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构建
电子元器件质量管理方案
类别电子元器件质量管理方案版本编号支持性文件实施日期年月日页次共页第页1、目的1.1确保检验和试验的正确性和完善性,以使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1.2为了加强对采购物料的质量控制,保证所有来料规格、性能、外观等质量符合客户要求,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之采购物资不投入使用或加工(紧急放行情况除外)使用,以保证制造产品的质量水平。
1.3对公司产品实施过程检验及出货检验提供足够的产品品质证明,增加客户的信任,维护公司的信誉,提高公司形象。
2、适用范围2.1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原材料、委外加工件、客户提供的物料(以下统称原材料)等采购物资、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和试验,出货前成品的检验。
2.2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及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3、职责3.1研发中心负责元器件及材料的初次检验确认和记录。
3.2质量体系部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例行检验和记录。
3.3质量体系部主要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3.3.1质量体系部主管3.3.1.1对不合格来料、成品做出处理决定或组织人员进行评审,必要时呈报公司总经理处理。
3.3.1.2审批《进料检验指导书》等文件。
3.3.1.3监督执行《进料检验指导书》等文件。
3.3.2IQC主管3.3.2.1对IQC检验员进行培训并作培训记录。
3.3.2.2负责进厂原材料和成品的检验、放行及状态标识,确保其符合产品及客户要求。
3.3.2.3IQC检验员负责填写相关的检验记录表,IQC主管审批。
3.3.2.4负责不合格原材料的初步评审。
类别电子元器件质量管理方案版本编号支持性文件实施日期年月日页次共页第页3.3.2.5仓管员负责进厂原材料、成品库存检查及核对物料标识(产品的品名、编号、规格、数量等)。
4.程序4.1 质量体系部负责编制各类《检验指导书》,其主要内容可包括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抽样方案、重要度、检查水平、AQL值等,检验员根据《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
电子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寿命预测
电子器件的可靠性测试与寿命预测引言:电子器件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其可靠性测试和寿命预测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详细讨论电子器件可靠性测试和寿命预测的步骤及相关内容。
一、可靠性测试的步骤:1. 设定测试目标:根据电子器件的应用和要求,确定可靠性测试的目标和指标,例如故障率、失效模式等。
2. 确定实验样本:选择一定数量的电子器件作为测试样本,要求样本具有代表性,并确保测试中的样本能够反映整个批次的可靠性。
3. 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的时间、环境以及测试方法,例如静态或动态测试,常温或高温测试等。
4. 实施可靠性测试: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包括器件运行时间、电流、温度等。
5. 故障分析:当出现故障时,进行故障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和失效模式,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故障器件。
6. 统计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故障率、可靠度等指标,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二、寿命预测的步骤:1. 收集可靠性数据:通过可靠性测试和现场测试等方式,收集大量的电子器件可靠性数据,包括使用时间、环境条件、故障次数等。
2. 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包括去除异常数据、补全缺失数据等,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选择合适的寿命模型:根据所得数据的特点和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寿命模型,例如指数分布、Weibull分布等。
4. 参数估计:使用统计方法对所选的寿命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相应的参数估计值,并计算出可靠度函数。
5. 寿命预测:利用所得参数估计值,根据可靠度函数对未来时间段内的寿命进行预测,从而评估电子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
6. 验证和修正: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通过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检验预测的准确性,并及时修正模型或参数。
三、相关内容讨论:1. 可靠性测试方法:可靠性测试方法包括压力测试、温度循环测试、振动测试等,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电子元器件行业优化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控制目标
电子元器件行业优化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控制目标近年来,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迅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控制目标在优化行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子元器件行业优化质量的四个控制目标:可靠性、性能稳定性、成本和环境友好性,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一、可靠性可靠性是电子元器件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指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
提高可靠性能有效减少元器件的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可靠性目标,电子元器件行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1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从原料进货、生产制造到成品检验等所有环节都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制定相应的检测、测试和认证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1.2 优化制造工艺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和产品缺陷。
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降低人为干预的机会,提高生产一致性和稳定性。
1.3 强化供应商管理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监督其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
二、性能稳定性性能稳定性是电子元器件在各种工作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的能力。
提高性能稳定性有助于确保产品在各种复杂工作环境下的可靠工作。
以下是提高性能稳定性的控制策略:2.1 严格的产品测试和认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产品测试和认证,包括温度测试、振动测试、电磁干扰测试等,以确保产品在各种严苛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2.2 优化元器件设计在元器件设计阶段,注重各个部件之间的匹配性和互换性。
采用稳定性高的材料和工艺,增加元器件的耐受能力和稳定性。
2.3 强化产品追踪和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产品追踪和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客户反馈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保证产品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电子元器件行业优化质量的重要目标之一。
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电子元器件的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
电子元器件行业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
