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科0807章浪-计算机仿真技术

合集下载

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系统或过程的方法,通过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来探索和研究实际系统的行为。

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支持下,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虚拟系统的模拟和观察,对真实世界中的复杂系统进行分析、测试和验证,以获取数据并获得新的洞察力。

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当时计算机的出现为仿真技术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但由于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的限制,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程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模拟,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电力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负荷分析和故障诊断等。

2. 制造业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对生产线、工艺流程等进行仿真模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优化生产过程。

3. 医学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手术模拟中,医生可以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手术前的演练,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药物研发中,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药物分子的模拟,以加快研发过程。

4. 交通运输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规划交通路线、优化交通模型,并提高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5. 军事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通过对战场环境的模拟和训练,可以提高士兵的训练质量和作战能力,同时减少因真实演习而产生的风险。

三、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1)降低成本和风险: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和测试,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同时减少了对实际系统的依赖性。

计算机仿真技术简介

计算机仿真技术简介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倒立摆系统模型符合倒立摆的特性。
1.2 仿真及计算机仿真三要素
1.2.1 仿真的定义
仿真实质是对一个系统由其他系统(模型)代替或模拟该系统来进行研究和设计, 这就要求系统和替代系统(模型)之间要有可替代的条件,也就是说实际系 统和仿真系统之间应该满足相似性原理。相似性原理贯穿仿真技术的始终, 是仿真技术的基础也是所遵循得基本原则。在实际的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的 过程中,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相似性的方式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2.2 计算机仿真的目的和作用
(1)优化设计 作为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往往希望系统能够以一种最优的形式运行,尤其是电
气与自动化的系统的设计。在设计或运行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 技术,仿真实验得到系统的性能和参数,以便进行参数的调整和优化。例如 在控制系统中,通过多次的参数计算仿真,保证系统可以有一个比较理想的 动、静态特性。
2.数学模型的建立
建立系统模型就是(以一定的理论依据)把系统的行为概括为数学的函数关系。下面以一种直线倒立摆 建模的过程来说明建模的基本步骤: 1)确定模型的结构,建立系统的约束条件,确定系统的实体、属性与活动。 在忽略了空气阻力和各种摩擦之后,可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抽象成小车和均匀质杆组成的系统,如下 图所示:
系统
系统建模
仿真实验
仿真建模
模型
计算机
图1-7 计算机仿真三要素及三个基本活动
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完成系统建模,形成的数学模型和实际系统 的相似,但是由于计算机数据离散的要求和计算机仿真的实时性、可信 性等要求,在进行计算机仿真时,需要考虑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型是不是满 足仿真的要求,还是要将系统模型转换为计算机系统认可的,具有一定 相似性的计算机仿真模型。

计算机仿真技术第1章

计算机仿真技术第1章

1.2 自动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1.2.1 仿真的定义
自动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是指以数字计算机为主要工具, 编写并且运行反映真实的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状况的程序。 对计算机输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而对系统性能 进行评价。 系统仿真所依据的理论是相似性原理。即:真实系统与它 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似的。
3/17/2016
MATLAB主工具箱 符号数学工具箱 SIMULINK仿真工具箱 控制系统工具箱 信号处理工具箱 图象处理工具箱 通讯工具箱 系统辨识工具箱 神经元网络工具箱 金融工具箱
许多学科,在MATLAB中都有专用工具箱,现已有30 多个工具箱,但MATLAB语言的扩展开发还远远没有
1 0.8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0 1 2 3 4 5 6
3/17/2016
• 阶梯图
3/17/2016
用四种方法描述cos(x)*sin(y)图形
1 0.5 0 -0.5 -1 4 2 0 -2 -4 -5 0 5
4 3 2 1 0 -1 -2 -3
ans =
Inf
3/17/2016
8.MATLAB的开放式可扩充结构
• • • matlab 所有函数都是开放的 用户可按自己意愿随意更改 正因为此功能,使得matlab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
3/17/2016
9.强大的联机检索帮助系统
二、MATLAB语言的特点
• 语言简洁紧凑,语法限制不严,程序设计 自由度大,可移植性好 • 运算符、库函数丰富 • 图形功能强大 • 界面友好、编程效率高 • 扩展性强
3/17/2016
三、MATLAB语言的功能
•强大的数值(矩阵)运算功能 •广泛的符号运算功能 •高级与低级兼备的图形功能(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功能) •可靠的容错功能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摘要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21世纪,计算机技术与仿真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这一崭新的信息综合技术。

