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哲学
工程哲学
中国航天工程发展的哲学思考工程哲学以工程为研究对象,工程哲学把现代人类的主要实践方式——工程活动,提升到了哲学理论的高度来加以研究。
它要研究工程的特点和本质,工程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通过对现代工程与工程活动的哲学研究,来透视人的本性和工程活动的本质,研究工程的发展规律,研究工程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工程对文明进程、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状态的作用和影响。
在哲学领域中已经有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这样的哲学分支了,工程哲学应该是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相并列的一个新的分支哲学。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真正力量“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
在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工程院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组织关于“工程哲学”的研讨,这对推进“工程哲学”的研究与学科建设、促进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航天工程包括了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导弹武器等诸多领域。
每一项航天产品,即型号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应用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特点。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48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回顾其发展历程,深感哲学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认真总结过去、深入研究航天工程与哲学的结合,指导今后的工程实践,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我们愿向各位专家学习,与大家共同探讨。
现就航天发展中几点哲学的初步思考,谈点看法,以作为对“工程哲学”研究的探索。
一、精神与物质(一)有条件论但不唯条件论,在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的航天事业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和精神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没有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相应上层建筑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就不会存在。
但是,精神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对物质产生“催生”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时我国的经济、技术基础还很薄弱,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航天尖端事业,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工程哲学的十个基本观点
第一,哲学与工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两项基本活动,工程哲学就是沟通工程和哲学的一个桥梁。如果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工程就具体体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文明。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哲学研究要着重在工程活动中反思并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和终极关怀的精神;工程需要思考在哲学层面实现从“征服自然观”到“和谐工程观”的理念变迁。建立哲学界和工程界的联盟关系,共同研究工程哲学,将有利于工程哲学学科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哲学界和工程界应该携手合作,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六,要高度重视工程思维与工程方法的研究。与注重理论理性的理论思维相比,工程思维是构建性思维、设计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体现的主要是实践理性。与注重想象和虚构的艺术思维相比,工程思维也具有想象性,但强调的是目标想象性和可实践的过程。工程思维也追求美,弘扬美,但这种美是通过工程活动变成现实后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美。与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一样,工程思维中也渗透着价值追求,但工程思维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更加具有综合性,往往是知识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环境价值、人文价值等的融合。工程思维渗透到工程理念、工程系统分析、工程决策、工程设计、工程构建、工程运行以及工程价值评价等工程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成败和效率。
第七,工程理念和工程观是人们关于工程活动所形成的总体观念和基本观点,它渗透到工程活动的全过程,并深刻影响着工程战略、工程决策、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建构、工程运行以及工程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只有从工程理念和工程观的高度重新审视各类工程,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工程和世界。近代以来,工程往往被不恰当地视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对工程活动可能产生的长期的、多方面的生态效应和各种风险估计不足,这种“征服自然”的工程理念已经对工程实践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新的工程理念和工程观要求工程活动要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遵循社会道德、社会伦理以及社会公正、公平的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环境友好,促进人与该以为公众服务为目的,因而,公众应该理解和参与工程。工程直接关系到大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福祉,工程决不是、也决不能成为一个被专家垄断的领域,工程活动必须得到公众的理解,也必须有公众的参与。公众作为重大工程创新的利益相关者,有权以适当方式参与有关工程创新的决策和实施过程。社会应鼓励公众真正作为有资质的行动者,介入重大工程的决策、设计和价值评价过程,从而促成重大工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根本上将未来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尽量解决在工程实施之前,并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尽量消灭在萌芽之中。
工程哲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哲学知识点总结工程哲学是研究工程实践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哲学分支。
