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小动物怎样长大》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

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

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科学是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

本教案将围绕着小动物成长这一主题展开,帮助中班幼儿了解小动物在不同阶段的成长过程和变化。

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小动物成长的过程和变化。

2. 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小动物不同阶段的特点。

3. 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 小动物模型或图片:蝴蝶、青蛙、鸟、蚂蚁等。

2. 幼儿绘画用具:彩色纸、颜色笔等。

3. 视频或图片资源:小动物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

然后引导幼儿思考:这只小动物是怎么长大的呢?2. 观察与讨论(1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小动物的成长过程图片,例如蝴蝶的蛹、幼虫和成虫的图片,与幼儿一起观察。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变化。

例如:它们的身体颜色有没有变化?它们的外形有没有变化?等等。

3.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不同的小动物模型或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动物,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小动物在不同阶段的特征。

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和讨论,帮助他们加深对小动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4. 艺术创作(15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用彩色纸和颜色笔绘制小动物的变化图片。

引导幼儿运用想象力,展示小动物从幼年到成熟的过程。

5. 游戏活动(1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些小动物成长的游戏活动,例如跳蛙跳、蝴蝶飞舞等。

通过身体的参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小动物成长过程的理解。

6.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简单总结小动物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特点。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延展:1. 可以带领幼儿去室外寻找小动物的踪迹,观察周围的昆虫、鸟类等生物,进一步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和生活方式。

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怎样长大

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怎样长大

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怎样长大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怎样长大一、引言小动物是幼儿们最为喜爱的对象之一。

他们总是充满好奇心地观察着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通过学习小动物的成长,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理解生命的奇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小动物的成长过程,引导幼儿理解生命的变化和成长。

二、小动物的出生小动物的成长从他们的出生开始。

举个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鱼的成长。

小鱼出生时是一个小小的鱼卵,躺在水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鱼卵开始变得透明,鱼儿的小身体也逐渐成形。

最后,一个小小的鱼宝宝从鱼卵中蹦出来,开始在水中游泳。

三、小动物的食物小动物长大需要吃食物。

他们吃的食物也随着成长的不同而变化。

拿小鸟来说,小鸟出生后的头几天,它们需要吃的是软软的昆虫。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鸟的嘴巴变得更强壮,可以吃更硬的食物,如种子和果实。

有了食物的补充,小鸟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壮大。

四、小动物的活动小动物长大的过程中,他们的活动也会发生变化。

拿小狗来说,它从小小的狗宝宝变成成年犬时,活动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小狗宝宝只能在家里玩耍,而成年犬则可以和家人一起去公园散步,甚至可以追逐小球、游泳等。

小狗的体力和技能随着成长的增长而不断提高,这也是它们长大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小动物的繁殖小动物长大后还会经历繁殖的过程。

举个例子,我们来看看小蚂蚁是如何繁殖的。

小蚂蚁长大后会变得越来越强壮,然后它们会成为女王蚂蚁和工蚁。

女王蚂蚁负责产卵,工蚁则负责寻找食物和保护蚁巢。

女王蚂蚁每天都会产生成百上千的卵,这些卵会孵化出新的小蚂蚁,继续繁衍后代。

六、小动物的变化小动物长大不仅体型会发生变化,外貌也会有所不同。

拿青蛙来说,青蛙从小青蛙蝌蚪变成成年青蛙时,不仅体型变大,还会长出长长的后腿。

从水中的蝌蚪变成陆地上的青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成长过程。

这种变化展示了自然界的奇迹和多样性。

七、小动物和人类的相似之处通过观察小动物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和人类的一些相似之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动物成长的过程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小动物成长的过程和特点。

2. 观察和比较小动物的成长变化。

3. 了解不同小动物的成长环境。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小动物成长的过程。

2. 观察小动物的成长环境。

3. 教学卡片或图片。

4. 记录表格。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字,并询问幼儿对小动物的了解。

2. 讲解小动物成长的过程和特点: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小动物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讲解小动物成长的特点。

3. 观察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小动物的成长变化,让幼儿发现成长的规律。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小动物成长的环境,引导幼儿思考成长环境对小动物成长的影响。

