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民形象对比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薛东娥)
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分析比较薛东娥(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 714000)摘要:赵树理与高晓声都成功塑造了中国农民的典型,他们笔下的农民形象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封建意识、命运在赵树理与高晓声笔下都体现了出来,但是因时代环境的不同,他们笔下农民的命运、人物关系、人生追求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赵树理;高晓声;农民形象;分析;比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高晓声之所以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两位圣手”[1]108,是因为他们笔下的农民形象多种多样、栩栩如生,如二诸葛、三仙姑、小二黑、李有才、李顺大、陈奂生、刘兴大等人物形象已深烙于读者心中。
然而因时代环境、学识修养、才情秉性等等的差异,赵树理、高晓声笔下的农民形象又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一、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是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社会变革,直接融入广大农民的生活,展示了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
他着力表现的是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摧毁农村封建残余势力,走上彻底翻身的解放道路。
他笔下的“老一代农民形象”:如二诸葛、三仙姑、老秦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新的困扰与痛苦。
还有年轻一代的农民“新人”形象:如小二黑、小芹、李有才等,他们都是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又很自然地根植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着深厚的生活根据。
以下以小二黑、李有才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1.小二黑形象小二黑是赵树理笔下的新一代农民,他年轻、积极、热情、聪明能干。
他没有上过学,六岁时二诸葛教他识字,像那些算属相、卜六朲课、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喜得二诸葛常把他引到人前卖弄。
到了十三岁时小二黑知道这些东西不好,于是再也不信他爹的鬼八卦。
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
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作者:杨玉花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1期摘要:当进入新时期以后,相关研究人员运用现代的哲理观念、意识观念对农民群体进行审视,本文主要就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农民本身的形象所发生的变化轨迹进行较为深刻的分析以及研究,对新农民形象进行内涵的塑造,给予人民无限的思索。
关键词:轨迹;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流变一、中国新文学中国是一个由许许多多的农民所组成的国度,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时间中,自然经济、古老落后的小生产方式、深重的封建压迫,形成了中国农民特有的复杂稳固的性格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或称“农民意识”)。
“农民大国”的特点便决定了农民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因此,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学(这里主要指中国现当代文学)便不可避免地把农民作为主要的反映对象。
综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由于历史原因及诸多其他因素,农民形象众多,特色迥异。
起因何在?我们有必要来探索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的流变轨迹。
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第一个真正写农民的作家。
鲁迅用他哲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感觉到中华民族的痼疾——“国民的劣根性”。
这种劣根性在农民身上得以最显著最顽强地体现。
诸如麻木冷漠、迷信保守、目光短浅、守旧、固执狭隘、欺弱怕强、盲目自大等等,成为根深蒂固的“农民意识”。
这一意识渗入民族灵魂中,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心理基础结构的一部分,似沉重的梦魇压在国人身上,阻碍着人民的觉醒.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故乡》、《风波》、《离婚》、《祝福》、《药》、《阿Q正传》等描绘了各种各样、特色迥异而在灵魂深处又同是“老中国的儿女”——农民的形象。
闰土原是个天真活泼、机灵淳朴的少年,成年后却变成一个沉默迟钝、衰老自卑、精神麻痹的“木偶人”。
鲁迅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二、农村新人在这一个时期里,每一个作家在进行相关的创作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缺陷与矛盾。
一方面来讲,每一个作家本身都承受着大小程度不一的虚幻理想所带来的影响,在进行创作过程中,缺乏深沉稳重的时代感以及历史感。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赵树理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描写了中国农村的种种变迁和人民的生活感受,其中尤以老一代农民形象的描写最为深刻。
本文旨在就赵树理小说中老一代农民的形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老一代农民的形象特点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综合了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元素,具有以下特点:1. 素朴、淳朴老一代农民无论从外表还是内心的表现上都非常的沉稳、素朴、淳朴,他们的言行显得非常的朴实无华,不张扬也不浮夸,更多的是以老实待人的姿态来表现出他们的深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态度。
