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_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工程设计协议书详解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建设工程设计协议书详解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一、前言建设工程设计协议书是设计单位与业主签订的一种合同文件,用于明确双方在工程设计方面的责任和要求。
对于设计单位而言,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详解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设计协议书中应遵守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是指设计单位为了提高设计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方法。
它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文档、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设计协议书中应明确以下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要求设计单位在协议书中应明确其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是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所持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应言简意赅、明确易懂。
质量目标是设计单位为了实现质量方针所制定的具体目标,应具体、可量化、可评估。
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设计单位在协议书中应明确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设计单位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文件等。
质量手册是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总框架,应将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概括清晰。
程序文件是设计单位质量管理的操作规程,应包括设计任务书编制、设计方案评审、设计变更管理等环节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工作指导文件是设计单位提供给设计人员的具体工作指引,应明确设计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方法。
五、质量控制措施要求设计单位在协议书中应明确其质量控制措施要求。
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设计审核、设计复核、设计校对等环节的具体要求。
设计审核是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评审,旨在发现和纠正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足。
设计复核是对设计文件进行再次核对,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设计校对是对设计文件进行细致、仔细的检查,消除设计文件中的错误和疏漏。
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估要求设计单位在协议书中应明确其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估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估旨在评估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符合要求。
设计单位应将其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纳入协议书,并明确评估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设计单位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设计单位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计单位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设计单位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维护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设计单位各类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设计单位施工质量管理应遵循综合统筹、整体质量观念、持续改进、科学管理和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设计单位须加强质量管理,把握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
第二章组织第五条设计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设计单位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质量管理部门应依据施工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配置质量管理人员。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工作机构,明确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设计单位应制定人员配备和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方案,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章质量控制第九条设计单位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提高工程质量的满意度。
第十条设计单位应采用一整套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可行性和可维护性。
第十一条设计单位应依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措施。
第十二条设计单位应制定施工质量检查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十三条设计单位应及时更新设计文件,修改设计方案,调整施工工程进度,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
第十四条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置设计计算和抽样检验的数量。
第十五条设计单位应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平,提高质量控制效率。
第十六条设计单位应严格管理施工材料和设备,监督施工病害的修复,做好现场质量控制和检查。
第十七条设计单位应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制定质量控制文件,确保施工质量控制有序进行。
第十八条设计单位应及时对工程施工中发现的施工病害,及时制定修复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九条设计单位应制定完善的管理程序,建立质量控制档案,确保施工质量管理的可持续性。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制度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设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确立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加强质量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设计单位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包括各项目组、各岗位职责人员;并与设计单位的其它制度相互配合,相互依赖。
设计单位的其他制度,是指设计单位的劳动纪律、工作程序、工程质量检验程序等。
第三条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应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组织结构及职责、质量管理的程序、设计单位的各类标准、设计单位质量保证的体系、质量管理的保证及业务工程等。
