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月球的探索1共17页
1探索月球的秘密
登月要准备好充足的氧气、水、食物、既能防寒又 能抗热的衣服、通讯设备等等。
月球 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 卫星。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 38万 千米。 ●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 1/49 。 ●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引力的 1/6 。 ●月球上没有 空气 、没有 水 ,
探索月球的秘密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 至今也没发现生命。
月球表面有平原(月海) 和众多的环形山。
月球表面覆盖着一层火山灰性质的土壤。
探索月球的秘密
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30℃; 背着太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180℃。
思考:
探索月球的秘密
• 在月球上,假如有人在你身边大喝一声, 你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
至今也没有发现 生命 。 ●月球的表面有 平原 和众多的环形山。
我们应该 选择 平原 作为登月的地点。 ●月面上覆盖着的是一层多孔的火山灰质的土壤。 ●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以达130 ℃ ;
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 —180 ℃ 。
到目前为止,
人类已经6次成功
登陆了月球。
中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 已于2004年正式启动。
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可以用
“绕”、“落”、“回”三个字分别 概括。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38万千米。
探索月球的秘密
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1/49。
探索月球的秘密
月球对它表面物体的吸引力,只 有地球引力的1/6。
探索月球的秘密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
探索月球的秘密
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 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那些月面上看起 来比较暗的地方就像地球上的海,于是便称它们为
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_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_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_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也是人类太空探索第一站。
千百年来,人们用美丽的神话祈盼的诗歌表达飞向月球的愿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1961年4月12日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用108分钟环绕地球一圈,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的新篇章。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月球,在月面停留了22小时,揭开了人类探索月球、开发月球的历程。
这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11年的结果。
在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前,美国多次发射遥控飞船环绕月球飞行或登月,对月球进行拍照,对月面的地藐及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
其后共有6艘飞船,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表面,带回来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标本。
同时,前苏联也在1970年至1973年有两个无人驾驶月球车在月面进行了探测。
1959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45个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76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失去了相互竞争的动力;另一方面实施登月计划,确实耗资大,效益低、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采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式来拟定登月计划。
所以,登月计划沉寂了近18年。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加上近10年来对月球探测的新发现,尤其探测到月球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引起了各国极大的兴趣,促使探月热再度兴起。
有冰就可以融化成水,水电解后分解成氧,可供航天员呼吸;水分解成另一种氢气,可成为火箭的燃料。
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可供月球开发能源和地球核能原材料。
月岩中还有钛铁矿、铀、钾、磷和稀土元素等,具有巨大地开发应用前景。
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弱磁场、弱重力、高洁净的环境,是研究空间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人类自古以来就对太空深深的迷恋,早先的天文学家们把月球看成地球的另一面,希望可
以捕捉到难以想象的神奇秘境,传说月球里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奥秘,一直带给人们梦想和
灵感。
1957年,前苏联推出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苏联一号”,这一重大新闻引起了全
世界的关注。
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尤金·克拉科夫在“苏联三号”号火箭上完成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次太空飞行。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乔治·艾塞克斯乘坐“阿波罗11号”号
进入宇宙,经过无数星星,历经数次次穿越月球的轮回,终于于7月20日12点56分踏上了月球表面,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月任务,也成为了人类开始探索月球的起始点。
从那以后,多国宇航员成功的在月球表面登陆,安置众多试验性的科学设备,与此同时,
多批从月球上采集的样品也被带回地球,为人类掀开了月球科学考察的新一面。
月球成为
人类探索之旅的重要目标,不少国家都竭力参与到月球科学探索中来,人类有望在本世纪
内通过合作实现月球殖民化。
月球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死星,集合了人类未解开的众多奥秘,它或许可以把人类带入一
个新的科学王国,让人类充分得到传说中的秘境的魅力,我们期待着有一天的到来,人类
可以在月球表面建设更多的科学设施,一块未来可供探索的大陆。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也是人类太空探索第一站。
千百年来,人们用美丽的神话祈盼的诗歌表达飞向月球的愿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1961年4月12日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用108分钟环绕地球一圈,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的新篇章。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月球,在月面停留了22小时,揭开了人类探索月球、开发月球的历程。
