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途径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途径分析新课改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我国高中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素质教育型的转变。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途径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高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的培养路径。
一、高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现状与问题高中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然而,目前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教育与新课改要求之间存在脱节。
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注重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培养,而较少注重对教师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的培养。
而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具备多学科交叉、跨领域综合的教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与新课改的要求相适应。
2.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不健全。
目前,教师培训多以集中式培训为主,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但往往忽视教师自主学习、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动力和平台。
此外,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成效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和肯定。
3.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与实际教学的需求之间存在鸿沟。
高中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时间压力大,教师难以找到培养的时间和机会。
同时,学校也往往缺乏支持和鼓励教师的发展,这使得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成为一项难以实现的任务。
二、高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求,高中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专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1.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学校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为教师提供培训、研讨、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师德师风和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自主学习和提升。
2.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
高中教师应当积极投身学科研究,探索前沿的教学理论、方法和课程建设,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课程意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二 、课 程 意 识 对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引领
同成长 。它赋 予了教师 更多 的课 程权力 ,在 彰显教师 主体
地 位 的 同 时 ,也 让 长 期 适 应 于 课 程 实 施 “ 实 执 行 者 ” 层 忠 面 的 教 师 感 到 “ 有 余 而 力 不 足 ” 。 人 们 都 说 , “ 课 改 心 新 成 也 教 师 ,败 也 教 师 。 ”在 这 样 一 个 机 遇 、挑 战 与 传 统 现
程 意 识 是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的 基 石 和 生 长 点 , 它 对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具 有 彰 显 主 体 创 造 性 、转 变思 维 方 式 和 激 发 深 度 教 学反 思 力 的 引领 作 用 。 教 师 能 通 过 相 关 有 效 途 径 来 生 成 课 程 意 识 。
【 键 词】 课 改 课 程 意 识 教 师 专 业发 展 关 新
新 一 轮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 下 简 称 新 课 改 )要 求 广 以 大 中 小 学 教 师 的 专 业 发 展 同步 跟 进 ,倡 导 教 师 与 新 课 改 一
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成长发展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成长发展的思考作者:宋刚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0年第11期新课程改革带来了一场教育教学革命,每位老师面对新的形势要求,正在切实转变自我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社会发展赋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时代的新内涵,这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真正目的所在。
一、学高为师1.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
学生之所以崇拜老师,在于他们能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得到指点,受到启迪。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惟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
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
2.拥有宽广的知识面俗话说:教到老,学不全。
做好一名教师不是读两本教育法、心理学便立即可以解决的。
教师要拥有一定的知识量,学历不等于学力。
要想成为真正的名师,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同时还要借鉴多学科的知识及成果来充实发展自己,更好理解教育管理行为,提高目标和学科领导力,提高执教能力。
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本身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的教学媒体的出现,引起了教育模式的飞跃。
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和学生学习的工具。
3.终生学习的精神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知识不断更新,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精神,与时俱进。
我们许多老师具有了这样的意识,并且在努力争取成为名师。
只有靠我们的真才实学,靠我们过硬的教学本领,才能更好地生存。
你要成为优秀,你必须用实力说话,你要拿得出实实在在的材料,这些能证明你教学实绩的材料必须从平时准备,不是随便能够拿出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学习是相互的、互相促进的、人的发展需要的过程。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091-2021年第29期(总第281期)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其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以及新的发展方向。
因此,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质,从而达到新课改所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需要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并对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明确自身的优点及不足,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张彦赟(甘肃省清水县第一中学,甘肃 天水 741499)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研究在高中阶段的课程教育中,语文占据重要的地位,学习语文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还有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所提出的新要求,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灵活地应对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现现代化转型。