第四条设计单位的质量方针应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设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达到产品及服务质量水平,以提高客户满意度,确立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第五条设计单位应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其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质量改进体系等。
第六条设计单位应指定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确定质量管理人员,并要求他们确实履行质量管理职责。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不断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水平。
这一点不仅要求设计单位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促使产品工艺不断得到改进,还应从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努力改善原有的管理模式。
第八条设计单位应建立质量验收和评估体系,确保设计单位的质量循环。
第九条设计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将质量验收和评估的记录、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等,作为质量管理档案,留存备查。
第三章质量目标与指标体系第十条设计单位应对所有的产品、工程和服务明确质量目标,对具体的项目,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和指标。
第十一条质量目标应设置合理,具体,可操作,量化的质量目标。
设计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项目组、各岗位职责人员的质量目标。
第十二条设计单位应建立因产品、工程和服务的不同,量化的质量指标体系。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我公司设计部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建立设计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图。
1.1本工程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组织、精心设计、科学管理,控制到位、措施得当、保障有力、服务周到达到以下质量目标:1)、工程勘察设计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3)、实现双不双无:不因设计原因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不因设计原因影响工程达标投产,无一般勘测设计事故,无顾客投诉;4)、顾客满意度:满意或很满意达100%;5)、产品交付:按合同规定时间、地点、数量交付,产品交付合格率100%。
1.2设计质量保证控制措施1)设计策划:与顾客签订设计合同前,经行文聘任按照投标文件承诺安排的项目设总。
开工准备任务下达后,由项目设总组织召开有关主任工程师、主设人(主勘人)参加的开工会议。
由项目设总传达顾客要求,明确设计范围,确定工程进度和互提资料安排,提出质量控制要求并研究本工程应实现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措施。
编制工程设计计划根据完工集会或设计任务书要求确定的原则,项目设总编制工程设计计划,作为组织工程设计的依据性文件,各专业遵照执行。
工程设计计划包罗产品实现策划的要求,其典型内容为:勘测设计合同、任务书录用设计总工程师、组建勘测设计项目组下级部分或顾客的要求勘测设计输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勘测设计工作计划勘测设计输出勘测设计确认勘测设计变更设计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图工程竣工、勘测设计工作总结、分析、改进勘测设计输出正式出版按确认意见分析改进勘测设计验证勘测设计评审按验证看法分析改进按评审意见分析改进勘测设计项目实施a.工程名称及编号;b.人员组织及分工;c.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措施;d.评审、验证和确认体式格局的安排;e.设计形象(综合)进度(包孕接口资料交接);f.设计输入;g.设计文件编制的统一规定。
工程设计计划按设计阶段进行编制,并确保随设计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更新。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3篇)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3篇)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第一篇)设计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前端环节,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建立一个科学、系统、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是提升设计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确保工程项目安全、可靠、经济的重要保障。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1. 组织结构设计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策划、实施、监督和改进。
各部门应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
2. 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应体现单位的经营理念和质量管理理念,质量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可实现。
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等,确保各项质量管理活动有据可依。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1. 设计策划在项目启动阶段,进行详细的设计策划,明确设计任务、设计依据、设计进度和质量要求,制定设计计划和质量管理计划。
2. 设计输入确保设计输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客户需求、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分析和确认,避免因输入错误导致设计质量问题。
3. 设计过程控制实施设计过程控制,采用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等手段,确保设计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4. 设计输出对设计输出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设计文件符合设计输入要求,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文件应清晰、完整、准确。
5. 设计变更控制建立设计变更控制程序,对设计变更进行评审和批准,确保变更后的设计文件仍符合质量要求。
三、质量监督和改进1. 内部质量审核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2. 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收集客户对设计质量的反馈,分析客户需求和期望,持续改进设计质量。
3. 数据分析对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质量趋势和潜在问题,制定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4. 纠正和预防措施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分析问题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工程设计公司的质量制度

工程设计公司的质量制度一、质量管理体系1.1质量方针: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明确了公司对设计质量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1.2质量目标:公司将设立具体的质量目标,包括设计质量等方面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1.3质量体系建设:公司将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以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二、设计质量管理2.1设计标准:公司将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包括设计规范、技术要求、验收标准等,以确保设计符合法律法规和客户需求。
