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分类原则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校行发【2012】2号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引导广大教师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科学研究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根据学术期刊动态发展规律以及已有实践经验,特制定《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学术期刊类别(一)人文社会科学1、中文学术期刊中文学术期刊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刊行的正规报刊”(简称“公开刊物”,以下同),分为以下四类:(1)权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的刊物,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2)重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前50%的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3)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来源刊物:上述两类刊物之外的其他CSSCI来源刊物(含扩展版);(4)其他公开刊物:上述三类刊物之外的其他公开刊物。
2、二次文摘刊物根据二次文摘在计算刊物影响时的权重比例,将“四大文摘”分成三类:《新华文摘》详摘视为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详摘视为重要刊物;《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详摘视为CSSCI 来源刊物。
3、SSCI源期刊、A&HCI源期刊在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源期刊、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简称A&HCI)源期刊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同)检索,被SSCI、A&HCI收录的,视为权威刊物;未被收录的视为重要刊物。
4、国际会议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被ISSHP(Index to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Proceedings,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简称ISSHP)、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简称EI)收录的,视为CSSCI来源刊物。
最新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

最新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安徽史学保险研究北方论丛北方文物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北京商学院学报北京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北京图书馆馆刊比较教育研究财金贸易财经科学财经论丛财经问题研究财经研究财贸经济财贸研究财政研究城市金融论坛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船山学刊辞书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当代财经当代法学当代韩国当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当代青年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当代思潮当代外国文学当代文坛当代亚太当代语言学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档案与历史德国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东北亚论坛东疆学刊东南文化东南学术东欧中亚研究东岳论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敦煌学辑刊敦煌研究发展研究法律科学法律适用法商研究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法学研究法学杂志法制与社会发展方言佛教文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福建论坛·经社版福建论坛·文史哲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复旦学报·社科版改革改革与战略甘肃理论学刊甘肃社会科学港澳经济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高校理论战线高校图书馆工作古汉语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广东社会科学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广西民族研究广西社会科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贵州财经学院学报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贵州民族研究贵州社会科学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贵州文史丛刊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评论国际经贸探索国际论坛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国外理论动态国外社会科学国外文学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汉语学习汉字文化和平与发展河北法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河北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河南社会科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黑龙江民族研究丛刊黑龙江社会科学红楼梦学刊宏观经济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湖北社会科学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南教育学院学报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湖湘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华夏考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华中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回族研究会计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师范学院学报暨南学报·哲社版江海学刊江汉考古江汉论坛江淮论坛江苏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教学与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与经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今日东欧中亚金融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金融研究近代史研究晋阳学刊经济·社会:内蒙古社会科学经济社会版经济导刊经济改革经济界经济经纬经济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探索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经济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经济纵横开发研究开放时代抗日战争研究考古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科学·经济·社会科学管理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空军政治学院学报孔子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理论探讨理论与改革理论学刊理论月刊历史档案历史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林业经济问题岭南学刊鲁迅研究月刊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毛泽东思想论坛毛泽东思想研究美国研究美术美术史论美术研究美苑民国春秋民国档案民间文学论坛民俗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民族研究民族语文明清小说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南方人口南京大学学报·哲人社版南京经济学院学报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南开经济研究南开学报·哲社版南亚研究南亚研究季刊宁夏大学学报·哲社版宁夏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欧洲蒲松龄研究齐鲁学刊青海社会科学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青年探索青年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清史研究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求是求是学刊求索人才开放人口学刊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人文杂志日本学刊日本研究软科学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山东经济山东社会经济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商丘师专学报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上海高教研究上海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论坛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学研究社会主义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生产力研究史林史学集刊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世界汉语教学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世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世界历史世界民族世界宗教文化世界宗教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税务与经济思想战线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四川图书馆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台湾研究台湾研究集刊探索探索与争鸣天府新论天津社会科学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投资研究