2. 坚忍、顽强在小说中,这些老一代农民历经多年的辛苦劳作和社会的冷漠与不妥协,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通过顽强不屈和坚韧不拔的努力,克服了多种困难,最终获得了自己应有的生活尊严。
3. 品慎、恭谦赵树理小说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也普遍表现出了品慎和恭谦的特征:他们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非常清醒,他们的言谈举止充满了谦和的精神,凭着顽强的毅力、过硬的品德,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人们的关注。
二、老一代农民形象的文化内涵赵树理的小说融合了民间文化、宗教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多种文化背景,对于老一代农民的形象深刻描绘不仅给予了他们更多个性和人文的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乡土文化的广泛世界意义。
1. 民间文化背景作家通过对老一代农民生活细节的描写,切实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传统民间文化。
这些文化特征包括三令五申、信口开河、互相礼让以及儒家思想等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国民间文化与土地、生活、信仰、宗教、文明等方面的元素相融合,描绘出一幅具体、真实与多姿的乡土风貌。
2. 传统文化背景赵树理小说中老一代农民形象的塑造,彰显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农村生活中的重要性。
他们尊重传统的道德伦理、尊卑礼节和家风家训等,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也能依据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获得社会更多的认可和价值。
3. 宗教文化背景赵树理小说涵盖了宗教文化的浓淡关系,揭示了在农村社会中的信仰文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三农人设形象分析报告
三农人设形象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群体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三农人设形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三农人设形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力求准确呈现三农人设在当代中国的表现。
二、三农人设1. 农民形象农民是指土地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地区劳动者的代表。
在三农人设中,农民形象主要体现为朴实勤劳、勇于奉献、忍辱负重等特点。
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形象并不总是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和认可。
一方面,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这使得他们在社会地位上存在一定的不公平。
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民需求更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而许多农民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训和教育,导致他们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
因此,在构建新时代的农民形象时,应该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权益,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2. 农村干部形象农村干部是负责农村地区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力量。
在三农人设中,农村干部形象主要体现为执政为民、真心关爱、诚信为本等特点。
农村干部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为农民提供公正的政策和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一些农村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
有些地方的干部作风腐败,不担当、不作为,甚至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
这种现象不仅伤害了农民的利益,也破坏了三农人设形象的塑造。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修养,确保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农民,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3. 农村青年形象农村青年是农村发展的希望,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三农人设中,农村青年形象主要体现为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爱农爱乡等特点。
农村青年应该努力学习先进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然而,农村青年面临着一系列困境。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优秀的农村青年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从当代文学看农民形象的变化
从当代文学看农民形象的变化在中国四千多年文明社会历史进程中,农民阶级始终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创作的基石。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农民地位日益凸显,他们不仅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走向。
但自《诗经》以来,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们不约而同地对这个特殊的阶级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这些中国的脊梁保持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态度沉默了千年,鲜少有他们可以发声的时候,直到中国近代社会的到来。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驱19 世纪20 年代的乡土小说从鲁迅笔下开始。
此后,一系列着重反应旧时代农民麻木不仁的作品陆续出现。
此时代的农民形象带有鲜明的封建残留色彩,“愚昧”“落后”“盲目排外”是他们的代名词。