这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11年的结果。
在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前,美国多次发射遥控飞船环绕月球飞行或登月,对月球进行拍照,对月面的地藐及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
其后共有6艘飞船,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表面,带回来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标本。
同时,前苏联也在1970年至1973年有两个无人驾驶月球车在月面进行了探测。
1959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45个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76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失去了相互竞争的动力;另一方面实施登月计划,确实耗资大,效益低、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采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式来拟定登月计划。
所以,登月计划沉寂了近18年。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加上近10年来对月球探测的新发现,尤其探测到月球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引起了各国极大的兴趣,促使探月热再度兴起。
有冰就可以融化成水,水电解后分解成氧,可供航天员呼吸;水分解成另一种氢气,可成为火箭的燃料。
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可供月球开发能源和地球核能原材料。
月岩中还有钛铁矿、铀、钾、磷和稀土元素等,具有巨大地开发应用前景。
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弱磁场、弱重力、高洁净的环境,是研究空间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
所以,月球已经又成为21世纪深空探测的首要目标,各国制定了实施探索月球的具体计划。
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_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_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有关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_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也是人类太空探索第一站。
千百年来,人们用美丽的神话祈盼的诗歌表达飞向月球的愿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1961年4月12日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用108分钟环绕地球一圈,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的新篇章。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月球,在月面停留了22小时,揭开了人类探索月球、开发月球的历程。
这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11年的结果。
在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前,美国多次发射遥控飞船环绕月球飞行或登月,对月球进行拍照,对月面的地藐及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
其后共有6艘飞船,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表面,带回来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标本。
同时,前苏联也在1970年至1973年有两个无人驾驶月球车在月面进行了探测。
1959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45个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76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失去了相互竞争的动力;另一方面实施登月计划,确实耗资大,效益低、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采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式来拟定登月计划。
所以,登月计划沉寂了近18年。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加上近10年来对月球探测的新发现,尤其探测到月球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引起了各国极大的兴趣,促使探月热再度兴起。
有冰就可以融化成水,水电解后分解成氧,可供航天员呼吸;水分解成另一种氢气,可成为火箭的燃料。
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可供月球开发能源和地球核能原材料。
月岩中还有钛铁矿、铀、钾、磷和稀土元素等,具有巨大地开发应用前景。
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弱磁场、弱重力、高洁净的环境,是研究空间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
初中科学 月球的探索
月球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种左 右的矿物,其中6种矿物是地球没有的。
月壳中主要元素是氧和氢
氢
三种主要岩石
月海玄武岩:富含铁、钛
氧
斜长岩:富含钾、稀土、磷
角砾岩:岩屑颗粒
钾
硅
铁
镁
月相有哪几种?
弦月 盈凸月
什么是月海?
类别
载人 载人 着陆器 载人 载人 月面车 着陆器 撞击 撞击 撞击 撞击
成就
携带有用于采样的“月球人力车” 携带有第一辆载人月面车 自动返回月球样本 探索了中部高原
在月球上停留最长时间(75小时) 探索了波希多尼(Posidonius)环形山
从危海带回了样本 撞月时模拟了一次陨星撞击
找到了水存在的证据 绘制了月球表面的三维图 找到了水分存在的证据
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中国的探月梦
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别称:月亮、太阴、玄兔 特点: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第五大的卫星,不发光 平均直径:约为3476公里 表面积:3800万平方公里 体积:地球的1/49 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81 表面重力:地球的1/6 平均距离:约3844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10圈 最近时:约36万公里 最远时:约40万公里 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为+127℃ 夜晚:-183℃ 地形:环形山、月海、月陆、辐射纹
中国太空探索成就
1980年5月18日 我国 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 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 获得了圆满成功。
