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_幼师必备科学活动方案集锦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五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c5e6b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a.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活动设计意图:蝴蝶作为常见的昆虫,因其美丽的外观,常引起幼儿的天然好奇。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教育应追随孩子的兴趣和发现。
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围绕孩子们对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和身体特征的兴趣点,对他们的已有知识进行梳理、补充和拓展,提供科学、准确的引导。
同时,遵循新《纲要》中的“整合”教育理念,活动还融入了语言、艺术和健康等多领域的教育元素,以实现全面的学习体验。
活动中的游戏和表演活动,也符合孩子活泼、好动、喜欢表现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在动静结合、愉快的环境中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活动目标:1. 激发幼儿对蝴蝶和昆虫的喜爱,通过身体动作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以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幼儿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和身体特征。
活动准备:1. 创建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活动。
2. 准备多媒体课件、铃鼓、蝴蝶卡片布置的“蝴蝶展览区”以及各种制作的蝴蝶模型。
活动流程:1. 带领幼儿参观蝴蝶展览,自由观察和欣赏蝴蝶。
2. 利用课件介绍不同种类的蝴蝶(如凤蝶、蛱蝶、斑蝶等)。
3. 讲述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4. 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蝴蝶的生长过程,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虫卵、毛毛虫、蛹、蝴蝶,使幼儿理解蝴蝶的“完全变态”生长阶段。
5. 扩展知识,介绍其他具有相同生长过程的昆虫(如螳螂、蝗虫等)。
6. 学习蝴蝶的身体特征:口器、脚、触角,并了解蝴蝶对人类的益处(如传播花粉、观赏等)。
7. 进行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8. 欣赏各种制作的蝴蝶,引出延伸活动:师生共同制作蝴蝶,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师生共同动手,运用各种材料制作蝴蝶。
活动反思:由于活动源于幼儿的兴趣,他们对整个活动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结合,不仅帮助幼儿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和身体特征,也有效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1e8e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b.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科学是幼儿园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促进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全面发展,我们整合了一套适合____年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学方案。
本方案旨在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实验观察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科学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科学观察与感知:活动1:“探索自然环境”让幼儿出门观察和感知自然环境,例如野花、树木、昆虫等。
回到教室,幼儿可以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2:“四季变化”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观察和感知四季的变化。
幼儿可以每个季节制作一个主题的手工作品,如制作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太阳、秋天的落叶等。
2. 科学概念的引入:活动1:“颜色的探索”通过游戏和实验引入颜色的概念,幼儿可以通过混合颜料的实验来发现不同颜色的组合。
活动2:“形状的认知”利用各种形状的图案和实物,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知不同的形状,并进行分类整理。
3. 科学实验和探索:活动1:“浮与沉”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浮力和沉力,幼儿可以用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和感知。
活动2:“音乐和声音”通过制作简易乐器和模仿不同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和探索音乐和声音的产生。
4. 创意和创造:活动1:“材料的再利用”鼓励幼儿使用废弃材料来制作新的玩具或装饰物品,并向其他同学展示和分享创意。
活动2:“可持续发展”通过故事和游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制定简单的环保行动计划。
5. 团队合作和交流:活动1:“小小科学家”让幼儿分组进行小实验,鼓励他们互相探讨和合作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展示实验结果。
活动2:“科学展览”为幼儿创造一个展示和交流科学作品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制作海报或展品,展示自己在科学实验和发现方面的成果。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五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01539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f.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本次活动旨在使幼儿感知蜡烛燃烧的特性,初步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联。
2、通过活动,使幼儿认识并理解蜡烛的种类与功能,激发对蜡烛的探索欲望和观察总结的技能。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早期兴趣,积累知识技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4、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并能与伙伴分享学习体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于让幼儿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活动准备包括香熏蜡、生日蜡烛、不同大小和颜色的蜡烛若干、盘子、打火机和水。
