工伤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伤残津贴的10倍。
伤残津贴的发放标准为,七级伤残为月工资的4%,八级伤残为月工资的3%,九级伤残为月工资的2%,十级伤残为月工资的1%。
此外,对于因工伤致残需要雇佣辅助人员照料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辅助人员工资,并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总之,伤残等级1-10的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工资水平来确定的。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工伤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待遇和保障。
希望广大劳动者能够了解自己的权益,合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履行相应的赔偿责任,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共赢的局面。
多处伤残如何计算赔偿系数
![多处伤残如何计算赔偿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296f060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0.png)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二十八条受害人构成两处以上伤残等级的,在最高伤残等级残疾赔偿金赔偿指数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处增加相应的赔偿附加指数。
附加指数从一级至十级分别确定为10%,9%,8%,……,1%,但附加指数之和不超过10%,赔偿指数总和不超过100%。
个人理解:受害人构成多处伤残的,以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指数为基础,每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按所增加伤残的伤残赔偿指数的十分之一确定,累计增加的伤残赔偿指数最高不得超过10%;多处伤残等级赔偿最高不超过100%。
例:某受害人构成一处八级伤残、一处九级伤残、一处十级伤残,在计算残疾赔偿金时,应在最高伤残八级的赔偿指数30%基础上,提高一处九级伤残赔偿指数2%(即九级伤残赔偿指数20%的十分之一)和一处十级伤残赔偿指数1%(即十级伤残赔偿指数10%的十分之一),即该受害人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指数应为30%+2%+1%=33%。
案例1:2021-10-27肥西县人民法院(2021)皖0123民初****号,交通事故评定九级、十级、十级、十级伤残,赔偿系数23% 案例2:2021-03-03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2019)皖0111民初*****号,交通事故评定八级、十级、十级伤残,赔偿系数32% 案例3:2020-11-07肥西县人民法院(2020)皖0123民初****号2020-11-07,四处十级伤残,赔偿系数13%。
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公式
![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b5f9b5e312b3169a451a48e.png)
在GB18667-2002附录B中,列出了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公式,这个公式是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来计算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金的法定公式,公式如下:n nC=Ct×C1×(Ih+∑Ia,i)(∑Ia,i≤10%,i=1,2,3……i=1 i=1nn,多处伤残) (Ih+∑Ia,i≤100%)i=1在这个公式后,附录B是这样让我们理解公式运用的: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Ct——伤残赔偿总额,元;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Ih——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n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h +∑Ia,i ≤100i=1%;n∑Ia,i——“∑” 这个符号读“西格玛”,在数学上是i=1指数连加的意思。
指伤残赔偿附加指数连加,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n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i≤10%)。
i=1上述计算公式中的各项指标,涉及了法律知识,更涉及到数学中函数求和公式的运用,而法律工作者大多数是学文科出身,数学一般不是文科学生的所长,因此,很多法律工作者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基于此,笔者认为,要理解并正确运用好该公式,关键在于对公式中各项指标的正确理解。
笔者结合个案经验和审判实践对各指标分别作出自己的解读:C——指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以货币单位元表示,即受害人应该得到的伤残赔偿金总额;Ct——指伤残赔偿总额,以货币单位元表示,即设定受害人达到最高残级(按一级伤残计)能得到的伤残赔偿金总额,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中规定是20年,即用受诉法院上一年度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就是伤残赔偿总额;C1——指赔偿责任系数,即事故责任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按一般情况,交通事故责任中对赔偿义务主体的责任包括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全部责任、同等责任和无责任,这五种责任相对应的损害赔偿负担比例由法官在处理具体案件中根据案情在0%≤C1≤100%中确定,实际表达的意思就是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Ih——指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道路交通事故多个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道路交通事故多个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公式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4e09a17bd64783e09122b85.png)
道路交通事故多个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公式是什么?道路交通事故多个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公式是伤残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
一般来说,而在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中,如果是双方对于赔偿而定金额没有太大的争议的,就可以自行协商处理。
