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预防患者跌倒标准流程SOP
防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防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一、防跌倒坠床预防措施1. 建立完善的防跌倒坠床制度(1)制定详细的防跌倒坠床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2)对全体员工进行防跌倒坠床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2. 加强患者评估(1)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跌倒风险,如年龄、病情、意识、步态、视力等。
(2)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3. 改善病房环境(1)保持病房地面干燥、整洁,避免使用光滑的地面材料。
(2)在病房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3)合理配置病房内的设施,如床栏、呼叫器等,方便患者使用。
4. 加强患者教育(1)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防跌倒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2)教育患者遵守医院规定,不随意移动床栏等设施。
5. 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1)针对患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用药、康复锻炼等。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二、防跌倒坠床处理流程1. 跌倒坠床发生后的紧急处理(1)发现患者跌倒坠床后,立即呼叫医护人员。
(2)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如意识、生命体征等。
(3)如有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 伤口处理(1)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如有出血,给予止血措施。
(2)根据伤口情况,给予适当包扎、固定。
3.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1)使用疼痛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疼痛程度。
(2)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止痛措施。
4. 患者转运(1)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将患者转运至病床。
(2)在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避免二次损伤。
5. 患者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观察患者意识、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6. 心理护理(1)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
(2)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提高生活信心。
7. 护理记录(1)详细记录患者跌倒坠床经过、处理措施及病情变化。
(2)及时向家属通报患者病情,保持沟通。
医院预防患者跌倒标准流程SOP

医院预防患者跌倒标准流程SOP产后首次起床防跌倒操作程序(SOP)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跌倒包括:①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②同一平面的跌倒。
患者跌倒受伤共分4级,0级:没有受伤;1级:轻微伤,包括瘀伤、擦伤、不需要缝合的撕裂伤;2级:重伤,包括骨折、头部外伤、需要缝合的撕裂伤;3级:死亡。
一.防范患者跌倒目的1.对患者进行高危跌倒因素评估,及时发现患者跌倒危险。
2.对高危跌倒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3.妥善处理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医疗负担,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防范患者跌倒管理制度1.医院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对防范患者跌倒实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
2.医院建立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相关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工作流程。
3.医院环境有防跌倒的安全措施,如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防滑等;在潮湿、易滑倒、破损地面、斜坡、不平整的路面或阶梯处应有明显的标识,以便提醒患者预防跌倒。
4.护理人员使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高跌倒风险产妇进行评估。
高跌倒风险产妇起床前评估率达到100%,对跌倒高危产妇住院期间进行持续动态评估。
5.对高危跌倒风险产妇,护士主动告知产妇和(或)家属存在跌倒风险并告知防范措施。
6.护士知晓患者跌倒不良事件报告、处置流程。
7.科室对发生跌倒的案例有分析、讨论并持续改进。
8.职能部门定期开展对患者跌倒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对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持续改进。
三、防范患者跌倒规程1.对入室产妇进行首次护理评估,确定跌倒高风险产妇:包括意识不清、运动障碍、有跌倒经历、体质虚弱、视力障碍、头晕、体位性低血压、产后出血、服用特殊药物(抗精神病药物、麻醉止痛药、降压利尿药、降糖药)等。
2.根据产妇情况选择合适的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跌倒高风险产妇进行评估。
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规定流程

