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附件1: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设置标准一、基本要求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应为三级甲等口腔医院或者具备相应口腔专业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方便全国患者就医。
诊疗科目齐全,具有完善的配套医技科室,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合理的人才梯队,较高的医院管理水平,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和影响力。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认真落实医改相关工作,承担全国口腔临床、教学、科研、预防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带动学科整体发展。
组织或协调国内口腔相关专业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法人单位核定椅位数≥500台、床位数≥150张;医护比≤1:1.2、椅护比≤1:0.9、床护比≤1:0.6;(二)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的椅位总数占医院椅位总数≥40%;提供口腔全科诊疗服务椅位数占医院椅位总数≥20%;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椅位数均≥10台,近三年,年均急诊接诊人次数≥7万人次;复苏室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5%;(三)近三年,年均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的“限制类”口腔相关医疗技术病例数≥800例,占年总手术病例数比例≥10%;(四)获得口腔类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
二、医疗服务能力具备开展口腔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并具有将临床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的能力,辐射和引领我国口腔医学发展。
已构建口腔疾病防治初级网络,建设适宜的口腔疾病防治结合服务模式,推动国际口腔疾病防治交流与合作。
(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
独立设置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种植科、口腔预防科、口腔综合科/口腔全科、口腔病理科、医学影像科、口腔麻醉科、复苏室、口腔急诊科、口腔修复工艺科、医学检验科(血库)、药剂科、营养室。
(二)诊断服务项目。
提供口腔疑难危重症诊断所需要的常规辅助检查,如X线根尖片、全口曲面体层摄影、CT(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锥形束CT)、DR(数字化X线摄影)、B超、病理等诊断服务。
口腔种植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
口腔种植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篇一: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规范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规范口腔种植技术是指通过外科方法在口腔或颌面部植入人工种植体,进而进行有关牙列缺损、缺失或颌面部器官缺损、缺失修复的技术。
此项治疗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规范口腔种植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开展口腔种植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遵循本规范开展相关诊疗服务。
第一章医疗机构基本要求第一条口腔种植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及达到规范要求的口腔专业诊所内实施。
第二条开展口腔种植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其专业设置、房屋建筑面积与功能划分、设备设施与人员配备应当符合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
用于口腔种植外科治疗的诊室应当是独立的诊疗间,诊疗间外应当设置手臂清洁及消毒设施。
第三条用于口腔种植的诊疗室除具备基本诊疗设备及附属设施外,同时应当装备口腔种植动力系统、种植外科器械、种植修复器械及相关专用器械。
第四条用于口腔种植的诊疗室的消毒管理应当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第五条开展口腔种植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自身应当具备颌骨曲面体层或颌骨CT影像诊断设备及诊断能力。
第二章人员基本要求第六条从事口腔种植诊疗活动的医生应当具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执业证书》,并依法开展诊疗活动。
第七条从事口腔种植诊疗活动的医生应当接受过口腔种植学专业学习或培训。
本科生及本科生以上全日制教育正式口腔种植学课程120课时以上(含口腔种植学实习)考试合格者;或经过口腔种植学的继续教育累计Ⅰ类学分40分以上,或在境外教育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可的教育机构)接受口腔种植学培训和学习满三个月并获得结业证书者,方可从事口腔种植诊疗活动。