它对工程的本质、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工程哲学涉及到工程实践的伦理价值、工程创新与发明、技术风险与安全、以及工程实践中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在工程实践中,工程哲学为工程师提供了思考和决策的参考框架,帮助工程实践更加符合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要求,也促进了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从工程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主要问题与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总结工程哲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工程哲学的基本概念1.1 工程哲学的定义工程哲学是一门研究工程实践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哲学分支。
它涉及到工程实践的本质、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探讨工程创新与发明、技术风险与安全、工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工程哲学的关注点在于工程实践的伦理价值和社会责任,以及工程实践中的创新、发明和技术风险等方面。
1.2 工程哲学的特点工程哲学具有以下特点:1)工程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它将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探讨工程的本质、伦理价值和技术风险等问题;2)工程哲学关注工程实践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帮助工程师理解和思考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指导工程实践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3)工程哲学探讨工程创新、发明和技术风险等问题,引导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与风险问题。
1.3 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工程哲学主要探讨以下几个基本问题:1)工程实践的伦理价值问题,包括工程师的伦理职责、工程实践的伦理价值和社会责任等问题;2)工程创新与发明的哲学问题,包括工程创新的本质、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创新引发的伦理和社会问题等;3)技术风险与安全的哲学问题,包括技术风险的认知和评估、管理技术风险的方法与原则、技术风险与社会安全问题等。
以上是工程哲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基本问题,下面将讨论工程哲学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方向等内容。
米切姆对技术哲学的二元划分与工程哲学的产生
科
米切姆 对 技术哲学 的二元划 分 与 工 程哲学 的产 生
陈 晓 利
( 尔滨 学院 , 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江 哈 尔滨 10 8 ) 哈 黑 5 0 6
摘 要: 米切姆在《 技术哲 学概论》 中对技术哲 学的研 究传统作 了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 的二元划分 , 这一划分在一定程度上 成为了当前技 术哲 学研究中的规范分类, 它不但理清 了以往技 术哲学研究 的内容 , 也揭示了两种传统长久分裂、 此轻视 , 彼 致使技 术哲学研 究走 向困境的原 因。 伴随着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米切姆从 自己的技 术哲学二分理论 出 , 发 主张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的融合 , 工程哲学作为沟通 两种传统 的重要途径而产生。 关键词 : 工程传统 ; 人文传统 ; 工程哲学 米切姆关 于技术哲学研究传统的二元划分 整个人类世界 。 两种传统都各 自 固执 的坚持 自己 理论是当前技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 , 被 审视技术的立足点 , 也是 长久以来处于割裂状态 。两 很多技术哲学家认可并纷纷引用的规范分类 , 这 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是片面的 , 都不利于技术 划分不但揭示 了两种传统 长久分裂、 彼此轻视 哲学的长远发展 , 脱离了人文的工程是不可能持 的弊端, 同时也解释了传统技术哲学研究逐渐走 久发展和进步的 , 脱离了工程的人文只能是纸上 向困 的原因。伴随着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境 米 谈兵。 切姆意识到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二元分裂带来 实际上, 两种传统本应是结合在一起的。首 的弊端 , 主张融合二者 , 强调关注工程 的同时不 先 , 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虽然是先产生的, 但是 , 能遗忘人文关怀 。工程需要哲学 , 哲学也要关注 人文传统 的技术哲学 从孕育 的次序来说则是 比 工程 。 工程与哲学已经相互重叠为一个崭新 的研 较早的。可以说 , 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是建立在 究领域。 人文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 正是在人文学科 中孕育 1 米切姆对技术哲学研究传统的二元划分 了对技术 的思考 。 但是工程传统却遗忘了它的人 米切姆在其《 技术哲学概论》 中对技术哲学 文本源。此外 , 人文传统也遗忘了它重视知识和 的研究传统所作的二元划分 , 是其技术哲学思想 理性的传统 , 它不再是反对宗教神学的武器 , 也 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其技术哲学思想中被引用 不再是提倡人的个性 发展与思想解放的一种思 而是已经泛化为一种强调人的作用与地位的 频率最高的内容之一。 基于对技术哲学的历史研 潮 , 究, 米切姆把 自 卡普 以来的技术哲学研究划分为 新思潮。实际上 , 哲学从一开始就已对技术进行 工程的和人文的两种传统 , 这种二元划分所揭示 质疑 , 而且这种质疑是建立在和从事技术的人员 的问题也成为技术哲学进一步发展的起点。 的沟 通 基 础 之 上 的 , 如 苏 格 拉 底所 说 “ 正 我走 到 在米切姆看来 , 工程传统 的技术哲学 , 强调 手艺人 面前 ,因为我意识到 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 而且 我会发现他们知道 对技术本身的性质进行分析 。 它的主要特征是以 就去与他们谈 , 我知道 , 技术的活动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 , 从认识论 的角 许多贵重 的、 制作精巧的东西。 在这点上, 我并未 度来探讨技术的本质。它从技术 内部进行分析 , 失望 , 他们知道我所不知道 的东西 , 而且就此 而 把技术活动方式看作是 了解其它各种人类思想 论 , 比我聪 明”。 他们 日 可见, 在工程传统与人文传 和行为的范式。正如当代技术哲学家唐・ 伊德指 统之间建立和睦关系不仅合情合理 , 而且在历史 出的:工程传统 的技术哲学是向技术倾斜 的, “ 有 上确有此方面的努力。 着对技术 的偏爱。 在米切姆看来 ,拒斥人文的工程技 术哲学 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 ,米切姆又称之为解 只能是前现代 的技术哲学 ,无法顺应 时代 的发 释学的技术哲学 , 他从外部对技术进行考察 , 批 展 , 只有把技 术视作社会建构的产物 , 连接技术 判技术工具性对人的生存构成的威胁。 当他们表 的内部史和外部史 , 由此沟通工程传统 和人文传 这样才能正确地考察技术。 他说 : 达技术给人类生存造成 的负面影响以及提出救 统的技术哲学, 治方法时陷入技术悲观主义 , 或者提出没有实际 “ 技术哲学的研究 , 两种争论都需要 。” 由此 , 1 3 ] 他 操作可能性的主张 。 建议在共同的议题和相同方向的问题上 , 进行工 米切姆之所以对技术哲学研究传统的二元 程和人文学科间的合作研究。 3工程哲学— 沟通两种传统 的途径 划分 :一方面是想理清 以往技术哲学研 究的内 容; 另一方面是要指出这种二元分裂状况所存在 工程传统 与人文传统的长期分裂造成 了技 的问题。 