本文系统简要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概念与意义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交通运输领域与机械制造领域等方面的应用。

文章最后重点探讨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网络化与虚拟制造技术两个方面。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发展;应用1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内涵及意义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它作为系统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相关信息处理软件,规整图片、音频、视频等要素,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模拟成多方面的计算机仿真形式,并由信息媒介传播给人们。

人们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观察某个事物时,不仅可以选择不同的视觉角度,还可以选择任意的观察环境,具有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特殊属性。

这种属性满足了人们观察事物时自由进出、多方面信息交融的需求。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计算机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工程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特别是对计算机控制工程与系统工程的开发,计算机仿真技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一方面,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一种实用型商业信息分析工具,在节约投资成本、缩短生存时间、降低风险损失、打造高质量产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涵盖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并为不同行业的发展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各行各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2.1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近几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计算机模拟实验则成为学生学习与考核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模拟实验作为物理、计算机等教学领域开发的新项目,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设施、课程内容、教学指导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构建了一个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的可操作临时模拟实验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仿真技术综述

计算机仿真技术综述

计算机仿真技术综述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21世纪,计算机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这一崭新的信息综合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机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逐渐应用到各大生产企业中。

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并结合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简单论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技术机械发展趋势Review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areas of society. The 21st century, computer technology combine with simulation technology form a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It’s a new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applied to the major production companie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simp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Keywords: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machinery development trend0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计算机进行仿真的研究和应用也是如火如荼。

计算机仿真技术概论

计算机仿真技术概论
这时仿真可以发挥它特殊的优化设计功能。 ? 在非工程系统中(如社会、管理、经济等系统),直接实
验几乎不可能,这时通过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对系统 的某种超前认识。
三、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1、硬件方面:基于多CPU并行处理技术的全数字仿真将有 效提高仿真系统的速度,大大增强数字仿真的实时性。
2、应用软件方面:直接面向用户的数字仿真软件不断推陈 出新,各种专家系统与智能化技术将更深入地应用于仿真 软件开发之中,使得在人机界面、结果输出、综合评判等 方面达到更理想的境界。
⑧ 高 效 方 便 的 矩 阵 和 数 组 运 算 ——MATLAB 语 言 像 FORTRAN和C语言一样规定了矩阵的算术运算符、关系 运算符、逻辑运算符、条件运算符及赋值运算符,而且这 些运算符大部分可以毫无改变地照搬到数组间的运算。高 版本的MATLAB已逐步扩展到科学及工程计算的其他领域。 因此,不久的将来, MATLAB一定能名副其实地成为“万 能演算纸”式的科学算法语言。
*计算机仿真:计算机仿真是基于所建立的系统仿真模型, 利用计算机对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的方法。
二、仿真模型
1、模型的定义:模型是对现实系统有关结构信息和行为的某 种形式的描述,是对系统的特征与变化规律的一种定量抽象, 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或工具。
2、模型的分类 物理模型: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实体,如: 飞行器研制中的飞行模型;船舶制造中的船舶模型等。 数学模型:是从一定的功能或结构上进行相似,用数学的方 法来再现原型的功能或结构特征。
第一章计算机仿真技术概述11概述在工程设计与理论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系统其是客观实际中实体与实体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如果想定量的研究系统的述

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设计

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设计

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设计简介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门应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真实系统行为的学科,它是一种将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化后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求解的方法。

通过利用计算机对事物进行模拟和计算,可以更好地认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本次课程设计将围绕计算机仿真技术展开,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仿真技术的应用,亲手实践和掌握仿真模型建立、仿真计算以及仿真结果分析等方面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了解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掌握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能够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设计内容任务一:仿真模型建立首先,学生需要了解仿真模型的基本原理,掌握仿真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以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为例,考虑一个简单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仿真模型,模拟出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学生可以利用Matlab等软件,通过建立精细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模拟,得到物体自由落体过程中的速度和位移。

