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唾液酸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早在1957年,Blix就从颌下腺粘蛋白中分离出唾液酸(Sialic acid),并建立了唾液酸的命名规则[1],但在很长时期内人们对其生理功能了解甚少,其化学结构在1960年才被确切地测定出来。

随着现代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唾液酸的生理活性已逐渐被认识,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应用。

本文就近年来唾液酸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1 唾液酸的来源唾液酸(Sialic acid,SA)是九碳糖神经氨酸酰化物的总称。

唾液酸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已经发现许多生物体内存在唾液酸,它通常位于细胞膜最外层的糖类部分和分泌的糖复合物(糖脂、糖蛋白和脂多糖)的关键位置,是糖复合物结构和功能多样化的重要物质基础[2,3]。

随着生物进化程度的升高,唾液酸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断增加,进化程度较低的生物,如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均极少有唾液酸的存在。

在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体内普遍存在唾液酸,人体中脑的唾液酸含量最高,人脑灰质中的唾液酸含量是肝、肺等内脏器官的15倍[4]。

唾液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母乳,在牛奶、鸡蛋和奶酪中也存在唾液酸。

至今自然界中被报道的唾液酸有30多种[5],最常见的是N-乙酰基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 , NANA),其结构如附图所示。

2 唾液酸的测定方法唾液酸的物理分析方法很多,有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6]、高效液相色谱法[7]、核磁共振法[8]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9]。

这些技术可用于生物样品的分离和测定,还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唾液酸,为唾液酸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2.1 分光光度法唾液酸与一些试剂反应能产生颜色,可用于直接定性检测和定量测定。

这些试剂包括硫代巴比妥酸、R-试剂和间苯二酚-过碘酸/盐酸等。

游离唾液酸被过碘酸氧化生成β-甲酰丙酮酸,后者与2-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在549nm处有最大吸收峰[10]。

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李绍顺( 第二军医大学药理教研室上海200433)摘要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组织中, 是构成细胞表面的复合糖质的组成分。

在各种生命活动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们还是某些毒素的受体和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部位。

近年来,以唾液酸为先导进行生物活性物质的探索成为新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这些研究包括抗癌转移、抗早老性痴呆、抗病毒、抗炎药物等。

本文综述了该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关键词唾液酸生理作用生物学研究药物研制1引言唾液酸( Sialic acid) 最早由Blix 从唾液腺粘蛋白中提取分离得到, 因而命名为唾液酸。

而后, Klenk 由神经节甙脂( Gangliosides) 中分离出结晶性的多羟基氨酸, 并命名为神经氨酸( Neuraminic acid) 。

日本的山川民夫将在红细胞膜的研究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物质命名为Hemataminic acid.Kuhn 等从牛的初乳中分离得到Lactaminic acid. Zilliken 等从母乳中得到Gainaminicacid. 山川等又从马的血清中分离得到Serolactaminicacid. 经结构分析确认这些化合物实际与唾液酸为同一类物质。

1957 年, Bliz 等提出把这些氨基糖酸的基本结构( 5-amino-3, 5-dideox y-D-glycero-D-g lacto-nonulo pyr anosonic acid) 定名为神经氨酸, 而把神经氨酸的一系列酰化物叫唾液酸。

随着唾液酸衍生物的不断发现及合成研究进展, 1984 年小仓治夫等[ 1] 提议将唾液酸的定义扩大, 还包括神经氨酸的各种衍生物。

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的组织中,是构成细胞表面的复合糖质的组成分, 通常在糖蛋白和糖脂的末端以糖甙的形式存在。

特别是在脑、神经组织、血液、颌下腺、粘蛋白、初乳中存在较多, 有时在血清、体液和尿中也能发现游离的唾液酸。

唾液酸类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类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科技部2018年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2018ZX10302205-00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17411960500);上海市 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要薄弱学科建设资助项目(PWZbr2017-01)作者简介:别立翰,男,1985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糖类肿瘤标志物研究。

