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考题
中国古哲学思考题
辨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在《论语•子路》里说的这句话常被人引述。
但是,对这句话具体涵义的理解常有许多不同,甚至存在一些曲解,有必要进行一番辨析。
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要是从表达个人见解方面讲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
大体上可以表述为:“君子尽管不苟同他人的观点,但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小人尽管附和、盲从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然而,一些人在谈及某些具体问题而加以引述时,却出现了某种过度阐释甚至明显曲解的情况。
曲解之一,对“不同”的性质不加区分,似乎无论什么样的“不同”都不影响保持“和”的关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如何由异质的“不同”而致“和”,才是需要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曲解之二,似乎“和”是不需要原则的。
孔子所说的“和”,是在遵循礼制基础上的协调,是有原则的。
做人须有原则,须明辨是非,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也适用于对“和”的把握,他曾指责乡愿为“德之贼也”。
“和”诚可贵,但不能没有原则。
曲解之三,有意无意地把“同”与“和”对立起来。
“同”是“和”的必要条件之一。
就人际关系而言,如果毫无共同之处可言,要达到“和”是很难的。
孔子所反对的“同”,仅仅是指那种无原则的、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
因此,将“同”与“和”简单对立起来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孔子所讲的“和而不同”,本有其使用范围与特定涵义,但许多人不把同质的“差异”与异质的“不同”加以区别,使人不能正视矛盾,影响问题的解决。
更有甚者,一些人随心所欲地引用“和而不同”来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似乎一宣称“和而不同”就可以不受任何公理、道义的约束了,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实际上是对孔子这句话的曲解。
辨析“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哲学考研复习:社会结构论部分训练思考题
社会结构论部分训练思考题一、简答题与参考答案1.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答:(1)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
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
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
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第一,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反作用。
它们给物质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方向、政治制度的保证和智力技术的支持。
这三个文明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
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2.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作用的性质。
答:(1)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等。
(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第一,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生产资料的来源。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三类: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第二,地理环境给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特色。
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可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的发展。
(3)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因为:第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地理环境相同的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可能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又可能相同,这说明地理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与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思考题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思考题篇一: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的思考题如下:1. 什么是中国古典哲学?它的历史和发展如何?2. 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 中国古典哲学中有哪些著名的著作?这些著作的主要思想和内容是什么?4. 这些著作是如何被翻译和传播的?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中的影响如何?5.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阴阳五行”等,在当今的世界中有何应用?6. 中国古典哲学对于人类的认识、道德、伦理等方面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中体现?7.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如“道德经”、“易经”等,是否已经被当代哲学家和学者所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在当今的世界中是否仍然具有重要性?8. 中国古典哲学对于当代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何启示和贡献?。
篇二: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思考题:1. 什么是中国古典哲学?它的历史和发展是怎样的?2. 中国古典哲学中有哪些著名的思想家和著作?这些思想家和著作代表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哪些特点和思想?3. 中国古典哲学中有哪些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如“道”、“德”、“仁”、“义”、“礼”等?这些理论和概念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4. 中国古典哲学中有哪些重要的实践和方法,如“太极”、“八卦”、“五行”、“易经”、“老子”、“孔子”等?这些实践和方法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5. 中国古典哲学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示和影响?这些启示和影响是什么?正文: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体系庞大、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过汉代以后的总结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四大学派”: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
其中,儒家思想以“仁爱”、“礼仪”为核心,道家思想以“自然”、“无为”为核心,墨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法家思想以“法治”、“奖惩”为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一、理解说明:1、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16分)答:(1)马克思这里是说他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其主要的缺点是脱离实践,把对象仅作为外在于人的实践的对象来理解,这实际上丢掉了人认识对象的基础和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完全被动地来感性直观外在的对象,而不能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对象。
(6分)脱离实践的所谓人的感性并不是现实的人的感性,只能是动物本能的感性,而人在其实践中所形成的感性则是可以上升至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能动地发挥指导作用的一种认识活动。
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他对于对象的认识并科学地理解这种认识活动。
(4分)唯心主义虽然看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但由于其根本不理解这种能动作用只有在实践中才是现实可能的,于是便脱离实践把意识抽象地理解和夸大为一种外在于人和人的实践、无所不能的能动主体或实体。
这说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弊端都在于脱离实践、脱离实际,仅凭头脑的想象和观念来理解说明世界和认识对象。
(6分)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12分)答:这段话的大意是:(1)人的思维和认识是否是反映对象实际的客观真理,不能靠认识和理论自身的说明来证明,因为理论本身无法说明这个问题。
从理论到理论,从观念到观念,从抽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正是一切思辨哲学的本质特征。
(6分)(2)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他关于世界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与他所实践和反映的对象相对照,不断地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认识,从而使认识越来越符合客观实际,并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体现其主客观统一、相互转化的客观现实性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荀子中国哲学课后思考题
荀子中国哲学课后思考题
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荀子的思想主要关注人性、政治、道德等方面的问题,他通过对人性的探讨,提出了自利和共利的观点,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教育和礼仪的规范才能使人们追求共利而抑制自利的冲动。
对于荀子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人性的本恶观点: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们天生就具有自私自利的本能。
这一观点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可以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受到本性驱动还是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更大?人们是否真的天生自私自利,还是这种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2. 教育的作用:荀子认为,通过教育和礼仪的规范,可以使人们抑制自利的冲动,追求共利。
我们可以思考,教育在人性塑造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现代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 政治的理论:荀子强调了君主的权力和统治的合法性。
他主张君主应该通过明确的权力和惩罚来维护社会秩序。
我们可以思考,荀子的这一政治理论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依然适用?现代社会中的政府应
该如何行使权力才能实现社会秩序和公正?