电子元器件行业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第一章质量控制基础 (2)1.1 质量控制概述 (2)1.2 质量控制原则 (2)第二章电子元器件概述 (3)2.1 电子元器件分类 (3)2.2 电子元器件特性 (4)2.3 电子元器件质量要求 (4)第三章材料选择与检验 (4)3.1 材料选择原则 (4)3.2 材料检验方法 (5)3.3 材料质量控制 (5)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 (6)4.1 生产工艺管理 (6)4.2 生产设备管理 (6)4.3 生产环境控制 (6)第五章产品检验标准 (7)5.1 检验标准制定 (7)5.2 检验方法与手段 (7)5.3 检验流程与要求 (7)第六章环境适应性测试 (8)6.1 环境因素分析 (8)6.2 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 (8)6.3 环境适应性评价 (9)第七章功能功能测试 (9)7.1 功能功能指标 (9)7.2 功能功能测试方法 (10)7.3 功能功能评价 (10)第八章可靠性测试 (10)8.1 可靠性指标 (10)8.2 可靠性测试方法 (11)8.3 可靠性评价 (11)第九章安全性测试 (12)9.1 安全性指标 (12)9.2 安全性测试方法 (12)9.3 安全性评价 (13)第十章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 (13)10.1 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13)10.2 质量改进措施 (13)10.3 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14)第十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4)11.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14)11.1.1 质量管理体系定义 (14)11.1.2 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15)11.1.3 质量管理体系核心要素 (15)11.1.4 我国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现状 (15)11.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15)11.2.1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5)11.2.2 确定组织结构和职责 (15)11.2.3 制定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15)11.2.4 资源配置 (15)11.3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维护 (16)11.3.1 内部审核 (16)11.3.3 持续改进 (16)11.3.4 外部监督 (16)第十二章质量认证与监督 (16)12.1 质量认证体系 (16)12.2 质量认证流程 (17)12.3 质量监督与管理 (17)第一章质量控制基础1.1 质量控制概述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电子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电子产品质量保证体系1. 概述电子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为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的体系。
该体系涵盖了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2. 体系结构电子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2.1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电子产品质量保证的核心,包括了质量政策制定、质量目标设定、质量管理责任分工、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问题反馈机制。
2.2 设计控制体系设计控制体系是确保产品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重要环节。
该体系涵盖了产品设计评估、设计验证和设计变更控制等内容,以确保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确保设计变更的可控性和追踪性。
2.3 制造控制体系制造控制体系是针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体系。
该体系包括了供应链管理、原材料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测试等内容,以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可控和稳定。
2.4 测试和检验体系测试和检验体系是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检验的体系。
该体系包括了测试计划制定、测试方法确定、测试设备校准和测试数据分析等内容,以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测试和检验,符合质量要求。
2.5 售后服务体系售后服务体系是为对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而建立的体系。
该体系包括了售后服务流程、客户反馈机制和质量问题解决方案等内容,以确保客户在购买电子产品后能够获得及时的维修和售后支持。
3. 体系运行与改进电子产品质量保证体系需要进行运行和改进,以逐步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和用户满意度。
通过定期的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4. 结论电子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和运行该体系,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不断完善和优化该体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的策略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可靠性和一致性的策略电子元器件在现代科技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原材料问题、设计缺陷、制造过程不当等,电子元器件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给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带来了挑战。
因此,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策略对于保障电子元器件的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质量管理策略,旨在确保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
确保原材料和组件的质量是保证电子元器件质量的关键。
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审核标准和过程,并进行定期的性能评估,可以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组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协议,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是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设计验证和可靠性评估在电子元器件的设计阶段,进行严格的设计验证和可靠性评估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使用先进的模拟和数字仿真工具,可以预测电子元器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热应力、电压漂移等。
同时,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可靠性测试,如温度老化、震动测试等,以验证电子元器件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
只有通过了设计验证和可靠性评估的电子元器件,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制造过程控制制造过程控制是确保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核心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的制造工艺和工艺控制流程,可以有效降低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缺陷率。
自动化设备和精细的工艺控制技术可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一致性和产品可靠性。
此外,建立良好的质量文化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也是提高制造过程控制水平的关键。
四、产品可追溯性产品可追溯性是确保电子元器件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可以追踪到每个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和供应信息,以便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和处理。
可追溯性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控制能力,还可以加大对供应商和制造商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促使其加强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电子元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技术服务方案
