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报投稿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百年冷暖的旱涝格局
1
作者:王某①*, 李某②, 张某①
2
①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
3
②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4
* 联系人,E-mail:*************.cn
5
6
7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90080, 407712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1703)和中国科学8
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SKLCS-ZZ-2012-02-03)资助
9
10
摘要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重建的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63个点(地区)旱涝等级数据及集成28条代用资料重建的
11
最新中国温度变化最新序列,采用各级旱涝发生几率的比率差指标,研究了百年尺度寒冷时段(440~540年、
12
780~920年、1390~1460年、1600~1700年、1800~1900年)和温暖时段(650~750年、1000~1100年、1190~1290年、13
1900~2000年)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结果发现,每个寒冷、温暖时段的旱涝格局虽各不相同,但在多数温暖时14
段,长江以北地区总体偏旱、以南地区涝。
15
16
关键词百年尺度冷暖时段旱涝格局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3~5个)
17
18
山地冰川被喻为高山固体水库, 其规模较小而对气候波动变化十分敏感. 近年全球大多数山地冰川出现加剧
19
萎缩的趋势[1~3], 这是近年气候变暖的直接证据. 冰川萎缩的结果影响到水资源和海平面[4,5]. 在我国西北干旱区, 20
冰川融水是维系下游绿洲的重要水资源, 冰川融水平均占内陆河径流的22%, 个别河流如塔里木河高达40%[6].
21
因而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 预测山地冰川及其水资源变化不仅有科学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应用价值[7].
1 方法与数据
22
23
冰川在重力作用下, 总处于运动状态, 其流场分布受冰川形态的控制. 因此发生在冰川表面的物质积累和消
24
融不断改变着冰川的形态, 进而促使冰川流场的不断调整. 如图1所示, 当冰川达到平衡状态时, 冰川消融区因消
融量大于积累量而损失的物质, 会由冰川上部积累区向下输送物质而得到补充. 当冰川积累区面积缩小, 向下输25
26
送的物质减少时, 冰川消融区因得不到足够物质补给, 冰川消融区则会退缩减薄.
2 冰川运动速度的数值模拟
27
28
29
为了计算1号冰川的运动速度, 需对方程(2)和(3)式求解. 1号冰川平均运动速度小于8m/a, 因此方程(2)中非常
小, 同其它两项相比, 可以忽略, 则方程(2)变为应力平衡方程. 冰川表面压力与大气压力处于平衡状态, 冰川底
30
31
部可以与冰床冻结成固定边界。
32
33
图1 冰川变化数值模拟的流程图
34
Figure 1 The flow graph of simulating glacier changes
1
35
36
表1物质成分组成(%)(三线表)
37
Table 1 Constituents of Q235 and Corten A(%)
Corten A 0.09 0.3 0.35 0.081 0.005 0.48 0.27 0.28 0.037
38
3 讨论和结论
39
40
由方程(1)可知, 冰川变化由两部分组成, 即发生在冰川表面的物质平衡变化, 和因流动造成物质的辐合辐散.
41
物质平衡变化比较直观, 通过测量花杆就可直接观测到物质平衡的变化, 而发生在冰川内部的辐合辐散则只能通42
过计算获得. 冰川消融区不断损失物质, 而积累区不断获得物质, 正是通过冰川内部的辐合辐散而使积累区的物43
质向消融区输送, 使冰川变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44
致谢:感谢XXX协助野外调查。
45
46
47
注意事项:
48
1. 表格和图件随文中出现顺序编排或统一放在参考文献后;
49
2. 送审稿件的参考文献可以采用“著者年制”也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进行编排,但是录用稿件的参考50
文献格式应按照“顺序编码制”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参考文献
51
52
参考文献中涉及到的中文文献需有对应的英文译文,如下:
53
1Zhao Z Y, Liu C Y.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occurrence of sedimentary basins in North China Craton(in Chinese).
54
Xi’an: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1990 [赵重远,刘池阳. 华北克拉通沉积盆地形成与演化及其油气赋存. 西安: 西北大学出55
版社,1990]
56
2Sambrook J, Russell D.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 Cold Spring Harbor: Cold Spring Harb or Laboratory Press, 57
2001
58
3Liu W S,Qin M K,Qi F C,et al. Analysis on the Meso-Neozoic subsidence and uplift history of the periphery of Ordos basin using ap-59
atite fission track(in Chinese).Uranium Geology, 2008,24(4): 221-232 [刘武生,秦明宽,漆富成,等.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60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中新生代沉降隆升史. 铀矿地质,2008,24(4): 221-232]
61
4Balasubramanian R. Role of nanophase oxides in short-term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structural steels. Dissertation for Doctoral De-62
gree. Norfolk, VA: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2003. 4
63
5Phillips N A. The Nested Grid Model. NOAA Technical Report NWS22. 1979
64
6Zhang W P. Experiment Apparatus of Diffraction Imaging. China Patent, 02290557.X, 2003-12-03
65
7Wang D L, Zhu J, Li Z K, et al. User Manual for QTKMapper Version 1.6, 1999
66
67
68
69
Drought/flood spatial patterns in centennial cold and warm periods of the past 7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