4. 礼仪的意义:荀子认为,礼仪的规范可以让人们知道如何行为,
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
我们可以思考,现代社会中的礼仪是否依然重要?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如何平衡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之间的差异?
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荀子的思想,同时也可以将其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和联系。
荀子的思想虽然产生于古代,但其中的一些观点和原则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现代社会和人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考题
关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思考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思考题一、哲学批判的基本思想。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1、哲学2、物质3、运动4、时空5、意识6、规律7、联系8、系统9、发展10、矛盾11、度12、辨证否定13、实践14、真理15、生产力16、国家17、社会意识18、阶级19、交往20、人的本质二、辨析题。
1、哲学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总汇。
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4、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5、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7、发展的实质就是新陈代谢。
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9、事物的质和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10、否定的实质就是对事物的消灭和发展的结束。
11、时间先后相继的联系就是事物的因果联系。
12、假象就是错觉。
13、反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摹写。
14、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15、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因此,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决定力量。
16、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17、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矛盾。
18、社会改革就是社会革命。
19、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20、社会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三、简述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起了哲学的革命变革?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建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意识的本质及其作用是什么?4、为什么说新生事物不可战胜?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6、什么是度?掌握事物的度有什么重要意义?7、辨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分歧是什么?8、什么是实践?它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是什么?9、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0、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实事求是包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什么?12、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3、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14、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什么?1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16、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17、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8、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9、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什么是人的价值?它的实现途径是什么?四、论述题。
马原思考题
1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哲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具体科学的综合,哲学思考的是一般性的问题,关于世界本原和物质存在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物质与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 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可知论、不可知论A、一元论指的是世界是由“物质”或“意识”其中一个所决定的,B、二元论指的是世界是由“物质”和“意识”共同决定的。
C、可知论指承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和能力。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D、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是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何在?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坚持物质对意识具有根源性、决定性,又坚持意识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别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因此意识是物质依赖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意识的认识上区别于形形色色的旧哲学。
4 如何理解物质与运动,物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关系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考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考题一、导论Q1:什么是哲学及其基本问题?哲学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形态,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基本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亦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以及如何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Q2: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解:1.从认知状态上说,物质具有客观性,所有主体对它认定一致。
2.物质有实在性,即质的确定性,不是瞬息万变而是一贯的存在,所以不依赖与人的感觉而存在。
3.物质具有感觉确定性,即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这种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原则,坚持了能动的反映,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二、实践与世界Q1:什么是实践?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的第一层含义,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的活动。
实践把人的本质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世界。
同时实践是人自由自在的活动,人能够利用客观规律,实践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共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
实践的第二层含义,指实践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
Q2: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人是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所以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而实践活动不断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人的意识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的肉体组织中发展出了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能力,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答案