第八条本规范实施前已在医疗机构设立的专业口腔种植科室专职从事口腔种植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的医务人员视为已具备进行口腔种植诊疗活动资质。
第九条本规范实施前在医疗机构设立的专业口腔种植科室专职从事口腔种植临床诊疗工作未满5年,或在医疗机构非专职从事口腔种植临床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执行本规范第七条。
最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指标口腔全科专业基地
1
3.1培训制度 3.1.3教学秘书 与落实 3.1.4教学小组 3.1.5轮转计划★ 3.1.6考勤制度 3.过程管理 (30分)
1
成立教学小组,明确小组职责,定期组织研究教学工作 按规定落实轮转计划和要求 有考勤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并严格执行
1 3 2
3.2.1入科教育
规范实施,包括科室情况、科室纪律、培养计划与要求 有,且严格落实,得满分 、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等入科教育,并有专人组织实施 未严格落实,不得分 开展次数达标,且认真规范,得满分 未达标或不规范,不得分 开展次数达标,且认真规范,得满分 未达标或不规范,不得分
8
合计 100 存在问题请详细填写。
备注: 1.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5项。三级指标中,核心指标15项、计70分,一般指标20项、计30分,共100分。 2.指标中所有规章制度,专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制度。 3.随机抽查对象优先选择委托培训对象和面向社会招收的培训对象,如果没有,可考虑本基地培训对象。 4.现场评估时详细填写存在的问题和扣分原因。 专家签字: 第 4 页,共 4 页 年 月 日
7
3.4培训工作 量
3.4.1培训强度★
6
第 3 页,共 4 页
评估项目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为核心指标
评估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扣分原因
4.1.1临床教学质量★
教学技能评分表见附表2 针对培训对象开展规范的临床教学,悉心指导培训对象 ≥90分得满分,≥80分得4分,≥70分得2分,≥60 分得1分,<60分不得分
2
3.2培训活动 3.2.2小讲课
开展规范的小讲课活动,至少1周1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口腔内科专业基地认定细则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口腔内科培训细则»的要求和培训基地认定标准总则的规定,制订本细则.一、口腔内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1 规模(1)牙科综合治疗台数ȡ20台(牙体牙髓科ȡ8台,牙周科ȡ6台,儿童口腔科ȡ4台,口腔黏膜科ȡ1台和口腔预防科ȡ1台).(2)年门㊁急诊量ȡ30000人次,日门诊量ȡ120人次.2 诊疗疾病种类、治疗项目和数量(1)口腔内科专业基地的年收治疾病种类应基本能覆盖口腔内科各亚专科常见疾病种类,所开展的针对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治项目全面,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口腔内科培训细则»的要求.①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健康调查和口腔健康指导㊁指数及数据处理的方法㊁常见口腔疾病预防方法;正确使用牙刷㊁牙线㊁间隙刷和牙签等各种预防用具,菌斑染色㊁菌斑控制及口腔卫生指导;窝沟封闭术㊁预防性充填(包括非创伤性充填)㊁局部涂氟,不同人群的口腔预防咨询及针对不同病种和个体的综合保健措施和方法等.②牙体牙髓病学:包括用各种材料进行各类洞形的龋病或非龋病治疗㊁牙齿活髓保存治疗㊁前后牙根管治疗㊁根尖手术等.③牙周病学:包括菌斑控制方法㊁规范化的牙周检查及治疗设计㊁全身病与牙周健康的关系㊁龈上洁治㊁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㊁松动牙固定㊁治疗㊁牙周病的药物治疗㊁牙周手术㊁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㊁牙周维护治疗及常见的与全身相关的牙周组织疾病治疗等.④儿童口腔医学:包括药物涂布治疗㊁各种材料充填㊁乳牙冠髓切断术㊁乳牙根管治疗术㊁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㊁儿童咬合诱导㊁儿童前牙外伤处理㊁恒牙的活髓保存和青少年牙周组织疾病的防治等.711⑤口腔黏膜病学: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㊁扁平苔藓㊁疱疹性口炎㊁念珠菌感染㊁唇舌病㊁白斑㊁疱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等.(2)口腔内科专业基地年诊治的患者数量应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口腔内科培训细则»的要求,见附表.附表㊀口腔内科专业基地相关科室年诊治数量要求㊀科室年诊治例数牙体牙髓科ȡ15000牙周科ȡ10000儿童口腔科ȡ2000口腔黏膜科ȡ2000口腔预防ȡ10003 医疗设备㊀要求配备开展以下口腔科诊疗工作所需的医疗设备和器械:牙科诊疗椅㊁牙髓活力测定所需设备㊁根管治疗所需器械㊁光敏树脂固化机㊁牙周探针㊁超声洁牙机㊁龈上洁治器和龈下刮治器㊁牙周手术器械㊁牙科印模制取托盘㊁牙科模型制作设备㊁常用牙科器械㊁材料㊁药品以及口腔诊室应必备的器械和材料.㊀㊀4 相关科室、实验室㊀口腔内科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必须有以下相关科室:口腔颌面外科㊁口腔修复科㊁放射(影像)科㊁病理科㊁检验科㊁药剂科等.㊀㊀二、口腔内科专业基地师资条件1 人员配备(1)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比例1ʒ3.