一、道路交通事故多个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构成多个伤残等级的残疾赔偿金按照该公式计算:C=Ct×C1×(Ih ∑Ia,i)(∑Ia,i≤10%,i=1,2,3……n,多处伤残)式中符号含义: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Ct:伤残赔偿总额,按其中最高一个级别计算。
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Ih: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一个的伤残赔偿指数(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
二、处理交通事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不要随便签署赔偿协议发生交通事故后,有的当事人不了解案件审理程序,担心打官司麻烦,时间长,为了息事宁人,与肇事方了签订赔偿协议。
律师根据多年办案经验提醒您:如果您不了解案件赔偿程序,草率签订协议,会严重侵害您的权益,以致赔偿数额较低,事后不能再行主张。
本律师团队专业处理交通事故,会在短时间内为您争取到满意的赔偿。
2、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治疗发生交通事故后,特别是受害人被送到医院后,因肇事者不愿支付医疗费,受害人家属延误治疗,以等待肇事者支付医疗费再治疗。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家属及时治疗,先行垫付医疗费,事后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掌握对方信息交通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掌握对方信息,对于外地车辆,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以保障权利能力得到主张,判决能够得到履行。
4、理赔中不要将任何原件交给对方对于事故发生后,在和对方协商的过程中,尤其是对方要向保险公司理赔时,切勿将有关医疗凭证及诊断时医院拍摄的片子,交警部门的认定书的原件交给对方。
残疾等级1-10赔偿标准
![残疾等级1-10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b6684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0.png)
残疾等级1-10赔偿标准残疾等级赔偿标准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因工作或其他原因造成残疾的人士提供经济赔偿和保障。
在中国,残疾等级分为1至10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赔偿标准和权益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残疾等级1至10的赔偿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一、残疾等级1-3赔偿标准残疾等级1至3属于轻度残疾,赔偿标准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残疾等级1的赔偿金额为伤残补助金的5%,残疾等级2为10%,残疾等级3为15%。
此外,根据受害人的实际需求和损害程度,还可以获得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相关赔偿。
二、残疾等级4-6赔偿标准残疾等级4至6属于中度残疾,赔偿标准相对较高。
一般来说,残疾等级4的赔偿金额为伤残补助金的20%,残疾等级5为25%,残疾等级6为30%。
与轻度残疾相比,中度残疾的赔偿金额更高,并且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保障,如康复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
三、残疾等级7-10赔偿标准残疾等级7至10属于重度残疾,赔偿标准最高。
一般来说,残疾等级7的赔偿金额为伤残补助金的35%,残疾等级8为40%,残疾等级9为45%,残疾等级10为50%。
对于重度残疾人士,除了基本的赔偿金额外,还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救助和照顾,如生活护理费、特别照顾费等。
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还会为重度残疾人士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待遇,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尊严。
四、赔偿标准的调整与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残疾等级赔偿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为了确保残疾人士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定期对赔偿标准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还应加强对残疾人士的关爱和照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五、总结与展望残疾等级1至10赔偿标准是保障残疾人士权益的重要制度,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关注残疾人士的生活需求和权益保障,不断完善残疾等级赔偿标准,提高赔偿标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一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22b71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5.png)
一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伤残赔偿标准是指根据被保险人在事故中受到的伤害程度,由保险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相应的赔偿。
一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是我国《劳动保险条例》中规定的伤残程度分级标准,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给予不同的赔偿金额。
下面将逐级介绍一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以便大家了解相关规定。
一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最轻微程度。
一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五倍。
二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二轻微程度。
二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四倍。
三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三轻微程度。
三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三倍。
四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四轻微程度。
