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职业生涯管理,第1章
通用技能提高
沟通能力
学习有效沟通技巧,提高与同事、客 户、上下级的沟通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积极参与团队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 力,发挥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
时间管理能力
学习时间管理方法,合理安排工作和 学习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自律意识,提高自我驱动力和自 我管理能力。
持续学习与发展策略
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交流方式,提高跨文 化交流能力。
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或活动
积极参加国际志愿者项目、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拓展国际视野和 跨文化交流经验。
关注国际动态和趋势
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增强对全球 化和国际化的认识和理解。
应对职业挑战与危机
05
处理
识别并应对职场挑战
职业信息调研
收集不同职业的信息,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发 展前景等,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
职业目标设定
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设定短期和长期的职业目标。
发展路径规划
分析达到职业目标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制定相应的学习计 划和行动方案。
职业规划调整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 确保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职场技能提升与学习
03
方法
专业技能培养
确定专业方向
明确自身职业定位,选择适合 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系统学习专业知识
通过课程、书籍、网络等途径 ,系统学习所选专业的理论知 识。
实践操作技能
积极参与项目实践、实验操作 等,提高专业技能的熟练度。
持续跟进专业发展
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新技术、 新方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是近十几年来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
所谓生涯,是指个体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
而组织生涯管理是组织生涯发展计划和个人生涯发展计划活动相结合所产生的结果。
它通过组织生涯管理系统以达到组织人力资源需求与个人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以下笔者就这两个方面进行扼要的描述。
职业生涯管理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来实现个人的发展愿望。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目的,它是通过个人发展愿望与组织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实来体现企业的发展。
一、个人职业生涯管理1、企业职业管理它是通过帮助员工的职业发展,以求组织的持续发展,实现组织目标。
因此,职业管理作出假定:只有组织员工的卓越发展,才有组织的目标实现。
职业生涯是引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有效手段。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的情况下企业能否赢得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情感;一个关键就在于其是否为员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满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位。
可以说,企业在筛选、培训以及绩效评价等工作中,实际上扮演着两种角色。
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为企业寻求合适的工作人选并使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另一种角色是确保员工能够长期受到企业的关注与培养,为每一名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2、职业发展周期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需要经过几个阶段,个人需要依据职业发展周期调整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职业偏好。
个人的职业发展周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下降阶段。
虽然从原则上可以把职业生涯发展周期分为以上五个阶段,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周期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和逐步形成价值取向和偏爱。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一、理论基础(一)职业生涯选择理论1.特质-因素理论。
美波士顿大学帕森斯创立,是人们依据人格特征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相应因素的职业。
2.人格类型理论。
20世纪60年代,霍兰德,是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库伦波茨探讨割个人的教育与职业偏好和技能是如何形成的。
认为影响职业生涯选择的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和特殊能力、环境条件、学习经验、工作取向技能。
4.择业动机理论。
美心理学家佛隆认为,个体行为东地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
5.心理动力理论。
美心理学家鲍亭以佛洛依德的个性心理分析为基础,吸取特质-因素理论和心理咨询的一些概念和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个人内在动力和需求等动机因素决定职业生涯选择。
(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舒伯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
美职业心理学家舒伯提出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
2.格林豪斯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
准备、进入、早期、中期、后期五个阶段。
3.加里德斯勒五阶段模型。