通信作者:高春芳,联系电话:。

唾液酸类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别立翰1, 房 萌1, 陆志成2, 高春芳1(1.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实验诊断科,上海 200438;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上海 200137)摘要: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唾液酸转移酶的异常表达可调节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异常唾液酸化可增强肿瘤细胞的黏附转移能力及对化疗药物的抗性。

唾液酸转移酶的异常表达还与肿瘤转移的组织器官特异性有关。

异常结构唾液酸修饰的糖蛋白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有重要价值,使寻找新型肿瘤标志物成为可能。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唾液酸化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以及血清唾液酸类标志物在肿瘤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

关键词:唾液酸化;唾液酸转移酶;肿瘤Research progress of sialic acid markers in tumor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BIE Lihan 1,FANG Meng 1,LU Zhicheng 2,GAO Chunfang 1.(1.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Shanghai Eastern Hepatobiliary Surgery Hospital ,Shanghai 200438,China ;2.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137,China )Abstract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s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sialyltransferase can regulat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umor cells. Abnormal sialylation can enhance the adhesion and metastasis ability of tumor cells ,and can enhance tumor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drugs.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sialyltransferase is also related to the tissue and organ specificity of tumor metastasis. Sialic acid-modified glycoproteins with abnormal structures are of valu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 evaluation of tumors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find new tumor markers.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related mechanisms of sialylation affecting tumor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recent years and the role of serum sialic acid markers in tum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Key words :Sialylation ;Sialyltransferase ;Tumor文章编号:1673-8640(2020)12-1304-06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20.12.025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糖链结构的变化与病理生理过程相关。

唾液酸与唾液酸识别蛋白研究进展

唾液酸与唾液酸识别蛋白研究进展
25子宫凝集素老鼠和人类子宫内膜内层的可溶性提取液含有一种血细胞凝集素该凝集素是一种能与红血球结合的蛋白质然而红血球并不是这类凝集素的天然配体而是一些生物学功能尚未搞清楚的唾液酸因此子宫凝集素与红血球的结合受到唾液酸识别机制的调控15i26精子唾液酸识别蛋白a23一唾液酸参与牛精子与卵带透明糖蛋白结合的相关调控精子皮层上的唾液酸识别蛋白能与卵带唾液酸结合促进受精卵的形成另外从皮层释放出来的唾液酸苷酶能将透明带上的唾液酸移除从而阻止多精受精16
未 发现 唾液酸 … 8 。
2 唾液酸识别蛋 白的种 类
唾液酸之所 以能与后 口动物一同进化 5 亿多年 , 必然有其特定 的功能 ,不仅仅是为细胞表面提供负
电荷 和 掩饰 糖 基 的残 链 ,随着 越 来越 多 的 能 与唾 液
有诸多生物学功效 ,其数量与种类可决定细胞的特 性 ,因此唾液酸在生物学研究及生物制药领域具有 重要价值 。唾液酸识别蛋白是一类能识别 唾液酸并 与之结合 的蛋 白类物质 ,两者结合后介导细胞 一细
沈清 清 ,等 :唾 液酸 与唾 液酸 识别 蛋 白研究 进 展
杂乱的状态 … ,但脊椎动物 白细胞表面并不会受到 补体旁路途径的攻击 ,一个原 因是宿主 自身 的浆膜
上存在一类内生物种特异性控制蛋 白;另一个原因 是 可溶性 的 H因子 吸附在细胞 表面起 到 了抑制 补
选择素除与癌症和炎症反应有关外,也参 与一 些 生 理上 的重 要 反应 ,例 如心 脏 病 发作 与 外伤 性 重 创 ,当血液流动暂时性停止后再重新恢 复流 动时, 选择素在其 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人们认为选择 素是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的研究对象,为诊 断试剂和肿瘤抑制剂提供了一个新 的研究方 向。 目 前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 1 , 1 1 ] 。