一、高中语文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贯彻落实了素质教育理念,还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以往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太乐观。
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着学生升学的压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向学生讲述阅读技巧方面的内容,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进行知识内容讲解。
这就导致学生的日常语文学习太过功利化,学生只是浮光掠影地阅读文章,根本没有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本质内容,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全科教学的引领下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多方位锻炼学生的学习水平及阅读能力。
教师还要对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从整体上看,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新课改必然对教师的评价产生影响
新课改必然对教师的评价产生影响,你有什么样的看法,下面是一个小学对于教师评价的做法,在监控、评价中,促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益实践汇报说明:我校研究的课题《在监控、评价中,促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监控中促进,一个是评价中促进。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重点谈谈在教师评价中,促其专业发展的新观点、新做法。
一、分析传统做法:我校的《教师评价工作方案》已经坚持了三四年,完成工作的过程就是对工作质量评价的过程。
每学期初,伴随着学校工作计划,同时各部门公布对工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
每月教学常规检查中,月工作不达标,拿不到效益奖的教师越来越少。
每学期末的综合评价中,老师们能平平静静地倾听各口负责人的评价总结,会后也不曾出现任何人对评价结果有异议。
面对这样的局面,能说明我们的评价工作很完美吗?反思我们的工作,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是为老师们的工作水平排排队,找出最好的和最差的教师。
更是奖勤罚懒,为学校的半年奖分分等级。
而教师们的工作水平每学期都评价,强化了教师间的相对差距,让好的同志有了优越感,较差的同志灰心丧气。
如此固定的评价模式本身也有弊端。
如:班主任的本职工作项目最多43项,最少27项,这样算下来的平均分就不合理。
在教师间相互评价中,看不到教师个人的成长过程。
只要纳入评价的工作任务大家就积极完成,而临时出现的工作没有纳入评价项目,有些教师就应付。
怎样完善我们的评价方案,让评价也能促教师的专业发展呢?办法就是做中学。
二、学习实践中的感悟: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地方,盲目的选择,轻易的淘汰,将会把学校变成一个没有情谊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是没有希望的。
我们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得益于上下团结一心,积极贯彻这样的办学理念:1、尊重师生,为他们的发展服务。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是前提。
为了教师的发展,尊重同样是前提。
只有尊重,才能了解,才谈得上发展。
2、科研带动,不断改进学校管理。
通过实践“评价带反思,促教师发展”的课题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用评价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营造好的氛围,这样,评价不但不是负担,反而是一种资源。
学习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与提升
学习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与提升2023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刻,新课程改革将在这一年得到全面实施。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习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与提升。
学习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因此,学习新课程的要求也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
过去,教学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
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融合,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核心思想,转变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
教师需要掌握新的教育技术。
新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提倡教育资源共享和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学习使用多媒体、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积极参与课程研发。
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要教师参与课程的设计与研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教学设计、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沟通能力等。
教师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参加培训、读书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可以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
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心得和教育理念。
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培训机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参观交流来学习借鉴。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观其他地区或国外的学校,了解其他地方的教育实践和经验,扩大自己的教育视野。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改革的路径和策略。
新课改下的职校教师专业发展
自主 学 习能 力 ,充 分 挖掘 学 生潜 力 。而学 生 学 习的过 程 是师 生 相互 作 用 的过 程 ;是学 生 通过 学 习体 验有 目的地 主动 建 构 知识 、形 成 能 力 、调 整 态度 的过 程 。学 生 是学
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教
师在 上 理 论 课时 要尽 量 采 用 多媒 体 等现 代 化教 学 手 段 , 源” ,人力资源 战略成 为行业 企业 的 “ 第一战略 ” 。从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求 。要改 革考核办法 , 这 个 意 义上 讲 ,行 业 企 业 的 发 展 离 不 开 职 业 教 育 ,职 重 建评 价 标 准 ,建立 以考查 能 力 为主 ,基 础理 论 与基 本 业 教 育 要 为行 业 企 业 提 供 真 正 有 用 的 人 力资 源 ,也 需 技 能 相结 合 的考 核制 度 ,重 点考 核 学 生运 用知 识 解决 问 要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帮助 ,这是新 形势下建立校企合 题的能 力,走 出 “ 高分低能”的培养误区 ,并加强对学 作的基础 。各专业教师可根据 自身专业特 色 ,进入校 生进行职业道德 、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使 企 合 作 单 位 进 行 专 业 知 识 培 训 ,关 注 行 业 企业 的 最 新 学 生能 尽 早进 入职 业 角色 。 发展 ,及时 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 内容 ,突 出本专业领