(2)指导医师组成:基地具有中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数应大于基地总医师数的5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ȡ3名.指导教师所从事专业应涵盖牙体牙髓病学㊁牙周病学㊁儿童口腔病学㊁口腔黏膜病学和口腔预防医学.2 指导医师条件应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已发表本专业相关学术论文或综述1篇以上.3 专业基地负责人条件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本专业的医疗㊁科研和教学工作超过15年,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近3年来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或国际S C I 学术期刊上发表临床研究论文ȡ1篇.81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2)近3年来曾获得地㊁市级以上(含地㊁市级)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科技成果奖励.(3)目前承担有地㊁市级以上(含地㊁市级)本专业领域的临床科研项目,有独立的科研任务和科研经费.911 口腔内科专业基地认定细则。
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规范
口腔种植技术管理规范口腔种植技术是指通过外科方法在口腔或颌面部植入人工种植体,进而进行有关牙列缺损、缺失或颌面部器官缺损、缺失修复的技术。
此项治疗技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规范口腔种植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开展口腔种植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遵循本规范开展相关诊疗服务。
第一章医疗机构基本要求第一条口腔种植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及达到规范要求的口腔专业诊所内实施。
第二条开展口腔种植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其专业设置、房屋建筑面积与功能划分、设备设施与人员配备应当符合卫生部《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
用于口腔种植外科治疗的诊室应当是独立的诊疗间,诊疗间外应当设置手臂清洁及消毒设施。
第三条用于口腔种植的诊疗室除具备基本诊疗设备及附属设施外,同时应当装备口腔种植动力系统、种植外科器械、种植修复器械及相关专用器械。
第四条用于口腔种植的诊疗室的消毒管理应当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
第五条开展口腔种植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自身应当具备颌骨曲面体层或颌骨CT影像诊断设备及诊断能力。
第二章人员基本要求第六条从事口腔种植诊疗活动的医生应当具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执业证书》,并依法开展诊疗活动。
第七条从事口腔种植诊疗活动的医生应当接受过口腔种植学专业学习或培训。
本科生及本科生以上全日制教育正式口腔种植学课程120课时以上(含口腔种植学实习)考试合格者;或经过口腔种植学的继续教育累计Ⅰ类学分40分以上,或在境外教育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认可的教育机构)接受口腔种植学培训和学习满三个月并获得结业证书者,方可从事口腔种植诊疗活动。
第八条本规范实施前已在医疗机构设立的专业口腔种植科室专职从事口腔种植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的医务人员视为已具备进行口腔种植诊疗活动资质。
第九条本规范实施前在医疗机构设立的专业口腔种植科室专职从事口腔种植临床诊疗工作未满5年,或在医疗机构非专职从事口腔种植临床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执行本规范第七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指标——口腔全科专业基地
3.4培训工作 量
3.4.1培训强度★
按照专业基地培训对象临床操作能 够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 与标准(试行)》口腔全科培训细 则的要求
查看轮转手册等相关材料,随机抽 查访谈本院、委培、社会招收培训 对象各1~2名
技能操作达要求,得满分 技能操作≥规定数的80%,得3分 技能操作≥规定数的70%,得1分 <70%,或未安排独立操作,不得分
分值 得分 扣分原因 1
1.1.2年门诊量
≥30000人次
符合标准,得1分 检查相关统计报表复印件,需加盖 不达标准,不得分
1
1.1.3年急诊量
≥1000人次
医院公章
符合标准,得1分 不达标准,不得分
1
必备科室:急诊科、心电监护室或
配备心电监护设备的急诊科、放射 (影像)科[综合性医院的放射科
1.1.4科室和实验室
学习效果
随机抽查1~2名二年级以上培训对 象进行技能操作或常见手术,查看 其掌握情况
技能操作评分表见附件附表4-1、附表4-2 、附表4-3、附表4-4、附表4-5 ≥90分得满分,≥80分得5分,≥70分得3 分,≥60分得1分,<60分不得分
6
4.2.3完成培训内容 与要求★
按照本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随机抽查访谈本院、委培、社会招
5
4.对培训对象的操作进行总体评价(优、
缺点点评) 2分
4.2.1病历书写★ 培训对象病历书写规范
随机抽查1~2名培训对象运行病 历,结合病历提问题
病历书写评分表见附表3 ≥90分得满分,≥80分得3分,≥70分得2 分,≥60分得1分,<60分不得分
4
4.2.2技能操作或手 4.2培训对象 术★