四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二倍。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五轻微程度。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一倍。
六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六轻微程度。
六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十倍。
七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七轻微程度。
七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九倍。
八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八轻微程度。
八级伤残赔偿标准为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八倍。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指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被保险人身体机能结构的永久性损害程度为十级伤残标准中的第九轻微程度。
多个伤残等级的计算方法
![多个伤残等级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75949c849649b6648d747f0.png)
多个伤残等级的计算方法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从10%到%1,即:一级伤残10%;二级基数×年限×90% 二级伤残9%;三级基数×年限×80% 三级伤残8%;四级基数×年限×70% 四级伤残7%;五级基数×年限×60% 五级伤残6%;六级基数×年限×50% 六级伤残5%;七级基数×年限×40% 七级伤残4%;八级基数×年限×30% 八级伤残3%;九级基数×年限×20% 九级伤残2%;十级基数×年限×10% 十级伤残1%;9、残疾辅助器具费: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10、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
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11、康复费及后续治疗相关费用: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赔偿标准一般以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12、定残后护理费: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
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多个伤残等级伤残系数的计算
![多个伤残等级伤残系数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1174e9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7c.png)
多个伤残等级伤残系数的计算
⼀、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为:
⼀级:100%;⼆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级:30%;九级:20%;⼗级:10%。
如两个⼗级、⼀个九级,则其中最⾼等级为九级,九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20%;⼜如⼀个五级、⼀个七级和⼀个九级,则其中最⾼等级为五级,五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60%。
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在存在⼏个伤残等级的情况下只计算最⾼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按附加指数计算。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是指在有多个伤残等级时,由于只计算最⾼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每增加⼀处伤残按另外的赔偿⽐例计算,该赔偿⽐例是附加计算的,因此被称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百分⽐表⽰,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取值范围为:0≤Ia≤10%,也就是说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必须⼩于10%。
存在⼀级伤残时,其他等级被吸收,不计算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和伤残赔偿指数不同。
对伤残赔偿指数上述标准有明确规定,不同伤残等级都有对应⽐例(指数)。
⽽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则没有具体规定,不同伤残等级没有对应⽐例(指数)。
所以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
有的是在取值范围内(0≤Ia≤10%)由法官⾃由裁量;有的是五级以下⼀个固定值,五级以上⼀个固定值。
Ia的合理取值应为:⼆级为10%,三级为9%,四级为8%,五级为7%,六级为6%,七级为5%,⼋级为4%,九级为3%,⼗级为2%。
多个伤残等级,残疾赔偿金、抚养费计算方法
![多个伤残等级,残疾赔偿金、抚养费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e34250d52ea551810a68728.png)
一人如有多个伤残等级,残疾赔偿金、抚养费计算方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凡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一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18667-2002)》,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同时废止。
至此,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从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那么如何计算多个伤残等级涉及的残疾赔偿金,我下面用通俗点的说法进行说明。
其公式: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
注明:其中“伤残赔偿总额”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龄来计算确定,即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赔偿责任系数”就是交通事故中事故责任方应承担责任的比例,如对方全责则为100%。
“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指在几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
