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课件

2.化合价指的是一定数目的一种元素的原子与一定 数目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与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例如,稀 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已达稳定结构,既不易得到电子 也不易失去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0。 镁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容易失去这两个电子而达到 稳定结构,因此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氯原子 最外层有7个电子,只需得到1个电子便可达到稳定结构, 因此氯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显-1价。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 素的主要化学性质。从初中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金属元素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 易失去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 一般多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达到8个电 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的阴、阳离子 也可用结构示意图来表示。
层,弧形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二、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1.最外层电子数排满8个(He为2个)形成稳定结构, 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
最外层电子较少的(<4)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表现出金属性;最外层电子较多的(>4)易得电子或形成共 用电子对,从而形成稳定结构,表现出非金属性。通常, 我们把最外层8个电子(只有K层时为2个电子)的结构,称 为相对稳定结构,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当元 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K层小于2)时,是不稳定结 构。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稳定结构的原子,总是“想方 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结构趋向于稳定结构。
3.画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C________ O________ Al3+________ Si________ Cl-________ Ar________ K________ Ca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元素周期律 (Periodic Law of Elements)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 ——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完成了 科学史上的一个 勋业。
原子序数
1913年: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
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
Henry Moseley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一、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11
元素符号
Na
单质与水(或 冷水 酸)反应情况 剧烈
氢氧化物 碱性强弱
NaOH 强碱
12
13
Mg
Al
热水较快 盐酸剧烈
盐酸 较快
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氢氧
化物
金属性 Na > Mg > Al
原子序数 14
15
16
17
元素符号 Si
P
S
Cl
单质与H2化 高温 磷蒸气 合的难易
(2)当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粒子半径_越大
如: Li_>Na_>K F_>Cl_>Br_>I
(3)当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越
多,粒子半径_越大
如:Cl-_>Cl
科学探究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 的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
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三、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化合价:+1 +4 +7
加热
光照或点燃 爆炸化合
气态氢化物 的稳定性
很不SiH稳4定
不P稳H定3
H2S
HCl
不很稳定 稳定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
物的酸性
H4SiO4 极弱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1.2元素周期律1-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1.2元素周期律1-人教版

原子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序数
元素 钠 镁



硫氯氩
名称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Ar
符号
电子 排布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原子半径 (10-10m)
1.86
1.60
1.43
1.17 1.10
1.02 0.99 1.91
化合价 +1
+2
+3
+4 -4
+5 +6 +7 -3 -2 -1
0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 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规律?
原子序数 1--2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1
1→2
原子半径的变化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 变化
-------
+1-------→0
3--10
2
2数的递增,电子层数的增大, 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单质的还原性等有什么递变规 律?
2.卤族元素中,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的增大, 原子半径、元素的非金属性、单质的氧化性等有什么递变 规律?
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同一主族中,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 加,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 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探究1: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主族元素的性质又 有哪些递变规律呢?
二、元素周期律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超全面)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超全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 原子核得构成原子 A Z X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得质子与中子得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得数值,叫质量数。

XA Z ——元素符号质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a ——代表质量数;b ——代表质子数既核电荷数;c ——代表离子的所带电荷数;d ——代表化合价e ——代表原子个数请看下列表示a b+dXc+e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阳离子 a W 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 -m阴离子 b Y n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 +n补充:1、原子就是化学变化中得最小粒子;2、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得化学性质中得最小粒子;3、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得一类原子得总称二、核素、同位素......1、定义: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与一定数目中子得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得同一元素得不同核素(原子)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得特点 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原子核核外电子 Z 个中子 (A -Z)个质子 Z 个②天然存在得某种元素,不论就是游离态还就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得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就是不变得。

练习:1、法国里昂得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得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数为4C.与氢元素得质子数相同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2、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得核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得原子得核电荷数由大到小得顺序就是___________ 。