五、作业与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成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

3. 开展小动物成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对小动物成长的理解。

4.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农场,让幼儿实地观察小动物的成长环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动物成长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观察、比较和思考方面的能力,看他们能否发现小动物成长的规律。

3. 通过作业和延伸活动,检查幼儿对小动物成长过程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小动物成长的过程,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小动物的成长。

2. 运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幼儿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动物怎样长大》教案

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动物怎样长大》教案

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动物怎样长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2.能够描述小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特点;3.能够通过图片和实物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和变化;4.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2.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和变化。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而非刻意灌输成果。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生长和发育的概念;2.小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3.小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特点;4.通过图片和实物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和变化。

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围坐在教学区中央,让学生自由发表对于小动物成长的任何想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沟通的方式,归纳汇总大家的认知;2.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的观察,探究小动物成长的具体过程;3.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小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特点。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对于小动物成长的任何想法,并归纳总结学生的主要认知;2.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小动物成长的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小动物成长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步骤二:探究(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的观察,探究小动物成长的具体过程;2.教师给学生发放小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图表,引导学生通过填写该表格,形成更加完整的认知;3.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小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的差异,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比,更好地了解生长和变化的规律。

步骤三:总结(20分钟)1.教师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小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特点;2.教师引导学生对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更深入地积累和理解知识;3.结合学生的反馈和提问,教师对本次探究过程中需要强调的重点作出说明。

步骤四:评价(10分钟)1.学生自评,让学生自己来看看自己是否已经达到了本次教学目标;2.教师与学生一起来总结本次学习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它们成长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小动物:兔子、小鸟、小鱼、蚂蚁等。

2. 了解动物成长过程:观察动物的生长变化,了解它们成长的过程中所需的环境和食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小动物,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图片、视频、观察记录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幼儿观察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几种小动物。

2. 观察:让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生长变化,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动物的外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3. 比较:让幼儿比较不同动物的成长过程,引导他们发现动物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4. 记录:鼓励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如画图、填写观察记录表等。

6. 拓展: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人类如何保护动物,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小动物,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幼儿的参与情况和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程度,了解他们是否能正确命名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2. 评价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看他们是否能用适当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 评价幼儿的环保意识,看他们是否能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去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实地观察动物,加深对动物成长过程的理解。

2. 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幼儿的兴趣和特点,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实物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导语: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动物,你知道小动物是怎样长大的吗?下面是为您收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活动目标:1、理解什么是长大,激发幼儿对成长的向往,体验成长的快乐.2、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二、活动准备:1、幼儿事先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若干张,活动前请四位幼儿漂亮情景表演的内容.2、小熊、小马、小象和小兔的头饰个一.3、幼儿每人带小时候穿过的衣服、鞋子等物品若干.4、幼儿用书27~29页.5、挂图《小熊长大了吗》.6、语言磁带.三、活动重点:激发幼儿对成长的向往,体验成长的快乐.四、活动难点: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五、活动过程:1、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兴趣.(1)请四位幼儿带上小熊、小马、小兔和小象的头饰,表演小动物的语言和动作.(2)小熊、小马、小兔和小象都说自己长大了,小熊长大了吗?我们一起听听故事吧!2、结合挂图,欣赏故事.(1)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一遍.(2)小熊的朋友是谁?为什么小动物都说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对话来表达动物成长的快乐心情.(3)小熊长大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说不知不觉中小熊已经长大了,他的衣服、鞋子、帽子都变小了,连原来跳不过去的小河也能轻而易举地跳过去了.(4)播放故事录音,幼儿再次完整欣赏故事.3、寻找"小时候"的我.(1)你们小时候长什么样子?和现在相比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相互欣赏小时候的照片,说说自己成长的变化.(3)你长大了吗?我们班了有哪些小朋友最大呢?为什么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从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学会做很多事等方面来讲述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六、活动反思:《小熊,你长大了吗?》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中小马、小兔、还有大象都长大了而且都有了很多本领.但是小熊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也长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冒子都变小了,连自己跳不过去的小河现在也能轻而易举地跳过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小动物怎样长大分析》幼儿园课件 (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小动物怎样长大分析》幼儿园课件 (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小动物怎样长大分析》幼儿园课件 (一)《小动物怎样长大》是非常有趣的一节幼儿科学课。