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下降二、职业生涯选择与决策(一)初步测试1.气质及其类型测评p50气质是个体生来就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总和。
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粘液质2.人格及其测量人格是一个人区别另一个并保持相对稳定的非智能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心理性上成为个性。
卡特尔16pf量表;艾森克人格测试问卷(EPQ)3.性格评估考察个人与职业相关的性格特点,“我是怎样一个人”p144MBTI性格测评4.能力评估德能:道德修养、道德实践、道德影响力、道德选择智能: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技能: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特殊技能体能:生理、心理的健全程度5.施恩职业锚测评问卷,40个问题,测评出8类职业锚。
P17技术/职能型(TF)、管理型(GM)、自主独立性(AU)、安全稳定型(SE)、创业创造型(EC)、服务型(SV)、挑战型(CH)、生活型(LS)职业锚以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不取决于潜在的才干和动机;不是依据测评出来的能力、才干或动机、价值观,是依据自省和已被证明的才干、动机、需要和价值观,切实选择职业定位;是个人稳定的职业贡献区和成长区,但也可以变化和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1. 是否能够理解和肯定 2. 是否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
1. 是否有下级、平级同事的赞赏 2. 是否有上级的肯定和表彰 3. 是否有职称、职务的晋升或相同职务责权利范围的扩大 4. 是否有工资待遇的提高
根据个人的价 值观念、知识 水平、能力
根据家庭文化
根据企业文化 及其总体经营 结果
社会 社会舆论、1. 是否有社会舆论的支持和好评 评价 社会组织 2. 是否有社会组织的承认和奖励
7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对组织的意义
1.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
2.实现组织的人力资源增值。
3.能够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 率,更好地实现企业组织目 标。
4.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 的满意度。
5.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为实 现每位员工自主开发精神资 源的有效管理方式。
小资料:3M公司的职业生涯体系
8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11
三、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图12-2 霍兰德职业兴趣目标选 择
落实生涯目标措施
自我认识
13
外围环境
(一)能力与职业抉择 相吻合的原则
1.能力类型与职业相匹配
2.能力水平要与职业层次 一致
3.发挥优势能力的作用
(二)能力类型与职业
1.一般能力与职业匹配 2.特殊能力与职业
⒈ 希望把咨询看作是对他人的帮助; ⒉ 希望能够接受和欣赏组织外的其他 活动。
二、职业锚理论
(1)自省的才干和能力(以各种工作环境中的实际 成功为基础);
(2)自省的动机和需要(以实际情境中的自我测试 和自我诊断的机会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
(3)自省的态度和价值观(以个体和组织以及工作 环境的准则和价值观之间的实际遭遇为基础)。
第七讲 职业生涯管理
第七讲
职业生涯管理
基层的员工要有责任心,中 层的员工要有上进心,高层的员 工要有事业心! ——联想总裁柳传志
职业计划(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设计)
——一个人一生中的职业历程!
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是现代 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事业称心如意 的秘密在于做 你最想做的 事!
对员工而言:
1. 有利于增强对工作环 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 困难的控制能力; 2. 有利于过好职业生 活,处理好职业生活同 生活其他部分的关系; 3. 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的不断提升和超越。
对组织而言:
1. 有助于全面了解组织内 部员工的需要、能力及目 标,调和其与存在于现实和 未来的机会与挑战的矛盾。 2. 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人 力资源。 3. 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对 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二、职业生涯管理
概念: 职业生涯管理,指组织在员工的职业
发展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时(职业顶峰、技术 老化、裁员等),为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 道路,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为员工解决问题。 本节将针对员工职业生涯早期、中期和晚期的 特点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组织进行职业 生涯管理的策略。
原则:
组织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宗旨是以人 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人为实施对象,因而 有别于其他的发展战略。为保证职业生涯开 发与管理的有效实施,组织在此过程中应遵 循六个主要原则。
职业生涯的内容
1. 自我定位——客观、全面、 深入地了解自己; 2. 目标设定——设立更加具 体明确的职业目标; 3. 目标实现——通过各种积 极的具体行动,争取目标达 成; 4. 回馈与修正——自觉地总 结经验和教训,修正自我认 知和最终职业目标。
(三)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
(career-development)职业生涯规划解析
员 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
化
同事
1、是否有下级、同级的赞赏;2、 是否有上级的肯定和表彰;3、是否 有职权范围的扩大;4、是否有工资 待遇的提高。
根据公司文 化及其总体 经营结果
社会舆 1、是否有社会舆论的支持和好评; 根据社会文 论组织 2、是否有社会组织的承认与奖励。 明程度
影响个人职业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喜欢竞争、敢冒 人、精力充沛、 乐观自信、善交 队、能说会道、 具领导才能;喜 爱权利、地位与 物质财富;不善 科学研究,对系 统而复杂的思维 工作很不耐烦。
精力旺盛的、好 出风头的、乐观 的、大胆的、自 信的、外向的、 合群的、野心勃 勃的、滔滔不绝 的、盛气凌人的 。
推销员、旅馆经 量、律师、政治 家、零售商等。
第一篇 关于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何谓职业?
