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唐诗名句赏析
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及赏析大全
必读经典七绝名诗及赏析24首必读经典七绝名诗及赏析大全《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这首《出塞》,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著名之作。
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在中华诗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名扬海内外)《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自然天成,读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
然而只赏其气势之豪爽,笔姿之骏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诗中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赞此篇谓:“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美轮美奂)《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八上语文12课唐诗五首赏析
八上语文第12课唐诗五首一、《野望》(一)内容感情:这首诗写田野秋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二)赏析名句:1、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表现了诗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2、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写静态远景,表现了诗人忧郁、孤独、清冷的心绪。
3、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写动态近景,表现了诗人忧郁、孤独、清冷的心绪。
4、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大家相对无言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岗。
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了诗人因仕途不得意而感到彷徨、孤独和苦闷。
二、《黄鹤楼》(一)内容感情: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二)赏析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家乡,烟雾笼罩的长江激起思乡的哀愁。
尾联以“愁”字作结,和开篇的意境相照应,点出全篇主旨—乡愁。
三、《使至塞上》(一)内容感情:记叙了出使塞上途中所见的壮美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升华后的慷慨悲壮之情。
(二)赏析名句:1、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我像随风而去的蓬草飘出汉塞,似北飞的大雁飞入胡地的天空。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2、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茫茫沙漠中远处独起的炊烟直上云霄,滔滔黄河边落日又大又圆。
形象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寓慷慨悲壮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富有画面感。
四、《渡荆门送别》(一)内容感情: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景色,既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表达了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赏析名句:1、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一二: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一二: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王维《闺怨》中的句子。
全诗如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上句“忽见陌头杨柳色”中“陌头”意思是大路上,“杨柳”在古代有离别之意,因为柳与留谐音。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从军征人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
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一致的。
唐代前期,国势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
诗中的女子,丈夫从军远征万里觅封侯,离别经年。
在春日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高楼赏春以自娱。
但一个“忽见”联想到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的情景,促使她内心深处为当时规劝夫婿千里远征觅封侯的念头而顿生悔意。
这一腔幽怨,是如此的迅速和突然,由无愁到有愁,由有愁到知愁,这种对宫闺女子心理状态的细腻微妙的把握,使得这首诗不愧为王昌龄素负盛誉之作。
唐诗七言绝句赏析【五首】
唐诗七言绝句赏析【五首】1.唐诗七言绝句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
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
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
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
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
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那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
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
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
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
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
古代经典诗歌及作者赏析
古代经典诗歌及作者赏析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
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我在此整理了古代经典诗歌及,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古代经典诗歌及11寒食韩翃〔唐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擅长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挖苦。
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示意,和中唐社会状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2寒食野望吟白居易〔唐代〕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别离一作:离别)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非常盛行,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
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来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由于两节相连,慢慢的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更加深化人心。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就描写了寒食扫墓的情形。
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说尽了生死离别。
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安静无声。
道尽生离死别的苦痛。
3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宋代〕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将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此词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爱春惜春的心情。
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画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风俗,情韵全出。
此词通过寒食季节景物形象探寻一位少女的感春情思,从而表达爱春惜春的心情。
古代经典诗歌及21念奴娇·春情李清照〔宋代〕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最新古诗词唐诗解读鉴赏_古代诗词鉴赏
最新古诗词唐诗解读鉴赏_古代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是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如果你还在烦恼不知道如何答题?对诗人的情感琢磨不透?不如看看这篇文章。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最新古诗词唐诗解读鉴赏,供大家参考。
唐诗解读鉴赏1丹青引赠曹霸将军杜甫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玉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注解】1、丹青引:即绘画歌。