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验等多种方式,了解小动物成长的过程,从而感受到学习与探索的乐趣。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课件。

一、课件简介这个课件是一份针对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学课件。

它主要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了小动物成长的基本过程和规律,让孩子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小动物成长的魅力。

同时,课件也提供了一些实验和游戏,让孩子们能够亲身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课件内容1.小鸡的成长过程课件首先介绍了小鸡的成长过程,包括孵化、出壳、长大等各个阶段。

通过图片和动画,孩子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鸡在孵化箱中的样子,以及它们如何挣破蛋壳孵化出来的情况。

接着,孩子们还能看到小鸡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得强壮和健康。

2.小花猫的成长过程接着,课件介绍了小花猫的成长过程。

孩子们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看到小花猫在不断地探索、学习和成长。

课件还介绍了小花猫的饮食、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小花猫的生活环境和需求。

3.小鱼的成长过程最后,课件介绍了小鱼的成长过程。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小鱼在水中生长的过程。

课件还介绍了小鱼的饮食、繁殖、生存等方面的内容,让孩子们了解到小鱼的生活习性和环境。

三、课件特点1.生动形象课件采用了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手段,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生动形象,使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更加愉快。

2.互动性强课件中设置了实验和游戏等环节,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这些环节也能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强课堂互动的效果。

3.多元化课件中介绍了多种小动物的成长过程,从而让孩子们能够了解不同种类小动物的习性和规律。

这种多元化的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总之,《小动物怎样长大》这个幼儿科学课件,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们探索和发现小动物的成长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小鸟是这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教案小鸟是这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教案小鸟是这样长大的中班科学教案:小鸟是这样长大的引言:在中班的科学教育中,了解和观察动物是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探索能力的重要环节。

其中,小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生物之一。

通过学习小鸟的生长过程,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命起源、成长和变化。

本文将根据中班科学教案,以“小鸟是这样长大的”为主题,给出一个针对中班幼儿的教学计划。

通过此教案,帮助孩子们了解小鸟从蛋到孵化、成长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一、目标:1. 通过观察小鸟蛋的外观和变化,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2. 学习和了解小鸟孵化的过程,并培养孩子们巩固知识的能力;3. 学习小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小鸟蛋、孵化中的小鸟、小鸟的不同生长阶段;2. 小鸟蛋样本(可以是假蛋);3. 彩色笔、纸、胶水等教学用品;4. 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手工制作的小鸟巢等展示物。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小鸟蛋的图片或卡片,向孩子们介绍小鸟的生长过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激发观察兴趣(10分钟):让孩子们观察和描绘小鸟蛋的外观特征,引导他们关注形状、大小、颜色等细节。

教师可以使用彩色笔和纸,帮助孩子们画出观察到的蛋的特征,并鼓励他们进行简单的描述。

3. 学习小鸟孵化的过程(15分钟):通过展示孵化中的小鸟的图片或卡片,让孩子们了解小鸟是如何从蛋中孵化出来的。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和示意图帮助他们理解。

同时,可以使用小鸟蛋样本,让孩子们亲自感受和观察蛋壳的质地和变化。

4. 小组活动:制作小鸟巢(20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用纸板、彩色纸和胶水等材料制作小鸟巢。

通过手工制作,加深孩子们对小鸟巢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小鸟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孩子们思考和观察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了》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动物,知道它们成长的过程。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学会观察小动物的生长变化。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小动物的成长过程: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如小鸟、小鱼、小鸡等),让幼儿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如孵化、出生、成长等。

2.2 观察小动物:让幼儿观察图片或实物,比较小动物成长前后的变化,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小动物成长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2 观察比较:提供小动物成长前后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和比较,引导他们发现小动物的成长变化。

3.3 互动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小动物成长的变化,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第一步:故事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小动物成长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4.2 第二步:观察比较(10分钟)提供小动物成长前后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和比较,引导他们发现小动物的成长变化。

