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6个民风俗习惯简介(图片很全)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中国各民族风俗习惯介绍1. 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汉族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注重家庭、孝道、礼节等。
汉族的主要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是汉族人民的重要日子,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2. 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的草原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地区。
蒙古族的文化具有游牧民族的特色,他们以羊肉、牛肉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蒙古烤肉和羊肉汤等。
蒙古族的主要节日有那达慕节和祭敖包等。
3. 回族:回族是中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回族的文化具有多元性,他们主要的食物是清真食品,并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教规。
回族的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等。
4. 藏族:藏族是中国的雪域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地区和青海、四川等省份的藏区。
藏族的文化独具特色,他们信奉藏传佛教,著名的文化遗存有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
藏族的主要节日有藏历新年和拉萨的酥油花节等。
5.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中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
维吾尔族的文化丰富多彩,他们以水果和羊肉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烤全羊和手抓饭等。
维吾尔族的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等。
6. 苗族: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等省份。
苗族的文化独特,他们以农业为主,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和音乐舞蹈传统。
苗族的主要节日有苗年节和龙舟节等。
7. 彝族: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
彝族的文化深厚,他们以烤全羊和羊肉汤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砣砣肉和酸汤鱼等。
彝族的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和彝年节等。
8. 壮族: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和云南等省份。
壮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以大米为主食,著名的美食有桂林米粉和粽子等。
壮族的主要节日有三月三歌节和糍粑节等。
9. 布依族:布依族是中国的一个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和云南等省份。
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的简单介绍
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的简单介绍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不同的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俗,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面貌。
今天,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民族的特点和风俗。
1. 汉族:作为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
他们以汉字为主要文字,崇尚孔子的儒家思想,并有着丰富的文学和绘画传统。
在饮食方面,他们喜欢大米、面食,以及各种蔬菜为主。
2. 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辽宁地区。
他们以牧民为主,喜欢骑马、射箭和摔跤等活动。
蒙古族还有着独特的“呼麦”艺术形式,以及丰富的草原文化。
3. 满族:满族是中国历史上建立大清帝国的重要民族。
他们有着众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吃酸菜、穿汉服、蒙古袍等。
满族文化中的传统舞蹈和音乐也非常有特色。
4. 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也各具特色。
藏族有着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其宗教仪式和建筑形式如佛塔、寺庙等独具特色。
而壮族则以山歌、舞蹈和体育竞技等形式闻名,他们热情好客,尊重长辈。
5. 除了这些比较知名的少数民族之外,还有一些相对较少人知的民族。
德昂族是居住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小型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习俗。
而京族是分布在云南和贵州的一个小型民族,他们以制作精美的编织品而闻名。
通过这个简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俗。
这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与交流,丰富了中国的多元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总结起来,了解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无疑是一项庞大的任务。
我们可以从文字、音乐、舞蹈、建筑、宗教、饮食等不同方面去深入了解每个民族的特点。
通过对比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和谐共处。
对我个人而言,学习和了解不同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经验。
它让我更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增加了对世界的理解和欣赏。
我相信,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民族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多样性,实现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中国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
中国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禁忌信仰56个民族 56个家01 阿昌族 0 2 白族 03 保安族 04 布朗族 05 布依族06 藏族 07 朝鲜族 08 达斡尔族 09 傣族 10 德昂族11 东乡族 12 侗族 13 独龙族 14 俄罗斯族 15 鄂伦春族16 鄂温克族 17 高山族 18 哈尼族 19 哈萨克族 20汉族21 赫哲族 22 回族 23 基诺族 24 京族 25 景颇族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
信仰佛教。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白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
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
习俗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
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
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
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
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婚俗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
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
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食俗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
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
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
中国56个民族简介(图片很全)精讲课件PPT
训部制
中国人口:13.39亿(2010年) 汉族:12.25亿
少数民族:1.14亿
训部制
●什么是民族?
●什么是少数民族?