电子元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技术服务方案方案概述本方案旨在为电子元器件供应商提供全面的质量管理技术服务,确保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我们将帮助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数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方案内容本方案涵盖以下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技术服务:1. 供应商质量要求:我们将根据客户需求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详细的供应商质量要求文件,明确产品质量标准、测试方法和合格标准等内容。
2. 质量控制计划:我们将帮助供应商制定全面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和测试、成品质量验证等内容,确保产品每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3. 不良品管理:我们将协助供应商建立完善的不良品管理机制,包括不良品的分类、追溯和处置流程等,帮助供应商减少不良品数量,降低质量风险。
4. 质量数据分析:我们将根据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数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机会,提出相应的技术改进方案,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5. 培训和指导:我们将为供应商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其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
方案优势通过选择我们的质量管理技术服务方案,供应商将享有以下优势:1. 提高产品质量:我们提供专业的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帮助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
2. 降低不良品数量: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和不良品管理,供应商可以降低不良品数量,提高产品可靠性。
3. 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提供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供应商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的长期合作意愿。
结束语我们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商质量管理技术服务方案将为您的企业带来可观的业务效益和竞争优势。
我们期待与您合作,共同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共赢发展。
产品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方案及工作计划
产品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方案及工作计划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符合用户期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提供一个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方案及实施的工作计划,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持久性。
1.项目背景:在开始制定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方案之前,需要对项目背景和产品特点进行清晰的了解。
包括产品的设计定位、市场需求、技术要求、开发周期等,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计量保障的重点和目标。
2.产品需求分析:根据项目背景和市场需求,详细分析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各方面的需求。
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计量指标,以便后续的实施和评估。
3.计量指标确定:根据产品需求分析,确定适用的计量指标。
这些指标可能包括产品尺寸、重量、功耗、速度、精度、可靠性指标(如平均失效率、寿命等)、安全性指标(如电气安全、防火防爆等)等。
针对不同的指标,确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4.设备和设施准备:根据计量指标,准备适当的测试设备和设施。
这些设备可能包括测量工具、传感器、测试设备和实验设备等,以确保准确和可靠的测试结果。
5.制定测试方案:根据计量指标和设备准备,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
包括测试的具体流程、测试用例、数据记录和分析方法等。
在制定测试方案时,重点考虑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测试的安全和有效性。
6.实施测试:按照测试方案进行实施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测试方案和设备配置。
7.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根据计量指标,评判产品的质量,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
在数据分析和评估过程中,重点考虑产品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8.问题处理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
同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产品改进的建议和方案。
确保产品质量和计量保障的不断提升。
根据以上步骤,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以确保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的有效实施:1.第一周:项目背景和产品需求分析;2.第二周:计量指标确定和设备设施准备;3.第三周:制定测试方案;4.第四周至第六周:实施测试;5.第七周:数据分析和评估;6.第八周:问题处理和改进;7.第九周及以后:持续监测和改进。
电子元器件寿命预测算法研究
电子元器件寿命预测算法研究电子元器件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电子元器件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的影响,其性能和寿命会逐渐降低,甚至出现故障。
因此,电子元器件的寿命预测对于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电子元器件寿命预测算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学方法的分析和预测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元器件的性能变化规律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元器件未来的寿命进行预测。
电子元器件寿命预测算法是近年来电子工程领域中研究相对较多的技术之一。
电子元器件寿命预测算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数据的方法。
基于模型的方法是通过建立元器件寿命模型,对元器件寿命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适合不同元器件的寿命模型,但模型的有效性依赖于模型的拟合能力和假设的准确性。
基于数据的方法则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对元器件寿命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依赖于大量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可以避免对元器件寿命模型的假设和预测误差。
电子元器件寿命预测算法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采集是电子元器件寿命预测算法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数据采集包括采集元器件的性能数据和环境数据。
性能数据包括元器件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热学性能等。
环境数据包括元器件的工作温度、湿度、振动、电磁干扰等。
数据采集需要在实际运行环境中进行,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标准化、数据归一化等,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建模。
二、数据分析与特征提取数据分析是电子元器件寿命预测算法的核心环节。
数据分析包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视化和异常值检测等,以找出数据的分布规律和异常情况。
特征提取则是从数据中提取出对元器件寿命预测有用的特征变量。
特征变量需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区分不同的元器件以及具有对元器件寿命预测的相关性。