4.3 第三步:互动讨论(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小动物成长的变化,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

4.4 第四步:实践活动(5分钟)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个小动物成长的过程,如画出小鸟的成长过程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幼儿在观察比较环节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积极参与观察和比较,是否能发现小动物的成长变化。

5.2 评价幼儿在互动讨论环节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小动物的成长变化。

5.3 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环节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动手制作小动物成长的过程。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具准备:小动物成长的故事课件;小动物成长前后的图片或实物;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6.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

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

中班科学教案小动物长大中班科学教案课题:小动物长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描述小动物的成长过程,了解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成长差异。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3. 学科标准:本课程设计符合幼儿科学教育标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器材:图片或卡片:小动物的照片(熊猫、海豚、蝴蝶、蜻蜓、青蛙等)。

2. 环境:教室中需要一块白板或幻灯片投影仪。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约5分钟)学生坐在一起,教师出示一张小动物的照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引导问道:“这是什么动物?你们对它们了解多少?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呢?”2. 探究(约15分钟)教师将图画或卡片分发给每一个小组,要求学生观察并讨论所得到的小动物照片。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描述他们所得到的小动物照片中小动物的特点,并提出关于小动物成长的问题。

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提问。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特点,例如小动物的体型大小,颜色等,并询问他们小动物是否与人类成长过程相同。

3. 呈现(约10分钟)在白板或幻灯片上,展示一些示意图,用来描述小动物的成长过程。

教师将示意图与学生在前一步骤中讨论的问题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小动物与人类的成长差异。

4. 实验(约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比如播放一段小熊猫成长的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小熊猫的成长过程,包括从出生到刚会爬行,再到学会走路。

学生可以使用绘画或文字记录小熊猫每个阶段的变化,学生也可以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变化。

5. 总结(约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总结小动物的成长过程与人类的成长过程有何不同。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有趣事实,激发他们对小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6. 延伸活动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安排一次小动物观察活动,将学生带到室外或室内的小动物园、宠物店等地参观小动物,并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环境。

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探索自然》第四章《动物的成长变化》,详细内容围绕“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这一主题,通过观察、实践、讲述等环节,让幼儿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以及变为青蛙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认识到自然界生物的奇妙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蝌蚪生长过程的认识,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

难点:理解蝌蚪变为青蛙的过程,培养关爱小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蝌蚪和青蛙的图片、视频,放大镜,培养皿,水草,小石头等。

学具:画笔、画纸,观察记录表,小水桶,网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幼儿去池塘边捕捉蝌蚪,观察蝌蚪的生活环境。

(2)请幼儿用网兜捕捉蝌蚪,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

2. 例题讲解(1)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关注蝌蚪的变化。

(2)讲解蝌蚪变为青蛙的过程,让幼儿认识到自然界生物的奇妙变化。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观察蝌蚪,记录蝌蚪的特征和变化。

(2)组织幼儿讨论观察结果,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动物和生态环境,培养关爱自然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2. 内容:(1)蝌蚪生长过程:受精卵→蝌蚪→长出后肢→长出前肢→青蛙(2)蝌蚪变为青蛙的过程:蝌蚪→幼蛙→成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蝌蚪的生长过程。

2. 答案要求:正确描绘出蝌蚪从受精卵到青蛙的变化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捕捉、观察蝌蚪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物变化的兴趣和认知程度。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提高幼儿关爱自然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具体操作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5. 随堂练习的组织和引导6.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要求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蝌蚪生长过程的认知和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科学教案 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教案 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的生长变化》,详细内容围绕“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这一主题,通过对蝌蚪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和了解,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界中动物的生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阶段的蝌蚪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蝌蚪生长过程中形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实物蝌蚪和青蛙。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实物蝌蚪和青蛙,引导他们说出两者的关系。

通过提问,让幼儿猜想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2. 新课导入(10分钟)展示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

播放蝌蚪生长的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蝌蚪的生长变化。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蝌蚪的形态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实物蝌蚪,描述其特点。

