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控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8年工业控制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工业控制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工业控制行业
研究报告
2017年11月
目录
一、工控行业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先行指标进入上行通道 (4)
二、OEM市场加速崛起,行业向上拐点确立 (5)
1、项目型市场跟随经济周期回暖 (6)
2、OEM市场伴随高端装备制造业加速崛起 (7)
(1)2016年下半年OEM市场需求出现了明显上扬 (7)
(2)OEM市场加速崛起主要系下游高端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 (8)
三、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自动化渗透率日渐提升 (9)
1、劳动密集型产业自动化升级进行时 (9)
2、“中国制造2025”描绘蓝图,需工业自动化先行 (11)
3、本土龙头崛起,国产化加速进口替代 (12)
4、转型解决方案,深耕细分行业 (15)
四、向上周期明确,拥抱行业龙头 (17)
工控行业由于下游涉及各行各业,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

2015
年受工业与制造业投资下滑影响,行业同比下滑8.1%,2016年有所复苏,行业扭转负增长(同比增长0.6%)。

预计复苏仍将持续,2017
年行业增长4%-5%。

此轮行业复苏由短期与长期因素共振驱动,其中短期因素:1.基建托底经济叠加地产回暖、汽车两位数增长,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与工控设备需求,传统项目型市场回暖OEM市场加速崛起:受3C、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高增长新兴行业拉动,OEM市场持续较快增长。

长期来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正当时,劳动力成本日渐上升推动下游工业企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工业自动化生产升级。

全行业国产化进程也在悄然加速,本土龙头品牌在细分领域已经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正在向系统方案解决商转型。

2018年工控安全发展趋势

2018年工控安全发展趋势

2018年工控安全发展趋势作者:吴德福来源:《计算机与网络》2018年第02期SecureList预测,2018年工控安全将会面临以下这些方面的风险,包括恶意软件及恶意工具不断出现、地下黑市提供攻击服务、定向勒索攻击以及工业间谍,但犯罪团伙尚未找到攻击工控系统盈利的办法。

与此同时,国家规定也在发生变化,工业安全保险日益走热。

2017年工控安全态势2017年是影响工控信息安全事件最集中爆发的年头之一。

安全研究员发现并上报了数百个新漏洞,警告称工控系统和工艺流程中存在新威胁向量,提供了工业系统突发感染数据,并发现了定向攻击(例如,Shamoon 2.0 / StoneDrill)。

自从震网(Stuxnet)病毒曝光以来,研究员首次发现了恶意工具包CrashOverride / Industroyer,即一种用于攻击物理系统的网络工具。

然而,2017年工业系统遭遇的最严重威胁是加密勒索软件攻击。

卡巴斯基实验室发布的ICS CERT(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应急小组)报告指出,专家上半年发现了33个恶意软件家族的加密勒索软件。

全球63个国家的大量攻击被拦截。

WannaCry和ExPetr毁灭性勒索软件攻击似乎使工业企业对关键生产系统防护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2018年工控安全预测面临8个方面的威胁1.一般和突发恶意软件感染有所上升除极少数个例之外,网络犯罪团伙尚未研究出通过攻击工业信息系统而获利的简单可靠的方案。

他们通常利用通用恶意代码攻击更为传统的目标(如公司网络),引起工业网络的突发感染和事件。

这种趋势在2018年仍将持续。

同时,我们还可能会看到这种趋势会为工业环境带来更为严峻的安全挑战。

尽管安全社区不止一次地警告工业公司要定期更新工业系统中的软件与公司网络保持一致,但仍未引起公司的重视。

2.定向勒索软件攻击的风险更高WannaCry和ExPetr攻击发生后,安全專家和网络犯罪分子均得出:运营技术(OT)系统一般可通过网络接入,与IT系统相比,更容易受到攻击,而且,恶意软件造成的损害更大,更难防护。

工控市场分析报告

工控市场分析报告

工控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工控市场是指工业控制领域的市场,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控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工控市场涉及各种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能源、交通、医疗等,其发展对整个工业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工控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调研,以期掌握当前市场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工控市场的概况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报告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重点分析工控市场的现状、市场趋势以及竞争对手情况。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主要发现并展望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提出建议与展望。

