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浙教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光学专题
浙江省各市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光学专题一、单选题1.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 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 的半透明纸上,且a 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 倒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2.舞台上一位演员身穿白色上衣、红色裤子。
如果灯光师用绿色追光灯照射他,那么你在台下看到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A. 上衣和裤子都是绿色B. 上衣是白色,裤子是绿色C. 上衣是绿色,裤子是黑色D. 上衣和裤子都是黑色3.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4.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涉及光学知识的是( )A. 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B. 高速公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C. 成语“一叶障目”D. 成语“刻舟求剑”5.下列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A. 水中倒影B. 平面镜成像C. 杯中笔弯折D. 手影游戏6.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A. 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B. 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C. 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D. 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7.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A. 镜子中的“自己”B.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C.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8.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
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A. 所成的像是实像B. 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C.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 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9.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A. 变浅的虚像B. 变浅的实像C. 变深的虚像D. 变深的实像10.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_第四章复习知识点
第四章主要讲述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通过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进而认识到物质的多样性和变化。
一、物质的微观结构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体的分子密排;液体的分子次紧密排列,有一定的流动性;气体的分子间距比较大,无规则运动。
2.分子: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3.原子:分子的组成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具有正、负、中性电荷。
4.元素:由相同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元素根据原子的数量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单质(由一个原子组成)和化合物(由两个或多个元素的原子组成)。
二、物质的性质1.物质的物理性质:可量测量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密度、熔点、沸点等。
2.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烂、酸碱中和等。
三、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但仍保持原有的物质特征。
如物体的形状改变、物质的状态改变(如固体熔化成液体、液体凝固成固体)等。
2.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新的物质。
如物质的燃烧、金属的生锈等。
四、物质与能量1.物质的热性质:物质对热的反应。
热膨胀是物质的一种热性质,即物体受热后膨胀,散热后收缩。
2.物质的化学能: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五、物质的分离和纯净1.物质之间的混合:物质混合是指不同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混合在一起,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2.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蒸馏、结晶等。
3.纯净物的制备:纯净物是指由纯净物质构成的物质,可以通过分离混合物、化学反应等方法制备。
六、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微小颗粒:尘埃、花粉等微小颗粒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影响。
2.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具有导电、导热等性质,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材料;非金属主要用于绝缘、陶瓷等方面。
3.矿物和矿石:矿物是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矿石是含有一些有用物质的矿物。
浙教版科学七级下册代代相传的生命复习(知识点+例题讲解)
)
统 阴道 月经流出、娩出胎儿的通道 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
典型错题讲解:
1.女子进入__________期以后,每月一次的__________现象叫做__________,它的形 成与_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女孩第一次来的月经,叫做__________.
答案:青春 ; 子宫内膜脱落 ; 月经 ; 卵巢排卵 ; 初潮
2.如图中能表示人体男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特点的曲线是( D )
4.蚊子的幼虫叫孑孓,不能飞行,只能生活在水中,因此根据蚊的生长发育 过程,我们可以知道蚊子的发育类型属于__________,消灭蚊子的最好方 法是__________.
答案:完全变态发育 ; 消除积水
5.“不得与朝菌言晦,与夏虫语冰”的意思是形容对某些人讲道理就 像对只在早晨出生到中午就死亡的菌类说黄昏,对只在夏天出生到秋 天就死亡的虫子说冬天一样,它们是无法理解的.其中“朝”与“夏” 用我们学的知识来分析,最恰当的含义是( D )
分娩三个阶段: 宫口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
典型错题讲解:
1.人的受精卵形成的场所和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的场所分别是( C ) A.卵巢,子宫 B.输卵管,子宫 C.输卵管,输卵管 D.卵巢,输卵管
2.自然状态下,输卵管堵塞,该女性则不能怀孕,原因是( B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成受精卵
10.胚胎发育的起点及新生命的起点分别是( D )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2022年学习资料
2、胚胎发育的方式不同-发育场所-营养来源-常见动物-卵生-母体外-卵中的卵黄-昆虫、鱼类、两栖-类、鸟类 爬行类-胎生-母体子宫内-主要是母体(早-哺乳类-期是卵黄-卵胎生-母体体内-鲨、蝮蛇-注:哺乳类中的鸭嘴 、针鼹是卵生,其余都是胎生。
1、卵生动物的卵比胎生动物的卵要大得多。这对胚胎-发育有什么意义?-卵生动物所需的营养都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胎生和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什么意义?-说说理由。-胎生和哺乳为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来源, 成活率大大提高。-胎生的优越性:温暖、安全、有营养和氧的保障-哺乳的优越性:-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 有抗病-物质。
人的生殖过程:-男性一精子-受精卵一新生命-女性一卵细胞-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 方式-77-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动物的生殖方式-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无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结合 直接产生新个体-。0大多数都是有性生殖
1、受精方式不同-体外受精: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如:鱼类、两栖类-体内受精:受精过程在体内进行-交配-如: 虫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玉米种子-果皮与种皮-胚乳-子叶-胚装
玉米种子的结构-果皮与种皮-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纵切面-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
比较: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胚乳-胚芽-胚轴-胚根-种皮
种子萌发的过程-1.胚芽一发育成茎和叶-2.胚轴-连接茎和根-3.胚根—-发育成根-玉米种子与玉米植物体的 照
1、根据有无胚乳-有胚乳种子-如: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无胚乳种子-如: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根据子叶数目-单子叶植物-如: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装-双子叶植物-如: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 橘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