动物乳及婴幼儿配方奶中唾液酸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动物乳及婴幼儿配方奶中唾液酸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环境 的适应性[ 3 ] 。
唾液 酸 。后来其 定义扩 大 , 还包括神 经氨酸 的各种衍 生物 。现今研 究认为唾液 酸属 于糖 类 , 系统命名 为 5 一 氨基 一 3 , 5 一 二脱 氧一 D 一 甘油一 D 一 半乳壬 酮糖 , 根据 5号
f o mu r l a . Ke y wo r d s :s i a l i c a c i d;i n f a n t f o m ul r a;s a f e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1 唾液酸概 述 唾 液酸是 一类 带羧 基 的酸性 九 碳糖类 化 合 物 的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S h a n g h a i 2 0 43 0 6,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t h e r o l e s o f s i a l i c a c i d i n b r a i n a n d n e r v o u s s y s t e m o f a d u l t s a n d i n f a n t s h a v e b e e n a t t r a c t i n g wi d e l y a t t e n t i o n .A r e v i e w wa s e x e c u t e d wi t h r e s p e c t t o t he s t r u c t u r e,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a n d s p e c i a l b i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s i a l i c a c i d. A s a f e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c o n c e r n i ng s i a l i c a c i d a s a n e w-a d d e d i n g r e d i e n t t o i n f a n t

唾液酸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摘要:唾液酸是一类含有9个碳原子并具有吡喃糖结构的酸性氨基糖的总称,通常位于糖蛋白糖脂等复合物的末端,在细胞识别,促进大脑发育,抗炎和抗病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

本文就唾液酸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揭示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唾液酸;生理功能;人类健康与疾病唾液酸广泛的分布于各生物组织中,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的重要成分,目前发现的唾液酸主要是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 NeuAc),因此唾液酸多指N-乙酰神经氨酸。

在本文中,介绍了唾液酸与人类健康疾病相关的研究进展,揭示了唾液酸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密切关系。

1.唾液酸与婴幼儿健康唾液酸对于神经节苷脂的合成是必不可少的,而神经节苷脂是大脑皮质细胞表面的主要成分,对神经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食物中补充唾液酸可快速增加生命早期大脑皮质中唾液酸的含量,从而进一步促进脑部发育,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母乳是婴儿摄取唾液酸的主要来源,它主要以低聚糖,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

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女性母乳中唾液酸含量的研究发现,初乳,过渡乳,成熟乳和退化乳唾液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01.4mg/L,1445.9mg/L,395.3 mg/L和273.0mg/L,且早产母亲母乳中的唾液酸含量显著高于足月母亲[1]。

唾液酸在初乳中的含量十分丰富,随着哺乳期的延长,唾液酸的含量快速下降,产后三个月母乳中唾液酸含量可下降80%。

尽早的喂养母乳可以提供足量的唾液酸,有效地促进新生儿的脑部发育。

因此,母乳对于婴幼儿来说是最理想的食物,应当长期维持。

2. 唾液酸与早期肌肉发育研究表明,在胚胎期和产后发育过程中,唾液酸,尤其是聚合形式的唾液酸在骨骼肌中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肌肉分化与功能的发端有密切的关系。

Mirca Marini等研究了在胎儿发育的早期阶段,当重要的形态功能事件发生时,肢体骨骼肌中单体和聚体唾液酸的表达水平,评估唾液酸与骨骼肌发育的联系。

唾液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唾液酸(Sialic acid ,SA)是位于细胞膜最外层的糖类部分和分泌的糖复合物,现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表面标志物检测,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定量指标。

本文主要对唾液酸在恶性肿瘤治疗研究发展中的作用作出阐述,并就目前利用唾液酸在免疫学方面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行综述。

标签:唾液酸;恶性肿瘤;转移;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环境、遗传、免疫、内分泌等均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

唾液酸是神经氨酸的乙酰化衍生物,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细胞,是细胞膜的糖蛋白、糖脂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功能[1]。