活动过程1、观察活动设立观察区,展示各种蜡烛,激发幼儿自发观察。
教师适时引导,共同探讨蜡烛的特性与用途。
2、实践操作(1)引导幼儿至操作区,观察并描述所见物品,如透明玻璃杯、蜡烛和盘子等,鼓励幼儿自由交流。
(2)教师示范如何利用燃烧的蜡烛油将蜡烛固定在盘中,邀请幼儿观察并动手操作,使蜡烛“站立”。
(3)点燃蜡烛,观察其燃烧时的状况。
(4)幼儿用杯子罩住燃烧的蜡烛,观察蜡烛熄灭、杯子变黑、杯底微热以及杯壁出现“雾”等现象,引导幼儿讨论原因。
(5)再次点燃蜡烛,使用大小不同的杯子重复实验,观察不同现象,即小杯子内空气少,蜡烛先熄灭;大杯子内空气多,蜡烛后熄灭。
3、蜡烛花游戏幼儿手持点燃的大蜡烛,围绕水盆,观察蜡烛油滴入水中形成多彩的“蜡烛花”,它们在水中慢慢变大、变淡,增加活动趣味性。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二)活动目标1. 探索使用多种方法创造“彩虹”的可能性。
2. 鼓励幼儿与伙伴分享探索和实验的经验。
3. 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热情,乐于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验。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5. 在活动中,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 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
2. 准备一系列用于制造“彩虹”的工具:镜子、浅盘、透明圆珠笔笔杆、水、七彩颜料等。
活动过程1. 引发兴趣提及一位小朋友在雨后有幸看到彩虹,但因其短暂而感到遗憾,他渴望拥有自己的彩虹。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方案7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方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db848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5.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方案7篇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方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小蜜蜂和蚕宝宝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认识它们对人类的贡献。
2.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观察、理解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观察兴趣和热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1.课件-照片:蜜蜂;蚕;蚕出茧。
幼儿园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一生勤劳忙,专去百花乡,回来献一物,香甜胜过糖。
(蜜蜂)一个姑娘真可爱,专把树叶当饭菜。
辛勤吐丝献终身,织成丝绸做穿戴。
(蚕)二、展开1.了解蜜蜂和蚕的外形特征。
(1)你在那里见过小蜜蜂和蚕宝宝?它们长的什么样子?(2)出示蜜蜂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蜜蜂的头上长着什么?身旁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腹部末端有一根什么,有什么有途?(3)出示蚕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蚕的头部有什么?身体什么颜色?身上有什么?(许多节),身下有什么?小结蜜蜂和蚕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蜜蜂和蚕的生活习性。
引导幼儿讨论:(1)蜜蜂和蚕每天都在忙什么?蜜蜂采花粉干什么?(采花粉、酿蜜)(2)出示蚕茧图片蚕怎样吐丝?成茧后蚕跑到哪里去了?(成熟的蚕能吐丝)3.小结蜜蜂和蚕的生活习性。
4.提问:你喜欢蜜蜂和蚕吗?为什么?出示丝织品,王浆、蜂蜜等,了解蜜蜂和蚕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幼儿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三、延伸请幼儿在图书中寻找、了解有关蜜蜂和蚕的小知识。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方案(篇2)设计意图中班幼儿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而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常常兴趣浓厚、发言踊跃。
而且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在升中班之后对黑板上吸着的磁铁有着很浓厚的兴趣,经常会拿着磁铁到处吸。
因此我在这次选课中,就选择了科学领域中的《你追我赶》这个活动。
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自己动手探索磁铁让小纸人运动方法,使幼儿对探究磁铁磁性现象的产生兴趣。
活动目标(一)探究磁铁小人的运动方法。
(二)萌生探究磁铁现象的意愿。
(三)活动准备磁铁、回形针、白纸、画笔。
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10篇)
![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91922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2.png)
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10篇)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10篇)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重视。
那么如何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科学教育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大班科学领域主题活动方案设计(篇1)活动目标:1、幼儿会用语言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中发生的趣事,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拓宽幼儿的思维。
2、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1、幼儿和家长共同填写的“废品调查表”。
2、“奇妙的商店”的场景;大象、小猴、小猫、小猪、小狐狸、小鸡的图片及相关的礼物,各种废物自制的玩具等。
3、幼儿收集的各种废品。
活动过程:1.以故事“奇妙的商店”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平时吃桃子、西瓜、葡萄时会将桃核、西瓜皮、葡萄籽如何处理?有位大象伯伯可能干了,它将这些废品变成一件件的礼物送给它的动物朋友,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请听故事“奇妙的商店”。
(2)提问:小动物们用什么废品制作了哪些礼物大象伯伯开的“奇妙的商店”有什么用?(利用废品,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2.幼儿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趣事。