术哲学研究的困境 , 惺 人文传统 的技术哲学 特另 2米切姆对工程传统与人 文传统 二元分裂 家拒斥技术, 研究视野狭窄使技术哲学 的研究止 的批判 步不前 , 在这种情况下 , 米切姆等技术 哲学家 倡 在米切姆 看来 , 在对技术的研究 中, 工程 的 导工程与人文的融合, 工程哲学作为新—代技术 技术哲学传统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传统都存在着 哲学家建构的核心话语应运而生 。 米 切姆 曾指 出,工程学的技术哲学 和人 文 各 自的理论缺陷 。 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用非技术 或者超技术的观点解释技术的意义 , 这种方法过 主义的技术哲学 的区分在某种程度上是 非常 明 于狭隘 , 深入技术实践 , 不能 通常采取一 种外部 显的简单化, 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是想揭示以往技 性的方法看待技术 , 甚至有的人文主义技术哲学 术哲学研究中“ 两种文化” 的分裂状况, 进而寻求 而这种对话与和解也 家对技术一无所知 , 只是从外部抨击技术 。而工 工程与人文的对话与和解 , 程 的技术哲学家总是把技术看成是理解 非技术 成为其工程哲学研究的主 旨。他认为 , 工程不能 事物或行为的唯~方式 , 习惯用技术术语来解释 再排斥哲学 , 哲学也不能再轻视工程 , 正是在 工
工程类大学生技术哲学素养培育的意义及途径
工程类大学生技术哲学素养培育的意义及途径[摘要]技术哲学以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是当今科技哲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较为活跃的一门学科分支。
培育工程类大学生的技术哲学素养,是当前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背景下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环节。
明确工程类大学生技术哲学素养培育的现实意义、重点领域与路径选择,对于切实提升工程类大学生的技术认知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技术哲学素养大学生理论思维创新精神一、技术哲学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技术哲学是一门关于技术过程的根本观点和普遍规律的学问,侧重于对人类改造自然过程的总体性思考。
作为独立学科分支的技术哲学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尽管相对于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而言它成型很迟,但随着技术要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技术哲学已经成为当今科技哲学研究范畴内发展迅速、较为活跃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技术哲学素养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目前还没有十分准确的、被学术界公认的定义。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技术哲学自身正处于飞速发展之中,其研究内容正在不断丰富,研究方法正在不断完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人们对技术哲学素养的探究,以发展的、批判的眼光审视技术哲学素养的形成、发展及功能价值,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哲学素养的体现。
参照哲学素养的一般逻辑概念,技术哲学素养应理解为一定的技术哲学知识、技术哲学思维能力与技术哲学品格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体。
而所谓工程类大学生的技术哲学素养,指的是工程类大学生的技术哲学素质和修养,即运用技术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去把握技术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从而能够在一定高度上观察技术现象,考虑技术问题,开展相关技术课题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
它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通过对基本的技术哲学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物质观、技术观,这是培育工程类大学生技术哲学素养的核心问题。
二是高层次的理论思维能力与水平,主要表现为工程类大学生对技术发展过程应具有的高度抽象概括能力和客观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钱学森工程哲学思想研究
钱学森工程哲学思想研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交通运输工程恐怕功不可没,交通的便利对全球化的进程作用巨大。
工程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程度的复杂化,需要进行学科研究,特别是需要从哲学层面把握工程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钱学森是工程哲学的先驱和开创者,研究钱学森的工程哲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工程控制论》——钱学森工程思想的萌芽随着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工程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伴随而来的对工程活动的哲学思考也从未停止。
学界普遍认为,工程哲学学科是21世纪的产物。
以21世纪初我国学者李伯聪的《工程哲学引论》和美国学者布希瑞利的《工程哲学》为代表的一批著作是工程哲学兴起的标志。
进入新世纪以来,工程哲学的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的确都有了更加明确、独立、具体的发展,可以说,工程哲学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
本文通过对钱学森先生一生在工程领域的成就和贡献的研究,提出“钱学森是工程哲学的先驱”这一新观点。
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在研究了通讯和控制系统的特点后,综合了通讯和控制领域的经验和理论,创立了“控制论”学科。
1954年,时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教员的钱学森在美国出版《工程控制论》一书,该书从技术科学的维度对各种工程技术系统的自动控制理论作了全面研究。
这是钱学森学术生涯中的一次创举。
钱学森是世界上最早把维纳的“Cybernetics”明确为“机械和电机系统的控制和导航科学”的学者之一,并把经典控制等“工程实践”升华为“工程科学”,《工程控制论》成为现代控制科学真正的奠基之作。
如果说维纳的《控制论》是哲学,是认识论和方法论,那么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是这种思想和方法论在工程领域的具体实践,钱学森第一次把哲学思想和工程控制联系在一起,钱学森也由此推开工程哲学领域的大门。
二、钱学森的系统现代工程观在我国,工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是由钱学森提出来的。
曾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并创刊《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丘亮辉先生说:“钱学森是第一个提出工程控制论的,他1954年回国的时候带了《系统工程》这本著作。
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之关系浅析
的《 技术 哲学 引论 》 书 。这本 著作 的书 一
名是在 中国哲学 界第 一次使 用 。所 以其
重要性 不 言而 喻 。
与 科学 哲学 以及 技术 哲 学 同等重 要 的 。 李 教 授 说 : 技 术 哲 学 研 究 的 范 围 “ 是 相 当广 泛 的 . 其 是 在工 程 哲学 还 没 尤 有‘ 自立 门户 ’ 的条 件 下 . 多 本来 应 该 许
方 面 的 的 共 同发 展
关键 词 : 术哲 学 ; 技 工程 哲 学 ; 三元 论
中 图分 类号 :0 N2 文献 标识 码 : A
1 “ 程 哲 学 ” “ 术 哲 学” 工 与 技 之 间关 系 的研 究
11 分 立 论 .