• 职业的社会学概念 职业是社会劳动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涵义包括:
– 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社会位置; – 是与专门工作相关的人群关系和社会关系; – 职业拥有垄断权和经济收益权; – 职业是国家确定和认可的。
• 职业的经济学概念:人们为了获取经常性收入而从事连 续性的特殊活动
复杂的、不切实 际的、目无法纪 的、不守常规的 、易冲动的、有 独创性的、善表 达的、敏感的、 独立的、理想主 义的。
对应职业
室内装饰专家、 摄影师、音乐教 师、作家、演员 、记者、诗人、 作曲家、雕刻家 、漫画家。
职业性向与职业类型的对应
劳动者类型
社会型 (Social)
劳动者特点
喜欢从事为人服 务和教育他人的 工作,参与解决 人们共同关心的 社会问题;热情 慷慨,善于交际 ,关心他人;渴 望发挥自已的社 会作用,喜与人 接触;缺乏技术 特长,不喜需劳 动工具的工作。
职业生涯管理讲义
第一章职业生涯管理概述一、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学说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了40年的发展,内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和应用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今各国学者的观点尚难统一,其内容和使用的方法也有了较大发展。
职业生涯管理学说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获得了一定发展。
职业生涯的概念辨析职业生涯是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社会学强调社会分工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强调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职业流动规律及其对社会阶层变化的影响(郑杭生,1994)。
*经济学重视从事各种职业的劳动者数量和质量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的特点对职业需求类型及数量的影响,是从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来研究的,以就业和失业为中心(卢福财、1997)。
*教育学则研究人如何更好地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进而接受职业教育,为成功就业作准备(朱启臻,1996)。
*心理学对职业的研究与教育学、管理学研究有所重叠,它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职业。
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的职业,并进人职业生活;另一方面,在个人进人职业领域后,为了进一步地适应个人(指经验、工作价值观、年龄、家庭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如何不断地加强。
*在职业心理学发展之初(1908),当时社会发展相对稳定.一个人进入某职业之后,基本上不大改变,故当时经常用的词语是职业,英文即Occupation和vocation,与社会学的职业基本上是一个概念,是人们为获得生活来源而从事的某种工作,是谋生的主要手段。
*Parson(1908)就是用的职业指导(Occupation和vocation)。
*从英文辞典上看,career 本身的含义也比较丰富,原意是道路、轨迹,衍生为生涯、人生、事业。
*从本质上看,该概念在职业心理学中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变化,以区别于传统的职业概念。
levinson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反思和调整
反思和调整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个体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策略。
中期稳定阶段
在此阶段,个体已经取得了足够的经验和专业技能,开始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后期稳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已经建立起丰富的职业经验和知识,开始在职业中发挥重 要的领导作用。
后职业阶段
在此阶段,个体逐渐从全职工作中退休,但仍可能继续参与一些兼职或志愿 活动。
重大转折阶段
这是职业生涯中的关键时刻,个体面临重大的决策,可能会选择改变职业方 向或追求新的机会。
在职业生涯中,个体需要找到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满 意度。
职业生涯的逆境处理
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各种逆境和挑战,个体需要学会面对和处理这些逆境。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至关重要,个体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并优化时间利用效率。
职业生涯的自我评估
个体需要定期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需求和进展。
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步骤
职业生涯管理涉及职业目标设定、技能培养、决策技巧和自我评估等一系列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一步,个体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
个人所需的职能力及技能
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需要掌握一系列的职能力和技能,以适应职业的 需求和变化。
Levinson's Career D evelopm ent Stag e Theory
引入Levinson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给大家一个全面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的 框架。
L ev in so n 简介
Levinson是一名职业发展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理论。
如何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
如何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成功的职业,但是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却是许多人面临的挑战。
如何制定和管理个人职业规划,以使其在工作中获得发展和成就?本文将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来规划和管理个人职业生涯。
1. 制定个人职业目标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制定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并在未来向这个目标靠近。
这个目标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想法,而应该是一个明确的计划,包括实际的时间安排和步骤。
是否想晋升到经理或者高管岗位?是否想成为一个专业的人才?是否想成为一个企业家?不同的职业目标有不同的策略,所以你需要根据目标来规划职业的下一步。
2. 改善自我认知成长和发展职业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弱项以及成长点。
基于这些认知可以找到职业发展方向,学习和工作同样也是用一种逐渐成长的状态去进行的。
如果你没有清楚的认知,那么规划职业成长路径就是漫无目的的。
对于人的自我认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找。
可以通过和朋友、同事及相识的亲戚交谈、了解人群的反应,寻求评价自己的表现。
也可以通过职业测试来找出自己的特长和薄弱环节,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并通过放大这些优势,来达到职业生涯的发展。
3. 不断学习学习是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
投资自己的教育和学习可以为未来的职业道路铺平更广阔的道路。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读书和在线教育课程来学习新技能和知识和提高个人职业素质。