1999年11月20日 第一艘无人实 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卫 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 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2002年5月15日 在太原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了中国研制的 第一代准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 象卫星“风云一号”。
中华民族对月亮的探索
中华民族对月亮的探索
中华民族对月亮的探索和认知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天文学家太公望、张衡等人,在观测和研究月亮及天文数据的过程中,最早发现了月球的山脉、海洋以及熔岩地带等特征。
这些发现和认知为后来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提供了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思路。
在现代科学中,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探索月球,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和发现。
例如,利用卫星和探测器等器械,将包括月球在内的太空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观测和测量,发现了月球存在的一些自然现象,如月球具有地震等现象。
这些新发现与中国古人对月球的认知大致相符。
此外,利用第三十一封长江天文台的照相底片以及我国的探月计划等,对月面地貌进行了精细的测图和深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古人的研究成果。
总之,中华民族对月亮的探索和认知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入的过程。
从古至今,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观测和研究,不断验证和完善先人的认知,推动着人类对月球的了解不断深入。
月球火星的探索资料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也是人类太空探索第一站。
千百年来,人们用美丽的神话祈盼的诗歌表达飞向月球的愿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1961年4月12日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用108分钟环绕地球一圈,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的新篇章。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月球,在月面停留了22小时,揭开了人类探索月球、开发月球的历程。
这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11年的结果。
在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前,美国多次发射遥控飞船环绕月球飞行或登月,对月球进行拍照,对月面的地藐及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
其后共有6艘飞船,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表面,带回来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标本。
同时,前苏联也于1970年至1973年有两个无人驾驶月球车在月面进行了探测。
1959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45个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76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失去了相互竞争的动力;另一方面实施登月计划,确实耗资大,效益低、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采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式来拟定登月计划。
所以,登月计划沉寂了近18年。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加上近10年来对月球探测的新发现,尤其探测到月球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引起了各国极大的兴趣,促使探月热再度兴起。
有冰就可以融化成水,水电解后分解成氧,可供航天员呼吸;水分解成另一种氢气,可成为火箭的燃料。
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可供月球开发能源和地球核能原材料。
月岩中还有钛铁矿、铀、钾、磷和稀土元素等,具有巨大地开发应用前景。
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弱磁场、弱重力、高洁净的环境,是研究空间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
所以,月球已经又成为21世纪深空探测的首要目标,各国制定了实施探索月球的具体计划。
人类对月亮的探索历程——天文学史的论文
人类对月亮的探索历程摘要:在古代,人类便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月亮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但是当伽利略第一次将望远镜对准月亮时,人们才知道月亮其实应该叫“月球”,它的表面没有月宫和嫦娥,而是崎岖不平的荒凉之地。
自此,人类开始探索月球的历程。
探测月球具有重大的科技、政治和经济等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人类开展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与时俱进,经过从主要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到至今的,我们人类开展了一系列月球探测活动。
而我国本着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不断跨越的原则,制定了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中国月球探测计划,计划分“绕、落、回”三个阶段实施。
关键词:古代、探测月亮、探测历程、我国、引言:2020年7月20日是第51个人类月球日。
在辽阔的夜空中,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最亮的天体就是月球。
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月球上有没有生命在活动?月球开发对人类有哪些益处?数千年来,人类对月亮充满了无限遐想,我们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观察和研究月球。
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航天活动的发展,直到51年前的今天,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迈出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步,这是人类探索宇宙道路上的闪亮时刻,也因这一刻,7月20日被定为“人类月球日”。
我国古代的探索月球历程:就在古代,人类便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月亮充满了美好的想象。
如“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体现了月亮给古人带来的浪漫与古人对月亮充满了遐想和美好的向往。
古人对月亮最原始的认识是源于中国民间的一个美丽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偷吃了后羿的长生不老丹而飞上天界,进入了广寒宫,从此只有捣药的玉兔相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嫦娥走出广寒宫,遥望人间,思念丈夫后羿。
这个传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月球构造的朦胧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由于地球引力的存在,人类本身(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无法在空中飞行,加之古代技术有限,无法登上太空,所以人类就一直对月亮、对太空充满兴趣,积极探索。