30 年代之后,随着革命对农村的冲击,农民形象不再单一,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他们一方面带着旧时代血淋淋的胎记,一方面又对新时代充满了向往。
194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他认为农民、手工业者、小资产阶级都是“我们接近的朋友”。
①此后,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开始转向积极健康,并逐步与政治挂钩,致力于表现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文学也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
当代文学没有革命文学的热闹与喧哗,但它就像一部经典的老电影,用它特有的黑白式的无声胶片向我们展示了时代特殊的风情。
二、十七年文学十七年文学是当代文学的第一个阶段。
它用一个简单的时间加名词概述了历史的厚重。
我们无法还原曾经,但透过那些作品,我们还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
那是一个政治凌驾于文学之上的时代,高昂的革命热情硬生生地劈开文学与政治的天然壁垒,将文学特有的浪漫与抒情扭曲为对政治的盲从。
十七年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工农兵,为了文学形象与政治的融合,一种模式化的“文学量产”运动开始了,然而文学终归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半成品,我们仍可以透过一些作品的细枝末节看到真实的历史。
论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及成因
论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及成因
鲁迅和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们各自笔下的农民形象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我将从角度、时代背景和写作立场等方面分析这种差异及其成因。
鲁迅和赵树理对农民的角度不同。
鲁迅的作品主要集中于20世纪初的历史背景下,他描绘了贫困、压迫、愚昧以及农民的被压迫地位。
他以农民作为社会矛盾的折射,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群的困境。
而赵树理则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农民为主人公的形象。
他倾向于描绘农民在新的社会变革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他赞颂农民的智慧、勤劳和抗敌精神,强调农民作为新中国建设的基础。
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还源于不同的时代背景。
鲁迅的作品大多写于清末民初,那时农民处于封建社会的底层,生活困苦,受封建制度的压迫,社会地位低下。
而赵树理则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写作,农民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享受到了农村改革的成果。
因此,两位作家对农民的描绘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态度。
鲁迅和赵树理在写作立场上的差异也导致了他们笔下农民形象的不同。
鲁迅是一位激进的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他以冷嘲热讽的方式揭示社会的阴暗面,关注农民的疾苦和无助。
赵树理
则更多地以一种宣传性的角度写作,他的作品主要用来歌颂农民的伟大,鼓舞人民的士气,推动社会主义进步。
鲁迅和赵树理对农民形象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角度、时代背景和写作立场的不同所致。
鲁迅揭示了农民的苦难和社会困境,赵树理则赞美了农民在新时代的成就。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地位和社会变迁的差异。
农民形象变迁
20世纪中国农民形象发展农民为什么发生形象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史究竟是一部"温暖的记忆",抑或是一部"苦涩的记忆"?20世纪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形象发展大致经历了战争时期、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阶段,由于每个时期的社会、艺术背景不同、创作主体的审美追求不同、表现农民形象的方法不同,我国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形象因而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特征,承载了不同的文化意义。
一、建国初期(1949~1957年):农民物质生活得到初步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图为:1938年肖斯百—农民肖像1 938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炮火连天多难的时刻,广大的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农民生活处于极度贫苦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国家主权的完全独立,从此结束了自近代以来一百多年"四分五裂"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一个和平建设的新时代,这是我国亿万农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得以改善、安居乐业的最根本的政治保障.图中:1953年农民在耕作,高粱茁壮成长,农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从1950年冬季开始到1952年底结束,中国大陆地区(除西藏和新疆外)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三大改造包括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数前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我国彻底废除了。
1955年图中的农民下车捡路上遗留的麦穗,农民甚至粮食的珍贵和生产的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人民公社时期(1958~1978年):农民物质生活资料极度匮乏,但精神生活比较充实。
1957年冬至1958年春,我国农村地区掀起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积肥运动的高潮,"全国投入水利工程建设的劳动力。
中国电影中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流变-文档资料