程哲 学 研究 . 者 说是 技 术哲 学 与工 程 或
一
些 问题 也 必 然会 引发 新技 术 的产 生 或者 已有技 术 的改进 : 同论一 认 为技 术 哲学 与工程 哲 学是 几乎 等 等
同的哲 学定 义 . 需要 分 别给 它们 做 严格 的 定 义。 文章 的观 点是技 术哲 学和 工程 哲 学 两者之 间存 在相 互 不 的联 系和 相 互 关注 . 不可 以将 它们 分 开单 独研 究 . 只有加 深技 术哲 学 与工程 哲 学之 间 的联 系, 能促 进 两 才
术哲学 ” 为主题 作 为研究 的论 文 。
哲学 的交叉领 域 ”
远 德玉 教 授 强调 . 如果 把 技 术哲 学
研 究 仅 限 于 关 于 技 术 发 明 的 研 究 . 是 便
2 0世 纪 8 0年代 兴 起 了一股 “ 术 技
(工程哲学)
工程哲学的体会工程哲学就是研究和分析在工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工程决策和战略的哲学问题,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和工程项目的关系和转化问题,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工程活动的制度安排和社会影响问题等等,就是要在哲学和工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工程和哲学贯通起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大量重大工程项目投入建设,标志着我国进入一个“全新”的项目时代。
大量工程项目的建设势必增强社会文明,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面貌,但是随着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加、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以及工程项目复杂性的增强,工程项目与自然、经济、社会之间,以及工程项目自身内部之间都会产生极其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工程项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强大发动机;另一方面,工程项目活动也带来了巨大的人性、社会和环境风险。
如何更好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保障工程项目和谐有序地发展,给现代工程项目管理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从哲学的层面进行反思——从“征服自然”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变迁。
一、工程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从总体上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给人以智慧,教导人们如何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涉及的问题多种多样,包括自然、社会、思维和人生等领域诸多重大问题。
哲学与科学是互动关联的。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以探索发现为核心,着重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而哲学是指导人类如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以思想指导为核心,着重解决“如何思考”、“如何实施”的问题。
科学是方法,哲学是思想,哲学指导科学,科学完善哲学,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工程项目活动就是将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思想、理论、观念物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理论实践,随着现代工程项目活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工程项目活动与科学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如何推动工程项目更高、更快发展,走出原有理论框架,进入更为复杂、广泛的领域俨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工程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工程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工程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研究,工程系统观、社会观、生态观的研究,工程理念和工程价值的冲突与协调,工程的设计和建造等。
工程哲学的十个基本观点
工程哲学的十个基本观点进入21世纪以来,仅从纯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观点来看待工程问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工程哲学随之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工程哲学》出版后,产生了较大影响。
总括全书,作者们提出和论述了如下基本观点。
第一,哲学与工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两项基本活动,工程哲学就是沟通工程和哲学的一个桥梁。
如果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工程就具体体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文明。
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哲学研究要着重在工程活动中反思并贯彻“人的全面发展”和终极关怀的精神;工程需要思考在哲学层面实现从“征服自然观”到“和谐工程观”的理念变迁。
建立哲学界和工程界的联盟关系,共同研究工程哲学,将有利于工程哲学学科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哲学界和工程界应该携手合作,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科学、技术与工程“三元论”是工程哲学得以成立的基础。
“三元论”认为,科学、技术和工程是3类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社会活动。
科学活动是以探索发现为核心的活动,技术活动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的活动,工程活动是以集成建构为核心的活动。
人们既不应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也不应把技术与工程混为一谈。
工程并不是单纯的科学应用或者技术应用,也不是相关技术的简单堆砌和剪贴拼凑,而是科学要素、技术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制度要素、环境要素等多要素的集成、选择和优化。
“三元论”明确承认科学、技术与工程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突出强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强调“工程化”环节对于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关键作用、价值和意义,强调应该努力实现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的有机互动与统一。
第三,从知识层面看,工程位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的知识链和知识网络的中心位置,工程是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发挥集成的作用,而这种集成还有赖于工程科学的指导和支撑。
迈向工程科学哲学:研究进展、主要问题与研究策略
2018-2019年铜仁市德江县楠杆乡火石完小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模拟月考无答案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1. 我会填看 听 写 换 拍 唱________音乐 ________双手 ________京戏________文章 ________电视 ________频道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气凉( ),树叶黄( ),一片片叶( )从树( )落( )来。
(2)一群( )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 )”字,一会儿排成个“( )”字。
3. 将下列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熊爸爸 造房子 想 砍树 ________。
4. 选词填空。
元 员 圆 园 原 草________ 公________ 一________ ________球 队________ 5. 词语接龙。
①住——住房——________——________ ②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看(k àn ) 谁(shu í) 说(shu ō) 得(de ) 多(du ō)。
放 放心 放松 ______________ 班 上班 班长 ______________ 正 正在 正好 ______________ 快 快乐 飞快 ______________ 7. 这个动画片我已经看过( )。
8. 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孩子 ( )的石头 ( )的教室 ( )的节日 ( )的小鸟 ( )的阳光 9. 填空。
①“天”字共________画,第一画是________。
②“四”字共________画,第一画是________。
③“是”字共________画,第三画是________。
10.根据课文《小小的船》填空。