培训对象技能操作或手术情况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标准口腔类
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口腔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题开发一处考试场地基本要求(六点)基本要求-1.能满足考试需要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及房间,考组之间相对独立,保证考试及操作的空间;■ 2.房间照明充足,备有足够的电源、电源延长设备和水源等;.3.房间应有温控设备、消防等基本设施;4.考试场所应保证相对安静及保密;.5.设置保密室,存放试卷与考试资料。
6、设置候考室,内有考生须知、考站分布图、可供考生休息的座椅和饮水设备。
具体要求■候考室:根据考试基地每天考试的考生人数合理安排候考室,保证备考考生均有座位。
候考室内明示考生须知、考站分布图,备有饮水设备、急救药箱、抽取题组号的设备。
保密室:门窗均有防盗装置,铁皮柜存放考试资料,铁皮柜钥匙和防盗门钥匙应由两人分别 , 保管,必须二人同时在场时放能存取考试资料。
、考试设备或器材(总述)■ 一般器械■口腔设备及专用器械和物品医学教学模拟人,需符合吸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需要一般器械■ 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含口镜、探针、银子、器械盘)、医用橡胶手套、消毒器具及滴毒液、洗手设施(含流动zR、IE 皂、擦手纸巾/消毒毛巾)、消毒敷料(包括大棉球、纱卷)、1%碘酊、3%双氧水、碘甘油、酒*青灯、灯架、注射器、听诊器、血压计、吸氧设备口腔设备及专用器械和物品■口腔综合治疗台、颅骨/下颌骨、■钻针(含裂钻、球钻)、金刚砂钻、15#扩大器/根管锂、金属口镜/银汞充填器、牙胶棒/冰棒、手用洁治器(含直角形、大镰刀形、弯镰刀形、牛角形)、印模材*斗、托盘、调刀、调碗■口腔黏膜缝合模型、缝针、缝线、各型拔牙钳(如果第二站考试项目增加并执行,则需要增添这些物品。
)正常离体前磨牙和磨牙若干多媒体计算机、耳机(音箱)、打印机(候考室用)〔、考试项目、设备及考试方法一览表(附表)口腔类考试项目与设备考站项目设备方法病历米集牙科综合治疗台,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含口镜、探针、银子、器械盘、隔水围巾)第口腔黏膜消毒牙科综合治疗台,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含口镜、探针、银子、器械盘、隔水围巾)、棉签、干棉球、1%碘酊、2%碘酊(干扰项目)、3%双氧水、碘甘油、口杯考生互相检查考站洗手橡胶手套、洗手设施(流动水源、肥皂、擦手纸巾/消毒毛巾)压 血量 测。
口腔种植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
口腔种植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一、本标准分5个部分,实行量化900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7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2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5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18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所在医院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并取得明显效果;4.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5.专科积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基础条件”中对椅(床)位数有专项要求的,服从专项要求标准。
六、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七、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以上职称人员。
八、本标准中涉及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九、本标准中所指论文(包括SCI论文、中文期刊论文等)、科研项目或课题、科研成果等,均指临床应用方面的论文、项目、课题或成果。
第 1 页共9 页第 2 页共9 页第 3 页共9 页第 4 页共9 页第 5 页共9 页第 6 页共9 页第7 页共9 页第8 页共9 页第9 页共9 页。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附件1: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设置标准一、基本要求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应为三级甲等口腔医院或者具备相应口腔专业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方便全国患者就医。
诊疗科目齐全,具有完善的配套医技科室,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合理的人才梯队,较高的医院管理水平,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和影响力。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认真落实医改相关工作,承担全国口腔临床、教学、科研、预防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带动学科整体发展。
