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年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云南省2021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D卷

云南省2021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D卷

云南省2021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

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

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最恰当的是A . 宗法制B . 科举制C .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 . 郡县制2. (2分)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到事情也必定要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

这说明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 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B . 具有极强的残酷性C . 王权来自于鬼神D . 已实行宗法制3. (2分)《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

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材料所说的“这一制度”是指()A . 太学制度B . 察举制C . 九品中正制D . 科举制4. (2分) (2016高一上·遵义期中) 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④清朝的军机处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①②③D . ②③④5. (2分)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无尺土藩翼之卫。

”由此汉初统治者()A . 废除郡县制B . 设置中朝C . 实行察举制D . 分封诸侯王6. (2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中)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

这种祭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追溯到()A . 分封制B . 封建社会C . 宗法制D . 禅让制7. (2分) (2017高一上·江西期中)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云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D卷

云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D卷

云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19题;共38分)1.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重要青铜器物,其铭文具有丰富而确凿的史料价值,有载:王(周宣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不来朝聘的方国)亡不觐于文武耿光。

……(然)迹迹四方,大从丕静。

呜呼!惧作小子溷湛(沉溺)于艰,永巩先王”。

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周的政治文化表现出较强的辐射性③西周晚期社会并不安宁④强化中央集权的意识明确A . ①②④B . ②③④C . ①②③D . ①③④2. (2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唐代科考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

同时也允许官员向主考推荐,称为“公荐”。

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 . 科考中腐败现象较严重B . 选官方式有察举的痕迹C . 达官贵人操纵科举考试D . 选官制度缺乏客观标准3. (2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

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A . 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B . 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C . 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D . 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4. (2分)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 .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 . 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 . 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 . 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5. (2分) (2018高一上·江门月考) 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 . 郡国并行制、行省制B . 分封制、郡县制C . 郡县制、行省制D . 分封制、行省制6. (2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24。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用拼凑式的做法把诸子百家思想综合起来,并不追求-一个内在的思想系统,成为“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的“杂家”代表作。

这A。

体现了政治统-—的趋势 B.重振了百家争鸣的气象C。

反映了学术创新的停滞 D。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转型25。

下表为不同史籍对汉代儿童生活状态的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汉代史实是A.儿童教育受到社会广泛重视 B。

农牧业发展不平衡较为突出C.儿童参与生产活动较为普遍 D。

技术进步推动小农经济发展26.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并进- -步完善;元朝以中书省总领百官,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再设置;明太祖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这一变化反映了A。

宰相的权力不断削弱 B.政治制度的质变性质C.少数民族政权的特殊性D.监督制约机制的削弱27。

《明史●食货志》记载:“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岁之役,官为佥募。

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缴纳之费,加以增耗。

凡额办派……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不侵犯地主官僚利益 B.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C.简化税制以杜绝腐败D.免征徭役为农民减负28.右图为1893年汉口租界工部局设立的汉口书信馆(Ha-nkowLocalPost0ffice,即汉口商埠邮局)发行的邮票,图上是一位挑运茶叶的农民。

这可以用来说明A。

租界当局主导了武汉的近代化 B.茶叶贸易在汉口具有独特地位C。

个体劳动仍是生产活动的主体 D。

中西文化融合成为了社会主流29.五四运动爆发后,胡适认为学生的爱国运动特别是采用白话文宣传,对新文化运动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之从校园传播到了全国。

晚年却认为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政治性干扰”。

胡适这一变化主要由于A。

历史解释需要不断被重构 B。

五四运动反帝爱国的性质C。

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决定 D.救亡和启蒙相互矛盾冲突30.右图是画家丰子恺的漫画.该作品A。

2021年高三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021年高三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021年高三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xx.10本试卷共12页,两大题共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2.史载:“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入主自为之。

”这一状况发生在A.西周周公时期 B.西汉高祖时期 C.唐代玄宗时期 D.北宋太祖时期13.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这体现了当时A.重农抑商的要求 B.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C.工商食官的要求 D.抑制土地兼并的要求14.关于书法字体,明朝人张潮认为:“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

口口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口口中应填入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甲骨文15.1913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出《临时约法》,“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让他“身受苦痛”。

由此可见《临时约法》A.扩大总统权利 B.维护民主共和 C.缩小内阁权利 D.赞成独裁专制16.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

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新中国成立后,这段话在外交方针上表现为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不结盟 D.另起炉灶17.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以下口号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革命委员会好 B.勤劳致富 C.超英赶美 D.尊重人才18.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云南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I)卷(新版)

云南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I)卷(新版)