弯弯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的船 闪闪的________ ________ 蓝蓝的________11.加一加,组成新字。
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演化研究共3篇
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演化研究共3篇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演化研究1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演化研究工程是指利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系统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以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
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工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那么,哲学视角下工程如何演化呢?在哲学视角下,我们可以从工程的本质、发展历史、技术革新和人类价值等方面来探究工程的演化。
首先,工程的本质是人类与自然的互动。
工程的基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的需要,发挥人类的智慧和能力,通过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等一系列手段来实现人类实用价值的创造与提升。
“工程是理性主义的实践活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工程与技术的融合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其次,工程的发展历史,对于它的演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中,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新技术的诞生带来了新的工程技术和理念,推动着工程的发展。
孔乙己说:“区分中古现代其实就是在谈工程,古代有太监所建之工,就不能跟现代的长江大桥媲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每个时代、每个阶段,工程都有其特定的发展轨迹和技术突破。
如在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大规模制造推动了机器工业的兴起;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电子工程、通讯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也得以迅速发展;而现代工程在生态、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工程的演化,反映出人类对科技和社会的要求不断提升的历史过程。
再次,工程的技术革新对于它的演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技术革新是工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令工程的演化不仅是在形式上,更包括在理念、方法和手段的推陈出新。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工程的速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加强了科技与工程的联系。
高清水晶面板、高速铁路、5G等新技术的出现,各种工程都会展现出更加便捷、先进、智能化的面貌。
最后,工程的演化也体现出人类价值观的变化。
徐匡迪院士演讲全文:工程师要有哲学思维
徐匡迪院士演讲全文:工程师要有哲学思维“工程”一词古已有之, 在我国始于南北朝, 常指土木工程, 但亦有将工程一词泛用的, 如在元代《元史·韩姓传》中提到过“读书工程”, 以借喻每日读书的进度。
西方出现“工程”( engineering ) 这一词则要到17 世纪至18 世纪, 开始用于指战争设施的建造活动。
到了近代则演变成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各部门中去, 并通过工程思维的升华, 系统成工程管理方法, 将工艺诀窍和优化后的工程程序等综合而成的各工程学科的总称, 如: 矿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海洋工程、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等。
当然即使到了现代, 工程这个词也常被泛用, 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工程, 所指的并非某一学科的工程技术, 而是一项庞大的多学科综合性任务或项目, 因属于保密而用了一个与实际内容并不相干的中性名词。
至于我国的希望工程和菜篮子工程等, 则更是一项社会项目与任务的简称。
那么什么是工程呢? 我认为,工程是人类的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是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生存、生活条件, 并根据当时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而进行的一项物化劳动的过程, 它应早于科学, 并成为科学诞生的一个源头。
所谓改善生存、生活条件,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习惯地把它们简约为“衣、食、住、行”。
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 从物质方面来看无非是从狩猎捕鱼、刀耕火种到驯养畜禽、育种精耕; 从树叶、兽皮蔽体到纺织制衣, 乃至以服饰成为官阶、时尚的标识;从搭巢挖穴而居, 到造屋筑楼、兴建市镇; 从修土路搭木桥、乘坐马车、帆船, 到构建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 洲际航线朝发夕至。
总之这一切都离不开工程活动, 都和每个时期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及对相关技术的综合集成能力有关。
因此, 工程决不是单一学科的理论和知识的运用, 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实践过程, 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特点, 只要看一只简单的电子手表或一艘复杂的载人航天飞船就可得知, 虽然其大小、价值差异极大, 却都包含有力学、材料学、机械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的集成。
工程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工程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工程哲学的概念工程哲学是对工程实践和工程活动进行哲学思考的学科。
它关注工程的本质、方法和价值,探讨工程与技术、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关系,以及工程活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工程哲学旨在提升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的品质和水平,引导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反思,从而推动工程活动朝着更加科学、可持续和人文的方向发展。
二、工程哲学的基本原理1. 整体观念工程哲学强调“系统思维”,要求工程师将工程活动看作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工程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工程活动对整个社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在工程实践中,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系统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以确保工程实践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2. 可持续发展工程哲学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工程活动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当代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利益。
工程师在进行工程实践时,需要注意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循环经济,实现工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3. 人文关怀工程哲学关注人文价值和社会责任,提倡关注工程活动对社会、文化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工程师应当在进行工程实践时,充分考虑人类的需求和利益,关注工程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力求使工程成果造福人类。
4. 创新精神工程哲学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要求工程师抛弃陈旧的观念和传统的做法,勇于探索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不断提高工程活动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三、工程哲学的方法1. 批判性思维工程哲学倡导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进行批判性思维,即对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发现问题的潜在影响和可能解决的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 集体讨论工程哲学倡导在工程实践中进行集体讨论,充分发挥不同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协同思考和解决工程活动中的难题和矛盾,达到共同的理解和共识。