任务二:仿真计算完成了模型的建立后,学生需要掌握仿真计算的方法,进一步确定模型重要参数(如速度、位移等),然后对仿真模型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数学方法,如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来计算模型的仿真结果。

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要求进行计算,并展示出计算结果。

任务三: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的分析过程是学生掌握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重要环节。

在完成了仿真计算后,学生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仿真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和影响。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数据可视化方法(如散点图、多线图等),对所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学习方式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方法包括:•线上课程讲解和线下实验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仿真技术;•利用Matlab等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加深学生对仿真原理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注重实践和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系统或过程进行建模和模拟,以预测其行为和性能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娱乐等。

以下是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详细介绍: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1.起源与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的研究和训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仿真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2.建模与仿真方法: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核心是建模和仿真方法。

建模是指通过对现实系统的抽象和简化,构建出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型;仿真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运行和模拟,以观察和分析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3.硬件与软件: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高性能计算机、图形处理单元(GPU)等技术的发展,为仿真计算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仿真软件则提供了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和功能强大的建模工具。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1.科学研究: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用于模拟复杂的物理现象、生物过程等,帮助科学家深入理解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2.工程设计: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工程设计领域中广泛应用,可以对产品进行虚拟测试和验证,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性能,减少实际试验和生产的成本。

3.医疗保健: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模拟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行为,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水平和效率。

4.交通运输: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模拟交通流量、优化交通规划、提高交通安全性等,为解决交通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5.娱乐: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娱乐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用于创建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游戏和娱乐体验,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

综上所述,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涵盖了各个领域,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娱乐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仿真技术仿真机是计算机的一种应用工程。

随着仿真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扩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范文一:瓦斯抽采系统计算机仿真系统分析摘要:采用可视化与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对瓦斯抽采工艺系统开展研发,利用3DMAX和NURBS曲面技术实现了巷道系统及瓦斯抽采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成功地展示钻孔布置,抽采范围以及瓦斯运移状况,具有直观、生动和易懂等特点,可用于煤矿安全培训,对现场施工和培训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虚拟仿真;瓦斯抽采;计算机;安全培训1概述矿井瓦斯是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预防突出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预抽采瓦斯[1-3]。

随着软件开发应用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到了矿井设计和预测中。

根据瓦斯抽采形态,采用计算机技术(3DMAX、NURBS曲面技术)建立三维巷道仿真模型和瓦斯抽采工艺系统等的虚拟仿真,将整个工艺过程用模型动作制成动画演示出来,直观地展示了抽采瓦斯的相关细节,可供人员学习和培训应用。

2瓦斯抽采仿真系统研发本文借助计算机结合3DMAX软件,把井下瓦斯抽采工程中的岩层、钻场、巷道、瓦斯抽采管道等要素展现出来,在系统开发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系统的智能化、三维要素的建模和显示等,运用控制插值算法的精度和视窗的消隐与裁剪等技术,实现了多角度观察、旋转、透明处理等可视化功能。

2.1巷道模型仿真以拱形巷道为例,通过NURBS中CV曲线创建巷道轮廓,利用UV放样曲面生成巷道断面,进行UV放样时先画出CV曲线,当点击修改面,出现NURBS的工具面板,依次选择两条曲线即可生成巷道断面图形,将各条巷道用中心线条表示;利用创建“复合对象”中的放样工具,拾取已创建的巷道断面作为基本图形,放样得到立体巷道模型,辅以巷道内部管路、轨道等设施模型设计,抽排巷道的三维巷道模型。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概述及认识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后期新秀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作为新兴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起到了只管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在科研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人们科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方法,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科研领域技术成果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本文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理论思想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仿真技术产生的基本原因,也就是人们用计算机模拟解决问题的优点所在,讨论了模拟、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析并预测了计算机仿真的未来发展趋势。

经过查阅大量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对比,这对于初步认识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模拟;仿真技术;发展一、引言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多种学科和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相应的软件为工具,通过虚拟试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计算机仿真(模拟)早期称为蒙特卡罗方法,是一门利用随机数实验求解随机问题的方法。