呈蝌蚪形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少年期成年期胚胎幼蛙—成蛙25、蝌蚪与成蛙的比较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蝌蚪水中躯干和尾部游泳鳃成蛙水中与陆地四肢游泳、跳跃肺和皮肤26、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1、和卵细胞1)新生命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的.3)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圆形,而呈蝌蚪形.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决定着新生命的主要特征.2、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分泌雄性激素.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等器官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3、受精与妊娠1)受精: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构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候女性就有身了也称为妊娠.注意: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4、胚胎发育1)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66天或约九个月).2)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母体.3)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4)在胚胎中,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之间有一层膜作为屏障.这个樊篱使得胎儿和母体的的血液不必直接混合就能进行物质交换.如许就能制止母体身上的一些病原体沾染给胎儿.6、人的生长时期1)人的一生大致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2)婴儿出生后的前三年是人的第一次快速生长的时期.少年期的生长相对比力平缓.芳华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期间,是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成年期,人的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截止增长。
各个器官巳发育成熟,人的体能也逐渐达到高峰状态,然后将开始逐渐衰退直到进入老年期.7、芳华期发育的特点1)外表变化:男性和女性除生殖器外,在外表上的不同变化就是第二性征。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总复习教案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都是从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
6、睾丸的主要功能:。
卵巢的主要功能:。
是受精的场所,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第二节、走向成熟17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女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18、男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第三节、动物的生长时期29、有性生殖:通过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的生殖方式注:①试管婴儿: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胎生②克隆羊:无性生殖,体内发育,胎生第四节:植物的一生33、植物的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组成33、单子叶植物:只有子叶,双子叶植物:有子叶35、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中。
(淀粉遇碘会变蓝。
)36、种子萌发时需要的环境条件:。
39、根据芽的着生位置,芽分为和。
40、顶端优势:顶芽发育较快,会侧芽的发育。
42、花的结构第五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44、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豌豆花)和。
45、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花分为和;: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的方法来传播花粉。
48、子房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受精卵发育成。
49、子房内如果只有一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只有种子,如桃子等。
子房内如果有多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可以形成种子,如西瓜等。
50、植物的无性生殖(2)营养繁殖:被子植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
包括:、、、、嫁接能否成活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三 (植物的一生)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有答案解析)
知识点第四节: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胚芽胚轴果皮与种皮胚胚根胚乳子叶菜豆种子子叶玉米种子(双子叶)胚芽(单子叶)种皮胚轴胚胚根2、植物的胚是新植物提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3、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橘)4、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 (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5、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淀粉遇碘会变蓝。
)6、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7、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能独立生活的主要标志是胚芽发育成茎、叶并转绿。
8、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胚根发育成根,其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9、根据芽的着生位置,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芽轴发育成茎。
顶芽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侧芽的生长会在植物体上形成侧枝。
10、顶芽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的发育,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
1、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其中较普遍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
2、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前者主要靠昆虫传粉,后者主要靠风力传粉。
3、被子植物受精过程:花粉柱头花粉管 形成两个精子4、植物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
子房壁 果皮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胚珠 种子受精卵 胚(子房内的胚珠数决定了果实内的种子数)5、为使作物的大多数雄蕊都能得到花粉,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给作物传授花粉,这种方法叫做人工授粉。
6、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有性生殖,不是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无性生殖。
7、蕨的繁殖:叶背上的孢子囊群 孢子囊 孢子 原叶体 幼蕨 蕨8、植物的无性生殖(1)孢子繁殖:(如:蕨、地钱、葫芦藓、藻类) 昆虫/风力 黏液刺激(胚珠内的)卵细胞受精卵无性生殖(2)营养繁殖: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
七年级下_科学(1,2章)_复习提纲(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所有感觉的生成部位在大脑皮层(神经中枢)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人类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并产生不同的感觉。
各种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觉器官,这对于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皮肤的感觉功能。
(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多种感觉功能。
(2)冷、热觉: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
(3)触觉:感觉外界物体与人体的触碰以及强弱程度。
(4)痛觉:是触觉的过强反应,痛觉能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它对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5、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6、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78、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实质:把声源的振动传播出去。
遇到障碍物,声波将发生反射,形成回声(原声和回声时间间隔大于0.1秒,否则原声加强)。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专题复习:植物的生长
三.植物的生长复习看图说识图1图2图3图4图5马铃薯的块茎和番薯的块根在适宜的情况下可以长成新的植物体。
讨论植物其它的繁殖方式典题成形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这是关于花生的一则谜语,请根据图回答:(1)、花生是我们非常喜爱的干果,谜语中的“麻屋子”是指_______。
红帐子是指_______,具有________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
(2)、图中的4将来发育成________。