3、现有b X n-与aY m+两种离子,它们得电子数相同,则 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得就是( )(A)b-m-n (B) b+m+n(C)b-m+n (D) b+m-n4、某元素得阳离子R n+,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得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得中子数为( )(A)A-x-n (B)A-x+n (C)A+x-n (D)A+x+n三、元素周期表得结构........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得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得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ⅠA~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1.原子序数为 x 的元素位于第IA族,那么原子序 数为 x+2 的元素肯定不会在( )
√ A.第 IA 族 B.第ⅢB族 C.第ⅢA族 D.0族
【提示】若x为氢元素,则A正确;若x为锂或钠, 则C正确;若x在第4、5、6、7周期,则B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第ⅠA族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4.每周期元素的种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短”“四长”;“七主”“七副”“0族和Ⅷ族” 二、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中位置
1.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
螺旋式元素周期表
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 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 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 期表,这就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 雏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思考与交流】
周期表的结构
阅读教材P4、5页并结合周期表,讨论以下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周期表有多 少横行,多少纵行,多少族?
A.若X是氢,则Y是氦
√C.若X是氟,则W是硫
B.若Y是氦,则Z是钠 D.若Y是氟,则Z是铝
例.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 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提示】X为第4周期,第ⅠA族;Y为第5周期,第 ⅦA族。
【记一记】
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章复习和总结(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章复习和总结(含答案)

本章重点掌握以下几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辨别;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4.原子、离子、分子中基本构成微粒间的关系;5.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6.化学键中的相关概念;7.电子式的书写。

要点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2.几种关系(1)电子层数=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O)(3)质子数=原子序数(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非金属元素而言,但对H不适用)注意:O无最高正价(+6),F无正价例题: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为() A.ⅢA族B.IA族C.镧系元素D.ⅢB族要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例题: 是( ) A .氢的五种同位素 B .五种氢元素C .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D .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要点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 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 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注意:以上规律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不能孤立片面的理解。

如M 层为最外层的时候,最多为8个,而不是18个。

H 2H +H 112H 13H 1、、、、要点四、核外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例题: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下列关于两种微粒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们可能是不同的分子 B .它们可能是不同的离子 C .它们可能互为同位素D .它们可能是分子和离子 要点五、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要点六、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和非金属性强弱的一般方法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判断依据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完成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常用形式。

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编排原则(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5.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结构巧记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第七尚不满。

纵列称为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①,一零再一遍②。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纵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说明:①指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②指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

知识点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 .碱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除H元素外)。

(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①.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

②.递变性: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

(3)最低负价 = – 〔8 – 最外层电子数〕
3、注意
= – 〔8 – 主族序数〕
〔1〕金属无负价,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 〔2〕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难
以与其他元素化合,规定其化合价为0 〔3〕价电子:决定元素化合价的电子〔外层电子〕
〔四〕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1.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C. 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K、Rb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依次增强
2、同一横行X、Y、Z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是 HXO4 > H2YO4 > H3ZO4,
















由易到难
由难到易
〔五〕元素周期律 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3〕元素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2. 元素周期律
〔元4素〕的元性素质的随金着属元性素、原非子金序属数性的呈递现增周而期呈性现变周化期性的 变化——元素周期律
......
(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至右,电子层数一样,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同主族:从上至下,最外层电子数一样,电子层数依次增加
1
12
2
2
18
8
3
18
8
周期性
〔二〕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半径数据
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主族 周期
A. 同周期主族元素: B.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 (除稀有气体〕 B. 同主族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6
55
56
57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过渡元素
镧系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锕系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VIII
IB
IIB
Sc
Ti
21 钪 22钛
V 23钒
1
2
IA H 1氢 Li 3锂 Na 11钠 K 19钾
IIA Be 4铍 Mg 12镁 Ca 20钙
3
4
2020/4/25
Cr 24铬
Mn 25锰
Fe 26铁
Co 27钴
Ni 28镍
Cu 29铜
A:主族
B:副族
IIIA B 5硼 Al 13铝
IVA C 6碳 Si 14硅
另外,特别族名称:第ⅦA 族—卤族元素
第 0 族—稀有气体元素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8
一、元素周期表
课堂小结: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七主七副七周期,Ⅷ族零族镧锕系。
2、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课件(共25张PPT)