整个报告将全面而详细地分析工控市场的整体情况,以期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工控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现状、趋势分析以及竞争对手分析。

通过对市场情况的深入研究,我们旨在发现行业内的机遇和挑战,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

此外,我们也将就工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指导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最终,本报告旨在为工控行业相关的各方提供可靠的市场参考和决策依据。

1.4 总结文章总结:通过对工控市场的现状、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首先,工控市场在当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智能化的不断推进,工控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争夺市场份额。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创新技术和产品,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最后,行业展望积极,随着工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工控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我们建议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拓展市场空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18年中国工控行业发展趋势和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工控行业发展趋势和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工控行业发展趋势和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工控自动化市场格局分析 (4)一、我国工控行业发展历程 (4)二、六类自动化产品构成工控市场 (5)第二节2017年工控行业发展分析 (8)1、PMI、工业增加值景气回升,2017 全年行业将持续回暖 (8)二、下游分为OEM 型与项目型市场 (11)三、制造业自动化水平升级和进口替代 (15)第三节从三类主要产品,看工控行业发展趋势 (18)一、低压变频器发展分析 (18)二、伺服系统需求增长 (20)三、PLC国产品牌由小及大打开突破口 (22)第四节智能制下行业未来发展 (26)一、工业机器人长期增长,本土核心控制部件受益良多 (26)二、智能制造将是国产工控企业不断延伸产品线 (31)第五节主要公司分析 (35)一、汇川技术 (36)二、宏发股份 (36)三、信捷电气 (36)四、长园集团 (37)五、英威腾 (37)六、麦格米特 (37)七、蓝海华腾 (38)图表1 华为-艾默生系相关公司裂变情况 (5)图表2 主要工控自动化产品类别 (6)图表3 主要工控自动化产品占比变化情况 (6)图表4 国内外各大厂商工控产品布局 (7)图表5 中国工控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8)图表6 工控行业指数与 PMI 呈现出高度相关性 (9)图表7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用电量呈现季节性波动的同时有所回 (9)图表8 机械设备工业增加值约滞后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月 (10)图表9 工控行业 OEM 和项目型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 (11)图表10 2016 年~2020 年 OEM 行业自动化市场复合增长率 (12)图表11 2016 年~2020 年项目型行业自动化市场复合增长率 (13)图表12 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产量同比 (13)图表13 2015 年自动化产品的 OEM 行业分析 (14)图表14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及同比增速 (15)图表15 国产工控生态体系基本确立 (16)图表16 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8)图表17 低压变频器在下游各行业应用情况 (18)图表18 2015 年低压变频器主要供应厂商市场份额 (19)图表19 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21)图表20 2015 年伺服系统下游行业应用分析 (21)图表21 2015 年伺服系统主要供应厂商市场份额 (22)图表22 中国 PLC(含 DIO)市场规模及增长 (23)图表23 中国 2016 年 PLC 市场下游应用 (23)图表24 2016 年中国 PLC 主要供应商市场 (24)图表25 2015 年中国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市场 (25)图表26 2013-2020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 (26)图表27 2013-2020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 (26)图表28 2013-2020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 (27)图表29 2013-2020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预测 (28)图表30 2016 年不同机型工业机器人市场 (28)图表31 2016 年不同行业工业机器人销量 (29)图表32 2016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情况 (30)图表33 2016 外资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 (30)图表34 2016 年国产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 (31)图表35 政府积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32)图表36 智能制造分为五个系统层级 (32)图表37 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中有五类参与者 (33)图表38 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历程 (34)图表39 智能制造自动化应用场景范围 (34)第一节工控自动化市场格局分析一、我国工控行业发展历程我国工控发展历程:快速增长期后,进入以进口替代为主的震荡整理期我国工业控制行业从我国工业化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工控产品导入阶段,市场快速增长阶段和进口替代阶段:工控产品导入阶段(1950s-1990s):以导入国外自动化设备和技术为主。