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图书与情报外国法译评外国教育研究外国教育资料外国经济与管理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外国中小学研究外交学院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学刊外语研究未来与发展文史哲文物文物季刊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学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西北人口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西北史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域研究戏曲艺术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现代法学现代国际关系现代情报现代日本经济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现代外语现代哲学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消费经济小说评论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心理学动态新东方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新疆社会经济新视野新文学史料新闻与传播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行政法学研究修辞学习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学海学术交流学术界学术论坛学术探索学术研究学术月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亚太经济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语文建设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语言与翻译云梦学刊云南财贸学院学报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云南社会科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战略与管理哲学动态哲学研究哲学译丛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浙江金融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师大学报浙江学刊证券市场导报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政法论坛政治学研究政治与法律知识产权中共党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比较文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地方志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法学中国翻译中国高教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管理科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监狱学刊中国教育学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中国历史地理丛刊中国流通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国人才中国人口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软科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物价中国戏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信息导报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语文中国哲学史中国宗教中华文化论坛中南财经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外法学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原文物中州学刊周易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宗教学研究。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

中大社科〔2008〕10号关于印发《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2008年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2004年,学校制订了《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修订原则》(见中大社科〔2004〕4号),各年度的《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按照此原则进行自然调整。
目前,《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已成为学校社科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评价文科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但随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原有重要期刊目录原则的某些条例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
社科处在广泛征集校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2008年版),经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三日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2008年版)一、凡收录进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以下简称:重要期刊目录)中的刊物应为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含连续性出版物)。
二、根据期刊出版地域及语言,将期刊分为三类:境内期刊、境外外文期刊、境外中文期刊。
三、根据期刊的影响,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分为三个级别:“一类重要期刊”、“二类重要期刊”、“三类重要期刊”。
四、“一类重要期刊”的认定原则:(1)对于境外外文期刊,凡被SSCI、A&HCI、SCI之一收录的期刊均为“一类重要期刊”;(2)对于境外中文期刊,由各文科院(系)学术委员会确定,并报社科处提交校文科学术委员会讨论确定;(3)对于境内期刊,保持现有25种期刊不变。
详见重要期刊目录。
五、“二类重要期刊”的认定原则:(1)对于境外外文期刊,凡被EI、ISSHP、ISTP之一收录的期刊均为“二类重要期刊”;(2)对于境外中文期刊,由各文科院(系)学术委员会确定,并报社科处提交校文科学术委员会讨论确定;(3)对于境内期刊,《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同为“二类重要期刊”(要求发表的论文在3000字以上),除此之外,其他均要求属于CSSCI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2015年1月版)

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二、境外外文期刊1、凡被SSCI、SCI之一收录的期刊,并进入所在学科领域Q1、Q2区(即期刊影响因子所在学科领域排名前50%,若在不同学科领域以最高排名为准)作为“一类重要期刊”;2、3、4、三、境外中文期刊1、境外中文期刊的类别认定,请见《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2011年版)》(中大社科[2011]10号)文件。
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学术期刊分类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
1. 学科分类:按照学科领域对期刊进行分类,例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侧重于期刊所涉及的研究领域。
2. 主题分类:按照期刊主要研究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例如医学期刊、教育期刊、经
济期刊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根据期刊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进行划分。
3. 影响因子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力大小进行分类,一般使用影响因子作为衡量标准。
影响因子是根据期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指标。
4. 国际标准分类:按照国际标准类目进行分类,例如国际标准期刊编号(ISSN)的分类体系。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国际或行业标准对期刊进行分类。
5. 学术评价分类:按照学术评价机构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中国科学院的科学文
献研究中心(CAS)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等机构的期刊分类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术期刊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应用
价值。
研究者在选择期刊投稿、查找相关文献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
分类方法。
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目录

人文经济地理 1. 旅游学刊 2. 城市规划 3. 经济地理
(3 种 )
环境科学 (2 种 ) 1. 中国人口 · 资源与环境 2. 资源科学
高等综合性社会科学学 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清华大学学
报( 6 种)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 北京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
教育学( 2 种)
1 、教育研究
2 、高等教育研究
心理学( 2 种)
1 、心理学报
2 、心理科学
新闻与传播学( 2 种)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
图书、情报与文献学( 2 种)1 、中国图书馆学报
2 、情报学报
体育学( 2 种)
1 、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
统计学( 2 种)
1 、统计研究
文杂志 15. 东南学术 16. 河北学刊 17. 学术界 18.
学习与探索 19. 思想战线 20. 北京社会科学 21. 江
汉论坛 22. 社会科学辑刊 23. 中州学刊 24. 福建论
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三类期刊( 334 种):
学科 马克思主义 (6 种 )
哲学 (5 种 ) 宗教学 (1 种 ) 历史学 (16 种 )
报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管理科学 6. 管理工