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 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 “少数民族”。
●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训部制
少数名族分布状况
训部制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啦……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复训部制
训部制
48.锡伯族
49.瑶族
复训部制
50.彝(YI)族
复训部制
51.仡(GĒ)佬(LǍO) 族复训部制训部制53壮族
复训部制
54藏族
复训部制
酥油茶
朝拜
训部制
55佬族
训部制
知识小结:
1.中国最新的少数民族是? 2.中国最古老的民族是? 3.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哪个省? 4.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文字? 5.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6.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是?
21.京族
独弦琴
训部制
顶杠
训部制
23.柯尔克孜族
训部制
24.拉祜族
训部制
25.黎族
刀杆节
26.傈(LI)僳(SU)族
复训部制
训部制
27.珞巴族
傩舞
复训部制
训部制
29.满族
训部制
30.门巴族
训部制
31.苗族
银饰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
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
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
“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
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午夜开始饮酒进餐,一定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
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
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
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
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
“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
五十六个民族风俗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着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中国56个民族各自的风俗习惯1 、阿昌族:分布在,人口 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贵族、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等地,人口 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蒙古、、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人口 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蒙古、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蒙古、等地,人口中 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中华56个传统节日特色
中华56个传统节日特色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以下是中国56个传统节日的特色概述:
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世界上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以庆祝农历新年为主,家庭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和观看烟花是其中的传统活动。
2.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庆祝元宵佳节。
人们会赏花灯、猜灯谜和吃汤圆。
3. 清明节: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扫墓祭拜祖先,并欣赏春天的美景。
4. 端午节:以纪念诗人屈原为主题,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和挂艾草以驱邪。
5. 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
人们会吃巧果和观赏牛郎织女星。
6. 中秋节:庆祝农历八月十五的节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和玩花灯。
7. 重阳节:庆祝农历九月初九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和佩戴茱萸以避邪。
8. 元旦:庆祝新年的第一天,人们会放烟花、欢庆狂欢。
9. 劳动节:庆祝劳动者的节日,人们会参加游行、集会和举办庆祝活动。
10. 妇女节:庆祝妇女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和座谈会。
11. 国庆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们会进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和阅兵仪式。
以上是中国56个传统节日的特色概述,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方式。
这些节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也增加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团结感。
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图文版)_传统礼仪
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图文版)_传统礼仪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坐立行走都有一整套的规矩。
民谚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一个举止优雅,待人礼貌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下,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观念的改变,导致很多人丧失了基本的礼仪常识。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希望通过中国礼仪文化的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
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
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
子推便隐居山中。
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
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
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
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
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
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五十六个民族风俗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国56个民族各自的风俗习惯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各民族风俗习惯