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规定流程一、风险评估1.患者入院后,由护士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病情、意识状态、行走能力、尿控能力等指标。
2.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并将结果记录在患者医疗记录中。
二、预防措施1.低风险患者:护士需向患者提供有关跌倒坠床的教育,如提醒患者在起床、行走时小心,注意使用扶手等。
护士也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日常观察,发现患者有任何可能导致跌倒坠床的因素时及时处理。
2.中风险患者:在提供教育的基础上,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行走能力制定个性化的预防计划。
例如,给予患者使用助行器或者便携式护理床进行日常活动,将目标记录在医疗记录上。
护士也需要加强观察,确保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被有效地控制。
3.高风险患者:在低风险和中风险的预防措施基础上,高风险患者还需要加强监控。
例如,安排护理人员24小时轮班监护,确保患者的安全,必要时使用约束措施防止出现跌倒坠床。
三、定期评估和改进1.定期对跌倒坠床预防管理规定流程进行评估,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跌倒坠床事件,并制定改进方案。
2.通过培训、教育和宣传等形式,增加相关人员对跌倒坠床预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观察和判断跌倒坠床风险的能力。
四、记录和反馈1.跌倒坠床预防的相关记录需详细、准确地记录在患者医疗记录中,包括风险评估结果、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等。
2.对跌倒坠床事件及时统计和分析,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进行讨论、总结和改进。
总体来说,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管理规定流程包括风险评估、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定期评估和改进、记录和反馈等环节。
这个流程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有效地控制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
防跌倒、坠床的处置流程

防跌倒、坠床的处置流程一、预防跌倒、坠床的评估1.1 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视力、听力、平衡能力、心理状态等因素。
1.2 对有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包括:(1)使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跌倒风险。
(2)观察患者的步态、姿势、肌力、关节活动度等,了解患者的运动能力。
(3)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评估药物对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
(4)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
二、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2.1 建立健全的防跌倒、坠床制度(1)制定详细的防跌倒、坠床工作流程。
(2)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2.2 环境安全(1)保持病房地面干燥、平整,避免地面滑倒。
(2)确保病房内的照明充足,便于患者行走。
(3)在病房走廊、楼梯等易发生跌倒的区域设置扶手。
(4)为患者提供合适的助行工具,如拐杖、轮椅等。
2.3 用药管理(1)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2)对于使用镇静、抗抑郁等药物的患者,加强护理观察,确保患者安全。
(3)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药物可能导致的副作用,提高防范意识。
2.4 心理护理(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
(3)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5 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防跌倒、坠床的知识。
(2)教育患者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3)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提高肢体活动能力。
三、跌倒、坠床的处置流程3.1 立即报告当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时,责任护士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及医生。
3.2 评估伤害程度(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意识状态。
(2)检查患者受伤部位,评估伤情。
(3)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
3.3 急救处理(1)对意识不清的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防跌倒、坠床的处置流程图

五、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工 作流程
工作流程
存在危险因素
住院患者
评估
不存在危险因素
落实各项 发生坠床、 护理措施 跌倒时
护士立即赶到
加强观察
通知医生
上报护士长,科主任
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组织科内讨论,将讨论结果及 改进方案报送护理部
防跌倒、坠床的处置流程
一、住院患者跌倒时的主要场所
病床旁、洗手间〔浴室和走廊是跌倒发生的主 要场所
二、防跌倒、坠床的预防措施
常规预防 1 保持病房地面清洁
干燥
2 提供足够的灯光
3 病房床旁走道障碍清 除
4 将常用物品放置在便 于病人取放处
选择性预防 1 指导病人渐进下床、平时生活
起居做到3个30秒,即醒后30 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 ,站立后30秒再行走。 2 提醒家属需陪伴在旁,离开时 需告知值班护士。 3 应注意轮椅及便盆座椅的固定
8
病房夜间应保持 地灯开启状态, 以防下床跌倒
9
当您需要任何帮 助而无家属在旁 时,请立即按呼 叫器告知护士
10
若不慎跌倒, 请尽快通知医 务人员,以便 及时处理并可 将伤害减至最 小
安全护理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长 期细致的工作,与每个护理人员的 责任心、患者的病情变化、诱因及
其治疗依从性、家属的协助等许多 因素有关,预防患者跌倒、坠床是 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每一个护理人员需要用爱心、耐心、 细心和责任心,掌握每位患者病情, 根据病情进行护理,仔细评估可能 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 全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
防跌倒、坠床的处置流程