工程哲学知识讲解
工程哲学工程的五大特征工程是现代文明、社会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工程决策、工程管理、工程技术、工程伦理、工程教育等等,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界、学术界,尤其是政府部门日益关注的焦点和核心问题。
工程决策(特别是重大工程决策)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地方和地区的发展,而且会对全局发生影响,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甚至影响人类的未来和命运。
现实的需要和形势的需要都向我们提出了把工程问题提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的要求,要求对已有的工程进行理性的反思,要求对工程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探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者和工程师应该担负的责任,意义重大而深远。
工程的定位和特征提出工程哲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工程?这是我们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工程哲学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点”和出发点。
首先,我们应当对工程作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广义的工程是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看作是工程,包括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如:211工程、“五个一”工程、安居工程、希望工程、引智工程、下岗再就业工程等。
狭义的工程是指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原理得以实现的活动,如:“三峡建设工程”、“神五”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工程哲学中所探讨的工程,按照我的理解,是指狭义的工程。
要对工程进行“定位”,有两个方面是很重要的。
一个方面是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角度所界定的工程:科学是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科学是发现自然规律,讲求真善美,追求真理;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技术是发明方法,讲求巧,追求诀窍;工程是以建造为核心的人类活动,工程是按照社会需要设计造物,构筑与协调运行,讲求价值,追求一定边界条件下的优化。
另一个方面是从工程与生产、实践的相互关系中所界定的工程:工程就是包含了设计和制造活动在内的生产实践活动。
定位工程,还有第三个方面—把前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的更大的“尺度”,这是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的“链条”和“网络”中来认识工程和把握工程的定位。
工程哲学的认识
工程哲学的认识工程哲学是关于工程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研究,它强调的是工程实践中的价值观、原则和方法。
工程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同时也涉及到技术、经济、管理和伦理等多个领域。
工程哲学的认识对于工程实践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工程哲学的认识强调的是实用主义的精神。
在工程实践中,实用主义是最基本的原则。
它强调的是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际效果的达到。
工程师在面对问题时,要注重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优化。
实用主义的精神使得工程实践得以不断进步,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工程哲学的认识追求的是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在现代社会中,技术和科技的发展对于工程实践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科技知识,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推动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工程哲学的认识使得工程师具备了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能够不断推动工程实践的进步。
工程哲学的认识注重的是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
在工程实践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到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需要关注到的是工程对于社会、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工程哲学的认识使得工程师具备了社会责任感和伦理意识,能够在工程实践中注重环境保护、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视使得工程实践能够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工程哲学的认识还包括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工程实践中,很少有工程师能够独自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而多数情况下需要与其他工程师和专业人员进行合作。
工程哲学的认识使得工程师能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得工程实践能够更加高效和协调,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保障。
工程哲学的认识对于工程实践非常重要。
它强调了实用主义的精神、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工程哲学的认识使得工程师具备了全面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能够更好地应对工程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工程哲学的认识
工程哲学的认识
工程哲学是研究工程的本质、原则和方法的哲学分支。
它涉及到工程实践的基本理念、价值观以及对于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反思。
工程哲学探讨了工程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工程活动中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工程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技术决策的自由和全面性。
它强调技术决策的复杂性,包括技术选择、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工程哲学关注技术决策的背后的价值观和原则,以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工程哲学也强调工程活动的社会维度。
它认识到工程是一个社会实践,工程师应该关注他们的技术和创新对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工程哲学倡导工程师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以促进公平、可持续和人文的发展。
此外,工程哲学也涉及到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的讨论。
工程师在工作中面临着众多的伦理挑战,如安全风险、环境保护、隐私权和公平竞争等。
工程哲学鼓励工程师遵循道德准则,考虑他们的决策对各方的影响,并努力解决道德和伦理困境。
总之,工程哲学是对工程实践的哲学思考和反思,旨在促进工程师对工程活动的深入理解,并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追求技术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哲学:架起哲学和工程间的学术桥梁
工程哲学:架起哲学和工程间的学术桥梁工程哲学以改造世界的具体构建过程的工程活动为整体研究对象,是一个新的哲学分支。
记者了解到,目前,从事工程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既有从工程实践走向哲学反思的工程师,也有社会科学工作者。
他们的研究新颖而广泛,无论是对当代重大工程建设实践的哲学思考,还是对工程、工程思维相关的一般抽象问题的理论性探索,都能发现许多可供研究的素材,是现代哲学研究一个重要的学科发展方向。
对重大工程实践展开哲学思考工程活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
许多世界级重大工程在我们身边展开,切切实实、点点滴滴地改变着我们的视野和周边环境,并吸引了全球目光的关注。
因此,对这些人类重大实践展开研究和理论思考,不但是中国学者的学术责任,也是获得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术机遇。