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为: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是指在有多个伤残等级时,由于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每增加一处伤残按另外的赔偿比例计算,该赔偿比例是附加计算的,因此被称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用百分比表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取值范围为:0≤Ia≤10%,也就是说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必须小于10%。
存在一级伤残时,其他等级被吸收,不计算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和伤残赔偿指数不同。
2022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2022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0d80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e.png)
2022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一般工伤具体赔偿标准中的一至十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要求、法律依据。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法律常识:伤残1到10级赔偿标准如下: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x27个月。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9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较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x25个月。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8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较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x23个月。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工资的80%,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较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x21个月。
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如果未退出工作岗位,应继续享受原工资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如何计算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金
![如何计算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金](https://img.taocdn.com/s3/m/18a5437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4.png)
如何计算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按照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个伤残等级最⾼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 ……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此公式进⾏计算。
对于这个问题的详细内容,下⾯店铺⼩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如何计算多处伤残的残疾赔偿⾦1、计算公式: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个伤残等级最⾼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 ……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
2、其中“伤残赔偿总额”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龄来计算确定,即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均可⽀配收⼊或者农村居民⼈均纯收⼊标准,按⼆⼗年计算。
但六⼗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岁减少⼀年;七⼗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赔偿责任系数”就是交通事故中事故责任⽅应承担责任的⽐例,如对⽅全责则为100%。
“⼏个伤残等级最⾼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指在⼏个伤残等级中最⾼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
⼆、伤残赔偿标准1、医疗费、住院伙⾷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宿费。
2、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活护理费。
3、停⼯留薪期⼯资。
4、次性伤残补助⾦。
5、伤残津贴。
6、⼀次性伤残就业补助⾦和⼀次性⼯伤医疗补助⾦。
根据我国《⼯伤保险条例》第三⼗四条规定:⼯伤职⼯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活护理的,从⼯伤保险基⾦按⽉⽀付⽣活护理费。
⽣活护理费按照⽣活完全不能⾃理、⽣活⼤部分不能⾃理或者⽣活部分不能⾃理3个不同等级⽀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平均⼯资的50%、40%或者30%。
伤残鉴定等级1-10赔偿标准2023年
![伤残鉴定等级1-10赔偿标准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b4b50b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e.png)
伤残鉴定等级1-10赔偿标准2023年
一、1到10级伤残等级标准赔偿是多少?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五级至十级伤残,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的,还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至十级伤残,至少有一般的人身损害和工伤两种伤残标准,两个标准的赔偿金计算方式不同。
简而言之:对一般的人身损害的,按《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另外,还有精神损害抚慰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意见有不同的标准。
至于其他赔偿项目,根据具体情况计算。
二、伤残鉴定去哪里进行鉴定?
属于工伤的,伤残等级评定在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属于其他情形的,到具有相关资质的当地司法鉴定所做。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1—10级伤残赔偿标准