通过在职教育、线上课程或成人大学,学习本专业及相关技能,挑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极限,从而完善职业技能与跨界能力,使职业生涯得到更好的发展。
4.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建立一个安全、互帮互助的职业人际关系网络是很有必要的。
与同事、领导、客户甚至与竞争对手互动,并在整个过程中学习新的想法和方法,而且人们在职场交往中都有一条共同原则,那就是建立信任度的关系平台,这是每个职业生涯的必需品。
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方法很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如领英)或加入商业组织、志愿组织、社团和协会来展开。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
四、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于1953年提出“生涯”的概念,他把生涯发展看成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由童 年时代开始一直伴随个人的一生。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将生涯的过程分为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5~24 岁)、建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5岁)和衰退阶段(65岁以上)五个 阶段,而生涯发展的过程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角色,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 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情况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管理者等
常规型
与文件档案、图书资料、统计报
① 喜欢按计划办事,习惯接受他人指挥 表相关的各类科室工作,如会计、
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
出纳、统计人员;打字员;办公
② 不喜欢冒险和竞争;
室人员;秘书和文书;图书管理
③ 工作踏实,忠诚可靠,遵守纪律
员;旅游、外贸职员、保管员、 邮递员、审计人员、人事职员等
3
帕森斯将选择职业的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
第二步
评价求职
第三步
者的生理和 心理特点。 通过心理测 量及其他测 评手段获得
是分析各 种职业对人 的要求,并 向求职者提 供有关的职
是人职匹 配。在了解 求职者的特 性和职业的 各项指标的
4
二、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约翰•霍兰德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 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 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 论。
生活 型
18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10
2.尝试期 (11~17岁)
尝试期是接受中等教育,由少年 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 的心理和生理均在迅速成长、发育和 变化,逐渐出现了独立的意识,产生 了基本的价值观,知识逐步累积,能 力显著增强,初步获得了社会生活经 验。
职业生涯理论述评
职业生涯理论述评职业生涯理论述评1.前言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化进展迅速,1896年美国工业跃居世界首位。
工业的迅猛进展带来市场中行业的细分和职业种类的不断增加,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与此同时,西方心理学,专门是心理测验技术的进展,为职业生涯理论的兴起和全面进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美国职业辅导运动的开展,使职业生涯指导成为一门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的学科,并被看作是一项对社会有着重要阻碍的服务。
本文将对要紧的几个职业生涯理论进行介绍和评判。
2.职业生涯理论介绍2.1霍兰德的类型论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创立的人格类型理论对人才测评的进展产生了重要的阻碍。
在人格和职业的关系方面,霍兰德提出了一系列假设:①在现实的文化中,能够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
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爱好;②环境也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③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④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上述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霍兰德提出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模式。
不同类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机会与奖励,这种情形即称为“和谐”(congruence)。
类型与环境不和谐,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的能力与爱好所需的机会与奖励。
霍兰德在其所著的《职业决策》一书中描述了六种人格类型的相应职业。
图1 霍兰德理论的六角模型霍兰德所划分的六大类型,并非是并列的、有着明晰的边界的。
他以六边形标示出六大类型的关系。
图中能够看出:每一种类型与其他类型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有相邻、相隔、相对三种关系。
人们通常倾向选择与自我爱好类型匹配的职业环境,如具有现实型爱好的人期望在现实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能够最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最终)
〔一〕职业开展(kāizhǎn)阶段理论--1
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美国心理学博士(bóshì)格林豪斯〔Greenhouse〕
的研究那么侧重于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所面临的主要任 务,并以此为依据将职业开展划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准 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 和职业生涯后期。
第二十七页,共52页。
管理(guǎnlǐ)能力型锚
承负单纯管理责任,倾向追逐全面的管理权力,以及肩负更大责任。具有 强烈的升迁动机及相关价值观取向,以晋升职位等级和收入作为衡量成功的 标准。
具有将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 纵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和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鼓励 而不会受其困扰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责任压力下不会变得无所作为的能 力〕等整合形成的特别技能。
平安锚的员工对组织有依赖性,一般不愿离开一个特定的组织,相信组织会依据 能力与需求,给予最正确职位配置,较其他人更容易接受组织,个人职业生涯的开 发与开展容易受到限制。
平安型职业锚的成功标准是:一种有效性的稳定、平安、有序的家庭和工作环境。
第三十一页,共52页。
“职业(zhíyè)锚〞是一种连 续体
第四十页,共52页。
三、职业的选择(xuǎnzé)的引导
职业性向理论(lǐlùn)
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认为,职业性向,包括价 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gèrén)职业选择的 重要因素。个人(gèrén)职业性向可划分为实际型、研究 型、艺术型、社会型、开拓型和常规型六种;同时,职 业类型也相应有上述六种类型。〔如下图〕
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理论
如果这个岛屿人满为患,不能容纳,你的第二选项会
是?第三选项呢?