程学报 7. 中国行政管理 8.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9. 预测 10. 管理评论
经济学 (20 种 ) 1. 国际经济评论 2. 经济科学 3. 中国农村观察 4.
世界经济文汇 5. 经济学动态 6.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7. 农业经济问题 8. 财经研究 9. 国际金融研究 10.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引导广大教师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科学研究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根据学术期刊动态发展规律以及已有实践经验,特制定《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学术期刊类别(一)人文社会科学1、中文学术期刊中文学术期刊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刊行的正规报刊”(简称“公开刊物”,以下同),分为以下四类:(1)权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的刊物,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2)重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前50%的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3)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来源刊物:上述两类刊物之外的其他CSSCI来源刊物(含扩展版);(4)其他公开刊物:上述三类刊物之外的其他公开刊物。
2、二次文摘刊物根据二次文摘在计算刊物影响时的权重比例,将“四大文摘”分成三类:《新华文摘》详摘视为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详摘视为重要刊物;《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详摘视为CSSCI来源刊物。
3、SSCI源期刊、A&HCI源期刊在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源期刊、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简称A&HCI)源期刊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同)检索,被SSCI、A&HCI收录的,视为权威刊物;未被收录的视为重要刊物。
4、国际会议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被ISSHP (Index to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Proceedings,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简称ISSHP)、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简称EI)收录的,视为CSSCI来源刊物。
期刊分类标准

期刊分类标准期刊是学术交流和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而期刊的分类标准则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期刊的分类标准。
首先,从期刊的学科分类来看,期刊可以根据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进行分类。
例如,自然科学领域的期刊可以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不同学科的期刊;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可以分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期刊。
这种分类标准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期刊,提高论文被接受的机会。
其次,从期刊的影响因子来看,期刊可以分为高影响因子期刊和低影响因子期刊。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高影响因子期刊往往具有更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可以提高论文的曝光度和被引用率。
因此,选择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论文可以提升论文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此外,从期刊的出版周期来看,期刊可以分为周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等不同类型。
不同出版周期的期刊适合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一些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发表,可以选择出版周期较短的期刊;而一些研究成果需要深入思考和长期观察,可以选择出版周期较长的期刊。
最后,从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来看,期刊可以分为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
国际期刊往往具有更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更高的国际学术认可度,可以提升论文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选择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论文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期刊的分类标准涉及到学科分类、影响因子、出版周期和国际化程度等多个方面。
在选择期刊发表论文时,作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特点,综合考虑这些分类标准,选择最适合的期刊,以提高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目录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财经科学(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财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财贸研究(安徽财经大学)长白学刊(吉林省委党校)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当代经济科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亚论坛(吉林大学)东疆学刊(延边大学)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广东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财经学院学报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科学版)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教育学院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城市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商学院学报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武陵学刊)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大学学报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经纬(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导刊(陕西省委党校)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曲阜师范大学)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求实(江西省委党校)三峡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史学集刊(吉林大学)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唐都学刊(西安文理学院)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中学刊(黄淮学院)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外交学院学报外语教学(西安外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文史哲(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警学院学报西安财经学院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现代外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视野(北京市委党校)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许昌学院学报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殷都学刊(安阳师范学院)云梦学刊(湖南理工学院)云南财贸学院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树人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政法学刊(广东警官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流通经济(北京物资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于A,B,C类期刊分类的通知

关于A、B、C类期刊分类的通知加入时间:2006-6-20 12:39:22 师资科点击:964学校各单位;经学校2006年6月19日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将A、B、C类期刊分类公布如下,请各单位参照新条例申报评审的人员到社科处、科技处进行论文审核工作。
附件1: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分类原则附件2:暨南大学人理工医类期刊目录科技处社科处人事处二OO六年六月二十日附件1: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分类原则一、凡收录进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中的刊物应为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含连续性出版物)。
二、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以CSSCI收录的刊物为基准,并自然地随CSSCI收录刊物的调整而调整。
三、对于少数在学科内有重要影响,但未被收录进CSSCI的学术刊物和连续性出版物,经学院论证、校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以收录为B类重要期刊。
四、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分为“A类重要期刊”、“B类重要期刊”、“C类重要期刊”及“D类学术期刊”。