防跌倒、坠床的处置流程一、预防措施1. 环境评估与改善(1)保持地面干燥、整洁,及时清理障碍物,避免地面湿滑。
(2)安装扶手、警示标识,确保通道、楼梯、电梯等公共区域的安全。
(3)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助行工具,如轮椅、拐杖等。
(4)调整床铺高度,使之与患者身高相适应,避免床铺过高或过低。
2. 患者评估与分类(1)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了解患者年龄、病史、用药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等。
(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
(3)针对高风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防跌倒、坠床措施。
3. 健康教育(1)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增强肌力、平衡能力。
(3)教育患者遵守医院规定,如不擅自离床、不爬窗等。
二、应急处理1. 跌倒、坠床发生时的紧急处理(1)保持冷静,迅速评估患者伤情,必要时呼叫医护人员。
(2)如患者意识清醒,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不适感,检查局部皮肤、肌肉是否有损伤。
(3)如患者意识不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通知医护人员。
2. 转运患者(1)根据患者伤情,选择适当的转运方式,如平车、轮椅等。
(2)在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避免二次损伤。
(3)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
三、后续跟进1. 评估与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2)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关爱与支持。
(3)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 康复治疗(1)根据患者伤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2)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
(3)定期评估康复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 家庭护理(1)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家庭护理知识,提高家庭护理能力。
(2)指导家属关注患者安全,预防跌倒、坠床。
(3)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家庭护理情况,提供指导。
以下为防跌倒、坠床的详细处置流程:1. 预防措施:(1)环境评估与改善:①保持地面干燥、整洁,及时清理障碍物;②安装扶手、警示标识;③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助行工具;④调整床铺高度。
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及认定程序

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一、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
二、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进行评估,并逐级上报。
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防护知识教育,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三、加强病情观察,预防跌倒、坠床措施到位,并及时记录。
四、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填写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科室对发生的事件要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跌倒/坠床后认定程序
一、患者跌倒或坠床,护士应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二、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的判断,如测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
三、医生到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的处理。
四、如病情许可,将病人移至抢救室或病床上。
五、根据患者情况与检查的记录,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判断患者伤情。
六、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
七、立即报告科室护士长,24小时内向护理部及有关领导汇报。
八、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与抢救记录。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流程

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流程患者坠床与跌倒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意外事件,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者坠床与跌倒事件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防范流程。
以下是一份针对患者坠床与跌倒的防范流程,供参考:1.安全文化的营造建立和培养安全文化,提高医疗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对患者坠床与跌倒的重视程度。
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让全体工作人员认识到患者坠床与跌倒的危害性,并形成共识,共同参与预防工作。
2.风险评估与个体化护理计划对每位入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跌倒风险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步态、认知能力、药物使用情况、尿失禁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设置相应的警戒标志,如红色护理标志牌,用以提醒医护人员患者的跌倒风险。
3.环境改善针对高风险患者,进行环境改善,减少跌倒风险。
例如,提供更高的床栏,增加床旁的扶手,铺设防滑地垫,确保走廊和浴室等区域的照明充足,设立明显的禁区标识等。
4.定期观察与检查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定期观察与检查,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行走或站立的能力、排尿排便情况等变化。
特别是夜间,通过增加巡视次数,保持患者的安全。
5.防跌倒措施的实施对高风险患者实施防跌倒措施,包括协助患者行动,帮助患者上下床,提供适当的辅助器具,鼓励患者在床边、浴室等容易跌倒的场所用手扶物等安全设施。
6.跌倒事件的报告与分析医疗机构应建立跌倒事件报告系统,要求医护人员及时报告发生的跌倒事件,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对每起跌倒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和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和完善防范措施。
7.绩效评价与改进对跌倒事件的防范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防范措施。
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和防范意识,不断完善防范流程,降低患者坠床与跌倒的发生率。
8.患者教育和参与向入院患者和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关于跌倒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
医院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管理制度及处理流程