三、模型建立与验证模型建立是电子元器件寿命预测算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模型建立需要根据元器件的性能数据和环境数据建立合理的寿命预测模型,常用的模型包括生存分析模型、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大数据时代元器件质量数据应用研究
科学技术创新将虚拟三维校园环境设计得更加逼真,更符合校园规划要求且实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1]王特起,谢亚琴.基于Dijkstra 算法的校园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通信技术,2019,52(08):1937-1943.[2]刘雪.Android 平台下移动轨迹定位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3]孙杰,秦健勇,樊春年.基于Android 的校园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6,6(03):90-92.[4]周晓波,王军,周伟.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快速建模方法研究[J].现代测绘,2017,40(01):40-42.[5]高利敏,李俊杰,李文清,徐刚.无人机倾斜摄影结合激光扫描仪三维逆向建模[J].测绘通报,2021(02):161-163.[6]贺璐方,胡新玲,肖桂园,田杨.基于倾斜摄影测量的实景三维建模与精度评定[J].电子测试,2021(04):35-37.[7]曾涛,杨武年,余代俊,简季,刘汉湖,戴晓爱.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建立三维虚拟校园———以“数字成都理工大学”为例[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6(03):250-254+184-185.[8]王丰元,潘福全,张丽霞,邹旭东.基于交通限制的路网最优路径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01):92-95.[9]程凝怡,刘志乾,李昱奇.一种基于Dijkstra 的多约束条件下智能飞行器航迹规划算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20,38(06):1284-1290.[10]谢建平,陈治亚,邓连波,谢宜斌,杨坤.改进Dijkstra 算法在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计价系统中的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21,43(01):109-116.[11]曾志聪,李嬉慧,文舒鹏,刘联辉.基于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的校园快递服务集中区选址研究--以五邑大学为例[J].现代商业,2019(05):174-175.基金项目:沈阳工学院校级青年科研基金“辽宁省滨海湿地类型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QN202002)。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评估技术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评估技术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评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能够准确评估和预测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对于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和寿命评估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可靠性评估技术可靠性是指电子元器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正常工作的能力。
为了评估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术:1. 应力与失效分析技术应力与失效分析技术是通过分析电子元器件所受到的外部应力和内部失效模式,来评估元器件的可靠性。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故障模式与失效分析(FMEA)等方法,对电子元器件的故障模式和失效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元器件的物理劣化机理和故障行为,可以识别元器件的潜在故障模式,并进一步预测元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
2. 加速寿命试验技术加速寿命试验技术是一种通过增加元器件的工作应力或提高温度等方法,将长期工作环境的影响迅速模拟出来,从而缩短寿命试验的时间。
通过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试验和评估,可以获取电子元器件在长期使用情况下的可靠性数据。
加速寿命试验技术是评估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
3. 统计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技术是通过对大量元器件的寿命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来评估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可靠性增长分析、失效分布分析等。
通过对元器件的寿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元器件的寿命分布曲线和可靠性参数,进一步预测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二、寿命评估技术寿命评估是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的故障模式和失效机理进行研究,来评估元器件的工作寿命。
通过寿命评估技术,可以提前预测元器件的失效时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寿命评估技术:1. 退化分析技术退化分析技术是通过对元器件退化过程的研究,来评估元器件的工作寿命。
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体系)
QC 080000Edition 4.0 2017-05IECQ PUBLICATION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要求(HSPM )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HPRICE CODE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 体系)– 2 – QC 080000 © IEC:2017(ZHS)目录前言 (5)1范围 (6)1.1总则 (6)1.2应用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术语和定义 (6)4组织环境 (8)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8)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9)4.3确定HSPM体系的范围 (9)4.4HSPM体系及其过程 (9)4.4.1总则 (9)5领导作用 (9)5.1领导作用和承诺 (9)5.1.1总则 (9)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9)5.2HSF方针 (10)5.2.1制定HSF方针 (10)5.2.2沟通HSF方针 (10)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0)6策划 (10)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0)6.1.1HSPM体系的策划 (10)6.1.2组织 (10)6.2HSF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0)6.2.1HSF目标 (10)6.2.2HSF目标的策划 (10)6.3变更的策划 (11)7支持 (11)7.1资源 (11)7.1.1总则 (11)7.1.2人员 (11)7.1.3基础设施 (11)7.1.4过程运行环境 (11)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11)7.1.6组织的知识 (11)7.2能力 (12)7.3意识 (12)7.4沟通 (12)7.5成文信息 (12)QC 080000 © IEC:2017(ZHS) – 3 –7.5.1总则 (12)7.5.2创建和更新 (13)7.5.3成文信息的控制 (13)8运行 (13)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13)8.2产品和服务的HSF要求 (13)8.2.1顾客沟通 (13)8.2.2产品和服务HSF要求的确定 (14)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14)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14)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14)8.3.1总则 (14)8.3.2设计和开发策划 (14)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15)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15)8.3.5设计和开发输出 (15)8.3.6设计和开发更改 (15)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16)8.4.1总则 (16)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16)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16)8.5生产和服务提供 (17)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7)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17)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17)8.5.4防护 (17)8.5.5交付后活动 (17)8.5.6更改控制 (18)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18)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18)9绩效评价 (18)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18)9.1.1总则 (18)9.1.2顾客满意 (19)9.1.3分析与评价 (19)9.2内部审核 (19)9.3管理评审 (19)9.3.1总则 (19)9.3.2管理评审输入 (19)9.3.3管理评审输出 (20)10改进 (20)10.1总则 (20)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20)10.3持续改进 (20)– 4 – QC 080000 © IEC:2017(ZHS)附录A (规范性附录)欧盟RoHS要求 (21)附录B (规范性附录)中国RoHS 2 要求 (23)参考文献 (25)QC 080000 © IEC:2017(ZHS) – 5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害物质过程管理(HSPM)体系要求前言本出版物由IECQ 管理委员会(MC)制订。
《电子元器件优选目录》编制及软件信息系统 ECPPL
《电子元器件优选目录》编制及软件信息系统 ECPPL 《电子元器件优选目录》是实现工程中电子元器件优选、指导电子元器件合理选用和采购、保障装备质量与可靠性的重要技术工具,编制《电子元器件优选目录》是工程顶层管理法规、相关标准指令性要求的主要工作项目。
密切结合工程总体单位以及电子设备研制单位的电子元器件优选工作需求,根据工程的可靠性指标要求和使用环境特点以及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趋势,遵循压缩品种、精选厂家的原则,提供《电子元器件优选目录》编制及配套软件信息系统开发的专业服务。
丰富的工程电子器件优选目录编制经验多年来,本中心结合星载、机载、舰载、弹载等平台的典型工程的电子元器件管理要求,编制了数十个工程和企业电子元器件优选目录、进口电子元器件停产预警及替代信息简报,为电子元器件选用和控制提供了准则和依据,完成了十多家电子设备承制单位近15万条电子元器件企业级基础信息库及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
在元器件选用、控制、预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强大完善的国内外电子元器件信息基础本中心的国内外电子元器件信息系统拥有:200多万种国内外电子元器件的基础信息;1000多家国内外著名电子元器件生产单位(制造商)名录信息;30多万种进口电子元器件的停产及替代信息;108类电子元器件约450种失效模式及频数比信息;20多万种型号规格电子元器件的各种EDA软件图形符号和封装信息;2万多种进口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发布的EDA仿真模型(包括Spice模型、IBIS模型等)信息;10万多条型号规格各种封装的进口电子元器件热阻信息;500多万页国内外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文献资料。
先术元器件的技术性能、执行标准、质量等级、使用条件等应满足电子装备的要求;优先选择经认定合格、质量有保证、供货及时、价格合理、技术服务好、具有良好信誉的合格电子元器件科研生产单位生产的元器件;优先选用经工程实践证明质量稳定、可靠性高、有发展前景、供货有保障的标准电子元器件;优先选用其标准具有先进性和现实可行性的电子元器件;立足选用国产电子元器件,尽量减少选用进口电子元器件;不选用未经设计定型的新研元器件、已停产或将要停产的电子元器件;限制使用质量等级不能完全满足电子装备要求但为实现整机功能而不得不使用的电子元器件;限制使用塑封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禁止使用因材料、工艺和使用条件等原因工程要求禁止使用的元器件;......选用等级推荐:贯彻国军标并列入军用电子元器件QPL、QML中的产品。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军用标准体系
10.2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军用标准体系10.2.1质量与可靠性军用标准体系军用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军用标准是当今我国军用电子元器件贯彻国家军用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军用电子元器件研制、生产产品的质量认证、可靠性评价的重要依据。
已公布的军用电子元器件合格产品目录(QPL)中产品的鉴定,正准备实施发布的军用电子元器件合格生产厂目录(QML)的生产线质量认证等,也都是以相应的军用标准为依据的。
目前为保证产品质量并与国际标准接轨而推行的ISO9000和ISO14000质量体系认证,也完全是依据ISO9000(GB/T19000)和ISO14000标准来进行的。
我国军用电子元器件国家军用标准的制定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
我国第一个军用电子元器件国家军用标准GJB33-85(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是1985年颁发的。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基本完成了能覆盖主要军用电子元器件门类的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军用标准的制定,以及几乎涉及到所有军用电子元器件门类的企业军用标准的制定。
所以,从应用标准的角度说,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由国家军用标准、行业军用标准和企业军用标准为主要构成的军用电子元器件军用标准体系。
这一体系为我国“八五”、“九五”期间军用电子元器件贯彻国军标和科研试制成果的取得,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支撑保障作用。
10.2.2质量与可靠性标准体系构成若从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与可靠性军用标准的技术内涵来分析军用标准体系的构成,现在一般公认为军用标准体系应由三个层次来构成。
第一层次为质量与可靠性的基础标准,第二层次为质量与可靠性的保证标准,第三层次为质量与可靠性的技术方法标准。
1.基础标准一般包括定义、术语;通用规则;分类……等,现举例如下:定义与术语:GJB1405-92质量管理术语GJB2279热电子术语GJB2715国防计量通用术语通用规则:GJB/Z35-93元器件降额准则GJB/Z69-94军用标准的选用和剪裁导则GJB379A-92质量管理手册编制指南GJB1923-94军用数据元素定义表达的规则GJB2418-95军用文献主题词标引通则GJB299A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GJB450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GJB368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分类:GJB1825-93军用标准物质分类与代码GJB832-90军用标准文献分类法GJB/Z37-93军用电阻器和电位器系列型谱GJB/Z38-93军用电容器系列型谱GJB/Z39-93军用继电器系列型谱GJB/Z40-93军用真空电子器件系列型谱GJB/Z41-93军用半导体分立器件系列型谱GJB/Z42-93军用微电路系列型谱2.保证标准保证标准包括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大纲、统计过程控制(SPC)体系、计量确认体系、生产线认证要求、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保证要求……等。
航空企业信息综合的元器件基础信息库系统的建立
航空企业信息综合的元器件基础信息库系统的建立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可靠性等参数对军用电子产品的系统性能、可靠性、寿命周期等技术指标的影响极大。
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子元器件不仅是整机设计和制造的关键部分,也是提高军用产品可靠性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传统科研模式下的产品研制,首先考虑产品有无问题,而对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保障性等要求考虑不多。
在产品设计中选择元器件时,主要考虑器件的功能、性能,而并未认真考虑器件生产商是否有资质、元器件的质量等级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断档和禁用等供货风险问题以及装机后元器件的质量可靠性问题。
近年航空企业自身研制能力、生产水平的大幅提高,影响武器装备可靠性的的元器件、配套产品、原材料的质量和水平越来越受到企业和上级部门的重视。
为加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使用电子元器件管理,提高武器装备国内自主保障能力,总装备部陆续发布了《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使用国产军用电子元器件暂行管理办法》和《武器装备使用进口电子元器件管理办法》,并在报批武器装备立项、研制、定型时都对元器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由于在以往管理模式下,元器件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管理不规范,往往要到产品研制后期甚至定型时才发现元器件的选用不符合要求。