五、“A类重要期刊”目录的认定:(一)A类一级1、凡被SSCI、A&HCI收录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学校认定为A类一级;2、分类依据:教育部已将人文社会学科成果评价体系前移,被SSCI、A&HCI收录论文的多少,已成为衡量高校文科科研水平高底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显示一所高校国际化及与国际接轨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A类二级(23种)1、按CSSCI的学科分类(以国标分类为基础)即: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含国际问题、台港澳问题)、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教育学、体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综合性社科、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科学、港台澳地区及海外等26个文科学科,并根据学校现有学科设置,拟选定所属一级学科的全国性、权威性综合性期刊23种,认定为A类二级;2、分类依据:该23种刊物是学界及高校公认的一级学科中最具代表性的顶尖刊物,也是反映学校文科整体学术水平及各一、二级学科最具显示度的学术刊物。
和权威期刊认定目录》(2018版)的通知

关于公布《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类最高权威期刊和权威期刊认定目录》(2018版)的通知各院、部、处,校内各单位:根据《关于印发南京林业大学教师基本工作量考核暂行规定等文件的通知》(南林人)〔2018〕6号)要求,人文社科处会同人事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高等教育研究所及人文社科类学院(含涉文学院)对我校人文社科类最高权威期刊和权威期刊进行了认定。
该目录所列期刊将作为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业绩点核算的依据,现予以公布,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人文社科处2018年10月11日附件1: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类最高权威期刊和权威期刊认定目录(2018版)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类最高权威期刊和权威期刊认定目录(2018版)根据《关于印发南京林业大学教师基本工作量考核暂行规定等文件的通知》(南林人)〔2018〕6号)要求,为做好人文社科类(包括涉文学科)学术论文业绩点核算工作,特对人文社科类最高权威期刊和权威期刊进行认定。
一、期刊认定原则1. 学科评估导向。
聚焦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实现学校在学科建设和后续水平评估中争先进位。
2. 专业性原则。
按学科门类及其下设一级学科认定期刊。
3. 权威性原则。
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简称C刊)来源期刊目录为主要依据,综合参考多种权威学术期刊排行榜和各类学术评价,保证学术权威性。
4. 特色原则。
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除人文社科类学科外,本期刊目录还涵盖两个涉文学科,即风景园林学和城乡规划学。
二、期刊认定依据1. 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分类依据本目录的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分类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为准。
2. 期刊认定依据(1)人文社科类学科:以中文社会科学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目录(CSSCI,简称C刊)为主要依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期刊评价目录排名、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有关说明》中有关该学科的期刊目录及同类高校学术期刊榜和学术界评价。
期刊分级目录

期刊分级目录一、特级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光盘版)收录期刊论文。
1 中国社会科学2 马克思主义研究3 新华文摘 (全文转载)4 哲学研究5 社会学研究6 政治学研究7 法学研究8 经济研究9 管理世界10 新闻与传播研究11 中国图书馆学报12 教育研究13 体育科学14 中国语文15 外语教学与研究16 外国文学评论17 文学评论18 历史研究19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不含论点摘登)二、一级学术期刊(一)人文、社会科学1 心理学报2 学术月刊3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4 自然辩证法研究5 自然辩证法通讯6 心理科学7 世界宗教研究8 统计研究9 社会科学战线10 中国人口科学11 民族研究12 国际问题研究13 中共党史研究14 政法论坛15 中国法学16 中外法学17 财贸经济18 中国经济史研究19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 经济学家21 世界经济22 中国工业经济23 会计研究24 中国农村经济25 农业经济问题26 世界经济与政治27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8 装饰29 金融研究30 国际贸易问题31 科学学研究32 科研管理3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34 中国出版35 大学图书馆学报36 情报学报37 档案学研究38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39 比较教育研究40 教育发展研究41 中国高教研究42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43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4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5 中国体育科技46 文献47 古汉语研究48 语言研究49 外国语50 中国翻译51 当代语言学52 现代外语53 外国文学54 外国文学研究55 文艺研究56 文学遗产57 文艺理论研究5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59 美术研究60考古学报61 中国音乐学62 史学理论研究63 中国史研究64 近代史研究66敦煌研究65 世界历史67 新美术(二)自然科学1 中国科学(A-E辑)2 科学通报3 自然科学进展4 物理学报5 数学学报6 数学年刊(A辑)7 应用数学学报8 计算数学9 数学进展10 系统科学与数学11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A辑12 数学物理学报13 应用数学与力学14 力学学报15 固体力学学报16 空气动力学学报17 航空学报18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A辑19 环境科学20 光学学报21 半导体学报22 中国激光23 金属学报24 声学学报25 动物学研究2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7 植物分类学报28 无机材料学报29 材料研究学报30 生态学报31 催化学报32 化学学报33 物理化学学报34 分析化学35 高分子学报36 无机化学学报37 有机化学38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39 中国稀土学报40 古生物学报41 硅酸盐学报42 天文学报43 岩石学报44 空间科学学报45 地球物理学报46 地震学报47 气象学报48 大气科学49 地球化学50 地质科学51地质学报52 矿物学报53 海洋学报54 海洋与湖沼55 经济地理56 地理学报57 遥感学报58 生理学报59 生物工程学报60 动物学报6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62 生物物理学报63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64 微生物学报65生物多样性66遗传67 兽类学报68分子细胞生物学报(三)工学1 低温工程2 复合材料学报3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4 摩擦学学报5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6 传感技术学报7 煤炭学报8 石油学报9 钢铁10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1 机械工程学报12 中国机械工程13 仪器仪表学报14 振动工程学报15 兵工学报16 工程热物理学报17 内燃机学报18 动力工程19 内燃机工程20 热力发电21 太阳能学报22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3 电力系统自动化24 电工技术学报25 电子学报26 光子学报27 光电工程28 通信学报29 电子与信息学报30 电信科学31 微波学报32 电路与系统学报33 计算机学报34 自动化学报35 软件学报36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37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38 控制理论与应用39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4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41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42宇航学报43 化工学报44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4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46 燃料化学学报47 纺织学报48 中国食品学报49 建筑结构学报50 建筑学报51 岩土工程学报52 土木工程学报53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54 城市规划55 水利学报56 水力发电学报57 海洋工程58 测绘学报59 汽车工程60 中国公路学报61 中国环境科学62 环境科学学报63 自然灾害学报(四)医学1中华医学杂志 2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5 营养学报6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8 中国中药杂志9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0 病毒学报1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3 解剖学报14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5 中华放射学杂志16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8 中华护理杂志19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1 中华内科杂志2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3 中华血液学杂志24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5 中华消化杂志26 中华肾脏病杂志27 中华传染病杂志28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9 中华外科杂志30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31 