唾液酸的含量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浸润及逃避宿主细胞的免疫监视等有密切关系。

1唾液酸的来历1927年,Landsteiner和Leuene[2]在制备特定动物脂类时发现有一种类似糖的组分,与Bial’s试剂反应呈紫色。

1935年,Klenk将这一组分命名为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

1957年,Blix从颌下腺粘蛋白中分离出具有同样特性的物质,将其命名为唾液酸并建立了唾液酸的命名规则。

1960年,唾液酸的化学结构被解析:唾液酸是指一系列含9个碳原子的羧基化单糖酰化衍生物的统称。

唾液酸通常以一种酸性单糖的形式存在,但也可以α-(α-2,3、α-2,6、α-2,8)连接形式形成不同种类的聚唾液酸。

唾液酸常位于细胞膜最外层的糖类部分和分泌的糖复合物(糖脂、糖蛋白和脂多糖)的关键位置,是糖复合物结构和功能多样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2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2.1血清唾液酸作为广谱恶性肿瘤标志物,对多种器官发生的恶性肿瘤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上可作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较好的定量指标,也适合于肿瘤大面积普查。

李小华、董志珍等[3]用血清中LSA与测定试剂在煮沸条件下,生成不稳定的蓝黑色化合物,经抽提后加入稳定剂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在580nm 处与标准同时比色,计算出LSA浓度。

一种唾液酸neu5ac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唾液酸neu5ac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唾液酸neu5ac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唾液酸neu5ac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的唾液酸衍生物,具体为sialic acid O-乙酰基丙酰化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背景技术唾液酸是一种重要的含氮糖酸,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它不仅参与到生物体内的细胞信号传递、免疫自身识别等生理过程中,而且还具有振动波功与生物体的交互作用的物理化学作用。

因此,唾液酸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唾液酸衍生物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已有多种唾液酸衍生物被合成和研究,如N-醋基唾液酸、N-丙酰基唾液酸、O-醇基丙酰化唾液酸等。

这些衍生物不仅具有唾液酸的基本特性,而且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

例如,更好的水溶性、更强的生物活性等,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的唾液酸衍生物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由于它们的特殊结构,唾液酸衍生物容易发生分解、水解等反应,导致稳定性下降,生物活性丧失。

另外,唾液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也面临着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的唾液酸衍生物,并提高它们的制备效率,以实现真正的应用。

发明内容基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唾液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提高唾液酸衍生物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降低制备成本,实现其广泛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sialic acid O-乙酰基丙酰化衍生物,化学式为:该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可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1制备sialic acid O-乙酰基丙酰化衍生物如下:将唾液酸(50 mg)溶解于60 mL甲酸中,室温下反应1h;加入N-丙酰乙醇胺(56 mg),反应37°C/18h。

与唾液酸化相关生物学功能

与唾液酸化相关生物学功能

与唾液酸化相关生物学功能
唾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液体之一,其酸化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唾液中的酸化作用主要由唾液中的酸性酶及其他成分共同完成。

本文将围绕“与唾液酸化相关的生物学功能”这一主题,详细介绍唾液酸化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一、唾液酸化的过程
唾液酸化的主要成分是唾液酸性酶,其能够将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为较小的碎片,从而促进唾液的酸化作用。

同时,唾液中还含有一些酸性物质,如CO2、乳酸等,它们也能够促进唾液的酸化作用。

唾液酸化的过程主要包括酸性酶的分泌、酸性物质的生成以及口腔环境的变化等过程,这些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溶解。

二、唾液酸化对人体的生物学意义
1、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唾液酸化是人体内有机物质消化的第一道工序,它可以将食物中的淀粉类物质分解为较小的碎片,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这些碎片能够被小肠粘膜中的酶进一步分解,释放出养分,如葡萄糖、乳糖等,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2、维持口腔健康
唾液酸化作用能够维持口腔的PH值,保持口腔环境的稳定。

这种稳定的环境不仅可以防止口腔细菌的繁殖,而且还可以促进口腔伤口的愈合和预防口腔疾病,如口臭、口腔溃疡等等。

3、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唾液酸化中的酸性酶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特别是在牙齿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唾液酸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预防牙齿脱落和龋齿等牙齿疾病,最终有助于保持健康的口腔。