R:自然原始的岛屿。居 民以手工见长,自给自 足、修缮房屋、打造器 物、制作工具,喜欢 户外运动 。居民们大都
喜欢独自行动,居住之 间距离较远。
I:深思冥想的岛屿。有 多处天文馆、科技博览 馆及图书馆。居民喜好 观察、学习,祟尚和追 求真知,常有机会和来 自各地的哲学家、科学 家、心理学家等交换心 得。
社会型 4 10 16 22 28 34 40 46 52 58
艺术型 5 11 17 23 29 35 41 47 53 59
探索型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霍兰德的类型论
虽然我们做了几十年的研究, 但预测个人职业选择最有效的方 法却是询问这个人自己想做什么。
--约翰·霍兰德(1920-2008) John Holland
一致性
2
1 3
3 3
区分性
不同兴趣领域发展差异的程度 是6个分量表上最高和最低分的差 用于描述个人
区分性:分数的分布特点
RI A S EC
小测试
实际型 1 7 13 19 25 31 37 43 38 44 50 56
事业型 3 9 15 21 27 33 39 45 51 57
职业选择理论
是么是职业选择?
职业选择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会受许 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职业声望、职业分层、职业期望 与职业成功等因素,是决定人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因而这些因素对职业选择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正确认识职业成功
职业选择是劳动者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 凭借自身的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 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理论基础
第一章职业生涯管理概论(1) 职业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
经济性、社会性和技术性是职业的三个重要特征。
(2) 职业分层是指按照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对职业的价值取向所做的职业等级排位。
职业活动的内容不同、工作的复杂程度不同、所需付出的体力和脑力不同、工作的环境不同、所需要的任职资格条件不同,在组织结构中的权力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等,这必然使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不一样,这是职业分层的依据。
(3) 职业分类是指特定的国家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
职业分类是职业社会化管理的平台,也是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4) 社会分工是职业产生的基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变化决定和制约着职业的发展和变化。
未来职业的变化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新的职业种类层出不穷,传统的职业种类消亡和迁移方兴未艾; 终身依附一个组织的固定职业不断消解,独立的、不依赖于任何组织的自由职业不断产生。
(5)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在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工作活动相关的连续经历,它不仅表示职业工作时间的长短,而且内含着职业发展、变更的经历和过程,包括从事何种职业工作、职业发展的阶段、由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换等具体内容。
要充分了解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必须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表示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内在特征是价值观念、态度、需要、动机、气质、能力、性格等,表示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客观外在特征是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工作行为。
(6) 在个人职业发展管理理论中,有一个职业锚(Career Anchor) 的概念。
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简答题最终)
职业自我观由三部分组成:1自省的才干和能力,以各种工作环境中的实际成功为基础2自省的动机和需要,以实际情境中的自我测试和自我诊断的机会以及他人的反馈为基础3自省的态度和价值观,以自我与雇佣组织和工作环境的准则和价值之间的实际遭遇为基础。
组织在个人成就期的行为:1提供具有充分挑战性和相应职责的工作2进行持续的绩效评估和有效的反馈3构建即现实又灵活的职业生涯通道4鼓励员工进行职业考察职业锚概念有5个特点:1职业锚定义工作价值观,工作动机的含义更具体,更明确2由于实践工作成果的偶然性,职业锚不可能凭各种测试来预测3职业锚强调了能力,动机和价值观的互动作用4职业锚在正式工作若干年后才可能被发现,即“职业锚”的确定需要各种情境下实践工作的反复验证方可确认5职业锚概念倾向于寻求个人稳定的成长区域,它并不意味着个人停止变化或成长,“职业锚”本身也会发生变化管理能力型职业锚的特点:管理能力型职业锚的雇员追求承担一般管理性工作,且责任越大越好,2管理能力型职业锚的雇员具有强有力的升迁动机和价值观,以提升,等级和收入作为成功的标准3具有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强强组合4分析能力是指在信息不完全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管理型职业锚的人对组织有很大的信赖性。
自主/独立型职业锚的特点:1求自主/独立型职业锚的人希望随心所欲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时间进度和生活方式2自主/独立型职业锚的人追求在工作中享受自身的自由,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认为工作成果与自己的努力紧密相连3自主/独立型职业锚与其类型的职业锚有明显的交叉。
社会化被划分成三个阶段的过程:1第一阶段称为“预期社会化”2新来者阶段是社会化的第二个阶段3社会化过程的最后阶段就是成为局内人并进入新角色的阶段组织在立业期的行为:1有效招聘2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定向计划3给予员工有挑战性的工作4第一个上司不断地激励5有效地提供建设性的反馈6鼓励师徒关系和其他支持产生职业生涯的危机:1个人生命周期多重交错,任务最繁重2个人的心理特征3个人能力特征职业生涯中期阶段的危机预防: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向上的精神2确立信念3设定目标对职业生涯晚期员工的管理主要应遵守如下原则:1理解和尊重的原则2制度化与差别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因3真诚关心的原则4提前准备的原则5发挥经验优势的原则职业生涯中期组织采取的主要措施:1帮助员工理解职业生涯中期经历2提供广泛更灵活的交流机会3挖掘当前工作的潜力4鼓励和训练为师之道5培训和持续的教育6拓宽奖酬面7帮助员工应付职业高原现象8帮助员工应付失业个人职业生涯晚期面临的问题:1面临职业生涯的终结2不安全感增加3如何保持生产率4为退休做准备员工在面临退休的时候,不安全感骤增,其不安全感来