云南省2021版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满分60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 (共20题;共60分)1. (3分)(2019·新余模拟) 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

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

上述材料反映了()A . 周人将认同血、亲等作为社会认同的规则B . 殷商“重祖”观念是西周宗法思想的基础C . 西周将个人情感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来源D . 西周构建的社会秩序实现了人际间的和谐2. (3分) (2017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唐代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

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A . 考生名望决定结果B . 主要受制于门阀C .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D .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3. (3分)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

这些规定A . 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B . 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 . 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D .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4. (3分)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罗马已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拥有三十多个行省。

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

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下列的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A . 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B . 开始实施公民法C . 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D . 自然法取代公民法5. (3分)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

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右表。

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A.“天人感应”的思想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C.“君权神授”的思想D.中央集权的加强2.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3.小明根据美国宪法分权与制衡原则设计了如下示意图。

下列对该图的看法最合理的是A.正确,体现了美国政府将国家权力分割为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B.正确,反映了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C.错误,违背了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在权力的天平上大于另外两项权力的原则D.错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国会,立法权应大于行政权和司法权4.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关于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参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B.立法权归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议会C.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D.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5.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6.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7.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它既是文学历史,又是绘画美术,图文并茂,在文化教育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021年高三10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

2021年高三10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

2021年高三10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wuming1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宋朝在地方设置通判③明朝的内阁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A考点:古代的监察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体现了官职、部门官员间的相互牵制情况。

三省六部制分割和限制了丞相权利。

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

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

因此①②符合材料意思。

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没有体现“权利牵制”,清代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因此③④不符合题目引文。

所以答案选A。

13、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答案】D考点:均田制。

均田制下,政府分配的是无主荒地,而不是所有土地都由国家分配,受田农民不可以买卖土地,需要承担赋税、徭役和兵役,故ABC错误,选D。

14、历(歴):“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

意为经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希腊语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是史学记录B.历史应“实事”而“求是”C.历史可任意评说D.历史必得亲身经历【答案】B考点:史学研究•史学的原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意为经过、“调查、探究”、“从又持中,中,正也”等等类似的字眼所反映的共同的本质问题是在史学研究中应该遵循的史学的原则是历史应“实事”而“求是”。

2021年高三10月学情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10月学情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10月学情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查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的倒行逆施。

这表明当时A.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B.国君之位争夺激烈C.宗法礼制仍然受到重视 D.周王干涉他国内政2.图1为战国时期最先进的冶铁技术。

此史科可以用来解释A.官营手工业大规摸生产状况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图1 囊(鼓风工具)C.集体劳作促进了冶铁业发展D.“鼓风”冶炼技术源于战国3.汉初,王国内群臣史民对诸侯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史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

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否则要被处以极刑。

这种变化反映汉朝A.国家官僚体系的健全 B.皇权至上价值观兴起C.法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5.阅读下面的表格,表格内容主要反映了A.士族通过文化优势保持政治优势 B.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没有得到落实C.科举制选拔的范围和人数很有限 D.自然经济阻碍了封建文化的推广6.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1明当时表1路(行政单位)贡绢州数该路州数贡绢州所占比例河北东西路29 38 76.3%京东东西路12 19 63.2%京畿、京西北路8 11 72.7%小计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7. 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021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g3wls(a10) xx.1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报任安书》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文中涉及到了下列的哪些流派()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名家⑤杂家⑥兵家A、①②③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②③⑤⑥2.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

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C.分封制趋于崩溃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4.《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5.“中国”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词义也不尽相同:①“夫越虽国富兵强,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也。

”②“五百年来,中国之英主,远则唐太宗,次则后唐明宗,近则宋太祖、太宗也。

”③从前一切旧事不议外,中国所有鄂罗斯之人,鄂罗斯所有,中国之人,仍留,不必遣还。

④“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始,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据材料以下表述明显有误的是()A.①句“中国”是指周王朝,可见先秦时它只是一个地理概念B.②句“中国”一词具有汉民族国家的含义C.③句“中国”一词具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近代中国意思大致相同的含义D.④句“中国”一词已基本脱离的地缘意义,而转化为民族国家概念,近代意义的国家观念开始形成6.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

2021年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历史

2021年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历史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

”材料所述史实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2.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

’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

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3.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对君主制度B.倡行“郡国并存”制度C.主张削弱君权D.具有近代“民权”意识4.“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体现了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A.泰勒斯B.普罗塔哥拉C.卢梭D.马丁·路德5.“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6.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2021-2022年高三10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10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10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13.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是A.《齐民要术》B.《授时历》C.《农书》D.《农政全书》14.黄宗羲在一首诗歌中感叹:“近来学人少,谁何识真伪。