这不仅会延误产品研制的进度也增加了研制的成本。
如何改变传统的元器件管理模式,在设计初期就进行元器件的选用控制,为设计人员、采购人员、维修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元器件信息,成为元器件管理工作的重点。
1 基于信息综合与工具集成的元器件选用管理方案各企业对元器件管理没有统一的模式,所以我们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了基于信息综合与工具集成的元器件管理方案,希望从源头上实现对元器件的管理,并通过持续优化和完善元器件基础信息库,满足产品研制对元器件管理的需求。
要实现对元器件选用的管理和控制,就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始建立统一的、信息完善的元器件基础信息库系统,并将此系统与电子设计工具、企业的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进行集成。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与寿命评估确保产品可靠运行与使用寿命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与寿命评估确保产品可靠运行与使用寿命电子元器件是现代科技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评估对于产品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与寿命评估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以确保产品的可靠运行与使用寿命。
一、可靠性评估的重要性电子元器件在各类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产品的性能和安全性。
可靠性评估旨在确定元器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故障和失效率,以及其使用寿命。
通过准确评估可靠性,企业可以及早发现潜在故障和失效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维修措施,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二、可靠性评估的方法与技术1. 加速寿命试验:通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测试,观察元器件的故障和失效情况,推测其寿命,并进行可靠性分析。
2. 可靠性建模与预测:通过统计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元器件的寿命分布、可靠性参数等,预测其寿命和失效概率。
3. 工作环境模拟:模拟元器件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等,并进行相应的测试,以评估元器件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4. 可靠性测试与验证:在元器件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进行系统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能够稳定运行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5. 故障分析与改进:针对元器件的故障和失效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进行改进措施,以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三、电子元器件寿命评估的影响因素1. 材料质量:元器件中所使用的材料对其寿命具有重要影响,优质的材料能够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环境条件:元器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和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振动等)会影响其寿命。
3. 工作电压与电流:工作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波动情况也会对元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产生影响。
4. 设计与制造质量:元器件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直接决定了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良好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能够降低元器件故障和失效的概率。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军用标准体系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军用标准体系一、质量与可靠性军用标准体系:军用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军用标准是当今我国军用电子元器件贯彻国家军用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军用电子元器件研制、生产产品的质量认证、可靠性评价的重要依据。
已公布的军用电子元器件合格产品目录(QPL)中产品的鉴定,正准备实施发布的军用电子元器件合格生产厂目录(QML)的生产线质量认证等,也都是以相应的军用标准为依据的。
目前为保证产品质量并与国际标准接轨而推行的ISO9000和ISO14000质量体系认证,也完全是依据ISO9000(GB/T19000)和ISO14000标准来进行的。
我国军用电子元器件国家军用标准的制定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
我国第一个军用电子元器件国家军用标准GJB33-85(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是1985年颁发的。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基本完成了能覆盖主要军用电子元器件门类的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军用标准的制定,以及几乎涉及到所有军用电子元器件门类的企业军用标准的制定。
所以,从应用标准的角度说,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由国家军用标准、行业军用标准和企业军用标准为主要构成的军用电子元器件军用标准体系。
这一体系为我国“八五”、“九五”期间军用电子元器件贯彻国军标和科研试制成果的取得,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支撑保障作用。
二、质量与可靠性标准体系构成:若从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与可靠性军用标准的技术内涵来分析军用标准体系的构成,现在一般公认为军用标准体系应由三个层次来构成。
第一层次为质量与可靠性的基础标准,第二层次为质量与可靠性的保证标准,第三层次为质量与可靠性的技术方法标准。
1.基础标准一般包括定义、术语;通用规则;分类……等,现举例如下:定义与术语:GJB 1405-92 质量管理术语GJB 2279 热电子术语GJB 2715 国防计量通用术语通用规则:GJB/Z 35-93 元器件降额准则GJB/Z 69-94 军用标准的选用和剪裁导则GJB 379A-92 质量管理手册编制指南GJB 1923-94 军用数据元素定义表达的规则GJB 2418-95 军用文献主题词标引通则GJB 299A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GJB 450 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GJB 368 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分类:GJB 1825-93 军用标准物质分类与代码GJB 832-90 军用标准文献分类法GJB/Z 37-93 军用电阻器和电位器系列型谱GJB/Z 38-93 军用电容器系列型谱GJB/Z 39-93 军用继电器系列型谱GJB/Z 40-93 军用真空电子器件系列型谱GJB/Z 41-93 军用半导体分立器件系列型谱GJB/Z 42-93 军用微电路系列型谱2.保证标准保证标准包括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大纲、统计过程控制(SPC)体系、计量确认体系、生产线认证要求、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保证要求……等。
电子业电子元器件质量管理规范
电子业电子元器件质量管理规范引言:电子行业是当今社会中最为重要和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
在电子产品的制造和应用领域,电子元器件作为核心部件,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电子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规范。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子业电子元器件质量管理规范,并阐述其对电子行业的重要性。