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答案西方哲学史复思考题第一章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米力都学派的代表人物XXX第一次以哲学的方式表述了关于本原的思想,通过观察“水”这“有定形”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
XXX作为他的学生则反对其老师的做法,他认为任何单一的自然物均不可成为万物的本原,只有各种无定形之物所构成的原始混沌体,才是万物的本原。
“无定形”作为一种原始混沌体,包含着一些对立的东西于自身之中,这些对立物就是冷与热、干与湿、由于它们的作用,从原始混沌的“无定形”中分离出万事万物。
他认为事物的产生不是由于某种基本元素(如水)的转化,而是由于永恒的运动吧对立物从“无定形”中分离出来;而XXX他认为气本身具有无定形的属性,正是它的聚散离合构成了宇宙万物,这是对XXX和XXX思想的一种综合,XXX的“气本原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物质与精神未分化的思想。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因为它培养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倾向,即通过抽象思维而非感官知觉所把握到的对象当做了最真实的东西,当做了先于和高于具体存在物的本质,由此发展出从XXX一直到XXX的种种“本质先于存在”和“本质决定存在”的形而上学体。
它不再把“本质”、“原则”、“绝对”等理解为一种物质性的东西,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思想范畴,“本质被描述为非感性的东西,于是一种与感性、与旧观念完全不同的东西被提升和说成本体和真实的存在”,从而“形成了实在论哲学到理智哲学的过渡。
”3、说明XXX哲学中火与XXX的关系。
XXX把万物的本原规定为“火”,他认为或是变化无常的,始终处于不断转化的过程中,但其“分寸”、“次序”、“周期”、“必然性”等却是永恒不变的,是世界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
而这种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又被他表述为“逻各斯”。
XXX不是外加于火的,而是火本身固有的尺度,它规定和制约着火与万物之间的流变转化,而后者又反过来显示出XXX的永恒不变性。
中国哲学史思考题
“中国哲学史”思考题说明这些思考题,主要是供同学们在课后进一步消化、理解、把握教师课堂讲授内容所出的。
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这些题目,结合教师课上讲授,自己再认真学习教材及进一步阅读文献,作出自己的思考。
一、先秦哲学1.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2.孔子讲的“仁”具有怎样的哲学内涵?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何贡献?3.《老子》的“道”具有怎样的形上意义?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何贡献?4.《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含义何在?5.怎样理解“儒道互补”的中国文化格局?6.墨子的“兼爱”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有什么当代价值?7.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异同是什么?8.应怎样看待庄子的自由思想?9.荀子对天人关系问题作了怎样的说明?10.韩非对“法”、“术”、“势”的关系作了怎样的理解?他的这一思想的意义何在?二、汉唐哲学1.如何评价董仲舒对儒学发展的影响?2.王充是如何以理性主义来批判神秘主义的?他的思想有何积极意义?又有何局限性?3.谈谈郭象的独化论思想?如何理解“得意忘言”?4.禅宗是如何将佛教哲学彻底中国化的?其意义何在?5.韩愈的道统论的内涵及其意义是什么?6.唐代儒学复兴对于中国哲学发展的意义何在?三、宋明哲学1.道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条件是什么?2.张载是怎样说明“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其意义何在?3.二程是怎样论说“理”与“心”、“性”、“仁”的关系的?有何意义?4.朱熹是怎样阐发“理一分殊”的?有何意义?5.简述鹅湖之会的内容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6.陈亮、叶适的功利之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应当如何看待他们的思想?7.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各自的内涵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他的这些思想有什么意义?四、明清哲学1.试论李贽的“童心”说。
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哪些批判?在限制君主权力方面提出了怎样的构想?他的这些思想有何重要意义与历史影响?3.解释方以智的“质测”与“通几”,并论述二者的关系。
西方哲学简史名词解释及思考题答案
唯名论:强调个别;主张王权至上;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代表着进步的力量代表人物:洛色林、阿伯拉尔实在论:强调一般;主张教权至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了保守落后的势力代表安瑟伦唯名论的观点: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温和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唯实论论的观点: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极端的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温和派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唯名论唯实论斗争的焦点: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实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2、唯名论和实在论斗争的实质是什么1以教皇为代表的天主教会和以国王为代表的世俗地主阶级教会之外的地主内部之间的斗争..实在论:教权至上;唯名论:王权至上2唯名论和实在论的斗争;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在中世纪条件下的特殊表现..此外无论是唯名论还是实在论;都是把上帝看作是宇宙的创造者和支配者;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唯名主义..经验论: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是经验论的鼻祖..过分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培根认为我们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不仅是知识的源泉;而且是完全可靠的..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是欧洲大陆唯理论的创始人;他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和可靠性;笛卡尔认为理性直观最根本最可靠;通过理性直观;可以获得一些简单明了具有真理性的观念..经验哲学:经院哲学----一种宗教哲学;对基督教的教条进行系统化、理论化;是中世纪的基本的哲学形态;它是在天主教的学校里讲授的;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哲学;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具有三大特征:1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充当神学的婢女2盲目崇拜权威;坚持神学教条主义3热衷于烦琐论证;搞形式主义..奥康的剃刀:奥康剃刀----指奥康从唯名论的立场出发;发对托马斯阿奎那解释事物的烦琐方法;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加实体”必须像用快刀子剃头那样;把那些人为加在身上的烦琐而无用的东西剃掉;以直接认识个别事物;叫做奥康剃刀;或者叫思维经济原则..单子:是莱布尼茨提出的;是指具有能动性和异质性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是宇宙万物的真正本原.单子的特征是:1单子是“没有部分”的;是“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2单子没有广延;不是物质实体..3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只能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地产生或消灭.. 4单子不受外部影响;每个单子“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口”..单子之间的关系是由上帝安排的;叫“前定的和谐”..5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6.我思故我在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但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是无可怀疑的;在怀疑就是在思想;而思想必须有思想主体也就是自我的存在;这是确定无疑的;因此断定我思故我在;我是纯粹的精神实体把自我理性摆在主要位置同神学权威对立起来;对骑士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和一般哲学主体性原则有重要意义..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他们存在在于被感知;感知他们的是能动的实体;心灵..心灵所感知的只是观念;出了观念不可能有任何独立于人心的东西存在;这一命题表达了主题能性思维否认对象的客观物质性..