自很多方面,主要包括:1经济上不安全感2心理上的不安全感3疾病增多4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职业生涯晚期个人的行为:1调准心态迎接变化2接受权利责任中心地位下降的事实3培养年轻人4学会如何应付“空巢”问题5回顾职业生涯,着手退休准备职业生涯晚期的管理有三方面的主体:1员工的工作组织2社区组织3员工自己智力方面主要包括:1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2抽象概况能力,包括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成分3创造力,这是智力的高级表现胜任力划分为六个层次:1知识是指对某一职业领域有用信息的组织和利用2技能,是指通过重而习得的从事某一活动的熟练程度3社会角色,是指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想表现出的形象4自我概念是指对自己身份的和知觉5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特征及典型的行为方式6动机与需要是指决定一个人外显行为的内部动力胜任力的特点:1胜任力中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和需要是隐藏子啊表象背的深层次特征,难以衡量的。
职业生涯基本理论
二、职业生涯理论
特质-因素理论 类型理论 工作适应理论 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二)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
• 1909年, 《职业选择》(Choosing a Vocation) 出版。 • Parsons被称为职业辅导之父 • 主要观点:特质(个人特征)-因素(工作所需的条 件);辅导的三大原则:了解自我、了解工作要求、 做出两组事实的真实推理 • 目的:达到人职匹配
A艺术型人(creator)的特点
• • • • • • • • 自我表达 有想象力 内省 追求美感价值 创造性的 感觉寻求 编辑、作家 工艺美术工作者
S社会型人(helper)的特点
• • • • • • •
社会相互作用 对人感兴趣 良好的人际沟通技能 社区服务取向 教师 护士 学校辅导员
帮助别人与劝说别人的不同
A岛上的人有艺术、 创新和直觉能力,喜 欢不规则的环境,运 用自己的创作和想象 力
S岛上的人喜欢与他人 在一起工作,帮助、 训练、教导、关怀和 医治别人
E岛上的人喜欢与他人一 起工作,影响、说服、管 理和领导别人,为工作单 位争取经济回报
六种人格类型
Realistic(技术型/实用性) Investigative(研究型) Artistic (艺术型) Social(社会型) Enterprising(企业型/管理型/功利型) Conventional(传统型)
样本
0岁
目前
生命终点
(五)克郎伯兹的社会学习理论
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 影响职业发展路径的四种因素 遗传与特殊能力 环境及重要事件 学习经验 任务取向的技能 以上四种因素交互作用,形成有关职业的推论或信 念
职业生涯基本理论
企业型 常规型
实际型
三、罗伊的需要理论
(一) 理论简介 (二) 罗伊的职业分类 (三) 亲子关系与职业选择
一、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二、职业锚理论
职业发展:指从业者选择某一职业后, 伴随他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及策略, 这包括职业发展的道路方向选择和职业 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分配。
一、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第
第
一
三
节
节
职
第
职
业
二
业
生
节
生
涯 选 择 理 论
职 业 生 涯 发
涯 决 策 理 论
展Leabharlann 理论一、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 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三、罗伊的需要理论
职业选择: 劳动者依据自己的职业期望、
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考虑自己的 特点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 从社会现有的职业中选择与自身素 质相符合的职业的过程。
(一)
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
循环式发展任务
(三)
一生生涯的彩虹图
(四)
理论的优缺点
二、职业锚理论
(一) 职业锚的含义 (二) 职业锚的分类 (三) 职业锚的意义
一、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二、克朗伯兹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
一、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一)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假设
(二)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构成与基本内容
(三)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咨询上的应用
(四) 理论意义
二、克朗伯兹的生涯决定社会学习理论
(一)影响到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四类因素
1.遗传因素和特殊的能力 2.学习经验 3.环境状况和事件 4.完成任务的技能
职业生涯管理
• 自我评估与职业兴趣分析: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 • 职业市场信息与行业趋势分析:了解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机会。 • 制定实际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制定实现职业目标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
组04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实践与影 响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
职06业生涯管理的案例与实践分 享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案例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案例特点
• 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 制定并执行职业生涯规划。 • 不断学习和提升职业能力和素质。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案例分享
• 案例一: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实现职业转型和发展。 • 案例二:通过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成功提高职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 • 案例三: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拓展职业网络和获取职业资源。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DOCS
03