B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 1到8重复出现 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C.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 +7,负价从 -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半径的 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加热后镁与沸水反应较剧烈,产生较
试管中,加入2-3 多气泡,溶液变为红色。
ml水,并滴入2滴
酚酞溶液。观察
现象。过一会儿, 用酒精灯给试管
反应式:Mg
+
2H2O
பைடு நூலகம்

=
Mg(OH)2
+
H2
加热至沸腾,并
移开酒精灯,再
观察现象。
钠(Na)、镁(Mg)、铝(Al)金属性比较
性质
钠(Na) 镁(Mg)
与水反应 与冷水水、反剧烈应:冷热N水a水>、、M缓迅g慢速
元素
14Si 15P 16S 17Cl
最高价 氧化物
SiO2 P2O5
SO3 Cl2O7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硅酸 磷酸 硫酸 高氯酸
极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中可得出如下的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
知识回
1顾、:1-18号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 增,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周期 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 2 3
4 5 6 7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课件
(2)最低负价数=主族序数 - 8 =最外层电子数 - 8
2.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左至右):最高正价 +1
+7
最低负价 -4
-1
同主族:(上至下):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相同 (O、F无正价)
2020/12/27
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大→小 原子半径 大→小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K层为 不超过2个); (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 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 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 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 套用。
N3-; O2-; F-; Ne; Na+; Mg2+; Al 3+
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主要化合价:正价+1→0
主要化合价:正价+1→+5,负价:-4 →-1 → 0
主要化合价:正价+1→+7,负价:-4 →-1→0
元素的化合价与位置、结构的关系
(1)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1→2
最外层电子数1→8
最外层电子数1→8
1.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左至右):1
8
同主族:(上至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020/12/27
主族序数
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 分子: Ne ;CH4;NH3; H2O ; HF 阳离子: NH4+;H3O+;Na+;Mg2+;Al 3+ 阴离子: N3-;O2-;F-;OH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上述离子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O
6 P
7(能量逐渐升高) Q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A. 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的电子层里, 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即排满了K层才排L层,排满了L层才排M层。 B. 各电子层排布规律 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 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③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注意:1.以上几点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以排布18个电子, 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可以排布8个电子。 2.该规律只适用于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主族元素原子内层电子数目分别是:2、8、18、32
16 S
17 Cl
18 Ar 稀 有 气 体 元 素
非金属单质 与氢气反应
高 温
磷蒸气 与H2能 反应
须 加 热
光照或 点燃爆 炸化合
最高价氧化 NaOH Mg(OH)2 Al(OH)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物对应水化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极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物的酸碱性 氧化物 SiH4 H2S HCl 气态氢化 PH 3 很不 不很 物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递变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
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2.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D ) A.K+和Na+ B.CO2和NO2
C.CO和CO2
D.N2和CO
3. 与氢氧根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C) A.CH4 B.NH+4 C.NH-2 D.Cl-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小结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ⅠA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2 3
4 Li Na K
ⅡA
Be Mg Ca
ⅢA
B Al Ga
ⅣA
C Si Ge
ⅤA
N P As
ⅥA
O S Se
ⅦA
F Cl Br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5
6
Rb
Cs
Sr
Ba
In
Tl
Sn
Pb
Sb
Bi
Te
Po
19K +、 20Ca 2+
阴离子:
3-、 S2-、 Cl-、HSP 15 16 17
练习:
1、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A、 B、
+19 2 8 X 9
+3 1 2 X
+12 2 10 X
C、
D、
+54 2 8 18 20 X6 X
2、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 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B ) A、14 B、15 C、16 D、17 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M层的电子数是L 层电子数的1/2,则该元素的原子是( B ) A、Li B、Si C、Al D、K
(三)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电子层 2 1 结构
化合价 元素 +1
11Na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3
+4 –4
14Si
+5 –3
15P
–2
16S
–1
17Cl
0
18Ar
12Mg 13Al
电子层 2 8 1 2 8 2 2 8 3 2 8 4 2 8 5 2 8 6 2 8 7 2 8 8 结构 化合价 + 1 +2 +3
(3)与18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 S2-、 Cl-、 K+、 Ca2+ P 15 16 17 19 20
5.含有10个电子的常见粒子 分子:
10Ne、HF、H2O、NH3、CH4、
阳离子: 11Na+、12Mg2+、13Al3+、NH4+、H3O+ 阴离子: 7N3-、8O2-、9F-、OH-、NH26.含有18个电子的常见粒子 分子: 18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 阳离子:
(二)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主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1 2 A. 同周期主族元素: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除稀有气体) B. 同主族元素: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变大
3
4
5
6
7
1、原子半径大小比较
(1)同主族 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 原子半径越来越大 (2)同周期主族元素 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越来越小(零族除外)
10
18 36 54 86