中国电影中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流变农民作为群体性的社会力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文化角色,中国电影塑造了一大批农民形象,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农民在某种程度上被指称为中国国民的集体性隐喻。
一、新中国成立前:苦难的承受者与觉醒的反抗者中华民国的建立未能打破广袤农村黄土地的沉寂,超稳定的宗法一体化社会结构,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官府的苛捐杂税,加之政局动荡、战争连绵,自然灾害频发,使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承受着巨大苦难。
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过着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电影中,农民主要被塑造为两种形象:苦难的承受者和觉醒的抗争者。
旧中国的农民不仅遭受着自然灾害的威胁,还饱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剥削。
1933年明星公司推出了两部由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影片:《春蚕》和《狂流》。
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春蚕》,是“五四”新文艺作品第一次被搬上银幕。
电影讲述浙东农村蚕农老通宝一家辛勤养蚕,日寇进攻上海后,纱厂纷纷关闭,他只好将蚕茧运到无锡贱卖,逐步陷入破产;《狂流》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村阶级斗争的影片,主人公铁生的家乡离汉口上游百里,持续暴雨使堤坝决口洪水滔天,地主傅柏仁趁火打劫盘剥农民,天灾人祸交并使农民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这两部电影以白描的手法,分别塑造了老通宝和铁生两个农民形象,再现了旧中国农民在战乱和灾荒年代所承受的苦难。
19世纪西方列强用大炮、鸦片叩开中国大门时,如果说只有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少数人从噩梦中惊醒,这块古老的大地依然处于沉睡的死寂中,那么日本大举入侵,枪炮声终于使众国人惊醒,意识到再不反抗就要亡国灭种,所以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就出现觉醒的农民。
如《中华儿女》中的青年农民“刘二哥”:日本侵略者要占领南京近郊的一个村子,汉奸王老爷回到村里宣传皇军的“恩惠”,刘二哥的母亲、妻子和一些农民受骗留在家中。
日军走后,躲进山里的刘二哥急忙回家,发现妻子已经被日本人折磨死,母亲也奄奄一息。
鲁迅与赵树理作品的农民形象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作品的农民形象比较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班姓名:李伟学号:200902010036内容摘要:鲁迅和赵树理都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位作家,两位作家都善于对农民形象进行塑造,并取得了文学界的高度认可。
本文通过对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和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分析了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特点,并进而对其进行比较,浅谈了鲁迅与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点。
关键字:批判精神传统观念现实主义农民形象在现当代文学中描写农民形象的作品很多,其中以鲁迅和赵树理的作品中描写农民形象最为典型。
同时,鲁迅和赵树理也是描写农民形象最成功的两位作家。
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他们共有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描写出了以土地为依托的农民的命运,对落后农民的旧思想、心理、文化、习俗和麻木的神经进行批判。
两位作家都从了农民的精神层面、心理变化的视角观察了农民形象和农村社会。
董大中认为赵树理继承和发扬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
但赵树理有别于鲁迅的一点,是时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鲁迅被誉为是中国现代为学史上第一个自觉描写普通农民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
鲁迅出生于封建地主大家庭,家道衰落后的他,开始对社会进行反思,发现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对农民的毒害,对农民身上的无知、落后、中庸和精神上的麻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体现出了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等特点。
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鲁迅笔下的一个典型农民形象。
作为一个处于封建时代,失去了土地的农民阿Q,在被王胡子打后,用“精神胜利法”对自己进行自我安慰,体现出了落后的农民意识和愚昧思想。
小说《故乡》中的闰土,从一个儿时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位沉默不语的大人,《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了赎罪,去庙里捐门槛儿,《风波》中的九斤老太等,这些人物都是鲁迅笔下具有代表性的落后农民形象。
鲁迅认为“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2]鲁迅通过其笔下的农民形象,批判了农民的劣根性,揭露了农民的精神创伤,唤醒了沉睡中的农民大众。
20世纪中国文学农民形象演变的时代印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农民形象演变的时代印记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农民形象的发展演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农民的文学形象无不浸染着时代的风雨霜雪。
换言之,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变迁,体现在不同阶段的农民形象演变中。
(一)“五四”以后(20世纪20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以“启蒙”为己任,从“国民性批判”的视角揭示中国农民的原始、愚昧、麻木、冷漠,表现出强烈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代情绪。
如阿Q、闰土、祥林嫂等形象,体现着“五四”启蒙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农民“愚昧”和“落后”的忧患与哀痛。
鲁迅由此成为表现中国农民的经典作家之一。