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蝌蚪的生长过程。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和讨论的成果,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2. 内容:蝌蚪生长过程:受精卵→蝌蚪→长后肢→长前肢→青蛙各阶段特点:受精卵:圆形,透明;蝌蚪:长尾巴,无四肢;长后肢:出现后肢;长前肢:出现前肢;青蛙:四肢齐全,能跳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蝌蚪的生长过程。

2. 答案:幼儿需根据课堂所学,描绘蝌蚪从受精卵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蝌蚪生长过程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池塘或公园观察蝌蚪和青蛙,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长大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长大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长大中班科学教案——动物长大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动物的成长过程;2. 培养幼儿对动物成长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能力;3. 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或卡片,包括不同动物的幼儿图片和它们成长后的图片;2. 幼儿园周边生活动物的图片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拿出一张图片或卡片,上面是一只小鸟和一只大鸟的图片,分别问幼儿:“这是同一个动物吗?”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引导幼儿注意到小鸟和大鸟的外形、羽毛、体型等变化,并结合幼儿之前对鸟的认识,引导他们说出小鸟长大后会变成大鸟。

接下来,引导幼儿选择另外两种动物来进行类似的讨论,再次强调动物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变化。

2. 观察动物图片老师把准备好的动物图片或卡片分发给幼儿,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并找出不同图片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然后描述它们。

3. 课堂展示请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不同动物的图片或卡片展示给全班同学,并通过比较和描述,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4. 实物观察带领幼儿出园参观周边的花坛或小树林,找到一些生活在附近的动物,例如蜗牛、彩蝶、蜜蜂等。

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并引导幼儿发现幼儿时期和成长后的变化。

5. 图片连线游戏老师事先准备好动物的幼儿时期和成长后的图片,将它们打乱顺序放在桌子上,要求幼儿将对应的两张图片连线,并说出图片背后的故事。

6. 动物小游戏准备一些关于动物成长的问题,例如“小鱼在水中会变成什么?”“毛毛虫会变成什么?”等等。

让幼儿轮流回答问题,并给予鼓励和奖励。

7. 总结归纳通过整理和总结,让幼儿回顾这节课学到的内容。

引导他们说出动物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并巩固他们对动物成长的理解。

8. 家庭作业要求幼儿回家观察自己养的宠物(或家庭周围的野生动物),并绘制一幅宠物或动物幼儿时期和成长后的图片。

并鼓励他们进行观察记录,为下节课的展示做准备。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幼儿在观察和讨论中,了解了动物的成长过程以及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本节课主要讲述蝌蚪的成长过程,包括蝌蚪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蝌蚪如何成长为青蛙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知道蝌蚪是如何成长为青蛙的。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蝌蚪的成长过程,蝌蚪如何成长为青蛙。

难点:学生对蝌蚪成长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蝌蚪图片、视频播放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组蝌蚪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让学生说出蝌蚪和青蛙的区别。

2. 教材讲解:教师利用视频播放设备,播放蝌蚪成长的视频,边播放边讲解蝌蚪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蝌蚪是如何成长为青蛙的。

3. 随堂练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蝌蚪是如何成长为青蛙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 例题讲解:教师出一道关于蝌蚪成长过程的题目,如:“蝌蚪在成长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哪些特征?”让学生回答,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5.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蝌蚪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画一幅蝌蚪成长过程的画,并写上自己对蝌蚪成长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蝌蚪成长过程:1. 外形特征:蝌蚪和青蛙的区别2. 生活习性:水中生活,用鳃呼吸3. 成长为青蛙: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巴消失,变成小青蛙七、作业设计1. 请画一幅蝌蚪成长过程的画,并写上自己对蝌蚪成长的认识。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蝌蚪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了蝌蚪是如何成长为青蛙的,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中“动物的生长与变化”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蝌蚪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蝌蚪如何变成青蛙。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阶段的蝌蚪和青蛙。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蝌蚪生长过程中外形的变化。

教学重点:掌握蝌蚪变成青蛙的基本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蝌蚪和青蛙的图片、生长过程图解、实物展示盒、投影仪。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池塘,观察蝌蚪和青蛙,让幼儿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蝌蚪和青蛙的图片,讲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关注蝌蚪的生长变化。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观察实物展示盒中的蝌蚪,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观察记录表。