组织或协调国内口腔相关专业与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法人单位核定椅位数≥500台、床位数≥150张;医护比≤1:1.2、椅护比≤1:0.9、床护比≤1:0.6;(二)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的椅位总数占医院椅位总数≥40%;提供口腔全科诊疗服务椅位数占医院椅位总数≥20%;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椅位数均≥10台,近三年,年均急诊接诊人次数≥7万人次;复苏室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5%;(三)近三年,年均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的“限制类”口腔相关医疗技术病例数≥800例,占年总手术病例数比例≥10%;(四)获得口腔类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个。
二、医疗服务能力具备开展口腔主要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种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并具有将临床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的能力,辐射和引领我国口腔医学发展。
已构建口腔疾病防治初级网络,建设适宜的口腔疾病防治结合服务模式,推动国际口腔疾病防治交流与合作。
(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
独立设置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种植科、口腔预防科、口腔综合科/口腔全科、口腔病理科、医学影像科、口腔麻醉科、复苏室、口腔急诊科、口腔修复工艺科、医学检验科(血库)、药剂科、营养室。
(二)诊断服务项目。
提供口腔疑难危重症诊断所需要的常规辅助检查,如X线根尖片、全口曲面体层摄影、CT(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锥形束CT)、DR(数字化X线摄影)、B超、病理等诊断服务。
口腔专科医生培训细则
口腔专科医生培训细则口腔科医师培训基地细则口腔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具备条件并通过一定程序被认可的承担口腔科医师培养任务的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科室(或医院),是实现口腔科医师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口腔科医师培训基地基本条件口腔科医师培训基地应设置在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规定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口腔科或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
1. 基地规模:(1)牙科椅位数≥50台。
(2)年门诊量≥150,000人次。
(3)急诊量≥10,000人次。
(4)病床数≥10张,床位使用率≥80%、平均住院日12-18天、年收治病人数≥200人次。
2.疾病种类和数量:1)口腔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年收治疾病种类应基本能覆盖口腔科各二级专业常见疾病种类,所开展的针对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治项目全面,能够满足口腔科医师培养目标的要求。
(1)口腔预防学包括:预防性充填(包括非创伤性充填)、局部涂氟、正确使用牙刷、牙线、间隙刷和牙签等各种口腔预防用具、菌斑染色、菌斑控制、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预防咨询、针对不同病种和个体的系统保健。
(2)牙体牙髓病学包括:用各种材料进行各类洞形的龋病或非龋病治疗、牙齿活髓保存治疗、干髓术、前后牙根管治疗、塑化治疗、根尖手术等。
牙科诊疗椅、牙髓活力测定所需设备、根管治疗所需器械、银汞搅拌机、光敏树脂充填照射灯、牙周探针、超声洁牙机、龈上和龈下深刮器、牙科印模制取托盘、牙科模型制作设备及技工设备、常用牙科器械、材料、药品等。
4)必备的相关科室、实验室的条件:口腔科医师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必需有以下相关科室:急诊科、心电监护室或配备心电监护设备的急诊科、放射(影像)科(综合性医院的放射科内有从事口腔放射(影像)工作的专业人员)、病理科(综合性医院的病理科内有侧重口腔病理诊断工作的专业人员)、检验科、药剂科等。
5)医疗工作量:(1)门诊工作量:每名受训者能够日接诊患者≥15名。
(2)急诊工作量:每名受训者能够日接诊患者≥6名。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标准口腔类别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标准口腔类别一、依托机构(一)口腔专业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二)承担教学任务的高等口腔医学院校、三级口腔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和考试机构等。
二、人员构成国家基地工作人员包括考官、考务人员和保障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身体健康,品行良好,责任心强,无不良行为记录。
(3)遵守国家法律,遵守考试保密规定,严格执行考试纪律。
(4)无直系亲属和利害关系人参加当年考试。
各类人员还应具备如下条件:(一)考官1.考组考官。
(1)具有3年以上培训口腔医师或指导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实习的工作经历。
(2)取得口腔主治医师任职资格。
(3)参加考区组织的考官培训并考核合格。
2.考组主考官。
除具备考组考官条件外,还应:(1)取得口腔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具有5年以上口腔实践工作经历。