2.2设计评审:公司将建立设计评审制度,对每个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进行评审,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设计质量。
2.3设计审核:公司将建立设计审核制度,对设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核,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和符合要求。
2.4设计文件管理:公司将建立设计文件管理制度,包括设计文件的编制、修改、审批、归档和保管等工作,以确保设计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质量控制措施3.1质量控制计划:公司将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责任,以确保每个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得以有效实施。
3.2检测与检验:公司将建立设计工作的检测与检验制度,包括现场检测、过程检测、成品检验等,以确保设计质量达到要求。
3.3纠正措施:公司将建立纠正措施制度,对发现的设计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和验证效果,以确保设计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四、质量评估与改进4.1质量评估:公司将定期对设计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设计成果的质量、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估,以发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4.2质量改进:公司将建立质量改进机制,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并加以实施,以推动设计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质量保证5.1技术培训:公司将组织设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以确保设计质量符合要求。
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一、项目概述为规范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项目质量,确保设计成果符合设计要求,特制定本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二、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机构1. 设计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机构应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确保质量工作不受干扰。
2. 质量管理机构应具有独立的权威性,对设计各阶段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问题,确保设计成果的质量。
3. 设计单位应定期组织质量管理相关培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不断提升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三、质量管理制度1. 设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2. 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立项、设计方案编制、设计深化、技术交底、施工图审查等全程进行质量管理。
3. 设计单位应定期评估和审查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质量管理流程1. 项目立项阶段,设计单位应明确项目的设计目标和要求,编制项目管理计划,确定质量管理措施,建立项目档案。
2. 设计方案编制阶段,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要求和法律法规,编制设计方案,明确设计目标和技术要求,提出设计方案评审。
3. 设计深化阶段,根据设计方案编制施工图,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图审查,确保设计成果达到设计要求。
4. 施工图审查阶段,设计单位应对施工图进行审查,确保施工图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提出修改意见并跟踪落实。
五、质量管理措施1. 设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档案,包括项目立项文件、设计方案、设计深化稿等,确保设计过程的全程可追溯。
2. 设计单位应建立质量评估和审查机制,对设计成果进行自查和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整改计划。
3. 设计单位应建立技术交底和施工图审查机制,确保设计成果与实际施工要求相符,提高设计的可实施性和效力。
4. 设计单位应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和整改,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五位一体管理体系

“五位一体”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一、建设单位1、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2、开工前的监督准备工作。
3、对建设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
4、对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的监督。
5、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6、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7、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二、施工单位1、对分包单位务工人员的“五证”做好存档共工作2、组织、参加对进场的分包单位进行安全规章、文明施工制度教育,建立会议纪要,并发放给所有分包单位3、对施工中劳务人员的进去场纪录做好存档工作4、按照上级安全培训教育计划,督促、落实有关人员参加5、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查出的隐患要落实“三定”6、监督、检查本班组操作工人按图纸、规范、施工方案施工7、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并做好质量记录三、监理单位1、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建设工程管理规范、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2、应依据监理合同配备监理组成员进驻施工现场和需要的检测设备和工具。
3、本工程使用或安装的建筑材料、配件、设备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签字,单位工程的验收、隐蔽工程的验收、工程款的支付及竣工验收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签字认可。
4、做好各类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监理工作结束后,向本监理单位或相关部门提交完整的监理档案资料。
5、监理单位负责在工程监理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如因监理单位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由监理人自行负责。
6、监理单位不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监理义务,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7、在合同期内或合同终止后,未征得有关方同意,不得泄露与本工程、本合同业务有关的保密资料。
四、设计单位1、根据业主要求进行设计前的现场勘查,与业主进行设计意图的沟通。
2、依据前期勘查交流的工作,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与业主洽谈设计方案的整体构思。
3、设计工程项目的全套施工图的设计并安排相关人员电脑绘制图纸。
4、负责设计方面在施工过程中的解释,协助有关人员检查施工过程中的设计质量,贯彻设计意图。