(1)在我们生活中每天也有许多废品,前几天我们还做过“收集废品”的调查,请与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收集了哪些废品,在收集过程中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也可以说一说。
(2)请2-3位幼儿介绍调查表,说说收集中发生的趣事。
3.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
(1)你们看,这些纸箱里就是小朋友从家中收集来的废品,这么多摆放在一起很乱,有什么好方法让这些废品摆放整齐?幼儿说方法:如相同物品放一起.如瓶子一堆、盒子一堆等,幼儿动手摆放箱中的废品。
你觉得还有哪些废品摆放得不合适?请1-2位幼儿检查摆放。
(2)除了这样分,你还能想出其它更好的分法吗?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不同分法如:盒子分(糖盒、牙膏盒、鞋盒);瓶子(洗发瓶、药瓶、饮料瓶)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集锦(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集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5ca43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0.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集锦1.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哪些材料能吸水。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学做观察记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空脸盆(放入活鱼)若干,周围摆放盛水的脸盆若干。
2.海绵、布条、绉纸、白纸、水彩笔芯、粉笔、塑料制品、彩色水、大白菜。
3.观察记录表,课件。
活动过程:一、救小鱼引导幼儿想办法给缺水的鱼送水,激发幼儿对材料吸水现象的兴趣。
二、操作1.介绍操作材料,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2.幼儿分组实验,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说这些材料都有什么变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3.和幼儿一起总结操作过程,使他们初步了解哪些材料能吸水。
4.引导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能吸水。
5.出示大白菜,引导幼儿探索大白菜能否吸水。
三、观看课件播放大树和大白菜慢慢吸水的课件,幼儿观察植物吸水现象,初步了解植物是靠根和茎来吸收水分的。
四、记录、交流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打“?”或“____”)记录操作结果,并与同伴、教师交流,进一步巩固相关经验。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集锦(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激发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教学准备:孕妇、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张纸,勾线笔若干,油画棒。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讨论----看图片----讨论1.教师:昨天老师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一个宝宝,问他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今天我想问问你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吗?2.教师:"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小宝宝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幼儿议论并按自己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图片,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1、教师: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科学教育活动(通用12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科学教育活动(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1441b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0.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科学教育活动(通用12篇)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_科学教育活动篇1活动目标:1、尝试将有关联性的物体进行匹配。
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相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连线笔,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你们有好朋友吗?说一说好朋友是谁?为什么你觉得你们两个是好朋友?2、小结:好朋友都喜欢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和高兴的事情,愿意和好朋友分享;遇到困难的时候,好朋友之间会互相帮助。
3、如果没有好朋友,会感觉怎么样呢?二、帮物品找朋友,理解关联性的含义1、小朋友们都希望自己有好朋友,但是不会说话、不会动的一些东西或物品,它们有没有好朋友呢?2、桌子的好朋友是什么?(椅子)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对好朋友?谁是VCD机的好朋友?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可以依次说出碗、瓶子、电视机、录音机、画笔、锁等,请小朋友帮它们找一找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3、小结:有的物品吸一个好朋友,有的物品不止一个好朋友,如果这些物品的好朋友不在一起会怎么样?三、自主发现相关联的一组物品1、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谁和谁是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2、引导幼儿把是好朋友的几个物体连起来说一句话四、出示挂图。
完成上面关联性的对应连线1、请幼儿看挂图,让好朋友们拉拉手,完成连线2、把三个好朋友连起来说一句话,再想一想每一组物品还有没有好朋友。
如:雨-雨鞋-雨伞的好朋友还有雨衣。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科学教育活动篇2【活动设计】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玩滑梯的时候头发在“跳舞”,觉得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
《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abc41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4.png)