(2)至少参加过一次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考官执考工作。
3.考站主考官。
除具备考组主考官条件外,还应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能解决本考站考试过程中所发生的疑难问题。
4.基地总考官。
除具备考组主考官条件外,还应:(1)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能解决考试过程中所负责考试基地发生的疑难问题。
(2)参加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举办的考官培训并考核合格。
(3)一般由考试基地依托单位的业务骨干担任。
(二)考务人员1.国家基地主任。
应由基地依托单位主要领导担任。
2.考务办公室主任。
具有考务管理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
3.考务办公室考务人员。
具有一定的考务管理经验,沟通协调能力好。
4.保密人员。
原则性强、保密管理工作经验丰富。
5.监考人员。
熟悉监考流程,具有监考工作经验。
6.巡考人员。
熟悉考试相关规定,具有考试工作经验。
7.引导人员。
熟悉引导工作任务。
(三)保障人员1.医护人员。
具有医疗救护经验。
2.保卫人员。
具有安全保卫经验。
3.维护人员。
具有熟悉考试设备器材,具有整理、准备设备器材经验。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培养专业医师的重要场所,其建设标准对于提高专科医师培养质量,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基地建设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方面,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应当符合一定标准。
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教学病房等基本设施的完备与先进性。
教学楼应当具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保障医师培训教学的顺利进行;实验室应当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以便医师进行实际操作与技能培训;图书馆应当收藏丰富的医学文献与资料,为医师的学习提供充分的支持;教学病房应当具备一流的医疗设施,以便医师进行临床实践与技能培训。
其次,师资力量是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保障。
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教学经验的专业医师应当成为培训基地的主要教学力量。
教师队伍应当结构合理,包括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以及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副教授等。
他们应当具备较高的医学素养与教学水平,能够为学员提供专业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
此外,教学管理也是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方面。
培训基地应当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教学计划、科学的教学安排、严格的考核评估等。
教学计划应当合理安排各类教学内容,确保医师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所需的医学知识与技能;教学安排应当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确保医师的学习效果;考核评估应当客观公正,对医师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医师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对于提高医师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硬件设施的完备、师资力量的雄厚、教学管理的科学,将为专科医师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培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为医师培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目录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内科危重症医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内科老年医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8)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13 普通外科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外科危重症医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儿科麻醉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口腔颌面外科学专科细则... ... ... ... ... ... ... ... ... ... ... ... ... ... ... ... ... ... ... ... ... (29)—1—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总则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8 部门《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5〕97 号),为规范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专科类口腔医学专业示范性实训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专科类口腔医学专业示范性实训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随着口腔医学专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专科类口腔医学专业已成为当今医学领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向。