总之,唾液酸化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它对人体的健康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环境和口腔卫生习惯,以保持唾液酸化功能的良好状态。

唾液酸糖苷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糖苷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糖苷化反应的研究进展摘要】唾液酸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糖酸化合物,而唾液酸糖苷化反应与常规糖苷化反应相比较为苛刻,其立体选择性较差,并且其立体构型极难控制,在反应中能否有效地对α糖苷键进行获得是反应其优劣的重要标志。

随着近年来对唾液酸糖苷化反应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次研究针对唾液酸糖苷化方法的进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唾液酸糖苷;α糖苷键;离去基团;研究进展唾液酸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九碳糖酸化合物,在生物组织中广泛存在。

在当前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唾液酸有50多种天然衍生物,其中N-乙酰神经氨酸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由于在哺乳动物组织中发现的唾液酸主要是由该酸组成,因此人们通常也将其称之为唾液酸。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由于生物体内糖缀合物的组成部分通常以短链残基形式存在,因此常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多糖类化合物的天线。

通过大量研究表明唾液酸具有极为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1]。

迄今为止,人们对唾液酸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变换过程了解程度还不高,因此开展唾液酸及其缀合物的化学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C-2上利用不同离去基团临床研究中发现,唾液酸c-2卤化物是临床中最早用于唾液酸糖苷化反应的物质,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广泛使用,现在仅被运用于一些简单的糖苷化反应实验中。

为了提高对唾液酸糖苷化反应的研究效果,效果更好的离去基团逐渐被开发出来。

1.1 长链烷基硫苷唾液酸硫苷是临床研究中较为广泛使用的唾液酸糖苷化给体,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由于进行唾液酸硫苷制备中所采用的硫醇绝大数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因此难免会产生假为强烈的异味。

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根据相关研究指出,采用常温下固态气味较小的长链烷基硫醇为制作原料,对唾液酸月桂硫苷给体2进行制备,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反应得到唾液酸月桂硫苷为α,β构型的混合产物,其比例大约为1:2.3,可以通过硅胶柱层析的方式对两种构型的硫苷衍生物进行分离。

唾液酸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在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韦安稳;汪淑晶【摘要】Sialic acid is a general term of monosaccharide derivative containing nine carbon atoms.The main sialic acids in human beings are N-acetylneuraminic acid and N-glycolylneuraminic, mostly generated by glucose metabolism.Sialic acid widely exists in the terminus of glycoproteins or glycolipids oligosaccharide chains of eukaryotic cell and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ell membrane glycoproteins and glycolipids.This review mainly focuses on new advances of sialic acid in cancer, inflammation, immunology, pathogen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唾液酸是一类含九个碳原子的单糖衍生物的总称,人体内的唾液酸主要为N-乙酰神经氨酸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大多由葡萄糖代谢生成。

唾液酸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表面糖蛋白或糖脂寡糖链的最末端,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糖脂的重要成分。

本综述主要阐述了唾液酸在肿瘤、炎症、免疫、病原微生物以及感染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610-614)【关键词】唾液酸;肿瘤;免疫;炎症;微生物【作者】韦安稳;汪淑晶【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糖生物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糖生物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32唾液酸是一类单糖家族,发现于动物及某些细菌中,位于糖蛋白和糖脂的糖链末端。

唾液酸生物学与人类健康和疾病

唾液酸生物学与人类健康和疾病

唾液酸生物学与人类健康和疾病摘要:唾液酸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凭借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逐渐医学与生物学研究重点对象。

研究发现,唾液酸生物学与人类健康存在密切关联,同时也是诸多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指导依据。

本文结合唾液酸生物学特征,研究了其与人类健康、疾病防治等内在关联性,为疾病病理学分析提供指导。

关键词:唾液酸;生物学;人类健康;疾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防治关注度更高,以生物学为引导建立研究平台,可综合抑制疾病发生造成的不利影响。