工控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工控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工控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工控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报告摘要一、长期展望:智能制造转型正当时,十四五工控快速增长中国现状:人均工业增加值仍存巨大提升空间中国工业扩张迅速,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1999年超越德国后,中国工业增加值经过12年又接连超过日本、美国,2017年时已达到德国的4.3倍、美国的1.5倍,日本的2.6倍。

2019年已达到52千亿美元,过去20年均复合增速超过9.4%,优势仍在持续扩大。

但中国人均工业增加值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2019年中国人均工业增加值仅为25千美元/人,过去20年均复合增速8.3%,远远高于日、美、德三国,但即便如此,依然不达美德日平均水平的1/4,体现了中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和工业产业附加值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全球对标:中国工控自动化行业占全球比例13%,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全球工控自动化设备市场十年年化增长6%。

据IHS,全球工控自动化设备市场经历2014-2017年的增速放缓阶段后,增速于2018年恢复,同比增幅3.7%,2019年市场增速延续,规模同比增长4.0%至2180亿美元,根据主要国家2020年工业和经济发展预期,我们预测2020年全球工控自动化市场规模下滑3%。

中国工控行业规模占全球比例较低,2017年开始显著跑赢全球。

相较而言,中国工控增速在2010年前后达到最高点,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也随之达到历史高位14.5%。

此后,自2011年起至2016年,整体表现不及全球市场,中国市场份额也略有萎缩。

2017年,国内自动化驱动逻辑发生重大变化,受下游技改升级带来的自动化需求拉动,2017年、2018年中国工控行业双位数的高速增长,2019年/2020年受贸易战的影响,行业增速减缓至2%左右。

全球对标:国内工控发展水平滞后于腾飞的工业近十年海外自动化发展速度优于工业大环境。

全球工业自动化整体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工控行业表现相关度较高。

扣除中国数据,全球工控自动化行业表现优于工业大环境,尤其在2015年前后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重,陷入深度调整的时间区间,全球工控行业2015当年仍保持6.7%的同比增长,显示较强的韧性。

工控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工控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工控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规模分析一、工控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近些年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人口比重(15岁-64岁)持续下降。

制造业人均工资持续提升(元)随着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下降将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了9万台,同比增长31%,发展势头迅猛。

中国制造2025产业技术路线蓝图预计,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

中国工业自动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增长公开资料整理将2009年至今的PMI指数与工控市场增速对比,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到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2018年1-5月份PMI指数分别为51.3%、50.3%、51.5%、51.40%和51.90%,已经连续超过20个月位于50%以上的景气区间,制造业呈现稳中有升的较好发展态势。

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看,今年1-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5.3%,54.4%和54.6%,连续7个月稳定在54%以上较高水平,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从综合PMI产出指数看,今年1-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4.6%,52.9%和54.0%,处于较高景气水平,实体经济生产经营活动总体平稳较快扩张。

工控市场增速与PMI指数对比公开资料整理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公开资料整理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已经整体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

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

2007-201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保持着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同比增速有所下降。

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8.0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

2007-2017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其增长情况(%)公开资料整理2015年工控行业同比下滑8.1%;2016年一季度下降5-6%,但是下半年起,受工业自动化进程加快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加速等利好带动,工控市场迎来了复苏回暖,四季度增长6-7%,全年增长约1%,行业规模达到1400亿,2017年市场规模增长16.5%,达到1657亿元,出现快速增长迹象。

工控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工控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工控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库存周期与智能制造相叠加,制造业复苏比预期长库存周期是典型的弱周期,一般40个月左右。

与前几次存货周期不同,2017年4月至今产成品存货累计增速并未快速出现大幅下降,而保持在8%-9%左右的水平波动,这表明工业依然在大量主动增加产成品存货,侧面反映了制造业的强韧性。

企业持续增加产成品存货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升级和自动化改造导致的订单增加,2017年4月后PMI新订单指数和PMI在手订单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而产成品存货累计增速稍降主要系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落后产能逐步出清,供大于求的状况有所改善。

1996年以来中国经历了6轮库存周期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3月、4月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51.5和51.4,相对于2月有明显的上升,制造业仍保持稳步扩张态势。