中华骨科杂志32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33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34 中华烧伤杂志35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36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37 中华麻醉学杂志38 中华创伤杂志39 中华妇产科杂志40 中华儿科杂志41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42 中华肿瘤杂志43 中华病理学杂志44 中华神经科杂志45 中华精神科杂志46 中华皮肤科杂志47 中华眼科杂志48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49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50 药学学报51中国药理学与病毒学杂志52 中国药学杂志53 药物分析杂志(五)农学1 中国农业科学2 土壤学报3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4 水土保持学报5 农业工程学报6 农业机械学报7 中国粮油学报8 作物学报9 中国水稻科学10 核农学报11 棉花学报12 茶叶科学1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4 生物数学学报15 植物生态学报16 植物病理学报17 植物保护学报18 昆虫学报19 昆虫分类学报20 农药学学报21 园艺学报22 自然资源学报23 果树学报24 林业科学25 畜牧兽医学报26 中国畜牧杂志27 中国兽医学报28 蚕业科学29 水产学报30 水生生物学报31 应用生态学报三、准一级学术期刊(一)人文、社会科学1 改革2 国际贸易3 国际金融研究4 管理工程学报5 投资研究6 科技进步与对策7 财政研究8 价格理论与实践9 管理现代化10 经济科学11 旅游学刊12 世界经济研究13 审计研究14 中国统计15 数理统计与管理16 保险研究17 美术18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 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 高校理论战线(二)自然科学1 化学通报2 食品与发酵工业3 动物分类学报4 信息与控制5 中国法医学杂志(三)学报类1 清华大学学报3 浙江大学学报5 南京大学学报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9 中国医学科学学报1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 北京大学学报4 复旦学报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0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四、二级学术期刊(一)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1.天津社会科学2.学术研究3.江海学刊4.江汉论坛5.江苏社会科学6.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文史哲8.浙江学刊9.浙江社会科学10.社会科学研究11.求是学刊12.社会科学13.社会科学辑刊14.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中州学刊 17.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人文杂志19.求索 20.思想战线21.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3.国外社会科学24.南京社会科学 25.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齐鲁学刊28.学术探索29.学海30.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1.江西社会科学32.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4.河北学刊35.学术界36.东岳论丛37.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38.东南学术39.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1.内蒙古社会科学42.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3.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4.北京社会科学45.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6.学术论坛47.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8.广东社会科学49.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0.学习与探索51.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52.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3.山东社会科学54.探索 55.学术交流56.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7.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8.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9.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0.北方论丛61.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2.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3.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64.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5.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7.宁夏社会科学68.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9.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70.云南社会科学71.前沿7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3.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4.江淮论坛75.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6.河南社会科学 77.内蒙古社会科学7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9.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0.甘肃社会科学 81.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2.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3.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4.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5.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6.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7.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8.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9.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0.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1.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2.探索与争鸣 93.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5.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6.湖北社会科学97.广西社会科学98.湖南社会科学99.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1.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2.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社会科学家10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9.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0.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B(除B9) 哲学1.哲学动态2.孔子研究3.心理科学进展4.中国哲学史5.道德与文明6.世界哲学7.现代哲学8.心理发展与教育9.伦理学研究10.周易研究B9 宗教1、宗教学研究2.法音3.中国宗教4.西藏研究5.中国穆斯林6.世界宗教文化7.中国道教8.佛学研究9.敦煌学辑刊C8 统计学1.统计与决策C9l 社会学1.社会2.妇女研究论丛3.青年研究C92 人口学l.人口研究2.人口与经济3.人口学刊4.人口与发展C93 管理学1.领导科学2.管理科学学报3.中国管理科学C96 人才学1.中国人才C95 民族学1.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贵州民族研究3.广西民族研究4.黑龙江民族从刊5.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6.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回族研究8.世界民族9.中国民族10.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13.西北民族研究D1,3,5,7,8国际政治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欧洲研究3.当代亚太4.国外理论动态5.美国研究6.当代世界7.西亚非洲8.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9.国际论坛10.国际观察11.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2.日本学刊13.国际政治研究14.世界知识15.外交评论16.太平洋学报17.现代国际关系 18.俄罗斯研究D0,2,4,6,A中国政治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求是3.中国行政管理4.马克思主义与现实5. 瞭望6.社会主义研究7.教学与研究8.毛泽东思想研究9.党的文献10.国家行政学院学报11.上海行政学院学报12.中国青年研究13.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4.党建研究15.前线16.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7.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8.红旗文稿19.理论前沿20.理论探讨21.新视野22.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3.求实24.理论与改革25.