时代 ,谁拥有高素质人才 ,谁能科学地经营人 力资源 。 谁 就 能 在 新 时 代 的 竞 争 中独 领 风 骚 。 因 此 ,面 对 新 形 势 ,职业学校 更需要 建立适应知识经 济发展 的现 代人 力资源管理模 式 ,并把 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 学校发展 战 略 的 高度 来 认 识 ,充 分 调 动 广 大 教 职 员 工 教 育 、教
论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底 蕴 , 能 学 会 抢 抓 教 学 的 有效 资 源 , 而 确 立 符 合 新 课 才 从 改 要 求 的教 育 教 学 资 源 观 。
对 于 大 部 分 教 师 来 说 ,从 一 名 学 生成 长 为 ~ 名 合 格 教 师 的 过 程 。是 个 体 长 期 努 力 和 逐 步 提 高从 教 素 质 的长 期 过 程 。 有 如 此 , 才 有 可 能 由一 名 师 范 生 或 大 学 生 成 惟 他
律。
3 勇 于 创 新 。 有 一 定 的 翎 遣 性 、 具 2 世 纪 的 发 展 呼 唤 创 造 型 人 才 。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和 创 l 新 意 识 的培 养 乃 至 创 新 素 质 和 创 新 能力 的 提 高 都 与 教 师 有 着 最 为 直 接 的 关 系 。教 师 没有 创 造 性 。 难 培 养 出 适 应 很 未 来 社 会 发 展 需 要 的 创 造 性 的 学 生 。是 否 具 有 创 造 性 是 区 分 “ 育 家 ” “ 书 匠 ” 重 要标 志 。 家 型 教 师 “ 是 教 与 教 的 专 不 传 声 简 , 书 本 的 东 西 由 口 头 传 达 出来 , 不 是 照 相 机 。 把 也 把 现实 复呈 出来 。 而是艺术家 、 创造者 。 专家型教师要具 ” 有 创 新 意识 、 新 精 神 和 创 新 能 力 。 有 教 育 发展 前 瞻 能 创 具 力 。 迅 速 感 悟 、 确 判 断 处 于 生 成 和 变 动 的 教 育 过 程 中 能 准 可 能 出 现 的 新 趋 势 和 新 问题 ; 有 教 育 智 慧 , 时 把 握 教 具 及 育 时 机 。 根 据 实 际 环境 选 择 和 决 策 , 节 自 己的 教 育 行 能 调 为 ; 重科 学 , 盲从 和 迷 信 权 威 , 创 新 的教 学 模 式 , 尊 不 有 教 学 方 法 和 新 颖 别 致 的 教 学 内容 ; 于 进 行 科 学 研 究 , 创 善 能 造 性 地 把 新 思 想 、 观 点 、 方 法 融 汇 到 自 己的 思 维 模 式 新 新 和 工 作 模 式 中 去 . 解 决 问题 有 自己独 特 的 见解 和 主 张 。 对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师 只 关 注 教 法 , 关 心 怎 么 教 、 敦 什 么 的 不 问 题 , 师 对 教 材 的 运 用 只有 全 部 接 受 、 敦
学 生 参 与 , 于 探索 , 乐 勤干 动 手 动 脑 , 养 执 行 , 存 在 教 师 对 教 材 的取 舍 增 添 新 的 培 不
维普资讯
Q:
Sci ence an Tech d nol ogy n I nov i n at o Her d al
科 教 平 台
试 论 新课 改背 景 下 的教 师专 业 发 展
康 卫 忠
( 陕西师范 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 陕西西安 7 0 2 1 6) 0
人 所 从 事 的 职 业 , 所 从 事 职 业 中 某 一 门 是
类 的 特殊 工 作 。 专 业 要 求从 业者 必 须 经 过 专 门的 教 育 和训 练 , 有 较 高 深 和 独 特 的 具 专 门知 识 和 技 能 , 照 一 定 的 专 业 标 准 进 按 行 活 动 , 过 活 动 解 决 人 们 生 活 和 社 会 问 通 题 , 进 社 会 进步 并 获 得 相 应 的 报 酬 、 待 促 遇 和 社 会地 位 。 教 师 是 一 种 专 门 职 业 。客 观 来 说 , 教 师应 该 实 现专 业 化 。教 帅 々业 化 符 合教 育 长 远 发 展 的 要 求 , 应 教 育 变 革 和 应 对 国 适 际教 育挑 战 的需 要 。教 师 专 业 化 是指 教师 在专 业 上 具 有 自己特 殊 的 专 业 要 求和 专 业 条 件 , 专 门 的 培 养 制 度 和 管 理 制 度 。基 有 本含义是 : 1教 师 专业 既 包括 学 科 专 业性 , 包括 ) 也 教 育 专 业 性 , 家 对 教 师 任 职 既 有规 定 的 国 学 历标 准 , 有 必 要 的 教 育 知 识 、 教 育 能 也 力和 职 业 道 德 的 要 求 ; 2 国 家 有 教 师 教 育 的 号门 机 构 、专 门 ) 教 育 内容 和 措 施 ; 3 国家 有 对 教 师 资 格 和 教 师 教 育 机 构 ) 的 认定 制 度 和 管 理制 度 ; 4) 师 专 业 发 展 是 一 个 持 续 不 断 的 过 教 程 , 师 专业 化 也 是 一 个 发展 的 概 念 , 教 既是 种状 态 , 又是 一 个不 断 深 化的 过 程 。
论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题目: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区县:红桥区学校:五十一中学学科:地理姓名:窦锦俊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从追求教师数量的满足转为追求教师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不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具备很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
关键字:新课程、新课改、专业化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再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教书匠”,而是着眼于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能力。
教师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更新知识、掌握知识,优化知能结构,提高专业道德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以适应新课程下新型教师角色的需要。
专业能力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更依赖于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专业品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表现为教师对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态度。
在教师的众多专业品质中,最重要的是勤于实践和反思的品质,它能带动教师整体专业品质的提高。
新课改的核心和灵魂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整个新课改的出发点,主要包括: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目标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等。
一、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化。
即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反思型实践者。
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
无疑将促使新课程更有效、顺利地实施。
这种角色变化的前提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实质上是一种专业品质的提升。
新课改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 课 改 视 野 下 的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李 星
( 南大 学 教 育 学院 , 西 重庆 北碚 40 1 ) 0 7 5
摘
要 : 课 程 改 革 的 实施 , 师 的 落 实是 关 键 。教 师 要 以 外 部 的 校 本 培 训 、 践 性 的行 动 研 究 和 教 师 自身 的 自主 发 展 为 策 新 教 实
Re o m fr
L n I Xi g
( o e e fE uain S u w s U i r t , h n q g4 0 1 ) C l g d c t , o t e n e i C o g i 0 7 5 l o o h t v sy n
・
Absr c :Te c e st e k y t h mp e n fn w u rc l m eo m . Te c e sm u th v e n ba e n t ta t a h ri h e o t e i lme to e c riu u rf r a h r s a e b e s d o he sr tg e fs o ttme s l-r i i g o ti e s h o , p a tc lsu y a e c r’s l. e eo t e iso h r—i eftan n u sd c o l r cia t d nd t a he s efd V lpme , t r u h to e a nt h o g h s f u s cs t a s p o e so li e 、 k o e g o ra pe t h ti r fs ina d a n wld e、 s i n t i s i r e o i r v e c e s efq aiy a d k l a d eh c , n o d rt mp o e ta h r ’s l- u l n l t ma e s r h e c  ̄i u u i p e e ts oh y k u e t e n w u c lm m lm n mo tl . K e r s:n w u rc l m eo m ;e c e ;p o e so a e eo me t y wo d e c riu u r f r t a h r rf s in ld v lp n