各民族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延久积而成的喜好、风俗、习惯和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
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
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
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
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
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一一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
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
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
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
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
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
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
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
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
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
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
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
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一一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
55个少数民族主要风俗和禁忌
55个少数民族主要风俗和禁忌55个少数民族主要风俗和禁忌1、蒙古族:骑马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马鞭子要放在门外,以示对主人的尊敬;到别人家里做客,不要自己动手,须等主人盛给;吃肉时给人递刀,刀尖应向自己,刀把递给对方;见到门前有火或挂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不要进入;不食自死动物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来客不让坐西炕,因为西炕是供佛的方位;丧事忌红色和白色,而喜事忌黑色和黄色。
2、回族:忌食猪、狗、马、驴、骡、猫、鼠、鹰、蛇、乌鸦的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或自死的畜禽,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馕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半或更多的小块吃;禁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背后诽谤和议论别人的短处。
3、藏族:忌吃奇蹄类畜肉,最忌吃驴肉、狗肉,一些地方不吃鱼,忌讳捕杀野生动物。
4、维吾尔族:忌食猪、狗、驴、骡之肉和自死的禽畜肉及动物的血,在南疆地区还忌食马肉和鸽子肉;衣着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坐切忌坐床,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
5、苗族:忌讳迎亲途中扭伤腿脚,视此为不吉。
丧家在一个月内禁婚嫁,不得唱歌或吹芦笙。
有的地方过节时不许杀狗和食狗肉;禁止在村寨周围挖土或砍伐古树。
同辈男女都以兄弟姐妹相称,最忌“姐夫”、“妹夫”之称。
6、彝族:男人的蓄发,最忌人触摸;有的地方忌食马、驴、骡肉。
7、壮族:正月初一不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不吃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小孩头三天(有的是七天),外人不得入内。
8、布依族:外来夫妇,忌在主人家同宿。
9、朝鲜族:忌讳人称“鲜族”,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10、满族: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11、侗族:生小孩三天内,忌生人入家。
12、瑶族:妇女生小孩满月前,忌外人来访;男女对唱山歌时,双方须各在一方,忌同坐一条凳子;当女人面不能说粗话;堂屋内不准吐痰。
中国各地风俗习惯16页PPT
各地方人不同特点
• 福建人:华侨多 • 两广人:起义、相貌趋于相同。 • 云南、贵州人:美女、酿酒 • 四川人:“天府之国”、好战好骂
谢谢观赏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中国各地风俗
目录
• 各个地方特色和风俗
– 春节习俗 – 饮食习惯 – 不同特点
各地方春节习俗
• 1、江苏过大年的独特习俗
• 苏州人:“挖元宝”“元宝茶” • 武进人:“拜神”扫地从外往里扫 • 江宁人:“打神鼓” • 南通人:插芝麻秆、冬青、柏枝 • 淮阴人:“烤头风” • 无锡人:祭拜禹王庙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中国各地风俗习惯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5、四川过大年习俗
• 成都人:不吃“饭” • 长寿人:“九品烛”
各地方春节习俗
• 6、陕西过大年习俗
• 富平人:“节坐” • 高陵人:“接天神” • 临潼人:“送穷节”
• 7、山东过大年习俗
• 宁阳人:“填仓” • 蓬莱人:“照虚耗” • 胶东人:“扎根” • 曲阜人:“文曲星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
藏族
朝 拜 酥油茶
知识小结:
1.中国最新的少数民族是? 2.中国最古老的民族是? 3.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哪个省? 4.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文字? 5.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6.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是?
谢谢观看!
组员:
中国人口:13.39亿(2010年) 汉族:12.25亿 少数民族:1.14亿
●什么是民族?
●什么是少数民族?
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 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 “少数民族”。
●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少数名族分布状况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啦……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过 手 米 线 耍 白 象
三道茶→
嗜好烟酒
油 炸 花 蜘 蛛
布依族
布依人酷嗜狗肉, 有"肥羊抵不上瘦狗"之说
花江狗肉
五 色 花 米 饭
朝鲜族
达斡尔族
黑
灰
日
曲 棍 球
傣族
孔 雀 舞
泼 水 节
侗族
侗族大歌会→
独 龙 族
绣面纹身
俄罗斯族
大列吧
汤 菜
鄂伦春族
狍 头 帽 子
鄂温克族
荡
头
秋
发
千
舞
哈尼族
哈 尼 族 梯 田
赫(he)哲族
鱼皮Biblioteka 鞋和鱼皮
生
服
鱼
装
片
回族
清 真 寺
油 香
基诺族
剁 生
大 鼓 舞
京族
独弦琴
顶杠
柯尔克孜族
(hu)
黎族
傈(li)僳(su)族
刀 杆 节
珞巴族
傩 舞
满族
旗袍
门巴族
苗族
银饰
仫 佬族 (mu4)
走 坡 节
赛 竹 球
纳西族
东巴文→ ↓
羌族
撒拉族
(she)
畲
族
水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土家族
吊脚楼
土族
维吾尔族 nang
佤族
乌孜别克族
锡伯族
瑶族
彝 族 (yi)
仡(gē)佬(lǎo) 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