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管理制度1、医院后勤管理人员,科室护士长、值班护士每天认真检查病区公共设施及护理单元,发现潜在的危险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或设立警示牌,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及隐患。
2、临床护士须对每位新入院病人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认真填写预防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记录单,对存在危险因素者,在床头挂相应的警示牌。
3、将预防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值记录于护理记录单,对存在危险因素者,需同时记录护理措施;若评分<4分每天评估一次,24分时每班评估一次,转入、发生跌倒后、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与记录。
4、当分值24分时,填写高危(跌倒、坠床)护理风险报告单上报护理部,由院护理质控组亲临病房,了解情况,指导和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每周跟踪,并做好相应记录。
5、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把防坠床、防跌倒,纳入护理观察巡视重点范畴,必要时协助病人上下床、上卫生间等。
6、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应指导护士做好高危人群的防范措施,如正确使用防护床栏、留陪护人员陪伴、使用约束带等。
7、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病人及家属,防坠床、防跌倒知识的宣教,医患共同重视与防范。
8、减少跌倒的环境因素:门诊、病房地面的清洁应在上班前与下班后完成,以保证病人高峰时期地面干燥。
如果工作期间拖地,拖布应相对干燥,并须同步放置醒目警示牌,地面材料不防滑的卫生间,放置防滑垫。
1、病人发生跌倒坠床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初步观察,并立即报告医生及科室护士长,涉及生命安全的应立即就地抢救。
2、医生根据病人跌倒或坠床受伤的部位进行初步伤情判定,按照影响生命安全的顺序处理救治病人,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及治疗。
3、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4、病区护士长应及时查找引起病人跌倒或坠床的原因,并进行分析评价、控制危险因素,并如实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5、科室针对跌倒或坠床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整改,护理部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及系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完善防范措施。
防范患者跌倒制度流程及操作规范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制度1、做好入院患者的宣教工作,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遵守病房管理秩序。
指导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2、强化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重点关注以下人群:⑴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⑵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356789断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置。
同时做好记录上报护士长及科主任。
10、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并将结果报护理部。
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1、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跌倒或坠床发生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2、医生到场后应立即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识等生命体征,并根据体格检查,及时对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必要时作进一步检查。
3、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以便于进一步的治疗。
4、值班或责任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目前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处置预案1、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立即组织紧急处置,同时第一时间联系家属。
2、值班医生立即查看患者,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生命体征,有无意识障碍,皮肤有无破损及是否骨折、脏器损伤等。
2.1轻微外伤者,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做好心理安抚。
并测量血压、脉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2皮肤出现瘀斑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伤口出血者应紧急采取止血措施,清创缝合伤口。
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2.32.4345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工作流程。
患者跌倒的预防操作规程

患者跌倒的预防操作规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患者跌倒的预防操作规程
一、观察要点
(一)掌握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神志、自理能力、步态等。
(二)了解患者的病理状况:用药、既往病史、目前疾病状况等。
(三)评估环境因素:地面、各种标识、灯光照明、病房设施、患者衣着等。
二、护理要点
(一)评估患者易致跌倒的因素。
(二)定时巡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合理安排陪护。
(三)遵医嘱按时给患者服药,告知患者服药后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四)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给予必要的生活帮助和护理。
(五)创造良好的病室安全环境。
(六)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
三、指导要点
(一)将病床调至最低位置,并固定好床脚刹车,必要时加床档。
(二)搬运患者时将平车固定,防止滑动,就位后拉好护栏。
门诊预防跌倒筛查流程

门诊预防跌倒筛查流程门诊预防跌倒筛查流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跌倒成为了老年人健康的一大隐患。
门诊预防跌倒筛查流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避免老年人因跌倒导致的身体损伤和心理创伤。
下面将详细介绍门诊预防跌倒筛查流程。
一、患者登记1.1 患者到达门诊后,前台工作人员应当询问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预防跌倒筛查,并将其登记在系统中。
1.2 工作人员应当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并记录在系统中。
二、评估问卷调查2.1 医生或护士应当根据患者登记信息,给患者发放评估问卷。
2.2 评估问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个人基本情况、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
2.3 医生或护士应当耐心听取患者回答问题,并记录在系统中。
三、体格检查3.1 医生或护士应当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等。
3.2 医生或护士应当检查患者的步态、平衡能力等,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跌倒风险。
四、评估结果分析4.1 医生或护士应当根据患者的评估问卷和体格检查结果,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评估。
4.2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或护士应当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向患者进行详细讲解。
五、预防措施实施5.1 医生或护士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包括营养指导、运动锻炼等。
5.2 医生或护士应当向患者提供相关资料和宣传材料,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跌倒。
六、随访管理6.1 医生或护士应当对已经进行过门诊预防跌倒筛查的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和跌倒情况。
6.2 随访管理主要包括电话随访、上门走访等方式。
七、总结7.1 门诊预防跌倒筛查流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避免老年人因跌倒导致的身体损伤和心理创伤。
7.2 医生或护士应当不断改进和完善预防跌倒筛查流程,提高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预防与处理患者跌倒流程图