新课改教师角色
新课改教师角色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新课改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课堂上,我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问题导向学习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我会尽量避免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索、深入思考。
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提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观念。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素养和艺术修养,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同时,我也会注重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不断学习。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我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我也会关注教育前沿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新课改将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展开,而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教育变革的重要一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适应教学模式的改变,并且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新课程改革引入了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支持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
目前的教师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也比较紧缺,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激励机制。
目前,一些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他们没有足够的激励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是一个孤立的过程,缺乏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彼此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交流与合作机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定更加科学的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策略建议:1. 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支持。
可以建立更丰富的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资源,同时给予更多的培训补贴或奖励,以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 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
可以通过加薪、评优、晋升等方式,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参与更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对新课改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认识
业 化还 达 不到 提 升社 会 地 位 的程 度 。
教 师 之 间 的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既 是 新 课 程 的 主 题
育 对 人 的 发 现 和 关 注 ,又 是 教 育 自身 专 业 切 磋 , 相 互 之 一 ,是 实施 新 课 程 的关 键 ,是 2 世 1 发 展 的一 种 价 值 回 归 。 总 而 言 之 ,新 听 课 、评 课 和 说 纪 教 师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也 是 教 师 社
f 程 勇. 职院 校 就 业指 导 工 作 的现 状 与分 析 I _ 头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 0 (2 3 1 中 J包 l 2 40) 0 [ 邢 福 光 . 职业 教 育 的 网惑 【. 市 职工 现 代 医 院管 理 学 院学 报 , 0 (3 4 】 中等 J 天津 】 2 20 ) 0
课 程 是 人 类社 会 进 步 发 展 的 必 然 产 物 课 ,可 使 教 师 个 会 地 位 提 高 的 要 求 所 在 , 同时 也 明 确
和 必 然 要 求 。 在 此 ,笔 者 不 想 赘 述 新 体 少 走 弯 路 , 在 了教 师 专 业 化 的 基 点 。 那 么 ,教 师 怎 课 程 的具 体 内 容 ,只 谈 几 点 自己 对 新 同 伴 互 助 中 更 好 样 实 现 专 业 成 长 ? 其 实 ,教 师 专 业 成 课 下教 师 专业 成 长 的管 窥 之 见 。 教 师 专 业 化 并 不 是 一 个 全 新 的 话
1 教 师 自身 要有 专 业成 长 的理 念和 意 识 , )
学 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建立专业责任感。
高 实施 新课 程 的 能力 。随着 课 程教 学 的推 进 , 很
新课改对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者 、 作 者 和参 与 者 。 合 成果 产业 化 的制度 保 障 、 策体 系 、 励机 制 , 造鼓 励创 政 激 营 新 的环境 . 力造 就一 流科 学 家 , 养一 线 的创新人 才 。 努 培
新 要 求 . 新 教 师 成 长 提 一 些 借 鉴 性 的 建 议 , 使 新 教 师 为 以
更好 地把 握 专 业 成 长的 方 向 。
并 不 断 解 决 问 题 的 过 程 , 一 个 人 的 职 业 素 养 和 内 涵 不 是
要 求
关键 词 : 教 师 新
专 业发 展
断增 长 的过 程 , 是 一个 教 师 的 职业 理 想 、 业 道 德 、 也 职 职 业 情 感 、 会 责 任 感 不 断 成 熟 、 升 、 新 的过 程 , 言 社 提 创 换 之 . 是 教 师 角 色 社 会 化 的 问题 。其 主要 内容 包 括 内化 就 教 师 职业 价 值 、 取 教 师 职 业 手段 , 同教 师职 业 规 范 。 获 认
生 产 力 。 些 以 凑 数 量 为 目的 写 出 的 论 文 , 大 多 数 毫 无 那 绝 原 创 性 和应 用价 值 可 言 。有 的教 师 为 完成 每 年 的 科研 任
务 . 能 把 一 个 长 期 的 、 整 的 研 究 工 作 拆 分 成 多 个 小 阶 只 完 段 和 小 部 分 。凑 成 多 篇 小 论 文 ,发 表 在 级 别 较 低 的 杂 志
有 的全 部 素 质 。 而 , 教 师 如 何 进 行教 师角 色 社 会 化 、 因 新
形 成教 师职 业 性 格 , 成 教 师 职业 态 度 。 为 了使 新 教 师 养
新课改的背景理念对幼儿教师职业角色转变的影响 2019年文档
新课改的背景理念对幼儿教师职业角色转变的影响一、新课改的背景、理念及对教师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于提高全民素质,这就需要我国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要求改革基础教育课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其目标就是要在二十一世纪构架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课改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
作为新课改理念的接受者和传授者,新课改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
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呢?1、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课改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转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1)宽广的教育观。