月球探秘电子报纸
月球对于人类充满神奇和向往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
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
月球概况:月球也称太阴,俗称月亮,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还是被人们研究得最彻底的天体。
人类至今第二个亲身到过的天体就是月球。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
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
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0左右,相当于太阳的1/400,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多达33 000多个。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
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原因见后面解释),这一面习惯上被我们称为正面。
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27.32166天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
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篇一: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也是人类太空探索第一站。
千百年来,人们用美丽的神话祈盼的诗歌表达飞向月球的愿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1961年4月12日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用108分钟环绕地球一圈,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的新篇章。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月球,在月面停留了22小时,揭开了人类探索月球、开发月球的历程。
这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11年的结果。
在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前,美国多次发射遥控飞船环绕月球飞行或登月,对月球进行拍照,对月面的地藐及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
其后共有6艘飞船,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表面,带回来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标本。
同时,前苏联也在1970年至1973年有两个无人驾驶月球车在月面进行了探测。
1959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45个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76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失去了相互竞争的动力;另一方面实施登月计划,确实耗资大,效益低、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采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式来拟定登月计划。
所以,登月计划沉寂了近18年。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加上近10年来对月球探测的新发现,尤其探测到月球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引起了各国极大的兴趣,促使探月热再度兴起。
有冰就可以融化成水,水电解后分解成氧,可供航天员呼吸;水分解成另一种氢气,可成为火箭的燃料。
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可供月球开发能源和地球核能原材料。
月岩中还有钛铁矿、铀、钾、磷和稀土元素等,具有巨大地开发应用前景。
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弱磁场、弱重力、高洁净的环境,是研究空间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
所以,月球已经又成为21世纪深空探测的首要目标,各国制定了实施探索月球的具体计划。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2006-10-30 19:22:02来源: 网易探索综合网友评论0 条进入论坛古往今来,人类为了探索月亮的秘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多少年来,每当晴朗之日的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或弯月悬挂在空中,它是那样宁静,那样神秘。
月亮是从哪里来的?月亮上有什么?人们总想揭开这个谜。
在没发明望远镜之前,人类只能用肉眼观看月球,产生了很多幻想。
古中国人编出了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而古希腊人则认为月球里有一位美丽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
古往今来,人类为了探索月亮的秘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月球是离地球最近一个天体。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最早用望远镜观察月球,他发现月球上有群山,有密如麻点般的坑洞--环形山。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逐渐对月球有了更多的了解。
(左图为伽里略自制的折射望远鏡)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个卫星,距地球约38.44万公里,半径约1740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4左右,月球的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表面积约为地球的1/14。
同一个物体在月球所受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月球表面的温度最高约1 27摄氏度,最低约-183摄氏度。
月球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并伴随地球绕太阳公转。
它自转和公转都是自西向东,转动一周的时间都是27天7小时43分,月球的一天相当于地球的一个月,月球总以它的同一半球面对着地球。
由于月球的引力小,大气密度约为地球海平面的1万亿之一,空气极为稀薄。
正因为没有大气层的阻力,空中飞来的大小陨石毫无阻拦地与月球相撞,使月球伤痕累累,布满了环形山(右图)。
没有空气传送声波,月球上万籁俱寂。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没有空气的散射,太阳光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但天空却永远一片漆黑。
正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没有蓝天白云,没有晴阴天之分。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
环形山是碗状凹坑结构,月球上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有3万3千多个,占月面表面积的7-10%,最大的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山,直径295公里。
人类月球日月球假说知识太空月球探索课件PPT
星空不再遥远 Human Moon Day
1969年的今天,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 在月球留下人类足迹,“这是我个人一小步,却是人类一大步!”。 从此7月20日被定为“人类月球日”。从古至今,我们对月球的探索, 从未停止!
