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病历点评指南(详细参考)
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肺炎25例临床评价
[ 4 ]唐彦 明, 杨晓春 , 吴嘉宾 , 等 .低 比重 罗哌 卡 因复合舒 芬太尼腰 一硬
时间 A组 B组
2 6 4 —2 6 6, 2 7 4.
[ 3 】王锦 媛 , 候 清武 , 马 玉 英 .地 塞 米 松 和 利 多 卡 因抑 制 舒 芬 太 尼 全 麻 诱 导时诱发呛咳 的- 晦床 疗 效 观 察 【 J 】 .中 国全 科 医 学 , 2 0 1 4, 1 7 ( 3 0 ) :
・
药物研究 ・
D r u g R e s e a r c h
Chi n a Ph a r m ac e u t i c a l s
中l 虱荡
2 0 1 5 年 7月 2 0日 第 2 4卷 第 l 4期
Vo 1 . 2 4 , No . 1 4 , J u l y 2 0 , 20 1 5
, I , ' l l I D " ' , I ' ' ’ ’ l ' l ’ l ' , ' l ' l l a t . , ' l l ’ , , , l l , , ’ ' 'l l ' ’ l ,' ' , , ,
1 . 1 一 般 资料 选取我 院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4年 1 月 收治 的 M R S A重症肺
炎患者 5 0例 , 均符合 M R S A肺 炎相关诊断标准…。 按 随机数 字表
,' l l ’ ’l l " l , l , 'l l’ 'l ll ’, , , , , ,’ , l D , , , l ' ' l , , ’ , l , l ' ' , l '
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评价
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评价摘要】目的: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规范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2015—2016年度住院患者中使用利奈唑胺的病例共计53份,分别从使用理由、使用过程、不良反应及使用效果等方面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结果:53例病例中,符合利奈唑胺适应症的有44例,使用前行细菌培养的有49例,疗程合理的18例,11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我院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使用利奈唑胺无明确适应症,疗程过短,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仍需加强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对利奈唑胺的临床使用的管理。
【关键词】利奈唑胺;临床应用;评价;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132-03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inezolid,Yin Hong,Zhu Lei,Han Jia.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Jangsu Province,Xuzhou 22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inezolid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f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use .Methods We Collected 53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nezolid in the hospital from 2015~2016. and evaluated the rational from the using reason, the using proc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treatment effects. Results In 53 cases, with linezolid indications in 44 cases, bacterial?culture?is?performed in 49 c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of 18 cases, the ADR occurred in 11 cases.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Linezolid is basically rational. But it is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such as no definite indication, short course of treatment, high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so on.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use of linazolamide.【Key words】Linezolid;Clinical application;Evaluation;Adverse reaction利奈唑胺(Linezolid)是本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上市的人工合成唑烷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一例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
一例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选用利奈唑胺抗感染造成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的用药分析和讨论,为临床提供用药指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选用利奈唑胺抗感染造成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与转归情况,分析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
结果: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造成血小板较少的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LIT 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可能存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
LIT?往往导致 LZD 停药,为规避不良结果,识别相关风险因素至关重要。
用药前应先进行评估进行风险筛查。
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中需要使用利奈唑胺覆盖未涉及的抗菌谱,但也应结合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并在不同的阶段作出相应调整。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Analysis of a case of 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linezolidJiang Zuyan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nationa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base for major child development diseases, Ministry of pharmacy, Chongqing 400014)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use of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septic shock,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us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a case of septic shock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treatment and outcome were observed, and the mechanism of 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linezolid was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Results: it is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less platelet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linezolid glucose injection in patients. The pathogenesis of lit has not been clarified yet.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may be multiple mechanisms that may cause thrombocytopenia. Lit often leads to LZD discontinuation. In order to avoid adverse result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dentify relevant risk factors. Risk scree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before medication.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use linezolid to cover the untouched antimicrobial spectrum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but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antibiotic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s and mak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s at different stages.[Key words]: linezolid; Thrombocytopenia; adverse reactions前言:利奈唑胺(linezolid,LZD)为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其可在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起到抗菌效果。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分析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脓毒症临床疗效。