主要涵盖两层意思:一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条件,对身体素质好、聪明、有灵气、成绩好的学生与身体素质差、迟钝、调皮、成绩差的学生应一视同二是对学生更不能掺杂个人好恶。
,对学生的关爱不感情用事,仁.的情感、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2)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尝试,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长进能力。
教学过程中,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正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3)注重个性、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不主张使每个学生都做到全面发展,但是应该鼓励学生发现和发扬自己的长处,不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优劣,鼓励学生向自己能够成功的方向努力。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途径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途径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和发展途径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背景及意义、培养目标及内容、培养途径和策略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以期揭示相关问题,并提出对策,为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背景及意义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而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提升。
因此,提高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二、培养目标及内容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应该以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教育情感和教育道德五个方面为目标。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教育伦理道德,以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三、培养途径和策略1.提高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教师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并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2.加强对高中教师的培训学校应该组织和实施高质量的教师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3.构建专业教师团队学校可以组织专业化的教研活动,建立教师间的交流和协作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形成团队合作的氛围。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学校开展讲座和指导,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4.使用教育技术手段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手段。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使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现代教育的不断变革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等方面展开,分析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体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教师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提高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能够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会不断接触新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
这样的不断提升让教师更加自信,能够自如地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最后,教师专业发展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
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整体素质和声誉。
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才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新课改改变了教师的角色。
传统课程以教师为中心,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同者。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更多的关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其次,新课改引入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和实践探究等。
这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新课改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参与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专业发展培训和支持机制。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摘要]伴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化教育进程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愈加强调基于教师的素质高要求、高标准、高素质,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人本教学理念,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但其课程改革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更决定了中小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予教师一个教学质量、效率、方式等多方面的专业发展契机,让教师学会审视自身与他人的教学实践,进而推动新课程的落实与发展。
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研究,来剖析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途径等,进而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从而赢得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重要发展性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专业发展;途径一、背景、新课程改革,其目标是利用教师职能的转变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给予学生最大化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开展,从而使其教育质量得以提升。
因此,探讨与落实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十分必要发展性课题。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过程中,从传统的教师个人职业化转变为专业化发展的一个过程,强调教师应当具备严格、稳重、素质等教育教学职能品德,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等教学素质,符合“以学定教”的人本教学理念。
然而,基于我国中小学素质化进程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由学生为出发点,善于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来引导与教学学生,从而建设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最终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成效。