个人职业发展阶段与策略
职业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阶段的特点与需求
职业成长阶段的特点
• 入门阶段:对职业充满好奇和热情,缺乏经验和技能。 • 提升阶段:具备一定的职业经验和技能,寻求职业发展和晋升。 • 成熟阶段: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和技能,对职业有深度的理解和认识。
职业成长阶段的需求
• 入门阶段:需要职业指导和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 • 提升阶段:需要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实现职业目标。 • 成熟阶段:需要职业认可和尊重,实现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 提高职业竞争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提高职业竞争力。 • 寻求职业转型和发展机会:关注职业市场动态,抓住职业转型和发展机会。 • 调整职业规划和策略:根据职业发展和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策略。
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三、三理论
作者: 廖泉文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
出版物刊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页码: 21-23页
主题词: 职业生涯发展 “三、三、三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态度 工作行为
摘要:近日,廖泉文教授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第五届年会暨研讨会”上提交了关于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发展的论文,文章提出了职业发展阶段论中一个较独特的理论,即人生发展阶段的“三、三、三理论”。
美国的一些著名学者提出的职业发展阶段论均将人的职业发展阶段简单地分为几个硬性的年龄阶段,廖泉文教授提出的“三、三、三理论”是一种弹性的、开放的、动态的划分方法。
本文节选了论文中的有关论述,以飨读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9年,美国学者威廉姆逊出版了《怎样咨询学生》一书,进一步拓展了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他将职业指导分为分析、整理、诊断、预测、咨询(处理)、追踪六个步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指导方法,被称为“明尼苏达辅导学派”。该理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占据了职业指导的主导地位。1942年罗杰斯所著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一书出版,提出应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尊重人自我选择的能力及自由发展的权力。同时,罗杰斯以“人性善”和“人的本质潜能的可信赖性”为依据,创立了“当事人中心”的非指导学派。
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抗战胜利后内战的爆发,职业指导理论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各行各业建设人才奇缺,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各级各类的人才在配置方式上长期使用“统包统分”的政策,使得职业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管理理论没有用武之地。加之以后十年动乱,使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一度在中国处于停滞状态。
简论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2010年03月26日 16:51 来源:光明日报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源于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从学科历史发展角度看,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研究的历程。在我国,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凸显出各种专业型人才需求的日益紧缺,但同时又存在着大量人员无法找到工作的“结构性失业”状况。为解决这些问题,对不同的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导引,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60年代至今,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继续得到了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为霍兰德的类型论与吉列特等的生涯决定论。霍兰德把人和环境区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以及传统型六大类型,以此为依据,把人的特质和这种特质所适合的工作联系起来。吉列特等的生涯决定理论则以“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是不断面临生涯决定的过程”为逻辑起点,提出了职业生涯管理中的预测系统、价值系统以及决策系统。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对于中国而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则是一种地道的“舶来品”。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初步引进、停滞与恢复发展的历程。
我国对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引介始于民国时期。该理论的引入,与辛亥革命以后至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衰密切相关,也深刻反映了当时我国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大量新式人才的紧缺和大批学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实,成为职业指导理论被引入中国的直接动因。