氩 氪 氙 氡
Ne
Ar Kr Xe Rn
(4)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核电 元素 元素 荷数 名称 符号 2 氦 He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2 2 2 2 2 2 L M N O P
10
18 36 54 86

氩 氪 氙 氡
Ne
Ar Kr Xe Rn
8
8 8 8 8 8 18 18 18 8 18 32 8 18 8
第二节
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1)电子的质量极微小 (9.10910-31kg) (2)电子绕核运动是在原子这 样极其微小的空间中进行 (原子的直径约10-10m) (3)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 (运动的速度接近光速, 约为108m/s)
元素周期率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本P13]
因此,电子绕核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 不能精确测定或计算电子在任一时刻 所在的位置,也不能描绘出其运动轨 迹,我们只能指出它在核外空间某处 出现机会的多少。这是核外电子运动的根本特征。完全不同于宏观世界物体, 如行星、炮弹、尘粒等的运动状况。
2.核外电子受力分析
在含多个电子的原子中: (1)一方面每个电子和核之间因带异性电荷而有吸引力, 这个吸引力倾向于把电子尽可能拉得靠近核; (2)另一方面,电子与电子之间带同性电荷而相互排斥, 这个排斥力迫使电子彼此尽可能远离。 当吸引和排斥达成平衡时, 核外电子就分布在离核远近 不同的区域里运动,有不同 的能量。 离核近的电子能量低, 离核远的电子能量高。
I
At
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性质的递变小结
元素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金属性) 同周期(从左到右) 依次递增 相同 +1→+7 -4→-1 ↘ ↘ ↗ ↗ ↗ ↘ ↗ ↘ 由易到难 同主族(上到下) 相同 依次递增
4.与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 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阴离子:与同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与2H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 Li+、 Be2+ H 1 3 4
(2)与10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 O2-、 F-、 Na+、 Mg2+、 Al3+ N 7 8 9 11 12 13
3.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本P13]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较低的电子在离核较 近的区域运动,能量较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我们 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电子在原 子核外分层运动,也称分层排布。
电子层(n): 1 K
2 L
3 M
4 N
4.某短周期元素R,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n+1),n
为电子层数。下列关于R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正确的是( A ) A.R含氧酸可能具有强氧化性,弱酸性 B.R单质在常温下一定易溶于水
C.R可能是金属元素
D.R不能与氧气反应
5.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 Xm+和Yn-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a=b+m+n C.a=b+m-n B.a=b-m+n D.a=b-m-n
2、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1)同主族 从上到下:阴、阳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2)同周期主族元素 ①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 ②从左到右:阴离子半径逐渐减小,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半径越小 10电子: 7N3- > 8O2- > 9F- >11Na+ > 12Mg2+ > 13Al3+ 18电子:16S2- > 17Cl- > 19K+ > 20Ca2+
解析:由a-m=b+n求出a=b+n+ m 。 答案:A
二、元素周期律
A.周期性: 循环往复,自然界普遍存在该现象 如:时间——周期性,简单的重复 生物进化——周期性,螺旋上升 B.元素的性质 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②原子半径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 ④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
(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小结:在中学要求的范畴内可以按“三看”规律来比 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1)一看“电子层数”:在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越
多,半径越大。
(2)二看“核电荷数”:在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
越大,半径越小。
(3)三看“电子数”:在电子层和核电荷数相同时,电
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B ) A.Na+<Mg2+<Al3+<O2- B.S2->Cl->Na+>Al3+ C.Na<Mg<Al<S D.Cs<Rb<K<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