2、为庶为清门:玄宗末年,曹霸因罪被贬为庶民,也就成为寒门了。
3、英雄割据:指曹操与刘备、孙权鼎立。
4、文彩句:指曹氏的文章风度还能影响曹霸。
5、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晋汝阴太守李矩妻,工隶书,王羲之曾从地学习书法。
6、赤墀:宫内涂红漆的台阶。
7、斯须:须臾,一会儿。
8、韩干:玄宗时官太府寺丞,初以曹霸为师,后自成一派。
【译文】曹将军是魏武帝曹操后代子孙,而今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寒门。
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
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只恨得没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
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开元年间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见,承恩载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
凌烟阁的功臣画象年久褪颜色,曹将军你挥笔重画又别开生面。
良相们的头顶都戴上了进贤冠,猛将们的腰间皆佩带着大羽箭。
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他们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
七年级古代诗词赏析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词赏析一、《次北固山下》唐王湾(重点)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路途中的停宿。
“客路”:作者要去的路,这里指旅途。
)1、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整体赏析: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
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
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衬托的更加恢弘阔大。
“阔”表现出了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的浩渺广阔之景。
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1)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2)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的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3)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
(4)两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点明了主旨。
二、《赤壁》唐杜牧(重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整体赏析:这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讽喻当朝统治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
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美的唐代古诗赏析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小传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年轻时很有侠气,喜欢击剑、打猎,生活放荡不羁,后来折节读书,以诗歌博取了很高的声誉。
关于王之涣的诗歌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有一则旗亭画壁的故事: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到酒楼小酌,正巧梨园主管带着十几名弟子也来会饮,三位诗人便悄悄避开,在旁边偷看她们的歌舞。
三位诗人约定:“我们都是诗坛名人,但一直不分高下,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她们唱谁的诗最多,谁就算第一。
”先有一名歌女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便在墙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诗。
”第二名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在墙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诗。
”第三位歌女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这还是我的诗。
”王之涣自以为成名已久,见没人唱自己的诗,便对王昌龄、高适说道:“这些歌女都是潦倒乐官,所唱的不过是下里巴人之词,而阳春白雪之作则不是这等庸俗脂粉胆敢接近的。
”于是便指着歌女中最美的那个道,“咱们等着听她唱什么,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一辈子不再与你们二位争胜;如果是我的诗,你们二位就该拜我为师。
”很快,便轮到那名头上梳着双鬟的最美的女子歌唱,她唱的正是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便揶揄起王昌龄和高适来,不觉大笑出声,惊动了那些伶人。
三位诗人便把来龙去脉讲述一遍,伶人们竞相礼拜道:“俗眼不识神仙,请三位加入我们的宴席!”三人依言,饮醉竟日。
唐诗五首赏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释①选自《东皋子集》卷中。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人(现在山西河津),唐代人。
②东皋(ge):诗人隐居的地方。
③薄暮:傍晚。
④徙倚(x iy 1):徘徊。
⑤依:归依。
⑥晖:落日。
⑦犊(d O :小牛,这里指牛群。
⑧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⑨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赏析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 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唐诗名句赏析之二十
唐诗名句赏析之二十: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是李白《对酒》其二中的句子,属于“相和歌辞”的一种,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劝酒歌。
全诗如下:
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
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
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
昨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
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
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
此诗大概作于诗人与友人春天郊游饮酒之时,对酒当歌,相互唱和。
这首诗是李白的和诗。
“劝君莫拒杯”意思就是多喝些,不要停杯之意。
“春风笑人来”是说春风笑迎人来,作为“主人翁”它也是劝酒者之一啊。
想一想这如沐的春风,怎能不多饮几杯呢。
从下文可知,作者此时所处之地应该是一处古迹,对酒当歌,思古念今的情绪是有的。
但全文主要的还是抒发一种及时行乐,时不我待的这种狂放豪爽之气。
古诗经典名句及赏析
古诗经典名句及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经典名句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经典名句及赏析篇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有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夜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绝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鹤鹊楼》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古诗经典名句及赏析篇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骆宾王《鹅》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替临安邸》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古诗经典名句及赏析篇3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山原,平地,河流。
子规——杜鹃鸟。
才了——刚刚。
山野——山陵和原野。
蚕桑--种桑养蚕。
了——结束。
如——好像。
译文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
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
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唐宋诗词名句赏析
李白(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二)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以自比,希望被明主发现,在政治上大干一番事业,体现了坚定乐观的信念。
(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
前句的比喻新奇、自然,富有生气,为千古名句。
(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由山地荆门来到旷野楚地,李白初见平原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随”字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写出了旷野的一望无际。