方法给2012年5月~11月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经治疗,40例患者共治愈25例(62.5%),进步6例(15%),显效6例(15%),无效3例(7.5%)。
结论利奈唑胺对治疗脓毒症效果显著。
标签:利奈唑胺;脓毒症革兰阳性球菌是脓毒症主要致病菌,临床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
利奈唑胺是人工合成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治疗革兰阳性球菌脓毒症疗效较显著。
本文对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评价其疗效以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5月~11月将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其中女15例,男25例,年龄15~75岁。
40例患者基础病变多有一种以上,其中高血压6例,器官移植5例,糖尿病8例,脑出血5例,多发性创伤6例,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血液系统疾病5例,甲亢危象5例。
患者均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且明确感染灶诊断为脓毒症。
严重脓毒症特征为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和低灌注,40例患者中有25例符合严重脓毒症。
1.2方法给脓毒症患者注射利奈唑胺(600mg/支),2次/d,疗程为9~20d。
在此期间观察细菌学疗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期间根据细菌病原学停止或继续抗菌治疗。
1.3疗效评判标准体征、病原学检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这4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为痊愈;使用药物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明显为进步;病情明显好转视为显效;用药后病情仍无好转为无效,痊愈加显效视为有效。
1.4细菌学清除判断标准菌学清除判断标准是按替换、清除、未清除3级来评定。
经治疗感染的灶原致病菌消失,新病原菌培养出来视为替换;治疗后培养病原菌连续2次消失视为清除;初始病原菌在治疗后仍然生长视为未清除。
2结果2.1治疗疗效40例患者共治愈25例(62.5%),进步6例(15%),显效6例(15%),无效3例(7.5%)。
新药“利奈唑胺”的详细介绍
1. 摘自CDC. Available at: /ncidod/dhqp/ar_mrsa_ca_clinicians.html#1. 2. Tambyah PA,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3;24:436-8. 2003;24:4363. Campbell AL,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3;24:427-30. 2003;24:427-
1.ATS/IDSA. 1.ATS/IDS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 2005;171:388-
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将导致 病死率显著提高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
70
60.8
危重患者 危重患者 2
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 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
检出率65.3%) (1995~2006 25374株金葡菌 MRSA检出率 ~ 株金葡菌 检出率 )
90检 出 率 ( % ) NhomakorabeaMRSA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IC U
中国CHINET(2006) 中国CHINET(2006)
MRSA感染的危害 感染的危害
• MRSA感染可能 MRSA感染可能
MRSA在全球日益播散 在全球日益播散
ICU患者 ICU患者MRSA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1995-2004* 患者MRSA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 1995感染占院内金葡菌感染的比例,
* 资料来源 : NNIS系统。 系统。
摘自CDC. Available at: /ncidod/dhqp/ar_mrsa_data.html.
利奈唑胺副作用病例报告
利奈唑胺致粒细胞缺乏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姜辉李曙平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干部一科(武汉430070)利奈唑胺是一种噁唑烷酮类抗生素,主要用于严重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包括: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感染。
由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
由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院内肺炎。
由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或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1]。
它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核糖体rRNA的50S亚单位结合,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利奈唑胺进入临床后,在带来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其毒副作用也逐渐显现,本文报告一例我们遇到的使用利奈唑胺后出现粒细胞缺乏,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药血液系统副作用的认识。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
因反复咳喘2年,再发一周,加重伴胸闷、心慌半天。
于2009年11月27日入院。
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II型呼吸衰竭。
经抗感染、平喘等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同时伴有尿量减少,尿素:27.16mmol/L,肌酐:313umol/L。
从2009年12月24日开始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2009年12月31日开始行床旁血液透析治疗。
因为痰培养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从2010年1月1日开始给予利奈唑胺600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至2010年1月7日停用。
在此期间血常规变化情况:2010年1月1日,WBC:10.4×109/L,RBC:2.99×1012/L, PLT:92×109/L。
2010年1月2日,WBC:9.7×109/L,RBC:3.17×1012/L, PLT:81×109/L。
2010年1月4日,WBC:3.5×109/L,RBC:3.37×1012/L, PLT:119×109/L。
2010年1月6日,WBC:0.5×109/L,RBC:3.79×1012/L, PLT:79×109/L。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王月;李鑫【摘要】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24例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人采用常规化疗,试验组12人加用利奈唑胺,比较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试验组试验组症状改善、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痰定量PCR阴性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疗效显著.%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linirai effect of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XDR-TB. Methods 24 patients with XDR-TB were randomly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ll of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and the tes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inezolid additionally.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focus absorption, void closure, acid-fast stain smear negative tuberculosis in sputum, sputum negative, quantitative PCR negative case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the tes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higher in the tes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 P < 0.05 ), and patients with thes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ured by giving related treatment. Conclusion Linezolid has a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XDR-TB.【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3(018)004【总页数】2页(P719-720)【关键词】利奈唑胺;广泛耐药结核病;不良反应【作者】王月;李鑫【作者单位】100049,北京,航天中心医院药剂科;063021,河北,唐山,唐山市传染病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流行与传播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但是,目前对于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药物,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也极大的困扰了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者[1]。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简介在临床上,利奈唑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血液感染的抗生素。