2017年通用设备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累计增长率分别为10.5%和11.8%,相较于2016年大幅提升。

2018年以来仍维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6-2017年中国设备制造业增长率2017年工业自动化市场增速16.5%,远超市场预期。

主要由几方面因素叠加造成:(1)企业的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2)涨价的压力和零部件缺货导致的恐慌性下单以及库存正常的回补;(3)智能制造的下游客户端设备的产业升级;(4)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提高,带来更强的投资扩张冲动。

2017年工业自动化市场回暖超市场预期2017年制造业复苏明显,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明显改善。

2015年、2016年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达到5.56万亿元、6.2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0%、12.30%;2017年制造业实现累计利润6.65万亿元,同比增长18.20%。

专用设备制造增速好于通用设备,2017年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净利润同比增长29.30%、13.50%。

中国制造业利润明显改善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景气度出现分化工控行业规模增速与PMI同步性较强,制造业保持稳步扩张。

2018年工控行业简析

2018年工控行业简析

2018年工控行业简析一、回顾:2017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迈上新台阶 (3)1、OEM与项目型市场共振,行业增速突破两位数 (3)(1)行业景气向上,2017年中国自动化行业规模超过1600亿元 (3)(2)OEM市场继续高歌猛进,项目型市场受益供给侧改革增速突破两位数 (4)(3)OEM市场份额占比首次超过项目型市场 (4)2、进口替代仍是行业主旋律 (5)二、展望:自动化行业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6)1、全球朱格拉周期叠加新工业革命,看多中国高端制造 (6)(1)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有限,高端制造业崛起趋势不改 (6)(2)PMI指数连续站上荣枯线,制造业回暖进一步验证 (7)2、2017年政策频出,设备自动化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一环 (8)(1)2017年是我国政策扶持力度升级,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有望进一步拓宽 (8)(2)工业互联网为设备自动化企业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8)3、未来工控行业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9)三、相关企业 (10)四、主要风险 (10)1、下游行业景气程度不达预期 (10)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11)2017年自动化行业增速超过16%,预计2018-2020年行业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看好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2017年完美收官,全年自动化行业规模增速超过16%。

OEM市场与项目型市场齐飞,2017年中国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其中OEM 市场份额占比首次超过项目型市场。

与OEM市场相比,项目型市场拥有更高的品牌壁垒和更长的决策链,进口替代的难度更大。

考虑我国当前制造大国的市场地位和未来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我们认为OEM 市场快速增长的趋势仍将持续,为我国工控企业提供弯道超车机会。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有限,制造业向好趋势不改。

自2016年8月以来,PMI 指数已经连续18个月位于荣枯线上。

尽管近期中美双方出现贸易摩擦,可以看到其中牵涉行业中影响最大的是通信设备中的手机,对其他高端制造业的影响有限。

2018年工控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工控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工控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我国工控行业发展历程 (4)(一)工控是现代工业的基石 (4)(二)工控行业的发展驱动力分析 (5)(三)离散自动化国产化进度相对滞后 (7)1、流程自动化与离散自动化技术及产品的自主化程度差别较大 (7)2、“普传系”、“华为系”的裂变解开变频器国产化序幕 (8)3、解决方案成为重要的商业模式 (8)二、国内经济韧性+全球回暖,工控行业复苏 (11)(一)宏观经济向好,工控市场复苏 (11)(二)传统+新兴产业双助力工控行业发展 (15)(三)本轮复苏与2010年存在本质区别,关注三大细分领域 (18)三、产业升级支撑长远发展 (22)(一)中国制造2015等政策利好不断,工控行业大有可为 (22)(二)人工成本上涨,产业升级加速 (24)四、重点公司简析 (25)(一)汇川技术 (25)(二)和利时自动化 (27)(三)英威腾 (28)(四)信捷电气 (29)工控行业的发展驱动力强。

从上游可以看到,工控将受益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内生创新力明显,软硬件结合的特点也易构成技术壁垒;而下游方面,作为提高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关键, 下游需求的持续增加又将对工控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