科学社会主义26.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8.人民论坛29.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30.北京行政学院学报31.云南行政学院学报32.理论学刊33.江苏行政学院学报34.行政论坛35.湖北行政学院学报36.理论导刊37.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38.理论探索39.半月谈40.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41.思想教育研究4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43.长白学刊44.理论月刊D9 法律1.法学论坛2.法律适用3.法学4.法学评论5.当代法学6.现代法学7.法商研究8.法律科学9.法学家10.人民司法11.人民检察12.河北法学13.法制与社会发展14.政治与法律15.环球法律评论16.比较法研究17.法学杂志18.行政法学研究19.中国刑事法杂志20.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1.知识产权22.中国司法鉴定(二)经济F 综合性经济科学1.经济纵横2.经济学动态3.经济经纬4.经济评论5.当代经济科学6.当代经济研究7.南开经济研究8.经济问题9.现代财经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1.上海财经大学学报12.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14.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5.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6.云南财经大学学报17.山西财经大学学报F1 世界经济1.国际经济评论2.外国经济与管理3.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4.亚太经济5.东北亚论坛6.经济社会体制比较7.世界经济文汇F0,F12,F2(除F23,27)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1.中国流通经济2.上海经济研究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4.经济体制改革5.特区经济6.开放导报7.南方经济8.城市发展研究9.城市问题10.改革与战略11.地域研究与开发12. 开发研究13.宏观经济研究14.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5.经济研究参考16.生产力研究17.中国经济问题18.资源科学19.经济问题探索20.资源与产业21. 消费经济22.现代城市研究23.生态经济24. 经济数学25.现代经济探讨26.运筹与管理27.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8.宏观经济管理29.中国经贸导刊F23 会计1.中国注册会计师2.会计之友3.财会月刊.会计4.财务与会计5.财会通讯.综合6.审计与经济研究7.中国审计8.财会研究9.事业财会10.商业会计11.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F3 农业经济1.世界农业2.中国土地3.中国农村观察4.农业现代化研究5.农业技术经济6.林业经济7.中国土地科学8.林业经济问题9.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0.农业经济11.调研世界12.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3.中国渔业经济14.农村经济F4/ F6工业经济(含F27)1.经济管理2.预测3.工业工程4.经济与管理研究5.企业管理6.企业经济7.南开管理评论8.管理科学9.工业工程与管理10.管理评论11.软科学F7 贸易经济1.中国物流与采购2.商业研究3.商业经济与管理4.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国际经贸探索6.商业时代7.国际经济合作8.国际商务研究9.中国商贸10.对外经贸实务11.江苏商论12.销售与市场13.广东商学院学报F81 财政.国家财政1.税务研究2.财经研究3.税务与经济4.中央财经大学学报5.财政监督6.中国财政7.财经问题研究8.涉外税务9.财经论丛10.中国税务11.当代财经12.财经科学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1.经济导刊2.证券市场导报3.金融论坛4.南方金融5.金融理论与实践6.上海金融7.财经理论与实践8.金融与经济9.浙江金融10.武汉金融11.中国金融12.财经13.新金融 14.广东金融学院学报15.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三)文化、教育、历史G0/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1.国际新闻界2.新闻记者3.传媒观察4.中国记者5.新闻战线6.新闻与写作7.新闻界8.新闻爱好者9.新闻大学10.新闻知识11.现代传播12.当代传播13.传媒14.中国报业G22广播、电视事业1.电视研究G23出版事业1.编辑学报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3.编辑之友4.出版发行研究5.编辑学刊6.出版广角7.读书8.中国图书评论9.科技与出版10.中国编辑G25,G35 图书馆学,情报学1.图书情报工作2.图书馆杂志3.情报科学4.图书馆建设5.图书馆6.情报杂志7.图书馆论坛8.现代图书情报技术9.情报资料工作10.情报理论与实践11.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2.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3.图书情报知识14.图书馆学研究15.图书与情报16.国家图书馆学刊G27 档案学1.档案学通讯2.中国档案3.档案与建设4.浙江档案5.档案管理6.兰台世界7.山西档案8.档案9.北京档案G3 科学,科学研究1.中国科技论坛2.中国软科学3.科学管理研究4.研究与发展管理5.科技导报6.科技管理研究G4教育综合,教育事业1.教师教育研究2.教育理论与实践3.当代教育科学4.全球教育展望5.教育评论6.中国教育学刊7.外国教育研究8.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9.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0.教育探索11.教育与经济12.教育科学13.教与学术月刊14.中国电化教育15.教育导刊16.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7.教育学报18.电化教育研究19.中国远程教育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1.学前教育研究G62/G63 初等/中等教育(除各学科)G62/G63初等/中等教育(除各学科)1.课程、教材、教法2.中小学管理3.人民教育4.上海教育科研5.教学与管理6.外国中小学教育7.教育研究与实验8.教育科学研究9.教学月刊(中学版)G64 高等教育1.中国高等教育2.江苏高教3.复旦教育论坛4.中国大学教学5.黑龙江高教研究6.现代大学教育7.高教探索8.辽宁教育研究9.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G7 各类教育1.中国成人教育2.教育与职业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4.民族教育研究5.职业技术教育6.职教论坛7.成人教育8.中国特殊教育9.继续教育研究G8 体育1.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3.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体育与科学5.成都体育学院学报6.体育学刊7.天津体育学院学报8.上海体育学院学报9.体育文化导刊10.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1.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2.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3.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1.语言教学与研究2.民族语文3.语言文字应用4.汉语学习5.世界汉语教学6.方言7.语文研究8.语文建设9.修辞学习10.语言科学11.上海翻译12.中国科技翻译13.辞书研究H3/H9 外国语1.外语与外语教学2.外语界3.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4.外语学刊5.外语教学6.外语研究7.四川外语学院学报8.中国俄语教学9.山东外语教学10.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I1,I3/I7 世界文学1.国外文学2.俄罗斯文艺3.当代外国文学4.世界文学5.译林I0,I20,I210 文学理论1.鲁迅研究月刊2.当代作家评论3.文艺争鸣4.小说评论5.新文学史料6.中国比较文学7.明清小说研究8.文艺理论与批评9.文艺评论10.红楼梦学刊11.南方文坛12.中国文学研究13.名作欣赏14.民族文学研究15.当代文坛I21/I29 文学作品1.人民文学2.收获3.十月4.当代5.上海文学6.中国作家7.钟山8.清明9.山花10.北京文学.原创版11.解放军文艺12.时代文学13.青年文学14.芙蓉15.长城16.天涯17.大家18.作家19.剧本20.民族文学21.小说界22.诗刊23.花城24.莽原25.飞天J0/J1 综合性艺术1.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艺术评论3.民族艺术4.云南艺术学院学报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1.中国书法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3.美术观察4.世界美术5.美苑6.书法J4 摄影艺术1.中国摄影J6 音乐1.音乐艺术2.音乐研究3.中国音乐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5.人民音乐6.黄钟7.音乐创作J7 舞蹈1.舞蹈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J8 戏剧艺术1.戏剧艺术2.中国戏剧3.戏剧4.艺术百家5.戏曲艺术6.戏剧文学7.中国京剧8.四川戏剧9.上海戏剧10.当代戏剧J9 电影,电视艺术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北京电影学院学报6.电影文学7. 中国电影市场8.电影新作9.当代电视K 历史1.西域研究2.中国农史3.史学月刊4.古籍整理研究学刊5.中国边疆史地研究6.中国藏学7.史林8.中国文化研究9.中国典籍与文化10.清史研究11.当代中国史研究12.抗日战争研究13.史学集刊14.中国史研究动态15.中华文化论坛16.民国档案17.安徽史学18.历史档案19.史学史研究K85/K87 文物考古1.文物2.考古3.故宫博物院院刊4.考古与文物5.东南文化6.农业考古7.中原文物8.北方文物9.华夏考古10.江汉考古11.中国历史文物12.四川文物(四)自然科学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1.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科技通讯4.国防科技大学学报5.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6.大连理工大学学报7.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天津大学学报9.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3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5.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7.