目录
• 月球起源的五个假说 • 关于月球的冷知识 • 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 • 人类对月球及太空的探索
01
月球起源的五 个假说
月球,天体名称,人类肉眼所见称为月亮, 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是地球的卫 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直径大 约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 分之一。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月 球表面布满了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月球 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 径的30倍。
月球诞生俘获说。
在太阳系中,大多数卫星都在土星和木星等气态巨行星的 周围存在,与地球类似的只有火星,它拥有两颗卫星—— 火卫一和火卫二。对于这两颗卫星,目前主流的观点是, 它们可能曾经是小行星,后被火星的重力所俘获,变成其 卫星。
俘获说认为,月球也可能是在靠近地球时被地球的引力所 俘获的。但相比火星的两颗卫星,月球实在太大了,可能 并不适合这种情况。如果月球闯入太阳系,更有可能被太 阳或者木星俘获,而不是地球。俘获说也无法解释现在月 球的近圆形轨道形状。因为根据引力的规律,它应该沿一 条扁形或椭圆形轨道运行,而不应该沿一条近圆形的轨道 运行。
月球正在离我们而去。
月球每年都在轨道上向外偏离3.8cm。据数据显 示,月亮诞生之初,与地球的间距仅为2万公里, 而现在两者的间距已经扩大到了38万公里。而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间距会越来越。由于因为月球 表面大气层稀薄,几乎没有空气对流,所以如 果你在月球踩上一个脚印,可能几百年都保持 稳定不变。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PPT课件
回地球。1970年11月10日,月球17号载着世界上第一辆自动月球车上
天。17日在月面雨海着陆后,月球车1号下到月面进行了10个半月的
科学考察。这辆月球车重756千克,长2.2米,宽1.6米,装有电视摄像
机和核能源装置。它在月球上行程10540米,考察了8千平方米月面地
域,拍摄了200幅月球全景照片和20000多张月面照片,直到1971年10
4、探测地月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 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
撞月
北京时间2007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 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 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 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至此,在经 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静谧、遥远的月 球土地终于成为这位中国首个“月球使者”的 生命归宿。而随着此次“受控撞月”的准确实 施,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美国的探月历程 1966年5月30日发射‘勘测者1号’新型探测器,经过64小时的飞 行,在月面风暴洋软着陆,向地面发回11150张月面照片。到1968 年1月1日发射的7个勘测者探测器中,有2个失败,5个成功。后来, 美国又发射了5个月球轨道环行器,为阿波罗载人登月选择着陆地 点提供探测数据。经过这一系列的无人探测之后,月球的庐山真 面目显露出来了。
的月球2号,两天后飞抵月球,在月球表面的澄海硬着陆,成为在冷
战期间美苏两国白热化的太空竞赛中,苏联人一度占尽优势。但出乎
美国是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美国的登月计划就是阿波 罗计划(Apollo Project),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 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美国于20世纪60 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篇一: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也是人类太空探索第一站。
千百年来,人们用美丽的神话祈盼的诗歌表达飞向月球的愿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1961年4月12日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用108分钟环绕地球一圈,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的新篇章。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率先登上月球,在月面停留了22小时,揭开了人类探索月球、开发月球的历程。
这是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11年的结果。
在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前,美国多次发射遥控飞船环绕月球飞行或登月,对月球进行拍照,对月面的地藐及环境有了全面的了解。
其后共有6艘飞船,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表面,带回来了月球的岩石和土壤标本。
同时,前苏联也在1970年至1973年有两个无人驾驶月球车在月面进行了探测。
1959年至1976年美国和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45个对月球的各种探测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76年以后,一方面由于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失去了相互竞争的动力;另一方面实施登月计划,确实耗资大,效益低、技术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采用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方式来拟定登月计划。
所以,登月计划沉寂了近18年。
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加上近10年来对月球探测的新发现,尤其探测到月球两极有大量的冰存在,引起了各国极大的兴趣,促使探月热再度兴起。
有冰就可以融化成水,水电解后分解成氧,可供航天员呼吸;水分解成另一种氢气,可成为火箭的燃料。
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可供月球开发能源和地球核能原材料。
月岩中还有钛铁矿、铀、钾、磷和稀土元素等,具有巨大地开发应用前景。