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康德规定为“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接受表象的能力..即指接受物自体的刺激而产生知识的能力由这种能力所产生的知识;康德称为感性直观;感性直观是由物自体的作用引起的知性-----在康德那里;知性是一种先天的思维能力;是对感性对象进行管理、加工;以形成科学知识的能力..理性----康德认为理性是从知性发展而来的最高级的认识能力;是把相对的知识系统化为绝对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哲学思维的能力感性康德感性是指主体自我借助于感性经验而形成的感性直观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验直观;一是纯直观..前者是后天的质料;后者是先天的形式..感性的先天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感性与感觉经验结合后形成数学知识..知性康德知性是指主体自我对感性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先天认识能力..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是知性纯概念;即“范畴”..用这些范畴把感性知识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成为知识..知性与感觉经验结合形成自然科学知识..理性康德理性指在经验中无法达到的知识的完备性和无条件性;即要求认识世界、灵魂和上帝的认识能力..理性是认识的最高阶段;要求认识自在之物本身;获得关于世界的绝对认识;即理念..但是理性自身没有先天形式;只能借用知性范畴..但用认识有限对象的知性范畴去把握无限对象;理性必然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此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二律背反----指当理性企图借助知识的范畴去认识世界的时候;就会和认识灵魂;上帝一样陷入不可自拔的自相矛盾之中;导致关于世界的正面和反面的论题都可以从理论上得到同等程度的证明;康德称为二律背反;也叫自相冲突..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爱尔维修社会历史观的根本观点;把感觉主义运用到社会生活中 ;认为人的治理是天然平等的;人的本性也无善恶之分也且都是后天获得的;是由教育和环境造成的;环境是指法律和政治环境;法律的好坏有人的理性决定;陷入恶性循环;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要求改变显存法律现状的愿望;但是从意识形态里寻找社会发展因素的做法是片面的..人是机器拉美特利拉美特利称“人是机器..拉美特利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在物理学中所阐述的物质是唯一的实体;是存在和认识的唯一根据的观点;他肯定在整个宇宙里;只有一种实体;即物质实体..一切事物;包括能思维的人在内;都是物质实体的产物和表现形式..具有广延和运动的物质实体是一切自然现象的基础..他把广延看作物质的主要属性;把物质内部固有的使物质运动的动力看作是物质的第二种主要属性;是一切运动规律的直接原因..但是;他所说的运动仍然只是机械运动;他只用机械唯物论观点解释一切现象;认为不仅动物是机器;而且人也是一种机器;不过是更为“聪明的机器”罢了..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是人这种机器比动物这种机器“多几个齿轮”;“多几个弹簧罢了”..他完全否认人和动物的质的差别;否认了人的社会性;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在解决物质和精神、身体和灵魂的关系问题时;他利用丰富的医学知识;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人的精神状态对人的有机体的依赖关系..白板说:是洛克提出的;指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块白板;既没有任何知识;也没有任何观念;我们的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来源于感觉经验..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心灵像我们所说的那样;是一张白纸;上边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那么;心灵中的观念;人的理性和知识的全部材料是从哪里来的呢他说:“我用一句话来答复这个问题:是从经验得来的..我们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洛克所讲的心灵像“一张白纸”;亦即人们常说的一块“白板”..奴斯阿那克萨哥拉“奴斯”是阿那克萨哥拉在元素之外设定的能动性的本原;他称之为“奴斯”心灵..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概念;有两个特征:第一;它的外在独立性;“奴斯”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的力量;第二;是它的无形的精神特征;心灵不具有可感性质..二律背反----指当理性企图借助知识的范畴去认识世界的时候;就会和认识灵魂;上帝一样陷入不可自拔的自相矛盾之中;导致关于世界的正面和反面的论题都可以从理论上得到同等程度的证明;康德称为二律背反;也叫自相冲突..经验哲学的基本特征:1以“经验”既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充当神学的婢女..2盲目崇拜权威;坚持神学教条主义..3热衷于烦琐论证;搞形式主义..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哲学的根本分歧答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的根本分歧是:1感觉经验是否可靠经验论者认为如培根认为我们所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不仅是知识的来源;而且是完全可靠的..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经验不可靠..唯理论者如笛卡尔认为认识的源泉在于人的理性本身中;人们由理性本身;即依靠“理性的直观“获得认识..笛卡尔极力贬低感觉经验的作用;指出理性的作用..例如:一座方塔;近看是方的;远看却是圆的;一根直的木棍;插入水中却像是折断的..所以认为各种感官有时是会把错误的;因而过分依赖曾经欺骗我们的事物;也是很鲁莽的..2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真理经验论者主张用归纳法..归纳;指通过对个别事实的归纳;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归纳指通过对个别事实的归纳;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如培根的归纳法分三步;也称三表法;第一步广泛搜集事实第二步用合理的方法整理事实材料第三步归纳唯理论者则主张用演绎法..演绎法指由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方法..笛卡尔认为获得真理途径;首先是通过理性直观的方法;用理性直观的方法去找出那些存在我们心中的清楚明白的观念;再通过演绎推理从已知的推论出未知的..从而推演出一切真实可靠的知识..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简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的一句名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普罗泰格拉的认识论;即认为感觉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运动的产物..感觉是与感知的主体不同的东西;同样;感觉也是与引起的对象不同的东西..因此;感觉实际上是被感知的东西的完全对应的知识;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知识..每个感觉就其发生瞬间来说是真实的;与此同时发生了与事物相联的被代替的内容感觉的内容;但是感觉并不认识事物本身;其结果是每一个人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而是按照呈现在他那一瞬间的感觉去认识事物;按照这种相对论;对于每个人来说;事物就像在他面前表现那样..在此意义上;以一命题表述:人是万物的尺度..简述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德谟克利特的伦理观与自然观向吻合..按照他的自然观;一切都遵循必然性而发生;遵照必然性的生活才是愉快的..这种愉快;他称之为幸福;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幸福;下面是他的一些建议:照顾好自己的灵魂;因为灵魂是人的善恶秉性所在;追求灵魂才是神圣的目标..追求智慧;因为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智慧使人善于思想;善于说活;善于行动..顺应自己的本性;不要做超越自己的事情;只关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过节制的生活;不要追求过多的财富;把精力放在幸福必须的事情上面..做正义和合法的事情;这样才能无所畏惧;无忧无虑;不要内心的谴责..不过;知错而改悔的人能重新获得愉快;这等于挽救了自己的生命..2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述评..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是建立在“逻各斯”思想基础之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同时也是世界秩序和原则..这个永恒不变的原则就是“逻各斯”;它即是火的内在本原..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1转化的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再朝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万物皆变;无物常驻”..2和谐的关系;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共存;产生出和谐..如不同的颜色绘出逼真的肖像..3同一的关系..