<meta charset="utf-8"/><div class="content"><p>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通用5篇)</p><h2>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篇1</h2><p> 【活动目标】</p><p> 1、让幼儿了解动物为了生存利用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p><p>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
</p><p> 3、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p><p> 【活动重难点】</p><p> 重点:让幼儿了解有些动物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p><p> 难点:理解什么是动物保护色。
</p><p> 【活动准备】</p><p> 1、PPT;</p><p> 2、竹节虫,蜥蜴,北极熊,蜜蜂等动物图片;</p><p> 3、小动物卡片若干;</p><p> 【活动过程】</p><p> 一、开始部分:</p><p> 情境导入,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兴趣。
</p><p> (森林里要开一场盛大的舞会,动物们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咦,怎么这么安静?动物们都去了哪里?我去打听打听,做听的动作。
原来,动物们开舞会的时候,飞来了一只老鹰,老鹰饿的肚子咕咕叫,想要抓小动物吃掉来填饱肚子,动物们害怕极了,都藏了起来,藏在哪里了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方案(精选4篇)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方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760c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f.png)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方案(精选4篇)大班科学领域活动设计方案篇1【活动目标】1、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观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物质准备:(1)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
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
(2)教具:羊村城堡情景图、灰太狼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天喜羊羊和小羊们在羊村建了新的城堡了,可是还没来得及装电灯,没有电灯晚上灰太狼就要趁黑抓小羊,怎么办呢?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1)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2)做好实验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3)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马上回到位子上。
3、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1)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2)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3)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5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ad4b1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f.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热门5篇)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第1篇活动目标:在探究活动中发觉磁铁的隐秘,感知磁铁的特性。
乐意参加探究活动,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欢乐。
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试验器材:磁铁、带回形针的纸小鱼、水彩笔、螺丝帽、棉签、螺丝钉、扣子、别针、发夹、橡皮筋、纸片、回形针、小棒、塑料玩具、硬币、气球一人一份。
2、察看记录表一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钓鱼游戏。
二、大胆的猜想。
1、认得试验材料。
2、想想哪些会被磁铁吸住,哪些不会被吸住?3、学会把本身心里想的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排中三、大胆尝试磁铁吸吸吸。
1、动手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2、与小伙伴交流结果。
四、大胆交流,共享本身的发觉。
五、拓展阅历,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第2篇教学目标:1、产生孩子探究科学的兴致及探究学问欲望、2、启发孩子积极参加实践动手操作教学,并得到有关系“光与影子”的感性阅历,即:光线照射在物品上,物品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3、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观测和察看。
比较。
辨别本领、教学准备:1、每个人一个小手电筒,一张白纸片、2、小猫咪。
太阳公公。
阴天(多云),电灯图片各一张。
投影器两台。
小玩具。
毛绒玩具。
积木。
3、五颜六色小鸟。
五颜六色小狗狗数个。
幼儿老师范例(大号)1份。
糨糊。
小手巾数个。
录音机一台。
磁带1盒、教学过程:一、孩子自由玩影子幼儿老师准备两台投影器,孩子分为2组自由在投影器前玩影子,(放伴乐Music)幼儿老师关掉投影器,安定稳定孩子心情,提问:为何会产生影子哩?(导入教学课题)二、清楚影子是怎么样产生的1、小小试验幼儿老师打开投影器,任意放一物品(毛绒玩具。
积木等)于屏幕上,让孩子观测和察看,产生影子没?幼儿老师关掉投影器,任意放一物品(小玩具。
)于屏幕上,让孩子观测和察看,产生影子没?提问:谁能告知老师影子是怎么样产生的?总结:光线照射在物品上,物品挡住了光线,就产生了影子、2、帮助小猫咪(呈现小猫咪与图片)老师:有只顽皮的小猫咪想与自个儿的影子做游戏,但是小猫咪不知道在哪张图片里会找着自个儿的影子,孩子你能告知它,在啥情况下能找着自个儿的影子吗?孩子自由表达看法,师选一孩子代表,进而加强有关系“光与影子”的感性阅历:唯有光线直射在物品上,物品挡住了光方可产生影子、三、影子的舞蹈1、游戏“小鸟跳舞”幼儿老师动手操作已制作好的游戏教学材料开展表演,激起孩子效仿的兴致,可是暂不说明动手操作的步骤、2、予以孩子动手操作教学材料:手电筒。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七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22584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2.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活动流程:一、引导幼儿关注屏幕上的影子,激发对影子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有我们的影子,一起来观察一下!教师:让我们挥挥手,摇摇头,和影子一起跳个舞吧!(评注:孩子们在大屏幕前充满兴奋地寻找自己和伙伴的影子,不断地与自己的影子共舞,从而产生了对影子的好奇心。
)二、猜测手影,欣赏手影录像,感知手影的神奇魅力1. 幼儿互相讨论教师:为什么屏幕上会出现影子呢?(教师总结):光线照射到身体上,身体阻挡了光线,屏幕上就出现了影子。