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弱磁场、弱重力、高洁净的环境,是研究空间化学、空间物理、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
所以,月球已经又成为21世纪深空探测的首要目标,各国制定了实施探索月球的具体计划。
1-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用课件
月球上的环形山以我国历史上哪些著名天文 学家命名?(至少说出2个)
张衡 郭守敬 祖冲之 石申
思考月球
真真假假
根据降落在月球表面上的探测器发回的信息,你认 为在月球上的以下情况是真是假?并请说出理由。
夜
4米 2米
日
在月球表面,宇航 员能轻松跳过4米。
月球表面的昼夜 温差达300摄氏度
图中的宇航员能 边听音乐边看书
杨 利 伟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神 州 六 号
聂海胜 费俊龙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探索月球的秘密
我问你答: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吗? 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月海是海吗?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着谁 成功飞向太空,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活动? 1969年7月16日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38.4万千 米 不是海,是平 原 杨利伟
所谓的月海,并非月球上面的海 洋,而是月球上的平原。事实上,到 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在月球上发现 液态的水。其之所以被称之为“海”, 是因为早期的观察者,发现到月面有 部分地区较暗。而在当时无法清晰观 察到月球表面的情况下,观察者按照 其对地球的认识,猜测该地区为海洋。
光需1.3秒 高速列车需80天 飞机需16天
探索月球的秘密
在月球上,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30℃;背着太 阳的一面温度最低可达-180℃。
探索月球的秘密
思考: 1. 在月球上,假如有人在你身边大喝一声, 你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 2. 要是我们到月球上去进行科学考察,需 要做好哪些准备? 3. 让你选择登月地点,你将怎样选择?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就在古代,人类便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月亮充满了美好的想像。
但是当伽利略第一次把望远镜对准月亮时,人们才知道月亮其实应该叫“月球”,它的表面没有月宫和嫦娥,而是崎岖不平的荒凉之地。
自此,人类开始了探索月球的历程。
“月球勘探者”号发现月球水源的消息,坚定了人类建立月球基地,使其成为人类探索太阳系的航行中转站的决心。
在飞行器发明之前,人们只能在地面上通过天文望远镜来观测月球。
在几个世纪里,一些科学家在观测的基础上,记录了很多关于月球的资料,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前苏联是最早对月球进行探测的国家。
1959年1月2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
这个直径约1米,重约1.5吨的球体掠月而过,拍下了世界上第一批月球背面的照片。
月球探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1969年7月20日22时59分,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上踏上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但是,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劳民伤财,引起国内一片指责,前后历时约11年半,耗资225亿美元,2万个单位、30多万人参加了此次计划。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在舆论压力下这一方面没有任何进展。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事情就此停顿下来。
月球的珍稀矿产、新能源物质以及月球能作为人类飞往火星中继站的有利地位等优势也在深深地吸引着人类。
1994年,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克莱门丁”号。
通过对探测器所拍的照片和探测的数据分析,居然发现在月球南极的低洼地区,有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
这引起了科学家和航天专家们的极大关注。
1998年1月6日,美国用固体火箭“雅典娜-2”发射了揭示月球水冰之谜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
它所带的仪器中有一个用于探测氢的中子光谱仪,通过确认氢的存在,证明月球表面有水。
在宇宙射线的轰击下,月球表面不断从岩石和土壤成分中逸出中子。
这些中子如果具有特定的能级,那么它们一定与氢(水的主要成分)相互作用过。
所以,如果测到月球上存在这类中子,那也就相当于探测到了氢,就一定存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时间201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 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 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 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至此,在经 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静谧、遥远的月 球土地终于成为这位中国首个“月球使者” 的生命归宿。而随着此次“受控撞月”的准 确实施,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着陆的探测器,是1966年1月31日发射的月球9号。它经过79小时的长途飞行之后,在
月球的风暴洋附近着陆,用摄像机拍摄了月面照片。这个探测器重1583千克,在到达
距月面75千米时,重100千克的着陆舱与探测器本体分离,靠装在外面的自动充气气球
缓慢着陆成功。1970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16号,9月20日在月面丰富海软着陆,第一
从1958年至1976年,前苏联发射24个月球号探测器到达月球的第一位使者,首次
实现了从地球到另一个天体的飞行。它载的科学仪器舱内的无线电通信装置,在撞击
月球后便停止了工作。同年10月4日月球3号探测器飞往月球,3天后环绕到月球背面,