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如圆周上的终点和起点..4相对的关系: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对立面的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A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这种表达方式称为后来哲学家的一个重要话题..巴门德尼否认了他所表达的变化观;柏拉图认为它只适用于不可靠的感觉对象..亚里士多德则以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否定了它的逻辑可能性..但后人却从中发掘出辩证法的源头..简述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休谟坚持人们只能在经验的范围内研究因果性的问题..他认为在经验中;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观念是从对象间的某种关系得来的..首先;人们看到两个对象之间的接近关系;因此只有在时间上和学问上接近的东西才能相互作用;其次;人们看到两个对象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因先于果;果接续因;接近关系和接续关系是我们形成两个对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但还不能由此提出一个完善的因果性观念;即两个对象之间必须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因为;观念即对象总是特殊的、各别的..我们从经验中最多只能看到两个对象之间的接近或接续关系;但是;我们永远看不到它们中间有任何纽带”;即必然联系;看不到原因中存在着某种必然产生结果的能力..休谟认为;原因和结果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二者之间不可能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人们之所以觉得因果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是因为这种观念是从对象的恒常会合中引出来的;是对象恒常会合在人心中形成的一种习惯..论因果关系休谟的经验主义和不可知论在他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上得到最全面的体现;对因果关系的重视;与他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的认识有关.. 1认为因果观念是这样建立的:我们知觉两个观念在空间相继出现;如果这两个观念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会把先发生的观念称为原因;把后出现的称为结果..2认为因果关系是这样形成的:因果观念久而久之会使我们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时便联想到另一个..这种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联贯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因果关系..3认为因果关系的基础无论在证明知识的范围内;还是在经验知识的范围内;都不能得到解释;即是不可知的..人是万物的尺度1命题的本义: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相对主义把知识归结为感觉;并把感觉等同于个人的感觉..既然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事物;且感觉各不相同;那么;他们必然对事物的存在和本质做出共同判断..进一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和标准;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这些不同认识的优劣是非;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与质料的学说..所谓质料是指现实主义上的实体;即经验世界的运动着的事物;形式是指逻辑意义上的实体;即实体以定义表达的形式..亚里士多德认为经验世界的一切具体实体都有形式和质料;实在和谐在两个方面构成;这种观点后被称作“型论”..根据形式和质料;实在与潜在所占的不同的比重..具体实体被分为由下到上的等级:实体的质料或潜在性越多;则形式或现实性越少;所处的等级也就用越低;反之则处在较高的等级..实体沿着形式或现实性越来越多的方向上升;最后到达没有任何质料或潜在性的纯形式、纯粹的现实性..理念是柏拉图在解释世界普遍性时所使用的一个最高概念..在柏拉图哲学里;他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也即“理念”..“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分离即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每一个理念都是一个普遍的类型..个别事物都以分有或摹仿两种方式趋近“理念”;但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的;最高的“理念”..实体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有两种: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第一实体有不同意义;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呢还是本质呢由于本质由定义表达;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以此调解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伊壁鸠鲁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第一;原子除了有大有小和形状的差别外;还有质量的区别;第二;原子有质量是原子运动的原因;进一步肯定了原子自己运动的观念;第三;伊壁鸠鲁提出了原子运动的偏离说;即客体的偶然性存在..“偏离说”为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找到了理论根据..在认识论上;伊壁鸠鲁坚持以原子论为基础的“形象说”;更加强调感觉的作用...属性斯宾诺莎在斯宾诺莎看来;属性是实体固有的本质特征..无限的实体必然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其中每一个属性都各自表现实体永恒无限的本质..尽管实体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但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属性只有两个;即广延和思维..这两个属性依赖于实体;而不能离开实体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广延和思维是同一实体的两种不同的属性..斯宾诺莎的属性学说是一种心物平行论的观点;即谁也不能决定谁..样态斯宾诺莎样态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学说..斯宾诺莎认为;样式是由实体通过属性派生出来的..实体的思维属性派生出的各种特殊的观念或意义;即表现各种具体的精神活动..认为具体的样式存在着本质与现象、原因和结构、全套与部分、一与多、无限与有限、绝对与抽象以及永恒不变和运动变化等联系与区别..斯宾诺莎在这里触及到了哲学上许多的对立范畴;看到了他们之间的某种联系和关系..又由于他片面强调实体对样式的决定性的一面;就只看到一方决定另一方;而忽略了对立面的彼此影响、相互转化;实际上是把对立的双方割裂开来了...爱尔维修功利主义伦理观述评..爱尔维修把感觉论运用于社会生活;提出了他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在他看来..肉体感受性不仅是认识论的基础;而且也是伦理学的基石..爱尔维修反对那种把道德原则看成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原则具有相对性、可变性..爱尔维修认为;道德观念的相对性、可变性根源于力图增加快乐、避免痛苦的“肉体感受性”;也即所谓的“利益”..人们的利益的不同和变化;决定了人们道德观念的不同和变化;使人们之间在道德上往往发生分歧..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不讲利益;就没有道德可言..超利主义只是一种虚伪的道德说教;祭司们要人们厌弃财富和权力;其目的就是利用人们的厌弃而把利益据为己有..爱尔维修认为作为人类活动的唯一推动力的利益;其根据就是肉体的感受性..所谓的“利益”指的就是人们关于衣食住用行等生活方面的物质要求和对感情、荣誉、权力等的精神追求;归根结底;也就是对肉体上的快乐感受的追求..把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叫做所谓的“自爱”;也即自私、利己;并且认为它是人人共有的、永恒不变的“人性”..爱尔维修的伦理学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矛盾;这就是:一方面肯定道德原则的相对性、可变性;另一方面又认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是永恒不变的..其次;爱尔维修所谓的“自爱”也是历史的产物;无非是利己主义的体现..他把利益归结于某种抽象的、永恒不变地人性的要求;就表明他的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是教会鼓吹的禁欲主义的对立物;它有利于论证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的合理性;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他反复证明传统宗教无助于培养美德;并且是同道德相对立的..他认为;在摧毁了旨在扼杀人的感情、理性和美德的基督教会及一切传统宗教;还必须在道德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真正的宗教;即世界宗教..新宗教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培养美德;引导人们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建立良好的法律;使人们享受一切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的幸福..。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 C )A.