其原理可追溯到1773年法国自然学家G.L.L.Buffon为估计圆周率值所进行的物理实验。

根据仿真过程中所采用计算机类型的不同,计算机仿真大致经历了模拟机仿真、模拟-数字混合机仿真和数字机仿真三个大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仿真主要采用模拟机;60年代后串行处理数字机逐渐应用到仿真之中,但难以满足航天、化工等大规模复杂系统对仿真时限的要求;到了70年代模拟-数字混合机曾一度应用于飞行仿真、卫星仿真和核反应堆仿真等众多高技术研究领域;80年代后由于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机才最终成为计算机仿真的主流。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探析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探析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探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在经历了完善过程之后,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当中去。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一门崭新的信息综合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仿真技术的结合。

本文就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简要的分析,对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概念、原理等方面做简要的介绍和展望。

标签:计算机仿真;发展;应用1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概念仿真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发展了,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仿真技术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逐渐形成一门交叉型的科学技术。

融合发展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相关技术与理论。

仿真技术最早是应用于我国的军事领域,在航天器和航海模拟等重要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仿真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迅速发展,是系统工程的最有力的工具。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信息技术,通过专门的软件以及整合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将三维的现实环境和物体等形式进行计算机的仿真,再通过数字作为载体传播给人们,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人们在任意的角度和任意范围内选择观看视角。

计算机仿真是系统仿真技术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很大程度上系统仿真指的就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与系统工程和计算机工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系统工程的发展促进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仿真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同时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节约经费、缩短工程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1)教育领域。

随着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方针的出台。

各大高校纷纷将计算机学科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学科,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模拟实验室是学生学习与考核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计算机模拟教学是近年来高校研发出来的最新教学科研项目,是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设施、教学实践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从而构建一个可供教师和学生操作的模拟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打破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突出教学过程中的计算机实验设计思想和思路。

计算机仿真技术介绍

计算机仿真技术介绍

计算机仿真技术介绍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种模拟、复制和预测真实系统行为的方法。

它模拟复杂系统的运作,通过数值计算和现实的物理模型,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中快速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计算机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工程、科学、医学、经济等。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应用领域。

一、基本原理1.数值计算:仿真模型将真实系统抽象成数学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这些方程来模拟系统的行为。

这些方程可以是微分方程、代数方程或差分方程等。

2.离散事件仿真:将系统分解成一系列离散的事件和决策,依次模拟每个事件的发生和处理,以评估系统整体的效果。

这种方法常用于复杂的交互式系统中,如交通流、供应链等。

3.物理模型:通过物理模型来模拟真实系统的运作,将系统的各个部分抽象成适当的物理元素,并模拟其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系统的行为。

二、分类1.离散事件仿真:主要用于模拟具有离散、非连续事件的系统,如交通流、供应链、队列系统等。

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可以模拟系统中每个事件的发生和处理,以评估系统整体的效果。

2.连续仿真:主要用于模拟具有连续变化的系统,如风洞试验、液体流动、电子电路等。

连续仿真方法通过对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进行连续的观察和计算,以评估系统的行为。

3.混合仿真:将离散事件仿真和连续仿真结合起来,可以同时模拟具有离散事件和连续变化的系统,如控制系统、机械系统等。

三、应用领域1.工程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用于模拟和评估新产品的设计和性能,如飞机设计、汽车碰撞测试、建筑结构耐久性等。

2.科学研究: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用来解决科学问题,如天体模拟、气象预测、分子模拟等。

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和物理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自然系统的行为。

3.医学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用于医学图像处理、手术模拟、药物研发等。

通过模拟和分析医学数据,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4.经济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用于模拟和研究经济系统,如股市波动、金融风险评估、市场供需模拟等。

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

u0
ui (t)