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让人们首次看全了月球的面貌。世界上率先在月球软
先于美国同行。苏联人早在1959年就已将月球探测器“月球2”号送到了月球表面。此
外,他们还于1966年发射了一颗环月轨道卫星。但N-1火箭的连续四次失败最终让苏联
不得不中止了载人登月。
美国是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美国的登月计划就是阿波
罗计划(Apollo Project),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 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美国于20世纪 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
次使用钻头采集了120克月岩样口 ,装入回收舱的密封容器里,于24日带回地球。1970
年11月10日,月球17号载着世界上第一辆自动月球车上天。17日在月面雨海着陆后,
月球车1号下到月面进行了10个半月的科学考察。这辆月球车重756千克,长2.2米,宽
1.6米,装有电视摄像机和核能源装置。它在月球上行程10540米,考察了8千平方米月
完成目标 撞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划分月球 表面的基本地貌构造单元,初步编制月球地 质与构造纲要图,为后续优选软着陆提供参 考依据。
2、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 类型的分布特点。对月球表面有用元素进行 探测,初步编制各元素的月面分布图。
3、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并评估月球表 面月壤层的厚度、月壤中氦-3的资源量。
动于衷吗?事实上,苏联人也一直在为载人登月而努力,不过由于致命设计缺陷,连
续数次发射失败,让苏联人载人登月的梦想化为泡影。近日,莫斯科航空学院一实验
室公开了关于苏联载人登月计划一组珍贵的解密照片,照片显示了这项失败的登月计
划中的主要设备,包括从未公开的“LK月球飞船”以及从未使用过的月球登陆车等。
其实,就在肯尼迪总统宣称美国将争取率先将宇航员送上月球时,苏联科学家仍然领
嫦娥工程介绍 “嫦娥奔月”是中国家喻户晓 的神话故事,相传嫦娥吞下灵 药后飞上月亮。2019年,中国 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
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
的第一阶段计划,是预定于 2019年年底前,发射中国第一 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环绕月球运行,及进行为期一 年的月球探测任务。
前苏联的探月历程
第三步为“回”,时间定在2019至2020年。即发射月球软 着陆器,突破自地外天体返回地球的技术,进行月球样品 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对取样进行分析研究,深 化对地月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的认识。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 与采样返回。
当“绕、落、回”三步走完后,中国的无人探月技术将趋 于成熟,中国人登月的日子也将不再遥远。
面地域,拍摄了200幅月球全景照片和20000多张月面照片,直到1971年10月4日核能耗
尽才停止工作。1973年1月8日发射月球21号,把月球车2号送上月面考察取得更多成果。
最后一个月球24号探测器于1976年8月9日发射,8月18日在月面危海软着陆,钻采并带
回170克月岩样品。至此,前苏联对月球的无人探测宣告完成,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更加
丰富和完整了。 ,其中18个完成探测月球的任务。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2号,两
天后飞抵月球,在月球表面的澄海硬着陆,成为在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白热化的太空竞
赛中,苏联人一度占尽优势。但出乎意料的是,最早登上月球的却是美国人。就在
“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率先跨出人类历史的一大步时,苏联人会无
第二步为“落”,时间定为2019年至2019年。即发射月球 软着陆器,突破地外天体的着陆技术,并携带月球巡视勘 察器,进行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探测着陆区的地 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的化学与矿物成分和月表的环境, 进行月岩的现场探测和采样分析,进行日-地-月空间环境 监测与月基天文观测。具体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 巡视车、自动机器人探测着陆区岩石与矿物成分,测定着 陆点的热流和周围环境,进行高分辨率摄影和月岩的现场 探测或采样分析,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的 化学与物理参数。
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 “落”、“回”3个阶段。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 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实现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通 过遥感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 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并在月球探测卫星 奔月飞行过程中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已于2019年10月24日发射。
国家对月球的 探索
中国对月球的探索
美国对月球的探索
月球简介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 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 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 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
俄国对月球的探索
中国对月球的探索 ——方案
绕
落
回
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早在1994年就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 和可行性研究,2019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 2019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