(3)、人们食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4)、图中的1、2、3、4合起来是谜语中的“白胖子”称为_______,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3.果农每年都要对果树的枝条进行修剪,形成良好的树冠,这样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方便果实的采摘。
果农前去和保留的分别是( )A 、顶芽和侧枝B 、花芽和顶芽C 、侧枝和顶芽D 、侧枝和花芽4.被子植物的花蕊指的是雄蕊和雌蕊,有的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叫两性花,如桃花。
有的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这样的花叫单性花(雄花和雌花),如南瓜、黄瓜的花。
如图所示为花的种类。
请据图用序号回答:(1)属于雄花的是 ,属于雌花的是 。
(2)只开花不结果的是 。
(3)能结果的是 ,其中必须接受其他花的花粉才能结果的是 。
5.同学们已经知道,味美可口的桃子,是由一朵小小的桃花逐渐发育而成的。
现在考考你:(1)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
(2)花受精后,整个桃子是由花中的_________发育的。
⑦是我们食用的味美可口的那一部分,它在果实的结构中叫做______________,它是由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来的。
⑧是由花的______________发育来的。
巩固练习1.大豆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它是从大豆种子的哪一部分提取出来的?()A、果皮B、胚C、子叶D、胚乳2.生活中常以水稻作为主食,我们主要吃水稻种子的()A、胚B、胚芽C、胚乳D、子叶3.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中共同具有的部分是()①种皮;②胚芽;③子叶;④胚乳;⑤胚轴;⑥胚根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⑥4.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用刀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1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A、果皮和种皮B、子叶C、胚乳D、胚根5.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之一,种子中将来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A、子叶B、胚C、种皮D、胚芽6.下列不属于完整种子的是()A、一粒玉米B、一颗花生C、一粒大米D、一个杏仁7.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胚的结构的是( )A、胚芽B、胚轴C、子叶D、胚乳8.种子的主要结构是()A.胚芽B.胚C.胚根D.子叶9.下图是大豆种子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所示[⑤] 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总复习必备知识点
【生物】1.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前者常见于有细胞核的细胞,而后者常见于无细胞核的细胞。
3.生物的遗传:遗传是指生物体内的性状在繁殖中传递给后代的过程,遗传物质是DNA。
4.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进行的一种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5.其他生物过程:如呼吸作用、消化作用、排泄作用等。
【物质】1.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
3.物质的分子:分子是物质中最小的具有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原子组成。
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物理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
5.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外观或性质上的改变。
【力与能】1.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或物体与外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或方向。
2.力的效果:力可使物体受力而变形、运动或改变速度、改变方向等。
3.功和能: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工作,而能是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能分为动能和势能。
4.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弹性力的情况下,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地球与宇宙】1.地球的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自转使得地球有昼夜和季节变化。
2.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等,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环境造成破坏。
3.空间探索:人类通过航天器进行对太空的探索,如人类登月、卫星发射等。
以上是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的一些必备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复习第一章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
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
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4.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
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
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
5.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
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
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
7.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
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
8.P13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双耳效应)9.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11.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
12.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3.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14.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х105千米/秒。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月相专题复习
——月相专题复习)下科学七年级(分数:姓名:月相知识要点一、月相及其变化1.月相:人们所看到的月球各种圆缺形状的变化。
2.月相的变化,如图所示。
月相一个周期为29.53天(朔望月)。
每个月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农历十五或十六。
二、月相的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它能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2.月相的形成主要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有关,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月球的同一面,因为月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等,都为29.53日。
三、月相与农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的关系月相名称出现的大致时间日、地、月位置关系视觉形状不可见新月或朔日、地、月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初一半圆,上半夜见于西部初七、初八上弦月日、地、月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西天空,月面朝西十五、十六满月或望通宵可见,一轮明月日、地、月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半圆,下半夜见于东部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月日、地、月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东天空,月面朝东反馈练习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D. 月球在太阳的南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下弦月D. 蛾眉月C. 满月B. 新月A.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4.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5.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D.月表物质比热小C.日、月距离变化大6.图1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1图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7. 1999年12月22日夜,月光比平常满月时亮得多,是69年来最亮的一次,分析下列条件中与这种现象无关的是()A.月球运行到近地点B.适逢满月D. 地球表面气温低,气压高 C.地球在近日点附近阅读图2,据此回答8、9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04:声音与听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04:声音与听觉一、单选题1.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组织,可以感受冷热、压力等功能B. 近视眼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C. 当人从明亮处到暗处时瞳孔会缩小D.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在医院、图书馆、纪念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保持安静,轻声接打电话,是文明的表现。