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一类农民形象。
(二)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边城》等小说中塑造了另一种中国农民的形象。
淳朴、善良、健康、单纯的翠翠、天保们,演绎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人性之美。
但沈从文笔下的农民,是生活在“想象的王国”中的人物。
沈从文意在借这样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传递给现实中的人们一些绚丽的色彩和使脱离生存苦难的美丽梦境,而不是让人们去“接近”和“认识”现实。
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二类农民形象。
(三)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周立波、丁玲等塑造了快乐、开放、进取的新农民形象。
李有才、赵光腚、张裕民等新农民形象,构成了解放区文学中的“农民英雄”群像。
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第三类农民形象。
这一类农民形象的时代印记最为显明。
如毛泽东认为,如果忘记了农民,即使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的。
1936年,他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 [美]洛易斯·惠勒·斯诺.斯诺眼中的中国[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47.)毛泽东1939年11月7日给周扬的信中认为:“就经济因素说,农村比都市为旧,就政治因素说,就反过来了,就文化说亦然。
解读_农民意识_鲁迅_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比较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鲁迅是第一个自觉描写普通农 民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 。毫无疑义 ,鲁迅最热烈 、最深 沉 、最诚挚的感情始终倾注在农民身上 。作为一个思想家
和文学家 ,鲁迅深入地考察了中国的国情 ,他着重剖析中国 封建制度和封建传统思想对人民精神的毒害 ,以及由此形 成的民族性格上的弱点 。鲁迅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包含着
·6 ·
人物 ,到地里工作在一块 , ……他们每个人的环境 ,思想和 那思想所支配的生活方式 ,前途打算 ,我无所不晓 。 ……我 既然这样了解他们 ,自然就能描写他们 。”[4 ] 他的作品塑造 出了地道的翻身农民形象 ,并揭示了农民在政治和精神上 翻身的艰难曲折 。在赵树理之前的第一代 、第二代新文学
[ 关键词 ] 农民意识 ;农民形象 ;比较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I2071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9 - 2323 (2005) 06 - 0006 - 02
中国是一 个 具 有 二 千 多 年 封 建 土 地 私 有 制 的 农 业 大
国 ,即使到“辛亥革命”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 ,农 民仍未摆脱以土地为主要关系的生产方式 ,土地仍是农民 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因此在这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迷信 、 保守 、固执 、目光短浅 、因循守旧 、自我愉悦等若干特征的
诞的 、不合理的却又是必然的 、历史的特定结合 。《故乡》中
的闰土曾是个天真 、活泼 、机灵 、淳朴的少年 ,成年后却变成 一个沉默 、迟钝 、衰老 、自卑 、精神麻木的“木偶人”。鲁迅深
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 “ : 饥荒 ,苛税 ,兵 ,匪 ,官绅”,几千
年的封建统治形成一种理论周详 、体系严密的封建意识形
2005 年第 6 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1 6 ,2005
论鲁迅与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
论鲁迅与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鲁迅和萧红都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巨匠,他们作品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农民是他们笔下的重要群体之一。
鲁迅和萧红对农民形象的塑造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观点,同时也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本文将就鲁迅和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进行阐述。
首先来看鲁迅的作品中农民形象的塑造。
在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中,农民形象是深受社会现实所困扰的人群。
他们面对贫困、饥饿、疾病和苦难,却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鲁迅对农民的描写多以悲凉和悲愤的笔调,如《呐喊》中的《风波》就描绘了农民被迫离乡背井流离的悲惨遭遇。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往往是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形象,他们身负重担,却又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怀和尊重。
鲁迅对农民的描写也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人道悲悯的呼唤,他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唤起人们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促使社会有所改变。
而在萧红的作品中,农民形象则呈现出一种清新、朴实又勤劳的形象。
萧红的代表作品《生死场》以及《呼兰河传》中塑造了一些农村妇女形象,她通过真挚的情感和深入的描写,展现出了农民的朴素和坚韧。
农民在萧红笔下并不是软弱和被动的形象,他们充满了生活的活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萧红对农民的描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对传统农耕生活的怀旧和热爱,她希望通过作品来呈现出真实的农村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面貌。
在鲁迅和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表现手法的不同。
鲁迅的作品中,农民形象常常被描绘成饱受折磨和压迫的悲惨形象,这种表现手法更加强调了农民的苦难和无助。