记者从日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的第六次全国工程哲学学术会议了解到,大会讨论的内容和学者提交的论文涉及广泛,包括嫦娥探月工程、神舟飞船工程、“蛟龙号”潜水工程等公众和学界关心的热点,覆盖航空航天、船舶、铁道、水利水电、核工程等领域,涉及工程与哲学、工程哲理、社会与文化、大科学与大工程等学术问题。
中国当下的建设事业为学者提供了大量的现实资源和研究方向。
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王礼恒是我国导弹动力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他率领的团队对神舟飞船工程展开哲学分析,以工程创新为主线,从工程哲学的角度进行审视、思考和研究,开始对若干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主任段伟文从实践出发,对中国航天研制活动的认识论展开了研究,他认为,航天研制活动既是科学探索,也是工程实践,其基本认知方式是科学分析与试验模拟的结合。
在航天事业中,成功的关键是消除故障,消除故障的前提是发现故障和认识故障。
为了克服失败追求成功,航天人在千方百计地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摸索出了“双想”、“双面放大镜”、“归零双五条”等认知和排除故障的行之有效的认知方法论。
工程技术哲学
1、简述亚里士多德将关于知识的分类。
所有科学都称为广义的哲学,哲学又分类为:理论科学,包括物理学、数学和形而上学;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制作科学,包括制造工艺在内的一切艺术。
三大学科中,理论之学最明确,制作之学最不完整,实践之学范围最不清楚。
A在《论题》篇中,亚里士多德以知识的目的为依据,将所有知识分成三类: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是“理论知识”;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实践知识”;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制作知识”。
在《形而上学》中,他又分别以知识的对象为和知识的性质为依据,将上述三类知识作了更具体的区分。
1)理论知识:以对象的不同再分为三种:研究运动而又可分离存在东西的是物理学;研究不运动但也不分离存在东西的是数学;研究不运动又可分离存在东西的是第一哲学,亦即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
2)实践知识: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等;制作知识:包括生产技术、技艺;艺术品的制作等。
2简述“哥白尼革命”。
首先对“哥白尼革命”这一术语下一个定义。
即使在描述的意义上说,这个术语的应用也是含糊不清的。
人们经常把它解释为“一般公众”对于我们行星系的中心是太阳而非地球这一信念的接受,但无论哥白尼还是牛顿都不坚持这一信念。
无论如何,由一种流行的信念转向它种信念,并不属于科学史本身的范围。
让我们暂时不管各种信念及心理状态,而只考虑陈述及其客观的(即弗雷格和波普尔意义上的“第三世界”的)内容。
尤其是,让我们把哥白尼革命看成这样一种假说,即地球绕太阳运转,而不是太阳绕地球运转,或更确切地说,行星运动的固定参考系是固定的恒星,而不是地球。
这种解释主要被那些认为孤立的假说(而不是研究纲领或“范式”)是恰当的评价单位的人所持有。
让我们依次看看这一方法的不同说法,并指出这些说法是如何失败的。
康德哲学是一个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以往的哲学都是关注外在于人的世界本体,而从康德开始,已经注意到要考察外部世界,首先要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也就是人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理性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文艺复兴经验向理性的过渡及工程哲学的兴起
文艺复兴经验向理性的过渡及工程哲学的兴起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代表着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在这一时期,人们从宗教和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重视理性和人的自身价值,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在文艺复兴时期,经验向理性的过渡和工程哲学的兴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经验向理性的过渡及工程哲学的兴起,并分析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
文艺复兴是从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人们逐渐开始超越宗教教条的束缚,积极探索并崇尚人文主义,强调追求理性和知识,非常重视经验和实证。
这种由经验向理性的过渡,对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经验向理性的过渡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弃绝了以往的神秘观念和宗教迷信。
他们追求事实和真理,注重实验和观察,推动了科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播。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了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现象,开创了现代天文学;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推动了宇宙观念的转变。
这些成果都离不开文艺复兴时期经验向理性的过渡,赋予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更深刻的认识。
文艺复兴时期的经验向理性的过渡也对人文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们开始对古代的经典著作进行研究和传承,强调人文精神和个体价值,推动了人文学科的繁荣。
在这一时期,许多重要的文艺复兴学者如培根、蒙田等开始进行独立思考,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人的价值。
他们的作品通常反映了人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尊严,对人类社会的自我认同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经验向理性的过渡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推动了科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促进了工程技术的发展,繁荣了人文学科,赋予了人类对自然界、社会以及自我更深刻的认识。
而在这一过程中,工程哲学的兴起更是推动了人类对于技术与社会关系的重新思考。
工程哲学是指工程技术活动所固有的哲学问题,也是研究工程技术思维模式、认识规律及其应用的哲学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亚里士多德将关于知识的分类。
所有科学都称为广义的哲学,哲学又分类为:理论科学,包括物理学、数学和形而上学;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制作科学,包括制造工艺在内的一切艺术。
三大学科中,理论之学最明确,制作之学最不完整,实践之学范围最不清楚。
A在《论题》篇中,亚里士多德以知识的目的为依据,将所有知识分成三类: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是“理论知识”;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实践知识”;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制作知识”。
在《形而上学》中,他又分别以知识的对象为和知识的性质为依据,将上述三类知识作了更具体的区分。
1)理论知识:以对象的不同再分为三种:研究运动而又可分离存在东西的是物理学;研究不运动但也不分离存在东西的是数学;研究不运动又可分离存在东西的是第一哲学,亦即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
2)实践知识: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等;制作知识:包括生产技术、技艺;艺术品的制作等。
2简述“哥白尼革命”。
首先对“哥白尼革命”这一术语下一个定义。
即使在描述的意义上说,这个术语的应用也是含糊不清的。
人们经常把它解释为“一般公众”对于我们行星系的中心是太阳而非地球这一信念的接受,但无论哥白尼还是牛顿都不坚持这一信念。
无论如何,由一种流行的信念转向它种信念,并不属于科学史本身的范围。
让我们暂时不管各种信念及心理状态,而只考虑陈述及其客观的(即弗雷格和波普尔意义上的“第三世界”的)内容。
尤其是,让我们把哥白尼革命看成这样一种假说,即地球绕太阳运转,而不是太阳绕地球运转,或更确切地说,行星运动的固定参考系是固定的恒星,而不是地球。
这种解释主要被那些认为孤立的假说(而不是研究纲领或“范式”)是恰当的评价单位的人所持有。
让我们依次看看这一方法的不同说法,并指出这些说法是如何失败的。
康德哲学是一个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以往的哲学都是关注外在于人的世界本体,而从康德开始,已经注意到要考察外部世界,首先要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也就是人能认识什么,不能认识什么,理性的界限在什么地方。
这个转向和哥白尼阐发日心说有相似之处,哥白尼发现以地球为中心观察宇宙有许多情况很难解释,他假设了以太阳为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然后再观察宇宙,结果获得了成功。
这就是康德哲学的“哥白尼革命”。
4、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近代工程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近代工程技术:蒸汽机、铁路工程、机械工程。