二、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1、专业知识不足;以笔者实践为例,新课程改革下,学校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高考成绩全州前列。
然而,从新课程改革的大局观来分析,学校教师仅仅完成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理念,其根本在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等学习方式,以及吃苦耐劳、拼搏奋斗等学习精神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
在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不高,有些甚至不进反退,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违背了“以人为本”生命教育理念,是一种不科学化的教学表现。
新课改对教师的影响
新课改对教师的影响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对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分为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改对教师的影响。
一、课程内容方面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评价等方面,配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发展教学内容。
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教材的搬运工,而是需要懂得如何遵循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体差异,设计和创造课程,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同时,在课程设置和组织方面,教师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并将其融入课程环节中。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相较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改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工具的开发、运用、维护和更新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治理中。
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微课、在线交互、游戏等策略,使学生更加活跃和积极地参与课堂,提升课堂互动和教学效果。
此外,不同知识类型、学科和学习阶段需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教师应对这些变化和需求保持敏感,在适当场合和时机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三、教师角色转变方面随着新课程教育模式的到来,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引导者、学习设计师和学习经验分享者。
教师需要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识别学生的需求、能力水平和天赋特长,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方式和学习习惯,独立进行自我评价,并始终保持职业预期。
因此,教师个人素质包括教育知识领域的专业素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个人修养和性格特点等,将会在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上面得到更为重视的呈现。
总之,新课改不仅是对学生来说的一场革命,而且对教师也是一个迎接着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因此教育教学领域的从业人员必须注重自我觉醒和提高,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寻找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实现更高效、更主动、更互动、更个性化以及更符合我们时代精神与需要的教育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学院:环科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学号:**********姓名:***一·什么是新课改内容提要: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
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要知道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是:1、转变课程功能。
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二·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首先是专业知识。
总的来说,就是与任教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
就其核心而言,自然是任教学科的系统知识,是任教学科的教学理论。
正因为这样,一方面要巩固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将它们转化为活的知识,转变为能动的知识。
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已学的专业知识,使之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为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专业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不停地发展。
不仅如此,还必须突出其核心知识。
具体地说,一方面要不断更新已有的学科知识,不懈地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并将其用于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新颖的教学理论来武装头脑。
其次是专业能力。
教师不光要发展教学专业知识,更要发展教学专业能力。
具体一点,就是要不断地将教学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专业能力,将教学专业理论升华为教学专业技能。
因为不是有了教学专业知识就能上课,有了教学专业理论就能辅导。
也就是说,不论是上课还是辅导,都需要教学专业能力,都需要教学专业技能,因为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要想完善上课,就必须按照科学规律来进行设计;要想完美辅导,就必须按照艺术要求来进行构想;而要想进行科学设计,就需要教学专业能力;要想进行艺术构想,就需要教学专业技能。
第一是专业理想。
就是当教师的追求,就是做教师的理想。
换句话说,教师应当为什么样的目标去奋斗,为什么样的梦想去拼搏;应该当一个什么层次的教师,做一个什么品位的教师。
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似乎也可以这么说,没有专业追求的教师,不会成为一个好教师;没有专业理想的教师,不会成为一个名教师。
正因为这样,许多教师为专业追求而活着,为专业理想而拼着:他们有人追求做学者型的教师,有人追求当艺术型的教师;有人追求做奉献型的教师,有人追求当智慧型的教师;有人追求做改革型的教师,有人追求当创新型的教师。
因此,只有发展了教师的专业理想,才能提高教师的档次,提升教师的品位。
第二是专业思想。
概括起来说,就是要通过各种教育体验,产生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通过多样的教育总结,形成科学的教育思想。
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学科教学中,你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来组织教学活动,你以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来活跃课堂教学。
二是在教育活动中,你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来开展教育活动,你以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来从事教育工作。
由于教育专业思想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演变的。
所以,每个教师都必须产生自己的教育专业理念,形成自己的教育专业思想,而且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专业理念,发展自己的教育专业思想。
进而,使自己的教育专业思想不断向前发展,并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第三是专业品格。
就其内容而言,可能有许许多多,但其核心部分,也只有以下三点:一是终身从教。
因为教师职业是个崇高的职业,是个灿烂的职业;它关涉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人类的发展与未来。