预防与处理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图
评估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年龄生活自理状况跌倒坠床史神经精神状态肢体活动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疾病因素等
Y
发现跌倒、坠床危险因素
Y
启动防跌倒、坠床应急预案
_____ Y _______
发生跌倒、坠床事件1.床头悬挂“警防跌倒或坠床”警示牌
2.做好患者和家属的知情签字工作,做好
相关宣教
3.穿防滑鞋,使用床栏
4.排除患者周围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定期
巡视患者,及时提供帮助并检查各项预
防性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4
启动跌倒、坠床处理流程1.立即对患者跌倒、坠床后果进行评估
2.通知医生、护士长
3.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
4.告知患者家属
5.填写跌倒、坠床事件呈报表。
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

防范患者坠床、跌倒
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预案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
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7.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
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8.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二、处理流程。
医院预防患者跌倒标准流程SOP

D
产后首次起床防跌倒操作程序〔SOP〕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成心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者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跌倒包括:①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②同一平面的跌倒。患者跌倒受伤共分4级,0级:没有受伤;1级:轻微伤,包括瘀伤、擦伤、不需要缝合的撕裂伤;
8.职能部门定期开展对患者跌倒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对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持续改良。
三、防范患者跌倒规程
1.对入室产妇进行首次护理评估,确定跌倒高风险产妇:包括意识不清、运动障碍、有跌倒经历、体质虚弱、视力障碍、头晕、体位性低血压、产后出血、服用特殊药物〔抗精神病药物、麻醉止痛药、降压利尿药、降糖药〕等。2.根据产妇情况选择适宜的跌倒危(wei)险因素评估计表,对跌倒高风险产妇进行评估。3.对高危跌倒产妇,护士告知产妇及家属,产妇存在发生跌倒的危(wei)险因素,要求家属予以重视,在产妇起床时寻求护士协助。
〔4〕责任护士即将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疗措施、预后等,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5〕患者发生2级以上跌倒受伤,即将口头报告科室护士长、主任,护士长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必要时上报院领导。
〔6〕当事护士填报跌倒不良事件报告表,病区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对跌倒患者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持续质量改良。〔跌倒不良事件报告表见后面〕6.职能部门定期对跌倒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完善防范措施,持续改良。
4.对跌倒高危产妇采取预防措施并记录。预防措施包括:
〔1〕跌倒高风险产妇列入交班内容。
〔2〕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①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家属陪伴摆布。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流程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流程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应该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
这些高危因素包括:(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该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护士长,并向业务部、护理部汇报备案。
为防范患者坠床、跌倒,应制定报告及处理预案。
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同时,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给幼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
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在夜间应开启床头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首次起床防跌倒操作程序(SOP)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跌倒包括:①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②同一平面的跌倒。
患者跌倒受伤共分4级,0级:没有受伤;1级:轻微伤,包括瘀伤、擦伤、不需要缝合的撕裂伤;2级:重伤,包括骨折、头部外伤、需要缝合的撕裂伤;3级:死亡。
一.防范患者跌倒目的
1.对患者进行高危跌倒因素评估,及时发现患者跌倒危险。
2.对高危跌倒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3.妥善处理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医疗负担,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防范患者跌倒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对防范患者跌倒实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