此后,在二、三十年代,一系列有关职业指导的著作不断出版。早在1923年,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不久,邹恩润就编译了《职业指导》一书。该书通过对职业指导范围的界定,指出了职业指导的效用、机关和方法,该书是我国首次系统论述职业指导的著作,堪称我国职业指导理论研究的开创性著作。其后,喻鉴清和陈重寅的《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江恒源的《如何办理职业指导》,何清儒的《职业指导学》,潘文安的《职业指导》,等等,对我国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此后,欧美和日本的职业指导理论又相应地被介绍到中国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教育与职业》杂志,几乎每期都要涉及到职业指导问题。而黄炎培、蔡元培、胡适等当时的教育界名流积极投身到对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讨论中去,则使得职业指导理论蔚为思潮,对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改革、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的丰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当时的的动乱局势,职业指导理论并没有真正普遍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国家就业政策也逐步向“自主择业”的方向演变,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方面,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宏观研究蔚为大观。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有1996年出版的朱启臻的《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俞文钊主编的《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等。朱启臻主要从职业指导的学科类型,职业指导的功能和原则,职业指导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职业指导的基本途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职业指导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梳理,该书对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职业指导理论的启动和发展具有筚路蓝缕之功。俞文钊主编的《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则以心理学为基础,全面介绍并评价了职业心理和职业指导的各种理论,以及国外各种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情况,旨在帮助求职者获得具体的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达到对未来职业的适应,等等。从出版年代上看,这些著作是随着我国就业政策向“自主择业”政策的转变应运而生的。其后至今,一大批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宏观论著也相继出版,为当今就业政策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1916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刊物《教育与职业》第15期专门刊出《职业指导》专号,进行宣传和推介。同年,清华学校校长周寄梅为了指导学生择业,发起了择业演讲活动,聘请名人、专家进校职业问题的演讲,指导学生填写工作志愿,以预测就业趋势,并为确定职业指导学科提供依据,此次活动可谓开创了我国指导就业的先河。
总体上说,改革开放以后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论著的相继出版,对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下自主择业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以及帮助缓解当今各类求职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事实,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1951年,金斯伯格等人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通过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及其间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向动态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迈出了一步。1953年,舒伯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重在对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研究。他以差异心理学和现象学作为解释职业选择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个体生涯发展中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以及衰退五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这一思想把职业指导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不仅以个人的发展为着眼点,同时也兼顾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从个体发展和整体生活的高度来考察个人与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被认为是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
1908年,“职业辅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这也成为人们公认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滥觞。1909年,帕森斯撰写了《选择职业》,该书第一次运用了“职业辅导”这一专门学术用语,建构了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以及人职相配的职业指导模式,标志着职业指导活动的历史性开端。帕森斯的这三个步骤包含了“知己、知彼与决策”的三重涵义,其理论成为以后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石。
另一方面,具体到大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继面世。尚志平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编的《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从就业政策与法规、职业素质及养成方法、就业途径、创业意识与创业教育等方面,阐释了促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掌握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掌握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技巧。熊志梅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程》一书,则是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对这种形式无所适从而做。她把多种学说运用到该教程中来,厘清了学生择业、就业以及创业方面的若干问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大学生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关系的一些专题性论著也相继出版,则是通过职业价值取向角度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所做的一个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