4. 小结与讨论针对幼儿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并引导幼儿思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5. 创作环节幼儿利用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蝌蚪和青蛙的手工,加深对生长过程的理解。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中其他动物的成长变化。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蝌蚪和青蛙,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2. 板书内容:蝌蚪生长过程图解观察记录表关键词:卵、蝌蚪、青蛙、生长、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生活中的蝌蚪和青蛙,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

2. 答案示例:蝌蚪:身体呈长条形,有尾巴,逐渐长出后腿、前腿,尾巴消失。

青蛙:身体呈圆形,四肢长,能跳跃,皮肤湿润,会发出“呱呱”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蝌蚪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观察实物环节能积极参与。

但在制作手工环节,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教师个别指导。

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三章“动物的生长变化”,详细内容为“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认识不同阶段的蝌蚪,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蝌蚪生长的基本过程,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记录生物生长变化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蝌蚪生长过程的记忆与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盒、显微镜。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池塘,观察蝌蚪和青蛙,让幼儿对蝌蚪产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结合实物展示盒,讲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蝌蚪,记录观察到的生长变化。

5. 游戏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蝌蚪找妈妈”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蝌蚪生长过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2. 内容:a. 蝌蚪生长过程:卵→蝌蚪→长出后肢→长出前肢→青蛙b. 观察记录:幼儿观察到的蝌蚪生长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蝌蚪生长过程2. 答案:按照观察到的蝌蚪生长过程,画出相应的图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记录、讨论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蝌蚪生长过程,但在游戏环节中,部分幼儿对蝌蚪生长过程的理解仍不够深入。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一起观察、记录蝌蚪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生物的持续关注和热爱。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中饲养蝌蚪,观察并记录其成长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对于“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这节课来说,难点在于蝌蚪生长过程的记忆与理解。

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一、教学内容本课选用教材《科学》第四册第五章节,主要内容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了解蝌蚪成长的各个阶段以及蝌蚪与青蛙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动植物的成长。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难点:观察蝌蚪各个阶段的生长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蝌蚪的生长图片、视频、实物等。

学具:画笔、画纸、泥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蝌蚪的生长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简要讲解蝌蚪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蝌蚪是如何从卵孵化成为小蝌蚪,再到青蛙的过程。

3. 观察:学生分组观察蝌蚪的实物或视频,记录下蝌蚪各个阶段的生长特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可以用画笔和画纸记录下蝌蚪的生长过程,或者用泥巴捏出蝌蚪的生长过程。

5. 交流: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讨论蝌蚪的生长过程,分享观察的心得。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小动物,记录下它们的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2. 请学生画出蝌蚪的生长过程,并写上每个阶段的名称。

答案:1. 小动物的生长过程。

2. 受精卵、小蝌蚪、大蝌蚪、青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对蝌蚪的生长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实践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让学生带来家里的小动物,大家一起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增进学生对动物生长的了解。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动物园,实地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课选用教材《科学》第四册第五章节,主要内容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了解蝌蚪成长的各个阶段以及蝌蚪与青蛙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 科学 小动物怎样长大
设计意图: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中班孩子对动物特别感 兴趣。为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我搜集了以小鸡 为典型重点讲解,以蝴蝶、青蛙为活动延伸了解, 设计了这一节关于动物成长的课。在这节科学课 里,用思考验证的方法来告诉孩子真正的答案, 让孩子们从开始就被课程内容深深吸引,带着浓 厚的兴趣开始学习。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幼儿对 小动物的生长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培养幼儿的观 察力,以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究。
①②③ຫໍສະໝຸດ ④活动目标:1、能够根据小鸡成长过程特征来观察分 辨动物成长前后的变化 2、将小鸡成长用简单的音乐动作表达, 更形象的感知 3、初步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的情感, 以及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 活动重点:仔细观察小鸡的成长变 化,并用将小鸡出壳动作以音乐表 现 • 活动难点:能够区分动物成长前后 的模样 • 活动准备:课件PPT,律动音乐小 鸡头饰(与幼儿相等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