加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

加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设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
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同时,应加强与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链条。
2. 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设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工程设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工程设计单位应加强对
设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应注重对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责任心和质量意识。
3. 强化设计过程控制:工程设计单位应对设计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确保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
设计过程中,应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
同时,应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和校对,避免出现错误和遗漏。
4. 推行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是提高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工程设计单位应制定标准化的设
计规范和标准,推广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和流程,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同时,应对标准化的设计成果进行质量评估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5. 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测:工程设计单位应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对设计文件和成果进行全面检查和
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同时,应积极配合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和检测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总之,加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设计人员素质、强化设计过程控制、推行标准化设计和加强质量监督与检测等。
只有不断提高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设计单位_质量管理体系

设计单位_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组织内进行质量管理的一套系统,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方法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并持续改进和提高。
设计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其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需要结合设计单位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一、设计单位特点1.创新性:设计单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创新与设计,要求具有创新和创造力,并能够将新的理念和技术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
2.多样性:设计项目的多样性决定了设计单位需要具备多领域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能够适应不同领域和行业的要求。
3.项目化:设计单位的工作主要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组织和实施,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特点,要求设计单位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
二、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原则1.客户导向: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了解客户的期望和需求,进行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创新,确保满足客户的要求。
2.过程管理: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应重视过程管理,从项目启动到项目交付的每个过程都需要进行规范和控制,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3.持续改进: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应持续改进和提高,通过不断地分析和评估质量管理的目标和结果,找出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不断提升设计能力和质量水平。
三、质量管理体系设计步骤1.确立质量管理目标和政策:设计单位应确定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政策,明确质量管理的方向和要求。
2.制定质量管理程序和流程:设计单位应制定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流程,明确各个过程的责任和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进行。
3.建立质量管理组织:设计单位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和权限。
4.进行质量管理培训:设计单位应对质量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5.建立质量管理评估机制:设计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评估机制,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核,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
6.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对质量管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设计单位 质量管理体系(2023最新版)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⒈引言⑴文档目的⑵背景⑶文档范围⒉质量管理体系引入与背景⑴质量管理体系引入的目的和意义⑵相关标准和法规概述⑶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背景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⑴质量方针和目标⑵质量手册⑶质量程序文档⑷工作指导文件⑸相关记录和表格⒋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和责任⑴领导层职责⑵相关部门职责⒌质量管理体系规划⑴目标设定⑵质量目标达成计划⑶质量管理计划⑷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计划⒍资源管理⑴人员管理⑵设备和技术资源管理⑶物资和供应链管理⒎过程管理⑴设计过程管理⑵控制过程管理⑶风险管理⑷变更管理⑸控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⑹内部和外部沟通管理⒏记录和文档管理⑴质量记录的保存和归档⑵信息、数据和文档的管理⒐质量审计和评估⑴内部和外部审计⑵接受评估⒑管理评审⑴管理评审的目的和程序⑵管理评审结果的处理附件:⒈质量手册⒉质量程序文件⒊相关记录和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质量管理体系:指设计单位根据一定的质量管理规范和要求建立、运行和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以确保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⒉质量方针:组织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总体指导方针和任务,以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⒊质量手册:包含了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描述和相关文件的索引,以及设计单位对质量的总体目标和承诺。