为提高学生实践体验和技能水平,建设示范性口腔医学实训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设示范性口腔医学实训中心,在其中培养专业技能与实践技能。
示范性口腔医学实训中心是指在教学实验基地中,建立专业化的医疗设备、医用材料和医疗环境等条件完备,能够反映实际任职环境的医疗教学实训环境。
因此,在建设示范性口腔医学实训中心之前,必须先规划好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
首先,建设示范性口腔医学实训中心需要具备完善、专业化的教学设施。
同时,应考虑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卫生条件,保证学生及教师的身体安全和卫生。
其次,应准确反映实际医疗环境,建立完整的模拟医院模型,使学生可以模拟真实场景完成操作。
此外,在建设示范性口腔医学实训中心时,针对学生实际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应增加病人模型等辅助训练项目,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际临床医疗操作技能。
其次,口腔医学专业示范性实训中心建设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反复演练和修正错误,来提高其实践能力和效率。
然而,为了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课程的内涵,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两者有机结合,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运用。
最后,示范性口腔医学实训中心的建设应注重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指导和评估,提高其操作技能的质量。
总之,口腔医学专业示范性实训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长期的系统工程。
只有完备的教学设施、精湛的教学技能和科学的实践方法才能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所需技能,最终成功进入这一领域。
口腔种植规范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建立健全口腔种植技术术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随访、记录。
完成每例次口腔种植术后,需保留患者诊疗相关信息资料10 年。
医疗机构和医师定期接受开展口腔种植诊疗技术的资格考评, 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医疗事故处理, 术后病人管理,病人生活质量,随诊情况和病案质量等。
种植体不松动。 龈炎可控制。 无与种植体相关的感染。 对邻牙支持组织无损害。 美观。 5年成功率大于 85%。10年成功率大于 80%
适应症和禁忌症
患者的条件
1 患者全身状态能够接受种植手术.包括常规种植手 术,上颌窦提升,下牙槽神经移位,骨移植等
2 患者能够理解术中因骨量和密度不足所引起的治 疗程序和费用的变化
骨整合的定义
骨整合是活骨和承受功能负荷的种植体表面的直接接触。
骨整合界面上的骨组织与种植体表面之间没有纤维结缔组 织。
在种植体负重过程中,与其接触的骨组织保持正常生理活 动且没有排斥现象和临床症状。
种植体与牙龈软组织界面
影响骨整合的因素
手术创伤 病人自身条件差 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差 种植体外形设计不合理 种植体的应力分布不合理 种植体早期过度负载
上下颌骨充分,无重要血管神 经走行。
上颌前部 :骨质较致密,骨量一般比较充分。
下颌后部 :有下颌神经管走行。
上颌后部:骨质较疏松,深部是上颌窦腔,骨量 通常不足。
1995年种植成功的标准
功能好。 无麻木、疼痛等不适。 自我感觉良好。 种植体周围X线无透射区;横行骨吸收不超过1/3,
写一份书面的治疗计划(包括:可能采取的治疗措 施、所需费用、复诊次数、时间跨度等)供患者阅 读和签字认可。
陕西口腔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陕西口腔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口腔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具备一定条件的口腔修复科方可以作为口腔修复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培训标准一口腔修复科细则》要求和培训基地标准总则的规定,制订本细则,基地的设施和条件应保证口腔修复科住院医师的培训课程具体实施。
1.规模(1)基地椅位数大于等于8张。
(2)基地年门诊量应大于等于6000人次。
2.诊疗疾病范围
疾病种类和例数;每年收治的疾病种类及其例数、完成的临床操作技能种类(包括诊断、操作技术)及其例数应能够满足口腔修复科住院医师培训目标的要求。
3.医疗设备牙科诊疗椅,牙科印模制取托盘*、牙科模型制作设
备及技工设备、常用牙科器械*、材料*、药品*以及口腔诊室应必备
的器械和材料。
4.相关科室基地所在单位应设有口腔其他相关科室或专业,如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口腔内科等。