这里的“轻声”指声音的( )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频率3.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时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 绿化居住环境B. 缓解“热岛效应”C. 减少噪声污染D. 减少大气污染4.下列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是( )A. 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B. 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C. 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D. 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5.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A.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 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D.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6.美国贝尔通讯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卡只对它的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A. 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 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C. 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D. 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7.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 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耳朵突然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 家人之间说悄悄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 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8.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通过敲打铁管、预制板等物体而获得营救的,这是因为这些物体的( )A. 导热性好B. 传声性好C. 硬度大D. 挡光性好9.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到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0.在敲响大古钟时,停止对大古钟的敲击后,大古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 钟声的回音B. 大古钟还在振动,空气也还在振动C. 声音传入人耳需要一段时间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1.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听不到回声,原因是( )A. 教室的窗户开着,不存在回声B. 教室的墙壁把声音全部吸收了C. 老师发出的声音被同学们的衣服全部吸收了D. 回声比较弱,而且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出来12.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面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复习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动物的生命周期1.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组成动物的生命周期。
2.动物的寿命。
动物经历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
3.动物延续种族的方法。
包括人类、青蛙、蝗虫等动物,其延续种族的方法是生殖。
生殖使动物的种族不随个体的死亡而灭绝。
4.人类、青蛙、蝗虫等的生长发育过程。
(1)人类: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胚胎期一胎儿期一婴儿期一幼儿期一儿童期一青春期一中年期一老年期。
(2)青蛙: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上有很大变化的发育类型。
(3)蝗虫: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若虫一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 .若虫:除形体大小和生殖器官未成熟外,其余与成虫相似的幼虫。
(4)蝴蝶: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的起点。
精子与卵子结合生成的受精卵。
2.受精。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场所:输卵管。
3.精子和卵子(卵细胞)的来源。
都是由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其中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睾丸也产生雄性激素),女性的卵巢产生卵子(卵巢也产生雌性激素)。
4.排卵。
成熟的卵细胞从卵巢中释放出来,进入一侧的输卵管的过程。
5.妊娠期。
从卵细胞受精到胎儿出生之间的一段时间。
人类妊娠期约为280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受精卵沿输卵管下行阶段:约4~7天;所需营养来自于卵黄。
(2)胚胎阶段:着床后开始的前8个星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3)胎儿阶段:从第九个星期到出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6.分娩。
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
分临产阵缩、生产和胞衣(将胎盘和其他囊膜推出子宫)三个阶段。
走向成熟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共分四个时期: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
幼儿期:包括幼儿前期(1—3岁)和学前期(3~6或7岁)。
儿童期:又叫小学年龄期,约6或7~11或12岁。
青春期:约10~20岁。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知识点复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节太阳和⽉球1、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球(卫星)2、太阳:本⾝能发热、发光,是⽓体球,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表⾯温度约6000℃,中⼼达1500万℃.(3)太阳⼤⽓层从⾥到外分为三层:光球层(平时看到的形状)、⾊球层、⽇冕层.(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1998年开始为第23个周期.太阳活动激烈的标志:耀斑。
3、⽉球:地球唯⼀的天然固体卫星,本⾝不发光,灰⾊,平时看到的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1)⽉地距离为38.44万千⽶,约为⽇地距离的1/400;(2)⽉球直径约为3476千⽶,约为太阳直径的1/400;(3)⽉球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49,质量约为地球的1/81;(4)⽉球的表⾯明亮的是⾼原和⼭脉,暗⿊的是⼴阔的平原或盆地,分别称⽉陆和⽉海;(5)⽉球表⾯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布着众多的环形⼭,是由陨⽯撞击或⽕⼭爆发造成.(6)⽉球没有⼤⽓层,造成⽉球上昼夜温差⼤,不能传声,⽆天⽓变化和四季变化,天空背景是⿊的.(7)⽉球表⾯上的物重约为地球的1/6.⾃转和公转周期都是27.32天。
( 8)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次登上⽉球。
第⼆节地球的⾃转1、地球的⾃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证据:(1)、北极星附近星空的连续曝光照⽚,(2)、⽇⽉星⾠东升西落。
2、地球⾃转的⽅向:⾃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向旋转。
(北逆南顺)3、地球⾃转的周期:约⼀天(约24⼩时)。
4、地球⾃转产⽣的现象。
(1)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的⼀半,被照亮的⼀半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为⿊夜,称夜半球,于是出现昼夜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
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
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4.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
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
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
5.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
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
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
7.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耳(前庭、耳蜗、半规管)。
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
8.P13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双耳效应)9.频率:物体在一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11.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
12.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3.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14.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х105千米/秒。