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是治疗感染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利奈唑胺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和评价,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控制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对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和临床评价的相关问题。
利奈唑胺的药理学特性利奈唑胺具有强效的抗菌作用,主要靶向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跨膜肽链合成酶(transpeptidase)和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s)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和细胞膜透性。
这种药物通常被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等。
利奈唑胺在体内吸收后,能够迅速达到血药峰浓度。
其半衰期平均为1.5小时,能够快速分布到组织和体液中。
利奈唑胺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因此,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调整利奈唑胺的用药剂量,以避免药物的累积和毒性反应。
利奈唑胺的药物相互作用利奈唑胺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不建议将利奈唑胺与其他抗菌药物同时使用。
如果必须同时使用,则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效果。
对于一些特殊的临床病例,需要对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和评价,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血药浓度的监测和评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药效学数据药效学数据可以帮助医生确认合适的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以达到维持药物有效浓度的目的。
此外,药效学数据还有助于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或提前终止治疗。
2. 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的剂量和间隔时间。
因此,需要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来调整利奈唑胺的用药剂量。
3. 肾功能指标和体重利奈唑胺的剂量和间隔时间需要根据肾功能指标和体重来进行调整。
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减少药物的摄入量,以避免药物的累积和毒性反应。
4. 转移率和分布速率利奈唑胺的转移率和分布速率会影响其在体内药物浓度的维持。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病例报告1例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病例报告1例利奈唑胺是一种广谱的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等真菌相关疾病。
然而,近年来关于利奈唑胺引发血小板减少的报道越来越多。
本文通过报告一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病例,讨论其原因、诊断和治疗。
我院收治了一名62岁的女性患者,主诉出现多发性瘀斑和皮下出血,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
该患者患有前列腺癌,正在接受化疗和放疗治疗,此次入院前亦使用了利奈唑胺治疗念珠菌感染。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皮肤多处有明显瘀斑,并出现了几个直径约为1-3cm的皮下出血点。
血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仅为40×10^9/L,明显低于正常范围。
在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后,我们注意到在使用利奈唑胺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开始下降。
于是,我们怀疑其血小板减少可能与利奈唑胺治疗有关。
为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检查。
血小板骨髓象显示患者的骨髓中有一定程度的血小板减少,而其他造血细胞数量正常。
骨髓穿刺检查未见异常增生或异常细胞。
除此之外,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其他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
因此,我们最终确定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与利奈唑胺治疗有关。
在明确诊断后,我们立即停止了患者的利奈唑胺治疗,并给予了对症治疗。
患者接受了输血治疗,以提高血小板计数。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克指胶囊增加患者的血小板释放。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密切监测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相关临床症状。
经过几周的治疗,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开始逐渐恢复,相关症状也有所缓解。
血小板减少是一种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对于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具有其他因素使血小板计数下降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药,并给予输血等对症治疗。
此外,临床医生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告知他们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皮下出血等,以便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我们报告了一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病例。
对于此类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
利奈唑胺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版和药 品说 明 书确 定利 奈 唑胺 的成 人 限定 日剂量 ( D e i f n e d
d a i l y d o s e , D D D ) 为1 . 2 g 。根 据 限定 日剂 量 计 算 D U I :用药 总
初始使 用利奈唑胺 3 6例 , 初始使用 万古霉素后换用利 奈 唑胺 8例。其 中 6例 因使用万 古霉 素后 肾功异常换用 利奈 唑 胺; 1例重 症肺 炎患者在 使用一 天万 古霉素后无 理 由换用 利 奈唑胺 , 该例属于换 药无 指征 , 为 不合 理用药 ; l例肺 部感 染 患者先使用头孢 哌酮舒 巴坦钠 十万古霉 素治疗 1 0 d后 , 再 联 用利奈唑胺治疗 1 0 d , 万古霉素和 利奈 唑胺抗菌谱 重叠 , 且 增 加 了肾毒性 , 为不合理用药 。 2 . 3 . 3 使用疗效 : 痊愈 1 例( 2 . 2 7 %) , 显效 1 2例 ( 2 7 . 2 7 %) , 进步 1 9例 ( 4 3 . 1 8 %) ,有 效 率 7 2 . 7 3 % ,无 效 1 2 例
率7 2 . 7 3 %, 4 7 . 7 3 % 的 患者 发 生 不 良反 应 , 其 中血 小 板 减 少 发 生 率 为 3 4 . 0 9 %。
关键 词 : 利奈唑胺 ; 临床疗效 ; 危险 因素 ; 血 小板减 少症
中图分类号 : R 9 6 9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3 7 6 5 ( 2 0 1 4 )  ̄ 5 0 . 1 1 0 - 0 0 9 7 - 0 4
例( 4 . 5 5 %) , 胆 道 感 染 2例 ( 4 . 5 5 %) , 颅 内 感 染 1例
( 2 . 2 7 %) , 尿 路 感 染 1例 ( 2 . 2 7 %) , 肺部 感染伴 尿 路 感染 1 例( 2 . 2 7 %) , 化脓性关节炎伴脓毒血症 1 例( 2 . 2 7 %) 。
利奈唑胺治疗ICU脓毒症的临床评价