一、质量管理体系在电子业中,质量管理体系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和应用环节。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政策、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和质量工作文件等。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确保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符合行业标准。
1.1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指企业制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质量绩效目标,比如电子元器件的不良率、可靠性指标等。
质量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客户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1.2 质量政策质量政策是指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总体要求和目标,通常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路径。
质量政策应该能够指导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确保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符合行业标准。
1.3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文档,主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质量标准和规范等内容。
质量手册需要详细描述企业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确保质量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1.4 质量程序文件质量程序文件是指质量管理体系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包括电子元器件的采购、检验、生产、销售等过程。
质量程序文件需要明确操作步骤、相关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确保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得以控制和管理。
1.5 质量工作文件质量工作文件是指记录和保留质量管理活动结果和实施情况的文件,例如质量检验记录、质量问题报告、质量改进措施等。
质量工作文件能够为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数据和依据。
二、质量控制在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和应用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检验、质量测试和质量评估等。
2.1 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在电子元器件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电子元器件生产质量管控解决方案
电子元器件生产质量管控解决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质量管控的意义 (2)1.2 质量管控的原则 (3)第二章生产流程优化 (3)2.1 生产流程梳理 (3)2.2 生产流程标准化 (3)2.3 生产流程监控 (4)第三章原材料质量控制 (4)3.1 原材料供应商管理 (4)3.2 原材料进货检验 (5)3.3 原材料储存管理 (5)第四章设备管理与维护 (6)4.1 设备选型与采购 (6)4.2 设备维护与保养 (6)4.3 设备功能监控 (7)第五章生产环境控制 (7)5.1 生产环境监测 (7)5.2 生产环境优化 (8)5.3 生产环境安全管理 (8)第六章工艺过程控制 (8)6.1 工艺流程设计 (8)6.1.1 设计原则 (8)6.1.2 设计内容 (9)6.2 工艺参数优化 (9)6.2.1 优化目标 (9)6.2.2 优化方法 (9)6.3 工艺改进与创新 (9)6.3.1 改进方向 (9)6.3.2 改进方法 (10)第七章质量检测与监控 (10)7.1 在线检测 (10)7.2 离线检测 (10)7.3 质量数据统计分析 (11)第八章不合格品处理 (11)8.1 不合格品识别 (11)8.2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12)8.3 不合格品原因分析 (12)第九章质量改进与持续提升 (12)9.1 质量改进计划 (12)9.1.1 目标设定 (12)9.1.2 分析诊断 (13)9.1.3 计划制定 (13)9.2 质量改进措施 (13)9.2.1 技术改进 (13)9.2.2 管理改进 (13)9.2.3 资源整合 (13)9.3 持续改进机制 (13)9.3.1 质量目标监控 (13)9.3.2 质量问题反馈与改进 (13)9.3.3 持续改进培训 (13)9.3.4 质量改进激励机制 (14)第十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4)10.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4)10.1.1 确立质量方针和目标 (14)10.1.2 制定质量管理文件 (14)10.1.3 建立质量组织机构 (14)10.1.4 质量培训与教育 (14)10.2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4)10.2.1 认证准备 (14)10.2.2 选择认证机构 (14)10.2.3 认证过程 (15)10.2.4 认证后续管理 (15)10.3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优化 (15)10.3.1 数据分析与监控 (15)10.3.2 质量改进项目 (15)10.3.3 管理评审 (15)10.3.4 持续改进 (15)第一章概述1.1 质量管控的意义在电子元器件生产领域,质量管控是一项的工作。
IEC电子零部件品质评估系统(ppt39页)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ISO 9001的要求连同下面的附加要求一起应适用: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 对其开发和实施的方法与达到HSF 产品和生产过程保持一致及持续改进的承诺提供证据。 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HSF方针; c) 确保HSF目标的制定; d) 管理评审中包括HSF; e) 提供资源确保HSF产品和生产过程方面的进步; f) 确保有害物质清单在组织内得到沟通; g) 确定HSF的要求.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 ISO 9001的要求连同下面的附加要求一起应适用: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实施和保持HSF过程和产品所需的资源:
6.2 人力资源 ISO 9001的要求连同下面的附加要求一起应适用:
6.2.1 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HSF产品 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文件化在采购所有使用的部品和/或产品的供应商批准 和HSF符合控制的过程
文件化生产部品或产品的所有过程的评审和批准的顺 序。这适用于部品供应商和组装的分包商。
文件化在组织、供应商和分包商的运作中对不符合 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评估和控制。
文件化确定符合已声明的HSF政策和目标的过程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ISO 9001的要求连同下面的附加要求一起应适用:
5.5.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 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 确保依照达到HSF目标所需的过程、程序和方法得到建立; b) 依照HSF计划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组织的业绩和改进的建议; c) 确保HSF相关的要求和职责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d) 确保在整个供应链内提高与HSF相关的要求和职责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杨云任艳于迪王浩李欣荣周军连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年第15期
[摘; ; 要] 作为装备的基础组成单元,电子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数据对于支撑行业决策及装备器件选型、确定产品缺陷及薄弱环节、提升产品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元器件行业高速健康发展、国产电子元器件在装备中应用的依据。
通过基于元器件全寿命周期主要业务流程的质量信息需求分析、整理,探索建立了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对信息进行
统一规划,以支撑元器件质量数据管理及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装备质量跨越式提升、自主保障战略的快速推进。
[关键词] 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5. 029
[中图分类号] F273;TN609;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15- 0062- 04
0; ; ; 引; ; 言