电压:ui (t),u0 (t)
属 电感:L
性 电容:C
电阻:R

ui (t)


u0 (t)

t
机械系统
k
y(t)
m f(t) c
m d 2 y c dy ky f (t) dt 2 dt
位移:y(t) 力:f (t) 弹簧刚度:k 阻尼系数:c 质量:m
f (t) y(t)
t
· 描述系统的 “三要素”
实体(Entity):组成系统的具体对象。分为两类: (1) 永久性或固定的实体:如服务系统内的服务员(或台); (2) 临时性或流动的实体:又叫动态实体(Transaction),它是
激活系统的实体。如接受服务的顾客。 属性(Attributes):实体所具有的特性,如表1所示。 活动(Activity):占用一定时间和资源的并导致系统状态发生改
变的一种过程或行为。比如,顾客接受服务,一道工序等。
12
实体(集) 顾客
服务“员” 队列
表1 实体(集)的属性
属性 到达平均间隔时间,排队平均等时间,…;年龄,
性别,…;类型/规格,役龄;优先等级;等等. 服务平均时间,忙/闲时间率,…;设备类型, 完好状态,… ;有效利用率,负载状态,…;等等.
非线性系统:不具备叠加性和齐次性。
(4)其他分类方法
1.1.1.2 模型
定义:模型是建模者根据建模目的,按照相似原理,对于 实际系统的科学抽象与简化描述。
计算机仿真中常将模型按其性质分为物理模型、数学 模型和仿真模型。
19
系统模型的分类
(1)物理模型:主要基于相似性原理对系统进行 模拟。 ①动态物理模型:系统行为通过决定模型的物 理定律反映出来。 ②静态物理模型:直接将所研究对象的形式进 行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处理。如实际系统的缩 小(或放大)、样机模型。

计算机仿真技术课件

计算机仿真技术课件

梯形法
将函数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 积划分为若干个小梯形,计算每 个小梯形的面积并求和,得到函 数在指定区间内的定积分近似值。
辛普森法
基于牛顿-柯特斯公式的一种数 值积分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节 点和权系数,构造出具有高阶代 数精度的求积公式,从而提高数
值积分的精度。
蒙特卡罗方法
随机抽样
通过生成随机数或伪随机数的方式,从待求解问题的概率分布中进行抽样,得到一组样本数据。
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人体生理系统仿真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对人体生 理系统进行模拟和预测,为医学研究
和治疗提供支持。
药物研发
通过仿真技术,可以对药物在人体内 的代谢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加速药
物研发过程。
生物组织工程仿真
利用仿真技术,可以对生物组织工程 的设计方案进行虚拟验证,评估工程
对生物体的影响和治疗效果。
05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挑战与发展趋 势
面临的主要挑战
复杂系统建模
对于复杂系统的仿真,如气候、生态、经 济等,建模过程极具挑战性,需要处理大
量的数据和变量。
高性能计算需求
高精度的仿真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对计 算机硬件和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领域交叉融合
计算机仿真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计 算机科学、数学、物理等,实现多学科知
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合适的仿真模型、算法和参数,构建实验 环境,设定实验步骤和流程。
遵循可重复性原则
确保实验设计具有可重复性,以便他人能够验证和重现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据收集与整理
按照实验设计,收集仿真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和 分类。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挖掘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案例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案例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案例计算机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系统的运行过程,通过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来模拟实验、观察和研究系统的行为。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程、医学、交通等,以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和保障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原理与步骤:1. 模型建立:仿真技术的第一步是建立模型。

模型是对真实系统进行简化和抽象的表示,它包含了系统的各个部分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在建立模型时,需要明确系统目标和关键参数,并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和算法。

2. 数据采集与分析: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数据采集是收集和整理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数据分析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以了解系统的特征和行为规律。

3. 模型验证与验证:模型验证是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验证是通过实验和观测来检验模型和真实系统的一致性。

模型验证和验证是保证模型精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4. 模拟实验和观测:在验证模型之后,可以进行模拟实验和观测。

模拟实验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对模型进行运行和测试,以观察系统的行为和效果。

观测是对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结论。

5. 结果分析与应用:最后一步是对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

分析是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评估,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应用是基于实验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应用案例:1. 工程领域:在工程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工艺优化、结构分析等方面。

例如,在汽车设计中,可以通过仿真技术来模拟车辆的行驶过程,以评估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建筑领域,可以通过仿真技术来模拟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的行为,以评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用于模拟人体器官的运行和疾病的发展过程。