……括帖上下文,原无真实义。

推之入理窟,涂车可略地。

有明三百年,人物多憔悴。

”该诗歌主要抨击明朝A.君主专制加强B.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C.理学的空疏学风D.土地兼并现象15.1913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一上任就提出了施政纲领,大力推行经济改革。

下列不属于他的改革措施的是A.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制定经济法规完善经济秩序C.改革不合理的税收制度D.奖励和补助民营企业16.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

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17.几个年轻人被地方官员逮捕后,一名传教士向知府表示:这几个人都是我们教会里的朋友,请立刻把这几个人交我带去。

知府明知这几个人是要捉拿的会党,又担心教士写信托公使到总理衙门理论,只好将人交给教士。

上述故事发生在A.明朝末年的杭州B.清朝初年的北京C.清朝末年的上海D.民国初年的南京18.下图是近代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它反映了A.维新变法得到全国支持B.武昌起义后各地积极响应C.新文化运动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井冈山根据地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19.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实验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1. 据记载,夏朝设立分掌不同事务的管理机构,中央官吏有六卿等,地方官吏有“牧正”“九州岛之伯”等。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监狱称为“夏禅台”。

上述材料表明夏朝()A.已经有了国家权力机构B.已出现了中央集权制度C.已出现分封制和宗法制D.已经实行嫡长子继承制2. 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些甲骨上所记录的占卜文字即甲骨卜辞。

卜辞记载内容丰富,包括祭祀征伐、田猎、农耕、畜牧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

这说明,当时()A.原始汉字开始出现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D.血缘宗法制度建立3. 周代君主与诸卿会商政事,通常在例行的早朝上进行,若有重大疑难政事,君主还往往召集众卿大夫临时集议。

朝议者的资格都是由宗法身份和官职所排定,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参议成员的权利不容任意侵犯。

周代的朝议A.具有贵族民主色彩B.表明官僚政治制约君权C.破坏宗法等级制度D.导致分封制度逐步瓦解4. 有学者指出,春秋时期“有土地运动,却无土地市场”“土地运动主要是在诸侯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卿大夫之间进行的”,其方式有封赏、迁徙土著以重分土地、索取、以土地作政治性交换、对土地作政令性调整等。

该学者强调当时A.地主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B.分封制度逐步走向瓦解C.铁犁牛耕推动了社会变革D.土地转让引发社会动荡5. 明末清初江南大儒陆世仪指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顾炎武则,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这说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弊端A.主要在官员任期方面B.在于没有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影响中央集权的发挥D.使地方政府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6. 秦汉时期,无论中央还是郡县的公文均要求乡里明文公布,民事告示要“明白大扁书乡市门亭显见处”而“令民尽知之”,刑事公告更是图形天下、布之于亭。

2021年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3、《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

”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A.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B. 统治中心实现转移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4、读右图,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有关说明错误的是A.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B.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秦朝疆域图C.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D.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宗法制6、唐朝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

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7、某班学生看到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介绍“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于是就此展开了讨论。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下列说法的对错()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A.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C.甲乙错,丙丁D.甲乙丙对,丁错8.《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

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而且要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政治抱负。

这表明孔子( )A. 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 具有经世济民情怀C. 希望重建礼乐秩序D. 关注个体意识觉醒2.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A. 征税主要标准从人手转为财产B. 城市成为农产品集散地C. 税收的方式由实物向货币发展D. 百姓赋税徭役负担沉重3.4.天津通商后不到十年,租界里的中国人打扮“洋气”。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甚至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B. 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紧密C. 维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D. 扫除封建陋习成为了潮流5.6.1932年9月,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进行“反对一切帝国主义者,推翻帝国主义走狗国民党”的民族革命解放战争。

这一指示( )A. 忽视了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B. 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 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7.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他指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恐怕不妥。

这一论断( )A. 力图调整重工业布局B. 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C. 强调发挥企业主动性D. 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9.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在其演说中有这样的言论:“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

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以下对他的言论的解读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体现了世界各个地区紧密联系B. 说明巴格达是世界市场的中心C. 反映了罗马帝国商品经济繁荣D. 演说家言论夸大其词不足采信10.1682年,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一颗彗星的轨道,并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53年后彗星果然如期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年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在宗法制下,国人一方面对活着的长辈绝对的顺从、孝敬;另一方面对死去的先祖隆重祭祀,以祈求他们的保佑。