科学的世界观 B.自发的世界观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 各门科学的总汇2.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C )A.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起源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问题C.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 )A. 无限与有限的关系B.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 一般同个别的关系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 )A. 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看法B.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C.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D. 是否承认世界的运动发展5.一元论的哲学派别都主张( D )A. 世界统一于物质B. 世界统一于精神C. 世界是运动发展的D.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6.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是( D )A. 自然观和社会观相分裂B. 辩证法和唯物论相分裂C.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裂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 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 )A.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 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 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 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多项选择题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主要是( BDE )A.主观性B.机械性C.片面性D.形而上学性E.不彻底性2、辩证法发展的基本阶段是(BDE )A.思维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自然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E.唯物辩证法3、哲学是(ACD )A.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C.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D.对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E.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CDE )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5、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DE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观念的集合C.理在事先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E.吾心即宇宙6、下列各项主张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的有(BC )A.所有唯心主义哲学B.有些唯心主义哲学C.所有唯物主义哲学D.有些唯物主义哲学E.休谟和康德哲学7、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ABCE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8、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BCDE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B.理在事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9、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有(BDE )A.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B.确立了科学的是实践观C.实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E.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是(ABE )A.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C.创立了唯物主义D.创立了辩证法E.科学地确定了实践范畴在哲学理论中的地位11.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他们分别是( CD )A. 本体论B. 认识论C. 人本主义D. 科学主义E. 理性主义1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出现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DE )A. 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 B.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C. 李大钊的唯物史观D. 毛泽东思想E.邓小平理论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二、单项选择题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 C )A. 物质和运动都是客观的B. 物质和运动只同一个东西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 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础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哲学考研复习:唯物论部分训练思考题
唯物论部分训练思考题一、简答题与参考答案1.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之间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它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二者是有区别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是对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共同特征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它不仅适用于人们已经认识了的物质形态,而且适用于人们尚未认识而今后将被认识的物质形态,不仅适用于自然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
因而它是一般,是共性。
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所揭示的是物质的具体结构和属性,只适用于自然界,不适用于人类社会。
因而是个别,是个性。
(3)二者存在着密切联系。
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要以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及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
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和物质结构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提供了新的科学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又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为指导,靠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答:(1)列宁在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而完整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而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指出了物质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简述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
三个教育哲学的思考题
教育哲学三个专题的具体问题
柏拉图为什么要提出“由大见小”的方法?
柏拉图用语言所塑造的一个人的心灵图像是怎样的画面?
柏拉图提出的培养哲学王的课程体系有什么特点?
柏拉图设置教育课程的人性论依据?
杜威为什么要论“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对立?”
杜威为什么要论“教师的领导者作用”?
杜威为什么要制定“经验的标准”?
杜威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特点的哲学依据?
杜威所论讲课的错误观念的哲学原理?
萨特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
罗杰斯运用“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于学校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当事人”的认识论原理是什么?
罗杰斯的理论运用于大学课堂教学是否必然能实现学生做“学习当事人”?