而萧红则更注重通过细腻的笔法和真挚的情感来描绘农民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呈现了一种更加真实和立体的形象。
其次是对农民命运的态度不同。
在鲁迅的作品中,农民形象往往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他们代表了受压迫阶级的命运,是社会不公和不道德的受害者。
而在萧红的作品中,农民形象更多地是一种对农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怀念,她希望通过作品来传递对农民的敬重和善良。
论鲁迅与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
论鲁迅与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鲁迅和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两位杰出作家,他们分别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绘了不同的农民形象。
下面将对鲁迅和萧红笔下的农民形象进行比较,探讨他们的异同之处。
鲁迅的作品中的农民形象通常被描绘为贫困、愚昧和受压迫的。
在《阿Q正传》中,阿Q是一个愚蠢、懒惰的农民,他没有任何自尊或尊严,总是被人欺负和侮辱。
而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通过描述农民的贫困和困苦生活,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愤怒。
鲁迅的农民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们更加关注农民的困境与命运。
与之相比,萧红的农民形象则更多地展现出坚强、勇敢和乐观的一面。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通过描写呼兰河农民对抗自然灾害的故事,塑造了一批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农民形象。
在《红灯记》中,萧红通过描写京剧演员梅兰芳与内地农村女子王海燕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
萧红笔下的农民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鲁迅作品中农民形象过于消极的缺点,更加注重展现农民的积极一面。
鲁迅和萧红对农民形象的刻画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同。
鲁迅通常通过描写农民的外貌、言行和习俗来表现他们的特点和生活状况。
他善于以幽默讽刺的笔法来表达自己对农民现状的批评和怀疑。
而萧红则更注重通过描写农民的内心世界来展现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她常常以农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让读者更加贴近农民的内心体验。
鲁迅和萧红对农民形象所表达的主题也有所不同。
鲁迅的农民形象更多地涉及社会问题和政治批判,他试图通过揭示农民的悲惨遭遇来唤醒人们对社会的反思和改变。
而萧红则更注重展现农民的人性和情感,以反映农民在苦难中依然坚守信念和追求幸福的力量。
鲁迅和萧红笔下的农民形象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鲁迅的农民形象更突出了农民的困苦和压迫,而萧红则更多地强调农民的坚忍和乐观。
鲁迅注重社会问题和政治批判,而萧红更关注农民的人性和情感。
无论是鲁迅还是萧红,他们对农民形象的刻画都有各自独特的看法和表达方式,但都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现实和关注农民群体的杰出作品。
论鲁迅与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
论鲁迅与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鲁迅和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位重要作家,他们的作品中都有着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描写。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以其犀利的思想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
他的作品中经常描绘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对农民形象有着独特的见解。
而萧红,则是一位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更多地聚焦于女性和农民,对农民形象的塑造也有着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鲁迅和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
首先要说的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农民形象往往呈现出贫困、落后和受压迫的特点。
他在《呐喊》中的《风波》一文中写到:“那边是农夫的庄稼地,一片的绿色,几乎要把天空也映绿,但是那是一片奴隶的汗与血浸透的田野。
”这段描述清晰地展现了农民的悲惨生活状态。
在鲁迅的眼中,农民是受压迫的群体,他们的命运往往受制于土地和社会的压迫。
相比之下,萧红笔下的农民形象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朴实而坚毅的意境。
在萧红的小说《生死场》中,她描写了一群农民在土地革命中的艰难生活和奋斗精神。
她对农民的刻画更多是从生活的真实面貌出发,展现了农民在社会变革中的积极一面。
在萧红的作品中,农民形象更多地呈现出一种顽强和勇敢的形象,他们虽然贫困,但却有着对生活的不屈与对未来的憧憬。
除了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外,鲁迅和萧红在对农民问题的关注和态度上也有一些异同。
鲁迅多抨击中国封建社会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他在《中国古代的社会过渡》一文中写到:“中国的社会形态,即是政府与贵族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在鲁迅看来,农民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受到统治者和地主的压榨。
鲁迅对农民问题的关注更多地是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出发,他希望通过文学的力量唤起人们对农民问题的关注,让社会能够改变这种不公。
而萧红对农民问题的关注更多地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她在《生死场》中所描写的农民形象更多地是从人性的真实面貌出发,她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挣扎,深刻地展现了农民在社会变革中的矛盾和挣扎。
论鲁迅与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