2. 教师与幼儿共同做手影,体验影子的多样性教师:当光线照在我的手上,屏幕上就有了手的影子。
我来做几个手影,你们猜猜是什么。
教师:看,这是什么?(教师分别用手做出小鸟、大灰狼、孔雀的手影)教师:你们真棒,都猜对了。
谁愿意表演手影来考考大家?(请3-___位幼儿展示手影)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影子吗?(幼儿自由讨论)教师:你们真聪明,原来手的不同姿势可以形成不同的影子。
3. 观看手影录像,体验手影的神奇教师:有一位大师,他的手影表演非常出色,让我们一起来猜猜他表演的是什么。
(播放手影录像,幼儿观看)(评注:此环节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手影的神奇魅力,孩子们被大师精彩的手影表演深深吸引,纷纷给予热烈的掌声。
)三、通过寻找和变换,感知影子的变化,积累光与影子的感性经验1. 寻找影子教师: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在屏幕上找到影子,一会儿你们三个一组,去找找、玩玩,告诉你的朋友你找到了谁的影子。
(幼儿分组在小屏幕后操作)教师:你找到了谁的影子?谁来展示给大家看?(请3-___名幼儿操作演示)教师:你是怎么找到小动物的影子的?(手电筒)为什么?幼儿:因为光线照射在小动物身上,小动物挡住了光线,就有了影子。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小鸟、小兔和小乌龟的影子,发现光线照射在这些小动物身上,被它们阻挡,白色的布上就有了它们的影子。
2. 变换影子教师:我发现小乌龟的影子还会变魔术呢!(教师操作,让小乌龟的影子变大变小、点头、挥手、摇尾巴、跳圆圈舞)教师:这真是太神奇了!你们想不想也让你的小动物影子变魔术呢?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精选17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bdc9e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3.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精选17篇)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篇1教学目标:1、倾听故事,萌发爱护鸟类的情感。
2、能围绕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知道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特殊本领,了解其它鸟的特殊本领。
教学准备:1、《小苹果树找医生》。
大苹果树婆婆和小苹果树图2、小苹果树、老苹果树、喜鹊、猫头鹰、啄木鸟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画中画了些什么?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一幅画,两棵树,大小不同,苹果多少不同、表情不同)再看看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猜一猜为什么树婆婆不高兴2、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好不好二、完整欣赏故事一遍,初步熟悉故事的内容。
1、播放录音,要求幼儿认真聆听。
2、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老苹果树为什么不高兴?小苹果怎么办的?小苹果树请了哪些朋友为老苹果树看病?3、小苹果树到底请了哪些朋友了来给老苹果树看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三、分段欣赏故事,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的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后,教师提问:树婆婆生病了,身体里长虫子了,小苹果树帮它请的第一位医生是谁?出示喜鹊的图片。
他给树婆婆治病了吗?为什么?2、第二段:夜里,小苹果树为树婆婆请的医生是谁?出示猫头鹰的图片。
他给树婆婆治病了吗?为什么?3、第三段:到底是谁给树婆婆看的病?边出示啄木鸟的图片。
怎么看的?4、最后:树婆婆的病被啄木鸟治好了吗?四、了解故事里鸟和其它鸟的特殊本领。
1、提问:故事中的喜鹊、猫头鹰、啄木鸟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大自然的鸟类多着了呢,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都是益鸟,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鸟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3、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了解其它鸟的本领。
3、教师总结:喜鹊的本领是捉树叶上的害虫,猫头鹰的本领是捉老鼠和蛇,啄木鸟的本领是捉树干里的虫子。
每种鸟都有不同特殊的本领。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五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07165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4.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研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形态和功能。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包含“有趣的尾巴”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谁的尾巴看"的音乐磁带和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的录像,以及与动物相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的尾巴寻找游戏筒。
还准备了自制的动物尾巴和头饰,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匹配。
精神准备:学习歌谣《谁的尾巴看》。
在活动前,邀请幼儿的家长协助收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资料,鼓励幼儿观察动物尾巴的外观特征,探索其功能。
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形态和功能,激发幼儿使用多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通过资料收集法、讨论法和游戏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难点:将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知识整合为系统的认知,通过启发式提问法和教学软件来解决这一问题。
活动过程:一、导入:带领幼儿进行《谁的尾巴看》的歌谣表演,自然地引入主题。
与幼儿交谈,询问歌曲中提到了哪些动物,提到了动物的什么部分,然后引导他们今天来讨论动物的尾巴。
二、展开:1、引导幼儿与各种动物观察操作材料互动,初步探索动物尾巴的形态和功能。
(1)幼儿自由选择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或滚筒拼图玩具,观察、思考、讲述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特殊技能。
(2)集体分享观察结果,提问:你选择的动物尾巴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别的技能?(3)教师进行总结:动物的尾巴形态各异,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有的形状独特,非常有趣!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猜尾巴的游戏。