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5、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近代工程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电动机,发电机。
其中出现的近代工业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发明,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1).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研制成功.(2)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3)德国人西门子制成第一辆有轨电车(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制成三轮汽车.(5)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6)有线电报,有线电话的发明成功.(7)意大利马可尼制造出无线电通讯设备,并于1899年在英国向法国发报成功。
6.简述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现代工程技术第三次工业革命响应了科学革命的结果,以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微观物理学中得量子力学为先导,先后出现了生物技术、微电技术、网络技术、无线电技术、原子能技术、纳米技术、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从此工程技术从地面扩大到空间,从非生物界扩展到生物界。
生物技术、微电技术、网络技术、核技术、无线电技术纳米材料技术等,重大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无线通信网络工程核电工程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二十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出现以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这次技术革命的内容比前两次技术革命更为丰富,影响更为深远。
它还包括自动控制、遥感、激光以及合成材料等技术,同时又产生了新型的综合性的基础理论一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等。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而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注:三次工业革命比较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7.简述生态文明中工程技术的特征。
1)不是某一单一的、范围涵盖人类全部技术(三种基本形态:实物、知识、活动(技艺,技能))2)是动态的3)多层次性从社会的多层次考虑:1.产业规划2.企业经营3.工程技术生态4)多元性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与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
观念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尊重自然。
行为方面:工程技术采用中间技术和适宜技术、强调生态伦理,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技术,追求低能耗、循环利用、零排放。
强调协调与自然之间关系。
另一方面,工程技术复杂化,不仅要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循环利用。
与自然协调,坐到经济性、生态可持续性。
还要和文化协调,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8.简述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视域下的工程观。
新的工程观,即工程三元论:科学、技术、工程。
科学是以规律为目标,以发现为核心,构成关于自然的描述性知识;技术是以规则为目标,以发明为核心,强调如何应对与创造;工程是以人工物为目标,以建造为核心,以事物为本身,不是创造技术,而是具有综合性、建造性的,强调如何创造某种具有结构和功能的人工物。
9、试论科学、技术、工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由于汉语使用中将词语缩略的习惯,现在人们将“科学技术”往往简化为“科技”一词,而不注意科学与技术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有必要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概念加以定义,以求得正确的认识。
(1) 科学,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现象、物质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系统理论知识。
科学理论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要逻辑严谨,没有矛盾,能够指导实践。
它由已知的观测和实验事实总结而来,又必须具有预测的能力,能够在其适用的范围内预测可能发生的新现象,并通过科学实验验证其预测。
预测与验证是确立一个新理论和其适用范围时必须采用的方法。
科学还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处世的科学精神。
因此,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美学等同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2) 技术,是在科学的指导下,通过总结实践的经验而得到,在生产过程和其他实践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从设计、装备、方法、规范到管理等各方面的系统知识。
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类对技术,也就是“怎么做?”不断积累了经验。
几千年前,在农业、医疗、建筑、陶瓷、金属冶炼等方面就已经发展了高度的技能。
技术直接指导生产、服务生产,是现实的生产力,也是一种商品。
简言之,一切能够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获得市场承认,推动市场发展的知识都可以称为技术。
科学产生技术,技术推动科学,二者相互促进,密切相关。
(3) 工程,是人类有组织地综合运用多门科学技术进行的大规模改造世界的活动,它除了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成本和质量,做到经济、实用、美观,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以避免污染。
它的成功有赖于多种科学技术的综合集成和科学的管理。
10.简述“荷兰学派”关于技术人工物“物理结构”与“意向功能”双重属性的分析。
代尔夫特大学的克洛斯教授对人工物提出“技术人工物”,认为包含两方面意义:技术人工物双重性:a.物理性: 展现人工物的物理结构b.意向性:意向功能(满足意向性需求)通过设计寻找该结构,产生某种意向性功能,而满足某种功能。
传统物理讲的都是自然之物,是客观的,与人的喜怒无关。
荷兰学派将此产生的功能与人的意向联系起来,把自然之物置于人的欲求之中,人通过设计制造使其产生人想要的来:1人工物同时具有物理结构和意向性功能。
2当物理结构与人类意向性的功能需求联系起来就不再是自然物。
3同一结构可能产生多个功能,不管是意向性的和非意向性的,同一功能可以由多个结构来满足。
设计情境下结构对于用户来说是黑箱化的。
而结构对于设计者而言是预选设计的,是否能满足用户需求则是黑箱化的。
这一概念用来研究技术人工物与使用对象的关系并基本分为符号学、物品知觉感觉、文化多样性三个层次。
11 试分析工程的行动结构决策行动工程共同体设计行为实施行为人工物用户评价行为情境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2、试分析工程共同体的复杂构成。
工程共同体作为工程活动的实施者、行动者,他有着复杂的构成:包括决策者、投资人、企业家、管理者、工程家、工程师、科学家、技术人员、设计师、监理师、经济师、会计师、工人等等。
他们必须围绕着某个共同的目标,彼此协调、互相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行动整体,才能完成复杂的现代化工程。
13、简述分析技术知识的本质特征。
工程技术作为改造自然的中介力量,是把人工物的设计、制造以及活动运行组织起来的实践活动,既是方法、手段,又是知识、技能。
工程技术发明、设计、实施过程与科学认识一样,也是知识生产过程,只是它的知识内容是人工造物、改造世界提供可靠、可行的方式、方法,是与人工制造物的构建相关联的知识形式,是有自身的规律、性质好的独立知识体系。
它的特征有:1.工程技术知识结构具有二重性,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且两者可以相互转化2.工程技术知识解释作用有二重性,有功能解释与结构解释之分,且两者具有不同的作用3.工程技术知识有路径的依赖性4.工程技术知识有更新的渐进性14、试分析工程知识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讲,工程知识是中介性、情境性的实践知识。
技术知识的建构不是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它仅是实现工程目的的中介手段,工程开展的地域性与情景性,决定了工程知识的情景性与现场发生性,主要表现为:1)现场发生性;2)主体间性;3)境域约束性;4)随机的变异性。
从内容上讲,至少应包含四个方面:1)决策的知识;2)设计的知识;3)实施、操作的知识;4)评价的知识.从知识的性质上讲,是众多种类知识的综合集成。
.从形式上讲,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相比较,是更难于形式化、体系化的零散知识。
3.从知识的性质上讲,是众多种类知识的综合集成。
4.从形式上讲,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相比较,是更难于形式化、体系化的零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