⒋质量程序文档:包括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程序和方法的详细描述。
⒌工作指导文件:为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关键任务和过程提供指导和操作方法的文件。
设计单位 质量管理体系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为设计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指导,确保设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设计单位的所有设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方案编制、图纸绘制、技术交流等。
2、质量管理体系概述2.1 质量政策设计单位应制定明确的质量政策,并确保所有员工理解和执行质量政策。
质量政策应注重满足客户需求、持续改进和法律合规。
2.2 质量目标设计单位应设定合理的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指标来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
质量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和可追踪。
2.3 质量管理责任设计单位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3、质量管理流程3.1 设计计划与组织设计单位应制定周密的设计计划和组织安排,包括项目的工作任务、时间要求、资源分配等。
3.2 设计要求与评审设计单位应与客户充分沟通,明确设计要求,并进行内部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要求并具备可行性。
3.3 设计过程控制设计单位应建立设计过程的控制措施,包括设计文件的版本控制、技术交流的记录和追踪等,以确保设计过程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4 设计文件管理设计单位应建立设计文件的管理机制,包括设计文件的存储、备份、归档和保密措施,以防止文件丢失或泄露。
4、质量改进4.1 异常处理设计单位应建立异常处理机制,及时处理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2 内部审核设计单位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4.3 持续改进设计单位应鼓励员工提出质量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设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手册、质量记录表、审核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指导性文件解释:由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对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提出要求和指导的文件,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2篇)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2篇)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第一篇)引言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设计单位要立足并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提升设计成果的质量,还能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质量管理体系构建1. 质量方针与目标设计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应体现企业对质量的重视和承诺,质量目标则应具体、可测量,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2. 组织结构建立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负责质量管理的决策和协调工作。
3.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重点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4. 文件化管理编制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确保文件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1. 设计过程控制(1)项目策划在项目启动阶段,进行详细的项目策划,明确设计目标、进度计划、资源配置等。
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确保设计过程可控。
(2)设计输入收集和整理设计所需的各种输入资料,包括客户需求、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
确保设计输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设计评审在设计过程中,定期组织设计评审,邀请相关专家和客户参与。
评审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
(4)设计验证与确认通过计算、模拟、试验等方法,对设计成果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设计成果满足设计输入要求。
2. 质量控制措施(1)标准化管理制定并执行各项设计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过程和成果的标准化。
(2)校审制度建立严格的校审制度,对设计图纸、计算书等进行多级校审,确保设计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变更管理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变更需经过审批,并进行记录和跟踪。
3. 客户沟通与反馈(1)需求确认在设计前,与客户充分沟通,确认其需求。
设计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设计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计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设计质量,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设计单位全体员工,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检测、施工、监理和验收等阶段均应严格遵守。
第三条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第四条设计单位的领导层应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提升。
第五条设计单位应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确定责任人员和落实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确保设计工作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第二章质量管理责任第六条设计单位负责人应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确保设计工作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并对全员进行培训。
第八条设计单位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应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要求,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质量管理任务。
第九条设计单位的设计员应具备相关的设计资质和专业技能,保持学习进步,不断提升设计水平和质量。
第十条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档案,存档设计文件、资料及设计过程,以备日后查阅和总结经验。