这里可分为三个层次:传统行业新增市场、容易忽视的是存量市场、新兴市场的增量。

离散自动化国产化进度相对滞后。

回望我国工控行业发展历程,相对过程自动化,对量大面广,以PLC、伺服等为代表的离散自动化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而伴随行业裂变及优质公司的上市,已逐渐从销售通用产品向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变,平台型公司优势凸显,凭借成本及服务,本土品牌占有率有望逐步提升。

此次2016 年年底以来工控行业的复苏,与2010 年有本质不同:2010-2011 年,自动化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甚至远超同期GDP 增速,主要原因在于“四万亿投资”的刺激,最终对行业造成了供应链的牛鞭效应;而本轮复苏除了宏观环境向好等周期性因素外,更多的是消费行业(例如包装、电子、食品饮料等)的稳定增长及新兴产业的拉动,此外不可忽视的也是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增强,这是一种更温和、更健康的复苏。

工控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工控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工控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工控机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结合的产物,不仅是计算机的重要门类,而且是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实现优质、高产、低耗,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

发展工控机对实现工业现代化、促进产业信息化和振兴经济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工控机市场、金融危机影响等方面深入剖析其行业现状,做出这份市场分析报告。

工控机即工业控制计算机,英文简称IPC(IndustrialPersonalComputer),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工具总称。

工控机具有重要的计算机属性和特征,如具有计算机CPU、硬盘、内存、外设及接口,并有操作系统、控制网络和协议、计算能力、友好的人机界面。

工控机市场分布目前国内的工控机供应渠道主要来源于中国台湾及内地的厂商,国外的产品经过几年的市场拼杀后,由于成本高、价格高、服务难,现已完全退出国内市场。

目前,国内的IT业研发、加工技术力量不断提升;各类芯片和各类器件、生产设备在国际市场基本可平等选购;软件资源的可移植性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这些有利条件下,国内一些厂商抓住机会快速崛起,利用本土综合竞争优势逐步将国外品牌挤出国内工控市场。

某些企业以每年超过100%的资产增长速度,鼎立于国内的工控市场,而且已成功打入国际工控市场。

现国内市场主要工控机厂商有台湾的研华、磐仪、大众和大陆的研祥、华北、祈飞等。

研祥等单位IPC产品的发展势头强劲;盛博的嵌入式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市场,成为西门子、阿尔斯通等欧洲公司的配套产品;航天测控公司的VXI、PXI产品已成为国防工业中地面测控产品;康拓公司的新一代CompactPCI、PXI系列产品也开发成功,并成功地推出了基于APCI、PXI总线产品的KT8000自动测试平台,引领了航天器地面测控的新潮流。