这说明宗法制A.致使国人注重血缘关系B.推动孝亲思想深入人心C.导致男权意识经久不衰D.造就了浓厚的家庭意识2.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并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

这种做法A.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换B.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C.改变了诸侯割据的局面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3.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统治者到处开山凿窟,形成了许多石窟艺术,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这反映出当时A.绘画技术先进B.社会动荡不安C.佛教广泛流传D.经济繁荣发展4. 唐代,政府设置东西南北四个铜照,以受养民劝农之事、谏论时政之书、陈冤诉届之状、举报告密之信。

这客观上A.引入了社会监督B.防止了官员腐败C.强化了君主权力D.削弱了行政监督5. 唐以前之医家,所重者述而已,虽亦言理,理实非其所重也,宋以后之医家,乃以术不可恃,而必推求其理。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医家水平提高B.经济发展水平C.古代科技发展D.宋明理学影响6. 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赛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各金银章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缪”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

这说明当时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B.中央监察制度由此建立C.中央行政效率得以提高D.封建专制皇权得到强化7. 明清时期,湖广、江西等地成为新的粮食生产中心,承担了向江南、福建、广东供给粮食的任务。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货币制度的改变B.交通方式的变革C.地区经济的差异D.土地制度的调整8. 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及通商、关税等事务,后筑铁路、开矿、制造枪炮军火等事务也归它管理。

清政府的做法A.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B.意在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C.利于实现中外间平等交往D.导致民间设厂高潮的出现9. 1895年5月3日,光绪帝在《马关条约上挥泪“用宝”》11日,光绪便下诏说:“用是宵旁皇,临朝痛哭,将一和一战,两害兼全,而后幡然定计嗣后我君臣上下为期艰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求饷两大端实力研求亟筹兴革……”基于此,维新变法运动A.得到清统治者的一致支持B.变法措施全面而行之有效C.具有鲜明的政治救亡色彩D.是为与慈禧太后争权夺利10. 1924年2月,中共通过的决议指出:“本党以后一切宣传、出版、人民组织及其他实际运动,凡关于国民革命的,均应用国民党名义,归为国民党的工作。

”这一精神的贯彻A.限制了工农运动的发展B.提升了中共在合作中的地位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D.适应了国民革命形势的需要11. 1930年代的中国,各色各样的国货运动进展得如火如茶,1934—1937年四个国货年更是被冠以“妇女国货年”“学生国货年”“市民国货年”“公务员国货年”等不同主题。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迫切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愿望B.民众爱国觉悟得到较大提高C.大力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民族企业遭受经济危机冲击12. 1939年底至1940年初,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

毛泽东的这些著作A.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成B.坚定了国人抗日必胜信心C.建立在革命实践基础之上D.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3. 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职工统一分配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大学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一直到复员退伍军人,都实行统一分配。

这是我国当时A.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B.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C.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D.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14. 1970年12月,毛泽东说:“中国不管越南战争上的(中美)两国敌对”,“欢迎尼克松的访华”。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宣布:他即将出访中国。

这说明A.和平外交成为中美共识B.美国放弃意识形态斗争C.中美双方谋求关系改善D.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15. 雅典妇女被允许参加宗教祭祀活动,有些妇女还担任了女祭司和女预言者的宗教职务。

这一现象A.有助于缓和城邦内部矛盾B.说明妇女参政地位得到改变C.反映了雅典民主的广泛性D.表明城邦统治基础得以扩大16. 梅因在《古代法》中提出,早期罗马法发展的趋向是“家族依附的逐步消灭以及代之而起的个人义务的增长,个人不断的代替了家族,成为民事法律所考虑的单位”。

他认为早期罗马法A.打破了家族关系的束缚B.每个人都得到法律保护C.强调以个人权利为本位D.个人自由高于家族利益17. 马丁·路德指出,只要受洗入教,心存信仰,人人都是教士,人人都可以成为祭司,都享有与主教同等的权力。

据此可知,马丁·路德A.倡导信仰自由B.否定宗教权威C.主张权利平等D.具有人文精神18. 据统计,1600年欧洲人均拥有白银1.45克,1700年为1.82克,1800年为2.25克。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海外殖民掠夺B.白银开采技术提升C.商品生产发展D.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 自1873年起,法国国民议会讨论制定宪法。

“共和国”一词仅仅出现在关于总统选举方式的条款中:“共和国总统应由参众两院选出”。

这表明,当时法国A.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薄弱B.以迂回的方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C.倡导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D.仿效美国实行了总统制民主共和制20. 美国1789年宪法修正案中对权利的列举采用的不是肯定语式,而是否定语式,即不准联邦政府侵犯或剥夺人民这样或那样的权利,而不是说人民拥有这样或那样的权利。