生物学研究是人类健康和疾病探索的主要对象,可以为相关疾病预防与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近年来,生物学领域对唾液酸研究更加广泛,用其指导相关疾病分析与治疗,投注于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一、唾液酸生物学研究现状多种生物组织中可含有唾液酸,本质上属于构成细胞表面的复合糖质成分,对不同生活活动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保持身体机能处于稳定状态。

另一方面,唾液酸也是部分毒素的受体及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部位,容易受到内外因素干扰而发生异常变化。

结合生物学及药理学研究工作,按照唾液酸的生物学机理,可以引导病例研究深入开展,以唾液酸为向导实施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对新药研制及开发起到了引导作用,例如:癌细胞转移、老年痴呆、抗菌或抗炎等药物分析,均可以根据唾液酸进行研制,为疾病药物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二、唾液酸生物学与人类健康的研究唾液酸属于9-碳单糖的衍生物,能够是唾液形成光滑感觉的负电荷离子,这可以引导病菌入侵,对疾病防治起到了一只作用;另一方面,唾液酸也是流感病毒的受体之一,可促进流感病毒结合而改变细胞组织机理,这些都是病理学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抑制唾液酸转移酶与抗癌转移。

研究表明,唾液酸转移酶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

细胞膜表面唾液酸含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卢大用等研究了六种动物肿瘤模型,发现随着肿瘤的生长,血液中唾液酸含量增加。

并发现抗肿瘤转移药吗丙嗪能明显抑制肿瘤产生唾液酸,一些能与DNA结合的抗肿瘤药物也能降低肿瘤产生唾液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plication of Bioinformatics in Drug Molecular DesignZhao Shanrong Lin M aow ei Chen KaixianS hanghai Institute o f M ater ia Medica,Chinese A cademy o f Sciences,Shanghai200031Abstract With the r apid development o f bio technolo gy and Internet,bioinform atics has recently emerged.It is essential to diagnosis o f genetic diseases,pro tein structure predic-tio n,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dr ug synthesis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The applica-tio n of bio informatics g reatly speeds up the prog ress of drug dev elo pm ent.Key Words Internet Bioinform atics Biolog ical database Drug molecular desig n(收稿:1996-12-16)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学研究进展李绍顺(第二军医大学药理教研室 上海200433)摘 要 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组织中,是构成细胞表面的复合糖质的组成分。

在各种生命活动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它们还是某些毒素的受体和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部位。

近年来,以唾液酸为先导进行生物活性物质的探索成为新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这些研究包括抗癌转移、抗早老性痴呆、抗病毒、抗炎药物等。

本文综述了该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关键词 唾液酸 生理作用 生物学研究 药物研制1 引言唾液酸(Sialic acid)最早由Blix从唾液腺粘蛋白中提取分离得到,因而命名为唾液酸。

而后,Klenk由神经节甙脂(Gangliosides)中分离出结晶性的多羟基氨酸,并命名为神经氨酸(Neuram inic acid)。

日本的山川民夫将在红细胞膜的研究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物质命名为Hemataminic acid. Kuhn等从牛的初乳中分离得到Lactaminic acid.Zilliken等从母乳中得到Gainaminic acid.山川等又从马的血清中分离得到Sero-lactaminic acid.经结构分析确认这些化合物实际与唾液酸为同一类物质。

1957年,Bliz等提出把这些氨基糖酸的基本结构(5-amino-3,5-dideox y-D-gly cero-D-g lacto-nonulo pyr anosonic acid)定名为神经氨酸,而把神经氨酸的一系列酰化物叫唾液酸。

随着唾液酸衍生物的不断发现及合成研究进展,1984年小仓治夫等[1]提议将唾液酸的定义扩大,还包括神经氨酸的各种衍生物。

唾液酸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的组织中,是构成细胞表面的复合糖质的组成分,通常在糖蛋白和糖脂的末端以糖甙的形式存在。