随着高新装备不断研用,精密化、复杂化、高可靠性化已成为装备发展的主要趋势,而电子元器件作为装备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可靠性对装备质量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电子元器件在研制生产、检验检测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质量信息,这些信息是定位产品缺陷及薄弱环节、进行质量评价及改进的基础,是提升元器件和装备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1-2]。
电子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类型多样、数据量大等特点,这些信息的准确收集、集成管理、深度挖掘及应用对于促进研制单位产品质量提升、提升用户单位装备元器件选用水平、支撑机关科学决策及规划制定有重要的意义。
但受限于当前元器件质量数据分散、信息壁垒严重等现状,质量应用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
为此,本文将深入分析、梳理电子元器件质量信息需求,探索构建覆盖电子元器件全寿命周期的质量信息指标体系,用以支撑元器件质量信息管理、共享及应用工作的开展。
1; ; ; 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数据信息现状
元器件質量信息是反映产品在研制生产、检验检测、使用等全寿命周期中质量特性要求、状态、变化和相关要素的信息,是实施产品质量管理、控制、监督、评价等工作中使用和产生的各类数据[3]。
针对元器件质量信息工作,国外起步较早,建立了相应管理机制、管理机构以及质量信息管理平台,如具有代表性的全国性数据交换网(GIDEP),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质量信息的闭环管理与应用。
当前我国围绕加强质量信息资源建设也开展了大量工作,部分企业建立元器件质量信息管理机制和管理系统,如“电子元器件基础数据平台”、“电子元器件综合优选及数据共享平台”等,在信息的收集和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元器件质量信息范围不足、信息类型单一,质量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滞后,各渠道、各阶段元器件质量信息壁垒严重,交互不畅,难以满足质量信息应用的要求。
2; ; ; 构建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的意义
2.1; ;为电子元器件质量信息的互连互通提供基础
元器件研制生产质量改进、装备元器件选型、机关决策等工作均需要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的多种质量信息,如装备元器件选型时,不仅需要元器件主要性能参数、封装形式、质量等级等产品基础信息,还需要元器件工程曾用信息、失效信息、检测信息等,这些指标信息对提高提升元器件选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行业内、各企业甚至各部门间信息分类和表征方式的差异,导致信息不能互通,现有的信息链大多处于断裂状态,无法有效的信息支撑。
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促进元器件各阶段质量信息的关联、共享,是实现元器件质量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
2.2; ;为电子元器件质量信息的集成管理提供依据
电子元器件种类众多、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复杂,企业在进行元器件质量信息管理时,往往在质量信息分类、信息项筛选、指标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影响了质量信息的完整性,例如对于同类元器件产品、不同科研生产单位提供的产品数据手册中,有的研制单位仅对性能参数进行标注,有的则对可靠性指标和过程质量检验信息进行了说明。
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为企业元器件质量信息数据库及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是实现元器件质量信息集成管理的依据。
2.3; ;为电子元器件质量信息利用率提升提供支撑
质量信息分析挖掘与应用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准确、规范的质量信息,而当前电子元器件行业质量信息仍处于为相对无序的状态,对质量信息认识程度、要求的不同,信息记录的内容、完整性差异化很大,行业质量信息通用性差,不得不为了满足特定要求重复梳理相关数据,降低了信息的利用率。
元器件全寿命质量信息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为元器件质量信息利用率的提高提供有效支撑。
3; ; ; 基于元器件全寿命周期业务流程的质量信息需求分析
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建立的关键是要明确将哪些质量信息纳入指标体系中,为此本文通过元器件寿命周期阶段相关业务流程的梳理来明确元器件质量信息需求。
3.1; ;业务流程梳理
元器件业务流程梳理是开展信息需求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指对元器件全寿命周期相关各方的业务工作进行整理分析。
本文建立的元器件寿命周期主要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元器件全寿命周期中,涉及研制生产单位、鉴定检验检测机构、使用单位、主管部门各方,在研制生产周期中,元器件的绝大多数相关信息由元器件研制生产单位产生,而元器件选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是由使用单位产生,此外元器件研制生产及使用阶段中鉴定检验、筛选、DPA等工作主要交由第三方鉴定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所以寿命周期中大部分检验检测信息由鉴定检验检测机构产生。
经上述梳理,元器件全寿命阶段从元器件研制、检验检测至装备使用阶段包含多个业务流程,每一个阶段又涵盖多个业务环节。
现以元器件生产供货业务流程为例,说明各环节产生的主要质量数据类型。
该阶段主要业务环节包括:原材料与检验、生产工艺流程、检测试验、入库出货检验和质量跟踪等,如图2所示,各业务环节涉及的质量信息类型主要如表1所示。
4; ; ; 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建立
4.1; ;质量信息体系结构
结合上述元器件全寿命周期业务流程梳理和质量信息需求分析,從中选取各方管理和应用中的共性需求信息,构建了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质量信息指标分为基础质量信息指标、检验检测信息指标和使用信息指标,如图3所示。
基础质量信息指标主要是来源于元器件研制生产单位,主要包括元器件产品基本信息、生产单位基础信息、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线信息、供货信息、替代信息等。
检验检测质量信息指标主要来源于认证检验检测机构、元器件研制生产单位和用户单位数量,主要包括鉴定检验试验信息、质量一致性检验信息、寿命试验信息、DPA试验信息、入所检验信息、二次筛选试验信息、失效分析信息等。
使用质量信息指标主要来源于元器件使用单位,主要数据包括元器件选用信息、失效信息、质量归零信息、替代应用验证信息等。
4.2; ;信息指标的组成
元器件质量信息指标要满足行业质量信息管理、应用需求,对各方相关工作的开展形成支撑,因此本文针对指标体系中的各信息类型的指标名称进行了统一规范和定义,以基础信息指标中元器件产品信息为例,其指标名称、格式和指标释义见表3。
5; ; ; 结; ; 论
在当前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新阶段下,元器件质量信息作为贯穿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的链条,对于准确及时掌握元器件质量状态,提高元器件和装备质量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而目前,国内对于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的重视仍有所不足,还没有较完整的指标体系,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在梳理分析元器件全寿命周期业务流程及共性质量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元器件全寿命周期的质量信息指标体系,为后续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工作提供依据。
应注意的是,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指标体系的建立只是开展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初步工作,还应通过制定的规范的数据标准、建立完善的信息交互渠道和机制、利用先
进的数据方法和工具、搭建科学的信息管理平台等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元器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付钰,陈煜,邵玉平,等.车辆装备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集成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5):83-86.
[2]周小华,杜文平,型号质量信息管理方法研究[J].质量与可靠性,2017(3):13-16.
[3]周厚明.元器件质量信息及管理平台[C]//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2003.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分类与代码[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