这一做法意在A.宣扬天赋人权B.约束政府权力C.保障宪法权威D.维护联邦体制21. 1870年代,当法国皇家科学院举办年度艺术展览时,一帮被批评家们冠以“印象主义派”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被拒之门外。

这主要在于该类作品A.强调刻画英雄人物B.创作风格悖于传统C.注重表现社会现实D.表现手法夸张抽象22. 1929年苏联进口机械设备在当年进口中所占比重为30.1%,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

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在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工业化方针的实施C.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贸易保护主义盛行23. 有学者指出,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共向欧洲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拨款,达到了它预期的政治目的。

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马歇尔计划A.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B.导致了欧洲对峙的出现C.奠定了欧洲一体化的基础D.推动了美国的霸权进程24. 2019年12月4日,庆祝北约成立70周年的峰会在伦敦闭幕。

峰会虽达成一份申明,再次强调团结与力量,但难掩成员国尤其跨大西洋国家之间的分歧。

为此,美国智库外交学会的斯图尔特·帕特里克评价道:“在跨大西洋关系受损和大国竞争加剧之际,战略自治对欧洲人具有明显的吸引力。

”这说明A.西方国家已经陷入分裂B.北约组织的土崩瓦解C.美国已成欧盟战略对手D.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二、材料分析题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济贫院等社会救助机构承担了类似“养老院”的作用……1940年,英国社会救助主管部门开始提倡建立现代养老院,并鼓励老年人入住养老院。

在制定1948年的《国家救助法案》时,当时的健康部长提到“随时可以去的济贫院”将被“30张床住的养老机构”所替代。

以确保所有想要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都可以轻松入住。

……20世紀60年代初。

健康部再次提出健康和福利服务的总体目标是将老年人维持在社区中。

20世纪70年代。

英国官方发布了“老年人更加幸福”的报告。

提倡让大多数老年人离开照护机构而回到家中接受服务。

——摘编自石琤《英国养老服务政策对中国的启示》材料二近代中国养老院的发展,其推动力一方面有历史的沿承……到了近代,这一历史惯性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则与西方国家的榜示有关。

19世纪下半叶,我国近代一些思想先知,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之下,纷纷提出效仿西方,设立养老院。

冯桂芬要求推行养老室等慈善救助组织。

……上述倡导之外,舆论界也不断刊文,介绍国外的养老院。

——摘编自苏全有《有关近代中国养老院的三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养老服务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代中国养老院发展的因素。

三、论述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摩登时代》(Modern Times)是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导演并主演的经典喜剧电影。

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其中情节描述查理挣扎在生产流水线上扭紧六角螺帽,高强度工作使他的眼睛里唯一能看到的的东西就是一个个转瞬即过的六角螺帽。

结果在查理的生活中一切六角形的东西都遭了殃,只要看见六角形的东西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扭。

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公司又引进了全新的吃饭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按“喝汤-擦嘴-进食”的固定步骤“喂”工人吃完饭。

阅读材料,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准确。

)四、材料分析题27. 材料《教民榜文》为明太祖朱元璋钦定,洪武三十年(1397年)颁行。

其榜文共41条,对老人、里甲理断民讼和管理其他乡村事务的方方面面,如里老制度的组织设置、职责、人员选任和理讼的范围、原则、程序、刑罚及对违背榜文行为的惩处等,作了详尽的规定,堪称我国历史上极有特色的民间事务管理和民事诉讼法规。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最熟悉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是朱元璋。

他出身贫苦,经历坎坷,经验丰富。

朱元璋执政后,精心设计了一套乡村治理制度,集中体现在《教民榜文》中。

《教民榜文》要求里老对于本里、本乡出现的孝子、贤孙、义夫、节妇及有善行可称之人,要报知官府,给予嘉奖。

还规定乡里百姓中有贫不能婚嫁、死不能葬者,乡里之间要相互帮助。

——摘编自杨一凡《明太祖与洪武法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教民榜文》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民榜文》颁行的影响。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二战期间,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和两栖作战提供了技术基础。

随着飞机制造技术和火控、瞄准技术的发展,舰载飞机成为海上主要火力突击力量,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支配力量。

水下舰艇制造技术不仅使海军拥有了新的海战力量,并且潜艇在攻击港湾和对陆地实施封锁中极具军事价值。

雷达、声呐及其他电子通信等方面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指挥控制系统,并由此产生了指挥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