特别是在脑、神经组织、血液、颌下腺、粘蛋白、初乳中存在较多,有时在血清、体液和尿中也能发现游离的唾液酸。

在大部分哺乳动物组织中发现的唾液酸主要是N -乙酰基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图1-1)。

在马和狗的血清中还发现有N-羟乙酰基神经氨酸(N -Gly colo yl -neuraminic acid,Neu5Gc,图1-2)。

在脊椎动物和低等动物(如墨鱼、虾等)的体内也含有各种唾液酸,如在鲑鱼卵中发现有唾液酸的类似物KDN (图1-3)存在。

从某种大肠菌中(如E .Col-ik235)也发现有Neu5Gc 的复合体存在[2]。

还有报道从大豆及紫花苜蓿种子的水解产物中亦发现有Neu 5Gc ,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3-Deox y -D -glycer o -D -g lacto -2-nonulo py rano so nic A cid(KD N )(3)图1 天然唾液酸的结构2 含唾液酸的复合糖质的生理作用2.1 糖蛋白有两种含唾液酸的糖蛋白。

一种象粘蛋白中含有的简单糖蛋白,糖链与肽链的丝氨酸、苏氨酸等以氧糖甙键的形式结合。

粘蛋白作为哺乳动物脏器内的分泌物起各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对脏器的保护等。

另外,在血清和尿中粘蛋白对病毒及细菌毒素有杀灭作用。

另一种为复杂糖链与肽链的天冬氨酸以氮糖甙键的形式结合的糖蛋白。

按其结构可分为高甘露糖型、复合型和混合型。

复合型糖蛋白的末端连有唾液酸。

据信此种糖蛋白在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及细胞间相互识别中起作用。

这种糖链的结构较复杂,日本东京大学木幡等[3~4]的研究搞清了由大鼠肝脏得到的 -谷酰转肽酶( -GTP)及由正常孕妇尿中得到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糖链结构,糖链的末端均含有唾液酸。

研究表明,去除糖链末端的唾液酸后,其生理活性即消失。

且癌变时,缺少唾液酸的糖链会增加,糖链的结构也发生变化。

2.2 糖脂糖脂是由叫做神经酰胺(Cer am ide)的长碳氢链与各种糖链结合构成,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

如人红细胞膜的糖脂约占脂质的5%,其中末端连有唾液酸的糖脂占整个糖脂的5%.切断糖链末端的唾液酸,可引起红细胞坏死,并在肝脏中被分解。

在人脑和神经组织中大量存在的神经节甙脂是含有唾液酸结构的最重要的糖脂之一,现已发现50多种。

结构特点是在连有神经酰氨的多糖末端连接一个或几个唾液酸,以缩写GM 、GD 、GT 、GQ 分别表示末端连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唾液酸的神经节甙脂,现已发现的神经节甙脂有GM (GM 1a ,GM 1b ,GM 2,GM 3),GD (GD 1a ,GD 2,GD 3),GT(GT 1a ,GT 1b )和GQ 1b 等。

GM 1是霍乱毒素的受体,GT 1b 是破伤风毒素的受体,GT 1a 可能是肉毒杆菌毒素的受体[5]。

神经节甙脂对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某些细胞膜离子通道相互作用,或与细胞膜的某些激酶直接作用,抑或是其降解产物直接抑制了蛋白激酶[6]。

另外,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及后期突起延长均需要神经生长因子(NGF)。

当外源加入GM 1或GT 1b 时可加强NGF 对肾上腺髓质瘤PC 12细胞的作用。

GQ 1b 不但加强NGF 的作用,而且其本身具有与NGF 同等的神经突起生长和延长作用;GD 1a 也有此作用但较弱[7]。

神经节甙脂尚可加速体内神经组织的再生与修复。

而对脑中存在的大量神经节甙脂所起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已发现在免疫细胞的识别中,细胞表面糖脂起重要作用。