利奈唑胺治疗ICU脓毒症的临床评价陈畅;张彧【摘要】[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ICU脓毒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利奈唑胺治疗6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病原学监测情况.[结果]60例脓毒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46/6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75% (24/32),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83.33%( 10/12),屎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71.43% (10/14),粪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83.33%(5/6),人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 4/4),耳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微球菌属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ICU重症感染有效、安全的药物.%[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sepsis in ICU.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was conducted for 60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treated with linezolid in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76.67% (46/60) , 75% (24/32)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the infection of Meticillin -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 MRSA), 83. 33% (10/12)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the infection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71.43% (10/14)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the infection of Enlerococcus faecium, 83.33% (5/6)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the infection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 100% (4/4)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the infection of Staphylococcus hominis, 100% (2/2)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the infe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icularis, 100% (2/2)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the infection of Micrococcus, the drug - related side effect rate was18.33%. [Conclusion] Linezolid is likely to be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for severe infections in ICU.【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4)003【总页数】4页(P270-273)【关键词】利奈唑胺;脓毒症;有效性【作者】陈畅;张彧【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ICU,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ICU,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革兰阳性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脓毒症最主要的致病菌,临床能用于治疗的药物有限,细菌耐药情况日益严重,治疗难度大,死亡率居高不下。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血流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疾病,严重的血流感染可能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在治疗血流感染患者时,药物浓度监测和临床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利奈唑胺是一种用于治疗血流感染的抗真菌药物,对于患者血药浓度的监测与临床评价可为更好地进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利奈唑胺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其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抗真菌作用。
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念珠菌、曲霉菌等引起的真菌感染,尤其是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或是严重感染的患者中应用较为广泛。
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变异性较大,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可能会出现药物浓度过低或过高的情况,从而影响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及时监测血药浓度并进行临床评价对于指导利奈唑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监测利奈唑胺血药浓度时,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技术进行检测。
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专属性强等优点,能够可靠地测定利奈唑胺在患者血液中的浓度。
利用HPLC-MS/MS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数据,为临床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进行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的还需要开展临床评价工作。
临床评价通常包括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病原学检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内容。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利奈唑胺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该药物,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导致的药物疗效不佳或是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问题。
通过临床评价,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是血流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血药浓度的监测与临床评价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与其疗效和安全性密切相关,因此监测过程中需要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利奈唑胺(Linezolid)是一种用于治疗感染的抗生素药物,常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
随着利奈唑胺的广泛应用,对其药物浓度的监测和临床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对于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的监测对于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血流感染(septicemia)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症状,常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导致体内多个器官组织受损。
血流感染患者需要迅速接受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而利奈唑胺作为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之一,其血药浓度的监测对于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疗效和减少毒性很重要。
一般来说,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与其疗效和毒性密切相关。
血中药物浓度不足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而过高的浓度则容易导致药物毒性。
对于血流感染患者来说,及时准确地监测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为了监测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评估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血药浓度峰值(Cmax)、血药浓度谷值(Cmin)和药物清除率(CL)。
这些参数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他们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确保药物达到理想的疗效和安全性。
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监测不仅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还可以评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和个体差异。
对于肾功能不全或肝功能受损的患者,监测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可以帮助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药物积聚引起毒性反应。
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由于药物代谢和排泄的差异,利奈唑胺的用药剂量也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
而血药浓度监测可以为这些特殊人群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对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外,临床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临床评价不仅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还包括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通过结合血药浓度监测和临床评价,可以全面评估利奈唑胺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