![1—10级伤残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d6e11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9.png)
1—10级伤残赔偿标准伤残赔偿标准是指根据受害人因意外事故而导致的身体伤害程度,从而确定其应当获得的赔偿金额。
在我国,伤残赔偿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不断修订的,其目的是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让受害人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赔偿。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1—10级伤残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不同等级的伤残,其赔偿标准是有所区别的。
一般来说,伤残等级越高,赔偿金额也就越高。
具体来说,1—10级伤残赔偿标准如下:1级伤残,由于事故导致身体功能有轻微障碍,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一般赔偿金额在3万元左右。
2级伤残,由于事故导致身体功能有一定障碍,但影响较小,一般赔偿金额在5万元左右。
3级伤残,由于事故导致身体功能有较大障碍,但尚能自理生活的,一般赔偿金额在8万元左右。
4级伤残,由于事故导致身体功能有较大障碍,需他人帮助照料的,一般赔偿金额在12万元左右。
5级伤残,由于事故导致身体功能有重大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一般赔偿金额在20万元左右。
6级伤残,由于事故导致身体功能有重大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且需要长期护理的,一般赔偿金额在30万元左右。
7级伤残,由于事故导致身体功能有重大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且需要长期护理的,一般赔偿金额在40万元左右。
8级伤残,由于事故导致身体功能有极大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且需要长期护理的,一般赔偿金额在50万元左右。
9级伤残,由于事故导致身体功能有极大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且需要长期护理的,一般赔偿金额在60万元左右。
10级伤残,由于事故导致身体功能完全丧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一般赔偿金额在80万元左右。
以上是1—10级伤残赔偿标准的具体金额,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赔偿金额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受害人的年龄、职业、家庭情况等。
因此,在确定具体赔偿金额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两个伤残等级残疾赔偿金的计算
![两个伤残等级残疾赔偿金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24cc5b71a37f111f1855b2a.png)
自2002年12月1日起,凡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一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18667-2002)》。
该标准规定,构成多个伤残等级的残疾赔偿金按照以下公式计算:C=Ct×C1×(Ih+∑Ia,i)(∑Ia,i≤10%,i=1,2,3……n,多处伤残) 式中符号含义: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Ct:伤残赔偿总额,按其中最高一个级别计算。
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Ih: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一个的伤残赔偿指数(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
对于上述计算公式的通俗表达为: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
其中“伤残赔偿总额”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龄来计算确定,即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赔偿责任系数”就是交通事故中事故责任方应承担责任的比例,如对方全责则为100%。
“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指在几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
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为: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如两个十级、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九级,九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20%;又如一个五级、一个七级和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五级,五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60%。
这里需要注意,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在存在几个伤残等级的情况下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按附加指数计算。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1ce01c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5.png)
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伤残等级1-10赔偿标准1. 伤残等级1赔偿标准:伤残等级1是指轻微伤残,身体功能有轻微损伤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赔偿标准如下:- 赔偿金额:根据伤残程度和具体损伤情况确定,普通在总赔偿金额的1%摆布。
2. 伤残等级2赔偿标准:伤残等级2是指轻度伤残,身体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但仍能自理和从事轻体力劳动。
赔偿标准如下:- 赔偿金额:根据伤残程度和具体损伤情况确定,普通在总赔偿金额的2%摆布。
3. 伤残等级3赔偿标准:伤残等级3是指中度伤残,身体功能受到较严重的损伤,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仍能从事轻体力劳动。
赔偿标准如下:- 赔偿金额:根据伤残程度和具体损伤情况确定,普通在总赔偿金额的5%摆布。
4. 伤残等级4赔偿标准:伤残等级4是指较重伤残,身体功能明显受限,不能从事工作,需要常年照料。
赔偿标准如下:- 赔偿金额:根据伤残程度和具体损伤情况确定,普通在总赔偿金额的10%摆布。