图2所示结构为一种神经节甙脂(CA 19-9),是用人的结肠、直肠癌细胞对小鼠进行免疫后得到的单克隆抗体的识别部位。

可用于消化道癌和胰脏癌的基因标记[8]。

如果没有端位的唾液酸,即失去识别作用。

图2 碳水化合物抗原19-9(CA19-9)的结构3 唾液酸衍生物的治疗作用及其酶系与某些疾病的关系3.1 抑制唾液酸转移酶与抗癌转移研究表明,唾液酸转移酶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

细胞膜表面唾液酸含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有人发现黑色素瘤[9]和白血病细胞[10]中唾液酸转移酶活性高于正常细胞。

卢大用等[11]研究了六种动物肿瘤模型,发现随着肿瘤的生长,血液中唾液酸含量增加。

并发现抗肿瘤转移药吗丙嗪能明显抑制肿瘤产生唾液酸,一些能与DNA 结合的抗肿瘤药物也能降低肿瘤产生唾液酸。

唾液酸转移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的转移。

Kijima-suda 等[12~13]报道了唾液酸的尿嘧啶核苷衍生物(KI -8110,图3-1)和次黄嘌呤衍生物(KI-8115,图3-2)是两个专属性较强的唾液酸转移酶抑制剂,而对半乳糖转移酶和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没有作用。

这些化合物均可抑制从Colo n adenocarcinoma 26的NL -17肺转移癌中得到的唾液酸转移酶活性,减少细胞图3 K I -8110和K I -8115的结构表面唾液酸量,显著降低肺癌转移的结节数,使小鼠的生存时间延长。

在大鼠试验中,它们能抑制大肠癌的肝转移。

其作用机制不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而是通过抑制唾液酸转移酶,诱导细胞表面糖链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相互作用。

3.2 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与抗早老性痴呆如前所述,唾液酸在脑中含量很高,可能与神经传导和兴奋有关。

脑中大量存在的神经节甙脂与神经细胞的生长和突起延长有关。

一些神经性疾病,如早老性痴呆(Alzheimer ′s 病)、老年痴呆症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或脑中的唾液酸含量下降,经药物治疗康复后,其含量又显正常。

由此表明唾液酸能参与神经活动[14]。

人们试图合成一些唾液酸衍生物,用于某些神经性疾病的治疗。

永井等[15~16]报道了唾液酸的胆固醇甙(图4-1)对小鼠神经芽肿瘤细胞具有分化诱导作用,可促进神经突起的延长,其 -异构体的作用是神经生长因子的270倍, -异构体的作用较弱,为 -异构体的1/10.用该化合物对小鼠AF64A 模型进行抗Alzheim er ′s 病试验,3m g /kg 每日1次,连续给药7d ,可使海马和纹状体的胆碱和乙酰胆碱水平恢复正常,自发运动量恢复正常,有可能成为早老性痴呆及神经损伤的治疗和预防药物[17~18]。

唾液酸的5-羟基类似物(KDN )的胆固醇甙(图4-2)及唾液酸的胆固醇硫甙化合物也有类似作用[19~20]。

图4 唾液酸的胆固醇甙结构3.3 抑制唾液酸酶与抗病毒唾液酸酶是一种甙水解酶,可水解以 -甙键连接在糖蛋白和糖脂末端的唾液酸。

许多含有唾液酸酶的微生物都是致病的,这种酶在微生物的感染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唾液酸酶抑制剂的研究是抗病毒药物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尤其是在抗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最近,Van Itzslein 研究组[21]研究发现,4-氨基或4-胍基-2-去氧-2,3-去氢唾液酸(图5-1)不仅在体外,而且在体内经鼻粘膜给药也具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A 、B 活性,强于目前临床应用的金刚烷胺和三氮唑核苷,很有希望开发成新的抗病毒药。

另据报道,唾液酸的9-乙酰化物具有抗流感病毒C 活性[22]。

唾液酸的类似物Sias-tatin B 衍生物(图5-2)具有抗人自身免疫缺陷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艾滋病[23]。

3.4 抑制白细胞粘附与抗炎组织发炎或受到损伤时,白细胞聚集到发炎组织周围,发挥抗菌消炎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