例如,在心脏病诊断中,可以通过仿真技术来模拟心脏的运动和血液流动,以观察心脏的功能和血液循环的情况。

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1.绪论⾃我介绍:张绍阳,交通信息⼯程系,课程名称:系统仿真技术。

1.1. 关于教材不进⾏指定,⼴泛的参考,⼤多教材都是介绍性的,应⽤型的可以参考具体的软件的帮助,理论性的研究⼤多在最新的论⽂中。

1.2. 导论⼤家都听过的名次:仿真、模拟,已经成为⼀门学科。

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1991年确定仿真技术为影响美国安全和繁荣的22个关键技术之⼀。

在军事、航空、航天、原⼦能、⼯程、交通、制造⾏业等已经具有了⼴泛的⽤途。

仿真技术种类繁多,⼤家听说过的matlab仿真、有限元仿真、虚拟现实仿真、离散系统仿真等都是仿真,1、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如何认识,2、在进⾏应⽤时如何去选取合适的⼯具,3、如果研究仿真技术,其研究领域是什么这些都将在本门课中进⾏解决。

1.3. 研究⽣教学的特点本门课程是导论性的课,虽然是学位课,但是希望⼤家了解研究⽣教学的特点:研究⽣培养⽬标是独⽴解决问题的能⼒,⽽不是纯粹的知识或者技能,⽤⼀个例⼦来理解:挖⾦⼦,对于本科⽣培养的是认识⾦⼦、认识⼯具、使⽤⼯具的⽅法;对于研究⽣则是⾦矿的形成规律、⼯具的选择、⽅法的选择等;对于博⼠⽣,则是为什么要挖的问题了。

1.4. 系统仿真定义从认识论⾓度,仿真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但是现实世界是庞⼤的,⽆界的,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把研究内容界定在⼀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我们称之为系统,在仿真研究中,我们也是对现实世界中的某个系统进⾏仿真。

称之为:系统仿真。

定义:系统仿真是⼀相似原理、系统技术、信息技术及应⽤领域的有关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器和各种专⽤物理效应设备为⼯具,利⽤系统模型对真实的或设想的系统进⾏动态研究的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

1.5. 基础和⼯具(1)相似原理,研究事物之间相似规律及其应⽤的科学。

相似:是指事物之间某些共性的客观存在。

相似是相对的,在某些层⾯是相似的,但从其他⾓度来看⼜是不同的。

例如:男⼥同学,从⼈性来讲是相似的,从微观来讲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仿真技术1.引言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的计算机技术自其诞生之日起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以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

而作为计算机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计算机三维视景仿真技术,因其有效性、经济性、安全性、直观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它是在计算机图形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仿真应用技术。

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实用技术之一,虚拟现实(VR, Virtual Reality)是计算机世界最热门的一个词汇。

视景仿真技术是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重要分支,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与生成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合成技术、显示技术等诸多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

2.计算机仿真概述计算机仿真又称计算机模拟或计算机实验。

所谓计算机仿真就是建立系统模型的仿真模型进而在电子计算机上对该仿真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仿真实验)研究的过程。

计算机仿真方法即以计算机仿真为手段,通过仿真模型模拟实际系统的运动来认识其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计算机仿真方法的产生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紧密相联的。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大大提高以及相应的仿真软件的不断完善,数字计算机仿真得到很快发展,其应用范围也由各种工程领域扩展到非工程领域。

进人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又朝向智能化仿真(仿真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分布式并行处理仿真、仿真支持系统等方向发展。

目前,无论在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开发和工业设计中,计算机仿真技术者唤示出强大的威力,已成为人们研究复杂系统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其成效十分显著。

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仿真,都是以系统数学建模为基础,在一定假设条件下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进而在仿真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

3.仿真的发展进人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展。

微处理器性能的增长使得利用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进行复杂系统的仿真分析成为可能,当然像中长期天气预报这样模型复杂、数据繁多、实时性要求高的问题的计算仍离不开巨型机。