2、通过课件互动游戏,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进行“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的游戏,加深对动物尾巴形态特征的理解。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五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7ad85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0.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活动目标:1、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调出多种色彩。
2、通过看图形推理颜色的方式,大胆尝试探索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3、感受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激发幼儿对色彩认知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调出多种色彩。
活动难点:通过看图形推理颜色的方式,大胆尝试探索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活动准备:PPT课件一份,调色盘人手一份,颜料若干(红、黄、蓝),城堡图一份。
教学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活动中,我为了让幼儿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颜色的变化,我将在活动中采用观察法、讲解法、示范法、操作法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环环紧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中获得有关颜色变化的知识经验。
本次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为支持者和合作者,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使他们懂得遇到问题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在操作探索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神秘,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教师:你们知道吗?红黄蓝三种颜色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三原色)评析:导入比较自然,提问比较自然轻松,孩子没有压力。
(二)、活动过程1、出示彩色城堡图,如果想进城堡必须打开城门。
今天,三个颜色宝宝想要去“彩色城”玩,可是,想要进去,必须要打开城门才行,怎么才能打开城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彩色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欢迎你们来彩色城,如果要打开这扇门,必须要___种颜色填满锁上的___个扇形才行。
红娃娃说:“我有红颜色我先来”,“来看我的,我有黄颜色”,“还有我,我有蓝颜色”。
评析:以PPT课件的形式展示了“彩色城主人”与三位颜色宝宝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的交代了此次活动的目标:找到___种颜色填满锁上的___个扇形,幼儿对此十分感兴趣,必定会好好思考,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一些。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样本(五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样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3f746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f.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样本活动目标1、旨在激发幼儿对地图上不同标识的认知兴趣和理解。
2、教授幼儿初步的看图技巧。
3、体验协作完成任务带来的挑战性、自信心和乐趣。
活动准备1、准备多种标记的地图。
2、布置场地,确保每位幼儿有一辆单车。
活动过程一、组建合作小组-解读地图和学习看图方法1、任务说明教师:今天大二班的小朋友们将参与一个既愉快又有挑战性的游戏——“单车寻宝”。
请大家念一下这三个字,“单车寻宝”。
你们知道什么是单车寻宝吗?(提示:今天我们要骑车去找宝藏。
)2、理解地图(1)展示幼儿园操场的平面图。
教师:这是哪里的图片呢?(引导幼儿识别这是幼儿园的操场,我们将在操场上骑车寻宝。
)教师:为什么大操场会变小呢?(提示:这是地图。
)教师:地图有什么用处呢?(地图可以指示我们不熟悉的地方,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路径。
)(2)分析不同标记的地图(1)介绍带有方向箭头的地图。
教师:请观察一下,这些地图有什么不同?箭头代表什么?(强调游戏规则,必须按照箭头指示的路线寻找宝藏,违反规则将无法找到宝藏。
)(2)深入理解地图标记教师:每组领取一张地图,仔细查看你们地图上的标记是什么,路线是怎样的,有什么问题吗?(3)解决地图上的个别差异教师:每张地图的标记都相同吗?(不同,有文字标记和数字标记。
)文字标记指示需要通过特定的难关。
数字标记提示需要按照数字顺序完成难关。
(4)解决地图上的共性问题教师:尽管路线不同,但每张地图上都有相同之处,找到宝藏的地点相同吗?在哪里?相同的还有需要完成的难关数量。
(5)解释小花瓣的含义教师:小花瓣表示你成功通过了一道难关,完成所有难关后,你会得到一朵7色花,加上宝藏,就表示你成功完成了游戏。
记得,你们需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二、执行单车寻宝任务两人一组,按照地图指示完成寻宝任务。
三、分享成功策略与克服困难的实例1. 分享在寻宝过程中采用的有效方法。
2. 讨论如何在途中克服困难并继续前进。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七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51947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0.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理解时钟的基本功能,掌握整点和半点的读法,培养遵守时间的习惯。
2、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鼓励大胆的实验和研究。
3、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学习体验。
4、使幼儿体验到“科学融入日常生活”,激发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激发进一步探究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课件、自制作表、连线练习图。
幼儿经验准备:已了解数字1至12的认读。
活动过程:一、通过倾听表的声音,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利用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呢?二、展示课件,引导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
【借助直观工具引导观察】1、了解钟与表的差异。
教师:你们在家中哪些地方见过表?小结:大的、厚的称为钟(挂钟、座钟),小的、薄的称为表(怀表、手表)。