论鲁迅与萧红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1. 引言1.1 介绍鲁迅与萧红鲁迅和萧红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两人皆以描写农民生活和表达对农民命运的关注而著称。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小说《呐喊》、《彷徨》等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农民的贫困和悲凉境遇。
萧红,原名谢婉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的翘楚,其代表作《呼兰河传》以农村人民生活为写作主题,深刻描绘了农民的命运和心灵世界。
两位作家的作品都对农民形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刻画,展现了他们对农民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本文将从鲁迅与萧红的笔下农民形象、态度、描写方法以及对农民问题的思考等方面展开比较分析,探讨两位作家对农民形象的异同之处,从而深入探讨他们的文学成就及社会影响。
1.2 论文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鲁迅与萧红笔下的农民形象,探讨两位著名作家对农民的描写和态度的异同,以及他们对农民问题的思考。
鲁迅和萧红都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两人都以其对民间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表达而闻名。
通过分析两位作家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对农民的态度和关注点,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来呼吁社会改革和关注农民的生存处境。
通过对比鲁迅与萧红的农民形象,可以揭示两位作家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审美观念,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不同文学流派对农民群体的理解和描绘方式。
通过研究鲁迅与萧红对农民形象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关于农民群体形象的演变和多元性。
2. 正文2.1 鲁迅笔下农民形象在鲁迅的作品中,农民形象常常被描绘成贫困、愚昧、被压迫的群体。
他通过描述他们的生活困境和受苦经历,展现了农民在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无助和悲惨命运。
在《风筝》中,鲁迅通过农民心理的矛盾和挣扎,揭示了农民在封建社会中所受到的压迫和剥削。
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阿Q的形象,揭露了农民在现代社会中的软弱和无力改变命运的困境。
鲁迅对农民形象的描写往往带有一种悲悯和愤怒的情感,他认为农民是社会底层被剥削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帮助。
憨厚农民人物形象描写
憨厚农民人物形象描写憨厚农民人物形象描写如下:1、农民肩挑日月,手转乾坤,用勤劳的双手种出了中国十多亿人的口粮,清贫简朴却坚韧乐观,真是太不容易了。
2、春天农民辛辛苦苦的插种,播种等的工作,夏天又要杀虫,秋天又要忙着收获,跟着再种别的农作物。
一年四季,这样的顺序重重复复,为的就是种出蔬菜,然后卖到批发市,再到市场,最后被我们烹调成美味佳肴。
3、菜农之中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数都是皮肤黝黑、粗糙。
手都干裂了,手指甲里塞满了黑黑的泥巴。
穿着朴素、破旧,鞋上面沾满了灰尘。
4、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民的脸渐渐消瘦下来,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见。
不论条件怎样恶劣,工作多么辛苦,农民们都会坚持住,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劳动才会使他们走出乡村,远离贫苦,毕竟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5、看看他们的服装,正展示了他们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的质朴,就像写字楼里西装革履的绅士、靓丽的淑女们一样,是时尚而有风度的。
6、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不高的个儿,常穿着偏襟上衣,花白的短头发上蒙着一块蓝色方头巾,一笑起来,眼睛里便闪烁着和蔼、亲切的光。
7、不远处的地里,有一个农民伯伯正在干活,他的头上戴着一个头巾,他的眉毛又长又黑,眼睛有点小,在太阳的照射下眯成了一条缝,他的鼻子大大的,胡子长长的,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热了用它擦擦汗,身上穿着短袖,手里拿着一个锄头。
在他的地里,他锄了很多草,头上已是满头大汗。
8、农民,为祖国培养了“金枝玉叶”;农民,为祖国社会的建设培养了人才,农民,好伟大!9、他上身穿一件补过的、满是泥斑的短棉袄,下身是灰色的长裤,裤管卷到膝盖上。
10、“笃笃笃”,从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我走过去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农村大嫂:中等身材,穿着整洁的衣裤,满面红光,一双眼睛放着温和的光。
品味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不同的农民形象
品味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不同的农民形象农民,是社会中职业分工中的一种。
他们的生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以继夜地努力耕作,养活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
那么这样一种伟大的职业,在作者们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鲁迅和赵树理先生作品中的农民形象。
鲁迅先生,是稚子都耳熟能详的文坛大家。
那个时代,他深刻同情农民们的遭遇,他深知中国农民具有病态和孱弱之处,所以通过一个个农民形象的塑造,意在振动农民麻木的神经,揭示国民性的弱点,继而引起人们的自救自疗,激起中华民族的觉醒。
鲁迅笔下的农民是愚昧的,麻木的,安守本分的,仿佛认为自己的命运就该如此,继而不去斗争,死气沉沉。
比如《故乡》中的闰土一角,他也成为了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
闰土天真活泼,敢于同鲁迅玩闹,然后当他长大了,他身上的那种封建思想和等级观念就浮现出来了,活成了一个精神麻木,少言寡语的人。
闰土就是当时社会的农民的缩影,对此我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有的时候不能怪命运不公,而是这个人就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从未想过为自己抗争什么,争取什么,这便是思想的麻木了吧。