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
太(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光)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还有红外线、紫外线为不可见光。
15.物体的颜色:由物体表面反射(不透明物质)或透射(透明物质)的色光来决定。
判断依据: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不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注意: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16.光的反射: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射回来的现象,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路是可逆的。
17.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空气中角度最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18.平面镜成像特点:虚象(虚线表示);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方向相反。
——以镜面为对称。
19.平面镜的应用:可以成虚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
20.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光路图——区别:凸面镜(发散)和凹面镜(会聚)。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
21.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22.眼球由(、、、)和容物(、)组成—P33。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眼的折光系统(相当于凸透镜)。
23.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24.眼疾:近视(戴凹透镜)、远视(戴凸透镜)、色盲。
25.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26.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觉器官(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大脑)→传出神经→效应器。
27.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28.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和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多具有的能)。
29.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0.运动(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改变):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1.速度: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意义: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32.V=S/ t S=V t t =S/V33.1m/s=3.6km/h 1m/s意义:物体在1秒通过的距离为1米。
34.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3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越大,弹簧秤伸长越长)36.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3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改变一个要素,效果就改变)可以用力的图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来。
(注意:不要忘记标出单位线段表示力的大小)38.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地球;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 m g m= G / g g = G / m )g=9.8牛/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39.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40.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剂4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43.二力平衡:一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大、反向(知一个力求另一个力,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44.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45.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蝴蝶、苍蝇、蚊子、蜜蜂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46.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叫受精。
47.男性生殖系统:睾丸(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
48.女性生殖系统:卵巢(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子)、输卵管(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阴道。
49.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
50.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51.青春期特点:①出现第二性征②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③脏功能日渐健全52.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53.受精方式:体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
54.胚胎发育方式:胎生(哺乳类);卵生(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假胎生(卵胎生)。
55.无性生殖: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分裂生殖(草履虫、变形虫)和出芽生殖(水螅)56.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
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57.种子(按有无胚乳):有胚乳种子(营养在胚乳)和无胚乳种子(营养在子叶);(按子叶数):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58.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59.花的结构(P108)——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60.传粉(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
61.无性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主要):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第四章62.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转。
周期:约24小时(1天)。
效应:昼夜更替现象;日月东升西落。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地轴倾斜指向北极星。
周期:约365.2422天(1年)。
效应: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日食月食现象63.晨昏线:晨线,黑夜到白昼的界线(日出线);昏线,白昼到黑夜的界线(日落线)。
64.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东早西晚)65.时区:把全球分为24个地区,每一时区为150经度宽。
66.区时: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本初子午线为中时区,1800经线为东西十二区,区时相同,日期不同。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一天的开始。
注意:现实生活中使用的一般都是区时。
“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1200E的地方时);“的时间”为1160E的地方时;东西十二区以1800经线为中央经线,区时相同,日期相差1天。
区时的计算:东加西减日期的计算:东减西加67.太阳高度(角):太和地面的夹角。
(直射纬度的太阳高度为900,并向两侧逐渐减小)日变化:正午最高,晨昏最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夏季高,冬季低——地球公转关系:杆影随太阳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四季更替周期68.节气的划分依据(北半球...):春分(3月21日):赤道00 全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北回归线23.50N,昼长夜短(白昼最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0N以北地区)极昼秋分(9月23日):赤道00 全球昼夜等长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23.50S,昼长夜短(黑夜最长),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0S以南地区)极昼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在哪半球就白昼长)69.根据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从低纬到高纬逐渐减少),以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为界,分70.历法::以为依据阳历(最常用):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公历(年、月、日、星期):400年中插入97个闰年(366天,多2月29日)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并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