2、认识时钟,区分时针与分针。
【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幼儿理解】(1)播放课件,介绍时钟的特征。
教师:钟和表有哪些共同点?小结:都有1至12的数字,都有表针,都有表盘,用以指示时间。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识别时针与分针。
教师:这两个表针相同吗?不同之处在哪里?小结:短的为时针,长的为分针。
(3)幼儿操作,理解顺时针旋转。
教师:时针将与小朋友玩游戏,它现在在数字1上,你能用你的表显示出来吗?教师:时针要按顺序经过1至12,你能模拟它的路径吗?分针同理。
小结:时针和分针都按1至12的顺序旋转,即顺时针方向。
三、学习整点与半点的识别。
1、理解整点。
(1)展示课件,让幼儿找出三幅图的共同点。
教师:每幅图的分针指向哪个数字?虽然时间不同,但分针都指向同一数字,是几?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幼儿操作练习整点的判断。
2、学习半点,方法同上。
四、通过幼儿操作,结合日常生活,巩固整点与半点的知识。
【实践操作,加深理解】教师:幼儿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活动,如几点吃早餐、几点进行第一节活动、几点做操等,引导幼儿识别并表达相应的时间。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精选5篇集锦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精选5篇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490727a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8.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精选5篇集锦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杨振宁先生也认为,艺术与科学的灵魂同是创新。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1活动目标1.激发探索光的兴趣。
2.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3.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用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使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以及各种玩具;“我的新发现”记录图、彩色笔、标志符号;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
活动实录与分析一、导入活动: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二、第一次自主探索。
(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后,光颜色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各种颜色的布、纸。
)2.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3.小实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
(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光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5.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我的发现”图表上。
分析:教师让幼儿在用手电筒和布、纸玩的过程中,自己去观察、比较、发现。
尽管幼儿观察到的变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通过他们个体经验的整合,以及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完善,使探索的结果全面而细致。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
(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状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还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玩具)2.讨论:玩具、手电筒一起玩一玩,光还会有什么变化呢?3.实验:用玩具和手电筒玩玩,看看光还会有什么变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电筒一起玩,光变出了好多小汤圆;光变出了一朵花,手电筒动花也会动……)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不仅颜色会变,形状也会变。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设计方案(精选13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设计方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03340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d.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设计方案(精选13篇)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设计方案篇1【活动目标】1、能够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声音是因为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不同的声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2、了解、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3、能够根据物体发声的原理设计制作乐器,具有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小鼓、碰铃、串铃、三角铁等各种乐器和盘子、碗、小勺等任何可以发声的物品若干;2、空瓶子、木糖醇瓶子、米、豆子、空盒子、皮筋等各种可以制作乐器的物品;3、教学、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声音王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自由探索,交流讨论。
请幼儿在声音王国中寻找各种声音,并请个别幼儿向集体展示、交流自己在声音王国中的发现,引导幼儿熟悉各种声音及物体发声的具体方法。
3、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教师出示小锣,敲击产生声音,用手将小锣固定住就不会有声音了,从而明白,声音是因为物体间碰撞震动而产生的。
4、结合课件,了解生活中的声音。
教师搜集来自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幼儿倾听,懂得不同的声音可以传达不同的意思。
5、认识乐音和噪音,渗透轻声说话的习惯培养。
通过聆听两段不同的音乐,让幼儿来区分什么样的声音好听,什么样的声音不好听,教育幼儿要学会轻声说话。
6、自我尝试制作乐器,参加声音王国演奏会。
请幼儿结合所学物体发声的原理,尝试制作各种乐器,在音乐的伴奏下集体演奏,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和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做好现场录制。
7、播放录像,满足成就感。