5. 伤残等级5赔偿标准:伤残等级5是指重度伤残,身体功能丧失或者部份丧失,彻底丧失劳动能力。
赔偿标准如下:- 赔偿金额:根据伤残程度和具体损伤情况确定,普通在总赔偿金额的20%摆布。
6. 伤残等级6赔偿标准:伤残等级6是指严重伤残,身体功能彻底丧失,需要长期护理或者机械辅助。
赔偿标准如下:- 赔偿金额:根据伤残程度和具体损伤情况确定,普通在总赔偿金额的30%摆布。
7. 伤残等级7赔偿标准:伤残等级7是指极重伤残,身体功能彻底丧失,且有生命危(wei)险。
赔偿标准如下:- 赔偿金额:根据伤残程度和具体损伤情况确定,普通在总赔偿金额的40%摆布。
8. 伤残等级8赔偿标准:伤残等级8是指非常严重伤残,身体功能彻底丧失,生命无法维持。
赔偿标准如下:- 赔偿金额:根据伤残程度和具体损伤情况确定,普通在总赔偿金额的50%摆布。
9. 伤残等级9赔偿标准:伤残等级9是指极其严重伤残,身体功能彻底丧失,生命垂危。
工伤多处伤残叠加计算方法
![工伤多处伤残叠加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2904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d.png)
工伤多处伤残叠加计算方法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工伤事故频发,导致越来越多的工人遭受不同程度的伤残。
伤残程度不同,对工人的生计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因此,如何公平合理地计算工人的伤残赔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工伤赔偿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人工伤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伤残赔偿金=基本赔偿金×伤残程度系数×工龄系数。
其中,基本赔偿金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三倍计算的,伤残程度系数是根据工人的伤残程度确定的,工龄系数是根据工人的工龄确定的。
然而,对于多处伤残的工人来说,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并不适用。
因为多处伤残会造成伤残程度的叠加效应,即不同部位的伤残程度相加后的总伤残程度要高于单一部位的伤残程度。
如果按照现有的伤残赔偿金计算方法,很难公平地计算多处伤残工人的伤残赔偿金。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伤多处伤残叠加计算方法,旨在解决多处伤残工人伤残赔偿金计算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问题。
一、工伤多处伤残叠加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工伤多处伤残叠加计算方法是基于伤残程度的叠加效应原理而提出的。
具体来说,就是将不同部位的伤残程度按照一定的比例相加,得出总伤残程度,然后再按照现有的伤残赔偿金计算方法计算伤残赔偿金。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不同部位的伤残程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因此,如果单独计算每个部位的伤残程度,会忽略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而将不同部位的伤残程度相加后再计算伤残赔偿金,可以更好地反映工人的实际伤残程度,使赔偿更加公平合理。
二、工伤多处伤残叠加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1. 确定不同部位的伤残程度首先,需要对工人的不同部位的伤残程度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现有的伤残评定标准,如《工伤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标准》等。
根据评定结果,可以得出每个部位的伤残程度。
1一10级伤残标准及赔偿
![1一10级伤残标准及赔偿](https://img.taocdn.com/s3/m/e3e5cf5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2.png)
1一10级伤残标准及赔偿1. 第一级:胸廓、腹壁、颈部、面部或未定级伤残,可按照最高一级丧失劳动能力的30%计算赔偿金。
2. 第二级:一只手或一只脚伤残,或视力单眼失明,或语言障碍等,可按照最高一级丧失劳动能力的40%计算赔偿金。
3. 第三级:手脚残废,仅存一肢活动,或视力双眼失明、或听力双耳丧失,或智力残疾等,可按照最高一级丧失劳动能力的50%-60%计算赔偿金。
4. 第四级:双肢残废或身体残疾,或严重智力障碍等,可按照最高一级丧失劳动能力的70%-80%计算赔偿金。
5. 第五级: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严重照顾,或丧失全部劳动能力,可按照最高一级丧失劳动能力的100%计算赔偿金。
此外,还需要明确的是,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根据事故责任方、被害人的实际损失和国家规定的最高赔偿限额等因素来确定的。
如果被害人所受损失超过最高限额,则可能会根据事故责任方的承诺或法院的裁决进行赔偿。
同时,在伤残赔偿金的计算中,还可能会考虑到被害人的年龄、工作经验、收入水平等因素,以及康复治疗和精神损害等方面的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伤残赔偿时,应当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并尽量避免私下解决和非法收受赔偿金等行为。
对于伤残赔偿金额的分配和使用,应当合理规划和管理,确保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此外,伤残赔偿金的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到索赔的时效性。
一般来说,索赔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超过规定的时限则可能无法获得赔偿。
因此,在受到事故伤害后,被害人应尽快向相关机构或律师咨询索赔事宜,并在规定的时限内提起诉讼,以尽早获得赔偿。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预防事故的发生是最为重要的。
人们应该注重各种交通工具和器材的安全使用,遵守交通法规和规定,增强安全意识,减少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
对于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力保护自身权益。
伤残等级合并计算方法
![伤残等级合并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5fd53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d.png)
伤残等级合并计算方法咱今儿个就来说说伤残等级合并计算方法。
你想想啊,这伤残等级就好比是生活给咱出的一道道难题。
咱先说一级伤残,那可真是严重得很呐!就像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给人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级伤残呢,也不轻松,就如同背着重重的石头走路。
那要是遇到多个伤残等级咋办呢?这就需要咱来合并计算啦!就好像把不同的困难放在一起,得想个法子去解决它们。