对此,鲁迅先生有批判,但更多的是同情,同情闰土,也是同情和批判那个时代的农民。
这与赵树理先生小说中的旧农民形象是相同的,比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和二诸葛,《锻炼锻炼》中的吃不饱。
他们精神麻木,封建迷信,身上都是封建社会带来的臭毛病。
无论是鲁迅,或者是赵树理都用辛辣的文笔狠狠揭露了那时候农民思想的劣根性,意图激励他们奋发改进,这是两位作者创作的共同点。
但两位作者塑造的形象又不尽相同。
鲁迅塑造的另一种农民形象是在《阿Q正传》中被塑造的淋漓尽致,阿Q与闰土的区别是:他进行了反抗,但是却是消极地反抗。
阿Q之所以反抗,不是因为他的思想觉悟了,而是他想报复那些轻视欺负他的人,他想获得那些所谓“上等人”拥有的财富地位美色。
与之相同的是《祝福》中的祥林嫂,她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也是消极地反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农民形象对比——以陈奂生,阿Q为例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变得更繁荣,乡村变得更像城市。
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可这些终究是表面现象,在日趋完备的生活设施和逐渐发达的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民的生活以及思想变化将会是怎样的呢?这里将分析中国的农民大众一路走来的变化。
以鲁迅笔下的阿Q,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为例。
鲁迅笔下的阿Q我们都非常熟悉了,阿Q质朴却愚昧,圆滑却无赖,自尊自大却自轻自贱,狭隘保守又满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
但是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利用精神胜利法,从赌钱时,钱被人抢了,他便用力打自己的嘴巴,仿佛打了抢钱的人。
他用自卑把屈辱失败转为优胜,又或是受了赵太爷的打,转而调戏小尼姑,受了强者的气,把怒气发泄到比自己更弱的人身上。
亦或是,用麻木健忘来缓和忘却失败屈辱。
十十足足体现了老底子社会农民的狭隘,迂腐。
鲁迅说:阿Q三十多岁,是个平平常常的农民,质朴、愚蠢,有些游手之徒的狡猾。
他生活在偏僻落后但阶级对立森严的未庄,赵太爷、地保、一些闲汉都拿他作为压榨、嘲弄的对象:打他、侮辱他、剥夺他可怜的财物。
阿Q也曾对欺压他的人进行反击:“口讷的便骂,气力小的便打”。
本来,阿Q这样的社会地位,旧社会秩序的任何变动,对他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他却深恶“造反”,笃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宗法观念,和天命、正名、“男女之大防”、“排斥异端”等封建思想。
阿Q的社会地位虽然和圣贤相去是很辽远的,其思想却是“样样合于圣贤经传”。
和闰土、祥林嫂们比较起来,阿Q经历复杂,见过世面:他进过城,做过偷儿,见过杀革命党,在白举人家当过仆人,特别是幸运地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大革命。
在革命浪潮冲击未庄的时候,赵太爷和未庄的人众,都在事出突然,没有思想准备而呈现一片慌乱。
阿Q看到欺压他的人在这事变面前害怕和恐惧,感到快意起来,于是心潮澎湃,原是深恶“造反”的阿Q,现在对革命向往了。
在大步跨过长街,高声嚷道:“造反了!造反了!”对于阿Q在革命高潮中的这种想法和行为,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呢?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
阿Q这个压在生活底层的农民,像一棵压在大石下的弱草。
在看到那些作威作福欺压他的人们大祸临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舒畅,并本能的燃起复仇的意识,决心要惩治这些在他头上作恶的人们:“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这些想法都真实地表现了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在革命风浪中对旧社会愤怒的心理状态。
阿Q可以说是旧时代农民的代表人物,而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是新时代千万农民的缩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水平刚刚得到提高后,也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陈奂生上城》将刚入城市的农民形象陈奂生描写的惟妙惟肖,将农民与现代城市联系起来。
把刚刚摘掉“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置于县招待所高级房间了,也就是置于高档次的物质文明环境里,以此观照陈奂生。
这样,农民的境况就的到了辨证的表现:温饱问题是初步解决了,但是生活水平毕竟还是很低很低;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农民的素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
陈奂生的衣橱里有衣服了,囤里有米了,物质生活改善了。
也独自开始了自己的一份事业,卖油绳。
这是物质生活条件。
另一面,他与别人的谈论话题总是格格不入。
因此,他渴望过精神生活,然而他的精神要求是极低的,他的新追求是“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
再而,当他准备带着赚来的活钱“凯旋回府”时,忽又感到了浑身的不适,竟然病困火车站,他甚至悲观地想到在这举目无亲的地方,“耽误就医吃药,岂不送掉老命!”好在陈奂生还想得开,一想到自己活在世上还能“多种几年田,有益无害”时,他便又高兴起来了,两个嘴角不由得“向左右同时嘻开,露出一个微笑”。
之后,陈奂生在生病之中,遇到了县委书记。
在自己发高烧时给自己买了药,还用车把自己送到县招待所的高级房间住下,他能不感激吗?接着又写了陈奂生的苦恼和不平。
只住了一晚上,还是半夜里来的,就要了他五块钱。
两顶帽子的钱,不过七八个钟头就没有了,他一个农民,如何能接受得了?再想到回家没法向老
婆交账,便觉得麻烦。
紧接着,陈奂生便从这奢侈的消费中找到了精神上的平衡,这不就是别人不曾经历过的事吗?这不就有了足以让自己自豪的东西可讲了吗?自己的梦想不是实现了吗?于是立刻赶走了先前的烦恼,只觉得“这五块钱花得值透”,“仅仅花了五块钱就买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真是拾到了非常的便宜货”。
从上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陈奂生善良与软弱、淳朴与无知、憨直与愚昧、诚实与轻信、追求实际与狭隘自私,默默无闻的中国农民形象。
他也深受封建残余思想的侵蚀,还没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可他的性格特征并非毫无由来,当他周围的农村干部知道他坐过县委书记的汽车,住过豪华房间后便立马对他表示友好,尊重。
可见,这样的社会环境是肮脏的势利的。
所以,经济体制看似是改革了,但是人们尤其是农民的思想包袱却还远远没有抛弃旧的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