在我国台湾的同行中,除了研华、磐仪等之外,凌华科技集团的CompactPCI、PXI系列产品也频频出现在市场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工控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正文目录一、我国工控行业发展历程 (5)(一)工控是现代工业的基石 (5)(二)工控行业的发展驱动力分析 (6)(三)离散自动化国产化进度相对滞后 (8)二、国内经济韧性+全球回暖,工控行业复苏 (11)(一)宏观经济向好,工控市场复苏 (11)(二)传统+新兴产业双助力工控行业发展 (18)(三)本轮复苏与2010年存在本质区别,关注三大细分领域 (22)三、产业升级支撑长远发展 (26)(一)中国制造2015等政策利好不断,工控行业大有可为 (26)(二)人工成本上涨,产业升级加速 (28)四、主要公司分析 (29)(一)汇川技术 (29)(二)和利时自动化 (31)(三)英威腾 (32)(四)信捷电气 (33)图表目录图表1:工控是现代工业 (5)图表2:工控行业上下游情况 (6)图表3:13-16年自动化存量市场产品规模与增速 (7)图表4:存量市场主要产品份额 (7)图表5:工控行业发展历程 (8)图表6:工控行业产品国产品牌市场份额 (8)图表7:普传与华为的裂变 (9)图表8:2010年至今工控行业A股主要上市企业 (10)图表9:2010-2015年中国工控市场本土品牌规模 (11)图表10:12-15年主要工控产品本土品牌份额变化 (11)图表11:GDP增速与工控行业市场规模增速 (12)图表12:工控行业市场规模 (12)图表13:PMI与工控市场规模增速对比 (13)图表14:PPI与工控市场规模增速对比 (13)图表15:全球PMI自2016年三四季度以来持续复苏 (14)图表16:欧元区、日本PMI自16年以来呈回暖态势 (14)图表17:美国PMI自16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复苏 (15)图表18:中国制造业PMI持续复苏 (15)图表19:PPI当月同比及累计同比 (16)图表20:全部工业品环比 (16)图表21:工业产成品库存情况(%/亿元) (17)图表22: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 (17)图表23: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17)图表24: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量回升趋势 (18)图表25: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增幅明显 (18)图表26:机床设备复苏明显 (19)图表27:包装专用设备复苏明显 (19)图表28:纺织行业固定投资完成额及累计同比 (20)图表29:纺织机械进口金额及同比 (20)图表30:锂电池产量迅速增加 (21)图表31:3C行业显著回暖 (21)图表32:2015年世界各国工业机器人密度 (22)图表33: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快速增长 (22)图表34:OEM型、项目型对比 (23)图表35:中国低压变频市场规模(亿元) (24)图表36:中国低压变频市场份额 (24)图表37:中国通用伺服市场规模(亿元) (25)图表38:中国伺服市场系统格局 (25)图表39:中国PLC市场规模(亿元) (26)图表40:国内小型PLC市场格局 (26)图表41:智能制造概况图 (27)图表42: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 (28)图表43:我国人口结构 (29)图表44:中国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 (29)图表45: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同比 (30)图表46:汇川技术毛利率和净利率走势 (30)图表47: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同比 (32)图表48:和利时自动化毛利率和净利率走势 (32)图表49: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同比 (33)图表50:英威腾毛利率和净利率走势 (33)图表5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同比 (34)图表52:信捷电气毛利率和净利率走势 (34)一、我国工控行业发展历程(一)工控是现代工业的基石工控,即工业自动化控制,主要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气手段,使工厂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化、精确化,并具有可控性及可视性。

工控是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向:解决效率、产品质量、可靠性、一致性的基础技术。

工控产品是软件、硬件的完美结合,是科技水平的见证。

近几十年,随着ICT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自控系统进步很快,呈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等特点。

任何工控的最终用途是提高生产力,解放人力,使人工作的更轻松,它是20世纪诞生的现代制造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PLC的应用也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

图表1:工控是现代工业图表2:工控行业上下游情况工业自动化通常被分为两个主要领域:以过程(流体运动)控制技术支撑的流程自动化(PA)和以运动控制技术支撑的工厂自动化(FA或离散型生产自动化):PA:控制连续变量,强调稳定性,主要用于石化、电力等工业中流体或粉体的处理,多为工程项目类,代表为DCS 系统。

FA:控制非连续(离散型)变量,强调精确性,主要由OEM采购自动化产品或成型的电控系统,将其配置在自己生产的设备或者机械中,PLC是典型代表。

工业自动控制技术路线显然呈互相渗透与融合的趋势。

随着ICT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高,PLC和DCS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PLC在开关量处理的基础上增加模拟量处理、运动控制等功能,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在过程控制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DCS,比如PLC+SCADA和DCS系统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而DCS也应用PLC联合组网,总的趋势是更加开放、标准化与集成化。

(二)工控行业的发展驱动力分析工控行业的驱动力可以从上下游两个角度来分析:从上游可以看到,工控将受益于信息技术(IGBT、单片机、DSP、网络通信等)突飞猛进的发展,内生创新力明显,软硬件结合的特点也易构成技术壁垒。

而下游方面,作为提高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关键,下游需求的持续增加又将对工控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

这里可分为三个层次:1、大家首先关注下游每年新增的市场规模,资本开支将伴随经济波动变化,这一点显然具备周期性(例如汽车、家电行业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得益于经济的复苏,新增市场景气度预计将持续,我们在下面章节会详细阐述);2、容易忽视的是存量市场,随着市场存量规模的扩大,自动化产品的维修、改造和升级换代需求越来越旺盛,而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存量市场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存量市场的贡献率将进一步上升;3、新兴市场的增量,这点非常明显,新能源、OLED、机器人等具备代表性。