比如说有个是三级伤残,另一个是五级伤残,咱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加在一起,得有个合理的算法。
这算法呢,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
咱得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有时候可能要考虑到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好比说这个伤残对日常活动的限制有多大。
好比说,一个人腿不太方便是四级伤残,眼睛又有点看不清是六级伤残,那这加起来可就不是简单的四加六啦!这得考虑到腿不方便对生活的影响和眼睛看不清对生活的影响,然后再去算个合适的结果出来。
咱再想想,要是有人同时有身体上的伤残和心理上的创伤,那这计算起来不就更复杂了嘛!身体上的伤看得见摸得着,可心理上的伤有时候藏得更深呢!这就需要更细心、更全面地去考量啦。
这伤残等级合并计算可真是个技术活啊,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
得像个细心的工匠一样,一点一点地去琢磨,去计算。
而且啊,这可不是只在纸上算算就行的事儿,还得结合实际情况。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就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所以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你说要是算错了会咋样?那可不得了哇,对人家伤者多不公平呀!所以咱可得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总之呢,伤残等级合并计算方法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关系到伤者的权益和保障。
咱得好好去研究,去掌握,这样才能给伤者一个公正合理的结果。
可别小瞧了这事儿,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你说是不是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多个伤残等级,残疾赔偿金如何计算[案情]原告王某。
被告陈某。
被告某保险公司。
2006年10月1日16时许,陈某驾驶苏03-63759号变型拖拉机,沿新沂市市区徐海路由东向西行驶至墨河农行门前地段,遇由南向北推自行车过路的王某,发生侧面相撞,致王某受伤,自行车损坏。
经新沂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认定:因王某、陈某双方的过错导致该事故,且作用相当,王某、陈某承担该事故的同等责任。
王某伤后在新沂市中医院住院治疗35天,支出医疗费21938.29元。
2006年11月14日新沂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大队委托徐州求是司法鉴定所对王某进行伤残等级鉴定,2006年11月17日徐州求是司法鉴定所作出[2006]临鉴字第776号鉴定结论:王某其脾破裂伤残程度为八级,其肋骨骨折伤残程度为十级,其结肠破裂修补伤残程度为十级。
陈某在某保险公司为其拖拉机投保了第三者综合责任险,保险金额为50000元,保险期间自2006年4月20日零时至2007年4月19日二十四时止。
2006年11月14日王某起诉至新沂市法院,要求二被告赔偿其受伤后造成的损失:医疗费22094.29元,鉴定费700元,误工费1971.05元,护理费1452.35元,住院伙食补助费525元,营养费175元,残疾赔偿金33766.4元,合计60684.09元中的70%即42478.86元。
[审判]新沂市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双方对交警部门所作事故责任认定无异议,予以采信,因王某与陈某负事故同等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和《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五十二条的规定,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应当减轻机动车方30%至40%的赔偿责任。
故王某主张陈某按70%的责任赔偿较为合理,法院予以采纳。
在此基础上,二被告按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各自的赔偿责任。
据此,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决如下:王某受伤后造成的损失:医疗费22094.29元,鉴定费700元,误工费1971.05元,护理费1452.35元,住院伙食补助费525元,营养费175元,残疾赔偿金33766.4元,合计60684.09元,由陈某和某保险公司赔偿70%,即42478.86元。
其中由陈某赔偿20%,即8495.77元;某保险公司赔偿80%,即33983.09元。
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请。
[评析]在交通事故中,存在大量受伤者所受伤害构成伤残的情况,出现多个伤残等级的情形也不少,在此情况下,残疾赔偿金如何计算?首先看一下残疾赔偿金的性质。
残疾赔偿金是对残疾而导致的收入减少或者生活来源丧失给予的财产损害性质的赔偿,还是对赔偿权利人遭受精神损害给予的精神损害抚慰性质的赔偿?这在理论和实务上并不是一个十分明确的问题。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在理论上采取“劳动能力丧失说”,即根据因伤致残的受害人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客观计算其未来的收入损失;同时规定应考虑职业因素对受害人未来收入的影响,予以斟酌平衡,并规定赔偿期限按照二十年固定期限,实行定型化赔偿。
上述表明,残疾赔偿金的性质应属财产损害赔偿,是对受害人受伤致残后收入损失的赔偿。
根据该条款规定,计算残疾赔偿金应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作为考虑因素,实务中经常以伤残等级来评判掌握赔偿多少。
其次,在大量的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存在多个伤残等级,应如何把握等级进行赔偿,对正确救助受害人将起到积极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但该条款并未对多个伤残等级情况计算赔偿费用进行细化规定。
自2002年12月1日起,凡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一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GB18667-2002)》,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同时废止。
至此,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从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该国家标准对多等级伤残的计算规定如下: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有下式:C=Ct×C1×(Ih+∑Ia,i)(∑Ia,i≤10%,i=1,2,3……n,多处伤残)式中:C为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Ct为伤残赔偿总额;C1为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Ih为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 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