2.医院建立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相关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工作流程。
3.医院环境有防跌倒的安全措施,如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防滑等;在潮湿、易滑倒、破损地面、斜坡、不平整的路面或阶梯处应有明显的标识,以便提醒患者预防跌倒。
4.护理人员使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高跌倒风险产妇进行评估。
高跌倒风险产妇起床前评估率达到100%,对跌倒高危产妇住院期间进行持续动态评估。
5.对高危跌倒风险产妇,护士主动告知产妇和(或)家属存在跌倒风险并告知防范措施。
6.护士知晓患者跌倒不良事件报告、处置流程。
7.科室对发生跌倒的案例有分析、讨论并持续改进。
8.职能部门定期开展对患者跌倒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对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持续改进。
三、防范患者跌倒规程
1.对入室产妇进行首次护理评估,确定跌倒高风险产妇:包括意识不清、运动障碍、有跌倒经历、体质虚弱、视力障碍、头晕、体位性低血压、产后出血、服用特殊药物(抗精神病药物、麻醉止痛药、降压利尿药、降糖药)等。
2.根据产妇情况选择合适的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跌倒高风险产妇进行评估。
3.对高危跌倒产妇,护士告知产妇及家属,产妇存在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要求家属予以重视,在产妇起床时寻求护士协助。
4.对跌倒高危产妇采取预防措施并记录。
预防措施包括:
(1)跌倒高风险产妇列入交班内容。
(2)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①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家属陪伴左右。
②保持病房、厕所及浴室地面干爽。
浴室地面铺防滑地砖。
用湿拖把拖地时,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破损或不平的地面需要立即修补。
病房走廊及洗手间有扶手、房间内有座便器。
③房间光线明亮;保持行人通道通畅,物品按规定放置,病床把手使用后及时收回,不妨碍通道。
及时锁上病床及轮椅的轮轴,选用高度合适的病床,椅子、床头柜;医疗仪器的电线卷放好,以免松散垂在地上。
呼叫铃及个人物品在可及范围。
④高危产妇给予上床栏保护,护士应按时巡视病房,夜班增加巡视次数。
⑤跌倒高危产妇尽量床边检查治疗,外出检查时,由医护人员陪同。
⑥产妇衣服合身,鞋子防滑。
⑦患者改变体位欲活动时应遵守“三步曲”,即头高卧位3分钟→双腿下垂3分钟→站立3分钟→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特别是夜间。
(3)做好记录,及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5产妇发生跌倒事件,按以下流程处理:
(1)责任护士应立即赴现场查看产妇情况,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值班医生,协助医生对产妇进行伤情的检查、判断,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监测血糖。
(2)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安尔碘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
(3)当患者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将患者移至病床;请相关专科医生会诊,必要时遵医嘱行辅助检查及其他治疗。
(4)责任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疗措施、预后等,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5)患者发生2级以上跌倒受伤,立即口头报告科室护士长、主任,护士长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必要时上报院领导。
(6)当事护士填报跌倒不良事件报告表,病区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对跌倒患者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持续质量改进。
(跌倒不良事件报告表见后面)
6.职能部门定期对跌倒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完善防范措施,持续改进。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操作流程图】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2016.5
【住院患者跌倒处理流程图】
操作流程 要点说明
2016.5
跌倒/坠床风险护理评估表
分数高表示危机增加:轻度危机:3-8分;中度危机:9-14分;高度危机:15-20分
神经精神状况:主要指患者的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存在认知障碍如痴呆等。
活动情况:主要指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平衡功能。
疾病因素:主要指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易发生跌倒或坠床,这些疾病包括:低血压(包含体位性低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低血糖、中度以上贫血、产后出血等。
药物因素:主要指患者使用某些药物易发生患者跌倒或坠床。
感觉功能:主要指患者的视觉功能缺陷情况。
跌倒史:指患者入院前3个月内曾经有跌倒。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四、参考依据
【1】陈伟菊.医院护理工作标准操作程序SOP[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4:131-135. 【2】马虹颖,杨存美,余小英.老年住院患者倒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26(10B):31
【3】彭刚艺,刘雪琴.《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第二版[M].
广东:科技出版社,2014:45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