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热爱教师职业,更要立志终身从教。
二是育人为本。
也就是说,教师的本职工作不光要教书,更要育人;不光要尽心尽力教好书,更要不遗余力育好人;不光要为人民教好书,更要为国家育好人。
三是为人师表。
具体地说,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带头的,教师首先要带头。
第四是专业智慧。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而艺术是最讲究智慧的,是最需要智慧的。
所以,教育是最讲究智慧的,是最需要智慧的。
而教育智慧不会凭空产生,不会从天而降;它只能来自先进的教育理论,源于坚实的教育实践,源自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坚实的教育实践的融合。
三·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研究现代化的专家英格尔斯说过:“如果没有观念的现代化,那么,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
”因此,课程改革的实施,要使教师的角色的到重新确立,也赋予了教师角色新的特点,教师专业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也有所改变。
首先,新课革促使教师角色的拓展,使教师接受了新的教育观念,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变化。
传统意义的教学角色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和知识的传授,而在新课程中,教师须放弃对学生学习内容的绝对权威和垄断,从知识权威拓展为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传递者拓展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教他建筑。
”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实现既定的目标。
就像叶澜教授所说的那样,“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在下边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知识。
随着教学的发展,多媒体、语音等手段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感官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
但是,学生仍然很少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教学。
这就使得教学的质量打了很大折扣,教学效果也随之下降。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一方面使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要是学会学习的能力。
皮亚杰说过:“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知识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会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困难而不感到辛苦,勤奋学习而有感到厌倦。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机遇,创设条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同时教师还应承担起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疏导工作。
教师作为学生为人的榜样,不仅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修养。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拓展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从教师关系的维度看教师角色的拓展主要管理者拓展为组织者、由传授者拓展为参与者、由控制者拓展为帮助者、由主导者拓展为帮助者、由仲裁者拓展为促进者。
其次,新课革推动教师知能结构的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角色”的急剧转型,因此原来的教师专业结构需要接受新课程的挑战。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支持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课程改革对教师知识结构的挑战,从根本上说是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的特殊要求。
因为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面临实际问题考验的是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等都需要通过实践性知识发挥作用。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课程与教学进行“概念重建”。
对于教学,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教师所谓的“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既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只不过是信息的单向度传递;而学生的“学”也只不过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
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事实上,教学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首先是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让人被动地接受的,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发现、建构起来的。
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会对其经验进行可能的解释,但这种解释不是绝对的、永久的,而是相对的、暂时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发展。
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的传授,而应是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的过程。
新课改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课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是多方面的,其核心是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意识,从传统的教材教法走向课程,更新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把课程改革的过程当做一次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其实把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动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因此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课程,增强课程意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课程改革还要求教师重新审视知识,重新看待学生,重新发现学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强调关注学生,关注主体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学习,这实质上基于一种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发现学生。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与教育行为的转变,而这种更新、提高与转变就是教师专业的进步和发展。
实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变化,致使教师专业必须得到改变与发展,教师由原先的“自主型”阶段向“自我更新型”阶段发展,教学生活与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大大的改变,使自己的专业得到锻炼与成长。
同时教师的关注也得到升华,更加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持续性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形成了以关注学生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教育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