对于上述计算公式的通俗表达可以为: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
其中“伤残赔偿总额”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龄来计算确定,即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赔偿责任系数”就是交通事故中事故责任方应承担责任的比例,如对方全责则为100%。
“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指在几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
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为: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如两个十级、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九级,九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20%;又如一个五级、一个七级和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五级,五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60%。
这里需要注意,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在存在几个伤残等级的情况下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按附加指数计算。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是指在有多个伤残等级时,由于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每增加一处伤残按另外的赔偿比例计算,该赔偿比例是附加计算的,因此被称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用百分比表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取值范围为:0≤Ia≤10%,也就是说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必须小于10%。
存在一级伤残时,其他等级被吸收,不计算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和伤残赔偿指数不同。
对伤残赔偿指数上述标准有明确规定,不同伤残等级都有对应比例(指数)。
而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则没有具体规定,不同伤残等级没有对应比例(指数)。
所以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
有的是在取值范围内(0≤Ia≤10%)由法官自由裁量;有的是五级以下一个固定值,五级以上一个固定值。
Ia的合理取值应为:二级为10%,三级为9%,四级为8%,五级为7%,六级为6%,七级为5%,八级为4%,九级为3%,十级为2%。
本案中,王某其脾破裂伤残程度为八级,其肋骨骨折伤残程度为十级,其结肠破裂修补伤残程度为十级。
故该费用的赔偿应高于一个八级的赔偿,具体计算公式应为5276元/年×20年×(30%+2%+2%)=35876.8元。
王某主张的金额在此数额之内,应为合理,法院予以支持。
医疗费有个计算公式这笔费用包括为恢复健康需要就医治疗支出的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住院费、药费等。
按照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当事人创伤治疗所必需的费用计算。
具体数额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费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交通事故当事人身体受到损害,原则上应在县级以上(含)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但因抢救的需要,受伤的当事人也可以到离案发地最近的医疗机构(包括县级以下各种医疗机构)救治;交通事故当事人受伤经治疗伤情平稳,但仍需继续进行康复、对症等治疗的,经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可以在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或者门诊治疗,其治疗费用一并计算。
交通事故当事人在医院治疗期间需要外购药品的,应当由该医疗机构出具相应的证明,并与伤情治疗的需要相符;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经原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同意,擅自转院治疗的,对其因转院治疗增加的费用,将不予支持。
但确有因原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的治疗条件不同意受害人转院或有其他正当理由的除外。
计算公式为: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误工费与收入状况有关误工费,是根据当事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的。
它包括两部分,一是伤者本人治疗创伤造成误工发生的费用。
二是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其亲属或委托代理人来队处理交通事故误工造成经济减少的费用。
伤者本人的误工时间根据当事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治证明确定。
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最终评定伤残的前一日。
伤残评定时机,按照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GB18667—2002)的有关规定确定。
目前公安部正在起草《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待其发布后,即可按其规定计算误工时间。
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当事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元/月)×误工时间。
(1)有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额=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
(2)无固定收入人员的误工费赔偿金=最近三年收入总和÷3年÷12个月×误工时间。
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误工时间。
护理费有级别之分据介绍,护理费要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当事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
当事人出院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仍需继续护理的,必须由该医疗机构出具医嘱证明或诊断书确定护理时间和护理人数。
时间超过3个月仍需护理依赖的,应申请鉴(评)定机构对当事人是否需要护理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