第三章质量管理制度第十一条设计单位应制定并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标准和流程控制等。
第十二条设计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文件控制、设计检查和验收等程序,确保设计质量达标。
第十三条设计单位应定期组织质量管理会议,总结前期工作,分析问题和改进措施,提出有效意见和建议。
第十四条设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档案,包括设计文件归档、质量记录和问题处理等内容,便于质量管理和监督。
第四章质量管理措施第十五条设计单位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标准,确保设计结果符合工程要求和客户需求。
第十六条设计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设计审查机制,对设计文件、图纸和计算等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设计合理、安全。
设计院的质量管理方案

设计院的质量管理方案一、前言设计院是承担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工程咨询等业务的单位,其业务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对质量管理要求极高。
为了规范和提高设计院的质量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针对设计院的特点和业务特性,提出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方案,以期提高设计院的质量管理水平,为城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设计院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绩效评价、内审和改进措施等要素。
质量方针应当是贯穿设计院各项业务的总体方向和原则,为员工提供行动指导。
质量目标应当是可衡量的,具体而明确的,能够反映设计院的整体质量水平。
质量绩效评价应当定期进行,以确保设计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
内审和改进措施应当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通过内审不断改进管理体系,提高设计院的整体质量水平。
三、质量管理责任制定设计院的质量管理责任应当有明确的制度和流程。
由院领导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各部门负责各自的业务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开展质量管理评估活动,提出改进措施。
员工负责自己的工作质量,遵循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确保设计院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四、质量管理流程规范设计院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流程,包括项目立项、设计编制、方案审核、施工管理等环节。
项目立项应当是设计院质量管理的起点,包括需求分析、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现有条件分析和方案设计。
设计编制是设计院的核心业务环节,应当明确设计流程和方法,保证设计质量和效率。
方案审核是设计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当建立专门的审核制度和流程,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施工管理是设计院的后续环节,应当建立专门的监理和管理团队,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
通过规范的质量管理流程,提高设计院的整体质量水平。
五、质量管理技术手段应用设计院应当积极引入质量管理技术手段,包括信息化管理系统、BIM技术、智能设备等。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制度范文

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制度范文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设计项目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设计单位内部的各类设计项目,所有设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1.3 责任设计单位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本制度的实施,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
每个设计人员都有责任保证其设计工作的质量。
二、设计控制2.1 设计计划2.1.1 设计计划应在项目启动前制定,明确设计进度和各阶段的目标。
2.1.2 设计计划应考虑到项目的规模、难度等因素,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
2.1.3 设计计划应经过项目负责人审核、设计人员确认后才能执行。
2.1.4 设计计划的执行情况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2.2 设计方法2.2.1 设计人员应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和工具,确保设计准确、2.2.2 设计人员应熟悉设计规范和标准,遵循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2.2.3 设计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和讨论,避免设计中的错误和遗漏。
2.2.4 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问题应及时沟通和协调解决。
2.3 设计文件管理2.3.1 设计文件应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编制和命名,便于查阅和管理。
2.3.2 设计文件应进行版本控制,确保每个阶段的设计文件都能够及时更新和归档。
2.3.3 设计文件应进行备份和存档,以防止意外丢失或损坏。
2.3.4 设计文件应妥善保管,确保机密性和完整性。
三、设计审核3.1 设计审核程序3.1.1 设计人员完成设计后,应向审核人员提交设计文件。
3.1.2 审核人员应按照设计文件审核流程进行审核,并记录审核意见和结论。
3.1.3 设计文件经审核人员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3.2 设计文件审核要点3.2.1 设计文件应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
3.2.2 设计文件的内容和结构应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3.2.3 设计文件中的数据、参数等应准确无误。
3.2.4 设计文件中所涉及的关键问题和风险应得到充分考虑和四、设计改进4.1 设计质量评估4.1.1 每个设计项目应在结束后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包括项目目标的达成情况、设计质量的优缺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建筑设计单位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

( uh uB i igDeinIsi t 3 00 ) F zo ul n s t ue 5 0 1 d g n t
Ab t a t Th rh tcu a einu imu tc n iu u l te g h na di r v h u l yg aa tes se ̄ Thst e i a ay s r c : eac i t r l s nt s o tn o sysr n t e n e d g mp o et eq ai u rn e y tr t i h ss n l—
的质量方针 和质量 目标 。
一
体系 , 通过职责的履行及相 关活 动的开展 , 并 为其承诺 提供证 据; 院长必须遵循 并 向全体员工贯彻“ 以顾 客为关注焦点” 的原
则, 以实现顾 客满意为最终 目标 , 责成生 产部 门确定顾 客 的要
求和期望 , 将其转化 为具体 的工作要求 , 并在 院各层 次 、 各部 门 间沟通 , 调配 资源 予以满足 ; 院长应 确保质 量方针 与本 院的宗 旨相 适应 ; 院长应 确 保在 院 的相关 职 能和层 次上 建立 质 量 目
( 福州市建筑设计 院
摘
300) 50 1
要: 建筑设 计单位要不断加 强和完善质 量保证体系。 本文对建筑设计单位建 立系统化 的质 量管理体 系进行分析 , 并在探 索如
质 量 管理 体系 文献标识码 : A
何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提 出几点看法 。