在软件设计中广泛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再加上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进步,仿真过程中的人机交互越来越方便直观。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中得《数据处理词汇》部分的名次解释,“模拟”(Simulation)与“仿真”(Emulation)两词含义分别为:“模拟”即选取一个物理的或抽象的系统的某些行为特征,用另一系统来表示它们的过程。

“仿真”即用另一数据处理系统,主要是用硬件来全部或部分地模仿某一处理系统,以至于模仿的系统能象被模仿的系统一样接受同样的数据,执行同样的程序,获得同样的结果。

目前“模拟”和“仿真”两者所包含的内容都归于“仿真”的范畴,用“Simulation”来代表。

仿真又称蒙特卡罗方法,它是一种通过用随机数做实验来求解随机问题的技术。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又称随机抽样或统计试验方法,属于计算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为了适应当时原子能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所要求解的问题是某种事件出现的概率,或者是某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时,它们可以通过某种“试验”的方法,得到这种事件出现的频率,或者这个随机变数的平均值,并用它们作为问题的解。

蒙特卡罗方法通过抓住事物运动的几何数量和几何特征,利用数学方法来加以模拟,即进行一种数字模拟实验。

它是以一个概率模型为基础,按照这个模型所描绘的过程,通过模拟实验的结果,作为问题的近似解。

可以把蒙特卡罗解题归结为三个主要步骤:构造或描述概率过程;实现从已知概率分布抽样;建立各种估计量。

蒙特卡罗方法起源于1876年,但是直到75年后才被命名,原因是直到数字计算机出现之前,这种方法在许多重要问题上都不能加以利用,从1946年到1952年,数字计算机在一些科研机构得到发展,使得冗长的计算成为可能,这种计算正是蒙特卡罗方法所要求的。

4.仿真技术的分类系统仿真仿真界的专家和学者对仿真下过不少定义,综合国内外仿真学界对系统仿真的定义,可做如下定义:系统仿真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技术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它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的系统进行试验,并借助于专家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进而作出决策的一门综合性的和试验性的学科。

要进行仿真试验,系统和系统模型是两个主要因素,同时由于复杂系统的模型处理和模型求解离不开高性能的信息处理装置,计算机就责无旁贷地充当了这一角色,所以,系统仿真实质上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系统、系统模型和计算机,基本活动则包括:模型建立、仿真模型建立和仿真实验。

物理仿真:按照实际系统的物理性质构造系统的物理模型,并在物理模型上进行试验研究。

直观形象,逼真度高,但代价高,周期长。

在没有计算机以前,仿真都是利用实物或者它的模型来进行研究的。

半物理仿真:即物理数学仿真,一部分以数学模型描述,并把它仿真计算模型,一部分以实物方式引入仿真回路。

针对存在建立数学模型困难的子系统的情况,必须使用此类仿真,如航空航天、武器系统等研究领域。

数字仿真(计算机仿真):首先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数学模型转化为仿真计算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的运行达到对系统运行的目的。

现代计算机仿真由仿真系统的软件/硬件环境,动画与图形显示、输入/输出等设备组成。

5. 虚拟现实与计算机仿真、视景仿真的关系VR虽是多学科的综合体,但它是以仿真技术为核心的,所以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类型的仿真系统,在仿真中VR可以看作三维仿真模型的高级界面。

仿真的目的是决策问题,决策分为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目前的VR系统的应用属于微观决策一类,虽然有些VR系统规模很大,但涉及的却都是局部决策。

(1)视景仿真是计算机仿真的重要分支,它着重于达到非常逼真的三维仿真效果;(2)视景仿真是VR的重要表现形式,使用了很多的VR技术,VR在某种意义上是视景仿真的延伸,是三维视景的高级阶段;(3)视景仿真目前更侧重于视觉和听觉的身临其境,VR向全方位的身临其境发展,有触觉、嗅觉等其它感官。

VR是更先进的计算机接口技术。

在仿真与VR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尽管同行之间看法不完全一致,这是各学科综合交叉的结果,但经过深入科学研究之后就会逐步统一起来,目前首要的任务是把先进技术利用到实际中去。