(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处理)将录制的影像以礼物的形式现场播放,让幼儿在自我欣赏中获得满足。
【活动延伸】在科学发现区投放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更多关于声音的秘密。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设计方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绿色食品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
2、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源、纯净的空气,有了树木、草地的保护才会生产更多的绿色健康食品。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四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bee2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8.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活动目标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师幼共同收集可转动的风车。
2、呼啦圈、地球仪、竹蜻蜓、球。
3、绳子、雪花片、牛奶瓶、筷子、吸管、光碟、金箍棒、玻璃杯、水。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播放大风车音乐,幼儿随老师拿着风车转动到放完音乐。
2、教师:刚才老师、小朋友的风车都转动起来了,为什么我们手上的风车会转动?教师:是什么力量让它转起来的?3、如果教师不动,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老师手上的风车转动起来,小朋友想一想。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1、幼儿自由操作课转动的物品,观察感知转动的有趣现象。
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许多好自己的东西,每个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拿到中间试一试,你是用什么办法转动的?但玩之前老师有个约定,当小朋友听到音乐时,就将物品放回原处。
2、幼儿操作探索,师观察并与幼儿交流。
3、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小朋友。
小结:这些东西都会转动。
三、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教师: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转动?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1、洗衣机里面的桶能转动,衣服放在里面转一转,就干净了。
2、风扇会转动,夏天的时候,风扇转一转,就有风吹过来。
3、时钟里面的指针会转动,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转动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
四、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1、教师:刚才我们了解这么多转动的物体,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找一找不会转动的物体,那么哪个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让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2、小朋友看看老师。
这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数字、剪刀、兔子耳朵?还代表两件东西,还可以代表成功,你们想成功吗?现在我要请小朋友选两件东西,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实施方案(四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实施方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a4ced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d.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实施方案活动目标1、尝试了解筛子的作用,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的关系。
2、对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黄豆与芝麻混和物,小勺、镊子、筷子、中孔筛子。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一盆混在一起的大豆和芝麻,(出示混合物)现在,我想把芝麻和黄豆分开,请小朋友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大豆和芝麻分开呢?2、认识工具出示工具:勺子、镊子、筷子、筛子。
你们可以随便选用一种工具,把豆子和芝麻分开,分别放在两个碗里,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二、发现筛子的作用1、请幼儿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分的?豆子和芝麻都分开了吗?2、分别请幼儿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分的?3、请用筛子的幼儿进行示范,然后大家都来尝试。
(通过尝试、比较,发现了筛子能分离混合物而且速度很快。
)三、探索筛子为什么能把东西分开1、提问:你知道筛子为什么能把东西分开吗?(幼儿边操作边讨论)2、提问:你觉得用筛子分东西有什么好处?(讨论得出筛子能分开东西的原因:筛子上有许多筛孔,它能把比孔小的东西漏下去,比孔大的东西留在上面,这样就把两样东西分开了。
)四、发现筛孔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1、出示:面粉、绿豆和玉米,蚕豆和赤豆混合物各1盆,筛孔大小不一的筛子____个。
2、教师:这些东西你们是不是用一种筛子能分的?3、教师:米和面粉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用其他的行吗?我们来试试。
教师演示用大孔的筛子分,结果两样东西都漏了下去。
4、讨论:为什么会这样?让幼儿发现米和面粉都比筛孔小,所以都漏下去了。
5、教师:蚕豆和面粉你是用哪种筛子分的?用别的行吗?教师演示用小孔筛子分,结果两样东西都留在上面。
为什么会这样?使幼儿明白了分东西时要选择合适的筛子。
五、再请小朋友把这些东西用合适的筛子来分一遍,比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准确。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实施方案(二)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尝试,感知淀粉遇到碘变蓝的现象。
2.能运用这个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_幼师必备科学活动方案集锦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
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
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
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