小学生因完不成作业而“自杀”用萨特的存在论可以作何解释?。
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方哲学史复习思考题填空题1、毕达哥拉斯关于世界本原提出了"〞的命题,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
关于艺术中人体比例,提出了定理。
2、芝诺否认运动的四个悖论是:二分法、、和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3、奥古斯丁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 证明〞。
而安瑟伦提出了上帝存在的"证明〞。
4、阿奎那·托马斯的著名著作是""和""〞。
5、中世纪英国著名的唯名论者,提出了思维经济原则。
认为"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质〞,这被称为"〞。
6、笛卡尔认为人的理性能力是天生就有的,人生下来理性直观的能力,从而获得哲学及科学的最高原则〔畴或公理〕。
这被称为"论〞。
在身心关系问题上,主物质实体的身体具有广延性,心灵实体具有思维性,两者各自独立,互不相干,被称为心身论。
7、英国唯心主义经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8、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家有笛卡尔、和。
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著名著作是"",分析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开展阶段。
他的政治学说社会契约论思想,提出了的理论,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论证。
10、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的哲学是从绝对出发,他的主观唯心主义比康德更彻底。
而林哲学则是从绝对出发,把哲学转向客观唯心主义,为后来的黑格尔哲学打下了根底。
参考答案:1、数是世界的本原、黄金分割;2、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3、知识、本体;4、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5、奥康、奥康剃刀;6、天赋观念论、二元论;7、贝克莱、休谟;8、斯宾诺莎、莱布尼茨;9、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根底、主权在民;10、自我、同一。
1、格拉底在道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的著名命题。
他的概念辩驳的辩证法,被称为"〞。
2、柏拉图提出的"四德说〞,包括、勇敢、节制和等四种德性。
3、伊壁鸠鲁的幸福主义伦理学,提出了幸福生活的目的是"的无病痛和的无纷扰〞。
教育哲学复习思考题
(0284)《教育哲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每空分值为1 分,共30 个小题)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些学派中又以儒、墨为盛,称为。
2.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天人合一、政教统一、、知行一致。
3.在天人之辩中,有不同的主张,概言之不外乎两大类:,天人相分。
4.性善说以为代表。
5.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个等级,从上到下为“圣人之性” 、“中民之性” 、。
6.中国古代的创世说就其主要方面而言,大致有天命史观、圣人史观、、民本史观。
7.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观主要有进化论、退化论、。
8 庶、富、的思想首先由孔子系统地提出。
9.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
10.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包含着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不变调整自身是言行及改进自己的思想观念,达到“君子和而不同”的要求。
11.在中国的古代书籍中,对于“知”字大致有三种涵义:知识;智慧;。
12.的关系,是教学论中的认识论的问题。
13.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特点。
14.重视诗教与的作用,是儒家审美教育的主要特点。
15.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以为主导。
16.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坚持;坚持科学分析态度;立足于现代化的科学态度。
17.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哲学思想。
18.是第一个制定归纳法的哲学家。
19.第一个把进步主义教育和实用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的是。
20.极力主张通过教育改造社会为改造主义奠定基础的是布拉梅尔德。
21.由于要素主义坚持“传统教育”理论的某些论点,因而又被称为“”。
22.与进步主义强调的变是无所不在的观点相反,要求返回到绝对原则。
23.存在主义哲学是现在西方主义思潮的代表,它以研究人的哲学为标榜。
24.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的法国思想家是,他是存在主义哲学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也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思想家。
25.分析哲学是现代西方最流行的哲学流派,包括逻辑实证主义和26.科学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被称为现代西方的三大思潮。
马原哲学思考题及答案整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思考题一、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是什么?内涵:狭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除了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还包括继承者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到来。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什么是哲学?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人生之底蕴的洞察和把握;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它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1.存在与思维何者是第一性。
2.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世界是否可知)。
什么叫哲学的党性原则?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指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即在世界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还是坚持唯心主义。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指的是什么?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三、唯心主义的形式和根源是什么?形式: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根源: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如何?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区别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它不能从总体上把握世界,不具有世界观的作用;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规律,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也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还包括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其内容主要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2、简述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主要流派及观点主要流派主要观点逻辑实证主义以1923年成立的维也纳小组为代表,他们以科学为旗帜,以逻辑为武器,以统一科学为使命,其口号是拼搏,拒斥形而上学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认为理论的真正检验不在于试图证实它,而在于否认它,一种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的可否认性。
一种不能为任何事实所否认的理论是非科学的。
历史主义以库恩为代表,“范式”: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所具有的理论上,方法上共同的信念,这种共同的信念规定了它的共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了共同的发展方向,限制了共同的研究范围,科学研究就是在一定范式的制约之下,从事解题的活动3、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艺术的体系结构以及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一书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论文和札记分成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一篇论文,若干札记,论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取得的重大成就,说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同时论述了十九世纪以来重大科学发现,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为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自然科学与哲学,两篇论文《<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自然科学中的神秘世界》,一篇札记,论述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研究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能在研究中避免麻木性,少走弯路,排除威信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加速研究进程;第三部分辩证法,一篇论文《辩证法》一篇札记《辩证法》,论述了辩证法的科学体系,说明辩证法是客观的,是由三大规律,五大范畴构成的;第四部分物质运动形式,一篇论文《物质运动形式》一篇札记《运动基本形式科学分类》,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解释了物质运动同时间,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说明科学分类是以对象运动形式为依据的;第五部分各门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或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四篇论文,五篇札记,论述了各门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第六部分,劳动创造了人,一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化中的作用》,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了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有:元素论:探讨物质组成,主要有米利都学派的水是万物之源,爱菲所学派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中国的八卦、五行学说原子论:探讨物质构成,主要有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伊壁鸠鲁原子论宇宙论:探讨天体运行规律,主要有中国古代的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古代西方泰勒斯的平地论、阿那克西曼德的鼓状宇宙模型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然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以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为本原,从物出发,体现了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释世界状况问题时,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具有鲜明的辩证法特征。