5.医疗工作量保证每名受训医师日均诊治门诊患者数大于等于3名。
6.医疗质量
(1)确诊率:门诊三次就诊确诊率大于等于90%。
(2)修复治疗成功率:各类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美学修复、牙周病修复治疗、咬合重建治疗等修复治疗成功率大于等于90%。
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标准口腔类
操作
口 龈上洁治术 手用洁治器(含直角形、大镰刀形、弯镰刀
腔
形、牛角形)、一次性口腔器械盒、棉签、 考生互相操作
基
干棉球、1%碘酊、3%双氧水、碘甘油
本 技 局部麻醉: 术 上下后牙阻
颅骨/下颌骨、注射器、针头、棉签、干棉球 、1%碘酊
操作
滞麻醉
第
二
上下牙列印 牙科综合治疗台、酒精灯、灯架、印模材料 考生互相操作
橡胶手套、洗手设施(流动水源、肥皂、 擦手纸巾/消毒毛巾)
考生互相检查
口腔检查
牙科综合治疗台、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含
口镜、探针、镊子、器械盘、隔水围巾) 、金属口镜/银汞充填器、牙胶棒/冰棒、牙 周探针
•
口腔类考试项目与设备
开髓术
高速窝沦手机、钻针(裂钻、球钻)、金刚 砂钻、15#扩大器/根管锉、正常离体磨牙( 可考生自备)
•
三、考试项目、设备及考试方法一览表 (附表)
•
口腔类考试项目与设备
考站 项目
病历采集
设备
牙科综合治疗台,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含 口镜、探针、镊子、器械盘、隔水围巾)
方法
口腔黏膜消毒 牙科综合治疗台,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含
口镜、探针、镊子、器械盘、隔水围巾)
第 一 考 洗手 站
、棉签、干棉球、1%碘酊、2%碘酊(干扰 项目)、3%双氧水、碘甘油、口杯
可供考生休息的座椅和饮水设备。
•
具体要求
▪ 候考室:根据考试基地每天考试的考生人数合 理安排候考室,保证备考考生均有座位。候考 室内明示考生须知、考站分布图,备有饮水设 备、急救药箱、抽取题组号的设备。
▪ 保密室:门窗均有防盗装置,铁皮柜存放考试 资料,铁皮柜钥匙和防盗门钥匙应由两人分别 保管,必须二人同时在场时放能存取考试资料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种植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上海市口腔种植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具备条件并通过一定程序被认可的承担口腔种植学专科医师培训任务的口腔培训基地和医院培训点,是实现口腔种植学专科医师培训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口腔种植学专科培训基地和医院培训点基本条件
1.规模
(1)牙科综合治疗台大于8台
(2)年种植门诊病例数大于500例
2.诊疗疾病范围
种植修复适应证,禁忌症的评估;
种植手术模板的制作;
常规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种植修复;
即刻种植;
骨缺损的种植外科: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块状骨移植技术;上颌窦外提
升技术;上颌窦内提升技术;
软组织缺损移植:角化龈移植;结缔组织移植;
种植上部结构的设计和修复;
种植外科和修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种植体及上部结构的随访和维护;
种植体周围炎的处理。
3.医疗设备
培训基地和医院培训点专有设备
设备名称数量(≥)牙片机 1 台
全景片机 1 台CT机或牙CT 1 台
生命体征监护仪(无创血压、心电、脉氧、呼吸等) 1 台
氧气瓶 1 个
常用急救设备常备
口腔种植学专科培训基地和医院培训点应配备设备
设备名称数量(≥)
种植机2台
种植手术配套工具5套
超声骨刀 1 台
上颌窦外提升器械 1 套
上颌窦内提升器械 1 套
骨挤压器械 1 套
骨劈开器械 1 套
摆动锯 1 台
共振频率测试仪 1 台
电脑比色仪 1 台
数字化椅旁设备 1 台
模型修整机 2 台
光固化灯10台
烤瓷炉 2 台
模型振荡仪 1 台
真空搅拌机 5 台
4.相关科室或实验室
培训基地和医院培训点支撑科室有本院的临床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药剂科及实验室。
培训基地和医院培训点具有培训所需的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具有基本教学要求的图书馆或阅览室,具有计算机文献检索网络服务设施。
5. 医疗工作量
培训基地和医院培训点门诊工作量:每名受培训者日接诊患者≥4名。
6. 医疗质量
培训基地和医院培训点医疗质量
(1)临床诊断率≥95%。
(2)临床种植修复率≥85%。
二、口腔种植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医院培训点师资条件
1.人员配备
(1)专科带教老师与受培训者人数的比例1∶2。
(2)专科医师指导组人员组成:
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应占医师数比例≥70%,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1名。
医师学历为大学本科及以上。
2.带教老师条件
带教老师应具有硕士及以上的专业学历,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8年以上、高年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品学兼优、已发表学术论文或综述3篇以上。
3.负责人要求
具有口腔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博士生导师,从事口腔医学专业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超过15年,在相关学术领域做出一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