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8.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1.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2.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5.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高技术通讯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8.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北京工业大学学报30.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应用科学学报32.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西北工业大学学报35.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36.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8.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41.重庆大学学报42.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43.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4.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5.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6.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7.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8.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49.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0.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1.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52.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3.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4.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55.海军工程大学学报56.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7.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8.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59.河北工业大学学报60.太原理工大学学报61.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2.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3.北京科技大学学报64.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65.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6.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7.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8.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9.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70.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71.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2.武汉理工大学学报73.上海理工大学学报74.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5.兰州理工大学学报76.桂林工学院学报77.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8.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9.西南交通大学学报80.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81.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2.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3.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84.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87.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8.自然杂志89.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0.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1.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92.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93.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4.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5.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6.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97.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8.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9.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0.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01.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02.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3.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04.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5.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6.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7.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08.北京交通大学学报N 自然科学总论1.系统工程2.实验室研究与探索3.系统工程学报4.系统管理学报5.科学6.自然科学史研究7.科学技术与辩证法8.中国科学基金9.系统科学学报10.实验技术与管理11.中国科技史杂志12.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O1 数学1.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应用概率统计3.工程数学学报4.应用数学5.数学杂志6.模糊系统与数学7.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8.数学的实践与认识O3 力学1.计算力学学报2.力学进展3.力学与实践4.应用力学学报5.应用数学和力学6.爆炸与冲击7.实验力学8.学季刊9.动与冲击10.机械强度O4 物理学1.物理2.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3.光谱学与光谱分析4.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5.量子电子学报6.物理学进展7.发光学报8.低温与超导9.大学物理10.低温物理学报11.高压物理学报12.波谱学杂志13.量子光学学报14.计算物理15.物理实验16.光散射学报17.原子核物理评论O6/O7 化学1.分析科学学报2.理化检验.化学分册3.分子科学学报4.分析实验室5.色谱6.功能高分子学报7.光谱实验室8.分析测试学报9.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0.化学试剂11.影像科学与光化学12.化学研究与应用13.化学进展14.人工晶体学报15.合成化学16.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7.分子催化P1 天文学1.天文学进展P2 测绘学1.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测绘通报3.地球信息科学4.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5.测绘科学6.测绘科学技术学报P3 地球物理学1.地震2.地震地质3.中国地震4.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5.西北地震学报6.地震研究7.地球物理学进展8.水文P4 大气科学(气象学)1.高原气象2.气候与环境研究3.应用气象学报4.气象5.热带气象学报6.南京气象学院学报7.气象科学8.气象科技P5 地质学1.地质论评2.地球科学3.地学前缘4.沉积学报5.矿床地质6.第四纪研究7.地球学报8.地质通报9.地质科技情报10.地质与勘探11.现代地质12.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3.物探与化探14.中国地质15.高校地质学报16.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7.地层学杂志18. 地球与环境。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校行发【2012】2号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引导广大教师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科学研究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根据学术期刊动态发展规律以及已有实践经验,特制定《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学术期刊类别(一)人文社会科学1、中文学术期刊中文学术期刊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刊行的正规报刊”(简称“公开刊物”,以下同),分为以下四类:(1)权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的刊物,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2)重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前50%的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3)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来源刊物:上述两类刊物之外的其他CSSCI来源刊物(含扩展版);(4)其他公开刊物:上述三类刊物之外的其他公开刊物。