血流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液途径侵入机体并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一种疾病,其临
床症状严重且常常危及患者生命。
在治疗血流感染的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利奈唑胺是一种广谱类抗真菌药物,对于治疗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有着较好的疗效。
临
床上也发现了一些利奈唑胺的耐药情况,因此监测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对于治疗方案的制
定以及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讨论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
床评价的相关问题。
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对于治疗血流感染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临床研究表明,利
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在不同患者中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包括药物的清除率、分布容积
以及半衰期等。
通过监测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对该药物的代谢情况,有助于调整药物的给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监测也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因为利奈唑胺的药
代动力学参数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因此同样剂量的利奈唑胺对于不同患者来说,可能产生
着不同的药效。
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高的药物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另一些患者可能
对于较低剂量的利奈唑胺就已经具有了较好的疗效。
通过监测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可以
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监测也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患者的疗效。
通过利奈唑胺的药
物浓度-效应关系,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患者的疗效以及药物对患者的作用时间,有助于制
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背景
利奈唑胺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
然而,利奈唑胺
的药动学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个体
化用药。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临床评价,以增强利奈唑胺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0例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
监测结果用
于评估利奈唑胺的疗效和安全性,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本研究发现,1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的血药浓度低于治疗范围内的最低浓度(0.5-
2.5 mg/L),其中2例患者的血药浓度甚至低于检测限。
在这些患者中,有4例出现了临
床疗效不佳或复发感染的情况,其余2例虽然没有出现疗效不佳或复发感染,但仍然需要
进行利奈唑胺剂量调整。
通过监测血药浓度,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利奈唑胺的治疗效果不佳
或者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剂量或者更换其他药物,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
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论
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在血流感染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地评估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指导用药调整,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因此,建议在治疗血流
感染患者时,应进行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以个体化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
血流感染患者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评价
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利奈唑胺是一种广谱
抗真菌药物,在治疗血流感染中被广泛使用。
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在不同患者中存
在差异,因此需要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以确定有效的治疗剂量。
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监测可以通过测定血药浓度进行,血样可以通过静脉采血、距离
时间采样或穿刺血液等方式获取。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污染和误差,并确保采集足够的血样
用于测定。
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可以通过监测浓度来确定给
药剂量和给药频率。
由于患者之间存在药代动力学差异,因此根据药物浓度来调整剂量可
以使药物在患者体内保持在有效治疗范围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浓度监测还可以评估患者的药物代谢和肾脏功能。
利奈唑胺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
肾脏排泄,因此对于肝脏和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根据药物浓度来调整剂量。
对于正
在接受其他药物的患者,药物浓度监测可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药物浓度监测还可以评估利奈唑胺的疗效和安全性。
根据药物浓度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可以判断治疗的效果。
如果药物浓度过低,则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药物浓度监测还可以评
估药物的安全性,例如监测利奈唑胺的最大浓度(Cmax)可以预测药物的肝毒性和肾毒性。
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可行性评估
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可行性评估【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在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2016 年9 月至2017 年9 月我院ICU收治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30 例患者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为70.00 %,P<0.05;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为93.33 %,对照组为66.67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利奈唑胺可有效治疗ICU 革兰阳性球菌刚染,对于提高患者细菌清除率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关键词】利奈唑胺;革兰阳性球菌;ICU[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inazolamide on ICU gram-positive coccus infection. Methods between September 2016 and September 2017 of gram-positive cocci infe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CU patients with 60 cases,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30 patients with rina thiazole amine treatment,as the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vancomycin treatment,as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the bacteria clearance rat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6.67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0.00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was 93.33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66.67 %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linazolamide can effectively treat the new infection of ICU gram-positive coccus,which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bacterial clearance rate of patients.[Key words] linazolamide;Gram-positive coccus;ICU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其疾病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显著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调查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ICU革兰阳性球菌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其常见菌种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屎肠球菌等,对ICU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