杜甫(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个人困境推及他人,体现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和博大的胸襟。
(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将群山和泰山对照,突出泰山的高大雄伟,抒发登山的决心和壮志,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
(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寄情于物,生动描绘了安史之乱之后,长安城一片凄风苦雨的衰败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的沉痛心情。
(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写景寓情,展示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隐寓凄凉之情。
白居易(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运用比喻,抓住色彩,描绘春天江南万紫千红的绚丽景色。
(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王维(十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通过“直”“圆”二字,以简洁的线条配合,描绘出了雄奇苍茫的塞外风光,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孤寂。
(十二)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汉江临眺》赞景用典,以襄阳守将山简自喻,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杜牧(十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经典古诗七言绝句赏析5首
经典古诗七言绝句赏析5首1.经典古诗七言绝句赏析望洞庭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简介《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
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赏析/鉴赏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一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一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是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中的句子。
全诗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江南少女美妙的采莲图画。
“荷叶罗裙一色裁”是说采莲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
“芙蓉向脸两边开”说的是这女孩的脸庞红润艳丽就如同那出水的芙蓉一般。
两句连用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叶之中,看上去就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这两句诗将采莲少女“隐匿”在田田荷叶之中描写,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将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细度开去,我们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之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到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哪里是荷叶,哪里是罗裙了。
短古诗赏析
短古诗赏析1.十首最简单的古诗赏析咏柳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赏析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
唐诗名句欣赏-经典唐诗名句赏析
唐诗名句欣赏|经典唐诗名句赏析唐诗名句欣赏(带出处和讲解) 1、“名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自王维《山居秋暝》。
讲解:四句写秋日傍晚雨后山村的景色:皎洁的月亮从松树间照射下来,一股清泉在山石上缓缓流淌。
夜归的浣女在竹林中嬉闹,捕鱼的小船在湖中的莲叶间穿行。
意境优美恬静而不死寂。
静中有动,以动衬静,静喧合一,颇具禅趣。
诗人笔下景物,如苍劲的松树,柔和的月光,汩汩的请泉,丛丛翠竹,叶叶青莲,嬉嬉浣女及莲叶间滑行的渔舟等,虽未穷形尽相,然皆可唤起视觉形象,着壁成绘。
在景物的布局上,作者也做了别具匠心的安排,从明月至渔舟,是按流水的方向来进行布局的,这就造成一种完整,和谐的画境。
语言清新疏淡,没用一个色彩词,就像一幅素雅的的水墨画。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山居秋暝》可谓“诗中有画”的代表作。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李白《将进酒》。
讲解:两句是李白最负盛名的诗句之一。
李白此时离开长安已近十载,年逾半百,岁月无多,又适逢朋友聚会,故诗中流露出浓重的及时享乐情绪。
但是李白的用世之心一直未泯,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何李白如此自信这一方面有对自己才华和强大生命力的自许,有受儒家思想影响所致的历史使命感(“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同时也与开元以来奋发自信的时代氛围--“盛唐气象”--的熏染有关。
至于“千金散尽还复来”,则反映出诗人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之时对金钱都能————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视之,驱使金钱而不被金钱所驱使。
自信,潇洒是这两句千古名句的灵魂,也是它脍炙人口的魅力所在。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杜甫《蜀相》。
讲解:上句通过刘备三顾草庐,侧面描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下句一“开”一“济”,正面写诸葛亮辅佐先,后二主的耿耿忠心。
前句从刘备器重的角度写,后句从诸葛尽忠的角度写,这就在赞美诸葛亮雄才大略和忠贞品格的同时,又表现了君臣际遇,鱼水相得的关系。
唐诗对仗名句赏析
唐诗对仗名句赏析
案列一: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画》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翻译】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案列二: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绝句》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
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
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
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
一直罩在山顶上。
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唐诗名句赏析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解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当时名门世族。
4、成古丘: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
5、三山:山名。
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
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
6、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
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白鹭洲横其间,乃分为二支。
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赏析
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
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
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
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
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
对仗工整,气象万千。
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
此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
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
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
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但
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解
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
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
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赏析
这首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
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
实属“咏物”佳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