关键 词 :文件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U2 12 T 0 .
s s h w h r h t c u a e i n u i b i s u y t ma i n l sso sq aiyma a e e ts s e ,a d m a e o u g s in e o t e a c i t r l sg n t u l p a s s e t a a y i fi u l n g m n y t m e d d c t t n k ss mes g e t s o o o t r a e a d c me t d q a i n g m e ts s e n h w O c e t o u n e u l y ma a e n y t m.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综述第1条为提高XX设计院(以下简称“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根据《工程建设与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结合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等有关文件,特此修订。
第2条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实行院长领导下的“勘测(设计)(含制图、描绘)→校核→审查→核定→批准”的五级管理制度,以促使勘测(设计)质量逐渐完善和提高。
第二章质量管理原则第3条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必须在全体职工中认真贯彻执行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倡导的全员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在全体员工中树立以服务为根本、质量为生命的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4条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必须在认真贯彻执行本院《质量管理办法》有关质量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认真落实质量管理体系,使之成为提高勘测(设计)整体质量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5条为促进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规范化,使之适应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必须对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具体化、规范化,促使本院勘测(设计)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章质量管理办法第6条本院勘测设计项目由院领导、总工及各项目经理负责,严格履行《项目责任制》。
第7条院勘测(设计)的日常工作由总工室负责,主要任务是掌握全院勘测(设计)质量基本动向,负责处理一般的质量事故。
第四章其它第8 条对于违背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的行为,由院总工室责呈其纠正,以保证其勘测(设计)整体质量。
第9条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一、为提高XX设计院(以下简称“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根据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实行院长领导下的“勘测(设计)(含制图、描绘)→校核→审查→核定→批准”的五级审查制度,成立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工作,以促使本院勘测(设计)质量逐渐完善和提高。
第二章质量管理原则三、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必须在全体职工中认真贯彻执行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的全员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树立以服务为根本、质量为生命的求真务实的质量管理指导思想,形成人人讲质量、层层抓质量的良好风气,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1、定期组织员工学习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倡导的全员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2、在全体员工中树立“服务为根本、质量为生命”的的指导思想,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贯穿始终,使之成为搞好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的强大动力;3、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坚持宣传“提高质量为客户,保证质量谋发展”的服务宗旨,树立“人人讲质量、层层抓质量”的良好风气。
四、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必须把贯彻执行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作为质量管理的中心工作,使其成为提高本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的巨大推动力。
1、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小组应将组织全体员工反复学习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作为质量管理的中心工作,使全体员工明确勘测(设计)质量是勘测(设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2、通过对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的学习,促使全体员工深刻认识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其勘测(设计)过程中涉及的专业面广等特点,因此,提供的勘测(设计)成果主要是集体产物,必须发挥团队作战精神。
五、为达到本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规范化,并适应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论证的需要,必须对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具体化,使本院勘测(设计)质量逐步得到提高。
1、以勘测(设计)质量管理规范化为目标,以ISO 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为准绳,全面推行全员质量管理,逐步形成质量管理制度化;2、实行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具体化,配合本院《内部管理实施办法》继续施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勘测(设计)质量分项目、分阶段进行控制,项目勘测(设计)编制阶段由项目经理负责,全过程进行勘测(设计)文件编制的质量控制;项目勘测(设计)内审阶段由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小组(总工室)负责,代表院组织项目勘测(设计)文件的专业会审和综合审查,使本院勘测(设计)质量逐步提高。
第三章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六、勘测(设计)质量管理以勘测(设计)项目为单元进行。
勘测(设计)质量管理过程实行“勘测(设计)(含制图、描图)→校核→审查→核定→批准”的五级审查制度,主要步骤如下:1、勘测(设计)人员(以下称“勘设人员”)负责完成单项工程的结构布置和计算工作,并负责提供经自己反复核实的该工程结构布置和计算的详细勘测(设计)资料,为单项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的第一责任人;2、勘测(设计)人员负责完成自己所承担项目的制图、描图工作,必须保证所制图、描图的准确性;3、工程勘测(设计)校核人员(以下称“校核人员”)负责完成勘设人员提供的工程勘测(设计)文件初稿的校核工作,必须对该工程结构布置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分析,并逐项进行结构核算,并负责提供该工程勘测(设计)校核书面意见,为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的第二责任人。
4、项目勘测(设计)负责人(以下称“项目经理”)根据勘设(包括制描图)人员提供的各单项工程勘测(设计)文件(初稿),负责完成各工程勘测(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并保证项目勘测(设计)文件的整体性、规范性,为项目勘测(设计)质量的总责任人。