利奈唑胺病历点评指南
一.概述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问题。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是当务之急。
利奈唑胺注射液,适应症为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
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发的菌血症。
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可能需要联合用药。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化脓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
尚无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褥疮的研究。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应考虑进行联合用药。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链球菌引起。
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为减少细菌对药物耐药的发生和保持利奈唑胺及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利奈唑胺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或预防。
当获悉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应当考虑选择或调整抗菌治疗。
如缺乏这些资料,当地的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性状况可能有利于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利奈唑胺不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
如确诊或疑诊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立即开始针对性的抗革兰阴性菌治疗十分重要。
对多药耐药的肺炎链球菌(MDRSP)是指对于如下两种或更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
抗生素包括:青霉素、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和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氨嘧啶。
2012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需严格控制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将利奈唑胺列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故需加强评估,保证合理使用。
国内外专家对利奈唑胺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参考药品说明书以及
相关指南与文献,借鉴WHO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推荐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方法及操作指南,探索建立利奈唑胺DUE标准并加以实证研究,旨为临床合理使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第17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拟定合理使用利奈唑胺评价标准。
二. 点评依据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新编药物学》(第17版)
3.《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
4.WHO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推荐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方法及操作指南
5.《非外科手术预防用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指南》2006版
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版
7.《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2〕32号)
8.《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
三. 实施方案
1.抽样方法:系统抽样,由HIS系统提取应用利奈唑胺病历;
2.抽样频率:1次/月;
3.点评方法:根据利奈唑胺点评指南,点评所抽取的病历,按《利奈唑胺病历点评工作表》要求内容填写。
四. 点评要点
本点评要点汇总了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以中国专家共识和国内相关法规规定的内容为主,若共识中无相关内容,可参考国外其他指南。
(一)管理指标
1.处方医师权限:利奈唑胺为特殊使用级,需高级职称医师处方;特殊情况可越级使用,紧急使用处方量≤24小时。
2.病程记录:有抗菌药物特殊用药申请,或病程中有记录(副高及以上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等)。
(二)适应症适宜性
1.预防用药
为减少细菌对药物耐药的发生和保持利奈唑胺及其他抗菌药物的疗效,利奈唑胺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敏感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或预防。
当获悉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应当考虑选择或调整抗菌治疗。
如缺乏这些资料,当地的流行病学和药物敏感性状况可能有利于经验性治疗的选择。
2. 治疗用药
2.1是否与药敏结果一致:是、否、未做药敏实验
取标本时间在用药前,药敏结果不一致,判“否”。
取标本时间在用药后,不做判断。
2.2根据病原学结果判断给药是否适宜
2.2.1适应症是否适宜
本品用于治疗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下列感染(见注意事项、儿童用量和用法用量)。
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发的菌血症。
院内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或肺炎链球菌(包括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可能需要联合用药。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化脓链球菌或无乳链球菌引起。
尚无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褥疮的研究。
如果已证实或怀疑存在革兰阴性致病菌感染,临床上应考虑进行联合用药。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或化脓链球菌引起。
社区获得性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株)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对多药耐药的肺炎链球菌(MDRSP)是指对于如下两种或更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
抗生素包括:青霉素、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和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氨嘧啶。
2.2.2禁忌症
利奈唑胺不适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
如确诊或疑诊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立即开始针对性的抗革兰阴性菌治疗十分重要
本品禁用于已知对利奈唑胺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正在使用任何能抑制单胺氧化酶A 或B 的药物(如:苯乙肼、异卡波肼)的患者,或两周内曾经使用过这类药物的患者不应使用利奈唑胺。
引起血压升高的潜在相互作用
除非能够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血压升高进行监测,否则利奈唑胺不应用于高血压未控制的患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和/或使用以下任何药物的患者:直接或间接交感神经药物(如伪麻黄碱),血管加压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类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与5-羟色胺类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
除非密切观察患者5-羟色胺综合征的体征和/或症状,否则利奈唑胺不应用于类癌综合征的患者和/或使用任何以下药物的患者: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5-HT1 受体激动剂(曲普坦类药物)、哌替啶或丁螺环酮。
(三)用药过程适宜性
1.溶媒适宜性
5%葡萄糖注射液,USP;0.9%氯化钠注射液,USP;乳酸林格氏液,USP。
在使用时方可拆除输液袋的外包装袋。
在室温下贮藏,避免冷冻。
利奈唑胺静脉注射液可呈黄色,且随着时间延长可加深,但并不负面影响药物的含量。
2.用法适宜性
浓度:100ml:0.2g;00ml:0.6g
3.用量适宜性
儿童患儿(刚出生至11岁)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
复杂的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每8小时,10mg/kg静注每12小时,600mg静注10-14天
院内感染的肺炎: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每8小时,10mg/kg静注每12小时,600mg静注或口服14-2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