例如,中国古代的八卦、五行学说,分别以八种事物、五种事物为本原,又以阴阳学说相生相克的理论为指导,解释世界的存在与演化。
万物在本原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导致运动变化与发展。
古代学者们按照世界的本原面目来反映,按照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象来认识,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将对世界的本原与状况的认识结合起来,实现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然辨证发的有机统一。
5、简述中国古代八卦、五行学说中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中国的“八卦”学说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分乾、坤、震、坎、离、兑,分别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八种自然物作为构成万物的本质。
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这八种要素构成的,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又将这八种要素分成两个层次,乾、坤以为阴、阳,其余的六种是由阴阳交互生成的,由这八种要素相互作用,生成万物,即阴阳对立,但阴阳以不同比例结合以形成其他事物,矛盾存在其中。
通过阴阳的相互交互来解释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这是辨证法的思想。
中国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这五种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五行相生相克和无常胜,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排斥,相生对应着统一关系,相克对应着对立关系,这是辩伊壁鸠鲁原子论是对L-D原子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同点是:1)原子是构成事物的本原,在虚空中不断的运动,2)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场粒子,数量无限大3)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亡不同点:L-D原子论中认为1)原子的本质是相同的,但存在大小位置形状顺序的差异2)原子的漩涡运动是形成事物的原因,并把它归结为自然界的必然性,导致事物的形成和消失。
伊壁鸠鲁原子论中:1)最先提出始原原子和结构原子的概念2)原子除了存在大小位置顺序形状的数量特征的差异,还存在重量的差异,原子有质的区别3)提出了原子论中的偏斜学说,原子除了自身重量产生下降运动为还有偶然的偏斜运动,正是由于偶然的偏斜运动导致事物的形成与发展,确立了偶然性在论证中的地位,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1)本质特性,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然辨证法的有机统一2)直观性,将事物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清楚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将具体的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自身3)猜测性,用想象的幻想的联系去代替实际的联系,甚至用臆想去填补空白4)思辨性,在一定的前提下,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却难易付诸实践检验,甚至回避实践的检验。
8、结合古代具体科技成果简述古代方法论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古代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科学知识和技术成就,同时运用和完善研究方法,包括分类和比较、归纳和演绎,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和解析方法等。
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毕达哥拉斯: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将数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方法,认识了友爱数和完全数;创造了解析方法,将数与形结合起来;苏格拉底:演绎法,主要有助产法和佯谬法,所谓助产法是指不直接给出答案,通过引导由提问者自己给出答案,所谓佯谬法是指从一个前提出发,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或者与事实相符或者与事实不符。
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用演绎方法建立科学体系阿基米德:将实验方法引进数学领域其他方面的成就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与四因说四元素说:水火气土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最重要)力学方面的成就: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浮力定律生物学方面的成就凡是长毛的四足动物都是胎生的凡是长鳞的四足动物都是卵生的凡是长喷水孔的鱼都是胎生的《天体运行论》从天文学角度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日心说内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携月球及其轨道运动,绕太阳一周为一年,365天6小时24分,同时绕轴自转,自转一周为24小时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自转一周为29.5天各行星都有自己的轨道绕太阳做周期性运动,离太阳越远,周期越长,离太阳越近,周期越短恩格斯评价: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向宗教神学发起的挑战书,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宣告独立的宣言书,揭示了宗教神学的荒谬和虚伪,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向宗教神学发出了警告,要推翻宗教神学对自然科学的桎梏将颠覆了近两千年的日地关系重新正立过来,使天文学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从此进入大发展时期,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科摆脱宗教神学的禁锢,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10、简述笛卡尔是如何完善演绎方法的演绎方法的四个法则:1、清晰明白法则:推理的大前提必须正确2、分解法则:对于复杂问题的推理需要进行分解,直到满足推理的需求3、秩序法则:用秩序引导推理,对于难易确定时空顺序的事物,假定一个逻辑顺序4、完整性法则:推理的结果与事实对照,不能出现反例,只要出现一个反例,推理必须重新检验甚至放弃11、简析牛顿绝对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数学的时间总是在自身流逝着,由于其本性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总是均匀的不变的,绝对的真正的空间,由于其本性与外界事物无关,总是相同的不变的,时间空绝对不变。
评价:牛顿时空观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但由于科学与哲学的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第一,割裂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把时空看成脱离事物的,超自然的,超物质的东西;第二,否定了时空的相对性,时空的表现形式随物质分布,物质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第三,否认了时空的客观性,不清楚时空表现形式及其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由客观物质自身存在方式决定形而上学是指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评价:(1)贡献a、对于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人们的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这种自然观是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拒斥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和侵害b、为自然科学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得以独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起到了推动作用c、对近代前期科学发展,探讨具体事物的运动规律并获得大量科学成果也起到了积极作用(2)缺陷a、对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难以形成学科间相互结合,多层面探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也难以在广泛联系的基础上探讨对象的动态特征b、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做辩护,阻碍了社会进步13、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对新自然观的产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1)发现过程:19世纪40年代,不同国籍,不同学科领域十几位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德国医生迈尔,从生理学,热力学,运动学等角度提出该定律,焦耳从电学,热力学,运动学等角度提出该定律,霍尔姆赫兹从数学,化学,生理学,热力学,声学等角度提出该定律(2)恩格斯的总结: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哲学的高度科学的总结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能的转化,它向我们表明了,首先,在无机界起作用的所谓“力”及机械能及其补充,所谓的热,放射,光,或者其他射,电,磁化学能都是普遍运动的表现形式,他们按照一定的度量关系,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因此,当一种形式的一定量消失,必有另一种形式的对应量代之出现,因此整个自然界的运动都可归结为由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无限转化过程(3)意义:a、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b、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静态联系,还进一步揭示了运动过程也是相互联系的c、该定律是对形而上学自然观最沉重的打击,为新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最有利的证据14、结合19世纪自然科学六大发现,论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1、K-L星云假说康德-拉普拉斯K-L星云假说,以原始星云为基础,运用吸引和排斥的矛盾,力学与热力学的观点,论述了天体的起源与演化,从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出发,探讨天体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天体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具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新自然观(辨证唯物自然观)的产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