2、二次文摘刊物根据二次文摘在计算刊物影响时的权重比例,将“四大文摘”分成三类:《新华文摘》详摘视为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详摘视为重要刊物;《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详摘视为CSSCI 来源刊物。
3、SSCI源期刊、A&HCI源期刊在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源期刊、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简称A&HCI)源期刊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同)检索,被SSCI、A&HCI收录的,视为权威刊物;未被收录的视为重要刊物。
4、国际会议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被ISSHP(Index to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Proceedings,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简称ISSHP)、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简称EI)收录的,视为CSSCI来源刊物。
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内A类期刊目录

西南大学T类、A类刊物及论文遴选办法(试行)发布人:社会科学处发布时间:2009-09-1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倡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学术标准,宁缺勿滥。
第三条期刊源的遴选:以《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北京大学出版,2008 年版)中的核心期刊表所列刊物、《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2008 年版)中的核心期刊表所列刊物、CSSCI 来源期刊(2008-2009 年版)、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期刊、公认的高水平报刊和国内外文期刊为期刊源。
第四条所有论文不含书评(出版编辑系列除外)、会议报道、学术动态等,2000 字以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需通过专家认定。
第五条我校未招收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学科暂未列入,其刊物可参照其他“ 211 ”大学同类学科的标准执行。
未列入期刊目录的高水平论文(含公开出版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论文),经3 名以上校学术委员(相关学科专家)匿名评审确定类级第六条根据《西南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06〜2020年)》定位的以教育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领域,每个学科领域可增加4 本尽可能具有综合性的国内A 类期刊,适度倾斜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公共基础学科。
第七条国外T类和A类刊物与国内T类和A类刊物不作对应。
第二章国内的T 类和A 类刊物及论文第八条T类:《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九条A1 类:(一)一般每个一级学科确定1 本学术影响最大的刊物。
(二)被SCI、SSCI、SCIE、EI 收录的国内期刊论文。
(三)被CSSCI 来源期刊论文引用(不含作者自引)7 次及其以上的论文。
(四)被CSCD 引文数据库引用(不含作者自引)10 次及其以上的论文。
(五)《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六)本办法附则“国内A类期刊目录”中的A1类期刊论文。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一、基本原则
1. 总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奖励期刊,第二类为重要期刊,第三类为一般期刊。
2. 中文期刊与CSSCI完全对接,外文期刊与SSCI、A&HCI、SCI、EI对接。
其中SCI、EI期刊论文的认定与理工科SCI、EI期刊论文的认定政策一致。
3. 每个一级学科认定1种奖励期刊,原则上为CSSCI每个学科期刊目录中排位第一的期刊。
个别期刊考虑学校的学科因素适当调整。
综合类奖励期刊为中国社会科学、求是、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英文奖励期刊为SSCI和A&HCI收录期刊。
4. 每个一级学科确定认定2—3种重要期刊,原则上为CSSCI 每个学科期刊目录中排位第二、第三、第四的期刊。
个别期刊考虑学校的学科因素适当调整。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部理论版为重要期刊。
5. CSSCI收录期刊中除奖励期刊和重要期刊之外的收录期刊为一般期刊。
6. 奖励期刊、重要期刊、一般期刊之外的期刊论文在职称评聘、科研考核中不予认定。
二、奖励期刊目录
三、重要期刊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分类原则
一、凡收录进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中的刊物应为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含连续性出版物)。
二、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以CSSCI收录的刊物为基准,并自然地随CSSCI收录刊物的调整而调整。
三、对于少数在学科内有重要影响,但未被收录进CSSCI的学术刊物和连续性出版物,经学院论证、校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以收录为B类重要期刊。
四、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分为“A类重要期刊”、“B类重要期刊”、“C类重要期刊”及“D类学术期刊”。
五、“A类重要期刊”目录的认定:
(一)A类一级
1、凡被SSCI、A&HCI收录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学校认定为A类一级;
2、分类依据:教育部已将人文社会学科成果评价体系前移,被SSCI、A&HCI收录论文的多少,已成为衡量高校文科科研水平高底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显示一所高校国际化及与国际接轨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A类二级(23种)
1、按CSSCI的学科分类(以国标分类为基础)即: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含国际问题、台港澳问题)、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教育学、体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综合性社科、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科学、港台澳地区及海外等26个文科学科,并根据学校现有学科设置,拟选定所属一级学科的全国性、权威性综合性期刊23种,认定为A类二级;
2、分类依据:该23种刊物是学界及高校公认的一级学科中最具代表性的顶尖刊物,也是反映学校文科整体学术水平及各一、二级学科最具显示度的学术刊物。
例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文学评论、中国语文、法学研究等等。
(三)A类三级(31种)
1、属二级学科的全国权威性专业期刊31种刊物,认定为A类三级;
2、分类依据:一是主要考虑到目前B类期刊范围过大,水平差别也过大。
比如《经济学动态》与《经济问题》、《开放时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在水平和质量上的差别,将他们放在一个水平线上,则不利于学者的学术发展和学科的建设。
二是高校之间文科整体科研实力的比较、博士点的申报、省级、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以及教师个人的学术成长和发展,除上述23种期刊之外,每个二级学科大多有一种最好的专业期刊,该刊物也是该学科学术水平的重要显现;例如:金融学科的“金融研究”、世界史学科的“世界历史”、旅游管理学科的“旅游学刊” 等等。
六、“B类重要期刊”目录的认定(483种):
1、凡未被CSSCI收录的期刊,原则上不列入“B类重要期刊”。
2、ISSHP收录的论文(全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收录的论文(3000字以上),“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的论文(3000字以上),等同为在“B类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分类依据如下:
(1)教育部已将CSSCI收录的论文数和论文被引次数,越来越多地被用以评价学校文科整体学术水平、评价人才、机构和成果以及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科研实力的重要依据;
(2)各大网站对高校进行排名时,其中打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被CSSCI收录的论文数和被引次数。
特别是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中,采用的仅是CSSCI统计标准;另在统计“211工程”建设成效、申报各级重点学科、博士点时,文科统计的是CSSCI的数量。
上述所有统计口径,均弃用北图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七、“C类重要期刊”目录的认订(198种):
1、未被CSSCI收录,但属于原“B类重要期刊”收录的公开刊物,经学院及学科的同意,可以列为“C类重要期刊”。
2、少数在学科内有重要影响,但按以上原则未被收录的学术期刊和连续性出版物。
3、经筛选后的北图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部分学术性刊物。
4、本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电子版刊物。
其理由如下:
该类期刊对学校文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学科建设进步以及教师个人的学术发展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却是青年教师的重要学术平台,可为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提供较好的软环境。
该类刊物主要是以北图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刊物为基础,剔除其中已列入A、B类期刊,以及学术性不强、影响因子非常低的部分刊物,同时依据各学院、系所、中心及教师个人提交的各类建议和意见进行充分论证后增减的部分刊物。
八、“D类学术期刊”目录的认订
D类学术期刊三种,均为我校主办的刊物,目的是培养这些刊物早日成为其上一级刊物。
九、凡在境外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是否列为“重要期刊”由各院系组织评审,报社科处组织专家认定。
社科处
二OO六年六月二十日
附件2:
暨南大学职称评定论文级别分类表(理工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