图表3:13-16年自动化存量市场产品规模与增速图表4:存量市场主要产品份额(三)离散自动化国产化进度相对滞后图表5:工控行业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制造大国地位的崛起,工控行业的历史可大致分为的四个阶段。

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分析:1、流程自动化与离散自动化技术及产品的自主化程度差别较大。

实际上,这由我国工业发展优先顺序选择的历史决定(如同一些大国走过的历史一样),在八九十年代,必须优先解决各种基础原料和能源短缺的问题,重化工、火力发电等行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行业内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比较高(例如DCS能在火电领域站住脚,首先在于得到具有垄断地位的电力用户的支持)。

我国在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自主化方面,可以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DCS、仪表等关键产品逐步替代进口,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中资企业脱颖而出,如和利时、浙大中控等。

图表6:工控行业产品国产品牌市场份额相对而言,对量大面广,以PLC、伺服、机器人等为代表的离散自动化市场,因有可买性、小企业多、行业组织难等问题,发展规划相对滞后,长期以来仍大量依赖进口,甚至进口产品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国内离散自动化市场的这种局面,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2、“普传系”、“华为系”的裂变解开变频器国产化序幕。

变频器介于驱动层与执行层之间,在工业自动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九十年代,台湾普传成功落地中国,打破了欧美、日本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垄断局面,与此同时也为变频器的国产化培育了人才;而2001年10月,艾默生收购华为安圣则间接导致了我国高端变频技术的发展。

细胞裂变的态势派生出多家变频器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

现在市面上可见到的主流国产品牌,几乎都是在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裂变派生出来的。

3、解决方案成为重要的商业模式。

2000年之后,行业增速提高,竞争者逐渐增多,此时除了具备产品及服务性价比,对下游客户快速响应能力之外,业务种类覆盖范围广的平台型公司通常能够提供综合的行业解决方案,可享受蓝海盛宴。

比如凭借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崛起的汇川技术及风电变流器的禾望电气等。

早期电梯厂开发PLC、微机电梯,技术要求高且稳定性欠佳,由于各家方案各异导致维保繁琐,汇川一体化控制器出来后,迅速改变了格局,电梯的配置调试以及后期维保大大简化,更是利用成本优势将安川、富士等日本变频品牌的逐出。

一体化控制器铺开的同时则享受了国内地产的黄金时代,公司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图表7:普传与华为的裂变4、2010年以来主要企业在A股上市,行业洗牌,巨头崛起。

优秀企业的上市犹如猛虎添翼,融资能力、品牌影响力的再次提升。

市场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残酷,领军企业会衍生出纵向升级产品或横向延伸相关配套产品,以应对快速发展和多变的市场需求。

近几年来,国内企业上市后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与进口品牌的较量也进入到从低端到中高端的全面竞争阶段。

图表8:2010年至今工控行业A股主要上市企业虽然相对于欧洲、日本的工控企业,本土工控企业在很多方面较有不足,随着技术的革新,政策及资本的支持,国内工控企业仍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27.1%上涨到了2015年的34.3%。

2015年中国工控市场本土品牌规模为339亿元,尽管相比于上一年品牌市场规模下降了16亿元,但可以看到,本土工控市场份额为34.3%,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图表9:2010-2015年中国工控市场本土品牌规模图表10:12-15年主要工控产品本土品牌份额变化二、国内经济韧性+全球回暖,工控行业复苏(一)宏观经济向好,工控市场复苏工控行业将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

经济向好时,生产企业加大资本开支,采购机床、纺织机械等设备,新建产线会带来自动化系统项目需求。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工控市场在复合增速15%,金融危机来临后工控市场下降到6%,之后得益于国家实施的4万亿刺激计划,我国经济2010年、2011年均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在此期间工控市场规模在这两年也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对GDP增速和工控市场规模增速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3,说明GDP增速与工控市场规模增速表现为较强的趋同性。

而2017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为6.9%,自2011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增速回升,根据GDP增速与工控市场规模增速的关联性,我们预估未来工控市场规模将有望得到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