6. 仿真动画仿真动画是仿真技术和动画技术相结合,利用动画把仿真过程描述的更直观更形象。

是最为直接地表现模型行为的图形技术方法。

动画技术应用于仿真有两种方式:--非实时仿真动画:即后处理动画输出,先运行仿真程序,并存储仿真数据,结束后作为动画的驱动数据,不具备动画与仿真的交互能力(分离的),广泛应用于仿真不需要交互和处理的领域,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影视制作等。

这时可以把模型做得更逼真一些。

-- 实时仿真动画:即与仿真同步的实时动画,成为实时仿真动画。

主要侧重仿真过程和结果的实时表现和交互,而把仿真动画的逼真性放在次要位置。

广泛应用于要求仿真实时处理和交互的领域,如航空航天、测绘、建筑、化学分子建模、军事训练等领域。

视景仿真视景仿真是仿真动画的高级阶段,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它是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仿真环境,实现了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

视景仿真采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根据的仿真的目的,构造仿真对象的三维模型或再现真实的环境,达到非常逼真的仿真效果。

视景仿真是计算机技术、图形处理与图像生成技术、立体影像和音响技术、信息合成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

成为仿真系统软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虚拟现实技术、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主要的内容之一。

一个视景仿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视景数据库、图像生成器和显示系统。

视景数据库包括几何定义数据、仿真环境需要的色彩和纹理;图像生成器绘制的内容是仿真器从视点定义的,这些数据存储在视景数据库中;显示系统可以是投影仪、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或者头盔显示器。

应用于城市规划仿真、大型工程漫游、名胜古迹虚拟旅游、虚拟现实房产推销、作战训练和武器研制等领域。

目前视景仿真在军事领域应用,各国处于竞争状态。

美军是世界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训练最早的军队。

美军认为,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训练,是一种可以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的训练方式。

据美军统计,从未参加过实战的飞行员,在首次执行任务时生存的概率只有60%,经过计算机模拟对抗训练后,生存的概率可以提高到90%。

1995年北约部队对波黑塞军进行大规模空中打击前,美国就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与波黑战场数字地图结合生成逼真的战场模拟环境,让飞行员在这个模拟环境中实时演练,大大提高了空袭的成功率。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军就开始将计算机模拟技术引入训练领域。

进入90年代后,为了全面推广计算机模拟训练,美军成立了专门负责研制、开发、管理模拟训练系统(器材)以及支持美军模拟训练的执行部门———美军国家模拟中心,从而推动了计算机模拟训练的广泛开展,引发了美军训练观念、训练理论、训练手段、训练方式以及训练内容等一系列深刻变革。

美军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分布式模拟”的模拟化训练新概念,其实质就是将分散于不同地点、相互独立的模拟系统或模拟器用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组成高度一体化的模拟网络系统。

在这个模拟网络系统中,所有网内受训单位或个人既可单独进行模拟训练,又可与其他单位或个人配合进行一体化的协同模拟训练。

2002年7月美军举行的“千年挑战2002”演习中,美军就启用了这两套网络模拟系统,分散在全美26个指挥中心和训练基地的各军兵种指挥人员,在同一战争背景、同一战场态势、同一作战想定下同时同步进行了组织指挥大规模联合作战的模拟演练。

2003年1月18日,在伊拉克战争前,日本陆上自卫队北部方面队和驻日美国陆军在日本北海道东千岁驻地开始举行日美陆军联合指挥演习。

这是日美陆军使用电脑进行的一次模拟演习,日本自卫队约4500人和美国陆军约1500人参加演习。

演习持续到2月1日。

这次演习是在假想日本北海道周边发生事态的情况下举行的,综合演习应用卫星地图和电脑进行仿真模拟作战,目的是检查日美两军在实施联合作战时指挥系统和情报传送等效果,从而提高作战指挥能力。

从1981年以来,日美两国每年交互举行两次这种演习。

7.结束语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计算机仿真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所表现的优越性及潜在效益。

尤其近年来在仿真方法研究、仿真技术研究、系统仿真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因此,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吕雁.计算机仿真与建模技术综述[J].电子科技,2001(11)刘丽,贾荣珍,王行仁等.建模与仿真、VV&A、T&E三者的关系[J].系统仿真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