5、勘察设计院总工:主持项目出院前内部审查,督促项目按内审意见修改,重点把握全院总体设计技术方案和成果。
6、勘察设计院院长:根据项目各级任务安排和质量执行情况,作好批准。
七、勘测(设计)质量管理过程1、项目经理在接到院下达的项目的勘测(设计)任务后,必须认真分析了解《项目勘测(设计)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的所有条款,按照项目相应勘测(设计)阶段的勘测(设计)文件的编制规程,认真编写《项目勘测(设计)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并经本项目全体勘设人员讨论形成初稿,报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小组(总工室)审批定稿后,分发各勘设人员,作为勘测(设计)的指导性文件;2、勘设人员在进行项目勘测(设计)前,必须认真阅读大纲,在广泛收集、认真分析与自己勘测(设计)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查找有关的国家(行业)规程规范、地方标准(以下简称“规程规范”),熟悉项目勘测(设计)总体布置的基础上,主动与本专业(项目)相关的其它专业(项目)勘设人员交换意见,相互了解其勘测(设计)思想,以避免或减少工作弯路,提出切合实际的勘测(设计)文件初稿;3、校核人员根据大纲、勘设人员选用的规程规范和提供的勘测(设计)文件(部分)初稿,在全面认真的了解和分析勘设人员的勘测(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对勘设人员采用的规程规范合理性、工程结构布置科学性、计算数据准确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对该工程勘测(设计)文件(部分)初稿的书面校核修改意见,连同勘测(设计)文件(部分)初稿交勘设人员修改;4、项目经理根据合同、大纲和提供的经校核修改后的勘测(设计)文件(部分),在全面认真的了解和分析勘设和校核人员的勘测(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对提供的经校核后勘测(设计)文件(部分)的工程结构布置科学性、计算数据准确性和规程规范的适应性进行评价,分析论证与勘测(设计)项目的整体适应性,并提出书面审查修改意见,连同勘测(设计)文件(部分)交勘设人员修改。
负责收集审查修改后的勘测(设计)文件(部分),整编项目勘测(设计)文件(审查稿),对照合同和大纲,检查合同执行情况,整编出项目勘测(设计)文件(审查稿),报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小组(总工室)。
5、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小组(总工室)根据合同、大纲、规程规范和整编的项目勘测(设计)文件(审查稿),进一步审查合同执行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会审,并提出专业会审汇总意见,连同项目勘测(设计)文件(审查稿),交勘测(设计)项目经理部组织修改,根据修改后的项目勘测(设计)文件(审查稿),组织相关专业会签,形成项目勘测(设计)文件(核定稿)。
6、院长根据合同、大纲、规程规范和勘测(设计)文件(核定稿),最终审查合同、大纲、规程规范的执行情况和勘测(设计)工作的完整性、准确性,形成勘测(设计)文件(核定稿)终审意见,交项目有关部门处理完善后,在形成勘测(设计)文件(批准稿),交项目经理部组织刊印。
7、与勘测(设计)文件相关的最终成果均由项目组(项目经理)交资料室存档备案。
(存档内容:合同、审查会议纪要、报告、图册、计算文件、批复文件等相关资料。
)第四章质量管理责任八、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实行院长统一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度,实行“勘测(设计)(含制图、描绘)→校核→审查→核定→批准”的逐级责任追究制度。
1、勘设人员做到项目勘测(设计)第一手(包括调查、收集和勘测)资料的准确无误,保证工程布置合理、满足项目总体布置要求、计算数据准确、勘测(设计)图纸设计意图表达清楚,符合大纲和规程规范的要求,并在项目经理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勘测(设计)文件(部分)初稿;2、制描图人员负责正确反映勘设人员的勘测(设计)意图,保证勘测(设计)图纸准确无误,符合大纲和规程规范的要求,并在勘设人员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制图、描图初稿;3、校核人员负责全面了解勘设人员的勘测(设计)意图,按照大纲和规程规范的要求,对勘测(设计)文件(部分)初稿进行校核,对勘测(设计)文件(部分)的编制质量实行监督,保证所校核的勘测(设计)文件(部分)准确无误,并在项目经理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勘测(设计)文件(部分)的校核任务,并提出书面校核意见供勘设人员修改;4、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勘测(设计)质量的全过程管理,必须全面了解项目所有勘设人员的设计意图,按照大纲和规程规范的要求,对勘测(设计)文件(部分)校核稿进行审查,保证整个项目勘测(设计)文件准确无误,按大纲和规程规范的要求进行勘测(设计)质量控制,协调项目各专业之间的矛盾,准时向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小组(总工室)报送项目勘测(设计)文件(审查稿);5、院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小组(总工室)主要负责控制全院勘测(设计)整体质量,代表院检查、监督项目大纲和规程规范的执行情况,负责处理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勘测(设计)质量事故,协助项目经理搞好项目勘测(设计)质量管理,使其能保质保量提交项目勘测(设计)文件。
第五章奖惩办法计)质量管理办法》过程中作出贡献的项目单位和勘设人员实行奖励,具体办法如下:1、对认真执行《勘测(设计)质量管理办法》的项目单位和勘设人员实行通报表扬,并在年度评先和考核中作为作为重要的考核条件;2、对在首次完成的项目勘测(设计)资料(含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规程规范使用的符合率达95%以上、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无较大技术错误、语言通顺、图纸清晰的勘设人员实行通报表扬,并在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中作为重要的考核条件;3、对在首次完成的项目勘测(设计)图纸的规程规范的符合率达98%以上、勘测(设计)图纸无较大技术错误、语言通顺、图纸清晰的制描图人员实行通报表扬,并在年度考核和职称晋级中作为重要的考核条件;4、对在校核后的勘测(设计)资料(含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规程规范的符合率达98%、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无较大技术错误、语言通顺、图纸清晰的校核人员实行通报表扬,并在年度考核中和职称晋升中作为重要的考核条件;对在校核后的勘测(设计)资料(含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规程规范的符合率达100%、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无技术错误、语言通顺、图纸清晰,并对勘设人员提供的项目勘测(设计)资料(含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提出了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修改方案的校核人员,按本项目勘测(设计)校核的分摊比例的1%给予奖励,并在年度考核中和职称晋升中作为重要的考核条件;5、对在审查后提交的勘测(设计)资料(含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规程规范的符合率达100%、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无技术错误、语言通顺、图纸清晰的项目经理实行通报表扬,并在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中作为重要的考核条件;对在审查后提交的勘测(设计)资料(含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规程规范的符合率达100%、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无技术错误、语言通顺、图纸清晰,并保证提供的项目勘测(设计)资料(含勘测(设计)报告及图纸)没有出现勘测(设计)质量事故,在项目设计中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并被评为优秀设计项目的项目经理,按项目勘测(设计)费的1%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